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素质提升方案精选3篇
我们致力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育爱岗敬业的校园风尚,推动学校科学和谐发展。通过传递正能量,我们凝聚起师生共同的精气神,共同书写学校美好未来的新篇章,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教职工素质提升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教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为了营造我校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扎根偏远学校,不计名利、安贫乐教、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更好地宣传总结我校教师的感人事迹和典型经验,充分展示我校教师队伍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崇高的师德风貌,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我校全体教师为对象,通过深入寻找、发掘、宣传有代表性、高素质的教师,对他们奉献乡村教育的高尚情怀给予褒扬和鼓励,鼓励教师长期在我校安心从教,在全校掀起尊师重教的热潮,助推我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领导组织
组长:白丽芳
副组长:李述存
组员:王广丰
张淑杰
赵瑞纳
张庆庆
任晓茹
黄海花
三、评选对象及条件
(一)岗位要求全校在职教师。
(二)师德要求
1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师德高尚,事迹感人;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生如子,爱校如家;
4.热心帮助学困生,关心家庭困难学生;
5.学生家长认可,口碑好,声誉高。
(三)业务要求
1.教学态度端正,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2.工作刻苦努力,为学生服务,事迹感人。
3.业绩突出,获得校级以上表奖。
(四)工作年限要求
要求参评对象在我校任教3年(含3年)以上。
(五)其他要求
发生过教学事故或曾受学校纪律处分者,不得参评。
四、评选标准
1.参评人员的事迹要典型、有代表性,能彰显教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坚定信念,能展现当代农村教师扎根农村,献身教育,于平凡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风采。
2.推荐人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夸大拔高等现象。
五、评选程序
1.教研组推荐。各教研组要高度重视此次评选活动,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一种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推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监督。每个教研组推荐一名教师参与全校评选。推荐人选要上交一份事迹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要有细节,有生动感人的具体事例,字数在1000字左右,内容翔实,感染力强。
2.组织演讲比赛。成立演讲评委(班子成员),对推选教师进行演讲打分,根据打分情况,汇总排出名次。
3.审核上报。学校根据评选范围和条件,组织师生民主投票、公开评选,最后通过班子会和支部会,根据演讲情况和投票情况全面衡量,择优确定推荐人选。候选人必须在学校公示3天,接受全体师生的广泛监督。无异议后上报教育局。
第二篇:教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爱岗敬业的校园氛围,推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传递正能量,凝聚精气神,经学校支部和工会联合会议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xx年“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从五个维度展现我校教师的“勤朴之美”、“爱生之美”、“智慧之美”、“阳光之美”、“和谐之美”。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树立、宣传一批典型的高素质教师楷模,对他们奉献教育的情怀给予褒扬和鼓励,为广大教师树立起身边的榜样,努力建设“才高、品端、人和、德美”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掀起人人争做“最美教师”的热潮。
二、参评对象:
在本校工作满三年以上的教职员工。
三、评选名额
1.最美教师:5人;2.最美教师提名奖:15人。
四、评选标准
(一)为人师表,能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能团结协作,有较好的合作意识。
(二)爱岗敬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能注重学生品德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效果良好,业绩突出。在学生及家长中享有较高威信。
(三)事迹典型、有代表性,能展现毓华人倾心教育,于平凡、平静、平常之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风采。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最美教师”评选活动
1教学过程中有体罚和或者变相体罚行为造成影响的;
2.班级管理中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3.有不当言论,有违师德形象的;
4.推诿学校的工作安排,无辜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者不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5.经常请假、迟到、早退,有旷课、旷职现象的;
6.与同事关系紧张,影响教师队伍声誉的;
五、评选程序
1.报名推荐:5月15日前,各年级组根据评选标准,每组推荐1至3名“最美教师”人选。被推荐者需填写“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申报表、事迹材料(见附件、事迹材料20xx字左右)。
2.x月30日前,活动评审小组对推荐人选进行审查,确定“最美教师”候选人共20名。
3.投票测评:6月10日前,全体教师对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测评;任教班级学生和家长测评;评审小组测评。
4.结果公示:教职工直接投票占50%,学生和家长测评占20%,评审小组投票占30%的比例计入总分,各项投票无异议后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监督。
5.表彰奖励:举行颁奖仪式,为5名当选“最美教师”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为15名获得“最美教师”提名奖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六、组织机构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成立“最美教师”评选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杨利明
副组长:朱嘉平、徐红、陆斌
成员:潘俊剑、徐锋、林锦妹、翟振荣、夏敏华、李政。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最美教师”活动是我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要高度重视,由组长负责,认真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活动期间各处室、年级组要大力宣传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的意义,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推荐、评选、学习“最美教师”活动中来,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3.规范程序,严格把关。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程序,严格把关,认真做好评选推荐工作;推荐人选要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夸大拔高等现象,要真正把德能兼备的“最美教师”推荐出来。
第三篇:教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助力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素养,根据《崂山区教师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崂山教育实际,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通过科学谋划和系统培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二)坚持师德为先、育人为本原则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原则
(四)坚持分类施策、重点突破原则
(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原则
三、发展条件分析
(一)师资现状。崂山区辽阳东路小学是20xx年8月新启用的一所区直属学校,目前学校有15位教师,其中校长1人,副校长1人,区内富余人员交流的老教师1人(60岁),面向区外招聘的骨干教师1人,区内调入的教师3人,8位新教师(均为90后)。
年龄结构:15人中,平均年龄33岁,其中30岁以下9人,占60%;30—40岁2人,占13%;40—45岁3人,占20%;60岁1人,占7%。
学历情况:15人中,研究生学历2人,占13%;本科学历13人,占87%,学历全部达标。
职称结构:15人中,高级教师1人,占7%;一级教师3人,占20%;二级教师3人,占20%;未定级的8人,占53%。
骨干教师配备情况:校长、副校长均为青岛市教学能手,崂山区名师;目前学校没有骨干教师,只有面向区内、区外招收的3名成熟型教师。
综上数据分析,目前在学校只有四个教学班的情况下,教师数暂时是超编的,整个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偏年轻化,学校的中坚力量比较薄弱。各个学科没有骨干教师的引领,部分学科还没有专职教师。鉴于学校从建校起就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打造,这样的师资队伍水平导致学校的顶层设计落地较慢,但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后劲足、潜力大。
(二)校本培训现状。20xx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目前,学校有八位90后,辽阳东路小学就是这些年轻老师专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们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让他们在15年后能成为这十万或者一万中的一员,或者缩短成为这一员的成长时间,学校搭建了多元化的研训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架桥梁、助动力。
1、多元学习,调动教师内驱力
(1)心灵宁静,爱岗敬业,筑牢精神乐园。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面对这群曾被社会贴上“个性张扬”标签的90后,阳光、活力、创新是他们独具的时代特色,但面对复杂的教育现象尤其是繁杂的教学任务、调皮好动难以管理的学困生等问题时,这群90后往往会浮躁、缺乏耐心甚至难以应对。所以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入职后的首次宣誓、师德活动月系列活动、观看优秀影片、过好第一个教师节等)对他们进行师德教育,让他们的学识、能力、仪表,特别是教育观念上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时,不断地“自育”,重塑21世纪教师新形象,筑牢各自的精神乐园。
(2)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提升素养促内涵。读书是每个人成长的最佳途径,除了统一必读书目《教育文摘》外,学校根据90后的独特性,改变以往统一书目、统一阅读的旧习惯,让老师们自己提出阅读书目,然后开展自由组合式的读书杂谈活动,建立个人文集,每月进行好书推荐和观点分享。
(3)对话专家,思想碰撞,拓宽思路亮心灯。与专家对话是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特色,通过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和评价,进一步帮助教师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内涵和教学思想。
(4)同伴互助,多彩学习,资源共享齐发展。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引领、交流、合作学习(青蓝工程、名师引领工程、双导师制、外出学习汇报、骨干教师经验交流、基本功练习等),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在各自的发展领域上更加明晰方向。
(5)“互联网+”,智慧校园,促信息化素养提升。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直接执行者,先进教育理念的贯彻、先进教学模式的推进、先进教学方法的探索,都需要通过他们来实施,所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势在必行。学校新启用,智慧校园正在建设中,所以目前只为老师们做了电子白板、录播室等多媒体教室的相关培训。
2、强化研修,激发教师成长力
学校已经构建了“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为特征的校本研修模式,积极为教师创建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
(1)潜心研究,勤于写作。新校启用时,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个人学期重点工作计划、个人学期小课题研究计划,并组织老师基于校情、学情、班情等开展校本研修(语数英音体美均有学科课题)。学期末教师要梳理、总结、汇报自己在这一过程获得的感悟、收获以及存在问题,促进教师研究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小讲台呼唤大教师,教师的真功夫永远在课堂。学校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20节,并通过推门课、亮相课、成长汇报课、视频案例反思课、一人一精品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师引领课、模拟课堂等多种形式,丰富和开放课堂教学。
(3)善于反思,再登新高。个人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后寻求理论支持,继而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提升实践高度。群团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学片断,通过案例形式撰写出来,与同行分享,同时总结活动的得失。经验交流:在总结经验时,要重视实践效果的研究,从学校、学科、教师三个层面上挖掘典型经验,汇聚反思促成长的正能量。目前,学校将“培养一位教师、形成一个亮点、打造一种特色”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力争以教师特长带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发展优势
1、办学理念新颖先进。辽阳东路小学是一所新建的区直学校,区委区政府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打造,教学设施一流,现代化教育装备齐全,校园既典雅精致又蕴含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学校以“向阳而生”为核心理念,以“阳光育人育阳光人”为办学特色,已经初步构建了“阳光管理”“阳光课程”““阳光课堂””阳光团队”“阳光学子”这一“阳光教育”体系,着力打造阳光教育品牌学校。
2、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学校班子虽然人员数量较少,但班子成员办事稳健、作风正派、互补性强、凝聚力强、既能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又能互相支持配合,统一意志。自从学校管理实施项目负责制后,联合班成员中青结合,年轻负责人好学、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发展潜力很大;各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心强,各自分管的工作都能较好地完成。
3、教师队伍阳光向上。教师群体虽然过于年轻,但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创新的优良传统,学校活力强、发展后劲足。
4、外部资源充足优质
(1)生源质量越来越高。崂山区人才公寓是学校的学区之一,后期公寓启动,就会给学校带来充足的家长资源、优质的学生生源。
(2)注入高校资源。学校已经与华师大签约成功,后续专家、教授会定期到校,对学校发展进行全方位地指导。
(3)家长支持力度大。新校启用近两年,两个级部的家长都非常支持学校的工作,也都尽全力提供利于学校、教师和孩子成长与发展的资源。
(四)存在问题
1、教师年龄结构极不合理,过于年轻化。
2、缺少青年骨干教师的引领,导致学校中坚力量薄弱,各学科的教材解读、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科研水平等有待提高。
3、部分学科没有专职教师,导致学校的顶层设计思路难以落实或者推进较慢,学校的工作想做出特色还有一定的难度。
4、家长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特长发展不突出。
四、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以培养“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为目标,落实“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实施教师“政治素养建设工程、人文素养提升工程、专业素养锻造工程、身心素养健康工程”,有序推进各项培训,为不同层面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二)基础性培养目标
1、新教师培养。强化“三字一能”(硬笔字、软笔字、粉笔字、教学设计与授课能力)教学基本功训练。实施入职三年内的“358”工程:上好三节课——汇报课、展示课、考核课。落实新入职的“五个一”工程;每年一次暑期集中培训;每年参加一次“双学双促”走基层活动;每学期参加一次“名师课堂”听课活动;每年参加一次区进修学校举办的区内“选修”型培训活动。每年写一篇经学校领导点评的新教师成长反思类总结。
2、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建立骨干教师人才后备库,制定并实施“三级”骨干教师(一级省级、二级市级、三级区级)提升计划,力争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至少有一名骨干教师)。
(三)发展性培养目标
1、新教师培养。按照“一年学、二年仿、三年创”的成长要求,学会八项基本技能——会家访、会写计划、会备课、会上课、会听课、会个别辅导、会设计练习、会命题设计。
2、骨干教师培养。培养3—5名“业务精湛、培训一流”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成为新青年教师培训课程“名师课堂”“崂山学堂”“集培专家”“青蓝工程”的培养先锋,以培代训,提升骨干教师素养。
(四)年度目标详见附件
五、培养任务
(一)政治素养建设工程
1、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增强广大教师使命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2、加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党支部和每名教师党员。合理设置党支部和党小组,实现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到20xx年争创三星级支部,20xx年创建四星级支部,20xx年创示范支部。大力推进支部党员的示范作用,健全“双培养”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开展典型学习宣传活动,达到“培育一个,宣传一人,带动一片”的效应。
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首要内容。引导教师增强爱心、耐心、细心、专心、诚心。组织开展师德建设五项行动,即家访行动、学生谈心行动、志愿服务行动、读好书行动和师德案例分享行动。完善师德考核内容及方式,强化师德考核及结果应用。引导教师坚守新时代教师职业十项准则,对违反准则或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规严肃惩处。每年九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发掘师德先进典型,大力宣传阳光美丽、爱岗敬业、勇于创新、默默奉献的新时代优秀教师事迹,组织教育理念大讨论、开展师德建设工程“六个一”活动。教师节期间开展“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等活动,并采用摄制微视频、宣传片、巡回报告等形式大力宣传。组织开展新教师入职宣誓、教师师德承诺和教师光荣退休等仪式,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二)人文素养提升工程
1、开展全面全员、持续适度的读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沙龙”“读书人物”“好书分享”“成长论坛”等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大力弘扬自觉读书、热爱读书的新风尚。深入开展“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活动,到20xx年教师读书覆盖率达到100%。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研读2—3本教育名著,撰写3—5篇读书反思,不断提升教育能力与品质。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区级读书实践工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崂山区推动读书人物”,“崂山区读书明星”,“崂山区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的评选工作。
2、在教师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以仪表举止、语言交流、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明礼仪培训,让教师知礼、懂礼、习礼、用礼,提高教师文明礼仪素养。
3、在教师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经典诵读、开设专门课程、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汲取文化精髓,滋润教师心田,传承中华师道,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
(三)专业素养锻造工程
1、打造具有过硬入职能力的新教师队伍。健全新教师培养机制,加强新教师全员轮训,实施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强化“三字一能”(硬笔字、软笔字、粉笔字、教学设计与授课能力)教学基本功训练。健全见习期教师考核机制,见习期满且考核合格者予以转正,见习期满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延长见习期,争创见习期“新秀教师奖”。按照“一年学、二年仿、三年创”的成长要求,落实新教师培养“五个一工程”,实施入职三年内新教师“358”工程,着重从“师德与职业修养、教育理论与创新、学科专业与发展、课堂教学与实践、班级管理策略与技能、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课程建设与实施”等七个方面夯实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2、打造具有课程研究与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制定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评估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采用骨干教师成长双培养模式,一是以提升课程研究力、实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理论、教育学通识理论、文化知识素养等理论培训;二是推选出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作为讲课专家参与区域内教师培训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教学主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培训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指导带教能力。每位骨干教师至少推出1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3、打造具有过硬专业功底与综合实力的音体美教师队伍。以学科专业化、技能全面性为目标,通过“固强项、补弱项”的专业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系统性的教师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艺体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及团队指导能力。
4、打造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尖端教师队伍。打造本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专家团队,提升名师、学科带头人的课程研究力和学术影响力。以激发个性专长潜能、提升研究品质为核心,以学习前沿教育教学思想、理论、方法为重点,围绕职业修养与职业规划、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改革前沿问题研究四大板块,按照“集中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模式,边学边提升,边学边实践、边学边指导服务教育教学,培植学科教学研究尖端人才。
5、建立班主任成长共同体。到20xx年建立全覆盖、分层次、项目化、主题化的班主任培养体系,确保在岗班主任全员参与。争创区级德育联盟,促使班主任核心素养逐步提升。推选班主任积极参加班主任工作论坛,班主任沙龙、主题班会公开课和优质课的选拔。争创区级“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功勋班主任”,实现班主任队伍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6、打造具有教育领导力的干部队伍。注重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激励年轻干部新作为新担当,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干部队伍。
7、注重科研引领,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以研究的视角聚焦日常教育教学,以研究促进日常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鼓励教师开展“微课题”研究,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有两到三项“微课题”研究项目,并有相应的成果体现。通过研究,提高广大教师育德能力及本体性知识、作业命题、实验、信息技术、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计划,积极参与区级“教师发展先进学校”“校本研修优秀学校”的评选。
8、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教师对教育e平台、人人通平台及高效课堂教学平台的使用率每年提升20%。20xx年,基本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目标;20xx年基本达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的目标;20xx年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基本达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目标。
9、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落实教师发展三年规划的设计、落实、评估诊断,定位要准确,做好教师个人发展成果的评估和考核标准的研定,使教师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我,使教师工作的发展评价更加科学、规范、持续。
(四)身心素养健康工程
1、加强教师身心健康管理。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全员培训计划,制定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方案,分层分类开展专题辅导。每学期至少举行2次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有效提高教师对心理问题的预防意识和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意识。注重人文关怀,为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
2、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全面提升教职工身体素质。每年举办教职工跳绳比赛,乒乓球、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十余项体育比赛活动,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区级比赛。开展师德活动月,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
六、实施策略
(一)科学规划,分层实施,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为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全体教师制定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每位教师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教师队伍的塔式结构,实现教师队伍的分层递进,梯队攀升。
(二)统筹培训,有的放矢,提升干部教师培训实效
建立年度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做好训前调研,明确干部教师培训实际需求,依托区建立的教师培训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宽度和深度。
(三)优化结构,壮大队伍,建立科学的“名师”培养机制
以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为引领,坚持培养一批,带领一批,影响一批,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逐步构建“见习教师一职初教师一成熟教师一骨干教师一学科带头人一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培养体系。
(四)突出内涵,辐射引领,拓展学校培训职能
加强校本培训,争创区级“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学校”,提高校本研修专题化、系列化、课程化,突出校本培训实效。
(五)政策激励,形成合力,完善干部教师激励机制
按照政策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加大教师表扬奖励力度,完善教师荣誉体系。推选学校优秀教师参加区级及以上级别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教师荣誉评选活动。积极参与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等评选活动;设立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20年从教礼、退休礼等职业礼遇,持续开展优秀教师休养活动,增强教师终身从教的荣誉感。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把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制定具体措施,细化分工,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教师素养提升工作的专题研究,每年开展1—2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回头看”活动。
(二)加强经费保障
要将教师素养提升工作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确保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用于教师培训,保障每名教师1000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培训。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加强经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三)强化考核督导
建立对教师素养提升情况的跟踪、督导机制,将教师素养提升情况作为对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注重过程性考核,采用自我评价、学校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对教师素养提升工作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