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优秀18篇)
报告的撰写需要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掌握报告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确保内容有条不紊地展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一
此次活动以社会学院历史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报告从有效问卷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学习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第33题将下列几项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学认为,学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再如第29题上大学后,你觉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其中33%的同学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由此可见,大一学生在学习上急需得到指导并寻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业余生活。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第3题你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中选择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三,经济生活。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中,有67%的同学基本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7题中你认为每个月生活费对自己是否是一种负担,造成心理压力?有60%的同学认为没有压力。以上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第33题,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你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而在第8题,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样,在第29题上大学以后,你觉得最大的挫折是什么?选择不适应宿舍生活的同学占到33%,与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人数相当,这体现了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是与此次调查中同学们反应最为严重的两个问题。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与此同时,在第20题你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吗?有78%的同学认为是或偶尔是。这更反应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五,心理平衡。
在第1题你觉得现在学校与你理想的大学有多差差别?中,有56%的同学选择很大,这反应了同学同学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学校还是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题你觉得自信吗?,有69%的同学选择了不自信或有时不太自信。在第5题现在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你认为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自信,这两题都反应了我们的同学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题中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吗?常常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吗?只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第26题:你总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吗?你在为之不懈奋斗吗?只有31%的同学认为是。这两题又都体现出同学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明天没有信心。以上的几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同学在心理上并没有达到平衡,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差距的。
本次调查充分反应了以社会学院07历史班同学为典型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较为成功。本次活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调查研究社和07历史班表示衷心感谢!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二
大家都知道绿色食品有益于身体健康,它是指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通常都称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磺和标签规定。
产品或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的含义是什么?
产品或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是指: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及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使该区域内的大气、土壤质量及灌溉用水、养殖用水质量均符合绿色食品大气标准、绿色食品土壤标准、绿色食品水质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操作规程。
种植业的操作规程系指农作物的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其无公害生产控制的主要内容是:(1)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使用浓度、时间、残留量方面都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2)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化学合成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必须限制在不对环境和作物质量产生不良后果、不使作物产品有毒物质残留积累到影响人体健康的限度内。有机肥的施用量产控制的主要内容是;(1)必须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种畜种禽;(2)饲料原料应主要来源于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种植基地,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3)畜禽房舍内不得使用毒性杀虫、灭菌、防腐药物;(4)不可对主畜禽使用各类化学合成激素、化学合成促生长素、有机磷和有机药物,兽药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养殖用水必须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水质标准,鱼虾等水生物的饵料,其固体成分应主要来源于无公害生产区域。
必须达到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品种选育方面,选育的品种尽可能地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畜牧业生产的操作规程系指:畜禽在选种、饲养、防治疾病等环节必须遵守的规定。其无公害生剂等添加剂。允许使用的要严格控制用量,禁用糖精及人工合成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包装材料的选用、产品流通媒介都要具备安全无污染条件。
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内容是什么?
绿色食品最终产品必须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绿色食品卫生标准检测合格,绿色食品卫生标准参照有关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通常高于或等同现行标准,有些还增加了检测项目。绿色食品卫生标准一般分为三部分: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和细菌等。农药残留通过检测杀螟硫磷、倍硫磷、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666、ddt、二氧化硫等物质的含量来衡量;细菌通过检测大肠杆菌和致病菌等来衡量,另外,有些产品的卫生标准中还包括黄曲霉毒素和溶剂残留量等。
例1:粮食类产品的绿色食品卫生标准检测项目有:磷化物、氢化物、二硫化碳、氯化物、氢化物、黄曲霉毒素b1、七氯、艾氏剂、狄氏剂、666、ddt、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砷、汞、镉,共二十一项指标,而常规的粮食类产品卫生检测项目只检测马拉硫磷、磷化物、氢化物、二硫化碳、氯化物、砷、汞、666、ddt、黄曲霉毒素b1等十项指标。
例2:全脂加糖奶粉的绿色食品卫生标准检测项目有:铅、铜、汞、砷、锌、硒、硝酸盐、亚硝酸盐、666、ddt、黄曲霉素、抗生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十五项指标。奶粉常规卫生检测一般只检测细菌、大肠茵群和致病菌。
这就是绿色食品卫生标准和普通食品卫生标准在检测项目方面的区别所在。
食品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食品污染主耍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废弃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聚积;二是随着农业产品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残留在农产品中;三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些化学色素、化学添加剂的不适当使用,使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四是贮存、加工不当导致的微生物污染。品标志的标准图形、标准字体、图形与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及用于食品系列化包装的标准图形、编号规范均作了严格规定,同时例举了应用示例。
《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绿色食品产品出厂时,须印制专门的标签,其内容除必须符合国家gb7718—94标准外,还应标明主要原料产地的环境、产品的卫生及质量等主要指标。
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装璜、商品的标签有什么特殊规定?
绿色食品标志含义?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正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标志作为一种特定的产品质量的证明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什么是绿色食品工程?
所谓工程是指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学科的总称。绿色食品工程是指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各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食品的产供销管理系统。
绿色食品工程注重生产基地、环境和食品监测、市场运行、科研教育等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联系,通过标志管理等方法,宏观调控系统因子。各层次之间的平衡,使其达到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以市场为先导;无污染的原料基地为基础;环境监测、食品检验为保证;教育培训、宣传为推广手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生产条件的优化、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三
本次进行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由我校七年级的学生完成。通过调查研究,对本校学生的耐挫、自卑和闭锁心理健康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目标,提供了客观和主观上的依据。
:问卷调查。
各位同学:你们好!下面这份问卷是为了对大家的学习生活心理方面作个了解,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这可不是考试哦,请放心作答。
班级性别年龄1、您觉得自信吗?()。
4、上中学后,您觉得您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5、您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
8、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0、您最不喜欢老师哪一种做法?()。
(1)找家长(2)当众批评(3)罚站(4)其他。
12、你认为怎样学习效果会好点()。
a。共同学习b。孤军奋战c。没想过。
13、你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
a。对喜欢的科目下狠功夫b。平均分配c。对不喜欢的放任自流。
15、你最佩服的人物是()。
a。伟人b。明星c。父母d。班上成绩冒尖的同学。
16、当大家注视你时,你会()。
a。不好意思b。无所谓c。自豪。
17、对着镜子时,你注意的是自己的()a。优点b。缺点c。没想过。
转载自 COOcO.NeT.cn
18、别人批评你时,你会()。
a。接受批评b。为自己辩解c。不知所措。
19、你的好友获奖了,你会感觉()。
a。和他一样高兴b。不舒服c。与自己无关。
20、你对自己的穿着要求是()。
a。一定要穿名牌b。无所谓c。只要整洁大方就可以。
21、你晚上的睡眠情况如何()。
22、你对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是:()a。很满意b。一般c。不满意。
23、你对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是:()a。很满意b。一般c。不满意。
24、你对父母亲近感的程度是:()a。很亲近b。一般c。不亲近。
25、你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
a。体育活动b。上网打游戏c。读书看报d。和朋友聊天游玩。
26、你和父母的交流沟通情况是()。
27、你认为目前影响你学业的最大因素是()。
a。学习方法b。情绪c。教师的授课水平d。学校学习环境。
28、你认为影响你情绪的最大因素是()。
33、你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是否依赖朋友()。
a。不是,独自面对b。会听朋友意见,但以自己为主c。偶尔会d。完全是。
34、你是否受过很大挫折?你能否面对()。
35、对于有些学生自杀的行为,你认为()。
36、当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时你会()。
37、假如你遇到不顺心的事,你通常会向谁倾诉()。
a。家长b。老师c。朋友d。不会向他人倾诉。
38、如果你愿意去咨询,你希望用什么方式()。
a。面对面交谈b。电话c。书信d。网络e。随便。
39、假如你碰上有人敲诈威胁你,你的做法是()。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挫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强,对学习及生活充满信心。但有20%学生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时无所适从,不敢独自面对;30%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感,来自于家庭,学习等方面的压力;10%的学生不愿与别人交流,特别是与老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没有与同伴和父母相处时的亲近感。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应积极地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通力协作,共同来完成。
谐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懂得生活知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2、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如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看问题;想自己高兴的事;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1、改善社会大环境,全社会关注教育改革,切实减轻学业负担,社会各界人士应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2、社会舆论应该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社会有关部门应大力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的东西,以免对中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带来消极影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一些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的通俗读本,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也可多开设网上心理咨询。
1、转变家教观念。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通过科学讲座、座谈等活动,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增强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并能够妥善处理孩子某一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某些特定问题。
2、首先家长应该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等状况,尽最大可能缩小“代沟”与“科沟”。
3、树立正确地培养观,对孩子的期望值要符合实际。正确估量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为他(她)的发展和成长确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目标,切不可给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
1、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和教育体系,坚持学生自我调适为主,教师辅导为辅,重点医治的方针,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学校心育环境如校园内葱郁的花草树木、洁净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等,都可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
3、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让自己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平和的健康状态,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4、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活动课等形式,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5、关爱特殊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四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网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种种网络现象折射出的又是怎样的深层心态?为此,我们设计了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共发调查问卷103份,实际收回103份(回收率为100%)。
1性别结构,男生占40。8%,女生占59.2%。
2网龄结构,a1年以下网龄的,103位中有22位,其中男生中2位;。
b1~3年网龄的,有59位学生,其中男生占23位;。
c3~5年网龄的,有17位,男生占13位;。
d5年以上网龄的,男生在4位中占了3位。
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及所占比例是:看新闻占35%、使用免费信箱占53%、利用网络资源占65%、网上聊天占84%、网上游戏占59%、电子商务占17%、使用个人主页占4%等等。
1、随意性大。从每周上网的地点及时间、收发电子邮件数来看,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强的随意性。首先,从上网的地点来看,在学校上网的18位学生中男生占5位;在网吧上网的74位学生中男生29位;在家里上网的9位学生中男生有8位。再次,从每周上网时间来看,在小于等于3小时范围内的,40位大学生中男生有33位;4~7小时范围内的,37位学生中男生占21位;8~15小时范围内的,11位学生中男生占有4位;大于等于16小时的,13位学生中男生占3位。最后,从每周收发电子邮件数来看,邮件数在小于等于2个的,有56位大学生,其中男生有36位邮件在3~5个的,33位学生中男生占18位;邮件数在6~8个的,10位学生中男生有4位;邮件数在大于9等于个的,10位学生中只有一位男生。
2、网络知识贫乏。许多大学生除了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看电影以外,就不知道做什么。调查显示,看新闻的,有35位学生,其中男生有13位,女生有22位;聊天的,男女比例差别甚大,84位学生中男生占了56位;制作主页的,4位学生中男生占2位;查资料的,有65位,其中男生占39位;下载软件或资料的,在17位学生中男生2位;发帖灌水的,11位中男生占2位;收发邮件53位中男生有34位;娱乐休闲59位中男生占31位。
3、对网络可信度不胜乐观。认为通过网络可以交到知心朋友的,有35位,其中男生19位;认为不可以交到朋友的,有21位,其中男生占18位;有32位认为交不交到知心朋友并不清楚,其中女生占14位;认为对是否能交到知心朋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的,有13位,其中男生占6位。认为网上信息可信度较高的,有22位,男女各占一半;认为信息可信度一般的有75位,其中男生占46位;认为信息可信度较低的,共6位,但女生占2位。既然网络信息如此被人认为,那么在网上求职的也就可想而知了。据调查显示,68位会在网上求职,男生占了38位。不会在网上求职55位学生中男生有43位。如果在网上求职,29位采取制作个人网页,其中男生占18位;30位网上投递求职信中男生占30位;发布个人信息资料的37位中男生占18位;还有7位采用其他方式。
4、不成熟性。这主要是就大学生上网内容、上网的不定期性或长或短的时间及影响到正常学习等等而言的。在103位学生中就有91位采用oicq聊天,其中男生55位;10位进入聊天室聊天;采用bbs的却只有1位。
1、影响身心健康,他们或上网时间过长或瞒着父母上网或看网络上不良信息。以上已经说明了上网时间的有关数据,上网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上网经过父母同意的,有27位,其中男生13位;父母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上网的,有59位,其中男生37位;父母根本不知道其儿女在上网的10位学生中男生有6位。经常看网络上不良信息有5位,这5位都是女生;偶尔看网络上不良信息有35位,其中女生有19位;很少看网络不良信息的,有33位,其中女生13位;根本就没看过网络不良信息的有30位,其中女生占5位。
2、耽误学业,影响学习成绩。调查显示,10%的学生因上网而耽误了学习。
3、沉迷于网络的虚拟化。大学生感兴趣的有两个重要主题是网上交友和网上恋爱,这两个主题又是和网上聊天分不开的。在网上聊天的中80%,有过网恋的占10%。
信息时代匆匆的步伐让大学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网络,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不管这种冲击中夹杂着多少不良的成分。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为什么同样是使用网络,大学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实际的意义,而仅仅停留于娱乐和消遣,这些恐怕就是一个认识和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问题了。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而广大女学生更应如此。
网络提供了大量信息,双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就在大学生为传统教育那种求同过多,求异过少封闭式的弊端,埋没了个性而叫苦的时候,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
互联网向大学生展示各类知识结构,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并不否认网络同时也带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别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整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强,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网络完全开放和虚拟的空间可以让大学生随心所欲的表现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猎奇的心态和过分追求个性,张扬的心理也许会把大学生引入歧途。
“e时代”也是迅速创造距离的时代,在纷繁的现象背后,仍是优胜汰的残酷现实,清静的大学校园也是如此。大学生应从各种利弊来考虑,适时但不沉溺于网络,处理好自身的任务-学习与上网的关系,使网络有用于你!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五
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到全民族的素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作为教育者,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为此,我对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门调查。
另外,通过问卷,学生会显得不那么拘束,会说出真实的想法。老师和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从而适当的改变一些教育方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调查问卷共发放了54份,有效回收54份。
利用班会发放、填写、回收调查问卷。
表格略
1、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差,对新学习环境不适应。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短,容易走神;如果别人不督促,很少主动学习;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时,74%的学生拿不定主意,而主动选择学习的竟是0%;经常很想学习,但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学进去的占44.5%;能按计划学习的人只占5.5%;77.7%的学生学习劲头时高时低;等等。高一学生承担的学习负担与压力和初中相比更重,高一阶段的课程明显增多,难度增大,教学进度比初中明显加快。此外高中老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的探究,去发现一般性规律。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学习内容的加深以及方法的改变,学生难以很快适应任课教师新的授课方式,在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仍沿袭初中的老习惯。因此,对于刚进高中的新生来说新学习环境的确是不易接受。
2、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42.6%的学生感到学习负担很重;9.2%的学生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不己;42.6%的学生经常讨厌考试;学习压力主要来自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家长、老师的高期望。学生们谈到,各个方面反复警示他们的是:过得了高考独木桥即是阳关大道,过不去则跌入万丈深渊。在这种偏颇的教育观念之下,学生的学习被层层加码,在校学习时间很长。与此同时,课后作业繁重,考试频繁,且不断公布分数排位,学生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重负。如果有一场考前心理讲座,53.7%的学生希望的内容是情绪调节。
3、学习目标不明确,但能及时调整。仅有5.5%的学生为自己刚开始的高中生活有详细规划的;92.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 62.9%的学生有时能能按计划学习;等等。学生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学年,都是勤奋、拼搏的,考上重点中学的信念和父母的期望促使他们在初三学年竭尽全力,当终于结束中考,有一部分学生便松懈下来,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拼搏精神。这些学生认为考上高中了可以休息下了,高一学年不必太紧张,不妨先放松一下,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下降。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方向感,感觉迷茫,产生了失落感,学习目标不明确,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坐标。但是,72.2%的学生,当给自己定的学习目标有困难可能做不到时,他们会缩小目标;51.9%的学生有时会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等等。说明学生一旦认识到现状就能调整目标,调整心态。
4、责任心不强,缺少担当。3.7%的学生希望在班级中当干部;主动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的学生大致占14.8%。大部分学生很自我,一切以自己为准,不替他人不替班集体考虑,常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班集体荣誉感薄弱。
无论学生出现哪种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巨大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定要做预防心理失衡的提前指导,二是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下面,本人根据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一谈对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与疏导。
1.关心学生的心理。作为老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但是要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有难度的。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首先跟家长取得联系,不然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但是提高教学的有力保证,而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证。教师要主动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辨识自我,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高一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教师如能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授课,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
3.学习方法指导。学业压力无疑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一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多,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这一转变时期,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所以,高一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学生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注重劳逸结合,制订学习计划,这样,从预习到考试,都不会感到压力大,无形中减轻了焦虑程度,考试也能应付自如了。
4.开好班会,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实,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来自于与集体的不同步,班主任可利用班会,有意识地组织一些与学生近期心理动向相关的主题班会,借此对他们给予开导,这样有利于心理障碍的排除,又可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可怕,班主任只要能掌握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在学生中树立公正、无私的班主任教师形象,以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并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六
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到全民族的素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作为教育者,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为此,我对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门调查。
另外,通过问卷,学生会显得不那么拘束,会说出真实的想法。老师和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从而适当的改变一些教育方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二、研究对象:**中学高一十班54名学生。
三、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共发放了54份,有效回收54份。
四、研究时间:星期二班会。
利用班会发放、填写、回收调查问卷。
五、问卷内容与调查结果。
表格略。
六、结果分析。
1、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差,对新学习环境不适应。
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短,容易走神;如果别人不督促,很少主动学习;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时,74%的学生拿不定主意,而主动选择学习的竟是0%;经常很想学习,但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学进去的占44.5%;能按计划学习的人只占5.5%;77.7%的学生学习劲头时高时低;等等。高一学生承担的学习负担与压力和初中相比更重,高一阶段的课程明显增多,难度增大,教学进度比初中明显加快。此外高中老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的探究,去发现一般性规律。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学习内容的加深以及方法的改变,学生难以很快适应任课教师新的授课方式,在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仍沿袭初中的老习惯。因此,对于刚进高中的新生来说新学习环境的确是不易接受。
2、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
42.6%的学生感到学习负担很重;9.2%的学生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不己;42.6%的学生经常讨厌考试;学习压力主要来自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家长、老师的高期望。学生们谈到,各个方面反复警示他们的是:过得了高考独木桥即是阳关大道,过不去则跌入万丈深渊。在这种偏颇的教育观念之下,学生的学习被层层加码,在校学习时间很长。与此同时,课后作业繁重,考试频繁,且不断公布分数排位,学生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重负。如果有一场考前心理讲座,53.7%的学生希望的内容是情绪调节。
3、学习目标不明确,但能及时调整。
仅有5.5%的学生为自己刚开始的高中生活有详细规划的;92.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62.9%的学生有时能能按计划学习;等等。学生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学年,都是勤奋、拼搏的,考上重点中学的信念和父母的期望促使他们在初三学年竭尽全力,当终于结束中考,有一部分学生便松懈下来,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拼搏精神。这些学生认为考上高中了可以休息下了,高一学年不必太紧张,不妨先放松一下,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下降。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方向感,感觉迷茫,产生了失落感,学习目标不明确,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坐标。但是,72.2%的学生,当给自己定的学习目标有困难可能做不到时,他们会缩小目标;51.9%的学生有时会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等等。说明学生一旦认识到现状就能调整目标,调整心态。
4、责任心不强,缺少担当。
3.7%的学生希望在班级中当干部;主动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的学生大致占14.8%。大部分学生很自我,一切以自己为准,不替他人不替班集体考虑,常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班集体荣誉感薄弱。
七、思考与改进措施。
无论学生出现哪种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巨大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定要做预防心理失衡的提前指导,二是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下面,本人根据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一谈对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与疏导。
1.关心学生的心理。
作为老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但是要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有难度的。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首先跟家长取得联系,不然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但是提高教学的有力保证,而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证。教师要主动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辨识自我,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高一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教师如能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授课,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
3.学习方法指导。
学业压力无疑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一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多,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这一转变时期,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所以,高一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学生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注重劳逸结合,制订学习计划,这样,从预习到考试,都不会感到压力大,无形中减轻了焦虑程度,考试也能应付自如了。
4.开好班会,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实,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来自于与集体的不同步,班主任可利用班会,有意识地组织一些与学生近期心理动向相关的主题班会,借此对他们给予开导,这样有利于心理障碍的排除,又可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可怕,班主任只要能掌握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在学生中树立公正、无私的班主任教师形象,以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并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七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及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周围初中和高中同学朋友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39份,有效率为97、5%。
综合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八
“若请您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健康程度打分,从0到10,分值越高越健康,您的诊断是?”选择5分及4分以下的各为24.4%和57.7%,选择6分以上的仅17.9%。
如果将“5分”视为社会肌体健康的警戒线,那么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当前,中国社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反腐之风正紧、八项规定深入人心、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生活规范有序,但由于中国正经历急剧的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交叠变化,难免有诸多不适应、不协调,这也使得社会病态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社会病态是社会常态或者健康状态的反常状态,是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冲突、混乱等现象的总体概括。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和梳理提炼,初步整理出如下13种公众反映较多的社会病态。
娱乐至死:崇尚个人享乐主义,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看客心态:阿q式的冷漠、麻木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
习惯性怀疑:社会诚信危机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从而怀疑一切;。
审丑心理: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假恶丑盛行、越骂越红;。
社会焦虑症:因工作、生活、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
信仰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
暴戾狂躁症:粗暴野蛮、乖张残暴,易怒且好走极端甚至危害社会;。
“鸵鸟心态”:逃避现实,“掩耳盗铃”,面对压力与困难采取回避态度;。
思考恐惧症: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对于谣言或他人观点,不假思索,附和跟风;。
网络依赖症:对网络及移动媒介上瘾,产生依赖,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
初老症:未老先衰,心比实际年龄老得快,过早放弃追求、过早妥协;。
自虐心态:骂共产党、恨体制,甚至获得体制内好处越多的人骂得越凶。
综合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信仰缺失”、“看客心态”、“社会焦虑症”、“习惯性怀疑”、“炫富心态”、“审丑心理”、“娱乐至死”、“暴戾狂躁症”、“网络依赖症”、“自虐心态”位列当今十大社会病态。
(见下图)。
(二)对五种突出社会病态的调查与分析。
1、关于“信仰缺失、道德滑坡”。
近九成的受调查者认同“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
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强调以道德和信仰形成社会规范来规约各种利益主体。
但调查发现,当今社会有高达88.0%的人(完全认同、比较认同者分别占60.2%和27.8%)认同“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
在回答“哪类群体信仰危机最严重”时,超过半数的网友(占比57.5%)认为信仰缺失主要表现在官员群体身上。
这样的调查结果并不奇怪,“大师”王林事件曝光后,“官场迷信”再度成为舆论关注和讨伐的焦点。
部分官员“不问苍生问鬼神”折射的是他们“权位观”和“为民观”的偏执与错位。
官场迷信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的是其背后官场腐朽的危险信号。
贪腐官员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是信仰缺失、精神缺钙所致。
信仰缺失削弱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信仰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50.8%的网友认为“制度层面,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没有受到制度的惩处,反而成为一些人效仿的对象”是造成这一病症最主要的病因。
“没有漏洞,就没有缺憾”,信仰与其说是束之高阁的繁文缛节,倒不如归为行之有效的典章律法。
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唯利是图”的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冲击则分别以20.8%和15.1%的比重位列第二和第三大因素。
这说明信仰还受到经济因素和认知层面的影响。
2、关于“看客心态”
“看客心态”并不特定在哪类群体上表现更明显,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看客。
超过八成的网友认为“看客心态”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顽疾,其中认为这一心态“很普遍”、“较普遍”的网友分别占63.7%和25.5%,仅有0.3%的网友认为这一现象在社会中并不存在。
可见,“看客心态”已不再局限于学术探讨,它已成为“飞进寻常百姓家”的流行语。
概括来说,看客心态即是社会中的每个人只要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事不关己”的情绪和态度。
当回答,“以下哪类群体的‘看客心态’最普遍”时,“说不清,因人而异”得票最高(占比31.3%),就受访者来看,看客心态并不特定地存在某一特定人群,社会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看客。
当今社会,老人摔倒讹诈路人、见义勇为遭人冷眼、好心少女帮孕妇却被杀等等事件的发生,让“好人有好报”一说变得如此苍白无力,由此演变的“看客心态”逐渐成为“路人”自保的护身符,“宁少一事不多一事”渐渐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心态。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官员群体也成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主要群体,占比26.9%,这个数据高于知识分子、白领阶层、青少年等其他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冷漠和麻木的负面示范效应极易导致恶性循环,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34.9%)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泛滥,会严重影响公民的道德素养”(25.1%)成为“看客心态”最大的危害。
从宏观角度来看,看客心态不仅是一种孤立的病态,还是可以导致“多米诺效应”的`“原罪”,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从微观角度来说,“看客心态”是一种腐蚀剂,这种心态如果长期存在下去,会侵蚀健康的人生境界、破坏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关于“习惯性怀疑”。
“政府公信力下降”成为“习惯性怀疑”这一社会病症的主要祸根。
当被问及“习惯性怀疑”的表现时,“政府说什么都不信”(41.2%)、“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35.2%)、“怀疑食品、药品的安全性”(33.5%)、“对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信任”(28.0%)是社会各群体认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与习惯性怀疑的表现相对应的,“政府公信力下降”(24.0%)、“社会诚信缺失”(22.4%)、“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力、惩处机制不完善”(16.6%)、“特定职业人员缺乏职业精神”(14.6%)成为“习惯性怀疑”这一社会病症诱发的重要原因。
今天,这种“不相信”、怀疑一切的情绪成为公众的集体意识,已然渗透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吃饭不相信食品的安全性,出行不相信铁路行业解决买票难的能力和诚意,上医院不相信医生没有给自己多开药,打官司不相信司法会公正……诚然,怀疑有时候是一种进步,但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却值得关注,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专家,更不相信媒体等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
与此同时,得票率为32.6%的弱势群体成为易患“习惯性怀疑”症的第一大人群。
这一方面源于弱势群体占有极少的社会资源,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他们无法凭借丰富的信息资源了解社会诸多现象背后的原因,只好采取“怀疑一切”的态度来面对未知的世界;另一方面在于弱势群体享有较低的社会认同,怀疑一切的心态其实也反映出他们的无奈与无助。
4、关于“娱乐至死”。
此次调查中,有61.0%的网友认为“娱乐至死”是社会流行的病症,其中认为这一病症“很普遍”和“较普遍”的分别占32.7%和28.3%。
这说明了,娱乐之风、享乐之气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社会疾病。
究其原因,“社会价值观体系紊乱,缺乏健康的公民文化土壤”(50.4%)、“逐利主义、拜金主义驱使下‘一切向钱看’所致”(46.9%)、“权力操控文化市场,管得过严、过宽、过死,导致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产品‘难产’”(43.6%)是导致“娱乐至死”病症的前三位原因。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雪野所言,“当今,从电视到电影,从报刊到新兴媒体,无不充斥着以感官刺激为表象、穷尽低级搞笑、卖弄噱头之能事”。
在这个急速转型的社会里,娱乐被民众曲解为享乐,娱乐演变成一种文化产品,它需要借助市场来满足消费者各式各样的需求和欲望。
享乐主义代替了娱乐品质成为了最直接的消费形式。
从调查中可看出,官员群体(36.5%)和青少年群体(27.1%)成为这一社会病症的主要人群。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九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外出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
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业竞争非常激烈,影响大学生选择出游的因素又多种多样。有鉴于此,对当今大学生出游影响因素的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
通过沈阳农业大学在校生的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和建议,谨供参考。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得出一系列结论,并在以下篇幅中展开论述。
由于经验不足、调查时间仓促、理论运用不够成熟等因素可能造成调查分析不够精确,与预期结果尚有偏差,为此,我们对读者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再接再厉。
从大学生闲暇时间分配情况来看,选择外出旅游的占到了23%,较以往几年的数据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学生出游意愿逐渐增强,旅游也与逛街休闲、网上冲浪共同构成了大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出游时间和出游范围。
出游时间方面,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整理,大约27%的大学生选择在节假日出游,47%的选择在寒暑假出游;14%的选择在周末出游。同时我们对出游时间和出游范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出游时间对出游范围的影响,并绘制出如上图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闲暇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出游的范围:寒暑假的时间非常充足,因此选择在寒暑假出游的大学生比重最大,他们一般会选择省内省外等远距离旅游,尤其是省内其他城市旅游;周末时间比较仓促,外出旅游的较少,但反常的是,在周末旅游的学生省内其他城市旅游的同学相对较多,可以从侧面说明本市的旅游资源比较缺乏,吸引力不足;节假日时间相对比较充足,选择出游的比重处于寒暑假和周末之间。
四、旅游目的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对旅游目的进行调查时围绕教育、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和体育五个方面展开,同时将旅游目的和目的地的选择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进行单因素分析:大学生的出游目的主要有观光(37.56%)和休闲度假(41.88%)两种,其他比重较小;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又以风景名胜区(41.37%)为首选,文物古迹(25.63%)次之。
从两个因素综合来看,以休闲度假为目的到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比重最大,达到了18.27%;到风景名胜区进行观光的比例占15.48%,位居第二;到文物古迹所在地进行观光和休闲度假的比例均在10%左右,到体育娱乐区休闲度假(7.36%)的比以其他目的到体育娱乐区的比重大,其他所占比重较小。
五、旅游信息获取途径。
目前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传统方式依旧占主要地位,通过同学熟人介绍(37%)和广告宣传(21%)了解旅游信息的占到了总体的58%;另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可取,调查得知有23%的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网络,说明网络对大学生出游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只有14%的大学生则通过咨询旅行社了解旅游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对大学生的旅游宣传力度还尚待提高。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
随着1994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引入,大学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来建设校园网。信息丰富、传播迅速、互动性强、影响力广是网络的突出特征。这也促使大学生探索科学,激发学习热情,利用网络平台把自己锻炼成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好处,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不成熟的大学生无法控制地沉迷于网络,自制力和自制力都很差。他们容易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不按时吃饭,通宵达旦,影响纪律;生物钟混乱,影响健康;社交简单,人际关系弱。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扭曲了他们美好的心灵,荒废了学业。所以,针对大学生网瘾这个问题,我就做这个关于大学生网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在网上查找关于大学生网瘾的相关信息;
2.通过与周围同学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态度;
3.网上聊天,与网友、同学讨论大学生网瘾现状;
4.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收集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靠数据;
5.私底下逛逛学校内外的网吧,大致了解一下网民。
三、调查的结果。
1.根据互联网上的相关研究数据,我国现有的互联网粉丝中,60%以上是大学生,10%有互联网综合症倾向。早在20xx年2月,中科院心理所就对全国13所高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情况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是由于网络成瘾。据北京市公安部门统计,3/4的未成年犯是网络成瘾者。
2.在问卷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基本都是呆在宿舍上网,很少走出校外网吧或者去校内网吧。宿舍成了大学生上网生活的地方。
3.因为大学生自带电脑上学,所以校外网吧对大学生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通过私访一些校外网吧,发现出入网吧的人更多的是中小学生或者社会上的人。有的网吧甚至有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的现象。
4.从网友、同学或身边真实现象可知,网瘾大学生思维幼稚,现实中遇到困难或人际关系问题。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寻找心理平衡,长期来看是自我封闭的。从来没有认真规划过自己的人生和大学生活,对现实和未来都很迷茫。
5.根据网上的一项数据,60.5%的年轻网民上网购买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57.9%的年轻网民选择聊天或交朋友,47.2%的年轻网民选择玩网络游戏此外,43.6%、39.5%和21.1%的年轻网民选择学习和工作获取信息沟通或联系作为它的互联网目的。
6.根据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更多的是寻求网络游戏的刺激,寻找学习和工作的信息,视觉和听觉上娱乐自己,陷入网上聊天、购物或恋爱。
7.通过调查和直接沟通,了解到很多大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从1-2小时到5-6小时不等。一些大学生不上网甚至会感到空虚和不安。大多数身份在网络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自我实现。
8.在网上了解和现实的调查中,目前的大学生在治疗网瘾方面很少与父母沟通,找不到共同话题和沟通。即使沉迷于网络,也不会理会父母的焦虑和担心。父母的话在大学生心中越来越缺乏威慑力。
9.大学生活更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然而,由于大学生活的自由意志,许多大学生对学习持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一些大学生宁愿花时间在网上要求自我满足,也不愿拿起书努力工作。课表不合理,班级分散,对部分学生网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10.对学习不感兴趣,但对老师和同学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网瘾学生经常翘课,熬夜。即使来上课,也主要是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不自在。我喜欢一个人,但我不想和宿舍的同学朋友说话。老师跟他们说话,要么不理,要么大声反驳。
四、原因分析。
关于调查结果的问题,我做出如下原因分析:。
1.互联网作为一个神秘的新事物,深深吸引着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新事物欲望的大学生。大学生停网流连。即使在现实世界中,也很难逃脱虚拟世界的诱惑。以网络游戏为例,在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抛弃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规定,通过按钮重新确定自己的身份、财产、外貌、性别,设定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们可以在没有任何背景关系和财产准备的情况下挑战一切,游戏中的每一次胜利都会得到具体的回报。正是互联网的神秘性和新鲜感,让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很难获得。互联网上无穷无尽的游戏资源和它提供的机会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所以往往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最终患上网瘾。
2.大学生比中学生学习压力小,空闲时间多。免费的大学生活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权来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时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会让大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互联网上。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对于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行为和时间往往缺乏理性的选择和控制。学习压力的突然下降,让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打发时间,发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很多大学生都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有差距。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支柱。久而久之,影响了他们的正常认知,甚至学业。
3.家庭教育问题不当,过分严厉或溺爱,缺乏幸福感,或者管教孩子方法上的暴力冲突,都会导致部分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或僵化。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大学生处于成年阶段,由于部分大学生的锁定,他们与父母的沟通也较少。即使父母反对孩子上网,孩子也不再理会父母的话,甚至充耳不闻。所以在大学生网瘾问题上,大部分都面临着家庭的不和谐(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或者父亲与母亲经常吵架等)。),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等等。
4.大学生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也是他们网瘾的原因之一。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更不用说了。大学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同学老师的认可,需要在人前的自我表现。但是,由于机会的偶然性和不可能性。许多大学生寻求在网络中实现他们的需求。同时,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善于交流、学习成绩差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投资互联网,在互联网上获得满足感。
5.互联网作为一个虚幻的东西,就像是一个集信息、知识、娱乐于一体的虚幻世界。它的不真实感、随机性、隐蔽性、匿名性、虚拟身份性和无限时空性,使大学生获得了梦幻般的体验和满足感。在虚拟世界中,失败可以被否定,可以被逆转,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禁忌、幻想都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方式得到释放和满足。没有时空感、没有压抑感、虚拟亲密感、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正式感情,让很多大学生产生了追求的冲动,从而导致网瘾,无法自拔。
五、提出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分析,我提出以下建议:。
2.为了缓解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他们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网络的控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制定学习计划,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强化学习后上网的控制意识和动力,减少对网络的心理依赖。。
3.对于网瘾大学生,采取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技术治疗。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的负面作用和负面影响,教育他们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更加注重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掌握使用网络的技术方法。然后不再沉迷网络,危及自己的发展。
4.学校为大学生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学校应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和锻炼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流,降低互联网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学校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对大学生上网时间给予适当限制,并对其不良上网行为进行处罚,引导其有目的、有选择、适度、有规律地上网,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科学使用互联网的知识,防止不健康内容。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一
调查目的及意义: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率正在日益的提升。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手机技术的发展,更是提高了人民对手机的消费需求。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与一般群体的手机消费相比,大学生的手机消费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因此,对大学生手机消费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在手机消费方面的现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观中所存在的积极与消极的一面。
调查采样地点:xx经济学院。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调查方式:发放网络调查100份,收回76份,回收率达76%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1.对手机适合的价格.1000元以下的.占28.6%,1000元~20xx元的占63.5%,20xx元~3000元的占4.8%,3000元~4000元的占1.6%,4000元以上占1.6%。可见调查大学生认为适合的手机价格大概在1000~20xx左右。
2.对于购买手机的原因,用与联系的占66.7%,用于娱乐的占32.6%,看别人有,自己也想买的占0.7%。大学生在手机购买方面在数据上主要表表示为以通讯为主。
3.对于手机是否对学习有用,有超过80%的受调查的同学认为有帮助,仅有20%的同学认为是没有帮助甚至是起消极作用的。具体数据为:12.7%的同学认为很有帮助,68.3%的同学认为有帮助,15.3%的同学认为是没有帮助的,仅有3.8%的同学认为是起消极作用的。由此可见大学生中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手机有助于学习。
4.对于选购手机时所看重的因素,超过四成的的同学都选择了性能因素。具体数据为:43%的同学选择性能因素,7.9%选择价格因素,35.6%选择品牌因素(考虑是否是名牌),4%选择外观因素,3.2%选择便捷性因素,4%选择售后服务因素,2.4%选择其他因素。
5.关于手机购买的金钱来源,有64.3%的同学是靠父母给出钱,有24.6%的同学是父母和自己各出一半,只有11.1%的同学是用自己的钱。
6.对于购买手机时所参考的信息,4%的同学是通过广告,6.3%的同学是参考媒体产品测评,28.6%的同学是通过直观产品的展示操作。2.4%的同学通过销售人员的介绍推荐,31.7%的同学通过参考网络有关的参数,18.3%的同学是经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其他方面的同学占8.7%。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二
班级:
组长:
小组成员:
时间:xx.7.30。
针对大批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我们利用暑假开展了一次题为“大学生兼职情况”的社会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邮件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向地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有效回收率95%.总体来说,被调查男女生人数基本相等。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兼职的类型、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收入情况等内容。
一调查相关安排。
调查对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时间安排:xx.7.10确定调查内容,目的及调查对象.7.12制订出调查问卷;7.月13日,发放问卷进行实际调查;8月29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全体成员。
问卷调查:全体成员。
调查提纲,计划及报告:问卷统计,数据整理及插图:
二调查问题类型及现状分析。
a:有下表可知,有%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影响因人而异,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还有小部分同学说不清楚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兼职对学习。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有影响。
因人而异。
无影响。
b
专业与兼职。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紧密联系。
有联系。
无联系。
c:总体来看,%左右的家长基本同意子女从事兼职,但顾虑到安全方面;%左右的家长完全同意子女从事兼职,并予以鼓励;20%左右的家长不同意子女从事兼职,他们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还有极少数家长完全不同意子女从事兼职。
家长观点。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鼓励支持。
同意。
反对。
d从性别来看,分别有%的男生,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很多钱,颇有成就感;分别有%的男生,%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分别有%的男生,%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拓宽交际面。
兼职收获。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增加收入。
锻炼自己。
e
考虑因数。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安全。
收入。
是否能提高自己。
f
受否受骗。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有过。
没有。
听说过。
兼职种类。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家教。
礼仪,传单,销售。
其他。
各年级差异性不大,基本与总体情况相符。调查还发现,%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寻找途径。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自己寻找。
别人介绍。
网络,广告。
3.5.14)。
f.
兼职时间。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寒暑假。
黄金周。
平时课余。
r
兼职收入(h)。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0~20。
20~50。
50以上。
u
成立机构。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非常希望。
中立。
反对成立。
三分析总结。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给了我们无限的激情,满腔的热情,更重要的是的兼职经历。通过调查,同学们大都希望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家长们基本同意子女兼职并予以支持。在兼职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由于缺乏经验和社会阅历,不知如何应对,甚至有些同学还被欺骗过。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特长,善于交际,能力突出,能够将兼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另外,同学们一致认为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鼓励指导同学们从事兼职,使大家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三
网络游戏的知识性、生动新奇性和不可预知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互动性满足了大学生沟通交流,结交朋友的需求;其虚拟性和可反复性以及成功法则和游戏规则的设计使游戏玩家能够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完成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2、大学生将网络游戏视为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
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面临许多压力,诸如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成功的压力等等。在各种压力面前,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找寻不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积极的缓压方式;另一方面,传统型的理想价值观难以适应大学生日新月异的生活需求,因此大学生选择逃避现实,追求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彻底摆脱现实世界中的失望、痛苦、焦虑、郁闷、愤怒,充分享受网络带给他们的虚拟的物质与精神食粮。
3、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使得大学生难以抵挡诱惑。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动期,其自制性和自律能力都还不强,遇事容易冲动和消极应对。因而容易被光怪陆离层出不穷的新游戏吸引,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又不足以抵抗其诱惑,所以一旦染上网络游戏的瘾,一般难以有效戒除。
4、周边环境复杂和校园网络的管理监管不完善,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创造了条件。
随着高校经济的发展,校园周边开设有众多网吧,商家们出于盈利的目的,纷纷推出吃、住、上网等系列服务。这对于喜爱玩电脑游戏的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此外,校园网络已经基本普及,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校园网进行学习交流。但由于学校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常旷课,甚至熬夜通宵玩网络游戏。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创造了条件。
5、家庭、学校等原因。
家庭原因。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关系满意度明显低于网络未成瘾者,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价值取向和情趣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有些家长在看待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上只是一味地责备和限制,与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大学教育和管理模式。大学时期采用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大多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给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大学以前的教育模式差异较大,衔接工作做得不够好,使得部分大学生不但没有能够较好的自我发展,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也是有人将大学一年级阶段作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键阶段的重要原因。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四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那么我们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理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华中农业大学随机对各个年级的同学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关注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是否正确,我们在消费问题上锁反应出的情况是否能折射出我国大学生消费方面的普遍问题,社会是否应该关注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我们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对“华农本科生消费调查”为课题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我校的一下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我校本科生对金钱的合理规划性;调查我校本科生对消费物品本身的态度从而反映出其消费的观的成熟性;调查我校本科生生活资金来源从而反映出其消费的独立于自主性。
三调查方案。
1.时间:xx月9日---12月1日。
2.地点:华农校园内。
3.分工合作:问卷编写,发放与回收:小组全体成员。
数据整合:小组全体成员。
数据分析:韦鑫,郑满,谢冲。
图表的制作:谢冲。
文本的编写:王星冉。
四调查过程。
1问卷的内容形成。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以消费目的为依据,每一目的设置了三或四个能够充分反映问题的问题,大致包括:理财记账状况、对自我消费物品的态度,经济独立程度以及对身边同学消费情况的看法。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问卷96份,大一30份,大二33份,大三33份,回收率96%。发放时,基本做到年级上与男女比例的平衡。
3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对数据进行了整合与分析。
五调查结果。
1所调查学生基本情况。
根据基本情况所反映出的内容,我校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基本为:15%城市,
30%城镇55%农村,可见我校农村学生居多;家庭状况多为一般,部分贫困。
基本情况直接反映了我校学生消费的层次与结构。
2消费的合理规划性。
1.根据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在所调查的同学当中,有54.55%同学每个月的生活费差不多花完,15.15%的同学不够花,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的理财与消费还是合理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部分同学理财观念淡薄,我们应在加强同学们的理财观念方面进行加强。
2.在消费方式的调查中,有41.41%的同学能省则省,43.45%的同学会事先做好计划再花钱,15.14%毫不在乎想花就花。由此可见,超过80%的同学不会大肆花钱,并有少部分同学有储蓄习惯。
关于记账习惯的分析。
3对消费的态度。
大部分同学对自己喜欢的商品不会大肆花钱,且对于消费商品无力购买时,超过50%的同学会放弃该商品。而有66.64%的同学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注重商品是否实惠与质量的好坏。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五
班级:
市营学号:
姓名:王卓翡。
时间:20xx年8月26日。
一、访谈目的:
通过这次访谈来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从中能够得到一些经验,了解创业的一些形式,提高我们的创业意识、使得我们对未来的就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访谈提纲。
访谈对象:郑丽虹女士。
访谈人:王卓翡。
三、访谈问题过程。
问:请问当初创业的动机是什么?
问: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问:请谈谈您对成功的理解。
问:您认为成功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答:长沙名言有一句说的好,吃的苦耐的烦霸的蛮问:您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答:说乐观我谈不上,也不算太消极,不过倒是挺自信,过好每一天就好。
问:您所从事的工作与您所学的专业是否一致呢?
总结。
创业很难,很多人都这样说,创过业的人会讲起创业的艰辛,不过那时的艰辛是成功时的回忆;没有创过业的人害怕那种艰辛,因为有这种害怕就不敢迈出第一步。创业难,因为缺乏启动资金,因为缺乏经验,因为缺乏顾客的信任....好几个大学生代表在发言时都提到了这几点。面对创业,也许面对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许不是大学生自己可以解决得了的。“毕业后不可能再向家里要钱,而我们自己又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钱”这是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找的这位女士其实年纪也不算大,24岁吧,创业快三年了,还没有毕业就出来工作,自己赚钱,对于女人而言这种情况很少,我很佩服她有这样的冲劲和勇气,她说刚创业时生意并不是很好,之后才变好的,其中花费了很多脑力心力人力物力与财力,总而言之,我觉得凡事贵在经验,人生要有一颗勇于奋斗的心,才会显得有激情,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
采访的最后,这位姐姐还开玩笑的说,以前同学们都说她是不安分的人,因为她基本是从大一开始学创业,就跃跃欲试的想要创业,她以前的同学有的从做电脑代理开始,有的从产品促销开始,然后就是和朋友一起创办和管理社团,之后在一些创业型公司或外企实习,这些都培养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创业始终是萦绕他们心头的梦想,为了实现心头的梦,一定要用全部的热情去拼搏。
大学生创业的原动力和影响因素,一个是内心的梦想和激情,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最大的财富——坚韧!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六
摘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我们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11月,对辽宁大学的文、理院系的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为95.83%。另一方面,通过个别谈话及网络资源,对其他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个别调查和比较。分析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思考,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行为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1.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
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2.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
调查的数据显示35.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营养消费,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42.2%。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
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7.8%,低于350元的占15.9%,44.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500元之间,31.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1.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
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
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12.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3.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1.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2.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缺少与人生观、价值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引导目的。
3.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2.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当然也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证明他的成功。在中国,应该说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然后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
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七
“年轻就是无限资本,年轻无所畏惧,年轻挑战无极限”!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青年(包括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创业不外乎是一个就业之外的新兴现象,缓解了择业压力。但是由于青年缺乏社会经验,更加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帮助。为了能让跟多的有志于自主创业的青年多一些借鉴参考,现将《当代青年自主创业调查问卷》结果汇总,将我看到的社会现实分享给大家。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其中回收问卷29份。
一、创业打算分析。
在回收的29份问卷中,对创业的理解有19个人占65.5%的人表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这种理解是占了多数的。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到底人们选择创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问卷给了我们答案:其中“赚钱,积累社会经验”共有21个人选,占个全部的72.4%,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处于意料之中的,毕竟在当今时代,金钱衡量着很多人是否成功。其次选了“应对当代的找工作压力”也是仅次于前面的选项。另外我也看到了有人选了“展现自我能力”,觉得还真不错。
二、创业融资渠道分析。
作为一些刚刚踏出校门、迈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鲜有人能有充足的启动资金来支持自己的的创业梦想。这时诸多融资方式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所调查人群中,超过50%的人还是选择向亲朋好友借钱,仅13%的人选择向银行投资,而根据相关政策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和风险投资两项无人问津。其实,这样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亲情借款,可以说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创业贷款”。对于大学生来说,刚刚踏入社会,人脉关系网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多还是以处在同等经济水平的同学为主。这时亲戚无外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朋好友在银行存有定期存款或国债积蓄,这时可以和他们协商借款,按照存款利率支付利息,并可以适当上浮,让你非常方便快捷地筹集到创业资金,亲朋好友也可以得到比银行略高的利息,可以说两全其美。
当然切忌不可因为借贷关系,而与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而是关系僵化。
除此以外,创业者更应该注意一些国家对创业所推出的一些优惠政策,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比如创业贷款等。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都要随时关注这些政策动向,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我们今后的出路早作准备。在调查中57%的人对于国家出台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不是很关心”,这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大力宣传,同学对此也要多加关心。
三、创业计划的分析。
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让广大毕业生感到了就业的压力,因此很多人放弃择业选择创业。但是一些毕业生没有做足功课就盲目投资创业,导致创业失败。所以,一个详细的创业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在调查人群中,35%的创业想法来源于朋友,24%来自于媒体的影响,仅仅有6.6%是来自于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是有志于创业,必须制订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创业计划书,即可行性报告,回答你所选的项目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何时赚钱、如何赚钱以及所需条件等。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象,主观判断。根据计划书的分析,我们再要制定出企业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各阶段的分目标,同时订出详细的工作步骤。如果根据这些分析,你所选择的项目不能达到你的预期目标,或者自己还有很多条件无法满足,那就需要先暂停一下,完善自己后再重新审视。
当然,创业是不能盲目跟风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否则带来的不会是预期的盈利,反而会让自己身心疲惫的同时得不偿失。
四、创业过程的分析。
在调查中,58%的人所选择的领域是在“市场需要”,可见大家为了能够快速盈利,不惜顶住风险放手一搏,选择市场最热门的行业进行创业。
71%所选择的创业方式是“合伙创业”。这点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是可以理解的。学生创业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如果把自己独立放到整体商业社会,往往会难以把握。这时可以先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商业氛围,找到合伙人,进入行业协会是比较有效的一条途径。创业者可以借助行业协会了解行业信息,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促成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创业者可选择一个能提供有效配套服务的创业园区落户,借助其提供的优惠政策、财务管理等服务,使企业稳定发展。另外,还可以找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咨询师做企业顾问,并学会借助各种资源,学会和各方面的人合作,千方百计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商业氛围,这对创业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失败了不气馁,调整方案,换个方式和方法继续前进,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对于创业者来说这很重要!看看我们身边一些成功的企业,特别是网络时代的英雄们,有几个是按他们创办初期的想法赚到钱的,他们大都经历过一个“死而复生”的过程,坚持就是胜利,唯有坚持才使他们成为今天的网络英雄。我们应该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它是企业迈向成功的阶梯。
大学生创业的初期,受资金的限制,在没有形成运作团队之前,方方面面的事情必需自己去做。当企业立了足,并有了资金后,就应该建立一个专业团队。创业者应从自己亲历亲为,转变为发挥团队中每一个人的作用,把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一旦形成了一个高效稳定的团队,企业就会跨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五、创业环境分析。
跃过了“龙门”,大学毕业后理所应当去政府部门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公司任职“白领”。而大学生在毕业后自主创业,则会流言四起,认为是大学生个人能力问题导致找不到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在创业的准备阶段,80%的人都没参加过一次创业培训或者讲座,而另一方面在访谈中却了解到,有很多人是想参加的,但是却没有这个途径去学习,更多的人参加培训是在创业开始后进行的,这点值得我们去深思。
六、我的建议。
对于创业者来说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人脉资源,一些成功者所需要的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1、优秀的做人人品,合法诚信经营。
2、对自己选择的事业有很强烈的热情。
3、有做事业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勇气。
4、看清楚自己创业的优势和劣势,并且会趋利避害。
5、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以平常心看待成功和失败。
6、创业思路清晰、明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清楚的路线方针,并及时调整。
7、根据自己的实力,制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8、遇到挫折,意识到考验,对待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9、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人善任。
参考文献:
【1】汪翕萍.大学生创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1。
【2】]陈楠.王奋.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xx,22。
【3】刘平.大学生创业教程: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20xx年8月1日)。
高一学生调查报告分析篇十八
班级:
组长:
小组成员:
时间:xx.7.30。
针对大批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我们利用暑假开展了一次题为“大学生兼职情况”的社会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邮件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向地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有效回收率95%.总体来说,被调查男女生人数基本相等。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兼职的类型、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收入情况等内容。
一调查相关安排。
调查对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时间安排:xx.7.10确定调查内容,目的及调查对象.7.12制订出调查问卷;7.月13日,发放问卷进行实际调查;8月29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全体成员。
问卷调查:全体成员。
调查提纲,计划及报告:问卷统计,数据整理及插图:
二调查问题类型及现状分析。
a:有下表可知,有%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影响因人而异,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还有小部分同学说不清楚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兼职对学习。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有影响。
因人而异。
无影响。
b
专业与兼职。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紧密联系。
有联系。
无联系。
c:总体来看,%左右的家长基本同意子女从事兼职,但顾虑到安全方面;%左右的家长完全同意子女从事兼职,并予以鼓励;20%左右的家长不同意子女从事兼职,他们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还有极少数家长完全不同意子女从事兼职。
家长观点。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鼓励支持。
同意。
反对。
d从性别来看,分别有%的男生,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很多钱,颇有成就感;分别有%的男生,%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分别有%的男生,%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拓宽交际面。
兼职收获。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增加收入。
锻炼自己。
e
考虑因数。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安全。
收入。
是否能提高自己。
f
受否受骗。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有过。
没有。
听说过。
兼职种类。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家教。
礼仪,传单,销售。
其他。
各年级差异性不大,基本与总体情况相符。调查还发现,%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寻找途径。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自己寻找。
别人介绍。
网络,广告。
3.5.14)。
f.
兼职时间。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寒暑假。
黄金周。
平时课余。
r
兼职收入(h)。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0~20。
20~50。
50以上。
u
成立机构。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非常希望。
中立。
反对成立。
三分析总结。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给了我们无限的激情,满腔的热情,更重要的是的兼职经历。通过调查,同学们大都希望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家长们基本同意子女兼职并予以支持。在兼职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由于缺乏经验和社会阅历,不知如何应对,甚至有些同学还被欺骗过。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特长,善于交际,能力突出,能够将兼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另外,同学们一致认为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鼓励指导同学们从事兼职,使大家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