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范文(19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将复杂的信息和观点归纳整理,从而更好地把握核心要点。在写总结之前,先要对所总结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这些总结范文是从各个领域中精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一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3.具体生动的讲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课前准备。
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启发谈话,提示学习活动。
1.师动情讲述故事《妈妈的礼物》。
2.师述: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
二、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1.师述: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
3.请代表上台交流。
三、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述: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
四、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2.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建议。
五、活动小结。
六、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交流,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习作。
一、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动笔起草。
1.师述: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三课时(讲评修改)。
一、朗读欣赏。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二、评议。
1.师生共同评议。
2.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再读欣赏,誊写。
第四课时。
1.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3.积累名诗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实物投影显示,学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二、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古诗。
2.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师谈谈古诗大意。
4.学生背诵古诗。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4、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5、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创编构思新颖、想象合理、内容具体生动的童话故事。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4、使学生懂得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3、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交际,初步养成对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仔细分析,找到问题难点,勤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2、在情景引领下,敢说,乐说,把话说完整,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首先??接着??再??然后??最后??”等顺序词把话说条理。
3、在别人说话过程中,仔细倾听,听人把话说完整,能做简单转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对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仔细分析,找到问题难点,养成勤于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同学们,【课件出示:一休图片】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你们会用这么多词形容一休,可见你们是爱读书的孩子,你们应该向一休一样,遇到问题就——【课件出示:动脑筋解决问题】。一起打打招呼。
今天,将军又给西门右卫出了个难题,可是一休师傅不在,你们能帮帮他吗?
【课件出示:《农夫过河》】:从前,一个农夫带了一只狗,一只兔子和一棵青菜,来到河边,他要把这三件东西带过河去。那儿仅有一只很小的旧船,农夫最多只能带其中的一样东西上船,否则就有沉船的危险。
农夫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同学们,在交际之前,老师有要求哦!【课件出示:说话说完整,听话听完整,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有礼貌。
同学们,农夫要带谁过河?注意说话完整。
同学们,听话不仅要听完整,还要听仔细。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分析这个问题难在哪儿?然后一举击破难点,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个问题难在哪儿?
谁有补充?
问题难点找到了,那就动脑筋来解决这个难点吧!
听清楚要求了吗?谁来重复一遍?
同学们,刚才你们讨论很激烈,有的小组已经想出了办法,急着与大家分享呢。在分享之前,请三位同学来演演。老师在河对岸,三位扮演者要听清同学的口令,让谁干什么,谁就赶快行动。还是要先听要求:看谁听话最仔细,大家表达的时候把话说完整。
谁先来谈谈你们小组的解决方案?
你们同意这种方案吗?
同学们,事实证明,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对的。可是要把一件事说清楚,不光要把话说完整,还要说得有条理。
大家用上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再把你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一遍。为了大家表达得更完整,更有条理,请看大屏幕自己说说。
谁来试试?
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同学们,刚才我们总结了用什么办法解决难题?
这两个问题难在哪儿?
分组讨论讨论。
刚才大家可真是集思广益,哪个组来与大家分享分享你们的办法?
大家都有好办法,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挺实用,那你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不便吗?说出来让大家帮帮你。
同学们,你刚才记住了哪些问题?
谁来试试?
小组讨论讨论。
解决问题之前,先听要求:【课件出示评选标准:文明之星、口才之星、发明之星】。
你们组帮谁解决了问题?是谁想出了好办法?
同学们,请你连线梁婷,请她帮你解决你的难题,其他同学认真听,当好小。
评委!
谁来评评?
其他小组能学学这两位同学吗?选两位同学出来连连线。
谁来当小评委?
老师想听听你们组解决了什么问题?请两位同学连线,大家继续做专心的小评委。
附板书设计:
动脑筋解决问题。
听说。
仔细完整。
完整条理。
聪明。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这样的一次习作:我们已经读过了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现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以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教材分析:
《编动物童话故事》是第五册语文园地七的一篇习作,它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练习编动物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打开课本,可爱的小动物们各具形态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动物童话世界中。这般景象,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乐于动笔去编一编童话故事,改变了原有的命题作文带来的局限,充满新意,更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童话故事这一题材,本身也为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本次习作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作文情境,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本次习作着重让学生自编童话故事,教材顺应三年级儿童喜欢编故事、讲故事的心理,安排了一次想象性习作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教材在习作要求下面还为学生编排了一些小动物的插图,使学生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展开丰富想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
2、学会大胆想象,打开思路创编童话故事;初步学习创编故事的方法。
3、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展开大胆的想象,创作出有趣的童话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难点:如何在习作指导中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谁来猜猜?【课件依次出示:袋鼠、蚂蚁、乌龟图文】。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都猜出来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编动物童话故事。我们赶紧看看今天的习作内容。
【课件出示:习作内容】,谁来读读?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三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但不能没有逻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3、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四
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3.我的发现: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日积月累: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相关课件等。
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说与听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自己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二、指导交际
1.分小组互相介绍:每人介绍一个,讲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听讲的同学要认真。
2.小组评议: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
3.评出小组的“故事大王”,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讲得更生动。
4.全班交流,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对积极发言、口语交际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三.教师总结:
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课后我们可以再选一些故事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1把今天听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准备自己编故事。
第二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指导写作——编故事。
教学流程:
一、复习“口语交际”内容
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同学们,你们爱幻想吗?我也会,假如我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我先要变成孙悟空。因为孙悟空会“分身术”,拔一根汗毛就可以变成无数个我,一个我在学校一个我在家里一个我;我也想变成医院窗前的那个画着小丑脸的气球,把欢乐和祝福送给被病痛折磨得病人;我想变成xx同学,去了解她练好字的秘诀;我还想变成哈里波特我想穿越时空去会古人,揭开古老的历史的谜底”;我想登上时光穿梭机,到未来去看一看;我真想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钻到他的脑子里瞧一瞧,我更想拯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绝症病人我要变的是在是太多太多了,因为我的心愿实在是太多太多。
三、打开思路
出示:假如你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你最想变成什么?先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在“头脑中”用简单的词语记下你的灵感。看谁想得多,想得与众不同。
指名回答。
出示:把你最想变的写上去。
教师随机点拨:思路要打开,可以是人、物品、动物、植物、自
然现象等等。
四、指导说一说。
指名请同学上来说。
(出示:要说清楚变成什么?为什么要变?变成之后做了什么)
重点指导其中一名学生。
小组交流:
教师小结:
五、范文鉴赏:
假如我是善良女神
假如我是一位善良女神,我会让世界充满爱。我会让盲人们重新看到这美丽新世界,看到红的花,绿的草,看到他们从未看到的景象;我会让没有小伙伴的孩子变的快乐,我愿陪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嬉戏、玩耍;我会让伤心的人们,变得快乐、幸福,让他们忘记昨天的悲伤,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稚嫩的肩膀上,他只能凭着打工挣钱,成天是早出晚归,才能勉强维持下去,他不能象别的孩子那样上学,玩耍。整天累得筋疲力尽,可是见到妈妈还要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他多么希望妈妈的病快些好啊,自己也可以象同龄人那样生活这孩子真可怜,如果我是善良女神,我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母子俩。让他的妈妈快点好起来,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幸福起来..
假如我是一位善良女神,我会让这世界变的更加温馨,可爱。我会让所有的人都健康快乐地生活。让人间充满真、善、美!
六、评价范文
七、写作
同学们,大家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
八、作业乐园:
写完读给爸爸妈妈听,与他们分享你的奇思妙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评赏析习作,学会欣赏、修改作文。
教学流程:
一、教师评点本次作文情况
二、赏析佳作
1作者亲自朗读
2同桌互相读。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2、学会听别人说,边听边思考。
3、从中受到新的启示,培养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1、想一想。
2、读一读。
读本次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3、说一说。
小组交流,谈自己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说说自己是怎么解决的,也可以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讨论怎样解决。
4、议一议。
把小组交流好的同学推荐到班里汇报,交流有无更好的方法。
5、评一评。
哪一组问题提得好,问题解决得好。
习作。
教学目标:想象作文,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1、写前启发。先讲一讲读过的童话故事,带入童话故事的王国。鼓励学生发挥。
想象力,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想象空间。
2、提出习作要求。出示课文中的图,供学生选择,也可选择其他动物。想象动。
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
3、写前交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的动物及他们之间的故事,大家互相启。
发,取长补短,进一步开阔思路。
4、动笔写故事。
5、全班交流评议。选择故事编得有趣、情节曲折的或某一点写得好的在全班交。
流;同时指出存在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6、修改自己的作文。
7、把自己写的童话故事读给朋友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读一读:自由读词语。
2、谈一谈: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每组是意思相反的词,上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厌恶,叫贬义词;下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喜欢或者是敬佩,叫褒义词。
4、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语。
教学目标:
1、积累八个字组成的成语,并能理解其意思。
2、通过生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
1、自读成语,思考:这些成语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2、小组交流成语意思,可查字典解决。
3、全班交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达到很高的程度后还要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如眼见,亲眼见到才是实的。强调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的重要。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金子不全是纯金,人都有缺点,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4、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八字成语。
5、交流自己还知道的一些八字成语。
1、借助拼音自读,试着连一连。
2、汇报并说理由:
“谎”,与说话有关,左边是言字旁。
“笛”,笛子是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
“棍”,木棍是木头做的,是木字旁。
“港”;港都与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
“愤”,愤怒与心情有关,左边是竖心旁。
“袜”,袜子跟衣物有关,左边是衣字旁。
“捆”,捆书要用手,左边是提手旁。
“妇”,妇女是女子,左边是女字旁。
3、齐读——指名读——扩词练习。
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懂故事内容。
2、理解寓意,明白这个故事讽刺了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不能跟着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方法。
3、结合实际会谈自己的体会。
1、自学成语故事:读不懂的可看图、请教同学、查字典等。
2、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1、自由准备成语故事。
2、然后分小组举行擂台赛,获胜者参加全班的擂台赛。
教师可和学生共同制定一张评分卡,师生共同评议,对优胜者给予表扬。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六
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语文园地五》是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以及展示台组成,而本组我的发现的编排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需要学生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而在日积月累中,本组安排了数量词的练习,要求学生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在“我会读”的安排中,需要学生通过朗读运用,从而积累词语;“读读背背”则延续了本单元“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主题,安排的小儿歌《走山路》,短小并有着深刻含义。口语交际则围绕“合作”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展示台的设计也方便老师延续口语交际的话题展开。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年段教学重点。二年级识字教学应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班学生虽然接受能力一般,但是因为本班是课外阅读实验班,所以在长期坚持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能通过课外阅读认识并积累了大量生字。为他们的课内学习打下了基础。因而本课的重点我设置为运用新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但是因为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对于生字的运用仍未牢固,学习相关知识仍有所欠缺,因此数量词的积累将可能会成为本课的难点。
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结合我这学期对于语文园地的教学方式,巧设“海底世界识字之旅”这种生动有趣的历险情境,变枯燥的练习为游中学,学中积累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各园地中穿梭在地球的五大洋中,并通过情景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读、比、写、说、演、编、画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充满激情和挑战的.生命历程。我把本学期的八个语文园地的学习设计成了八次“海底世界识字之旅”,分别是1.2单元的“北冰洋之旅”,以常见动物北极熊和海星作为学习小伙伴,引导学生学习;3.4单元的“印度洋之旅”,以美丽的珊瑚和贝壳为学习小伙伴;5.6单元的“太平洋之旅”,将会以学生都喜爱的海豚作为学习小伙伴;7.8单元的“大西洋之旅”,则会以各种各样的鱼类为学习小伙伴。让学生通过这一次次的历险,变枯燥为乐趣,让孩子们通过历险,完成园地的学习。
第一课时目标:(本设计的课时)。
1.应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认识“铁、钉、裙、裤、袄、疼、痛、疯”八个字,引导发现并说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让学生积累识字方法。
2.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准确使用数量词。
3.让学生通过读记词语并运用词语说话,掌握读读背背中要求掌握的15个词语,并积累词汇。
4.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让学生对单元主题“团结”有新的体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
5.通过情景学习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并通过儿歌学习,回归单元主题,深化认识,从而与同学建立起团结友好的关系。
2.围绕“合作”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会把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乐于与人分享。
3.通过情景学习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
第三课时目标:
开展“展示台”的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关于团结的词语和谚语等多种积累成果,并通过展示,学会欣赏别人的成果,珍惜自己的成果,并把成果收入学习记录袋。
1.能发现运用新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2.能正确运用数量词。
1.教学课件;2.教师坚持能在前四个单元中落实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开场白:同学们,又到了我们一个单元一次的“海底世界识字之旅”的时间了,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太平洋,将会认识新的朋友呢!
2.介绍学习小伙伴:小海豚。
二、激发疑问,历险开始。
(一)我的发现。
1.观察:这一群小海豚身上有什么?(生字宝宝)。
2.借助拼音读生字,读准字音。
3.多种方式检测生字: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组成词语认读。
4.为生字分类,小结方法:在小组内说说分类,先自己想,然后再说,看谁的发现和别人的不一样。
5.根据偏旁扩充学字:还认识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怎么认识的?
(如果遇上学生说出与“钅、衤、疒”三个偏旁相近的偏旁的字时,更要教会学生分辨偏旁的区别。)。
(二)日积月累——我会填。
1.过渡:小海豚知道我们都是识字小能手了,需要请我们帮个忙呢。好朋友小鱼给了它一封求助信,但是它也不大认识这些字,想请大家帮帮忙。
亲爱的小海豚:
你好!
小鱼。
2.出示课件:让学生先自由读,然后齐读。根据信中的数量词,小海豚还想知道更多知识,让学生拓展说出课本中的数量词,并写在课本上,然后同桌互评,谁写得好,写得对。
3.过渡:同学们真棒!你们真是小海豚的好朋友,它要当我们的导游带领我们畅游太平洋呢!快跟上来吧!
三、学会积累,学以致用:日积月累——我会读。
1.读词语:让学生以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海星身上的词。
2.认读词语:大声抢读、开火车轮读,分男女生读词语。
3.说话写话: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话吗?选择你最喜欢的词语说说话,能写就写下来,然后读给同桌听。
4.汇报,评价。
四、交换礼物,情感积淀: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1.过渡:小海豚这么辛苦地当我们的导游,我们是不是该送点礼物给它们呢?
2.示《走山路》: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多读几遍。
3.初次检测朗读情况:喜欢读的站起来读;(时间还够的话试背)。
五、回顾所学,作业超市:
1.下课前回顾今天经历的冒险,学到的知识。
2.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项作业做一做吧:
(1)小诗人:把小儿歌背下来,下节课小海豚会评谁背得好。
(2)识字大王:今天的生字词语,我们还可以收录到《识字大王识字本》。
(3)小作家:用上今天学到的生字词语,编成一个小故事。
(4)小画家:为小海豚和它的新朋友小猪、小兔和小鹿画幅合照。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日积月累”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4.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5.读成语故事,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创编构思新颖、想象合理、内容具体生动的童话故事。并能使用简单的修辞手法,注重对想象能力的培养。
3.使学生懂得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3.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引出交际话题。
生活中你可能会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想一想,你有过吗?想过怎么解决吗?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交际的话题就是“动脑筋解决问题”。
二、遭遇问题,想方设法。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出示课件:处处都有创造的机会。)(课件二、三)。
2.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
3.组内提出问题,作好记录。
4.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改进方案。
5.推选发言人代表小组全班交流。
提醒注意:说的:交流时说话通顺、连贯。口齿清楚,大方自然。听的: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课件四)。
四、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
五、总结收获,提出希望:
希望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事事处处留意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个善于动脑的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出示学生熟悉的童话。)(课件五)。
2.在童话故事里一块石头可以让人听懂动物的话;一朵七色花可以实现孩子的任何愿望……世间万物在童话的世界里都有了人类的善与恶。
3.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有有趣的内容;童话故事中善恶分明。
4.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是创编童话故事。
二、明确目标,指导写作。
1.方法指导:
a.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做主人公;重点想象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事;确定题目。(提醒:主人公不能过多,题目要简洁。)。
c.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
d.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描写表现其性格特点。(课件六)。
2.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三、组内交流展示,互相学习,互相修改。
四、评价。
五、誊写作文。
一、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课件七)。
2.自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3.同桌互读,正音。
4.从这两行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5.再说一些意思相反的词。
6.选择其中一组反义词造句。(将一对反义词置于一个句子中。)。
二、读读背背。
1.出示课件“读读背背”。(课件八)。
2.自读,看谁能很快地背下这些八字成语。
3.这些成语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4.交流词义。(课件九)。
5.集体读、背。
6.在小组里检查背诵。
三、连连认认。
1.出示课件,读一读,组组词。
2.连一连,读一读。
3.全班交流订正。
4.认读生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5.扩词练习。
四、成语故事。
1.自由地小声读读“刻舟求剑”。
2.想一想: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3.学生练习讲个成语故事。
4.讲讲自己知道的别的成语故事。
五、总结。
口语交际:动脑筋解决问题。
习作:编写童话。
日积月累:八字成语。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八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是新课程赋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真是文章的生命所在,让学生融入情境,在情感中涌动,在思维中争辩,在人性中流淌。培养学生发表见解、倾听发言、搜集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1、口语交际:保护文物。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习作: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我的发现:读一读2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日积月累: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5、宽带网: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
1、大多数学生对长城的感知较为肤浅,让登过长城的同学亲自说说,有利于本次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2、根据写的导游词,模拟小导游进行讲解,生会感到困难,师应该先让说话能力强的同学示范。
3、对联教学要联系社会这个大环境,让学生明白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五、重点难点: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引导为主,少讲多练,以练说带练写。
七、课前准备:
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我的发现”。
(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了解句子的特点和作用。
句子的后半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另外找出相似的句子写、读。
4、举一处景物仿写。(学校篮球场)。
(二)、日积月累。
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
例: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
师诱导:一径对半帘竹阴对花影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
4、另举几例本土文化方面的对联。
寨口桥桥亭:
[对联]:成桥成亭成就诸公千古德;可渡可憩可安沈子九愿心。
[赏析]:此桥亭联上句意在说明造桥的人的功德无量。下联点名桥和桥亭的作用“可渡可憩”。
[风物介绍]:寨口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寨口,位于莲花岗与岩山之间,跨越山溪,是一座山区石拱桥。桥全长30米,宽2。6米,高10米。系用90块长条石横向并列砌筑的山区石拱桥。这种砌筑方法在目前已知的绍兴古桥中仅此一例。拱圈用小块石料按纵联砌筑,在绍兴石桥中所罕见。此桥在清嘉庆《山阴县志》中有载。桥重修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离桥二十米有桥亭一座,内有建桥碑记石一块。
(三)、了解宽带网的知识。
1、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2、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a)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b)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c)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请你谈谈心目中的长城形象(生自由说说)。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
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一)、创设情景。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五)、学生演一演小导游。
(六)、鼓励展示优秀导游词。
九、板书设计。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十、作业设计。
利用假日,学生亲自去寨口桥考察,摘一摘对联,写一写导游词。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九
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2.能够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掌握转述句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进行句子转换练习,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认知内化。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相机板书(语文园地八)
出示课件1:
二、复述小达人——学习“交流平台”
1.谈话激趣,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探究复述故事的方法。
出示课件2:
2.学生认真回顾并进行交流。
出示课件3:
3.提示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看看每段话分别写了与复述故事有关的哪方面内容,分别又介绍了哪些有用的方法。
出示课件4:
预设1:第一段话是介绍复述故事的特点是什么(不同于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
预设2:第二段话明确了复述故事的几种方法,第三段话提醒我们在后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以致用。
4.再读第二段话中提到的几种复述故事的方法,联系单元学习看看各自都在哪篇故事中运用过。
教师提示思考:在学习时自己是如何复述这些故事的?
(1)指名汇报交流。
出示课件5.6:
(2)用这些方法进行故事复述有什么作用?
预设:更容易记住故事的内容,不会遗漏精彩情节。
5.出示一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复述。
出示课件7.8:
6.小组讨论并复述:选择一种方式,如借助表格、示意图或文字提示。
7.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师生根据评价单点评指导。
出示课件9:
8.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0:
相机板书(复述 用自己的话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设计意图:复述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知识与方法需要不断地总结,也需要不断地借鉴、模仿,更需要不断地练习。本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说练结合,打开学生的思路,学习总结的方法。)
三、火眼金睛——走进“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11:
2.指名朗读词语,识记多音字“吐”。 教师适时指导。
出示课件12:
“咳嗽”的“嗽”读轻声,“唠叨”的“叨”也读轻声。“吐”是多音字,在“呕吐”一词中读第四声。
3.再次朗读,认真观察这8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1)第一组词语中的每个字都是口字旁,第二组大部分都是言字旁。
(2)师生共同讨论明确:这些词语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这些词语的意思跟它们各自的偏旁部首关联紧密,比如“咳嗽”就是跟嘴巴有关系,“辩论”跟说话、言语有关系。
出示课件13: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口字旁”和“言字旁”的词语。
出示课件14:
5.辨析形近字“辩”与“辨”。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教师明确:“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
出示课件15:
6.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6:
相机板书(形声字 形旁表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学会一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四、表情达意——“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两组句子
出示课件17:
2.对比读两组句子,你感觉每组句子的哪一句写得好,谈谈你的理由。
预设点:学生们会说每组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但是在谈谈理由时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这时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读第二句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可以尝试动作表演,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情景。
学生讨论。
预设:我们发现第二句更能体现顾客的急不可耐,这是一个急性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这个细节描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心理。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第二句话,并想一想加点部分所表现的情形。
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预设:(内容见课件)
4.教师点拨:加上像“噌的一下子”“扑通”这样的词汇,句子就给人一种画面感,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就叫做拟声词,拟声词给句子增添了色彩和情趣,使人物形象、事物的特点栩栩如生。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拟声词吗? 相机板书(拟声词使人物形象、事物的特点栩栩如生。)
预设:(内容见课件)
出示课件18:
5.拓展练习,在下面的句子中加上合适的拟声词。
6.你能自己用用拟声词说一句话吗?
出示课件19:
预设:布谷鸟咕咕地叫个不停。
预设:妈妈“哐啷”的一声把锅掉在地上。
(设计意图: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文字才有生命力。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用拟声词自己说一句话,学生由知识的掌握提升到能力的具备,实践是检验理解的唯一标准。)
五、课堂回顾
教师进行小结。
出示课件20: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复述 用自己的话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形声字 形旁表意
拟声词使人物形象、事物的特点栩栩如生。
七、课后作业
选择课外的一篇童话故事,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习的复述故事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2.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3.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
掌握转述句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进行句子转换练习,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认知内化。
【教学过程】
一、细读题目,发现趣味
1.教师激趣引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文章标题的印象。
师过渡:常听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你们看来,好的文题都具有哪些特点呢?
出自 cOOco.NeT.Cn
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归纳:简洁明了,概括内容,新颖别致……。确实,文章的题目是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必须对文章内容有所提示才行,而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够让人产生阅读文章的强烈欲望。
2.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本上的四个题目,看看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21: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预设:慢—急,胖—瘦,大—小,大方—小气都是反义词。
预设:这两个人具有相反的性格特征。他们同时出现在一个故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师明确:
出示课件22:
相机板书(题目运用反义词有趣味 吸引读者兴趣)
4.模仿例子,将下列题目补充完整。
出示课件23:
5.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题目吗?
学生自由发言。
6.拓展练习:试着根据自己拟定的题目编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看看谁的想象最有趣。
(设计意图:本板块由发现已给题目的趣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拟写有趣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对上一次习作课的进一步提升,挖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转述话语,活用语言。
1.师过渡: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个人的话转述给另一个人听,如何转述呢?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转述别人话的技巧。
出示课件24:
预设:这两句意思没变,都是说裁缝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预设:这两句的标点不一样,第一句有冒号引号,而第二句把冒号改成了逗号。
预设:这两句中的人称代词不一样,第一句用的是“我”,第二句用的是“他”。
预设:语气词“啊”去掉了。
2.表演:请三个学生上台表演着说一说这两句话。甲是裁缝,乙是“我”,丙是另外一个人。甲对乙直接说第一句话,丙没有听见,乙再把甲的话转述给丙,说的是第二句话。
3.教师总结,提示转述的要点。
出示课件25:
相机板书(转述句三个变化 人称 标点 语气词)
4.练一练:小组内练习改为转述句,下面这两句话,注意意思不变,标点和人称要变。
出示课件26:
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5.悄悄话游戏,口头转述。
(1)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来,老师对这个同学说一句话,请这个同学转述给下一位同学听,下一位同学再转给下一位同学听。
出示课件27:
(2)游戏结束后,评比优秀话务员。
6.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28: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语言,还要用语言。转述句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创设情景,贴近生活,对比异同,找到转述句与原句的变化,“悄悄话”游戏创造使用转述句的情境。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对转述由了解到熟悉再到得心应手。)
三、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桃花一般都在什么时间开放吗?
预设:三月。可是有的地方却不是这样的,不信你们看。
2.出示《大林寺桃花》,老师范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准诗句的节奏。
出示课件29:
3.简介作者——白居易
出示课件30:
4.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大林寺桃花开放的时间比山下迟很多?
出示课件31:
5. 教师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大林寺即景吟成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写初夏四月诗人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的花卉已经凋谢,但他在山寺中意外看到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诗人触目所见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惊讶与欣喜之情。全诗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代绝句中的一首珍品。
6.指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对古诗的感知,借助文中的插图说说古诗的大意。
教师点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出示课件32:
7.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朗读古诗的过程中,脑海中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出示课件33:
8.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情境,读出美好的画面感以及诗人的惊喜之情。
出示课件34:
9.学生齐读诗歌,并试着进行背诵。
10.你还学过白居易的哪些诗句呢?
出示课件35:
(设计意图:朗读古诗,读出诗情,解说词语,借助图片理解诗意,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意境,让学生亲近古诗,喜欢古诗,进而生发对经典文化的热爱。)
四、课堂回顾
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36:
五、课后作业
积累背诵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题目运用反义词有趣味 吸引读者兴趣
转述句三个变化 人称 标点 语气词
语文园地教学是巩固一单元学习的综合性教学。本单元语文园地的目的在于学会复述故事,使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汉字的某些构字的特点,扩充识字量。巩固学生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能够通过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等体会词语在语句表现的情景,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学会给故事编写有趣的题目;学会对古诗的欣赏,并积累背诵。
在“交流平台”栏目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复述出来。复述课文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复述课文用了哪些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平台”中小伙伴的话,对集中复述方法进行总结。讲故事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语文口语交际活动,我在教学中课上出示课外故事《小鼹鼠的愿望》,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通过学生上台讲故事,师生评议环节,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又能够把复述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识字加油站”中就是将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连字成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采用自己观察,小组交流谈论的方式,教师走入学生中,倾听、指导。把共性的问题放到课堂上一起解决。使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与生活经验挂钩,从而知其意、懂其情、读出味、记得牢。
“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读句子,理解拟声词在句子中所产生的效果,并尝试仿写句子。在转述的讲解中我创设了多种转述的环境和课堂情境,比如“说悄悄话”的游戏环节,在轻松的氛围中把所学习的方法内化,通过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来达到教学目标。做到书本知识与生活积累的结合,由知识的掌握提升到能力的具备。
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我发现仅仅通过解释字词来学习古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是笼统的、模糊的。因此,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出示图片,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古诗。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学,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思考、积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轻松、愉快,知识掌握扎实牢固。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进一步得到提高。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
一、设计思想: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标》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本课设计上在进行人文熏陶的同时,更加注重语文实践、注重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积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对于三、四年级教材内容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交谈;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
本课(语文园地六)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宽带网”。
“口语交际”是结合本组的课文学习及“宽带网”的内容进行的,而“习作”部分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写成习作。
“我的发现”是让学生体会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词义是不同的。“日积月累”中设计了“读读背背”和“读读记记”,其中“读读背背”是启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读读记记”意在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进行扩展练习。
“宽带网”从“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向学生提供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资料积累。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单元的教材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三、学情分析: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已有了游览名胜古迹的生活积累,再加上影视频媒体的宣传、课外阅读的积累,降低了学习难度。再者,二年级的教材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只是在语言的表达上,还有待加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组的口语交际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整理写出习作。
2、了解不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3、积累名诗、名句。
4、积累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口语交际,从而整理、写作。
2、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3、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aabb”、“又…又…”、“不…不…”三组类型的词语。
2、通过本组的口语交际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整理写出习作,习作时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难点: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学习本课,采用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投影机、广播、电脑、网络、多媒体等)、自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来实施教学。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使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1.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注意课文中的有的不是一件事,先把每件事弄清楚,再把几件的事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重点了。
3.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
4.练习句子的语气,体会不同句子,语气也不同。
1.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先把每件事弄清楚,再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重点了。
课件。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七,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教学。
()分钟。
1.交流平台。
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你们对哪篇课文感悟深刻?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出示课件2)。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就像《古诗三首》中讲的主要是十代英雄为了守卫连疆,“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的是________,周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恩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梅兰芳蓄须》中,梅兰芳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延安,我把你追寻》是首现代诗,让我们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板书:课文大意)。
2.理解运用(出示课件3)。
(1)本单元课文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讲了三件事,注意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每件事的重点,再整体把握课文的重点。(出示课件4)。
(2)抄写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字。(出示课件5)。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3)理解成语的含义。
大义凛然: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正义,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有高贵品质的人。(板书:读背词语)。
(4)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感受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体会反问句更加强烈的表达效果。(出示课件6)。
(板书:读句子)。
师总结:通过练习,学会把握事情的重点,几件事的重点,再把握课文的重点。
3.日积月累。(板书:
日积月累(别董大))。
(1)学生读读背背(出示课件7)。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重点。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作者: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3)说说诗的大意。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所以感情真挚;作者以宽阔的胸襟,叙述眼前景色,让人感到悲壮凄凉。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落日黄云,大野苍茫,此情此景,不免有些伤感。日暮黄昏,并且又大雪纷飞,北风狂吹,只看见远方的群雁,出没寒云,使人使人产生了伤感。头两句写景但可以衬托出作者的忧郁伤感,使人像是置身于风雪之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了解词语含义的理解,积累运用到写作中。积累运用古诗,学会这首诗有大意,会背。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学积累了一些描写人的成语,学会了一首古诗。收获不少呀!
设计意图:将写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
内容。
完成填空。
课文大意。
读句子。
读背词语。
日积月累(别董大)。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形容人的词语:
奋不顾身、临危不惧、正气凛然、光明磊落、一马当先。
无所畏惧、赴汤蹈火、气壮山河、顶天立地、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勇往直前、知难而进、面不改色。
智勇双全、英勇无双、豪情壮志、坚强不屈、剑胆琴心。
粉身碎骨、赤胆忠心、坚贞不屈、旷古未有、赴汤蹈火。
威风凛凛、威武不屈、威震天下、战无不胜、飒爽英姿。
绝世超群、气冲霄汉、龙骧虎步、奋勇当先、一身正气。
不畏艰险、舍身取义、英勇就义、宁死不屈、英姿焕发。
《别董大》。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诗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一生交游甚众,极重友谊。民间不但传颂着他与李白、杜甫等一代大诗人在汴州聚首同游的佳话,而且他与当时弹琴名手董庭兰之间的友谊也被视为美谈。《别董大》这首诗就是诗人给董庭兰送行时的赠言。
全诗四句,可分两层。诗的前两句着重写送别时的景色。首句“千里黄云白日曛”视野开阔,充分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地域风光。“白日曛”三字给辽阔的黄土高原增添了迷茫暗淡的色彩。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写出了送别的时令和气候。作者写天气骤变,也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朔风劲吹,大雪纷飞,本来已经够凄凉的了,耳边又传来鸿雁的阵阵悲鸣,则更令远行人大有孤雁离群之孤寂无依感。雁总是群飞的,它使整个画面都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感情氛围中,令人在鸿雁的悲鸣声中联想到友谊。第一层这两句诗景中寓情,以情写景,场景空旷,笔力粗犷,但在粗犷中却又透出缕缕缠绵的情思,使送别的情调益发浓重。
诗的第二层感情基调和深沉抑郁转向放达高远。
第二层的两句诗主要是对董庭兰辞友远行的安慰与鼓励。“莫愁前路无知己”安慰董大在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会遇到知心朋友;“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董庭兰盖世美誉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诗的三、四句互为因果关系,第三句是果,第四句为因。倒置的句式,进一步表现董庭兰广交良友,珍重友谊。
和高适同时代的唐诗人李欣也曾作《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一诗,诗中通过描述董庭兰的美妙琴声,高超琴艺来表现董庭兰的为人和美好心灵。
如果说李颀对董大的评价是形象、具体的话,那么,高适的评价则是概括的、凝炼的。这首诗的意境高远,感情真挚,情景交融,语言纯朴,可谓赠别唐诗中的上乘之作。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课程分析: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秋天的快乐”,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
“我的发现”提供了形式相同的四组词语,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种颜色的新词语。
“读读背背”安排的对子歌,对子歌里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
“我会填”的目的是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补充动词。
“趣味语文”安排的是读绕口令。这个绕口令描写了彩霞映照大地,一群花花绿绿的鸭子在水中嬉戏,水花和霞光相融的美丽而有趣景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于季节的变化和美景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再加之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秋天的,所以在口语交际部分学生可以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其他部分的练习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感受到秋天带给人们的快乐。
学习目标:
1、愿意将秋天中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讲给大家听。
2、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3、会背诵儿歌。
4、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美言导入。
【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吧。
(设计意图)美言导入,让学生入情入境。
(简要实录)教师美言导入,并让学生欣赏秋天的图片。学生认真欣赏。
(二)口语交际,分享快乐。
【课件展示】请你说说自己在秋天里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要求:
(1)把做的事情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4)先在小组内交流(2分钟),然后举手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做好铺垫。
(简要实录)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做出点评。
二、我的发现。
(一)齐读词语、洞察发现。
【课件展示】齐读下列词语,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质疑补充,发言内容不要重复。
【课件展示】。
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火红粉红橘红桃红。
绿嫩绿翠绿碧绿墨绿。
蓝宝蓝碧蓝蔚蓝湛蓝。
(设计意图)运用不同颜色字体,考察学生发现能力。
(简要实录)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举手示意老师,随后举手发言。
郑永佳:每一行的词语里面都有第一个字。
柳泽琳:每一行的第一个字都是后面词语的第二个字。
施昱欣:每一个词语的颜色和字体颜色一样。
(二)强化训练。
【课件展示】请围绕以下两种颜色进行词语扩展。
要求: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质疑补充,但发言内容不要重复。
紫:青紫深紫浅紫。
黑:漆黑油黑乌黑。
(设计意图)强化训练,加深印象。
(简要实录)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学生纷纷说出“深紫”、“浅紫”、“乌黑”、“浅黑”等词语,教师最后出示三个词语。
三、日积月累。
【课件展示】齐读下面的对子歌。
要求:用铅笔画出对子歌中意思相对的词语(1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
天对地,
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设计意图)熟读对子歌,掌握反义词。
(简要实录)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齐读,对子互读。全班拍手读,女生和男生互相拍手读,最后给学生两分钟背诵。
四、我会填。
【课件展示】要求:独立思考,将下列括号填写完整(2分钟)。然后利用投影仪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可质疑补充。
匆匆地()快活地()。
悄悄地()拼命地()。
轻轻地()好奇地()。
甜甜地()认真地()。
(设计意图)掌握“地”后面加动词的知识,与“的”区分。
(简要实录)学生用两分钟在书上填写,教师提醒用铅笔填写。然后两名同学拿课本用投影仪进行展示,之后教师总结:“地”后面接动词,“的”后面接名词。
五、趣味语文。
【课件展示】要求:练习绕口令(2分钟),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花鸭和彩霞。
水中映着彩霞,
水面游着花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设计意图)练习绕口令,增加趣味性,练习口才。
(简要实录)学生自由练习绕口令,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本组单元课文,明确什么是段落的关键句;
2、了解关键句和本段落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找到并掌握关键句出现的地方及作用。
4、提炼出“围绕关键句写一段话”的写法,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关键句和本段落之间的关系。
2、难点: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找到并掌握关键句出现的地方及作用。
教学过程:
1.一认识“关键句”。
师:昨天,我读到特别有意思的两段话,你们有兴趣读读吗?出示两段“关键句”在开头的段落。点生读。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后面都是在围绕第一句的意思写。
师:相机引出“关键句”。
2.生合作读“交流平台”。动笔勾画其中的“秘密”。
3.师生交流。
师: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罗列“关键句”出现的三个地方和作用。
回顾课文、回归整体、提炼写法。
师:
“小福尔摩斯”们,现在去到本组单元课文中去找找“蛛丝马迹”吧!
出示交流要求:
(1)学生小组交流,找出所学精彩段落,师相机出示,让学生美美地读;
(2)师:去掉段落这三个“关键句”,进行对比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总结出“关键句帮我们更好理解一段话”,“段落中心意思更突出”。
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1.出示“美食糖醋排骨”图。
2.学生自由练说:妈妈做的糖醋排骨真好吃啊!
3.出示“春光”图学生自由练说: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总结:
师:看来,关键句作用真大啊!同学们发现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写作方法,以后习作中我们一定要记得用上哟!
设计意图。
“交流平台”在平常上课中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要么是老师不太明确要求,要么授课时“一笔带过”。事实上它的存在对学生“习得”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写作手法等提炼具有指导意义。用“以段代段”的理念,借助课外阅读段落,引领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会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这也符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一、设计思想: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标》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本课设计上在进行人文熏陶的同时,更加注重语文实践、注重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积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对于三、四年级教材内容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交谈;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
本课(语文园地六)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宽带网”。
“口语交际”是结合本组的课文学习及“宽带网”的内容进行的,而“习作”部分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写成习作。
“我的发现”是让学生体会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词义是不同的。“日积月累”中设计了“读读背背”和“读读记记”,其中“读读背背”是启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读读记记”意在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进行扩展练习。
“宽带网”从“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向学生提供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资料积累。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单元的教材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三、学情分析: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已有了游览名胜古迹的生活积累,再加上影视频媒体的宣传、课外阅读的积累,降低了学习难度。再者,二年级的教材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只是在语言的表达上,还有待加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组的口语交际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整理写出习作。
2、了解不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3、积累名诗、名句。
4、积累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口语交际,从而整理、写作。
2、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3、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aabb”、“又…又…”、“不…不…”三组类型的词语。
2、通过本组的口语交际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整理写出习作,习作时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难点: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学习本课,采用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投影机、广播、电脑、网络、多媒体等)、自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来实施教学。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使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教学效率!
七、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搜集自己游览过风景区所拍的照片、其它资料,放入自己邮箱;。
2、搜集尚未游览过但最感兴趣的风景区资料,放入自己邮箱。
3、搜集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歌,并试着了解诗歌大致含义。
教师:
搜集几个典型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做好知识储备。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可以上网的多媒体教室里,学生以6人小组为单位就坐。
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简易课件一个。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画面或照片。
一、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三、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4、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6、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我的发现。
1、自己轻声读一读句子,仔细看看句子中带点的部分,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生汇报。
3、全班齐读,再次感受。
4、你能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1、自读,想一想,这组诗句和什么有关?(都是和乡村田园生活有关的)。
2、师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
3、有感情地朗读。
4、试着背一背。
5、比一比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好。
展示台。
可结合口语交际,展示小组合作和单独完成的成果。如:“农村风光”图片展、讲一个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描写乡村景色的小诗等。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4.背诵《采莲曲》,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重点: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学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本;多媒体课件;歌曲《弯弯的月亮》《采莲曲》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教师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学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记录了什么,教师适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读中学时代用心做的读书笔记本,同时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
2.引入:到底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又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听一听同学们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究更多关于读书笔记知识的兴趣。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中出示的四句话,看看四句话中分别都说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四句话写出了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再读四句话,看看自己对哪种方法最感兴趣,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感觉既简单义不耽误时间。
师: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生:我对其他三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写感受的过程中我会认真思考句子的含义。
师:是的,所以每次老师特别喜欢让你们边读课文边将自己的简单理解写在旁边,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另外多背诵一些好词佳句,还可以用到我们平时的说话、中呢。
生:我对第二段话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以后在文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词语或者句子。
师:是的,这种方法虽然有点费事,但对我们的大。
生:我觉得最后一种方法也不错,注明句子的出处后载们就能够一下子记起阅读过的内容啦。
们的阅读、能力,还能让我们不断形成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4.拓展学习:引导学生拿己的读书笔记,通过与平台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读书笔记的质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研读四句话,从中感受到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在与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优化读书笔记的意识。
1.课件出示“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导学生边读边看看三句话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用着重号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学生再次认真朗读句子,想一想加点字“得”前后两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样的关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明确“得”后面半部分是对前面动作词状态、程度等的补充说明,因而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同时试着补充完成第四句话“妈妈累得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累”的样子、程度等,同时对他们的写话予以梳理(如“妈妈累得说不出话来”“妈妈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写话练习“ 得 ”,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得”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动作词。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中给出的两句话,注意加点词语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点。
(1)指名学生回答(一句话中,几个分句子前后词语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种含有几个分句的句子,前后两句话首、尾词语相同,这样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叫“顶真”。
(2)教师补充出示几则例句:a.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顶真修辞的有趣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两个句子,边读边体会句子的特点。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试着照样子补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号,教师注意提醒他们下一句必须以“弯弯的小桥”开头,适时补充出示“弯弯的小桥那弯弯的小船”。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这是一句歌词,歌曲《弯弯的月亮》。
(5)课件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有趣特点,同时在写话练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认知内容,提升了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1.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回顾关于读书笔记以及词句段运用两个方面的认知。
2.教师: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确实有不少收获,老师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并让它真正为我们学习语文服务。
1.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2.背诵《采莲曲》,读中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2.学生交流(横平竖直),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这里的“横平”并非是我们认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时保持一种平势。同时引入学习:接下来我们继续掌握关于撇、捺两种笔画在汉字中的书写要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回顾旧知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已有书写认知进行书写要领内化巩固,同时激发了学生了解更多书写要领的积极性。
1.课件出示“书写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个生字,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撇、捺在每个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们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只有将撇、捺两笔写得舒展,字整体才能够舒展和优美。
3.指名四位同学板演生字(每位同学按照顺序分别板演2个生字),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的书写并予以,教师重点提醒他们看看撇、捺两个笔画的书写是否做到了“舒展”。
4.教师根据学生的适时予以修正、范写,重点提醒他们注意“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笔捺画要舒展,与撇画保持对称之势}“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画不要写得过长,下面“木”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对称;“雾”下面“务”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画则要稍微收敛;“奏”上半部分的横画要紧凑,撇、捺要舒展。
5.学生自主临写8个汉字,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重点看看他们有没有注意撇、撩两个笔画的书写舒展到位。同时挑选书写较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发现与教师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妤地掌握了撒、撩笔画的书写要领,进一步提升了汉字书写能力。
1.课件播放歌曲《采莲曲》,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谈话引入:这首好听的《采莲曲》就是根据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王昌龄的诗歌《采莲曲》创编而来的。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读读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2.课件出示诗歌《采莲曲》及其画面,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一想该如何读好诗歌的朗读停顿。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芙”是第二声,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朗读停顿(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学生齐读诗歌。
5.学生朗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这首诗歌描写的应该是夏天的景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从图画上画的荷叶、荷花看出来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
师:同学们,除了从画面中看到了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想到了有人划着船在荷花、荷叶中游玩、观赏。
师:这画面中并没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中想到的,说明有人在荷花,荷叶间唱歌。
师:你的想象非常准确。那你们猜一猜,这会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是女孩子,她被荷叶、荷花给挡住了。
手法,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想象诗歌的画面美,同时想象诗歌中的声音美。
7.学生尝试背诵诗歌,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边读边想象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声音,进而自然融人到了诗歌的美好意境中,并体会到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趣。
美好而又短暂的一节课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回家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再次进行汉字书写巩固,同时还能把今天学到的这首《采莲曲》背诵给家长听一听。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八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能独立识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课外学习所得,展示与同学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课前准备】。
1、课堂小练习。
2、生字认读卡片。
3、“辩论会”的活动主题牌。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篇十九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秋天的快乐”,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
“我的发现”提供了形式相同的四组词语,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种颜色的新词语。
“读读背背”安排的对子歌,对子歌里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
“我会填”的目的是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补充动词。
“趣味语文”安排的是读绕口令。这个绕口令描写了彩霞映照大地,一群花花绿绿的鸭子在水中嬉戏,水花和霞光相融的美丽而有趣景象。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于季节的变化和美景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再加之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秋天的,所以在口语交际部分学生可以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其他部分的练习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感受到秋天带给人们的快乐。
1、愿意将秋天中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讲给大家听。
2、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3、会背诵儿歌。
4、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
一、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美言导入
【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吧。
(设计意图)美言导入,让学生入情入境。
(简要实录)教师美言导入,并让学生欣赏秋天的图片。学生认真欣赏。
(二)口语交际,分享快乐
【课件展示】请你说说自己在秋天里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要求:
(1)把做的事情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4)先在小组内交流(2分钟),然后举手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做好铺垫。
(简要实录)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做出点评。
二、我的发现
(一)齐读词语、洞察发现
【课件展示】齐读下列词语,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质疑补充,发言内容不要重复。
【课件展示】
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火红粉红橘红桃红
绿嫩绿翠绿碧绿墨绿
蓝宝蓝碧蓝蔚蓝湛蓝
(设计意图)运用不同颜色字体,考察学生发现能力。
(简要实录)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举手示意老师,随后举手发言。
郑永佳:每一行的词语里面都有第一个字。
柳泽琳:每一行的第一个字都是后面词语的第二个字。
施昱欣:每一个词语的颜色和字体颜色一样。
(二)强化训练
【课件展示】请围绕以下两种颜色进行词语扩展。
要求: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质疑补充,但发言内容不要重复。
紫:青紫深紫浅紫
黑:漆黑油黑乌黑
(设计意图)强化训练,加深印象。
(简要实录)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学生纷纷说出“深紫”、“浅紫”、“乌黑”、“浅黑”等词语,教师最后出示三个词语。
三、日积月累
【课件展示】齐读下面的对子歌。
要求:用铅笔画出对子歌中意思相对的词语(1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
天对地,
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秋月白,
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设计意图)熟读对子歌,掌握反义词。
(简要实录)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齐读,对子互读。全班拍手读,女生和男生互相拍手读,最后给学生两分钟背诵。
四、我会填
【课件展示】要求:独立思考,将下列括号填写完整(2分钟)。然后利用投影仪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可质疑补充。
匆匆地( )快活地( )
悄悄地( )拼命地( )
轻轻地( )好奇地( )
甜甜地( )认真地( )
(设计意图)掌握“地”后面加动词的知识,与“的”区分。
(简要实录)学生用两分钟在书上填写,教师提醒用铅笔填写。然后两名同学拿课本用投影仪进行展示,之后教师总结:“地”后面接动词,“的”后面接名词。
五、趣味语文
【课件展示】要求:练习绕口令(2分钟),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花鸭和彩霞
水中映着彩霞,
水面游着花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设计意图)练习绕口令,增加趣味性,练习口才。
(简要实录)学生自由练习绕口令,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