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热门14篇)
动员令是为了激励他人积极行动起来并共同达成某个目标而发布的一种书面通知。为了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文章,我们需要经常反思和自我审查,以便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它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一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二
导语:在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中,专业的名词解释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考试知识解析,需要考试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机体适应环境。如果说构造注意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那么机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机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与机能主义思潮有密切的关系。
这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与传统心理学派别不同,精神分析学派不关心对意识经验和正常行为的研究,它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和异常行为。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或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所谓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并且认为,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层。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但他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行为主义产生的标志是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得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反对心理学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客观研究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他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同时,行为主义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基本原则。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曾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进认知、期望、目的等作为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赫尔则力图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归纳”法,采用“假设—演绎”法,以便把心理学建成近似于几何学的演绎科学。
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极力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的研究更严谨、更加自然科学化了,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以及分析行为的机械主义观点,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三
心理冲突理论。精神动力理论认为,那些在特定情景下引起人们矛盾情感的事件,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布洛伊尔曾用催眠法治疗过一个癔病女患者安娜。这位当事人有—个特殊的症状,就是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状态中,她叙述自己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她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敬师长道德观的影响,只好将这种厌恶压抑。在催眠状态,恢复了她对这个往事的回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面对自己厌恶的女家庭教师所激起的愤怒情感和尊敬师长的道德观之间无法协调,心理的防御机制为了减少现实的不适和意识上的痛苦,只有将这种冲突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因而,冲突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所谓冲突,是指两种同时存在的力量之间的矛盾对立。这种内心矛盾可能引起心理功能的失调,并发展成为精神症状。这一发展过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首先是无法解决的冲突的出现,如安娜对女教师厌恶与需要尊重的矛盾,这被称为心理冲突的常形;接着这些冲突被强行压抑,最后这些被压抑的冲突以变化了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安娜潜意识地用长达六个星期不饮水的精神症状,来表达她对女教师的厌恶和愤怒,这被称为心理冲突的变形。
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所有的驱力都来自于母婴关系。因此,寻求客体的动力相当于甚至比寻求内驱力的释放更重要。自我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第一位的,客体关系是继发的。客体关系理论强调的是潜意识的内在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转换为内化的精神结构。因而,需要对其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1)基本概念:内化、自体印象、客体印象。当孩子成长时,他们不是简单地内化第一个客体或个人,他们更多的是内化整个的关系。喂养的体验或许可算是内化过程中最好的原型。当一个饥饿的婴儿哭喊着寻找母亲时,一种不愉快的体验模式进入他的大脑。在这种模式内,婴儿将自体体验为愤怒、贪婪等负性印象,将客体(母亲)也体验为匮乏和忽视等负性印象。而当母亲最终喂饱了婴儿时,喂饱带来的愉快和满足感让婴儿体验自己为正性印象,同时也体验母亲是个正性客体印象。这个时期,强大的情绪反应构造r这种自体客体结构。
当孩子的认知和感觉功能得到足够的发展时(大约16个月),这两种体验就被内化为两种完全相反的、由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组成的客体关系(好的客体关系包含好的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坏的则相反),以及与好坏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客体关系总是包含着自体和客体之间卷入有情感的互动。
2)对内化的潜意识理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内化的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不会出现疏离。内化积极的、爱的母亲印象,主要是因为婴儿恐惧失去母亲。婴儿内化坏客体的原因则是:第一,幻想借此来控制坏客体;第二,有一个坏客体比没有好;第三,与内化的坏客体关系激烈的亲附是由于渴望将这种坏客体关系变成好的客体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同时强调,被内化的客体不一定与真实的外在客体相关,内化的客体有婴儿幻想加工过的成分。
4)冲突模式。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潜意识冲突不只是冲动和防御之间的挣扎,也是两种相反的内在客体关系(好与坏)之间的冲突。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四
3、人不能犯错误,否则就得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人不能遭受挫折,事情要按自己意愿发展。
5、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无法控制和改变。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所承担的责任采取逃避行为。
7、过分忧虑、担心危险和可怕的事。
8、人必须依赖别人,缺乏独立性。
9、过去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10、过分关心他人的问题。
11、坚持寻求一个完美、正确的答案。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五
课程规定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引用了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条文,为心理咨询师做好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
(二)基础课程专题。
包括六门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
科目二:实操技能课程。
包括三门课程:心理诊断技能、心理测验技能、心理咨询技能。
科目三:论文。
论文包括: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以下条件满足其一)。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六
(二)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
(三)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四)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等等。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七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詹姆斯杜威意识的功能詹姆斯提出“意识流”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华生斯金纳行为受条件反射学说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德国魏太默、考夫卡、苛勒意识体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产生奥地利弗洛伊德无意识现象,人类异常行为。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认知。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八
1、职业道德(25题,共10分)。
该部分几乎不用复习,最后做真题的时候注意一下,三观要正确。
2、基础知识(100题,共90分)。
该部分分为60道单选题,40道多选题,一般多选题失分比较多。
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
较难)。
《操作技能》分两个部分:一是案例选择题,二是案例问答题。
1、案例选择题(100题,80分)。
诊断技能重点(40%)无非就是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摄入性会谈等。这个部分有一个重中之重就是如何诊断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案例问答的第一题也考这个,一定要弄清楚。
咨询技能重点(50%)这个部分考点非常多,一定要理解记忆,懂得灵活变通。建立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实施个案咨询方案(9+8基本咨询技术,3个疗法,5个阻碍咨询因素等)我觉得这个部分先根据课本案例自己理解记忆,然后再结合真题仔细揣摩。
测验技能重点(10%)近年来,该部分的分值有所提高,题目也更加灵活。内容不是特别多(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但是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2、案例问答题(4题,20分)(必须拿到12分才算操作部分及格)。
主要参照往年的真题进行总结,找到出题规律,第一题的诊断一定要交代清楚,即使判断错误,也还是能得分的。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九
(2)婴儿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
(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掌握)。
(4)童年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
(5)发展心理学概述(识记)。
(6)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掌握)。
(8)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
【教学目标】。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学科。学习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个体毕生各种心理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发展的趋势,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专栏”内容。
(2)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规律。
(3)掌握发展心理学各基本概念及各流派观点。
【教学方法】。
(1)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
(2)讲解为主,结合日常生活适当举例,结合不同年龄求助者咨询常见问题进行举例。
(3)注意事项:注意引导学员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掌握发展心理学内容,注意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在心理咨询上的应用。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十
(1)以基本概念教学为主,强调各指标的表示方法及之间关系。
(2)本章节对心理测验技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讲课时应着重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
(1)心理测量学概述。
(2)测验的常模(重点掌握)。
(3)测验的信度(掌握)。
(4)测验的效度(理解)。
(5)测验的难度(识记)。
(6)测验的区分度(识记)。
(7)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识记)。
(8)心理测验的使用(重点掌握)。
【教学目标】。
心理测验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临床诊断、判定疗效及咨询与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本章内容讲述的是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原则。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心理测验使用的注意事项。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十一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强度、平衡型、灵活性神经活动的广度:指nc能接受的刺激的强弱程度以及nc持久工作的能力。神经过程的平衡型: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力量是否平衡。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指兴奋和抑制的两种过程的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有灵活不灵活之分。
2、高级n活动类型:高级n高级活动类型:两种基本过程的三个特征之间不同组合,理论上12种活动类型。
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识记)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识记):
(1)胆汁质:n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感受性第一,耐受性高。显得:精力旺盛,胆汁质: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理变化强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
(2)多血质多血质:n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灵活。感受性第一,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映速度,注意转移的速度都较快,气质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不怯生,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3)抑郁质:n过程的特征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多疑多抑郁质:虑,内心体验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胆小,孤僻,寡欢,爱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映明显。
(4)黏液质:n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举止平和,黏液质: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稳,踏踏实实,易循规蹈矩,注意力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十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是很有限的,如果在短时间内记忆内容太多,则容易出现错乱。因此,最好是采取分散复习时间和复习材料的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天有60分钟的复习时间,集中一次用完不如分成几段间隔复习效果好。你可以上午复习30分钟,下午复习20分钟,晚上再复习10分钟,防止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果。分散复习材料也是如此。
每天复习结束后,把自己当天的学习内容再回想一遍,在知识尚未进入遗忘状态之前,就在头脑里再现一遍,达到加深印象、巩固记忆的效果。
在开始回忆时,最好先不要看书或笔记,等到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书或笔记。为了加深记忆,还可以一边想一边把主要的内容写出来。
这个方法可大大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回忆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识记的对错,知道哪些知识已经过关,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
接下来,就可以集中“火力”攻克那些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十三
(1)确定靶症状。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而必须首先确定打算弃除的是什么行为,即确定靶症状。来访者或许有不止一种不良行为或习惯,但是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来访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
(2)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遁行为常常可以给来访者带来某种满足和快意,如窥阴后的快感、饮酒后的惬意、吸毒后飘飘欲仙的体验。这些满足和快意不断地强化着这些不适行为。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的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常用的厌恶刺激有以下几种:
1)电刺激。电刺激由于能在电压和刺激时间上被准确地调节与控制,又是人们普遍惧怕的,因而常被用作厌恶刺激。电极一般采用同心电极(concentricelectrode),通常安放在前臂,因为此处较为安全。如没有同心电极,可用盐水浸泡过的湿纱布将电极包裹,也可防止烧灼皮肤。电流的强度因人而异,可先做试验,将电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直到被试难以忍受,再取其1/4的值作为治疗时的基本电流强度,以后视治疗情况可略加调整。
2)药物刺激。利用药物的恶心和呕吐作用进行厌恶治疗最先由voegtlin和leme-re(1942)报道,他们使用过的药物有吐酒石(又名酒石酸锑钾)、吐根硷(又名依米丁)、阿扑吗啡(又名去水吗啡)等。
3)想象刺激。最先报告使用想象刺激进行厌恶治疗的是gold和neufeld(1965),后来cautela将之俞名为内隐致敏法。他用语言提示使来访者进入想象,在想象中将不适行为和厌恶反应联系起来。想象刺激有许多优点:安全,不会伤害来访者,而且不拘条件,随时随地可行。
4)其他刺激。任何能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只要这种刺激不给身体带来较大的损害。例如,憋气、羞辱、强烈的光线、尖锐的声音以及针刺等。
(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要想尽快地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在实施不适行为或欲施不适行为冲动产生之前,即使来访者出现厌恶体验,肯定无益于两者的条件联系。同样,在不适行为停止以后才出现厌恶体验,也达不到建立条件反射的目的,充其量只能算一个小小的惩罚。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重点解析及模拟试题篇十四
(1)结合心理诊断技能课程进行学习。
(2)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部分以讲解为主,涉及症状及精神疾病可使用教学录像或安排精神专科医院见习,使学员有直观认识。
【教学内容】。
(1)压力与健康(掌握)。
(2)健康心理基础辅导(识记)。
(3)常见异常心理症状(重点掌握)。
(4)常见精神障碍(掌握)。
(5)变态心理学(识记)。
(6)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重点掌握)。
(7)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重点掌握)。
(8)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重点掌握)。
【教学目标】。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涉足两大学科领域及其分支学科,一个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另一个是医学的分支学科:临床精神病学。本章不是一门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综合专业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掌握心理诊断技能奠定必备基础。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明确本教材中,神经症属于心理不正常的范围,不是心理咨询的范畴。
转载自 coOCo.nEt.cn
(2)掌握不同流派对心理问题的解释,掌握人性主义心理学中生物-精神-社会的思维方式。
(3)要求重点掌握区分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掌握区分神经症与重性精神病的依据,掌握神经症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