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优质20篇)
总结是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关键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一
艾孜买提5102049017。
摘要:“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无数珍贵的文化财富。众所周知,文化也是人类进化的产物,而文化本身也是不断的进化,不断地积累。回溯时间的长流,中国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就有了对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的思考。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历史的进化,我们会发现早期的对历史的进化思想有着很多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其实说到进化思想,进化的思想并不是在19世纪末才如神兵天降般影响到中国的史学界的。早在千年之前的先秦及两汉时期,便已出现了朴素的、带有哲学思辨性的进化思想。
中国的史学自古便是极为发达的,早在上古三代时期,《易传》就充分肯定了事物变易是具有必然性的,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们在阐述各家思想的同时,也不时透露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其中最为有名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亚圣”孟子,以及他提出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孟子提出了“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二元循环的,盛衰之世在循环之间又以五百年为单位交替向前变易,而且历史的推动力不是人民,不是生产力,也不是某些偶然事件,而是天降的圣人。
由于孟子在中国思想界的崇高地位,他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难以避免的影响到了后世的史家们。即使有史家希冀提出具有进化思想的理论,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的怪圈之中,但是在历史循环的每一个阶段内,也蕴藏着历史进化、变易、发展的趋势,二者可谓是矛盾的统一。如下是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最突出的几个史学思想。
首先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为载体的“五德终始说”。此说是一种解释王朝更替与历史变易的学说,包括两个解释系统。其一是由战国阴阳家邹衍创立的按照“土木金火水”相胜之序来解说自黄帝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二是西汉经学家刘歆创立的按照“木火土水金”相生之序来解说自伏羲以来的中国历史。两种说法都认为每一朝代都有它的一德,就好象每一个人都有属相一样。不同的是,前者认为一德克一德,一个朝代取代另外一个朝代是依靠“逆取”、“革新”,这就叫做“五行相胜”;而后者认为一德生一德,前朝将天授之大位“禅让”于后朝,五德彼此相生。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都是为了证明新朝代旧朝乃是承上天之意,是合理合法合乎统绪的。从中我们能看出“五德终始说”的提出者们在创建这一思想时,是带有一种朴素的进化思想的,前朝气数、德运已尽,故新朝携新生或新胜之“德”,已全新进化之姿态接受天命,登上历史舞台。但即使如此,“五德终始说”也还是难以跳出历史循环的怪圈,只是从孟子的二元循环变为了五元循环。
而汉初的史学、经学家们则将此类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及天人感应色彩的历史循环或进化思想继续发扬光大。
首当其冲的便是西汉经学大儒董仲舒及其“三统”说。董仲舒的史学思想无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易传》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他提出了“有道伐无道”之说,自夏以来是“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的一个相克相胜过程。但董仲舒的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还是“三统”说。“三统”说是一种肯定历史朝代必须按照黑、白、赤三统依次循环更替的学说,此学说认为凡是异姓王受命而王,都必须改正朔,由于正朔不同,物萌之时的颜色各异,也就有了黑、白、赤三色。三统说从其表述形式而言,无疑是一种历史循环论,其最强调的就是一个“复”字,但就其实际内涵而言则是进化的。首先,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种体现亲疏之义的尊崇新王之说,主张新王与上两代旧王并为一轮之三统,新王需存二王之后,且帝王愈远愈疏、愈近愈亲,这种尊新王思想,无疑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再者,与“三统”相对应的是忠、敬、文“三道”,此乃一朝之礼乐制度,三道的循环是以变革礼乐,对前朝礼乐制度进行损益为主要内容的,当然也是一种进化论。因此董氏的三统说是一种以循环为表、进化为里的史观。由于儒家及其发展形式——经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历史循环变易论一直占据着史学界的主流地位。
中国文化中展现出的早期的历史观其实就是“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g.b.维科认为历史的变化经过3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历史变化经历了这个阶段以后,就会重新回复到原始时代,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历史观的进化,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也开始逐步融入世界,以进化论为主导思想的史学观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史学界,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文化思潮。为此奔走疾呼得最为卖力的当属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著作《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中,便开宗明义的宣称,“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而另一位思想巨匠严复则用妙笔生花的译作将西方进化论介绍至中国,除了最为有名的《天演论》外,严复翻译的另一部西方社会学著作《社会通诠》则明确展示了西方历史的“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的进化历史观。用形象的说法来描述进化历史观就是,历史是一条由野蛮到文明的“直尺”,尺上有诸多“刻度”,代表了历史进化的各个阶段,常见的“刻度”有“石刀期—铜刀期—铁刀期”、“渔猎—畜牧—耕桑”、“野蛮自由时代—贵族帝政时代—君权极盛时代—文明自由时代”。整个历史进化过程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代代嬗变而来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此数种时代,无论何国何族,皆循一定之天则而递进者也。”历史进化论思想可谓彻底改造或颠覆了过去中国史学界那种在循环与进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史学思想,进化论将过去可能是一个圆圈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拉直了,直线两端伸向无穷远。而持历史进化论观点的史学家们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便是历史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所谓“优”与“适”,并非是传统史家所谓的有道德的,恰恰相反,无道德的,甚至野蛮强势乃至无耻者才在进化之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只有且必须通过变法图存才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与强者为伍。不然,若只是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弱小悲凄,或者说是“占有道德的制高点”,便只能走向灭亡,而这一思想便为清末的一系列改革变法乃至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
或许当年达尔文在书桌前为自己的巨作《物种起源》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万没有料到,他的思想早在千年以前,便以一种朴素的形态影响着万里之外的一个古老的国度,他更不会想到的是,他的思想还未经过太久,便已在那古老神秘的国度掀起了思想乃至政治的滔天巨浪。我想,历史的趣味便在于此吧。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二
第1页。
2013-4-8。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
(1)纹理。
(2)礼乐制度。
(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文化现象(2)种类:
政教改化:有组织,强制的政教风化:有组织,并非强制的教育感化。
4、孔子在中国道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思想基础?
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
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确立了道德谱系的阿基米德点(2)孔子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构。
a孔子与春秋时代的基本状况b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仁。
孔子的道德是建构在自觉意识和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
(3)如何理解孔子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奠基1春秋以前的传统道德具有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依靠外在强制的道德已经丧失其社会整合功能。
2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人类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理崩乐坏,道德急需重新建构。
3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将道德由外在强制的社会规范转换为内在的情感自觉,即道德必须建构在一种自觉的个人意识基础上。
4同时这种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道德正是建构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这使它具有了道德展开的起码前提。
三、什么是文化。
(一)定义。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患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符号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数。
第四章。
一、定义。
即指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广性所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
二、内容。
1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型区域地理2建立在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农业生产方式。
(1)夏商周的原始协作式农业经济。
(2)秦至清的家族式小农自然经济。
3与上述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宗法组织。
(1)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分封制。
(2)三代以后的宗法君主制分封制。
中国在二级群体中获得社会性满足的顺序:伦理——法律——宗教。
一、物态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二)特点:1创造性。
2时代性。
物态文化的时代性并不意味着进步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峰时期是宋朝,中国古代文化的隆盛时代是隋唐;
3民族性。
(一)生产1农业。
(1)基本情况:中国古代农业南北经济分界线:秦岭——淮河。
(3)农业生产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平1。
第2页。
2013-4-8。
1:54:57am保守。
忍耐。
2手工业。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手工技术文献。
家庭手工以纺织品生产为主3商业:单向性的朝贡贸易。
内敛式的海洋贸易。
中国古代的四民分业是士农工商中国古代抑制商业发展的原因:
第二,商业的发展导致的贫富悬殊与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家族伦理传统相冲突;
第三,抑制商业也与以农业为本位的古代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第四,中国传统世界观对经济人生得消极态度也导致了对商业的抑制。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不贱视商业的王朝是元朝。
(二)生活。
1、衣服。
(1)基本情况。
b华夷之别,交领右衽。
c尊卑之别,长衣配饰(3)当代社会中的服饰。
2、饮食。
人类饮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进餐时间的规律性。
第三,等级性和平均主义观念相辅相成;第五,中国文化的早熟而不成熟。
第三,社会关系上以血缘代替业缘;第四,文化人格发展的口腔期固着。
3、建筑。
(1)传统建筑概说。
世界建筑分为三大体系:欧洲,伊斯兰和中国。
中国建筑的三层式被称为天地人。
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体现传统价值观的?
第二,祖先崇拜的宗法制文化传统;
第三,极强的守恒性;第四,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4、社会交往。
黄帝——轩辕氏|:车子的发明者中国社会公德缺乏的原因:(1)社团生活的缺失。
(2)社会公德所要求的理性精神的缺乏(3)社会伦理的家庭化。
(4)公共空间的权力化、等级化。
第六章。
一、制度文化的定义: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适应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而组建的各种具有外在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二、特点:
1、时代性。
2、客观性。
3.、强制性。
1、科举制度。
b战国时代:客卿制。
c帝国时代。
察举也是汉代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d共和时代:选举。
(3)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使权力资源的分配有序化,减少了社会动荡;
b维护了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强化了中央集。
第3页。
2013-4-8。
1:54:57am权统治;
c传承了中华文明;
d科举制度造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定势。
2、法律制度(1)定义和特点。
(2)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
b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历代王朝的各种改革称之为“变法”)c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d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
e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f立法、司法与行政统一,行政干预司法;g以实质正义代替程序正义。
《唐律疏议》——把儒家思想法律化。
一、行为文化定义。
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二、特点:
1、大众性。
2、民族性。
3、地域性。
4、非强制性。
三、行为文化元素概述:仪式。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仪式是指按某种规定程序而进行的,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并且为人普通接受的一种行为方式,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
2、特点:(1)神圣性。
(2)话语的神话性(3)象征性。
(4)高度的形式化。
(二)节日。
1、节日的本性(1)节日能让人在一个非对象化的时空中自由地舒展开来。
(2)节日体现了一种活生生的时间节奏。在中国,仰韶文化时代是森林休耕,龙山文化史灌木休耕;春节在中国已经有至少三千年的历程。
(3)作为生存时间与体验的节日,总是会有些不寻常的交汇和新鲜经验。(4)节日还具有一种重新创造世界的神圣氛围。
2、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些特点?(1)根植于农业文明。
(2)祖先崇拜的宗法制特征(3)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4)非人格化特征。
第八章。
一、定义。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等。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二、特点:
1、精神性。
2、先验性。
3、超稳定性。
三、中国心态文化的特点:人文性。
1、这种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
2、这种人文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神本主义;
3、与此相关的就是中国人对伦理的过度重视;
4、非科学性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兵、农、医、艺。
唐代佛教唯识宗哲学消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思辨性太强。
1、与商周巫术文化传统的没落有关;
2、长期的小农生产的经验论导致了实用理论的顽强保存;
3、宗法血缘导致了人际关系异常突出,阻碍了纯粹理性的发展;
4、先秦时代的社会大变动决定了当时中国人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
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思形态。
(一)社会心理。
第4页。
2013-4-8。
2、乐感文化。
从文化模式来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也称爱感文化),基督教就是这种文化的表征,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类型:伦理型特点:
a、特点:饕餮纹,人兽共生。
b、美学风格:李泽厚称之为“狞厉的美”(2)雕塑。
特点:与绘画有关: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3)书法。
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4)绘画。
特点:一是散点透视,二是遗貌取神文人山水画以宋元时期水平最高(5)音乐。
中国音乐的主流是无音节体系(6)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京剧和昆曲。
特点:程式化,虚拟性。
程式化:程式指的是前人戏曲艺术经验的凝固形态、程式化就是在戏曲表演中以故常为法度的一种普遍倾向,是对前人戏曲经验和已有格局的蹈袭和俯就。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的文化领域经学:训解和阐释六经及其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领域中压倒的一切的学问,成为古代社会汉以后历代的官学。
近代以来在物态文化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心态文化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三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4、天下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最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15、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16、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话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通过考古发掘和人类文化学研究证明,五帝传说并不完全是后人的向壁虚构,它映现着某种历史真实。
17、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
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是争辩的论说。2.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18、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些理论,与这个学派也有密切关系。邓析当年专门帮人诉讼,“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狡辩术取胜,到公孙龙、惠施则有所谓“离坚白”、“合同异”之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这一派的学说也是随着战国的结束而消失了,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输入,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
19、西域: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20、察举制: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
21、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混战中的诸王招引匈奴乌桓、鲜卑贵族助战,大河南北从此成为匈奴鲜卑人的世界。晋永嘉二年(308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22、三省六部制:隋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并非必要,但在黄帝心目中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23、一条鞭法: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那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25、乾嘉学派:明朝的灭亡,告诉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所以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这样的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四
这次要说的是《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这本书也是我们专业的专业书籍之一,如果作为同等学力的考生,这本书是加试科目之一。此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总体,它的总体特征、基本精神等。首先要澄清和说明的就是本书的“文化”概念,这个词是我们人类学和最重要概念了,内涵非常丰富,现如今以有一两百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了,所以首先要明晰的就是此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如何。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传承和实践着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组织方式及其产品。从这个定义来看,文化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此书也将文化分为三个方面: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但是从本书的论述结构来看,本书的内容其实采用的是更狭义的文化概念,更偏向与泰勒的经典定义:“文化是一个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所以本书诠释的中国文化是偏向于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信仰、道德观念等这类精神心理层面。首先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是:农业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然后引申出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1、重伦理、倡导道德之上;
2、重和谐与融合;
3、重实际、追求稳定;
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以及礼制精神。需要解释或者说是和我原来观念不一样的是这里说的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看此书之前我从未将此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其实更重视集体观念,但是这里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始终围绕着人,重人事而轻鬼神,不像西方有个上帝高高在上,也有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关注百姓的人伦生活,从这几方面来看还是说得通的。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偏重辩证思维、直觉思维和中和思维,价值取向偏向: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
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
3、物质和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
4、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说完总体特征,第二部分是为分论,为本书的主要环节,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源泉:儒、墨、道、法、兵以及佛家,还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审美教育、科技,内容广泛,其中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精髓也说得不错。呈各流派相互吸收借鉴的趋势,古人处不同的境遇或者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追求功名利禄,需要积极进取的时候有儒家,遭遇失败或者需要退隐山林的时候有道家的清静无为;思考死亡、望及来生的时候有佛家。
第三部分算是从纵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其中要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杨朱“不拔一毛”的个人主义,也有主张听从内心感觉的人文主义,无鬼神的唯物主义等,其实中国文化中各种观点和见解很多,只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了而已。然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如自然观方面: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好了,顺应自然,但这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主客部分混为一体,从而缺乏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动力;西方文化更偏向对自然的征服,自然与人类,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所以更容易发展起来科学精神。但在过度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今天,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又散发出了它的价值,这也是中西文化相互借鉴的价值。然后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文化更为强调“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这给中国人带来了人与物、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境界,但也由于缺乏两极对立的思想,不走极端,导致了对罪恶感与灾难的感悟认识不如西方深切,对美、善、光明的追求不如欧洲人执着。中国文学也悲情不深,寂寞感不强,悲剧都常以“大团圆”式结尾,诗歌乐章也少有突破平衡、悲喜双用的结局。西方两极对立带给我们的是无穷进展、执着追求的精神,但也有其弊端,所以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更显其价值。
看教材书籍就是内容丰富,观点非常繁多,因为它本来就是浓缩的文章和观点了,确实也不能在这区区一两千字就能详尽其妙处,只能尽量着其精彩之处以及新观点而论之。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五
1.所谓传统是指人类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其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
3.西汉统治者之所以采纳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把统一思想视为首要的人物,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先秦的百家争鸣不利于统一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
4.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义利观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物质利于与道德谁决定谁,两者相互关系如何,其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6.孔子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
7.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描写琐碎的日常生活,以此来反映现实社会风貌和普通人情感的小说。
9.《隋志》把《史记》和__________________视为纪传体之鼻祖。
10.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专著。
二、选择题。
1.“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
c.《论语·雍也》d.《荀子·不苟》。
2.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
a.周公b.孔子c.孟子。
3.秦代统一的文字是()。
a.大篆b.金文c.隶书d.小篆。
4.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a,殷商b.西周c.春秋战国d.秦朝。
6.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孟子是孟问及其门人所作。
b.论语是孔子生前的著述。
c.庄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
d.左传是一部史书。
7.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的表现形式。
a.编年体b.纪传体c.纪事本末体d.断代史d.董仲舒。
8.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
a.隋唐时期b.秦汉时期。
c.汉唐时期d.宋明时期。
9.“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的最先提出者是()。
a.庄子b.董仲舒c.孟子d.张载。
10.隋唐两代的佛教学说在思想内容方面出现j—一种倾向,即()。
a.着重宣扬“空”的道理b.注重佛性。
c.“六经注我”的精神d.注重心性。
三、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
2、义利观。
3、方志体。
4、政教合一。
5、黄老学派。
四、简答题。
2、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3、简述孔子创立儒家私学的意义。
4、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征。
5、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
参考答案。
1、有机系统。
2、血缘关系。
3、独尊儒术。
4、道德理想。
5、道德和利益。
6、有教无类。
7、印刷术。
8、世情小说。
9、《汉书》10、《乐记》。
二、选择题。
1、a2、c3、d4、b5、c6、b7、b8、c9、d10、d。
三、名词解释。
2、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它既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的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2、义利观:“义”一般指仁义道德,“利”则指物质利益、功利等。义利观实质上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物质利益与道德谁决定谁,两者相互关系如何。其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3、方志体:又被称作地方志,它的最初形式就是由地方性的地理著作与地方性的人物传记会合形成。
4、政教合一:指的是政治和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致性。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过脱离政治、教育独立的思想。
5、黄老学派:即依托皇帝、主要发挥老子思想的一个学派,核心内容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四、简答题。
答案:
1、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2、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3、传统文化的融合期。
4、传统文化的繁荣期。
5、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2、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
1、重人生。
2、重践履。
3、重道德。
4、重和谐。
5、重直觉。
3、简述孔子创立儒家私学的意义。
答案:
1、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
2、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孔子为儒家私学编写了“六经”。
4、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
4、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征。
答案:
1、直观性。
2、实用性。
3、整体性。
5、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答案:
1、独特而实用的木质框架体系。
2、排列有序、错落有致的组群建筑特点。
3、多彩多姿的建筑装饰。
4、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
五、论述题: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
答案:
(一)基本精神。
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2、以民为本的精神。
3、天人合一的精神。
4、孝敬亲长、厚德载物的精神。
(二)当代价值。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转载自 cOoCO.neT.cn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六
班级:人文院旅游092班姓名:朱颖学号:22209212在上大学之前,中国文化从来没有被专门独立开来,作为一门课程来由老师讲授。对于中国文化的概念,我一直很模糊,对其了解也很狭隘,最多也就是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一些皮毛。比如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等等。但我们去了解这些,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去学习它们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是出于热爱,或是以想要达到一个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目的去学习,因而对它们的内涵并不是真正了解。
而这学期,通过把中国文化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讲,我才真正有机会了解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上,听老师讲的最多,最为深刻的就是儒道佛思想。虽说曾学过一点,但由于自己认识的肤浅,对于这些传统文化都有一些误解和不解。好在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对于中国文化或多或少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对于儒家思想,可能是三个当中我们了解最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一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提倡仁爱精神,认为人性是善的,因而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在儒家思想中,我接触的最少的就是中庸原则,但通过学习之后,我比较欣赏的也是这一原则。中庸是执两而用中,是和而不同,它要求我们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此外,它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
在课间,老师经常会放一些很美、很好听的音乐,老师非常提倡乐教,所放的音乐也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对此我也很赞同。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乐教,能给我们美的享受,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使心灵得到安宁、平静。
预它、改变它。这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极富启示意义的。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佛家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众生皆是佛,或者说有佛性。佛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既深且广:印度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的刺激和提升作用,使宗教的超越信仰开始补充、校正、融入以世俗主义为核心的本土传统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大量佛家名相与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语汇,融入我们日常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方式,比如:世界、实际、相对、绝对、觉悟、因缘、方便、解脱、彼岸、净土、平等、众生、现行、知识、唯心、慈悲、刹那、劫难,还有:口头禅、三生有幸、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六根清净、、花花世界、想入非非、一丝不挂、大千世界,等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学佛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和明确的“断恶修善,成佛作祖”,希望成佛以后救度苦难的众生,让众生摆脱轮回,成佛正果,破迷开悟。佛家思想中因果报应、灵魂转世的信仰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善恶皆有报、一切皆缘分、随缘放下等等。尤其是上节课的舍利子、佛骨给我很深的感慨。达摩祖师修炼那么久,修成正果,最后留下的是令世人赞叹无比的舍利子,那该是多高的境界啊。陆老师举得那么多例子,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佛的境界,一个值得我们去努力靠近、努力追求的境界。
对于这三种文化,各自有各自的内涵与精髓,有其深远意义与影响,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很可悲的是,我们看到当今社会上存在许多不良、丑恶现象,说的严重点就是——以变态无耻为时尚。从好多事件都可以看出来,这个社会的某些方面已经畸形、变态。比如: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连续多起杀害幼儿园儿童事件等等。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一颗不被世俗的浑浊污染的心。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也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要想真正深入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我们还需继续努力。陆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我们端正态度,用心学习,我们会更进一步。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七
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
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
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
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
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15、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完全是后人的向壁虚构,它映现着某种历史真实。
派的主张。
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是争辩的论说。2.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
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它的价值。
19、西域: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
当高。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20、察举制: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
21、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混战中的诸王招引匈奴乌桓、鲜卑贵族助战,大河南北从此成为匈奴鲜卑人的世界。晋永嘉二年(308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中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23、一条鞭法: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那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家税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增加朝廷收入,其政治观念的内涵仍未摆脱重农主义范畴。
25、乾嘉学派:明朝的灭亡,告诉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所以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这样的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八
答:(1)文工团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的历史的全过程式是一个传达室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是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隘文化应握的三个要点?
答:(1)狭义文化不但发为为中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农场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枋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加紧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因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公是全人类的普遍的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作文化事象的功能。
到了团结和凝聚务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答:(1)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民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拭目以待特色(2)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式中积演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3)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式,只有在各阶文化纵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合文化发民兵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5、文化传统的物点和作用?
答:(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务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2)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文化传统即有对社会发展的专心致志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起负面作用的。
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
通的便利。
7、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答:(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祖国统一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升为事先正统文秘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历源(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扒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我们的文化人未断绝,地域必珠保存之功力实在是不小。
8、古代自然利用方面的成就?
答:(1)古朝历代都有极其重视土地的垦殖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长利用(2)水利的兴修不公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联社恶性循环唐朝中期,正是由于大量光建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辐度提出高。最终在唐朝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北京时间中心(3)古代必造成利用自然的另外一顶重要举措是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到隋唐的时候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9、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答:(1)郡不受欢迎制的确立(2)中央集权制(3)官员选拔制的文化标认。
10、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的内涵?
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11、简述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文学方面怕原因?
答:(1)汉初文学多承着楚辞和战国策士文风发展。到武帝尊儒以手文学风沿为之一变。汉大赋则异趣它的曲终奏雅,劝百讽一实际遵循的是《诗三百》,的经学的“主文而谲”反经以权,所以名赋,在当时作家是很明确的,就是要皈依《诗》经学的“六义”大法。(2)更有意义的是乐府采诗制度的实施乐府这一政府机构,可能秦代就有但是用这个机构大力采集民歌。却是汉武帝的“独尊儒述”的表现。(3)五言这一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的诗体,在汉代人的歌唱中养育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文人们的极大兴趣,经过汉末至建成安时代的悲歌史慷慨,诗歌创作成了文人们最午要的精神竹活之一。
12、玄学对当时文化方面的影想?
答:(1)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是否定现实,而是超越现实。亲玄从无的要义是在胸襟的高旷培养起主观的暗界,超越现实而志天地自然相近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老庄玄言与山水计歌功颂德是对峙的两件事。(玄学诗)继而是以歌唱山水表示对自然的理会,是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已山水画也大体是道法自然的风沿的产物,此外严寒有不可不提出的书法。(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但东晋升能产生像王曦之那样的大书法家,与士族文化在那个时期的高涨,是有着大的关系的。
13、佛教职工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1)寺院,僧徒,也家必变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击着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2)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缓画艺术都有是艺术中的新景象。(3)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受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用权新的文学体载体的产生(4)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5)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6)寺庙和僧侣其至使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在中国立足(7)而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
14、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
欧洲。
15、两种说法实施的关键作用及意义?
答:(1)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税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2)两税制的意义也绝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难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浊,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3)重在的特点是两税法的实施,为社会的富人和穷人都不同程度了松了绑,正因如此,唐宋之际才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
16、唐宋之际社会的变革及经济文化的高涨?
答:(1)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2)唐宋间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化是市井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
17、简述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答:第一,统筹水土用规划。第二,调整好农业后产关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胜天说。
18、简述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缺点?
答: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这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较早的描述。一是中国与东方邻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19、简述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
答: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即市,墟,集,会。古人把贸易地场所称为“市”。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集。我国人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斯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20、简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有哪些?
制度。
21、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庭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
答:(1)血缘凝聚力。家庭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庭的符号。家庭内的每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它排斥积压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庭体制,纪念碑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外姓移居入一地方社会时,在自己亲戚少的情况下,有时通过与原社会内部的大性认干亲的方式。寻求社会关系网络的保护。(2)地缘凝聚力。家庭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3)家庭共同体的精神信仰上的层面更复杂,往往能够超大型越地方社会带有民族共同全文化教育的色彩。
22、简述家庭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的三个方面?
答:一是生产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地层民主制。用以维。
护村民的菜同利益。
23、简述社区与地方圣地的活动的特征?
答:对神仙,圣地贤所在地的崇拜,交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24、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答:(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2)社区文化教育活。
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25、简述在中国的日生活文化中,能为现代生活所继承的?
答:(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
神。
26、简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治制度的特点?
答: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第二,摇篮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
控制。
27、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家天下政模式的长期延续,第二,亲亲伦理睡治原则的不断扩张。第三,宗。
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28、简述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
答:(1)两汉察举与儒家地位的确立。(2)科举制与唐宋文化形态。
29、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邈的影响?
答: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大批的文化人才。
30、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答:第一,科瘵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友的维护。
31、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第二,传统礼俗的调节器和性。第三,传统礼俗地规范性。
32、民间的礼俗语在形式上与内容光焕发上与贵族礼制的差异与关系?
外,相当部份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
33、中国整体思维的发展阶段?
近天理。
34、简述古代类比思维的三个内容和特征?
答:(1)类比思维,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2)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中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道德,志行。(3)《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35、简述先秦时期对辨证思索方法的归纳?
其会通。
36、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答: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他所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他认为天与人各在各的作用。三是“天人之分”天人之分“的观点是战国时代的敬子在仓皇《天论》篇幅中提出来的。并无天人相分之意。
37、简述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答:(1)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这是“说知行全一”实即《中庸》的诚明合一。(2)中国古人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设体系,而强调气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因此,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是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38、简述道教的信仰特征?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39、简述道教对古代医学,古代化学,古代药物学的影响?
答:(1)道教把内外丹理论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起来。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领域,把炼丹术,服食术作为制药手段。(2)外丹术为医药学积累了知识,认识了铅丹,铅白,石灰,丹砂等矿物的特性与用途,总结了鉴别钠销石,芒销等矿物的简易可行的方法。(3)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使晋代之后由利用代学变化制作的膏剂大量出现。
40、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答:(1)最初释迦牟尼自己所说的教义为原始佛教。(2)其后自公元前4世纪左右,佛教憎团因传承和见解不同而发生分裂,形成部派佛教(3)公元1~2世纪间,从“部派佛教”的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4)公元3世纪时,龙树,提婆创立卫切皆空宗,称中观宗,认为事物是因缘造成成的假象。(5)后来无著,世亲创立了”万法唯识“的大乘有宗,称瑜伽宗(6)最后通牒出现了佛教屯婆罗门教互相调和结合而产生的大乘密教。(7)而印度本土佛教处公元9世纪渐趋衰微,13世纪后逐渐复兴。
4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四步曲子?
部分,42、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答:(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旬。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人参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的的四母德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习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他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郫和隶属关系,这种不平等的伦理关系是家庭本位的道貌岸然德观念的必然产物。
43、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答:(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法。(4)真诚有信。
44、简述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答:(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结合。教学相长。
45、简述中国建筑中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的思想观念?
影响着整个封建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
46、汉语的特点?
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要组成部份。
48、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三大影响?
答:(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国家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河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汉所形志的河曲湿润地区,地理特征也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中华祖先在创建客观存在的古代方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如何将容多的来源不同文化的人群抟和为文化整体?在中国战争中,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客观存在独特性的文明形枋和文化方向(2)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尽管中国历晚睥分裂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一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理念对中化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大作用,(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它所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秆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便在更近的北方中国原主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时间性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这样的反复有许多次。
49、论述甸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
50、四大发明的时间人物及其传播?
答: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项卓越创造,它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自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重要发明,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己出现了雕版印刷太传入技术,宋仁宗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8世纪时,雕版印刷开始并行欧洲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公元10世纪左右,蒙古佬阿拉伯人陆续学会了使用火药火器,13世纪以后火药传入欧洲指南针的发明,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发南磁石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制成随时随地初的指南针已被用于航海贸易在宋代,阿拉伯人从中国那里学会使用指南针的技术,后经阿拉伯人之手,指南针传达室入欧洲。
51、中国古代法律制的文化特点?
答: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物封建礼教作为指志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教的精神其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第二,家庭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的法发律来源于礼制规范,因此历代的法律制度都贯彻礼制的等级名分原则,亲亲为大,孝悌为本成为立地的指导思想,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法律形式,西汉社周曾根据法律形成的情形说:三尺(法)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即使是国家法律也要以皇帝的名义贫布,即所谓钦定,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古代还有根据家庭内的身份等级尊卑上下来定罪轻重。
52、天地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1)在国中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经长远而广泛的影响,(2)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3)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内圣外王的思想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大同的理想,遂成为历代士人追求的目标,即使并不能够实现出仍然认为不能没有对于理想的追赶求。(4)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魄力学,推动人们的成已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口德的完菩,可知诚是天大人中之德明是对于理想经及一己之德能的觉悟。(5)天人合一的魄力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
53、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的内容和作用?
答: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拜,鬼魂崇拜,上这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1)上帝崇拜,上帝的神性主要有一支配气象上现象,以影响人刘祝福,二具有支配社会现象和支配社会现象和支配社会统治者的神性,这方面的作用,是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的综合和升华,是对人化了的神的作用综合抽象。(2)鬼魂崇拜,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其主要内容有:相信,相信人死以后灵魂不灭,迷信灵魂有超人的能力,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魂世界。(3)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它被当做保护本首长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煞费苦心后才被奉为祖先而受到崇拜,通过纪念祖先的功责,加强共同血缘观念,明确人们之间的辈分关系,(4)前兆迷信是反映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古肛占卜,筮卜,竹卜,星占,梦占等。(5)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段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54、道教对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答:(1)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夏古代民俗的形成与发展,春李垤来之前,人们贴门神,社马,桃符,钟馗,这种习俗也是来自道教,(2)从六朝直到宋明,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也深受道教的影响,唐代的《枕中记》,宋代成书的《太平广记》是以神仙道教为题材的,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作也与道教有关。
55、论述先秦时期的名实之争?
答:(1)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磊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中是一个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的时期,一些表示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2)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孔子,他把语言和政治伦理联系在一起,认为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都是由于名实的颠倒,他把下名看做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核心提出通过正名重建旧礼制其正名的涵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用政治伦理标准不匡正一些表示名分的词的含义,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按各自的名分来选择词语。(3)孔子之后的先秦学者,如尹文子,墨子荀子等也对名实问题发表过看法。其中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伦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4)孔子由语言的社会功用而提出的正名问题在历史上产生卫重要影响。
56、评析近代对汉字的否定始于19~20世纪之交。
答:(1)否定派认为,表意汉字字数多,笔画多,缺乏可归纳性而难于记忆影响教育的普及,难以与现代接轨,因此,他们主张废除汉字。(2)新文化运动开始后,钱玄同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提出了更为激进和主张,以废除文字为目标的文字改革高潮,由钱玄同这一纸檄文掀起。(3)章炳麟发表文章与矛以反驳,他明确提出了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的主张,并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字所民能免保存,传衍,是因为它与本国的语言相契僵(4)20世纪后期住处时代的到来使汉字在处理上又一次面临考忍俊不禁这一次的论争人们不再偏重于政治的和社会的因素而是更偏听偏信重于科学的和本体的。(5)在近代对汉字的极庙否定中,有人担出了打倒汉字的口号这种对汉字的极端提出了打倒汉字的口号,这种对汉字的极端还定说到底仍然是中国人汉字崇拜观念的体现,因为,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与方化的记载工具文字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57、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答:(1)早在商代,中国人就以高超的制陶和铸钢技术对西伯利亚的卡拉克苏文化产生了影响。(2)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西交通,中国丝绸,漆器和铁器的外销,冶铁和穿井技术的西传。(3)唐代是中外文化的义流的又一兴盛的时期,中国的陶瓷,炼丹术和近代脂学传达室入阿拉伯和西欧,极大地密切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影响。(4)宋元时期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罗盘,火药等四大发明的西传。
58、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心的单主体性。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九
题目:商鞅对法家思想文化的贡献和启示。
姓
名:学。
号:院。
部:专。
业:
班级:
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和启示论文提纲。
正文:1.商鞅个人简介与历史背景造就了商鞅变法。
简述商鞅个人简介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提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和成果。
2.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
通过商鞅对法家思想的完善和具体措施,举例说明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
3.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对我们的启示。
简述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和商鞅变法及商鞅个人对我们与我国当今社会法律体制完善的启示。参考书目结束语:肯定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表达出法家思想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法家文化思想,使之更加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
商鞅对法家思想文化的贡献和启示。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法家学说的奠基人,思想家,政治家,真正做到了将自己的政治思想有力地贯彻到国家的治理中,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
战国时代,是一个各国征战兼并的时代,是一个唯国家实力论的时代,是一个以武力解决争议的时代。而商鞅能拨开纷繁复杂的干扰,直捣症结的关键,抓住矛盾的根本,足可见商鞅的高明。到秦国后,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终于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强盛的大国。
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垦草令》的实施取得了成效,商鞅进行了第一次变法,内容有:
(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
(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变法使秦国迅速壮大起来,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次变法:。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这是对第一次变法中“异子之科”法令的补充,也是对社会风俗的规范。
法家学派在政治理论等方面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制”,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而商鞅则将这些思想运用到变法中,颁布《垦草令》,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细化了许多具体法令,涉及行政管理,地税征收,刑罚制度,运粮制度等。他将法家思想运用实施,一张巨大的网,牢牢地笼罩在秦国之上,深深地渗透在秦国人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商鞅强调法治是治国的根本措施,推行连坐制,轻罪重罚,是直接将法家思想的核心实践在变法中,纲举则目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代替了周朝所遵循的以“礼”为制度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首次出现了以强硬手段保证实施的规则。“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对于法治的实施,商鞅主张严格按法办事,“不以私害法”“善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远,不违亲近”“以功授官予爵”“刑无等级”“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
商鞅将“法”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法”不可动摇、不可轻视、不可偏私,只有对“法”能持如此刚毅的态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将他制定的耕战兴国为纲,明细法令为目的执政方式,坚定的贯彻执行下去。为了使“法治”的思想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占统治地位,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壹教”精神和措施,认为必须使国内做到“言谈者必轨于法”,意思是说要使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都符合法家的精神和遵守国家的法律。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这一思想的,这为后来法家思想的行成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商鞅也是明确的提出性恶论——法家人性论的基础,而后世荀子、韩非、李斯等法家人物都是基于性恶论继续阐述和发展法家思想。所以说商鞅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奠基者。
商鞅不仅运用法家思想改变了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格局,使秦国强盛起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观的塑造与培养他也将法家的诚信观融入其中,并做出了立木为信这一经典事例,这正是对法家思想运用最好的体现。
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大的价值。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这一思想的,这正是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的发展,虽然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区别,但它仍具有启蒙作用。
相对于现代社会,制订法律,有法可依是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的关键。没有社会各方面的法律,法律制度无从谈起,法治社会更无法建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古代社会它体现的是专制君主的意志,而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当家作主,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商鞅在法家文化中所指的法律是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而形成的,法律的内容是维护阶级统治的伦理道德,法律只是辅助道德来治理国家。今天中国的社会不再是为了维护君主的意志,而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而是在消除阶级的基础上建立的平等的、民主的、自由的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必须有健全的法制建设。
商鞅重法的法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依法治国的方略政策是有其重要的现代价值的。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古代的法家思想与现代的依法治国都有个最突出的特点,即制订明确的法律,按照法律来办事,对犯罪进行惩罚。这就是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商鞅对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有不足,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轻罪重罚等,但就如对待其它的传统文化一样,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我们不能在斩断传统的基础上来建设现代法治,而应当采取自觉、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传统,“正如哥德所言,一种传统不能由继承而得它必须被争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转换,确立中国现代法治观,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作者主要说明了中国在此之中吸收到的有益部分,但我认为其有害部分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侵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入侵。不得不承认,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接触逐渐频繁,商品经济也越来越获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不在少数的中国青少年越来越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反正崇洋西方文化,甚至有不少人更多的看重物质、将自己物质化,导致中国文化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反正变成了现代社会下视为“傻”的东西,比如各种行业中都存在的潜规则,不赚昧心钱的商人反而会被同行嘲笑。
所以,对于外来文化,还是需要用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恶意输出,吸收其有益部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一
二00。
一、“文化”界说(板书内容)。
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
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2、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
1、目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
2、意义: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
3、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习文化典籍,考察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历史文物)(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属公共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求:
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要对它的来胧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生开出有关书目,必要时在课堂上加以导读。此外,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很有必要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教学中,要在文化素质“内化”上下功夫,要在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重点。
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其中上、中、下三编共涉及十九章内容。绪论部分重点介绍较有影响的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外延。上编部分除介绍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外,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纵向的了解。中编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和成就进行介绍,除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外,重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下编部分,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各章教学重点详见各章安排。
五、课时安排。
绪论全面提高文化素质2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第四章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6第五章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2第六章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4第七章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第八章第八章。
六、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中外文化辞典》周笃文主编199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4、《中国文化源流手册》庄福林、张瑞昌编著199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5、《中国文化史》冯天瑜等编著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6、《中国通史》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与经济类专业课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认识和把握文化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基础,德育、美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经济类课程为学习本课程提供了众多材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练和深化,提高文化修养。
本课程和以上课程又有明显的分工,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获得的哲学及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门课程提供的材料,着重学习文化常识,提高文化素质。
八、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及建议。
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1——2次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艺术节,观赏演出,参观展览等),使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通过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九、本课程在书面练习方面的要求。
1、每章课后布置思考题(详见每章所附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三次,要求能把学习的有关内容与个人的见解结合起来,并有理论上的深度。
绪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说法,明确“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明确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对象。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从简。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绪论一、一、文化的涵义: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教材上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教材3页)“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引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依照人化自然即是文化的概念,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了文化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分支。比如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更有大量的实用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广告文化、绿色文化、传播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文化的分支,都不是我们学习和探讨的重点,充其量只是文化研究的素材。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的和狭义两种。
(一)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关于“大文化”的结构与构成,最简单的是划分成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如,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体现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
根据学者的研究。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教材第五页着重介绍的是四层说。四层说是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层的。
(1)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如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官吏制度、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科举制度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兄弟共妻、一夫多妻均属于制度文化层。新颁布的《婚姻法》、《户籍改革规定》也属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这是一类以民俗民风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如宋代至清代的聘礼,男方给女方送茶,用茶不能移植来寓意一女不嫁二夫。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一代传一代。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已经扩展到中国年轻一代。当然,有些传统风俗是可以改变的,“移风易俗”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如开始于宋朝的妇女缠足的习惯,到了近代被彻底改变了。
(4)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心态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可以再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暂时的,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如要求、愿望、情绪、风尚。如唐代以肥为美,魏晋时期以清瘦为美,古代诗词中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还有“环肥燕瘦”。社会意识形态则是多指经过社会科学家系统加工过的社会意识,并且经过物化形态,如书籍、绘画、书法、雕塑等固定下来,传播天下。比如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反映了宋末明初小市民的心态。
以上介绍的是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涵义以及大文化的体系或构成。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重要的是要掌握文化四层说,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但四层说也有交叉的情况,如建筑,既可归入物态层,可以居住,又可归入心态层,因为建筑有可供观赏的艺术的一面。
(二)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关于狭义文化的涵盖面和界说,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在汉语体系中,我们在前面所讲的文化的本意——以文教化,也属于小文化的范畴,在一般平民心目中,文化泛指一般的知识尤其是语言文字知识,某人有文化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实际上这种界定也属小文化的范畴。
我们正在学习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以小文化为主要论述范畴,也就是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领域的文化现象,主要论述文化结构四层次中的心态文化层,包括历史,文学,哲学,教育,戏剧,音乐,美术,书法,考古,科技,宗教。
需要强调的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研究精神文化现象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在研究有关心态文化的问题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比如,研究饮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从心态角度分析食物如何美观,有观赏品味,我们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满足食欲的基础之上的。总之,不能把小文化与大文化割裂开来,不能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割裂开来。
课堂交流:
古人怎样理解“文”和“化”(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人教化)。文化的本质:人化自然。
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国度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比如汉民族,藏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电影《红河谷》之所以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显示了藏民族文化的特征。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在这个概念中,有如下几个要点:
其一,“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上古时期的华夏族(即汉族自称),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心之国之意。秦汉之后,中国由分散状态逐渐朝着集中统一的状态迈进。元代中国疆域最辽阔,元代的中国版图曾一度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清代疆域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俄罗斯的部分领土(属侵略行为,一般不提)建国后中国的疆域最终定位,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在地域范围上,以现有的雄鸡形为界。尽管北至蒙古,俄罗斯,南至越南,地跨欧亚,曾经在元明时一度属于中国,但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并不将这些区域划归中国。
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中”意思是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各民族都参与了建设中国文化的共同活动,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蒙族开创了元代,满族创造了清帝国。其饮食,服装对汉族有很大影响。
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9页),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暂且不提,从彩陶文化算起到现在,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累。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今留存者仍是浩瀚如烟海。经过考古工作者,文物工作者以及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的精粹已吸引了数不胜数的世界人民,被称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殷墟三千年前的妇好墓、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湖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古代文化曾经达到的高度,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的沉重包袱,如宗族观念既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又使得各家族间的矛盾冲冲,有些得势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缺乏竟争和冒险精神。
1、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祖国文化的过去和今天有一定的了解。更不用说从事某些专业的人,如旅游,财税,金融,贸经,企管等等,都应当把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因为各门知识互相渗透,相互交叉,文化知识的各个部分,都是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互相交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很难设想,一个缺乏中国文化起码知识的人,他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什么发展。假如中国土地上用的都是英文、吃的都是麦当劳,过的都是洋节,那么中国文化就消失了。
2、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现在全国的各类学校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类院校大面积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中国文化概论包含着德育,智育,美育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继承传统是我们每个人起码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化是我们的目的。1997年9月1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报告共分10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也就是说,报告中设专章讲“文化”建设,报告中说:“中国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显然,十五大报告要求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创造绚丽多彩的新文化。
3、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多年以来,高等教育陷入了“智育第一”的误区,长期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状况在财经、政法、理工、农医院,尤其严重。
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教育不能忽视人文教育和文化教育。人可以说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人类世界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最基本特征。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人类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又把人从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分化出来,改变了人作为动物的属性变成了文化的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人的文化素质。也就是人的完善的人格。
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教育吗?
是。商朝时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四艺为主,周代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通过学习这些科目,其目的不仅是传授一些知识和技术,而主要是在于使学生懂得“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并且以“礼”、“乐”陶冶思想情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多年,他提倡的“文、行、忠、信”四教和“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突出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基本上一致“独尊儒术”,以陪养“儒士”为目标,“四书”“五经”被视为经典,仍延续了人文教育传统,所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人文教育,而不是科学技术教育。
在西方,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突出了人文教育思想,他们教体操,重视发展健美的体格和柔美的动作;他们教演说技巧和雄辩术,也教哲学和政治学。同时非常重视文学和艺术教育。学生必须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很重视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他们反对教育中的狭隘的实用主义,认为只知道寻找效用和功利的人,是在品格上有残疾的人。学生必须学习绘画和音乐等艺术知识,才能发展品格,使人生完美。
从中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方的教育一直是人文教育。其中在人文教育方面最有成就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倡导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宣扬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要求发展人的个性,包括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在教育方面他们提出以发展人格、个性为主要任务,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意大利最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是维多里诺,他要求教师以爱的情感去教育学生。他自己也因而被称为“仁爱之父”。德国最重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提出了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整个教育过程都应当富有美感。
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发生了大变化,为了适应工业革命需要,开始重视科学技术教育,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削弱了人文教育。也是在19世纪中叶,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由古典、文科为主转向实用技术训练和专业教育,并创办了专门的工学院和理工学院。英美高等教育的这种变化,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我国自恢复高考,特别是八十代末,各大学也已大量转向实用主义教育,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极为盛行。北大不如清华。
削弱和取消人文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等专业教育有那些危险呢?
第一,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下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修养的教育,会加剧人的心理失衡。有些现代青年由于人文素质差。常处于矛盾和困惑之中。他们有自我奋斗的愿望,但缺乏人生理想;渴望成才,但自身素质不足;崇尚自我实现,但无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美,爱美,但又常常美丑不分。有些大学生只懂技术,没有文化品位。因而常常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甚至理性丧失,灵魂堕落,作出不道德的事情。比如第一次计算机病毒就是美国的一位大学生想显示自己,而编了病毒软件而造成的。广州大学的一位学生也作过此类的事情。
第二、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科学主义泛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消极的适应关系。如果人们只知道向自然索取,毫无节制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也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例如,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等等,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越来越严重。中国的先哲强调“天人合一”。借鉴古人的观念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另外,科学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符相承,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如人们在原子能,生物工程,外层空间探测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新技术的发展破坏了人际关系。比如有高效率的机器和电脑,人们就业更加艰难了;有了电话等通讯设备,人们面对面的接触少了。另外科隆技术应该受到人类道德的约束;农业科技的应用不要把我们的蔬菜搞得毫无滋味,而且有害健康;香菜象芹菜,西红柿红得无滋味,我们不是反对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是想说明,搞科学技术不能以牺牲人文精神为代价。不管我们是从事什么专业的,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要使科学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一致,不断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美育》等课程,其意义就在于加强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使我们在更广阔的领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199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类院校都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第三,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底蕴,促进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
其一,传统文化可以也应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文化资产和文化资本。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是旅游文化产业重要的文化资本。也是商业,广告等知识产业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本。这是常识,就看我们会不会利用。唐山丰润出的曹雪芹家酒,就是在考证曹雪芹祖籍在唐山一带而开发的曹雪芹家酒。
其二,历史传统文化是塑造区域文化气质的重要基地。发掘,利用当地最辉煌的历史文化,对于扩大当地知名度,吸引外地客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发掘利用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经济经营活动注入价值巨大的文化资产。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感召力,而且能够直接促进商标、广告、包装等文化资产的迅速增值,同时提高经济领域的文化资产意识。
我们应当看到,河北并不缺少文化资源,缺乏的是河北人利用当地文化振兴区域经济的意识。
以上观点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关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第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历史梳理就是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按时代先后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梳理,对每一门类知识的来胧去脉。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历史梳理就是纵向梳理,逻辑分析则是横向梳理,要求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比如中国文化的几个棱面:语言文字和典籍,科技,哲学,教育,史学,传统伦理道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文学,额对,音韵,诗律,绘画,书法,碑刻,京剧艺术,园林艺术,石窟艺术,古代建筑艺术),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应当是学习的重点。比较生僻的文化门类,如瓷器,青铜器,也应有意识的有所接触。总之,要善于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进行分析和归纳、梳理。
第二,典籍研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把研习阅读优秀典籍作为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比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你应当研读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研究中国古代史学,你应当阅读流传后世的优秀经典。除了阅读书籍以外,学习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进行社会考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出门旅游。因为中国文化中很大的一块是实体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体。比如我们在旅游中国名胜古迹的同时,观赏了古代的宫殿、寺庙、塔刹、亭台、楼阁、牌坊、华表,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熏陶。春节期间,西安50多名大学生骑车年30到北京。这种观察只能在出门旅游,社会考察中才能获得,仅仅通过看教材是不能有深切感受的。即使你没有机会和能力出门旅游进行社会考察,也应当注意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的有关知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关注介绍中国文化的有关内容。总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是:
1、研习典籍。
2、考察名胜古迹。
3、文化遗址4历史文物。
第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精湛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肯定一切,把传统文化当作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开拓创新。
思考题: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
*
3、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那些基本内容?(9页)。
4、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历史地理环境。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收,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延续和多样性有何影响。
三、教学效果。
1、介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时,可引导学生对以往学过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以及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可展开讨论。
3、地理环境就是生态环境,应探讨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板书内容)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疆域、政区。
(1)疆域:西汉、唐、元、清、疆域超过“雄鸡式”、960万平方公里。
(2)政区:商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东汉——州、郡、县二级制,元——行省制度,明——省府县,清——省府县,近代——省、道、县,现代——省、市、县。
2、民族、人口:
(1)民族: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总称。华夏族指汉族。(2)人口:特点是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频繁。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气候(教材23页)。
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二是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刮南风,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三是大陆气候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差较大。以上三点是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总的来看,有史以来没有实质性变化。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的,最明显的体现在温度与湿度两个方面,比如温度的变化:从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清代),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受厄尔吉诺现象影响,中国的气温也迅速上升,如今,青藏高原上千年的冰山开始融化。
再比如湿度的变化: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两千五百年前较湿润,洪水频繁,这从古代史书记载可以看到,古代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治水有功的人。到了近五百年,我国的旱灾多于水灾。北方尤其明显,而南方的水灾更加频繁,这实际上与气温变暖、冰山融化有关。
另外,人口急剧增长,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都与气候的变化有关系,甚至连治世和乱世也与气候的变迁有关,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等等都与当时的气候宜人、风调雨顺有关。
中国特定的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我国古代以农立国,节气文化是适应农业需要而很早就发展起来的。“春争日,夏争时”,农民们世世代代就像打仗一样按24节气种地。否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连收成都成了问题。24节气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最喜欢过节是仡佬族。仡佬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三月初三婆王节,各村寨都要祭祀;四月初八牛节,这天要让辛劳一年的牛休息;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家拾低船巡航,田间驱虫,以保丰收;八月十五是后生节,青年男女“走坡”社交搞对象。最热闹的是依饭节。依饭节在每年立冬以后的吉日,人们从清晨开始便鼓声咚咚,歌声不断。人们抬着猪羊到伺庙中祭祖,祈求人畜平安。白天耍狮舞龙,晚上燃起火把看戏。可见,仡佬族的节日与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中医学把外感病邪分为“风寒湿热燥火”。俗称“六淫”,大部分与气候有关。南京中医学院老教授干祖望说:“欲知《黄帝内经》之精华,一半在气候。“没有中国特殊气候,也就不会诞生中医学,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灸,针灸的取穴和针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关。不同的季节应取不同的穴位,针探的深度也不一致。中药的使用也分季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用药也要讲究季节。《黄帝内经》中指出:在各季节中要分别加温热甘酸和苦寒之药,以顺四时气候而养天和之气。
三是诗词与气候。请大家举出与气候季节有关的诗句。
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鲜明的四季影响到诗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环境和灵感。于是,古诗中有大量的咏怀四季的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都是咏春的。在四季中诗人们对气候体会最深的要数夏季的炎热。杜甫遇到酷热天气就会:束带发狂欲大叫,恨不得“安得赤脚踏层冰”。王维在《苦热》一诗中,热得想到大气层之外去凉快凉快:“思出宇宙外,矿然在寥廓。”还有展示暮秋景物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出自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王实甫的《西厢记》。总之,正是四季分明的气候造成了咏怀四季的美妙诗句。
谁能举出气候对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2、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总结说来,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诗歌、和绘画,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二、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化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区。
疆域(重点了解各朝代的疆界变化,有哪几个朝代的疆域比现在的大,西汉、唐、元、清)。
(1)夏朝:夏代始于公元前1300年。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当时的华夏族同蛮、夷、狄等不同族类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体“华夏族”。华夏族分为几个不同的部落,这些不同的部落集团先是生息在黄河及其支流一带,后来发展到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等广大地区,建立了持续600多年的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始于商朝。其疆域与夏朝相似。商朝的文化非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仅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十多万块甲骨上,已发现的单字就有5000个。
(3)周朝: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延续了800多年的周朝。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国政,国运昌盛。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东周建都洛邑。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
(4)春秋战国:从东周开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500多年,习惯上称春秋战国。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赢政建立起来的。秦王朝立国仅15年,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兵马俑”和“阿房宫”成为历史的见证。
(6)汉朝: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先后统治达214年,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越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7)唐朝:唐帝国是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北界包括今俄罗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包括乌滋别克斯坦的咸湖,号称唐大帝国。唐以后至宋代中国的疆域有所缩减。唐大帝国的文化十分繁荣,主要成就是艺术。
(8)元帝国,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宏篇巨著。
(9)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这种疆域基本上与当今的疆域相似。(最新测算表明,中国的实际面积是一千万平方公里)。1840年鸦片战争后、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33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9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些使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片领土沦为殖民地。
总的来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唐代、元代、清代几个朝代的疆域都超过了中国当今的“雄鸡式”疆域。
今天我们一般都认为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随着香港、澳门(1999/12/20)的回归,我们的国土面积可能在1000万平方公里之上。目前中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政区。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范畴。研究政区应当探讨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机构组织及权利分配。
(1)商周: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时代。相传夏朝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史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究竟哪九州,无从查考(因无文字记载)。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西周实行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各封国尊周王为天下共王,承担守疆土,卫王室,纳贡税的义务,诸侯在封国之内,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权,兼可分封下属为卿大夫。春秋时期,列国兵争,晋、楚、秦等在边地先后设立县和郡,至战国,郡县两级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总的来看,第一个时期,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县以下置乡、亭、里等基层政权组织。郡、县两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实行年终考核,依任职情况决定升降留免(类似于今天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长安及附近地区实行郡县制,长官有太守和都尉。其余地区是分封制。同姓子弟分封为王,功臣和亲属外戚分封为列侯。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封地分割缩小,治民之权被取消,王国变成和郡一样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另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监察郡国。东汉取消郡尉,固定刺史为州级长官,地方行政机构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但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4)隋唐:恢复郡县两级制。隋初取消郡,只存州、县;隋末改州为郡,实行军政分权。唐代再改郡为州,州有剌史,县有县令。并分立“道”(镇),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这就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另外,唐在边疆设节度使,集数州的军事、财政、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逐渐膨胀。“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遍设到内地。实际上节度使就是方镇,或称道。
总的来看,隋唐基本上是郡、县二级制,唐代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域制度。各地设置府、州、军、监(州级单位),其下辖县。其行政长官由京官带原衔出任,简称“知府”、“知州”、“知县”。府县之上,设“路”为监察区,路设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总称监司,分掌军事、财政、刑狱等职。这样一来,宋朝就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6)元朝:由于疆域辽阔,确立了行省制度。全国除了西藏归宣政院外。其余地方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长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7)明:明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现行的省由此开始)。每省设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合称“三司”。三司互不相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机构。省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府里的长官为知府,县里的长官为知县。
明朝:省、府、县。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外蒙古旗盟。省里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一省或数省设一总督,各省均设巡抚。省下设府,距京城250里设一府“府见府,250”,北京至保定250里,故设保定府,保定府距正定(真定)府250,故设正定府。府长官为知府。府下设县,县里的长官为知县。另外历代在少数地区设过特殊机构。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县之间设立了行政监察专员。
(10)现代:1949年建国后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地(包括自治州、盟)县(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1986年开始废除地区,专区,实行市管县。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县级市)县三级制。我国现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重庆市)。
(二)民族、人口。
(1)民族:
谈到民族,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现有56个民族。
其次要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比如,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华北北部的广大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滋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
再次,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汉族的前身华夏各族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体民族。以后随着自身的扩张、迁移和其它民族的迁入,汉族融合了其它民族。汉族在数量上高居首位,在经济文化上保持着总体上的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大多数朝代是汉族统治的多民族国家。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上,非汉族建立的政权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发展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佛古伦吞下红色种子不久,便生了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叫布库里雍顺。他就是传说中满族人的祖先。正是他的后代建立了大清帝国。1644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满族人的语言大师不少,曹雪芹著有《红楼梦》,老舍著有《骆驼祥子》等。
总之,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2)人口: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二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借鉴儒家的“仁爱”伦理,激发“仁爱”情怀,使“以人为本”成为人们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能够自发去尊重、关心他人,使人们守望相助,患难相扶,使“仁爱”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觉行动。若能做到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三
在这学期的日子里,卞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这段中国文化的日子,让我们有点依依不舍,不愿和《中国文化概论》说再见。
首先《中国文化概论》在卞老师的讲解下,讲的非常棒,非常有趣,非常生动。特别是卞老师的渊博知识、诲人不倦的态度,非凡的谈吐,征服了我们,征服了我们的心。向我们传授了中国文化知识,习得了传统文化的精要。
《中国文化概论》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全面介绍,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的哲学、宗教、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这和以为那个我所认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以前知识认为精神方面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现在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止表现在这方面,这只是他的精髓而已,还包括更多的东西: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艺术、文学等等众多的东西。比如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饮食文化、衣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姿,斑斓多彩。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相继不绝;代有高峰,蔚为奇观;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成就和特点,使《中国文化概论》的设置更加有必要。它使我们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它有助于我们青年大学生认识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我们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具于以上《中国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和总要意义,我认为《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设置更加有意义,有必要。我认为该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只在文学专业开设,应该让更多的院校专业设置,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在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下,在西方思想的泛滥下,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是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立于民族之林,才能在现代中生存。
《中国文化概论》总之向我们传授了太多的中国最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四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之国,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论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认识到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更是人类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将从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其核心价值观、传统思想、艺术形式以及对当代世界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渐进、变革、传承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从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创世,到中国古代经典的《尚书》、《诗经》、《春秋》等,再到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文化从最早的原始信仰和祭祀进化为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发展到现代的人文思潮和多元文化。这种渐进的历史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其次,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价值观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石,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仁者爱人,义者以正义为准则,礼者尊重他人,智者明辨是非,信者守信任行。这些核心价值观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国人道德伦理的基础。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家庭观念等方面都受到了这些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影响。
另外,中国文化的传统思想体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儒家思想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伦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墨家思想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和平与公正。这些传统思想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风貌,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指导和价值追求。
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充满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线条展现了文字的韵味和美感。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以山水、花鸟等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中国音乐以其独特的音律和乐器,传递着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
最后,中国文化对当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的古代思想、科技和艺术等方面对全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中国的马家窑瓷器、唐三彩、丝绸之路等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中国的传统医学、太极拳、功夫等也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符号。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真实形象。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论这门课程,我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核心价值观、传统思想、艺术形式以及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的文化底蕴是独特而丰富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并将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五
在上《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之前,就听学姐学长说过它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当我自己坐在课堂里感受中国文化的时候,我发现这的却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里面的许多知识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对阅读其他书籍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国家。
第一堂课上,陆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老师总是以他独特的诙谐幽默的方式来为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每当同学们有不同见解时,陆老师都鼓励同学们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指出这些想法的合理与不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通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现代化决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和决裂,而应是在对传统继承、创新意义上的现代化。不能把“传统的”等同于“落后的”、“过时的”。现代文化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这门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民族魂)和国民性格(或曰国民性)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不仅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六
方志时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这一时期极为寒冷,成为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仪器观测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其中从公元1900年开始的第四个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因为自此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
地缘: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尽地力之教”:是先秦时期魏国的李悝宣扬的一种对土地深度利用的方法,其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现出集约经营的特点。
九州:《尚书禹贡》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孝廉: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是两汉入仕的正途之一。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的令,长,丞以致州郡一级太守、刺吏,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结合汉魏宫创立的政治制度。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
科举制:隋唐时期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大致分制科和常科两项,制科由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实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前后程又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
勤农观: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商幌:是坐商店铺招徕顾客的一种传统标志。类型大致分实物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等。辛亥革命后出现用灯具作商幌。
血缘九族制: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为九族。二是父族。
四、母族。
三、妻族二共九族。
血亲五服制: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家谱: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它大致包括普序,像赞、祖训、世表、世系表等,它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被称为民建的“二十五吏”。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齐民要术:作者是被炒的贾思勰。其性质为古代农业科技书籍。《齐民要术》提出了“顺天时,量地理”的原则。
家族: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因缘关系。宗法制: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亲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分封制:就是分地以封诸侯。西周的土地,名义上属于国王所有。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将所得的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又将它分给士。士则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产活动。引经注律:儒家思想影响法律制度的一种方式,即用儒家学者的思想去解释法律,以儒家经典作为法律注释依据。儒家学者的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制度进行儒家化的改造过程。什伍里甲制: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什长、伍长复杂闾里治安。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行什伍连坐法,一家有罪,什伍连坐同罪。后代里甲制即由此发展而来。这种严密的居民组织系统之下,人们的自由流动几乎不可能。
郡县制:郡县制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汲取西周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在地方上的建立起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只是郡的名称历代稍异。
法经: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出具体系的封建法典。地神祭祀:地神在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地神古称地袛。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它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类比思维: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辩证思维:运用树立而统一的观点、办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参考理解。
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天师道:是道教定型化之始。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因入道需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又因道教徒称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
空宗: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之一。公元3世纪时,龙树、提婆创立了“一切皆空”的大乘空宗,即般若空宗,称中观宗,认为事物是因缘造成的假象、幻影,没有自性,都是“空”的,因而强调以“空”求解脱,故名空宗。
有宗: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之一,即由无著、世亲创立的“万法唯识”的大乘有宗,称瑜伽宗,认为虽然世间诸法都是空无有性,但作为诸法本原之“识”则是真实本有的,故名有宗。
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三纲: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无常: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物种道德规范。
兼爱:墨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兼爱的要求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原则要求艺术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过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语系: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要根据语音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之、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
仓颉造字:是圣人造字的典型代表。仓颉是传说中造字的圣人,他被赋予和教人们种植的后稷同样崇高的地位,被夸张成长着四只眼睛。在古人心目中,只有长了那么多眼睛的人才可能对世界万物细致观察,才能创造出反应大大小小的事物的文字。说文解字: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好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解说文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自解说。后人给《解说文字》极高的评价和地位,所有文字的形体结构,都以《解说文字》作为重要参照。
禅宗:相传为南宋末菩提达摩所创,其主要思想和主张有“新型生万物”说、“佛性”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和不拘一格的修行方式,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西域: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36个国家,文化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重农主义: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源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着。
本草之学:西汉时期,出现”本草”一词,将药学当做一个医学分支,从这时起,药学才具有独立的地位。本草之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药学,主要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和保存等知识。
九品中正制: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考察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名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从本质上看,它同样维护的是世族的利益。古代法律: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中国古代很早就确立了几圈国家的政治体制,古代法律作为维护王朝统治的制度规范。返本开新: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即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
《大学》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汉赋:是指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竟散文,北赋的根本物色就是发铺第为能事。六乐: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和夏,商,周三代将这六代的乐舞合为一个六部称为六乐。
语系:是指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先进产不同层次。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群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读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到句意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谨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矢格。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不达意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断开头的词语所作成的一种修矢格。
回文:是指掉换诩的排列次序正读全读都有能成文的修适度格。
祈字:是一种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乔七妙的表达方式。处长叠:汉语中词不达意的复叠形式比较发达有意实的利用这一点可以形成复叠的修辞格培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答: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第二多地了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丰促进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流器个中华文化中起死回生放导作作,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务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答:(1)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民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拭目以待特色(2)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式中积演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3)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式,只有在各阶文化纵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合文化发民兵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5.文化传统的物点和作用?答:(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务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21)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文化传统即有对社会发展的专心致志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起负面作用的。
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答:(1)首先是从多的河流如血脉一样将大主席大的专区连系在一起(2)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均力敌,大自然总会留给人们以交通的便利。
7.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答:(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祖国统一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升为事先正统文秘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历源(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扒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我们的文化人未断绝,地域必珠保存之功力实在是不小。8.古代自然利用方面的成就?答:(1)古朝历代都有极其重视土地的垦殖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长利用(2)水利的兴修不公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联社恶性循环唐朝中期,正是由于大量光建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辐度提出高。最终在唐朝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北京时间中心(3)古代必造成利用自然的另外一顶重要举措是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到隋唐的时候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9.王朝政治的新格局?答:(1)郡不受欢迎制的确立(2)中央集权制(3)官员选拔制的文化标认。
10.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的内涵?答: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的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记把农业视为本把工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公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11.简述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文学方面怕原因?
答:(1)寺院,僧徒,也家必变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击着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2)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缓画艺术都有是艺术中的新景象。(3)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受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用权新的文学体载体的产生(4)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5)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6)寺庙和僧侣其至使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在中国立足(7)而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14.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答:(1)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2)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不习,胡服,胡床,胡乐等等,在长安特别流行。(3)当时在亚洲有两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帝国,另一个就是唐代文明。(4)前者不久走向衰落,后者则更加持久地对亚洲及欧洲产生着影响。首都长安堪称世界文化的融会场和集散地,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亚洲各国的人员。文明,物产,也可以看到来自边地异国的留学生和遣唐使;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欧洲。
答:(1)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2)唐宋间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化是市井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
17.简述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答:第一,统筹水土用规划。第二,调整好农业后产关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胜天说。
18.简述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缺点?
答: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这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较早的描述。一是中国与东方邻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19.简述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
答:字辈谱,这是一个记忆怀的文化链,可以把家庭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几百年。字辈谱的构成,与中国性氏的叙述传统相一致,一般用家庭成员姓名的第二个字象征辈份,第三个字象征夫妻意识,字辈谱表示了家庭内部的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家风,这是一种习惯法,由家庭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它是家庭成员获取社会认同资格的的一种文化制度。21.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庭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答:(1)血缘凝聚力。家庭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庭的符号。家庭内的每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它排斥积压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庭体制,纪念碑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外姓移居入一地方社会时,在自己亲戚少的情况下,有时通过与原社会内部的大性认干亲的方式。寻求社会关系网络的保护。(2)地缘凝聚力。家庭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3)家庭共同体的精神信仰上的层面更复杂,往往能够超大型越地方社会带有民族共同全文化教育的色彩。
22.简述家庭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的三个方面?
答:一是生产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地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菜同利益。
23.简述社区与地方圣地的活动的特征?
答:(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2)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答:第一,家天下政模式的长期延续,第二,亲亲伦理睡治原则的不断扩张。第三,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28.简述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
答:第一,科瘵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友的维护。
答:(1)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整体的宇宙观念。而《沿书。洪范》则对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2)战国至秦汉时代,《吕氏春秋》以儒家为核心,将道貌岸然,法,墨,兵,名诸家加以改造,合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图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此后,《淮南子》。《春秋繁露》,《白虎通义》等进一步论证人与天的统一。汉代在理论上完成了阴阳与五行的统一使之在体系上融合为一阴阳五行统一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3)互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杨,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一地一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邵雍的旬数哲学和来自陈抟的先天图,对《易经》,《易传》中的体系原理做了重大发展。(4)宋代把古代中国整体系统的思维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体和深层的内存联系,注重从直观体验,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答: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他所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他认为天与人各在各的作用。三是“天人之分”天人之分“的观点是战国时代的敬子在仓皇《天论》篇幅中提出来的。并无天人相分之意。
37.简述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答:(1)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在经典。道貌岸然教信仰老子的”道“(2)把老子所说”道貌岸然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衍生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世纪,再由此化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尊神“而尊奉之。(3)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答:(1)最初释迦牟尼自己所说的教义为原始佛教。(2)其后自公元前4世纪左右,佛教憎团因传承和见解不同而发生分裂,形成部派佛教(3)公元1~2世纪间,从“部派佛教”的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4)公元3世纪时,龙树,提婆创立卫切皆空宗,称中观宗,认为事物是因缘造成成的假象。(5)后来无著,世亲创立了”万法唯识“的大乘有宗,称瑜伽宗(6)最后通牒出现了佛教屯婆罗门教互相调和结合而产生的大乘密教。(7)而印度本土佛教处公元9世纪渐趋衰微,13世纪后逐渐复兴。
答:(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结合。教学相长。45.简述中国建筑中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的思想观念?答:(1)这些观念中,最突出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2)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以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4)这种礼制观念一直影响着整个封建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46.汉语的特点?答:(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说,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说,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答:(1)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国休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公元前1世纪,佛教便由克什米尔传入于闻。东汉时期后期度佛教徒陆续来华。(2)即东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初传价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革新阶段。(3)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宗,律宗,净土,密宗等教派,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不顾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法治派,特别是禅宗(4)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未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右,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5)中国文化以菘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家,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
四、论述:
1.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三大影响?答:(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国家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河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汉所形志的河曲湿润地区,地理特征也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中华祖先在创建客观存在的古代方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如何将容多的来源不同文化的人群抟和为文化整体?在中国战争中,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客观存在独特性的文明形枋和文化方向(2)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尽管中国历晚睥分裂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一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理念对中化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大作用,(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它所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秆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便在更近的北方中国原主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时间性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这样的反复有许多次。
答: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物封建礼教作为指志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教的精神其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第二,家庭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的法发律来源于礼制规范,因此历代的法律制度都贯彻礼制的等级名分原则,亲亲为大,孝悌为本成为立地的指导思想,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法律形式,西汉社周曾根据法律形成的情形说:三尺(法)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即使是国家法律也要以皇帝的名义贫布,即所谓钦定,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古代还有根据家庭内的身份等级尊卑上下来定罪轻重。5.天地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答:(1)在国中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经长远而广泛的影响,(2)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3)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内圣外王的思想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大同的理想,遂成为历代士人追求的目标,即使并不能够实现出仍然认为不能没有对于理想的追赶求。(4)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魄力学,推动人们的成已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口德的完菩,可知诚是天大人中之德明是对于理想经及一己之德能的觉悟。(5)天人合一的魄力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
6.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的内容和作用?
答:(1)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夏古代民俗的形成与发展,春李垤来之前,人们贴门神,社马,桃符,钟馗,这种习俗也是来自道教,(2)从六朝直到宋明,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也深受道教的影响,唐代的《枕中记》,宋代成书的《太平广记》是以神仙道教为题材的,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作也与道教有关。
8.论述先秦时期的名实之争?答:(1)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磊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中是一个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的时期,一些表示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2)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孔子,他把语言和政治伦理联系在一起,认为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都是由于名实的颠倒,他把下名看做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核心提出通过正名重建旧礼制其正名的涵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用政治伦理标准不匡正一些表示名分的词的含义,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按各自的名分来选择词语。(3)孔子之后的先秦学者,如尹文子,墨子荀子等也对名实问题发表过看法。其中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伦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4)孔子由语言的社会功用而提出的正名问题在历史上产生卫重要影响。
9.评析近代对汉字的否定始于19~20世纪之交答:(1)否定派认为,表意汉字字数多,笔画多,缺乏可归纳性而难于记忆影响教育的普及,难以与现代接轨,因此,他们主张废除汉字。(2)新文化运动开始后,钱玄同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提出了更为激进和主张,以废除文字为目标的文字改革高潮,由钱玄同这一纸檄文掀起。(3)章炳麟发表文章与矛以反驳,他明确提出了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的主张,并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字所民能免保存,传衍,是因为它与本国的语言相契僵(4)20世纪后期住处时代的到来使汉字在处理上又一次面临考忍俊不禁这一次的论争人们不再偏重于政治的和社会的因素而是更偏听偏信重于科学的和本体的。(5)在近代对汉字的极庙否定中,有人担出了打倒汉字的口号这种对汉字的极端提出了打倒汉字的口号,这种对汉字的极端还定说到底仍然是中国人汉字崇拜观念的体现,因为,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与方化的记载工具文字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答:(1)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乾嘉这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反对宗教神学,呼唤理性精神的社会思潮中,不少启蒙胧思想家纷纷从中国文化中对找思想理论武器,深刻地影响了被淮为欧洲礼子的法国伏尔加仄德国莱布尼兹和沃尔夫人等人(3)除了儒家思想以外,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中的其他学说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4)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以后明代王阳阴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5)是中文学已有两千多年行诸文字的灿烂历史,极大地丰富着世界文学的宝库。《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方坛,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比较偏重于内在超越性的道德自律主体性,在有对自然关系上的外在主体性略嫌不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主体性,超越了个有本位阜我中心的单主体性。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七
36“春秋决狱”《法经》37春秋决狱《唐律疏议》38诞生礼五礼39冠礼“五服”40婚礼人生礼俗41中庸整体思维42中和类比思维43避讳天人合一44利玛窦因材施教45永嘉之乱教学相长46名家诗言志47七巧板文以载道48中和之美49语言崇拜50河图洛书说51“书同文”52对偶53顶真54骈体文55中体西用56“全盘西化论”57“古今中外法”
1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果。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
3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4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9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0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11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12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14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15西域: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晋末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6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
建立政权并且相互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17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18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23儒户:这是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的一个新名目。它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据说这是同情汉族读书人的耶律楚材建议的,蒙古人尊重通神的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24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目的是:增加国库收人,减轻民众负担。
25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理论,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
26乾亮学派:乾嘉指清朝乾隆、嘉庆年号。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文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嘉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27民居: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庭所取代,于是出现了民居。民居为发展单一家庭提供了更过的条件。
28服饰: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功能。29饮食: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要素,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30家庭: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31家族: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32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33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34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35法律制度: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36“春秋决狱”: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37春秋决狱:西汉中期以后,无论立法与司法都要求“应经合义”。儒家经义既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又是审判的准绳。从董仲舒开始,就不断有人以“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于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38诞生礼:人生第一礼。婴儿呱呱坠地时,他仅仅是一个生物意义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礼之后,才标志着他开始了自己走向成人的历程。诞生礼还包括诞生前的求子仪式与以后的养育仪式。39冠礼:古代的成人礼。是社会礼仪的起点,加冠取字,为“成人之始”.加冠的年龄一般在十九岁或二十岁,冠礼前后要去宗庙祭告。
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
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的少林寺创立,下传惠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宋神秀、南宋慧能。北宋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南宋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而传承深广,成为禅宗正宗。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胜”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44利玛窦:1582年来华的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初在广东传教、学汉语,1610年到北京传教、讲学,谙熟儒家礼仪道德。居中国30年间,他大力介绍西方的天文、历算、地理、艺术等,除口头讲授外,还翻译和编写了《几何原本》、《天文实义》等十余种著作。45永嘉之乱:晋末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46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代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有关。47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占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八
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形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其中,有一些还颇具神秘色彩,似乎披上了面纱,引人遐想。岁月承载着历史,中华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我们这些华夏子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继承发展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我们已经上了一个学期了,虽然课时较少,却十分有趣,勾起了我对中国文化十分浓厚的兴趣,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厚的了解。在课上,我们讲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过程、婚俗嫁娶的变化发展、汉字的起源发展、姓氏的来源、中医中的穴位及针灸、中国画及其与西洋画的对比等内容。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姓氏的来源发展、婚俗嫁娶的变化和中医的针灸。
之称,其后裔便有以金为氏者。此外,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叫日磾,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他曾铸铜人像(又称金人)以祭天,遂被赐姓“金”氏,称金日磾,从此他的子孙就统统姓了金。还有便是改姓而来,如汉光武帝刘秀为避王莽之乱而改姓为金。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的开国之王叫钱镠,因为镠与刘同音,为避其名讳,该国的刘姓人,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以示本姓不变,因此有‘刘金一体’、‘刘金不分家’、‘刘金无二姓’、‘刘金同源’之说。至此,我才明白我祖父当年所说。
除了这三个出处,金姓还有一些来源:如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唐时新罗国有金姓,新罗国即为现今的朝鲜半岛,其王姓金;明永乐年间,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署来降,赐姓金氏;元时有金覆祥,其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
看到金姓有如此多的出处,我也疑惑自己的“根”到底出自何处,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翻到我的家乡苏州吴中区的光福金姓的来源,听到有朋友家中还不已。在一次古镇的旅姓氏的图腾,当然也不下图腾的释义:金的本仪。天俞两侧的“八”
的宗族特征也如其字,古人云:“真金不怕火炼。”这代表了一种坚韧不拔和真实坦诚的性格,这也是世代金姓追求的崇高品质。从金姓的起源可以看出,许多金姓都为改姓还有赐姓,同时还有少数民族,这也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中华大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在课堂上,我还学习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许多姓氏类别:以图腾为氏,如花鸟氏、野猫氏等;以国为氏,如齐、鲁等;以封邑为氏,如温、毛、陆等;以地为氏:如东郭、西门等等;还有以族为氏、以官为氏、以技艺为氏、以爵为氏、以物为氏、以事为氏等等。也可以从中总结出我们姓氏的特色:
家庭、社会的大事,以婚姻为起点,构成尊卑上下等级关系。在那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娉取婚姻的必备条件,和现代社会的自由恋爱有很大的差别。在课堂上介绍的福建惠安女的婚姻习俗最为引起我的触动。观看了《寡妇村》这部电影,更是对他们的婚姻习俗感到不理解。一般婚姻代表着喜庆,都会穿大红色的嫁衣,而惠安女却是穿着黑衣裤,当地人称之为黑凤凰衣,并且打着黑伞由娘家的亲朋好友陪送过来,男方并不派人前去迎接。一般来讲都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而惠安女的新婚之夜却不允许上床。而且婚后常住娘家,只有重大节日才会回夫家住几天,直到生完小孩才方可光明正大的住在丈夫家中。这使我非常震惊,也深刻体会到不同的婚姻习俗存在的巨大差异性。
前一阶段回家,为姐姐庆祝婚礼,发现近几年的婚嫁已经不同于往日,以前大都为“嫁”、“娶”,而在如今大多为独生子女,非常流行“两家并一家”,所生子女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婚后也会公婆家、父母家轮流住,而不是固定住在夫家,或者是夫妻二人独住出去。可见,婚姻习俗的变化发展也是跟着时代潮流走的。
关于中国文化,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很多,许多都非常有趣,引人思考,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发展完善。但是,在现代化的步伐如此之快的时代,也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人们所遗忘,文化被不断西化,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很大的冲击。这应该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并为之付诸行动。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十九
绪论:
(总体)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在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及结果。
(广义)人类社会的所有历史活动及其结果。
(狭义)一个民族的繁衍及其形成的物质、制度、风俗和思想的总和。
华夏民族5000年左右的历史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基本特征:疆域:夏商周主要在黄河中游。前221年起秦帝国统一;西汉、唐、元、清诸朝代疆域较大;今天的四邻。
政区:商周分封制,秦汉至隋唐基本为郡县制,开元后行道(方镇)州县制,宋行路州县三级,后又有变化,清朝设省府县。
民族: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华夏族与汉族的起源和命名。
人口:东汉6000多万;唐8千至9千万;宋1亿多;鸦片战争后4.3亿。几次大移民对人口的影响。
地形:多山;西高东低;高原、平原、湖泊等地形的分布。
气候:季风;大陆性气候;类型多样。秦岭和淮河为界。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适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的产生与繁衍;生产与生活;自然地理状况)。
地理环境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适宜条件(由渔猎到农业;黄河和长江农业是几千年经济主干)文化的多样性(利用自然态势的必然性;草原游牧文化、平原农业文化;地域文化(巴蜀丝路商业文化)。
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山脉与平原,海路与陆路)。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主要是为了自己的需要.缺少商品交换。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顽强的自然经济模式造就了传统文化。
经济的多元性于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文化的凝重性。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
1、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宗法制度:阶级社会里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央专制制度。
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
(2)、封邦建国(封建)。
(3)、宗庙祭祀制度。
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长期的武力专制,利用宗教;经济基础稳固;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人身控制(由人殉到俑殉)。
第四章。
1.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
礼崩乐坏,战乱连连。前722年起,平王东迁,为东周。春秋300年,战国250余年,刀光剑影中的璀璨文化。
先秦诸子学派纷起,儒、墨、法、道百家争鸣: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基本理念:人爱(仁者爱人)。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基本理念: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商鞅、李悝、韩非等。基本理念:严刑峻罚治国。墨家——代表人物:墨翟。基本理念:尚力,节用,兼爱。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基本理念:主张辩“名”“实”。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基本理念:阴阳五行说。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基本理念:合纵(苏)连横(张)。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基本理念:用兵之道。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基本理念:兼储百家。
农家——基本理念:重农。
小说家——采民风,察民情。
第六章汉语言文字。
1.汉字发展的五个形态:
1、甲骨文。
2、大篆(铜器铭文、石鼓文)。
3、小篆。
4、隶书。
5、楷书(正书)。
2.汉字发展的规律:
1、强调表意性。如由“砲”到“炮”。
2、不断解决繁简适度与符号意义表达的矛盾。
3、不断完善和简化构形体系。
4、在自行发展基础上进行人为规范。简化字。
第七章古代科学技术。
1.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2.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及落后西方的原因:特点:实用性整体观(天体)。
落后的原因。
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和缺陷。
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重政轻技,重道轻器。
专制制度的遏制。
科技人地位低下。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2.青铜艺术的特点:制作工艺精湛,纹样装饰华美。风格狞厉神秘,造型敦厚庄重。
3.建筑;古建筑分类:宫殿、陵墓、寺庙、园林、民居。
古建筑特点:下封闭,上拓展,环境融为一体。
4.雕塑:雕塑分类:陵墓,宗教,建筑,工艺。
形式:圆雕、浮雕(包括平面减地)、线刻。
5.书法:线的艺术:甲骨-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书法的形式:正草隶篆。
书法大家与流派:
6、绘画:分类:宫廷画、宗教画、文人画、民间画。
按材质分:壁画、绢本、纸本、其他。
风格特点:工笔、写意。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董仲舒起,提倡“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2.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道德的核心。“悌”即敬爱兄长之意,引申为尊长。
谦和好礼。主指礼仪规范。
诚信知报。讲诚信,知报恩。
精忠爱国。对国家的担当和责任。
克己奉公。指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
修己慎独。道德自律,严于律己。
见利思义。依义制利,先义后利。
勤俭廉政。节俭,勤劳;为政者要廉洁,“俭以养德”,不是“高薪养廉”
第十三章。
1.佛教的教义:“四谛”:苦——人生皆苦,一切皆苦。
集——集合,人要明白苦的原因。
灭——入灭,灭人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道——道路,懂得摆脱苦海的方法,进行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1.历史上四大哲学流派:原始儒家、原始道家、释家、宋明理学。
2.原始儒家:春秋战国时期,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原始学派。
3.宋明理学:宋元明时期,以儒学为主干,融入佛道智慧,建立以理气论、心性论为核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是宋元以来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主要的意识形态。(张载提倡“民胞物与”思想。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十六章。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主体: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
2.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整合创新功能。
补充说明:1.唐代的五大书法家:怀素、张旭、颜真卿、唐玄宗、欧阳询。
2.华夏文明: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以黄河长江流域氏族部落联盟为中心的东方文明。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上部:开放性,与自然相接。下部:封闭性、防御性。
4.玄学:魏晋时期源于老庄思想的一种哲**流,玄学追求“玄、远、清、虚,强调对个体人生意义的思考。
5.”以人为本“:以人为思考的处理问题的根本,承认天地之间人为中心,人神之间人为中心。
6.如何认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7.中国历史上三次历史文化思想潮流是: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
8.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心得分享与讨论篇二十
一、封面格式: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
姓
名:学。
号:院。
部:专。
业:
年级:
二、期末论文选题:
1、儒家文化(任选儒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分析孔子“礼”的思想;从“仁爱”思想来看孔子对人性的关怀;试析孟子的民本思想;试论孟子的理想人格;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人的启示;试析孟子的义利及对今人的启示。
2、道家文化(任选道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分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庄子名利观对当代人的启示;陶渊明田园诗的道家思想底蕴;魏晋玄学对士人心态的影响。
4、法家文化。
如:从韩非(商鞅)之死来看法家人物的精神;试述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试析管仲在齐桓公霸业中的作用;法家与“依法治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法家与儒家历史观之比较。
5、科举制度。
6、姓氏文化。
如:姓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或影响);姓氏与家族本位观念的形成。
三、写作要求:
1、任选一题的一个方面来写,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格式规范,字迹清楚;
2、不准抄袭,否则不及格;
3、必须列举参考书目;
4、要求手写,正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统一用大学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