《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教育是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教育现象学探究教育生活及体验。面对孩子问题,不能只给确定答案。比如可引导思考方向。应多角度给出见解,让孩子探索,保持好奇。如此,孩子能更好成长,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创造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拥抱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人的一生太短暂,除了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外,读书可以使你获得千百人数千年来的各种感悟。
教育的情调在于“看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忽略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教育的情调》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我们要相信“看见”的力量。教育学的过程始终是“生命在场”的。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真正看到、听到、感受到孩子的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利用自己的智慧、言语、动作去引导孩子们如何成为一个有情感、有温度、有智慧的人。
教育的情调在于理解。马克斯·范梅南一直在用自己的文字语言告诉我们,“情调”二字很有味道,是理解人、理解人的教育之关键所在。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应该打破了“我为尊”“我为标准”的想法,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因为理解才能回归到“人”对“人”的本质。有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前提,我们才能避免“一厢情愿”,不要让教育沦为一种压迫与操纵,要减少控制欲,不要变成对孩子的独裁统治。曾有家长向我寻求帮助:“孩子平时喜欢看书,但却不看我指定的书目,怎么办?”我告诉她,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不论是看古典名著,还是悬疑小说,保持阅读兴趣比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更有意义,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愉悦,孩子看的书籍都会成为他生命的养料,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我想无论是为师还是为父母都不必构造或控制孩子的每种生活体验,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有思想的教育者应当是孩子的引领者而不是控制者。
在有限的背后寻找人的潜能,在缺陷的周围见证人的生长,在幽暗的深处发现人的逆光,这才是教育者的情调。
看见人,回归人,教育者在教育学的技术思维层面之上,多一点看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情调,才会有更好的教育。
篇二:《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情调》是一本超级温暖的书,即使你从未学过教育学你也可以看懂整本,书中采用小故事穿插的方式串联起来,读起来也不会枯燥和无趣。不过其实它也是有教育理论的。那就是范梅南先生一直坚持的教育现象学,在当前这样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似乎也在越来越被量化、被科技化,渐渐忘了其本质上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似乎越来越脱离了人,而范梅南先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重新回归到了人,强调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和敏感性。
这是一本薄薄的可以反复阅读的书,是由世界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和李树英合著。封面很可爱,文字浅显易懂,内容却颇有深意的小书。范梅南老师用一个个生活中的现实场景,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教育的机智和敏感的重要性。通过对教师与孩子互动场景描述,引出自己的见解,使得非专业人士阅读也毫无阻碍。
教育是什么?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应该如何应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范梅南老师的答案个人十分赞同: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究教育生活现象及其体验的学问。面对孩子的问题,不应只简单给以一个确定的答案,而应尽量从不同角度给出见解,让孩子自行探索,并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书中从头至尾贯穿其中的教育的机智和敏感,在自己看来,需要成年人融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从教育学的角度以及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咨询角度去理解孩子,学会共情,拥有同理心。当你足够敏感,孩子的眼神和肢体动作,其实都在表达着他们的情绪。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加上温情且专业的叙述语言,就像一位教育智者在跟你娓娓而谈!特别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中的“情调”二字,有点小情、小调、小资、小理想主义的感觉。文章结构看起来有点松散,但仔细整理,还是有它的内外逻辑。
一、首先,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来描述孩子的特点,就像《童年的秘密》《家庭教育》也是先介绍孩子的特点。比如: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在”、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等。
二、其次,什么是教育的情调?
书中讲到,教室里的布置(如书本摆放、光线明亮)、学生们的表情和细微动作、老师此刻的眼神等都构成了教学的情调。由此迁移,家中的环境布置、父母的心情、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等也都构成家庭的教育情调。
三、最后,怎么做到教育的情调?
发展教育敏感和机智。这是由大量经验、反思累积起来的教育即时处理方式!其实,最后我们发现所有的教育类书籍的核心都是爱,很多家长也拥有这样的“爱”的底色。
这本书告诉教师,带着敏感,机智和爱,进入孩子的世界,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以及每个不同情景之下的独特性。它告诉教育学者,教育是一门复杂细腻的学问,是一门面向”生命事实”的学问。它告白每个孩子,你们都会被”看到”和”聆听”,我们将一起去行动,实践,创造生活。只是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爱,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我们所以才要不断地学习,从而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光!
篇三:《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马克思·范梅南教授作为“教育现象学”的开创者之一,是世界著名教育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教育学论著和论文颇多,最具影响力的是2011年以来的四大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教育的情调》,均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偶然间听到徐影老师推荐范梅南教授的《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并谈到书中并没有罗列高大上的理论,而是列举了一个个丰富而鲜活的教育案例。这引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因为以个人的能力水平和阅读偏好来讲,更喜欢从案例中学习、对实践中的内容加以反思。
拿到书后,首先这本书的封皮就很漂亮,让人想起《小王子》中的画面,天真活泼!其次,封皮上有句话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父亲、母亲和老师。更确切地说,是“希望”二字吸引了我,想起了邬志辉老师在论文中提到的一句话:“从学生即教育实践对象的体验来看,教育是什么呢?教育不是什么知识的传递和道德的说教,而是影响和希望”。影响是一种能够征服了我们、占据我们心灵的东西;而希望则是给了我们对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以耐心和忍耐、信念和信任的东西。这些相较于课本上的知识而言,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才是更为深远,更为有意义的东西。
翻看目录,本书共十六章,其中前五章在讲教育敏感,第六到第十三章讲教育机智,十四十五章才讲到教育的情调,而最后一章上升高度,提出教育现象学其实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相处的学问。
打开这本书细细读来,果然,范梅南教授并没有在书上罗列一些高大上的教育理论来高屋建瓴,也没打算在书中给广大教师指出一条金光大道,更没想过对某种教育难题给出一把万能的钥匙。因为教育现象学就是一门探讨教育生活现象以及体验的学问,它以日常生活为原点,让我们始终对教育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保持一种敏感,保持一颗好奇心。要求我们要关注教育显性的情况,更要关注教育隐性的情况;要关注课堂内的情况,更要关注课堂外的情况;要关注教之“学”,更要关注教之“育”;要关注教育技术的情况,更要关注教育机智的情况;要关注现象学哲学的理论,更要关注现象学方法在教育中的实践。
那么什么是教育敏感?什么又是教育机智?作者指出,作为教育者,可能有时候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这是缺乏教育敏感的表现。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教育敏感性是教育机智的一部分。而教育机智不仅仅是一门技巧,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教育机智没有现成的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技巧,也没有固定的规则。因为教育学是鲜活的,每一个情境,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具有独特性,而这需要教师的敏感性加以体知,需要教师的智慧性做出适切性的行动。这样的教育,才是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才是鲜活的教育!
鲜活的教育学是不该用条条框框束缚起来的。因为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教”的过程,更是“育”的过程,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与唤醒。因此,作为一名灵魂生命的教师,学生的鼓舞者和引路人,我们需要的不是生硬冰冷的教育学,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教育学。被束缚的教育刻板、教条,就像秋日凋零枯萎的花没有色彩;被束缚的教师麻木、乏味,按照既定的教学模式和上课流程日复一日,就如同列车只能每日重复相同的轨道而无法变通。飞速发展的时代召唤着生动鲜活的教育学,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需要生动鲜活的教育学。新时代的教师也需要培养教育机智,需要教育智慧的滋养。
从教育实践的主体来看,教育学应该是鲜活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哪怕所有教师学习一样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中的表现也各有不同,理论的内化吸收和外部运用会因自己的性格、宗教、家庭等方面的影响而异。因此,每一个教师都是不一样的,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质。但是作者指出特别有意思的一点:真正的好老师,是“言行一致”的老师。如一位真正的数学老师的身上处处体现着数学,他生活在数学之中,从一个特别的意义上说,他就是数学!一位真正的语文老师她会真正地热爱阅读,沉醉于优美的文字当中,她会真正热爱写作,用笔尖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会用语文来认识世界并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其次是受教育者,孩子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他们在体验每一种可能,萌发对生活的希望,学生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让教育学变得机动灵活。
从教育实践的过程来看,教育学应该是鲜活的。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不应是“目中无人”唱独角戏的,学生也不是“任人摆布”毫无感情的。范梅南教授提出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这就是说,作为一个保护、培养孩子的观察者,老师要意识到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存在。放眼教室,座位上坐着的不是一个个贴着分数的学习机器,也不是一个个无感情无意识任人摆布的玩偶。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需要老师的承认和关注。教师要用教育学的眼光去看孩子,才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才能了解学生的困惑和喜悦。同样地,老师“看到”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感受老师的“在”,学生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师生相互感知与共鸣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带有节奏感的;是关注到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可以随时调整的。这才是充满情调的课堂,奏出教学的美妙音符,迸发出课堂的生命力。
从教育实践的目的来看,教育学应该是鲜活的。自身的教育经历让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教育教学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绝对不是我所接受的教学机器培养学习机器式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应在于给学生以体验,给学生以影响和希望。因为孩子在体验着每一种可能性,父母和教师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了解一个孩子究竟是如何体验他的生活的;能够让孩子保持对问题的思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一位富有机智的教育者会让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保持不断求知,不断思考的状态。这样每个生命才是灵动跳跃的,都会绽放光彩,而不是黯淡无光。
教育学的鲜活性呼唤广大教育者——关注人的独特性。这里并不仅仅指更新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分组教学、甚至引入人工智能等等手段去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还指的是,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到学生的心思,并做出合适的反馈。教育敏感和教育机智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被“培训”得来的,这一步,也是更为有难度的一步,它不再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所能解决的,因为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的过程:用心去感悟每一个独特的情境,独特的个体,通过更为复杂深奥的人性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过程来形成。
鲜活的教育学,需要教师的教育敏感和机智。而教育敏感和教育机智不是教育技术指南,而是教育情调的旅程!
篇四:《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当我翻开《教育的情调》这本书时,我被它独特的教育视角和细腻的教育情感所深深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育的理论书籍,更是一本关于教育情感的抒发,关于教育智慧的结晶,很多工作中的问题,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我被书中提到的“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所触动。作者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洞察到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变化,同时也要有教育的机智,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进步。就拿我们班的一个孩子来说,我试着去体验这个孩子的情感,了解他的需要,渐渐的我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很多可爱之处。
其次,书中提到的“关注学生的体验”也让我深感认同。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需要大爱思想”。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爱心,而是对教育、对学生从心底产生的赤诚之爱。这种爱具有包容性、宽泛性,能够包容学生的错误、包容工作的繁琐、包容微薄的薪水。这种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行动,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让学生成长、让自己成长、让教育开花结果。
最后,书中的“自我反思和质疑”也让我深感启发。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质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总的来说,《教育的情调》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它让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会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五:《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情调》是马克斯·范梅南和李树英合著的一本教育经典之作。书中用“教育学的情调”这一独特概念来阐述教育学的根本意义。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教育中的情感与人性,揭示了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教育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入的理解。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强调标准化和批量生产,而忽略了人的差异性。《教育的情调》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鼓励创新和艺术性,以及注重个人兴趣的发展。
教育不再是简单地追求短期成功和功利目的,而是成为了推动个人长期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这样的转变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更满足了人的本质需求。毕竟,人不是工业生产线上的产品,而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关爱与互动”是本书阐释教育观的核心。教育者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寡言。但不论他们的性格如何,作为教育者,都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关爱与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给予他们更为贴切的教育。
同时,作者也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他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对话。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我想,教育的情调就是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的情感变化和需求;就是教师具备高度的机智,能够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迅速作出判断和应对;就是教育不仅是预设的目标和计划,更是对每一个学生独特性的尊重和发现;就是教育不仅是技巧和方法,更是对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深刻关怀。让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为有情调的好老师!
篇六:《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不薄不厚,读起来也一点不艰涩。深深打动我的一个观点是:与孩子相处,首当其冲想到的不应该只是管教,而是关注,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儿童。
诚如范梅南所说:“教育学就是一种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欣赏的眼光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在”。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希望内心的情绪和背后的内容能被理解,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这不是口头说说而已的漂亮话,是要日复一日落在每一个点滴小事上的真实行动。
首先,专注于学生独特性。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具有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关注孩子本身的独特性,关注孩子所处情景的独特性,关注孩子个人生活的独特性。和老师问好,这是基本的文明礼仪教育。当四十几个孩子早上不断涌进教室的时候,领读员在做领读,老师便可站在门口,亲切地和每一个孩子摆摆手(或真诚注视),和蔼地点点头,问声早上好。通过交流可以去感受:这是害羞的,这是胆怯的,这是充满活力的,这个有点心不在焉,这个充满自信。如果一个孩子正好上学途中有个事情要和你分享,在进校之后的第一时间,他就得到了一个好的反馈,我想他这一天都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教育的情调,就是当我们把孩子视为个性鲜明、充满生气的独立生命个体时,才能做到把爱献给每一个孩子。
其次,专注于教育行为。由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所以老师的行为总是不自觉地被孩子模仿,对孩子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向师性”虽美,也如鲜花一样需要园丁的呵护、浇灌、培养。关爱赏识学生是关键,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是原则,粗暴践踏学生的自尊是大忌。低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心,也爱面子。当众粗暴批评,会让学生感到丢掉面子了,也就丢掉了“向师性”。而真正的榜样是以身示范教给孩子们伟大的价值和信仰。
教育的情调,就是不抱怨、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将他们视作需要雕琢的璞玉。
最后,专注于自己的学科知识。文中说“一位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仅热爱阅读、写作,会情不自禁地用诗歌去表现世界,通过文字的魔力来思考人类的种种体验。”一个真正的老师就是使自己融入学科本身,和他们所教的学科融为一体,把课程引向生活本身。为此,我们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和课程:师生共读、美文朗诵、名著推荐等语言表达活动,培养科学思维的steam课程,以美育为主的艺术课程,以实践为主的劳动课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课程成为开启孩子们美好童年的钥匙。
教育的情调,就是和孩子一起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接受新事物,思考新理念,和孩子一起完成生命的成长。
还教育以本来的模样,需开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让我们以爱为筏,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知其成长所需,懂其成长所要,长成其想要的模样。
篇七:《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这本书和以往所读的教育方面的书很不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因此教师只有投入自己的真情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优秀的教师不只是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该具备教育的敏感与机智。
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被“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他会铭记一生。
工作时间越长,教的学生越多,越容易忽视这一点。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总认为自己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何干。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他可能只是我千百个学生中的一个,而我却是他人生中重要阶段的老师。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起过一个故事,一个高中成绩很差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提起某某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好,其实这个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偶尔表扬了他。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表扬,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让他恋恋不忘。
教师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要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一名机智的教师。在课堂生活中会有很多偶发事件,突发事件,面对这样的事件,机智的老师似乎即刻就能做出在那一刻对孩子较恰当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机智。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阅读和反思来生成教育机智。阅读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会去思考孩子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怎样做对孩子更好。同时教师应该学会自我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我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反思力,这种反思力能提高我们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在面对具体教育情景时做出机智的行为。
篇八:《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主要不在宏大的叙事,而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的现象中。教育现象学就是一门对教育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之体验的学问,《教育的情调》关注的就是教育现象学。
读了《教育的情调》,我的主要收获: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气氛,是发生教育的前提;眼神的力量,不容忽视。
一、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
马克斯·范美南认为:“我们如何看一个孩子和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比如,d同学在运动场的拐角处节奏快速地跳绳。如果我是一个成年的路人,透过学校大门看见跳绳的女生,看到她的活力四射,我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童年生活,想重返母校的操场。如果我是她的班主任,看到她的节奏很快跳得很尽力,而且又远离同学群体,一个人默默地跳,我可能会看出她的紧张——想把跳绳跳好,超过其他同学;可能和同学们不合群,需要大家的关注和主动与她交流。
后一种角度,就是教育学的角度,就是作为老师应该具有的品质,是老师“看”的不同之处。这个“看”,除了“看到”,还蕴含“保存”“尊重”“鼓励”“鞭策”的意味。
二、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看见”——“看见”是关注、尊重和被认可。
1、主动看见学生并积极地评价
一个学生穿着一套新的运动服走进校门,你该怎么说?远远地看,侧目,微笑,“转过来看看,真精神!什么牌子的?多少钱?真有审美眼光!”
一个学生进校门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书——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是学生正在读的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你可以和学生聊一聊这本书的内容——当然,主要是学生说,教师主要是倾听,然后给予一个恰如其分地积极性地评价。
2、对学生的礼节性打招呼积极地回应
我曾看见,极个别的老师对于学生招呼就“哼”一声,而且面无表情的“哼”一声。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比学生更有礼貌——“自然地,问候和道别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礼节形式本身。”
我们看孩子,不仅使用眼睛去看,还应该用情感、用智慧用看,正如《小王子》说的“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还要用表情、用体态表现出来——让孩子知道我们在“看”。
三、气氛,是教育发生的前提
“气氛是老师将自己呈现给孩子们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们将自己呈现给老师的一种方式。”
如果没有适合的气氛,对学生的表扬可能造成尴尬。比如,在一次考试后,绝大部分同学考得不好,老师在批评了几乎所有同学的情况下,对其中的一两个同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扬。就会使被表扬的同学陷入尬尴的境地,或者说老师在无意间将班级同学分为对立的两派。这时候的表扬,往往是在“拉仇恨”。
比如,在清明节,你的班级准备进行一次“网上祭英烈”的主题班会。你一进教室,孩子们还沉浸在上一节体育课的兴奋中,还在持续课间的追逐和打闹——这样的教室氛围和你的主题班会主题是格格不入的。你一上课,就讲述英烈的故事,呈现默哀的场景,并且让学生们也加入其中。他们可能会觉得很好笑,从而使这一节课变得非常滑稽。
在学校里,一年级的教室布置的氛围和九年级是不一样的——它要与年龄段一致;音乐教室、书法教室和理化生实验室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它要与学科的性质保持一致。
作为老师,在缔造完美教室的时候,要符合学生年龄,要符合学科;当我们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应该能感受到教室的气氛——懒散的、睡眼朦胧的、亢奋的或安静平和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怎么开始新的一堂课;我们老师更是教室气氛的制造者和影响者——做积极气氛的营造者,不做气氛的污染者。
四、眼神,比语言更有力量
“如果嘴巴上说的和眼睛流露出的不一样的话,他们会相信眼睛胜过嘴巴。”“如果你想知道对方的感受,那么看着他的嘴巴要比仅仅听他来说更加真实。”
确实,眼神往往更能表达一个人的内心,因为语言可以掩饰,眼神却直达心底。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眼神往往比语言和行动更加有效。这也启示我们:学会观察学生的眼神,学会用眼神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态度。
读了《教育的情调》,反观自我,受如下启发:
其一,教育孩子最终转化为自我教育
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当常常反思:我们的言行举止适合吗?从而进行自我管理。可见,教育他人和自我教育是一体两面。
其二,厚积才薄发,反思后改进
关于教育现象学,他没有所谓的模式和“专家的做法”,他是转瞬即逝的特定环境下的教育机智。它是厚积之后的薄发,是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和改进。(李镇西老师遇学生约会,让一摞作业本突然落地的故事;詹大年的《老师,这里可以谈恋爱吗》)
其三,《教育的情调》,做有情调的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孩子们没有理解那些神圣的词语时,不要让这些词语从他的嘴里讲出来,否则只能够成为没有意义的空谈。”给小孩子讲空洞的大道理是危险的,这容易让他们成为一个满嘴术语的两面人。这种表达和《教育的情调》异曲同工。
在我接触到的一些人中,甚至包括有一定级别行政领导们,他们常常用教科书式的思维和官方文件的语言表达对工作的看法,提出对学校办学的建议,我听到的是满嘴术语,一堆套话,完全缺少自己真实的体验和自己的独有的表达——只有一堆全部正确的废话。
而教育现象学是回避空洞的理论、教科书式的说教和官方文件式的语言,要让老师和学生都成为有情调的活生生的人。
篇九:《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情调》这本书,是我在购买《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时为凑单而选择的一本书,这本书非常小巧,价格又便宜,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在买回来之后就让它一直躺在书架上了。最近有时间将它重新翻出,在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不不像其他理论书籍一样生涩,里面穿插了很多小故事,不但易于理解,而且还很容易产生兴趣。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教育与教育爱、教育敏感和教育机智、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展开,没有专业的理论,但是它很专业。正如书中所写:阅读有关教育的著作虽然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知识,但是那些知识是外在的,它并不能使我们在于年轻人的日常相处中变得更善于思考或更富有机智。
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时便会发现,不仅仅是我们在教育孩子,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已转化为自我教育。孩子们在他们的世界中探索,向我们展示出生活里那些丰沛的希望和多姿多彩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必将更加美好的可能性,这些都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共同精彩。
孩子好奇的体验。提问“那是什么”是想得到一个空间去对话,去思考,去惊讶。而我们的回答将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是直白得到回答让问题止于答案,还是引导孩子让孩子发现更多的精彩。一位有思想的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善于抓住问题并能用浅显的方式去深化它的人,在提问以及回答的过程当中都要维护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作者都是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进行创作的,“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与“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两者看起相似,但细细想来却是大相径庭。“被关注”强调我们在关注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关注的方式、效果,如果方式不当,不仅不能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教育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情”。教育的秘诀是发自内心,融入真情,让孩子们共情,让孩子在保持童真的情境中不断构建自己的思维世界。
篇十:《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在阅读了《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剖析了教育的本质,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育的情调,就是教师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用智慧去引导每一个学生,用关怀去陪伴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成长。
在教学中,我一直努力践行教育的情调。记得有一次,我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旷课、迟到、早退。我没有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而是通过与他沟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发现他因为家庭原因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于是,我决定用爱心去感化他。我经常在课间找他谈心,关心他的生活,鼓励他面对困难。渐渐地,他开始转变,学习态度变得认真起来,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除了爱心,智慧也是教育的重要情调。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教育经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他在学习上非常刻苦,但成绩却一直不理想。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分析学习方法,指导他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高效地进行复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更加自信和阳光。关怀也是教育的重要情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而情绪低落。我主动找他谈心,倾听他的心声,给予他鼓励和支持。渐渐地,他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通过阅读《教育的情调》,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情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是教育事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用爱心、智慧和关怀去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践行教育的情调,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智慧去引导每一个学生,用关怀去陪伴每一个学生。
篇十一:《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教育者情怀的一种体现。《教育的情怀》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者既要懂教育——时刻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发现孩子的问题和想法;还要会教育——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情怀,去解决问题,帮助孩子。
教育者要时刻保持教育的敏感性。
教育敏感性是教师在沉淀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敏锐地感知教育境或教育问题,迅速作出专业判断,及时把握教育契机,采取适宜教育行动的一种专业反应。它体现出教师一定的“关心品质”和“教育适性”,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书中列举了黛安娜跳绳这样一个事例,过路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孩子、一根绳子和一场游戏,而作为她的老师则看到了更多,他注意到了黛安娜跳绳时的紧张与其他孩子表现出的轻松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看到了一个孤独的女孩,这个女孩经常以竞争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此来维系与同学的联系。
教师因为了解孩子,运用教育的眼光透过孩子的一个行为便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在教室里因为玩闹损坏了桌椅碰坏了走廊里的摆设等,此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常常是纪律、公物损坏、赔偿等问题,而较少会先去关心学生是否受到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其实这就是我们缺失“关心品质”的一种表现。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意谓着关心者对被关心者的尊重和理解。当真正关心一个人时,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关注被关心者的需要也感受到一种要帮助他的愿望,这是一种关心关系的连接和交流。
对学生的关心意味着教师需要时刻保持一颗教育的敏感之心,尊重学生的存在、体验学生的情感、感受学生的思维、理解学生的生活,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对学生的关怀性干预。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能通过洞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神情变化,敏捷地捕捉学生的体态语言所含蕴的教学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行为。
教育者还需有教育的情怀,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要时刻保持一种对生活的好奇,对教育的敏感,当每一个事件发生时,当每一个眼神交汇时,能够迅速做出判断,愿意停下来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愿意静下心来用心思考问题的原因,愿意设身处地把自己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中,体验孩子的需求,采取适合孩子的行动。
一位哲人曾说:请注意你的思想,因为你的思想决定你的行为,而行为将直接决定事情的结果。教育中许多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能用心思考,可能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的本质。
一个孩子,上课总是插言,虽然提醒过多次仍不见效果。走进他的生活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被父母“遗忘”的孩子,父母有自己的生意要忙,大部分时间都是孩子自己忙自己的,父母会给孩子足够的金钱,让他生活得无忧无虑,然而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是寂寞的,为了获得更多的“朋友”,他以金钱为“诱饵”,通过分给你一元、他五元,买些小零食、小玩具吸引一批孩子围着他团团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课堂上,他通过插言、弄出一些小动作等,吸引老师的关注,哪怕被老师点名,对于他的心理来说,也是一种满足感。找到问题的症结,一是与父母沟通,让父母有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哪怕每天只是一小会儿,用陪伴代替对孩子金钱上的满足;二是学校里,对孩子多一些关注,私底下约定,用眼神的交汇代替点名批评,课下给孩子安排一些事情做,以此让他来感受自己的存在感,而无需用一些错误的言行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感。
总之,教育博大精深,又细小甚微,需要教师用心,用情,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并愿意耐心地去帮助他们,理解他们。
篇十二:《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
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教育一直是人们学习做人,认识世界,以无限可能获取思想上幸福的方式。通俗来讲,教育就是培养人社会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不忘为师本分,深入学习了世界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的经典之作《教育的情调》。并从中学习到了教育情调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育的情调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学经典著作,书中没有高大尚的教育理论,只通过具体的情境阐述了对具体孩子的回应方式,以及如何来培养和呵护教学的特殊情调,这对老师如何培养和发展一种对孩子独特性的关注力——关注孩子们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换而言之,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只能而是一段寻找教育行动的旅程。作者只是想用一个又一个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小故事以及接地气的语言来表达其对教育智慧的理解。整个过程娓娓道来,夹叙夹议,侃侃而谈,有滋有味。
简单来说,作者只是通过书中一个个教育小故事,让教师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到之处,关注的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这就意味着我们平时教学的点滴中都能发现教育的情调所在。
在《教育的情调》扉页的那一刻,我就明白,只有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是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的。一个教师带着敏感、机智和爱走进孩子的世界,从生活体验出发,去把握教育的智慧的美好过程,同时也正是书中案例故事,让我能够保持一颗好奇心,去探究、去重新寻找我们的生活体验更为敏感、更加智慧得体地去教育孩子。作者一直在用自己的文字语言告诉我们,“情调”二字很有味道,是理解人和理解人的教育之关键所在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打破了“我为尊”“我为标准”的想法,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找到触及孩子真实感受的路径。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换而言之,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正于书中所言。每次相遇的时候,与世界的其他关联都被轻轻切断,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诚恳的接触,但我们以双手或者笑脸回应对方的时候。我们共同创造与分享的这段时空,孩子们在他们的生活探索中,向我们展示出生活中那种非碰的希望和多姿多彩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必将美好的愿景,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对孩子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以身示范,教给孩子们伟大的价值和信仰时,我们对孩子们人生就起到了教育作用,光明不再仅仅是传递技能和信息的老师。而是一个知晓孩子内心需求的知己。
总之,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始终在传递的就是每个孩子都应该被老师看到,每一个教育者都有努力去关注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关怀的教育理念。我们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我们来说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一个孩子而言,也许他会铭记一生。
我从教育的情调书中学到了如何去践行教育的情调所在。采取游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通过尝试与探索解决问题,推进主题,生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经验,合作能力,个人品质等等。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我意识到我们更应该坚持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以教书育人为本分,甘做一名好园丁,把自己生命的意义从教育事业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为之倾注热忱。从开拓思维来看,践行教育的情调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学中,实际上对于家长,我们可以耐心细致的解释校园文化,并从家长最关心的需要多的地方准备着手,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生活情况。同时,我们还可以每天带着一份好奇,一份崇敬来与孩子们相处,坚持以一颗诚挚的心与学生相处,去爱学生。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阅读完《教育情调》后,我想起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其实我最近依然认为自己一定要有师德的风范,在细微处践行教育的情调所在,或许很多人都在追求幸福,却少人觉得自己得到!但是我想自己能让孩子们感到幸福,且是因为自己的存在,那实在是太美妙了!因此,我今后也要对教育事业始终有一份执着的热爱,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懂得幸福的真谛。只有这样的教育人性的高度,看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大智慧,拥有这样的大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情调,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这,就是我所拜读的《教育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