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教育应致力于培育一批具备卓越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精英。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创新思维,它引领个体洞察事物间的新颖关联与解决方案,驱动活动的创新策划与难题的创造性解决。这一过程根植于既有知识与经验,通过非凡的组合重构,催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进而创造出兼具新颖性与社会价值的产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1
成功是打拼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一个人不懂得奋斗,也不懂得奋进,那他就很难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别说拥抱幸福了。说过,青春永远离不开奋斗这两个字,当代青年不能一味安逸享乐,他们应该把艰苦奋斗记在心上,只有这样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未来。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东西,它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想要得到它就必须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行,而薇娅就是这样一个敢于为自己的幸福努力,敢于为自己的梦想坚持的好姑娘。
起初薇娅做直播电商的时候,她也被人泼过冷水,她也被现实逼到疯狂,但是这一切的苦难都抵不过梦想两字的重量,所以即便是遍体鳞伤薇娅也认了,即使是一败涂地薇娅也认了。不过努力的人都是运气很好的人,薇娅的坚守和努力并没有白费,现如今她的梦想不仅实现了,而且她那执着无悔、努力奋斗的精神也感染了无数人,鼓励了无数人,启迪了无数人。
郭麒麟也是一个可以为了幸福不顾一切的人,作为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他从来没有没有觉得大树底下好乘凉,他也从未觉得坐享其成很幸福。相反,为了证明自己,为了突破自己 为了超越自己,不论是在演戏方面还是在相声方面,他一直在全力打拼着自己的未来,这样埋头苦干的精神着实让人折服。世人都说郭麒麟是最不像富二代的人,世人也都说生子当生郭麒麟,我真心觉得郭麒麟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他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和砥砺前行的精神让人深深折服。
是啊,和我们在同一起跑线的人都在全力冲刺着,而比我们优秀的那些人也在极度奔跑着,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人最怕的不是失败和挫折,最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不如意却还不愿意改变,明明知道自己很差劲却还不乐意奋斗,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悲的人。因此,为了不让自己卑微到尘埃里,我们一定要趁着年轻好好奋斗,只有自己强大起来了,我们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2
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 ——题记
父亲给过我一本陈旧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仿佛碰一下就会破碎。他告诉我,这本子的主人是我的爷爷。我从未见过爷爷,他在我没出生时就已去世。于是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怕惊动什么似的翻开本子,好像在访问爷爷的一生。
这是一本毕业纪念册,前几十页的赠言,或秀丽,或潦草。“祖国高于一切”“跟着党走”诸如此类的字眼频频撞进我的视线。有一留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分别后,我们将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做出贡献!”字虽潦草,却字字珍重。
我被深深震撼到了,感叹着那时人的爱国情犹如一把把烈火,熊熊燃烧。我颤抖着,轻轻摩挲着这页纸,生怕扰了它半分的圣洁。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满心都是党和国家。他们生于水生火热之中,踩着泥泞坚定地前行着。那是一个个怎样的少年,年纪轻轻却有着宏大的抱负,红心向党,向阳而生。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
翻到后面,似乎都是同一种字迹了,清秀工整,棱角分明。父亲说,爷爷在后来的人生路上感到迷茫时,都会翻看这本本子,从中汲取力量,重新找到方向。每看一遍,就添几笔自己的所感所想。“今日又翻看了你们所留之言,我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说字如其人,看着爷爷凌厉的笔锋,我想他一定是一个坚定的人吧,郑重地写在纸上的话,也一定一诺千金。
再往后翻,字迹却越来越凌乱,能看出执笔之人很用力在握笔了,却终是力不从心。父亲说爷爷是研究农药的,后来因农药挥发伤害了神经,严重到笔都握不稳。那字迹小孩子一般,歪七扭八。不懂的人以为这字天真,但我却知道这其中压抑着难言的抵不过病魔的苦。他写,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无法跟上同志们为国奋斗的步伐,为自己违背了诺言而忏悔。
父亲说:“你爷爷不是达官显贵,但那颗红星却永远闪耀在心里。”他说这话时,眼里闪着些什么,像是泪光,像是不变的.信念。
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百味杂陈,眼泪流出眼眶又赶紧擦掉,生怕落在那本子上。我们就这样通过一本本子沿着时间的长河进行了一场对话。我的爷爷是这样伟大,他那样坚定,坚定自己为国效力的信仰;那样坦荡,一生忠于国家并坦荡的去向天堂。他以及那一代人的爱国情,融于血骨,生生不息。
我的爷爷一生为国,是我的榜样。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又何尝不该如此呢?为了中国人共同的信仰,我们应勇克难关,永不止步。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一颗红心永向党,青春奋斗正当时。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3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明确了8900多万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始终是为人民服务,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美丽新生活。
一、走向新征程,要不忘初心。
初心,就是最初的本心,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成为今天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国家,xx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开创,使得中国同周边国家越发紧密的联系起来,各国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使得“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要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正是这一理念的提出,更是极大地鼓舞了沿线国家以及人民的热情,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提供了稳定平台。
着十九大的召开,十九大精神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的征程。所谓新征程,就是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要继续发扬十八大以来的“大国精神”、“工匠精神”;继续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在优秀共产党的带领下建设美丽中国。
二、走向新时代,要为人民谋福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中国的新时代,就是继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道路。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会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时,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就成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大部分群众得到脱贫,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再奋斗个几年,到20xx年小康社会将全面建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为人民服务就是党永远不变的宗旨,如今我们要走向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更要为人民服务,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走向了新的征程。十九大之后,中国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始终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4
今年“七·一”,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重要的纪念日期间,对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一次新的学教活动。
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在村会议室召开了全村党员、群众代表的会议。要求以党支部为核心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期间,统一发放资料到组织学习,支部书记窦有林同志作了专题讲课,带着大家一起回顾,重温了党章,表彰了先进,指出了问题,使到会的党员进一步加强了对党组织性质、作用、意识的认识,及对现阶段党员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100会议精神又有了新的理解,并就本村实际情况讲解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怎样解决从思想上入党、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通过学习,每位党员都感到本次活动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在各自的生产工作中使“党员”二字更加亮起来。
在纪念党的100周年期间,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我们不忘记在过去艰苦岁月为我村建设立过汗马功劳,现因年老体弱、重病缠身、负担重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同志,今年我村党支部组织慰问丁村胡文坤同志并给予500元慰问金。
我村今年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党员如期转正2名,新发展对象党支部都严格按程序审批,支部召开了座谈会,对新发展党员召开了宣誓会,在宣誓会上新老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重温活动使党员们鼓舞了斗志,坚定了信念,人人争取再创佳绩。
总之,通过“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村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受到教育,鼓舞了勇气,找出了差距,明确了责任,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今后我们将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我村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抓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5
“七一”将至,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远跟党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任何一道发展的考题都不能轻视。尤其是党的__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民族复兴正在积蓄并激发着精神伟力。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思想上来一次升华、在精神上来一次洗礼,我们就能更好牢记初心使命,奋进复兴征程。正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要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__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只要我们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步伐。
今天,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的发展时期,也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方此之时,我们更需以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以使命鼓舞奋发的斗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6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_周年了,在这_年里,多少党的优秀儿女,为党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抛头洒热血,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许许多多的可歌可沥的英雄模范人物,深深地打动着我。尤其是当代的的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还有航空英雄杨利伟叔叔。我在梦中都想乘神舟飞船,飞向宇宙。
这些了不起的科学家、英雄。他们有天才,更有一颗爱国之心更有超人的勤奋好学。钱三强爷爷说:“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我从心底里羡慕这些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伟大的人。但我比较自卑的,自己感觉自己比别人笨。尤其是作文,有话但说不出来,不知从哪里写起,有时词不达意,有时错别字连篇,在学习语文上有怕苦畏难情绪,一心想玩电脑游戏,想起红军战士爬山过草地,在枪林弹雨中死都不怕,我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难就畏缩不前,这不是懦夫吗?很多英雄事例说明了,党员是不怕死的。
我一定要向他们的这种精神学习。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7
教育应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首先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因此,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形式在物理思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就对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谈一点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求知欲,也叫学习兴趣,是力求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追求真理。求知欲作为内在力量促使人致力于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对象,了解对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它是活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首先在于是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问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求知的大门。
问号更像种子,在未知的原野上开出一朵又一朵创造之花。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开始时,教师将一块黑板擦轻轻用手在讲台上推动,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会运动”学生答:“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马上停止推动,黑板擦静止下来,又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停止了运动”学生答:“因为它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再问:“空中飞行的子弹是否受到推力的作用它为什么能继续飞行呢”……这样通过步步设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知慧的火花。
又如讲“重力”这一节时,提问一: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提问二:手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过程受到向前的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三:竖直向上抛出的一小球,速度越来越小,这主要是受到空气的阻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一是复习以前的力学知识,提问二是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注意常犯错误:“受到向前的推力”,为以后的物体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理解打下基础;提问三启发学生直觉思维。通过设疑引入课题,创设情景,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来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号的情景中,层层迭进,波澜起伏,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的理论认为:人们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对现有类别有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们是不能被加工的。即使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不是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该知识有关的实验和教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质性的问题。如关于浮力的问题,学生早已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但常常认为木块浮在水面是由于木块受到浮力大,而铁块沉入水中是由于没有受到浮力或受到浮力小,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常给正确概念的建立和巩固造成许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些司空见怪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画面。比如,针对上述学生对物体浮沉的错误认识,设计一个小实验,测出漂浮在水面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入水中铁块的浮力大小。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冲突的矛盾,将会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究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善于利用,巧妙设计,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又如提出:人离镜越远,像看起来就变大。是不是距离变化了,镜中的像大小也变化了呢这个结论显然与正确的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矛盾的,但这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这时请学生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发现象和物等大,原来的观念就站不稳脚跟,然后再提问:“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于是学生就“顿悟”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
又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许多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干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与这些“前科学概念”作斗争,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展开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3、演示实验的美妙绝伦,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所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8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深入进行,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也应改变做法,打破常规,改革创新。要学会写作,就必须学会评改。评改作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这种能力是一种终生受用的素质,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必须提高他们对“改”的认识,训练他们改的能力。修改作文是一个思想过程,不仅要检查遣词造句,更要推敲认识是否正确与深刻。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评改好作文,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把作文批改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互批互改,教师浏览批改,重点讲评,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一、教方法,让学生会改
先勾出错字、病句,然后写好眉批、旁批,评论观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优美。最后总批,看书写是否工整,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评语总的要求是多表扬,少批评。可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每四人一组,批改时,每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评语由一个写字好的执笔)。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更正。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然后集中两个人的分数进行平均,将两人的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二、勤指导,让学生能改
这是学生评改作文的关键一步,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前一天将未做任何批改标记的好中差三篇作文及评改标准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评改要求,从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分别给三篇作文打分,并写简评。然后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同学们分组对三篇作文的评改进行讨论交流,再由小组定出三篇作文的分数等级及给分依据。在学生评改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不知道批语如何写,错字、病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等,教师要随叫随到,别怕麻烦,并鼓励学生多讨论或查阅手头资料,同时告诉他们,遇到问题多集思广益,不轻易下结论,批语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三、谈体会,让学生有获
作文评改本身就含有两个步骤,就是“评”和“改”。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一次作文,一次收获”,学生轮流批阅后,再发给作者,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既要看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教师请学生对照别人作文的优点,谈批改作文后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使自己的作文有一个升华过程。还可以布置学生拿到自己作文后,比照分数评语及自己修改作文的经验,写出200字的“对比自省”,要求学生自行总结作文的得失优劣及修改意见。
四、重讲评,让学生晓理
教师应对错字、病句、佳句的批改符号作统一规定,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格式对所评改作文进行标记,分项评分并写出评语,最后加出总分并写出总评,并签上姓名。初次评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讨论、提问。若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按同样的格式交换再评,做第二读者。教师浏览审阅学生的作文批改情况,对全班学生作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写出讲评提要的基础上,教师对每次作文情况作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
学生互批互改,教师浏览审阅,体现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指导思想,符合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精神,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学会批改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符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经过几年的训练,本人运用此种作文批改方法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1.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使他们不再重复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语文教师不必整天沉浸在批改作文的阴影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更有效的教学工作中,比如准备作文的评讲事宜。2.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3.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集体评改法,一周内将作文反馈给学生,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依然存在,满足学生心理渴望。4.减少了学生写作时选材立意上的偏差。由于经常训练,学生对于各类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能做到心中有数,写文章时在选材、立意、表达方面的偏差明显减少了。5.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学习的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受学生欢迎。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9
在这繁花似锦的七月,我们共同的母亲—伟大的党迎来了她100周岁的华诞,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一起为我们的党祝福,贺寿!
今天我们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心情是那样激荡。
然而,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两次的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从此,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听到枫叶流丹,闻到硕果飘香。还有那抖擞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欣喜地发现,20世纪也是充满活力和经济飞速的时代。
它在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有实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京九铁路,世纪之交的经济大动脉,在城乡结合处拉响了充满企盼与追求的汽笛;三峡工程描绘着经济开放的轮廓;浦江开放,将中国改革开放继往开来;香港、澳门的回归雪洗了百年耻辱;奥运会领奖台上飘起的五星红旗,给雄鸡形的版图上镀上了金灿灿的色彩。还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明;海森伯量于力学的创造;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登上了月球的阿波罗与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抗洪的英雄伟,把人类文明推上了历史的巅峰,一个又一个杰出谷物,为人类社会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回眸昨日,祖国成就辉煌,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新的世界,新的千年,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才竞争日趋激烈,那科教兴国该是治国兴邦的重大决策。新的世纪,我国要加入世界中等国家的列行,还有祖国宝岛台湾也即将回到母亲的怀抱。原子能、现代航天、分子生物、微电脑、电子信息的技术发展,都在期待着我。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感慨万千。面临科技发展的第五次浪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说明人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国家的财富,是振兴的希望。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世经重托,我们要跨越世纪的一代,是21世经的真正主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个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024新时代的青联学联心得体会 篇10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现在的少年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以前的少年每天都是到处跑到处玩很少有学习的,而现在的少年每天都在学习中度过;以前的少年都不怎么懂礼仪,而现在的少年没有不懂礼仪的,每个人都是讲礼貌的。
现在的少年都是讲礼貌的:他们做错了事情会说:“对不起”。被别人帮助了会说:“谢谢”。在别人说谢谢的时候会说:“不客气”。懂得进别人房间会先敲门、上课发言前要举手、出门要和家长打招呼等礼仪礼貌。我每次进老师办公室送作业前都会先敲门,老师让我进我才会进。
现在的少年是尊老爱幼的:在各个地方各个时间的公交车上都能看见有年少年在给老年人、非常小的小孩子或孕妇等老弱病残群体让座位,上车时让老弱病残等人先上。我在公交车上也经常给老人家、抱小孩的叔叔或阿姨或小朋友让座。
现在的少年是尊敬师长的:现在在学校中上课前学生们要起立向老师说:“老师好”。下课后学生们也要起立向老师说:“老师再见”。在校的时候,下课后遇到老师会说:“老师好”。进老师办公室前会敲门,等老师让进了再进,向老师请教完问题后会向老师说:“谢谢”。我也是经常这样做的。
现在的少年是诚实守信的:每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他们都会主动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并自觉接受惩罚,每次他们答应别人做什么,都会及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
现在的少年是拾金不昧的:我记得那件事好像是发生在前年,那件事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在自己的座位旁发现了一个钱包,他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几千块钱和几张银行卡还有身份证等好几样贵重物品,那个学生把钱包交给了司机,司机把钱包拿回了公交公司,在公交公司的帮助下找到了失主,后来失主在公交公司的帮助下找到了那位同学,他拿着衣服还有鞋子去感谢他,还送了他一面写着“拾金不昧”的锦旗,学校还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他,并提倡大家学习他那拾金不昧的好品质。
现在的少年是孝敬父母的:他们会在父母劳累了一天后给他们揉揉肩膀、捶捶腿等帮他们放松,还会帮父母洗脚。
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身上的美德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要拥有它们还要发扬它们,使每个人都成为有优良品德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