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道德经》心得体会800字怎么写
《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无不从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的深刻智慧。它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洞察和启迪。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
前几日在松花江边看到一位退休的老者,以水为墨,在人行的方砖上信笔由缰,从《道德经》的部分选章到《滕王阁序》,从行书到隶书,挥洒自如惹得行人频频驻足称赞。想起小学二三年级时,我也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拎着小水桶,拿着大大的毛笔在楼下的方砖上依照老师的要求练字,大约有两年的时间便放弃了,现在看到这位老者习字,不免对自己当时的决定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想继续提笔的手痒。于是,一直留在老者身边观其笔法和内容。
笔下《道德经》的一段话,引起我的深思。继而又重温了这本书。
《道德经》众所周知,通篇虽只有五千余字,却是字字珠玑,内容包罗万象,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军事哲学、人性修养等等。我无法将书中所有的道理一一感悟,就将我在老者笔下看到的这段话,拿来与大家分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我认为,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象水一样的品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不所不得。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 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却不求回报。
说水为道,水,大千世界最普通又最神奇的存在,它可以纯净的清澈透明,亦可污浊的混沌黝黑。“上善若水”经常听到这个词,来到我们统计调查队,我常想,我们的工作性质,即为水,不出假数、符合趋势可谓“清水”,而捏造、编造数据可谓“浊水”。作为我们统计人,“上善若水”,也定是那一水清泉,能够滋养万物。
但是,孔子的一段话,让我对“上善若水”有了更广阔的理解。水,如是也。
孔子说:水有五种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
如此有德、有义、有勇、守法度、正直、明察、立志、善于变化的水,又何惧它洗涤万物后自身污浊不堪的外表呢。何况,普通和平常,才是世间最主流的方向。
就像每一次看完《感动中国》,每一位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们简简单单的生活,却散发着无限光辉和正能量,他们的事迹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所谓“上善若水”定是如此,他们把中华民族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光荣传统简单直接的传承,感动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散发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了感动泪水的落下,而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会使我们也要这样简单、无畏的生活,其实我们统计人追求的不也是这种简单的执着么。
如果说“上善若水”是志士仁人崇尚的道德境界,那么“厚德载物”就是对品行的最好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美好的品德像水,而伟大的胸怀则像大地一样,能够承载和包容万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个“滋养”,一个“包容”。具体到我们个人的身上,如此美德赋予了我们柔中带刚,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把重品行放在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恪守道德底线不动摇,才会安身立命。这种“上善若水”的平和,“厚德载物”的敦实,让我们的内心充实和沉稳,让我们的道德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3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哲学。在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必须的作用。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4
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中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5
自从我局开展文化讲堂学习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是认真学习,能让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要不断地揣摩,慢慢地体会。
加减乘除上有苍穹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今时好许是明日非。知识是加法 悟道是减法 凝结 沉淀 升华。人心所向便是方向,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追根溯源 培其根而枝繁 落叶归根。以身观天下 一身一宇宙 观点而知面。人世间独善吾身 灵魂里循道而富足。只有知错才有机会改正错误 所以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切记不要不懂装懂 不知知病也 自知者明。倘若百姓过的幸福富足那么谁还愿意去冒险犯罪? 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就会自然和谐,有些东西不是靠宣传就可以的,从根本出发才是关键。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弱者博怜、刚者遭嫌。得理让三分、善恶自有报、因果也。该书不仅是道教的宝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经世之作。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认识。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气!老子的眼光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以前,我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以自己的原则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现在学了《道德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作法,我开始以新的态度来交朋友。现在,我周围有了更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对人生的认识有个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对每个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理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人生经历。所谓“慈”,就是要有一个博爱之心,爱自己这是第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从谈及爱社会、爱他人,反过来讲,过分的爱自己,就是自私。在这里,老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只是他没用语言说明,爱,不但爱好人,也要爱坏人,世人都爱,这是“慈”的基本内涵。有了一颗无限爱心的人,接下来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认识世界上的种种事物。用一颗纯正无邪的心去感悟世间的万物,从诸事物的表现去发掘其根本的内涵,这就是“俭”的功夫。“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不能领先的认识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总得有个先后,在认识上不能人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样社会不会有发展,老子的教诲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认识事物,不能标新立异的只是一味的教条,只有参考了不同的认识论,将众人的思想融会到自己的思维中,才不至于片面和教条。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6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
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平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7
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就会产生伤害,有伤害就有怨恨,怨恨则是其他不良情绪的根源。人与人的怨恨是社会组织最大的毒药,也是人生的大敌。怨恨必须想办法消除。
由于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容易责怪别人,因此而产生怨恨,生活也变得暗淡无光。因为将产生怨恨所有的原因都外求,都认为外部环境对自己不好,别人对自己不好,而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了怨恨,所有的努力朝着负向用力的,那么今后怎么可能还会进步呢?如果每个人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他的随缘,不要在意结果,这样的结果可能会更好。
左契:古代的契约分为两半,债权人与债务人各执一半,其中左边一半归债权人保留,右边一半归债务人保留。责:索取偿还,即债权人以自己持有的债券要求债务人偿还财物。彻:周代规定农民收入按照收成交租的税收制度。契,可以引申为法。法需要道德的滋养,仅仅依靠法律,而没有道德的滋养与教育,整个社会都依靠法的张力,司法机构可能无法承受这个重担。法律可以解决社会矛盾,无法消除社会的怨恨,责罚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怨恨,只有道德滋养才能创造和谐社会。
无亲,没有亲疏的差别,也就是没有没有偏私。天道既玄妙又清晰,看似遥不可及,其实就在你心里。只要坚持真理,做到“内举不避亲,外兴不避仇”,没有亲疏,只有好坏,这个社会才会公平合理。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8
老子,春秋末期人,又叫李耳。在神话里面,人称太上老君。老子名下有一本书,以前叫《周书》,后来叫《道德经》,这本书从产生出来,就被视为奇书。然而人们一直弄不清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到后来就众说纷纭,基本上是千人千面了。到现在,各种译文已经称不上是老子的原意了,叫做读后感也许更恰当。
我接受到的那些观点,有许多非议《道德经》的地方,把老先生评议的很不地道。就感到很困惑,也想去亲自体会一下老先生的话。以下是我通读经-文后的一点感悟。
老子说:道理都是可以遵循的,但我的道理和以前 的那些理论不一样。
我这些理论叫个啥名呢?也确实有个名字,但不是 一般的名字 。
我用‘无’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开始,我用‘有’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来源。
所以, 我经常提到‘无’,那是想观察万物生成的奥妙,本来没有,为啥却又产生?
我经常提起‘有’,那是想观察万物为啥这么不一样,本来存在的东西,为啥却又消失?
‘有’和‘无’,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根源,只是名字不一样。这个共同的根源就是‘变化’,变化又变化,这是事物产生和消亡的原因。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就去弄得美一点,虽然也好看了,但不是真美。 都知道善能得人心,就去做几件善事,虽然也是善行,却不是真善 。 自然界的事物,有和无互相生成,难 和易互相转换。长和短互相呈现,高和低有比较才显明。音和声互相配合,前与后总是相随。
圣人治理天下,采取 的政策,都是不和民争利益政策。
从来不口口声声的强调仁义,闭绝空谈,只是实 实在在把最仁义 的事做出来给天下人。
万物刚刚兴起的时候,不会表示占有的意图’,万物 产生出来了,也不认为有自己的 一份。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勤勤恳恳地辅助万物的生长,认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求回报。 收获的时 候,更不据为己有。
他不据为己有,但谁能把他的功劳给忘了呢?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功劳最大,因此他的收 获也最多
君王不贪恋钱财,百姓也不用为钱财犯愁,就不去争夺财产。君王不爱珍宝物,就不会去搜刮民财,民众就不必去 偷窃。君王不为所欲为,天下民心就不会大乱。
所以,圣人治理的天下,民众都没有什么负担,一心一意的务农做工,每天都能吃饱喝好,没有其 他的闲心杂念,只希望把 身体养好,多活几年。
因为经常都是让民众没有其他的闲心杂念,也没有更高的欲 望,即 使有几个狡诈的人 想作乱,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采用不扰民的政策,天下没有不太平的。
不争的表现,无处不在,但 使用 的时候并不显得多余。它蕴藏深厚呀,好像是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它十分隐蔽,没有
锋芒,没有纠纷,没有光辉,如同微尘。但很明显,在各个领域都存在。我可不明白 它从哪里来,应该是比 天帝产生的更早。
如果天地不仁义 ,就把万物当作草编的狗,随便折腾,天下一片萧条。
如果圣人如果不仁义,就把民众当作草 编的狗,任意奴役,折腾的死去活来,天下一片衰败。
天地之间的事,是不是有点象风箱呢?虽然空虚,却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越是合理的使 用,产出的效益也 越多。采取了那么多的建议,国家还是这么穷,为什么不采取 修养生息的政策, 让民众好好生产呢?天地之间,养育五谷的元气是不会灭的,元气是变化产粮的源泉。元气产生的地方,是天地的根源地,那 里 能连续不断的产生,好像储存了许多许多 ,永远也用不完。
只要用来生产粮食,粮食那里会能用完呢。粮多则国富。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存在这么长久?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长生。
所以,圣人总是先想着别人,收获反而比别人多,总是不顾自己,反而身无损伤。不是因为他无私吗,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最上等的善行好像水一样:水能让万物都得到好处,却啥也不争,反而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这样的品行和‘道’很接近。
住处,选在大家都不争的地方;心胸,象深渊一样有涵养; 和人来往,处处友爱宽厚; 说过的话,必定保持信誉; 品行端正,善于治理; 做事情,能发挥大家的长处;
准备行动时,能看准时机。
只因为从来不和谁争,所以没有怨恨。
想把财物聚敛到十足有余的程度,不如适可而止。
财物太多了,掩藏不住,竟然露了出来,就不可以长久保持着。 金玉堆满屋子,没有谁能守祝 富贵了又骄傲奢侈,就给自己种下灾祸。
一件功业成功了,赶快从功名里面脱身,默默做下一件事,这是符合自然界的规律的。
让迷惑的本性回归到真理上来,能不再离开真理吗? 一身正气,能达到婴儿那样的至 柔程度吗? 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做到一尘不染吗? 爱民治国,能不和民众争利益吗? 制定的各项措施,能温和一点吗? 明白许多道理,能不用来欺诈民众吗?
有所生就要有所养,生出来的东西不去占有,做的事情也不求回报,长成了也不去参与分配。这是具备了明白事物变化奥秘的品行。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9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可是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样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样聪明,因为他们明白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仅有清楚自我想要什么,清楚自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可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可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忙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欢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完美,修养自我,如此安好。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0
老子《道德经》,不用洋洋洒洒长篇巨制,精炼而蕴集,晦涩的语言中蕴含着的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
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 就是这个意思。关于无为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吗?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此外,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老子》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只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因此,老子一再告诫统治者,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者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又举军队强大了就会破灭,树木强大就会摧折的例子。但他把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当作绝对的规律,没能认识到这种互相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尽管如此,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春秋末期,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提出这一观点,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老子还初步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他说过,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产生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堆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必须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一书中上述的这些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总之,《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1
《道德经》的大名自是从小就如雷贯耳,但真的把书买来看,还是在看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之后,在仙剑中,看着那些蜀山大侠每施一个法术就念道一句道德经,就觉得好帅好好玩,后来在书店看到就买了一本。
第一次看道这本书,其实和印象中有很大的落差。在印象中,这本道家第一宝典这么着也应该是一本厚好几寸,重十来斤的大部头。拿到手才发现只有薄薄一本,全文加起来一万字都不到,翻开来看,虽然有译文,却还是像天书一般,晦涩难懂。不过虽然一开始不能看懂什么,读起来却有一股抑扬顿挫的美感。就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如“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总觉得有一股淡定的霸气。就觉得好像读完一句就能放出一个法术似的。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全篇共81章,分上、下篇。现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那份如汪洋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己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零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当零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保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通过自己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诸多经典,若是每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2
整整四十天,我完成了《道德经》八十一章的阅读,觉得这就像是一场修行一样。两年前我曾尝试去读,可惜两次都是浅尝辄止,读不到十章就放弃了。这次重新尝试,倒是轻松了不少,虽只是泛读全篇,隐约也悟到了不少东西。
这说明,我这几年读书写作还是有进步的,这是令我十分欣慰的地方…最近也没写什么文章,即使说很多地方我都有感悟,也想写点什么东西,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在没有读完全篇,了解老子的思想之前,写什么、发表什么看法还是太早,毕竟我自认为还是功力尚浅。
为什么读《道德经》也是受益于我几年前读了白岩松的《白说》,书上说《道德经》是他的生命之书。读完之后,我对此深信不疑。南怀瑾说:儒家就像粮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货店,琳琅满目,你进去逛一下,不买东西也有收获;道家向药店,有病的时候有问题得时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经》了。
为何我会读?也是因为我觉得我“病”了或者我面临“病了”的难题,我想这不仅是我,也很多中年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所以这个年龄段,有一定阅历,却不明方向的人读《道德经》恰如其分,刚刚好。相反,如果说给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去读,实在是有点难为人了。白岩松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做你这个年龄该做的事。
起初读《道德经》也是把它当成一部管理学著作来读,毕竟老子说的东西都是针对类如士、王、圣的角色,也就是都是当时的领导层。但这不妨碍,老子在教授治国平天下的同时,还能修身。事实也的确如此,它适合于任何人阅读。
一本好的著作,有时候读起来会特别兴奋,甚至拍案叫绝。尤其是,你之前的有些思考在此书里得到验证的时候,更加肯定了你的有些决定是对的。就拿我之前比较喜欢的第九章来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能守之;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这既是人生之道,也是职场之道,而这些道都属于天道,也就是万事万物的规律。
更为神奇的地方是,我发现竟然还可以用《道德经》很多章节来解释很多投资中的问题和理念,这不得不说,很多事物的本源和底层逻辑都是相同的。至于道到底是什么?我也是隐隐约约的能感觉到,却说不上来(是因为词穷),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吧,能讲明白,说出来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作为众经之王,它短短五千多字浓缩了古人的智慧,流传千年而不衰,按照常识,也是值得我们去反复研读的。或许你读到其中的某一句话,它真能治病呢…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3
开篇之前我认为就应先提一个成语——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辞,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的确,《道德经》一书告诉我们就应怎样释然的对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天下万物。
我读此书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深!能够说,此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诠释!《道德经》一书只有五千余字,而“道”字却出现了八十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说,这便让我更难以理解此书了,然而,他又在后几章多次为道注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脑海里还是很模糊的,毕竟老子是在多方面为道注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构成,为人处世,军事治国。老子的'这些注解,反而让我对“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罢,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这样就失了老子著书之意。书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开章就是“上善若水”,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就我个人而言,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了我们却不求回报,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就应是象水一样的品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不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会被我们所尊崇!于是我便从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4
漫漫长夜漫漫长路。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快踏入职场一年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不足,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元学习财经类课程、情感管理类课程、创业学徒类课程;年内,休息时间卖各种水果坚果;我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在努力做自己的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这一切都归结为希望你用勤奋和时间改变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岁的年纪,很庆幸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弥补过去体制的漏洞。天气好,地方好,人多,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看《道德经》,都会让我理清脑子里的概念,也会让我思考。“强弱”“好坏”变化如流水;经典说:“故强者亡,弱者生,兵强则木破,强者亡,弱者亡。”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专注于让我快速成长的方面。他教我,刚毕业的时候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如果我能稳步布局,勤勤恳恳地走下去,时间最终会回报我很多。
每次看《道德经》都会让我想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今天我才明白,“无为而治”不是无为而治,而是顺应天道,与天、道、法、人的整个体系相结合,这才是真正与体系相合。他教会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支配。比如我刚毕业,是职场菜鸟。在23岁的节点,我不太可能有所作为。所以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才是王道,并不能证明我有多厉害。我从事的企业是比较成熟的国企500强。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会选择985/211的大学生,所以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略逊于其他同事。在这个平台上,他并不出众,甚至毫不起眼,这对于天性坚强,内心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支持,滋养了我的内心。有时候,当我因为奋斗而疲惫不堪的时候,去看这本经典也会让我摆脱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真实的力量,他让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5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道德经》又过了一遍,确切地说是完整背诵了一遍。
如果说第一遍阅读是俯视,是粗略了解概貌,那么第二遍算是深入丛林,开始身临其境地去体味《道德经》里的奥妙。《道德经》既然称之为“经”,以我之鲁钝就算诵读很多遍,也只能是高山仰止,并不敢说掌握了其中几成的智慧,但还是可以斗胆写写读后收获。
都说《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的鼻祖,其中有大量朴素辩证法思辨哲学观点。老子的那些话语如果放在他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想必都是大白话。没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但句句都富含哲理。
也许他本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超脱,他的大多数的观点都是说给当时的诸侯王们听的。比如如何无为而治,比如如何爱民治国,比如如何治军打仗,等等。苦口婆心,用心良苦,还是希望当时的君王们为天下着想,为苍生着想。在他仙风道骨的外表下还是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心。只是不同于孔孟的“仁”“义”,老子希望侯王将相从根本入手,从“道”和“德”入手。他是不屑于提“仁”和“义”的,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就是说“道”和“德”之后的“仁”、“义”、“礼”每况愈下,老子是不会去提倡的。他只规劝侯王将相做“好”的事,并告诉他们什么是“好”,至于具体用什么样的程序去做到“好”他并不管,实际上他也是讨厌规则的,他认为只要深刻地认识了“道”和“德”并按其内涵行事就行了,并不需要一定的规式。
在《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里讲“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什么意思呢?小国寡民,自福自足,用不着买卖,就算有计量器具也用不着;大家都看重死亡,都不想远行,就算有车有马,也没有人原意去乘之远行;就算有军队,也没地方去打仗,用不着了;人们也用不着有知识,回归到结绳记事的状态。他认为这就是理想社会的样子。
所以,老子尊“道”贵“德”,并不提倡“仁义礼智”。但后来的孔子却是从“仁礼”处入手,他希望侯王将相要“仁”,并以“礼”制来约束、规化人民。他们两者所占的高度不一样。
比较老子和孔子本意是给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找一个坐标。老子及他提倡的“道”或以他为宗师的道教在哲学体系里的坐标在《厚黑学》中李宗吾有过精彩的论述。按李宗吾的观点,我可以画一个坐标,老子的思想处在“0”的位置,如果按人生来比喻,这个位置也正好是婴儿刚出生的时间。老子特别崇尚如如婴儿般的无为,他认为婴儿“骨弱筋柔”却能“握固”,“终日号而不嗄”,整天号哭但嗓子不哑,“未知牝牡之和而全作”,不知男女之事却能全博。所以他认为婴儿的状态是人生中最好的状态,所以他提倡的修行也是让人致虚守静,复归于婴儿。
老子的思想也不全是让人退回到婴儿状态,他还教大家入世,教大家如何爱民治国,如何用兵打仗。他的思想进可入世,退可出世。也就是说在那个坐标上,“道”可往后,是正数,是入世;“道”可从“0”点往前是负数,是出世。佛教的“释”道则是一味地教人们如何出世,让人们坐地成佛,追求虚无的极乐世界,也就是教人们一门心思研究坐标那个“0”点之前的世界。“儒”教的思想则是将如何入世、入仕,讲的都是“0”之后的正数世界里的事。道教思想刚好处在中间,进可至正数世界,退可去负数世界。
《道德经》也许还该有别的坐标,比如从哲学体系及中华文化的出发点,它与《易经》同样处于中华哲学体系乃至文化体系的金字塔尖,但二者内在逻辑结构不同,《道德经》同于《论语》,都是先哲语录合集,富含哲理、富含智慧,但前后文间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只是《道德经》比《论语》视角更高远,更注重哲学思辨而已。而《易经》集合了无数代先哲的智慧,前后卦或每一卦六爻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先天八卦成于伏羲,后天八卦成于周文王,再经周公及后来的孔子完善卦辞卦爻,才呈现出今天我们看到的《易经》的面貌,俨然是一部结构精巧、逻辑严密的科学巨著。《易经》中也包含丰富的哲学智慧,不同于《道德经》的笼统辩证哲学观点,《易经》不但讲道理,还告诉你怎么去做,《易经》里的道理是可以推算的,可以量化的。
《道德经》是由一至三十七章的“道”篇和由三十八至八十一章的“德”篇构成,《易经》也是由上部两部组成,上部自“乾”卦至“离”卦共三十卦讲天道,下部自“咸”卦至“未济”卦共三十四卦讲人道。前后卦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比如自“咸”卦至“既济”卦的人道部分,俨然就是人一生起起伏伏的过程。
言归正传,还是说《道德经》吧,老子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叫“道”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就像宇宙大爆炸前的宇宙。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宇宙源自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前的宇宙很小,无限小,就是一个质子,一个中子,比这还要小,某一时刻这个无限小的东西大爆炸,然后无限扩张,才形成了宇宙,今天的宇宙还在无线膨胀中,是大爆炸的延续。那么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呢?爱因斯坦说不研究,因为他的相对论只适合于宇宙产生之后的时空。但按我们的认知去理解,既然宇宙来自于一个无限小的质子或中子或更小的什么子,但总归是“有”,那么这个无限小的子从何而来呢?难道突然间从“无”中产生了吗?
我认为老子说的这个“道”就是那次宇宙大爆炸前的宇宙,混混沌沌,什么也没有。至于是不是什么也没有,我们也不去探究,也无法探究,反正知道它是一切宇宙万物的来源。这个“道”有两部分组成,大爆炸前的我们不知道的那部分叫“无”,大爆炸之后,开始有实物之后的部分叫“有”,是可以描述的那部分“道”。但这种我们可以看见、可以摸着、可以闻到的“道”已经不是大爆炸之前的那个“道”,但它还是那个“道”,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总的来说,大爆炸之前的“无”和大爆炸之后的“有”都是老子认为的“道”,只是“同出而异名”罢了。
这就引出了老子思想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两翼“有”和“无”,老子的很多哲学观点都是从“有”和“无”相辅相成的角度在阐释朴素的道理。
比如我最喜欢的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用陶泥做成了一个器具,围成了一个空的或“无”的区域,正因为有中空的“无”,我们才可以把它拿来当器具使用。
简直就是醍醐灌顶啊,对我们有用的不是陶泥本身,而是由它围成那块空的空间。所以做什么事不能太满,所以不能把一天中所有的零碎时间全用来刷头条,所以不能让组织总是绷紧神经,一定要留白,只有留白的自我、组织才是“有用”的。
陶泥没用吗?其实也有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陶泥是“有”,是我们已经得到的利益,是为我们提供便利的东西,但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要得到这部分便利,而是以这份“便利”为抓手,由其围成或引申出的那部分空的东西才是我们需要的。所以学习知识只是得到了有型的便利,由知识孵出的智慧才是我们根本上去追求的东西。
第五章“天地不仁”中老子以风箱作比喻,“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之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他说天地就像分箱,不动的时候是虚无的,蕴含着无穷能量但不会溢出,只有动起来时其中的能量才会源源不断地输出。但是动得快了也不行,太快了反而没风了,保持一个适中的速度最好。在这句话中的意涵很能代表老子的哲学思想,纵观全书,老子在很多方面都在追求“虚而不淈,动之愈出”的境界。
换个角度来看,构成风箱的木头箱子以及箱内的风板是“有”,是组成风箱必不可少的实物部分,但这个木箱围成的中空部分,也就是那部分“无”的部分才是对我们有用的。以木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这个风箱到底好不好用,取决于做成它的木板的质量,取决于内部风板与母板间的密封性,取决于里面的风板上扎的是鸡毛还是鸭毛或其他什么毛,只有恰到好处的木板和风板及鸡毛构成的风箱才会给人提供最便利的器,越便利的器具才能形成最好的“无”,所以“实”和“虚”是相辅相成的,“有”和“无”是相辅相成的。人法地,地法天,我们当然应该效法风箱所蕴含的哲理,以辅自身之修为。
老子认为我们要像圣人一样去自修。圣人是什么样的?圣人就像小孩手里的彩泥,一团混沌,没有形状,自我收缩。只有需要时才变成各种器物。以经为证:“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严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又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站在实用的角度,管理一个团队或公司该如何管呢?老子的答案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的理解,最好的管理是不管,最好的说教是不说。但老子的话当然要按他的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去理解,不能只看表面文字的意思。什么是最好的管理?当然是“不主动”的管和教,那就是要完善管理制度,培养优良的企业文化,先把这部分有的部分做好,才能让制度去按无形的方式去管,让文化去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样才能管教于无形。
一个企业或一个人,在现实中免不了竞争。那怎样的竞争才是最好的竞争呢?老子以水为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虽然不会去争,但是它会去占位,常处众人之所恶。因为处众人之所恶,所以没人跟它争。它原意处在别人所厌恶“下”,所以不用去争一溪一江,却能汇聚百川,成为百谷王。
所以企业或个人的竞争,也要像水一样,避开竞争,另辟蹊径,以无为的方式胜敌于无形,才是最好的竞争,这就是所说的差异化竞争。
那么我们平时为人处事该遵循怎样的哲学呢?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又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一句话,就是正事反做,欲擒故纵。
如何增长自己的修为呢?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真正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他的宽度、厚度。积淀足够厚重,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不出户而知天下,这点暗合我发明的“⊥”这个符号,底部的一横代表了支撑面,是基础,是眼界,是阅历;而那一竖就是我们的专业技能,是我们纵向钻研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前进的路途。只有底部的一横足够宽广,才能那一竖上走得更远。反之,则事倍而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以上算是这轮学习《道德经》的一点感悟,记录以自省。《道德经》包罗万象,岂是我一篇短文能说全面的,且行且学,且学且悟。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6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开启了人类自古以来几千年探索自然规律的序幕。辩证地看待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指导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
老子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见,向世人阐释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求知,如何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循道路(也就是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过去是最好的。”在古代,按照法律办事的人,“天清地好”,上帝对法律的尊重可以是明确的,地球对法律的尊重可以是和平的,上帝对法律的尊重可以带来和平,河流对法律的尊重可以充满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是无穷无尽的,侯军国王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得到世界。“是它造成的”。“天空晴朗,会裂开;如果土地上没有和平,人们就会害怕;神没有灵,要惧怕安息;山谷不盈利就会枯竭;万物不能生,必灭;王厚不正直,会害怕的。”意思是,天不晴,可能崩裂,地不太平,可能崩塌,神仙不显灵,可能消失,河流无水干涸,万物不能生长,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欲望太多,就会厌倦生活;如果你很安静,什么都不做,你会很满足,很快乐,否则你会带来灾难。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他的辩证哲学的治国安民思想。《道德经》前半部分主要讨论治国方略,后半部分主要讨论如何治国。
第一段“道可说,不可恒,名可名,不可恒。”意思是道作为世界的本源,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但不是永恒的。"可以命名一个名称,而不是一个常量名称."它是一个可以被调用的名字,而不是一个常量名。“未知,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天地刚呈现的时候没有名字,万物逐渐出现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不是永恒的)。“所以,总是没有看到它的美好的欲望,往往有看到它的尴尬的欲望。”意思是我们常常在没有欲望的时候去探索它的奥秘,有时候去探索它的倪端。"这两个名字相同,但名称不同."也就是说,存在和不存在都来自道,但名称不同。“同一句话说的神秘”,也可以说是深奥微妙,难以把握。“神秘而神秘,所有美好事物的大门。”意思是说这种神秘的方式就是一切的秘密方式。
老子在开篇就用具体抽象的“道”介绍了“常无欲见其美,常无欲见其悲”,即他写道,要知其玄妙,最好做到“无欲”。这和他“清廉无为”的想法是一样的。“无欲”是贯穿《道德经》的主旨。
老子认为人性本善,本纯。人类的各种丑恶行为,应该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导致的扭曲人性的变态现象。所以老子坚持存真离伪,保存人性的善与美,顺应自然之道,抛弃一切引起人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似乎很难理解。他理想社会里的人都很发达,头脑简单,没有物质享受的奢侈欲望,也不会被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或知识所困扰。他是一个历史循环者。在他眼里,让人们在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简单纯真的精神生活,比物质文明发达但充满危机、斗争、谋杀、阴谋的社会制度更符合人性。
他强调“无为”就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有效性显然比用法律、法规、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的这一社会理想与其“道”论密切相关。
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老子把与“道”相适应的运动作为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道德标准应该遵循的最高标准。他的政治思想所体现的是“无为而治”和“言传身教”。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来说,要求统治者给人民一个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不要为了顺应自然而强烈干预。人们在这种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没有遭受暴政的折磨,没有担心繁重的税收,自然会感到
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7
通读过老子《道德经》后我感悟颇多。也改变了我对老子“道”的观念的理解。我一直认为老子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现在我知道老子所说的无为,事实,是不要逞强而为,而要以辅万物共成长以尽所能,生活中,我们不以个人得失为得失,而以宇宙万物得失为得失,这才是真正的天道,顺应天道才能求得永恒,这是无可争议!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一个过客,完成我们过客的任务,便是尽我们曾经是这个宇宙的一份子。
《道德经》对于我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老子所说的“有为与无为”和“柔”的诠释。下面我就对这两个方面说一下我的理解。 正如老子所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因此圣人治世,便淡其心志,让其吃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志,强健其身体健康生活。让人民不要去自以为聪明,追求逐利被欲望牵着走,不自以为聪以便不会胡来,一切顺自然天道而行,如此无为无欲发展,则无所不为的发展,人类终回走向天道最完美世界。这正如我们的生活,人们若能无为无欲,怎么会生出这么多的麻烦,郁闷,争斗,吵闹,更不会有战争,这不是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么,当你的双眼不是为欲望所迷,你会自觉去追求一种心灵审问与诠释。老子第三章道出了现代人都不能体悟的道理,我们自己挣扎其中,自欺欺人,只能贻笑大方了。
如果我们没有名利之心,没有欲望之争,便也就不会有人自以为聪明。埋怨现实残酷的人,有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残酷的原因就是你内心的名利之心呢?正如现在一句流行的话所说:“人生的痛苦一半来自于生活,一半来自于攀比”。老子是总结的多好呀,虽然人的欲望生来就有,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自已的健康生活而有所控制么?其实人的思想进化了千年了,其实还没有比老子更进步的了。
又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真正至上的善就像水,水能滋养而不争高下,以处于人们都不愿处的低处,因而接近于道。住在善地,心存善念,与善结仁义,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运用自己所能,有所行动能合天时。因为其不争,因此便没有忧患得失。“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天下万物都有来处,其来处便如人母,即然明白了其母,便可以进而了解他儿子,了解了他儿子,又可以反过来怎样保护他的母亲,守住了源头自然能生生不息息永生不灭。塞住耳目口鼻诱惑,关闭喜怒哀乐的欲门,一生便能安逸不勤苦。放开耳目口鼻的痛快,打开欲望之门去追名逐利,一生不可救药。能看到人所不能看见的细微之处为“明”,懂得守住自己的弱点才能至“强”,使用“明”的领悟,走上光明大道,不给自己带来灾祸,这才是常道。
水处众人之所恶,不是不争上游,而是那里没人去,而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做。老子不上进实在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解读,水为什么处众人之所恶,仍因其利万物,而不与人争长短,这不是上善么,水这特性,就接近于道的本性,想来不是正是如此么,你争来争去,最后,还不是要转变成这世界的另一分子,有什么好争,人与人之间,如果都能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自动寻求平衡相处,那这世界会更加和谐。
而老子对“柔”的解释:不要怕自己柔弱,而使你自己守不住这个柔弱,你守着柔弱,永远有一种生命驱动你,你就会最后达到成功。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运用“柔”的智慧的话,这是我们成功的一大秘诀。正如我们人,年纪越来越大,身上最坚硬的是牙齿啊,最柔软的是舌头。那么一比,就比出来了,年纪越来越大,牙齿动了,然后一个一个掉了,坚强的东西完了,牙齿都掉光了,舌头还是好好的,柔弱胜刚强啊,牙齿最刚强,都掉了,柔弱胜刚强。海啸来了,狂风来了,大树刮走了,小草依然在那里。大树很刚强,刚强,吹掉了,小草依然在那里;强烈的大地震来了,摩天大楼倒塌了,小平房还在,柔弱胜刚强;水滴滴答答地不停地滴,水滴石穿;你看看,蝼蚁这么柔弱,可以把一个挡水的大堤坝蛀空;空气不动,空气最柔弱,空气的不动它的力量多大,可以把千年的铁柱锈掉;空气一流动,不得了,把大树都拔掉,最柔弱的东西,多厉害。所以老子这种慧心,这种聪明的智慧,感悟,慧眼,慧心,所以他强调,“柔”,“守柔”,“贵柔”——以柔克刚,柔中有刚,百炼成钢。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的可能不是强硬的态度,我们往往需要的是一种柔的品格。
老子的告诫会引导着我以后做事的态度与方法,也将成为我以后为人做事准则。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8
一、《道德经》本体论是人类本体论思想的高峰
本体论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狭义形而上学专指本体论。我概括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研究和阐释宇宙绝对本体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制高点,本体论是哲学的制高点,而现在世界主流哲学距离本体越来越远,这意味着基本环节或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识本身[理性思维是意识活动]。哲学中的理性思维只该用于制作指向本体的“路牌”,而那路牌应标明:实证本体须泯灭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以及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手段。
二、《道德经》本体论思想
《道德经》文句偏政治哲学,历代学者也只能将研究与注释的重点偏向政治哲学,这妨碍了对本体论思想的展开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经》卓绝的本体论思想被权术、权谋的叙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标题的“现代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只关注其本体论思想而忽略其他。
2- 1、《道德经》明确的本体论意识
《道德经》第一章就告诉人们离开素常意识才能实证本体、哲学上最在意最希望捕获的本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的本体。开篇就清楚地指向本体论,同时也隐约提示出意识[语言是意识思维所依凭的符号]与本体相排斥。后句句式与前句同,义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称谓的便不是恒常本体。“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对事物的感知、区别、把握和命名,名即人类智慧的标志。名的心理机制基础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人类能够将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对象化,当然也是屏蔽人们认知本体之障。老子注意到本体不可言说的特质,表明由俗常对二元对象思考,改换为对“知性[知的能力]”进行考查。
2-2、本体与人和人类智慧的关系
哲学史主流意见说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表明老子的本体论是“心物同一”[至少与心无隔]的命题。《道德经》说本体除了使用“道”,还出现“一”、“玄”等字词。请读下边章节的“一”既指代本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道德经》三十九章)本体融彻一切时一切域,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体知识]。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后一句,“神得一以灵”,这里老子指出人类知性本体为根据、或说来源于本体,也是《道德经》本体论的形而上领域的定位。寂静本体不仅直接吸引人类集体潜意识去求索自己的,似乎还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两个方向实现闭合。既要求自然创造力的极至作品:人类,以本体为根据的智慧,亲证本体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类有资格完成本体的闭合运动。本体与人类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同外通”。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这章看作是《道德经》认识论思想:本体是人类知性的根据和来源。知性来源是个谜,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说知性来自以劳动和进化。但这看法忽略了人类对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绘、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儿童也能用树枝,刻画日月花鸟;而猴子等别的动物怎样进化甚至专门训练也做不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只能在于一点:人类大脑与本体同一、同构、为相同密码系统。而本体融彻一切物象,所以人类观察任何物象,本质上应看作是本体从观察者人与被观察对象两端自映自。所以从本体意义说,人类知识为先验,本体意义先验、内核同构,非指具体门类知识先验。人无论面对面对任何物象,也无论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终能够建立对该对象的系统知识,盖因内质都被本体融彻、内质同构。
2-3、本体与原始物质的分界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界线]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为本体,二为阴阳两仪,三为原始物质[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体论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论述,借助伏曦八卦的符号系统直观描绘本题模型,并将上节说到的本体与人类知性的关系也反映在卦图当中。试将“三”实数化,因阴阳两仪不对称的最小排列组合必须是三个要素 [对等中和],共得八组三爻卦象,但因纯阴纯阳不成物,将乾坤两卦看作与两仪同而取消。所余为六卦,故《道德经》本体论的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这是可验证的模型,原始物质[基本粒子]多于或少于六种,这模型都被证伪;同时若理性及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质[基本粒子]级层实证形而上之本体,这个本体论模型也被证伪。这验证条件足够苛刻。
重复:以阴阳两仪全排列、去掉纯阴阳卦象余得六组卦象,视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既无论取一粒沙、一片叶、一根毛发或金属元素一路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六种原始物质[基本粒子],这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处。
2-4、具体自然人证悟本体的路径
本体的基本特征是排斥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那么人们怎样去实证本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古代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理论,老子这里朦胧地指示要离开素常意识、进入特殊的超意识态去证悟本体。再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使心灵成为没有瑕疵的玄镜。那“玄镜”态能映射本体与心体同一之境。我们以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新知见去领会和补充老子的思想,既人类原本统一、与本体直接同一的心体在降生分裂为为意识与潜意识两截,屏蔽了本体之境,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和修行消弭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才能回归本体与心体同一的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这里也理解为本体对意识及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所依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排斥。意思是试图以思维去琢磨本体便不可得。在探究本体的努力中不可能废弃文字和理性,但它们是用来制作“路牌”,路牌上写着:本体不在东西南北中,去意识思维归附统一心体即显现。
2-5、本体之德
老子《道德经》的修身指教,后来成为道教修身修命为要旨的依据,可惜丢大得小,敬奉老子却遮盖了他最有价值的本体论思想。这样说并非否定修行的意义,人类自身与宇宙有呼应,伏羲作八卦也是近取诸身。所以修行有积极意义,对健康也有利,但最该体会和实践的是本体示现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应该对道与德关系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经》考察道与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两者内在联系:道[本体]为宇宙根,也为德之根,但这里的“德”指人类社会伦理基本规则。老子的称为“上德”、“玄德”以区别以一般道德规范。寂静无为的本体无碍万物万象衍生,所以无为本体示现之德为生、为仁、为善。与本体直接对应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这层面的道德律。
三、结语
本体至简,没人能列举出比本体更为简单的东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叶也要比本体复杂千万倍。各主要哲学流派和宗教多承认本体的存在,只是称谓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实相、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个东西:宇宙绝对本体。本体非物质也非精神,似混沌态、氤氲态、信息态、逻辑态、规则态的纯存在,是显示为“空”的“在”。本体质为“中和”,不对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滞碍,也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合,更象是一种“语句”或“指令”,这语句的基本含义是静极而动,其形而上心体应称“无极”,其形而下作用起点称“太极”,两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体意义同一,无条件直接重合。意识虽然屏蔽了那同一状态,但仅是屏蔽,潜意识与本体秒秒契合,这性态通过人类集体潜意识吸引人类向同一态回归,图腾、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包含这努力。可惜,主流哲学以理性为尺度,将宗教等统统视为迷信而排斥。人类有文字文明史仅仅几千年,人类对理性如此执著和信赖本身才是迷信,将理性树立为唯一尺度等于将盲目信赖提升为信仰堵塞了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路径。
从《道德经》看,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该阐释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从使用时起就是天帝、自然的总称,而“人”的含义则是人用以感知的心体、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当代阐释即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减了命题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经》本体论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动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题则确指两者原本一如。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来自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庄子:“天与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确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质的倒退。今人应通过对《道德经》的现代阐释,由“天人合一”朦胧本体观到“心物同一”本体论模型的回归。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19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它是由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读道德经之前,就已经阅读及听闻许多从此书中所流传出的脍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拜读与用心体会,更是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也由衷地感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与精湛。《道德经》顾名思义以“道德”为其纲宗,论述治国、用兵、养生、修身之道。它简略深刻的辞藻、广博细致的内涵,被华夏先辈们美誉为“万经之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的首篇。我的理解,或书或文放在开头和结尾的一定是其精华所在,而这被广为流传的一句,也自然流进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说:道是可遵照的笼统的运动规律,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笼统运动规律。依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称号,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这种相貌不是原封不动的。而道的转义是道路,也能够引申为人生道路。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而同在一条人生路上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种是圣人之道,它所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之道,活的豁达而无私。而另外一种是走大多数人选择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贵,或是泯然众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质的对与错。人的终身都在属于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谓“道”,就是一条人人都能够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大多都是走在能够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进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劳。同样,“名”也不用专指称谓,他能够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价值。当我们自以为完成了许多人生价值时,老子却说你所完成的价值是真的完成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并不是要否认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而是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们留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自然能为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净化与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还是应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个能够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脚踏实地的真人,诗和远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态也尤为重要。所以在我们虔心拜读名作之时,也要结合我们自身,不断完善进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一名于社会,于他人的奉献之人!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0
每当有老师提起后进生的转化,我都有一种莫名冲动。是缘于自己曾经在后进生转化的困扰,还是缘于自己的情绪?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无法说清这一切。可当我《读道经》读明白这句时“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心中仿佛明白了什么。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圣人”,我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因为作为道学的经典,这里的圣人不是像我这样一位数学老师可以轻易讲明白的事。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以事物发展规律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人呢?
其次在教学中,我曾经深受后进生的困扰,以学生学习数学来说,仅除法竖式,自己讲了又讲,学生却始终以乘法竖式的形式来计算,这不得不让我头痛——学生是怎么了?反复讲就是不明白?可当时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你让学生计算7除以2试一下。在教学中使用了,才发现:7除以2用乘法竖式无法表示了,余数的1放在什么地方?在学生产生了知识冲突后,自然要接受新知识——除法竖式的学习水到渠成。此时,我有一种模糊的认识——善于救人,是不是也可以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呢?
时至今日,期中测试时有一学生成绩为16分,而我一直没有过多处理这学生,甚至没有任何为这学生而设立的补课活动。而就是在昨天,有老师听课,我提问了这名学生,他居然可以顺利回答。自然他的回答得到了我的表扬——而这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特色。通过种种方法来设立学生可以稍加思考就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来练习,如果成功了,就加以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就适当提醒。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在数学课堂中的成功感——我也可以正确回答问题哟!
也许在老师的眼中,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比较困难的,我曾经在反思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经常逃学的学生,是典型的学困生,连二年级的数学题也不会做。就是在教学中,发现这学生居然在抢答。原来是买文具的练习,说二十元一个书包,问八十元能买几个?,这学生张口就来。我改成100元,120等,这学生依然张口就来,我让他列式子,他低下了头,说不会。
从这个例子中,我意识到就算是他这样的后进生,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他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学生活经验,如购物的情景等。如果稍加引导,他应该能学会一定的`数学知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意识到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只不过具体的说法有些不同。)
正是这个例子的启发下,我读懂了课程标准,也树立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果是班级中多数的后进生有明显改变,从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到主动回答问题,学生慢慢对数学产生的兴趣;慢慢学生的成绩也提高了,从二、三十分到六、七十分,然后到八、九十分,当我再次看学生的成绩时,居然发现学生多数可以达到优秀生的行列了!
其实,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表面上我“救”了学生,帮助了班级中的不少人找回了自信,提高了成绩,但事实上是我改变了自己,从认为学困生是班级中的负担,到主动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表扬后进生的成功之处,确实是“救”了学生。但反观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在处理后进生的问题中,从情绪困扰到轻松解决,难道我也不是受益者?那到底是谁“救”了我?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也许我们不必追求谁是圣人,只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1
最近的传闻,传统文化将进入中小学课堂。对于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大家有争议,但一致的看法是读典籍利大于弊。
马云特别推崇传统优秀文化,他常读的是《道德经》。他的工作包里总要放几本书,其他书换得快,唯独一本书一直不换,那就是不带注解的最薄的《道德经》。
马云读《道德经》,不喜欢看别人的注解,而是自己读自己悟。
他读经悟出了真正的完美。20__年冬奥会开幕式点火仪式,其中一根“冰柱”没有升起,在全球一片骂声中,组委会想了一个纠错方法,让小丑上台“修”冰柱,既挽救了失误,又加了一个小丑表演内容。马云看了说:“我突然明白了老子说的‘大盈若缺’的含义了。如果开幕式没有发生意外,表面上看是完美,但谁会记住这次仪式呢?”他又说:“世上很多事,其实都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事物总会有缺,但恰好这缺可以陪衬这完美。”
马云读经读出了智慧。马云说:“从哲学理论的角度讲,创新是无止境的,只是难易的区别罢了。”有一回有人问马云:“银行建立和发展已经这么多年了,该创新的银行都创新了,我们真的还能创新吗?”马云回答说:“音符只有7个,而音乐家有千千万,你怀疑过他们还能写出新歌吗?”
马云读经读出了明理。马云常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他解释说:假如有一天淘宝网的总裁和副总裁以及所有的高管同时离职,对于一个想晋职的人来说,是够有机会的了吧,但运气仍不会降到没实力的人身上。
马云读《道德经》,读出了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读出了他自己的哲学思维和行为方式。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者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信,真实不虚假。真实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真实。言语用来表达对事物的真实认知,它的根本在于表达意,在于是否语意清晰、表达准确。言语必自于诚,诚者,发自于心,不欺人,不欺己。如果刻意追求言语的动听,必然会忽略言语的实质,歪曲言语所表达的内涵。说出没有实质内容的话,即便再说得动听,无非是取悦他人、有所企图罢了。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于仁。”说话要以事实为根本,简约清楚,如果只是为了让别人喜欢听,从而对言语多重包装,那话语的真实性就值得质疑。
善,做事合乎道就是善。辩,争论是非或真假,指有口才,善言辞。同辨。做事合乎道的人不会总倚仗着自己的口才,说服别人,和人争执高低,更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相反,那些总喜欢和人辩论是非真假的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他们看不到事物的整体统一性,总想在话语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人反而不会因循着道做事。
把万物割裂看待,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的位置不同,摸到的大象部位不同,如果不从整体上来把握大象,大家七嘴八舌来争辩,永远不知道真正的大象是什么样子。还有一点,“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不是说给别人听,更不是用来和别人争辩的,而是要实践,要因循着道把事情做好。
知,是“智”的本字,明智,指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不刻意追求博学多才,刻意表现自己学问广博的人一定不是智者。“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做事因循着道,不刻意妄为就是无为,摒弃个人的意志和私欲,遵从道的法则去做事就是为道日损,把握道,一以贯之,就是知。也就是说判断是不是真正的知,标准并不是博学与否,而是认知道,把握道去做事。博指现象层面,道是本质层面,对现象世界懂得再多,而不知道背后的规律和法则,终究成不了智者。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不积藏任何东西,尽己所能帮助别人达成目标,反而更觉充实、富有;尽己所有给予别人,反而自己的东西会日益增多。这正是圣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孰能奉有余而利天下?唯道者。”这句话重在说明圣人对”损有余而利不足”这一道的法则的践行。
《庄子.天道》中说:“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大白话就是:天道运行不止,正是因为不积藏任何东西,所以能成就万物;帝王之道就在于不为个人私欲而私藏智慧和财物,所以能使天下归心,人心所向。用圣人之道治理天下,不为自己积蓄财物,四海之内,万民归心。
圣人无私,成就天下百姓为己任,所以才能受到天下人的拥戴,这就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的道理。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道创生化育万物,利于万物,却“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不会对万物有任何妨害。圣人因循着道的法则去做事,超越于名利和私欲,从不会居功自傲、逐名追利。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3
《道德经》,以其精炼的八十一章,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从社会中的政治,谈到经济,有时又涉及到教育,从中又写了军事,用这些实际中的事物来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优美的文字中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
一开始我根本是看不懂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忙下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一点点,让我领略了他的辩证的哲学思想。
读完到《道德经》,使我对这位古代贤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人文知识、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本事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释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景,实质上又是一种情景,表面情景与实际情景有时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躁胜寒,靓胜炅”则说明事物的对立面常常互相制约,异常是对立面的主导方面作用更大。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说出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而说明在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也说出了“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的学识,不能完全理解,可是读它真是获益匪浅。在我读完《道德经》后,忽然想起古代的另一位教育家----孔子,于是就有了比较的念头。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孔子还对饮食有研究。作为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孔子不及老子,孔子的哲学不能算作作哲学,他的观点,我认为其实是对现实中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的总结,只是别人照着孔子的言行去行事时,还没有发现或许很少发现错误。孔子的哲学,我认为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能说是孔子比别人多了一项概括的本事。比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都是一般人们的生活规律,生活常识,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价值,说明了一点,就是一张教别人如何做菜的烹饪单子,别人看到只需要照着上头的步骤,基本上不需要研究什么的。
可是老子不一样。他的《道德经》从一开始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铭刻名也,非恒名也。”到最终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能够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亦责于人。故有德思介,无德思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都是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哲学。如果从开始你不认真体会,你就没有办法领会到这些深刻的观点。他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哲学中辩证的方法写出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最终我感激徐教师能为我们大学生读经的活动作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远古的精髓,让我们对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们在现代礼貌的熏陶下不会忘记我们以前的礼貌,从而增加我们的文化及道德修养。我真诚期望你的可能继续开展下去。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4
冲,原写作沖,表示水的涌动。冲又是繁体字衝的简化字,衝字中间原来不是重,而是童,衝是形声字,行为形,童为声,表示通途、要道,引申为交叉路口。
道冲的冲应是沖,老子用水来比喻道。盈在这里是溢出的意思,《周易·坎卦》:“水流而不盈。”因而,第一句的意思是说,道无论怎么用都不会脱离自己的轨道和根基。
反过来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出道的范围。因而道就如同深渊一样,深不可测,乃至可以包容万物,反过来,万物似乎都是从道里生长出来的一样,于是道就成了万物的祖宗或本源。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宗与万变相对立,因而宗就是那个相对不变的存在,换言之,宗就是主要矛盾,而相对变化的存在就是次要矛盾。区别主次的关键就在于判断在一定条件下,究竟哪方是相对不变的,哪方是相对易变的。并没有绝对的主次关系,任何主次关系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如果不知道这个使对立双方处于主次关系的条件,那就落入相对主义的陷阱之中,就会成为诡辩家了。
正因为主要矛盾是相对不变的存在,所以是不能直观到的,也就是不在人前凸显出来的,相反,次要矛盾作为易变的存在才是可以直观到的,才是在人前凸现出来的。
所谓锋芒毕露,就是暴露了人的棱角,也就是暴露了人的行为处事的原则。之所以说锋芒毕露不是好事,那是因为人的行为处事的原则暴露后就容易被针对,所谓君子欺之以方。身弱的人更容易受欺负,身强的人也更容易受欺骗。方与圆相对立。所以处事圆滑或者说那种不僵化的人更容易做成事。
因此,老子主张人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且要像道那般为人处事。掩盖自己的锋芒,消除杂乱的现象;抓住主动权,和群众打成一片。道就是那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其他一切的色彩,改变了它们的特点。它可以转变为任何色彩,因而保持了最高的灵活性,自然也就牢牢抓住了主动权。当然,绝对的光明等于绝对的黑暗。所谓揭示即掩饰,遮蔽与澄明同样能够让人看不见事物的本质。
湛,在这里读chen(第二声),与沈(chen,后作沉)是古今字,本义为沉没。
老子对道的领悟完全是通过反思获得的,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因而,道对于他来说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说其存在,那是因为只有如此假设才能使现实世界的诸般矛盾获得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说其不存在,那是因为实在没有直接可以拿出来的证据证明道的存在,正因为在直观的层面无法证明,所以就显得这个理论不那么彻底,因而也就很难让人信服。
老子不知道道本身是怎么来的,但他相信在天诞生之前,道就存在了。可见,老子已经认识到天本身是有生灭变化的。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关于存在者的存在。在老子的眼里,既然天是可以被直观到的,那么天就还是属于可以变化的东西,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是作为次要矛盾存在的,那么,必然存在一个与之相对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被命名为道。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经典作品——《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道德经》像一束阳光,把万事万物的奥秘和为人处事的规律照得明明白白,让我心中豁然开朗。
《道德经》告诉我,要尊重事物的发展变化,并注意之间的转化,并难得可贵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告诉我们:过分私爱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费,太多收藏必然会有厚重的损失。以前,我从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够名牌,用的笔不够漂亮,嫌妈妈不够优雅,嫌爸爸不是老板……读了这一章后,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衣服虽比不上一些同学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着到农村,农村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看不够。而我用的笔从不妨碍我做作业,考出好成绩。爸爸妈妈用他们的劳动所得让我丰衣足食,周末陪我爬山捞鱼,还能根据我的意愿,出钱让我学钢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见,我生活是多么幸福,我早就该知足了,于是,我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开始知道满足了,突然发现,我原来可以生活得这么快乐。
“轻则失根,燥则失君”告诉我,办事不能轻率浮躁,否则就无法办成事情。就如去年我准备参加钢琴考级,刚刚开始,我还没有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仔细弹清楚,我就急着用考级所要求的速度去弹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可惜一弹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团,乱成了一锅粥。当我看到这一章《道德经》后,发现我弹琴过于草率,我原来的意图是希望自己能快些达到考级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为轻率,急于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乱了。我静下心来,重新谨慎地把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样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终于,我通过了考级。我从心里感谢《道德经》,它教会了我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规律,踏踏实实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均是《道德经》告诉我的道理,让我渐渐明白了我该怎样对待我的人生,该怎样对待我身边的事物。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6
近期一直在读《道德经》,把它作为自己的枕边书,每天两三章,反复读反复学,经历了一个从晦涩难懂到探知皮毛的过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他对自然万物、人生、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内容博大精深、包容万物。
站在今天的价值立场回望《道德经》,大致可以从两条脉络探究,或者说主要回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治阶级应该如何治国”,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另一个是“个人应该建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才能够获得心灵的从容安宁,获得智慧和幸福。
两条脉络的思想原点,就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进而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的境界。
意思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圣人从来都是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从而达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体现了顺应自然、顺道而为的思想。
沿着心中对“道”的疑惑,在原书中寻找到了多处对“道”本质地阐释和解读,虽不全面,但也可以窥得一二。
道,究竟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它存在于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无”中,又主宰并化生天地万物。它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的总门,换句话说,道就是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即自然大道。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运行的“道”,大到宇宙,小到微粒,无不如此。前段时间读的一篇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看到了如下一组有趣的数据:在宇宙起源万亿分之一秒的时候,每10亿对夸克和反夸克湮灭,会留下一个正夸克作为幸存者,幸存率是十亿分之一;到达百万分之一秒的时候,正物质的质子和中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到达一秒的时候,电子和反电子之间也在不停湮灭,最后剩下电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而这3个十亿分之一,不能够有丝毫偏差,否则,如今的宇宙或许就不会存在了。如此精确,就像事前设定好了一样,这也是宇宙运行的“道”。
还不止于此。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亿分之一的幸存者,因为精子和卵子结合,最终,1亿个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最终进入卵子形成受精卵,在这场竞争中,每个人都打败了99999999个精子。然而,每个人的身体、你周围的每一个原子,每一个原子身上的每一个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正反物质湮灭中十亿分之一的幸存者。
这样算来,每个人存在的概率几乎为“零”,或者说你我存在纯属巧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这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道”,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客观,一切都是顺自然大道发展的结局,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发生改变。
我们作为幸存者活在世上,应当感到万分的幸运,应当感恩,应当知足,应当活在当下,应当顺应自然大道作为,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激情和力量。
道,有何特征?“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见,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第14章)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而且不明起始,不知未来,绵延不绝,不断变化,不可名状,所以终归为虚无之态,于是叫它“惚恍”。可见,“道”无法用感官感知,必须用心去体悟,才能在虚无缥缈和若隐若现中发现“道”,最终捉摸到“道”。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14章)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探知远古,这就是“道”所彰显的规律。从古到今,聪明人和普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区别究竟在哪?老子给出了答案,在于聪明人善于利用已经存在的“道”,顺势而为,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道,有何作用?“执大象,天下往。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5章)“道”的作用外化,使得纵心归附,国泰民安,一派祥和,悦耳的音乐和诱人的美食,让路人不禁驻足。然而,“道”本身平淡无味、无形无声,却又作用无穷。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李世民和他的叔父李神通之间的一段故事。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封赏有功之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作为肱骨之臣都受到重用。李世民大封天下,深得人心,却引起了他的旧部,特别是叔父李神通的不满。
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是最先拥戴高祖李渊的人,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况且,我还是李世明的长辈。”他的话影响很大,由于他的资历和地位,很多原来李世明秦王府的旧部都与之应和,怨气连天。
李世明得知后,心平气和地对叔父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李神通听后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大家纷纷表态,“陛下如此大公无私,对至亲的叔父和都没一点私心,我们还忧虑什么呢?此后唯有为国家效力,效忠陛下了。”
李世民顺道而行,大公无私,所以能悦服群臣,上下齐心,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道,有何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世间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事物间总是相辅相成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生就有死,有乐就有悲,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面走到尽头,就转化为另一面。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非洲很多国家的农民吃不上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国家大笔的粮食援助。为什么大批的援助却成为农民受苦的祸根?
原因在于,援助粮食要靠非洲当地的政府进行发放,不可能直接进入当地人的锅里。在这过程中,援助的粮食就被当地官员层层瓜分,中饱私囊。
而后,他们转手将粮食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甩卖,套取现金。那些依靠辛勤劳作种植粮食、卖粮食为生的本地农民,如何竞争得过那些白来的粮食。本来还能活下去的农民,现在也活不下去了,沦为赤贫。
说白了,这些援助无法穿越社会管道直接到达穷人那里,援助的善行却最终导致激增无数的赤贫农民。你认为好的事,未见得真的好;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未见得真的有意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第9章)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且此两面可以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太满了,必然会流溢而出;太锋利了,必然会伤人自伤。老子告诉我们,保持分寸和平衡很重要,万事都不可过头过火。这样的处事原则,无疑对今天的你我,都有着重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这样评价《道德经》,“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这样的典籍,是需要我们摆在床头、放在身边,用一生去品味体悟的经典。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7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日,我抽空读了老子《道德经》一书,受益匪浅。 《道德经》第二章,“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老子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由此引申出“无为”的重要,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能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老子认为,唯有做到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利,才不会有任何过失和过错,也不会有任何忧患。水的特性近于道的特性,而圣人的特性就是水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不主观妄为,其结果是能获得别人
得不到的东西,这是不争的好处。要做到不争,就要顺应自然法则,只有效法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不会有过适和忧患。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有道德的人,就应当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无私奉献。
那么,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觉得确应如此。“上善若水”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谦虚谨慎。不但要乐于助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恪尽职守,不盲从、不盲争、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全新全意为病人服务当中去。老子教诲我们不争,不是让我们消极避世,听天由命,他是在教导我们不要去争权夺利,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就应该如水般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用最谦卑的姿态去呈现水的柔韧与谦和,去呈现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厚德才能载物,我们只有用涓涓细流般无声无息的关爱去滋润每一个需要关怀的病人,我们才能完成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完美的篇章。
总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
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8
寒假到了,学校要求教师都要读一点书。读什么书?学校要求读教育理论。而且还发了几本所谓“教育理论”。我翻了翻,没什么意思。但书还是要读的,其实,就是学校不要求,我也会在寒假期间读点书,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读什么书呢?我想到了读《道德经》。去年的寒假,我重新学了一遍《论语》,写了几千字的心得体会,还写了约20__字的文章,在我们教育系统的报纸上发表了。读经典,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获益匪浅,指导教学工作,成果显著。所以,我的体会是,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读经典书。人生有限,不可能“读尽天下书”,但尽量读一些名著,可以尽快地使自己成熟起来。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同《论语》一样,是中国人的精神,是我们智慧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经》要比《论语》还有更高的境界。在《道德经》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老子的智慧跨越了时空,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启迪人们思想的光芒!
《道德经》博大精深,涉猎了自然、社会、人的精神等各方面的内容,虽然短短5000余字,八十一章,但每一个字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读了《道德经》以后都能受到教益,感悟人生的真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读《道德经》同样有启迪和教益。
首先,《道德经》第一章就指出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可以说出来的名称,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称了。没有名称,是天地的开始;有了名称,那就成了万物的本源了。所以,要常常进入虚无的境界,来观察体会道的奥妙;还要常常来到现实中,来观察和分析道的运行。虚无和现实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从道中生出来的,都是很玄妙的。玄妙阿玄妙,它是认识所有事物的门径。老子的思想充满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做事情就必须依据这些规律。但是,这些规律不可能完全为我们所认识,因为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也是在不断进行的。所以说,我们所认识的这些规律,有不正确的地方,不过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他的不正确而已,也有还没有认识到的地方。对于研究问题来说,老子第一章主要说明,一是万物都有规律,万物都在按自身规律运行。二是万物的规律是我们必须永远进行研究的。三是研究事物的方法,就是从现实中走出来,去探索事物规律的本源,然后到现实中研究事物的发展是否按规律运行。《道德经。的这个观点也符合我们现在新课程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尽管人们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人们的对于素质教育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有掌握。虽然全国各地有自己的模式,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洋思模式”等,我想,素质教育的规律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出自己的规律来。
其次,《道德经》第二章指出了教育的哲学——“行不言教”。老子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对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很多教师都把说教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从知识传播中课堂上的大量讲述,到思想政治教育空洞说教,教师的职业变成了以语言为主的工作。而老子却在20__多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学。“不言”怎样去“教”?我以为老子的不言的高深境界不是不说话,而是反对的空洞说教,拒绝废话,或者说身教重于言教,启发式教学。记得孔子见老子,老子让孔子看看牙又看看舌头,孔子说:“我明白了”,孔子的弟子不解其意,请教孔子,孔子说,老子的意思是,虽然我的牙很坚固,但快掉光了,舌头虽然柔弱,但还在。这就是告诉我们,坚固和柔弱可以相互转化啊。所以,老子把人看成是有思想的,通过启发,暗示等自己领悟知识。圣人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更何况教师教育的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教师虽然肩负着教育的职责,却不该将学生占为己有,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种要求,每日以喋喋不休的状态出现在学生中间。
其三,《道德经》第十七章指出了管理方式——“无为”。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讲政府不应该管的过多,尽量少管的政府才是好政府,他还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这个道理,推崇的是无为而治。这是管理的智慧,管在于不管,不管,不是乱套,各行其道,而是人们在一定的制度范围内,人们自觉地遵守制度,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发挥聪明才智,使人自由地发展。学生管理也是这样,看到有些教师整天围着学生转,整天训斥学生,但学生仍然管理不好,就是没有找到管理学生的好办法,管理学生的最高境界是,老师在不在班级都一个样,感受不到老师来还是没来,这样的班级才是好班级啊。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老子的《道德经》是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微型百科全书,它的深沉的大智慧,永远是我们汲取营养的源泉。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29
漫漫长夜漫漫长路。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快踏入职场一年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不足,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元学习财经类课程、情感管理类课程、创业学徒类课程;年内,休息时间卖各种水果坚果;我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在努力做自己的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这一切都归结为希望你用勤奋和时间改变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岁的年纪,很庆幸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弥补过去体制的漏洞。天气好,地方好,人多,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看《道德经》,都会让我理清脑子里的概念,也会让我思考。“强弱”“好坏”变化如流水;经典说:“故强者亡,弱者生,兵强则木破,强者亡,弱者亡。”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专注于让我快速成长的方面。他教我,刚毕业的时候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如果我能稳步布局,勤勤恳恳地走下去,时间最终会回报我很多。
每次看《道德经》都会让我想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今天我才明白,“无为而治”不是无为而治,而是顺应天道,与天、道、法、人的整个体系相结合,这才是真正与体系相合。他教会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支配。比如我刚毕业,是职场菜鸟。在23岁的节点,我不太可能有所作为。所以我努力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化自己是王者,而不是
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候奋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这本经书,也会让我抽离生活,工作上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好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30
在胡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部分老子的《道德经》。短短五千言饱含人生大智慧,其无为的思想深刻影响后世,不同的人读道德经会有不同的感受,我在读道德经时,从中收获的是一些成功之道,想必这和我正处在考研阶段,对成功极度渴求有关吧。接下来我将对自己的感悟结合考研谈谈个人感想,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激励。
“道常无为,而无以为。”“道”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预就没有做不到的。说明“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为“道法自然”,没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道”做事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考研也是一样,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时常受到别人的影响,不能坚定自己的信心,考研失败的人往往是不够专心致志的人。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所从事的事业,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必须以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修道就是求“道”帮助自己,使自己符合“道”的品质。很多同学到了考研的冲刺阶段,都容易疲惫和懈怠, 这个阶段能依然像刚开始复习那样有激情的人,一定的内心意志非常强大的。
“希言自然”,意思是,多做事少说话这是符合自然的,所以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行动,大量的行动!大量的行动虽然预示你可能遭遇的挫折或拒绝会比别人多,但同时也预示著你成功的机会也会比别人多。“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胜过别人的人只是有力的人,自己战胜自己才是强有力的人。所以在“道”看来,并不是比别人强的人就是强者,而是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而自己战胜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行动,“处其实,不居其其华。”意思是,把它放在实实在在的地位上,而不在于说些好听的话。所以“道”的行为就是以行动来说话的,那么人要想成功,也应牢记行动才是成功的保障。好多同学到五月份还没有下定决心到底是考研还是找工作,考研是考名校还是本校。成天幻想,对现状自怨自艾,对未来没有目标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时间在我们的纠结中就加速溜走了。
“道无空虚点”,它的意思是,“道”做事是没有空虚之处的,也就是在任何细微之处都能做到完美无缺。在任何一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了精确、高效、协作与完美的极致,这就是大道的“德”,即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德。“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意思是,任何孔隙中容纳的德,唯有大道才能做得到。同样地,一个人的品质最容易从琐碎的小事上反映出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即,天下困难之事,必须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圣人始终不做大事(只做好各种小事),故能够做成大事。所以人生要想成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是一大忌,必须养成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无论思想上,还是生活上的细琐小事)的良好习惯。很多同学复习的时候眼高手低,不注重基础,就想着拔尖,刚开始就挑战难题,结果反而挫伤了自己的信心。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一定要抓基础,抓细节,全方位复习,给将来的冲刺打好基础。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31
读了两天《道德经》和一些后人的注释理解。心中有很多很多想法。体会到很多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思维激烈碰撞,感觉有一股清净之气游走在身体的四肢百脉,奇妙之处无法为外人道(我确定我不是开玩笑的,也从来从来没有读过修真小说)。
后来洗碗的时候看见水,突然想到,水不但能自净,而且能净他。更重要的是,水不但无形无状,能够随着容器的形状随意转变,而且,它连自身根本的状态也能改变。遇热蒸发成汽,遇冷凝聚成液,再冷还能凝结成冰。世间万物,没有能够拘束得了它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果然是:几于道!
中午吃面的时候从客厅的天窗望向天空,忽然觉得天地广骛,宇宙之间的奥秘,深不见底。
而我们一介凡民,即使竭尽全力,终不可窥其一角。世间之“道”,浩浩然然,于巨于细充斥于万事万物,无一能逃脱。
观念改变最多的是对于“礼”的理解。老子说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我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世人喜欢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而这“规矩”,应是先失了“规矩”,而后才要寻“规矩”。本来生之为人,闲散惬意,只要遵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自然能获得安定祥和的生活。但人类偏偏要给自己戴上许多欲望的枷锁,因为对私欲的奢求而坏了世间的规矩,所以又不得不制造出许多道德上的,行为上的准则,一道又一道,越缠越多,无异于作茧自缚。其实怎么样生活最好呢?一切顺应自然,足矣。
写到这里,想到圣经里也有类似的话:“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麽,喝甚麽,为身体忧虑穿甚麽。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增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 ”所以,不要爲明天憂慮,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其实对几个大的主流宗教了解得越多,越发觉得它们是殊途同归,甚至有可能同宗同源。有的时候差异和分歧并不属于宗教本身,而来自于人类对这真理的误读。掺入了太多个人的臆测和猜度,于是自然走上不同的道路。就像基督宗教说,人生而有罪,人活着是为了赎罪的,因此要把自己放到最低最低,为什么?因为我们十恶不赦。而道家里强调:“无我”,“无私”。强调高尚的人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是不是很像?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想起中学时的历史课本,里面说老子这种“无为”是消极的世界观。现在想起来,简直是最大的谬误!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种“无为”,而是一种对一切都不用刻意改变刻意追求的态度。就像上面说的,“为”,就已经代表着“不能不为”了。“以无为为,以无私私”,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当然,这个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不过相信把这个道理记于心间,以后生活中遇见合适的契机,自然能悟得。毕竟道理不是来自于书本来自于他人,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心。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又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还有一句我不记得原文了,大意是说:“想太多,反而什么都不知道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道”就像天上的日月,而文字描述就像指向日月的手。我们可以顺着手的指点,看到日月的所在,但手不是日月,故而文字也不是真理。我总觉得真正懂得的人,不会说出来,他甚至无法说出来。可能他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道”,以及怎么去追寻“道”。他只是心中明亮清澈,看事看物看人,自有一番道理,心中安宁无所求,故无所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所以我现在在这里写,只不过还是“无知”的表现罢了。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在我的博客上,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所有的事,了然于胸,又何须为外人道!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32
作为一部流传千年而不失其光彩的经典之作,《道德经》一直以来受到许多人的推崇。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地球上的人们之间联系也日益紧密,《道德经》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是《圣经》,而《道德经》则排第二。纵观道德经,洋洋洒洒不过五千余字,但其内容却博大精深、玄奥无极、囊括百家、包容万物,是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道德经》全书分两部分,道经和德经,总共八十一章,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不易一一遍说,所以只挑选十分感兴趣的几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第一部分 “天地之始”。这是《道德经》的第一章,这一章集中展现了老子的宇宙观。我们最熟悉的是前两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翻译成现代文,历来有很大争议,我比较同意的是这种说法,即“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稍加用心,我们不难发现,整个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律,从天体到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不受着各种规律的支配,如生死兴衰、交换轮回等。但是,这些我们能认知的规律恐怕并非老子所说的道,老子所说的道,是一种终极的规律,在它之外,再没有其他的规律,而我们所能认知的种种规律都受着这种终极规律的支配,而这种终极规律我们则无法认知。举个勉强的例子,我们能认知的各种规律就好像一台电脑里的各种软件,都有其一定的作用,但他们都要受到电脑系统的支配。当然,电脑系统也还是要受别的规律的支配,并非一种终极规律,而且各种软件之间的关系也远没有宇宙中各种规律之间的关系那么错综复杂、变化莫测。所以说,这个例子是勉强的。谈到终极问题,自然就无法避开宇宙的来历这个问题。关于宇宙的来历,目前较为普遍的被接受的一种观点是宇宙起源于127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时间、空间等万事万物由此开始。可是,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就引出了一个无法言说的东西。宇宙诞生之前,什么都没有,没有时间、没有空间,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老子停在了形而上学的地步,他认为有生于无,但这终极的“无”,却是不能被认知、无法言说的。而西方的许多思想家却又往前迈了一步,进入神学地步,认为宇宙诞生之前有个终极的、万能的上帝,是上帝创造了万事万物。究竟谁对谁错,我们没有充分的证据去判别,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认为有个终极的东西。
第二部分“小国寡民”。这是第八十章。原文是“小国寡民。使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技术落后,没有战争,人民生活简单,安居乐业,社会交往甚少,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然而,看看现在的世界,情况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各种各样的技术越来越先进,战争此起彼伏,人民生活越来越复杂,社会交往日益繁多,而且这种情况似乎会随着物质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持续下去。老子的心愿是好的,但理想终归是理想,人类社会没有停在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而是飞速发展变化着。也因此,老子的这一思想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的。其实也不难想象,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其生产力、技术等肯定难以提高,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灾难,很可能导致灭顶之灾。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根本欲望,人类历经艰难好不容易生存下来,又怎敢冒那样的险。所以,不断发展下去是必然的事。那么,现在的社会好吗?这真的很难说,人类在物质文明进步中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战争、疾病、环境污染、其他生物迅速灭绝以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可以说是不停地解决问题,又不停地制造问题,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这样的话,我们必须要谈谈人类生存的终极目的。可悲的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目的。站在唯物论立场,我们知道,整个宇宙最终会消失的,即使人类能生存到那时,也依然难逃灭绝的厄运。我们也知道,人可以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而欣然忍受种种苦难。站在神学立场,可以说人类是为了至高无上的上帝而存在。为了那个并非所有人都相信的上帝而存在,如果能幸福生存着,倒也罢了,可是如果生存得不幸福呢?可见,我们无法为人类的生存找到一个合理的终极目的。当然,对于个人而言,考虑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杞人忧天,但为了说明一些问题还是不得不提。
既然人类生存并无什么终极目的,那么最合理的做法就是追求生存过程中的幸福。所以,人类应当顺着本性追求生存,并且也要追求生存的质量。人类是要发展进步的,只是不能把这颠倒过来当成生存的目的,从而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自取灭亡。因此,我们不妨用老子的“尊道贵德”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
“尊道贵德”就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即要顺应道,遵从德。为什么要这样呢?按照老子的观点,万事万物来自终极的道,并受它支配,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不管人类再怎么聪明,再怎么具有创造力,但与道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说得通俗一点,这其实也就是要人类不要太自大了,要敬畏这个世界。西方人曾经声称要征服自然,但后来种种教训使他们认识到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早点了解老子所说的道,也许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尊道贵德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句话叫做“无知无畏”,说得就是越无知的人越觉得无所不能,无所畏惧。如果一个人能静下心来想想这个世界的伟大、奇妙,那他至少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多么卑微,从而对身外之物有所敬畏,不胡作非为。推而广之,如果人人都能尊道贵德,那这世界将会美好许多。
最后,也有些问题不能不说。就是我们应该怀着一种纯正的心态去读《道德经》,去了解里面的大智慧,为道而修德。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怀着追求功名利禄之心去学习《道德经》,把老子所强调的真、善、美抛到了九霄云外。那样的话,就只是学到了表面,却没能学到内涵。诚然,掌握《道德经》中的智慧对于立功成名是有很大帮助的,历史上的例子不胜枚举,也因此,有些人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其实,这也正体现了事物的两面性,就像刀子一样,既能救人,也能杀人,关键看使用者是什么心态。老子作为一个目睹战乱频仍、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大智慧家,当然不会希望人们运用智慧去追求立功成名,否则他也就不会提倡绝圣弃智了。另外,我们个人学习《道德经》,更多的是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至于学习里面的大智慧,那是因人而异的。另外,《道德经》整体上注重柔、弱,某些思想放到现在甚至是不被提倡的,这对于正值风华正茂之际、本该像儒家所提倡的那样立功扬名的年轻人来说,难免会有些影响。所以,建议个人在读《道德经》时,一定要多加思考,多从实际生活中去观察感悟其中的智慧。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33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的论述组成,聊聊数千言,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老子在第一章,就阐述了全书的总纲。“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种是作为宇宙本原的“道”,一种是作为自然之规律的“道”,还有一种就是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这三种含义既有区分,又紧密联系,作为宇宙之本原的无形的“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就体现为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就表现为人事法则之“道”。反之,人事法则之“道”又体现着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又反映着作为宇宙本原的“道”。“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它是无形无状,是“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的、宇宙唯一的存在。同时,“道”又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故“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那是一时之“道”,非永恒的、无限的、终极之“道”。任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相较于宇宙的演变,都只是“昙花一现”,也就是说事物本身不是永恒的存在,其价值亦非永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名,可名,非常名”。
《德经》开篇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此句为下部《德经》的总纲,主要讲的是人德。所谓德,即是人对于天道的顺应,对于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顺应。老子将“德”分为“上德”、“下德”。“上德”顺应“道”,如同大道不可道一样,上德同样不可言说,是自然而然的。具有上德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具有德的,所以他才具有了真正的德。具有“下德”的人总以为自己没有失去德,是有德的,那么这种能被人感觉到的德其实已经不是浑然天成、暗合天道的“上德”了,而是次一级的德了。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孩子的纯真无邪之美与一个看上去贤惠温柔而内心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淑女之美一样。因此,“上德”乃是一种自然而然、具有者浑然不觉的德,而下德则是一种能够画出具体标准,然后按照标准去执行的德。上德即是道家所说之德,而下德则是孔子所提出的儒家之德。庄子便曾说过“圣人生,大盗起”,这里的圣人,指的就是具备了“下德”的人,而真正具有“上德”的人反倒不具有圣人的名声。老子认为失“道”之后,才会有“德”,失“德”之后,才会有“仁”,失“仁”以后,才会有“义”,失“义”以后,才会有“礼”。而“礼”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天性的忠信不足,是祸乱的开始。老子虽然不以为然,但也并非对儒家的“下德”一味排斥,只是对其进行了优劣排序。最后,老子又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应该尽量“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上德”和“下德”之辩也显示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并成了后世历代中国人伦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诵读《道德经》以来,感触最深的是《道德经》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是“道”的完美诠释。 它“润物细无声”,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水乃生命之源”是不争的事实。“水往低处流”,是它“不争”的写实。因而才有了“人往高处走”的对比了。水源自高山之巅,能俯瞰世界,却是甘心一路顺流而下,滋润万物已是最伟大的了,却又不与万物相争,甚至是安身于别人都不喜的低洼处。而且水是最善于循环的物体了。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开始流动。循环着,“生命不息,流动不止”永远向着前方行进。难得的是,停下来的时候,表面是最平静的,而在平静之下仍是不断的渗透、循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放弃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与为争?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中又不断向前呢?
“以柔克刚”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之前,我从一本写给女子的励志书上看到“当女人温柔到了极处,就是一种力量”时,还有些不太能理解,如今再看,这“温柔到极处”应该也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绝对不敢小觑。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然后将其占满。当然,我们的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柔的坚持。女人既是“水做的”,当是应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温柔的女人便是清凉剂、暖手宝,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道”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水舍高趋下,而不受阻碍;水能流淌于世间各处滋养万物,洗涤污垢;水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静,实则深不可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另外,在《道德经》中,老子还提出了许多二元对立命题,并对其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如强与弱、得与失、巧于拙、进与退、争与不争、有为与无为,等等。这些辩证观点启蒙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现代人的感受不谋而合,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对后世产生广泛的深刻的影响。
《道德经》这本神奇宝典不仅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时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34
鲁迅曾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这无疑是对老子高度的赞誉。的确,老子作为一代伟大的哲学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奥秘,展现了人生别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样,老子被奉为中华文化史上的圣人,然而,他又不像孔孟那样被大家所熟悉了解。提到老子的生平,就连大历史学家司马迁都对此感到疑惑。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在当时,老子即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相传孔子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后来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断内乱,老子感觉到悲愤然而无能为力,决计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请老子留言,老子遂疾书五千言,即为后人所见的《道德经》,这也我们常说的“紫气东来”。然而,关于老子的其他事迹,却无迹可寻。关于老子的卒年,更是无从考证,有人说他活了160多岁,有人说他活了200多岁,只能说,老子大概很长寿。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神话色彩的智者,在20__多年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还一直被我们实践着,追求着。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老子思想精华的凝聚体。它告诉我们,凡事要取法自然,只有取法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摆脱痛苦与烦恼;它告诉我们,“一”为万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诉我们,祸福相扶相持,无中可以生有,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它告诉我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它告诉我们,“功成身遂”,面对成功,面对金钱、权利的诱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约义丰的短短五千言,教给了我们道的哲学,教给了我们处世之道,教给了我们治国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告诉我们,道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一种存在。道是宇宙的起源,是万物的根本,是“先天地生”的一种物质。“大”是道的本质,道广大无边且周而不息,遍及整个宇宙。老子认为,道是自然生成的,它向自然学习,效法并顺应自然,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到底,万物都要取法自然,回归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做到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道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即使我们看不到、听不到它,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违背了道,就要受到惩罚,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从道的角度出发,老子教给我们处世之道。
老子教诲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宇宙间的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对立中存在,在对立中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如果世人对于美、善的认识改变,那丑与恶的标准也就变了,正如难易相对、长短相对一样。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真善美,也没有绝对的假恶丑,有时,不好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坏的,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还教诲我们物极必反,所以,强者要学会收敛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也就是“强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强者鹤立鸡群,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弱者则不然,所以,人要学会收敛自己的光芒,学会韬光养晦。
老子还交给我们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就大事业,要先从身边琐事做起,持之以恒,向目标努力。即使困难重重,暂时无法达到目的,也别气馁,老子告诉我们“大器晚成”,再接再厉,终会成功。面对成功,要知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却没成功,没关系,老子告诉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谓知足常乐。
老子还教诲我们,做事学会“慎独”。“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做坏事别人看不见就没关系,须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对于处世,老子还教诲我们要“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至于治国之道,老子提倡无为的圣人之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治理政事,要净化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的温饱,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老子对于政治,提倡无为而治,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又有为”。但是,在稳定的国家环境中,只一味的无为而治,是不利于国家进步的,不利于人类进步的,所以,还要适当的有为,要辩证的接受无为而治的思想。
关于《道德经》,老子还教给我们很多,如人际关系方面,告诉我们“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善者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不善者可以教给我们智慧,学会面对善者与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夺利,拥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诉我们“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处,眼观全局,全面考虑问题。《道德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巨作,这些所感所想只不过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细阅读《道德经》这部智慧巨著,反复推敲其中的奥秘,展现在你眼前的风景将会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