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精选18篇)
方案的执行需要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制定一个完美的方案需要我们充分了解问题的本质和特点。方案制定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以下范文可以帮助大家全面了解方案制定的各个方面。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一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月亮田》。
2、听赏歌曲《金孔雀与凤尾竹》。
3、学唱歌曲《太阳》。
4、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山沟沟带给人太多的遐想,清凉的山风,清澈的小溪和青绿的高山……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和听赏音乐,让学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山沟沟的秀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学会用自豪、骄傲和优美的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月亮田》。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创设歌曲情境——描述广西龙胜梯田的优美景色,并引出“月亮田”
2、师放音乐《月亮田》,让学生初步体验音乐意境。
3、提问:听到音乐你会想到什么,你的眼前浮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5、跟读歌词。
6、师简要介绍歌曲中的:“龙脊梯田”
7、师范唱,生仔细听。
8、学唱歌谱:掌握歌曲中的半音:55#45|的音高位置,
9、生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10、师再次描述“月亮田”的优美景色,指导学生用自然、甜美的各声演唱歌曲。
11、生跟琴完整唱。
12、跟师做简单的壮族舞蹈动作。
13、跟音乐带动作表演。
14、跟音乐表演唱。
15、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月亮田》。
三、新课导入:
1、猜谜语:有一种小动物他照的照片总是黑白的?(大熊猫)它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今天我们就要到大熊猫的老家四川去看一看,听一听那的民歌《太阳》。
四、师范唱。
生听老师范唱,说说太阳能带给我们什么?
五、感受歌曲。
1、跟音乐拍手。
2、按四四拍的节奏拍手。
六、读歌词。
1、师带读。
2、教生字。
3、生读。
七、学唱。
1、默唱。
2、轻声唱。
3、师指导。
4、生有感情的唱。
5、分组唱。
6、变换速度唱。
7、歌曲表演展示,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八、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以及表演一个民族舞蹈,请其他小朋友猜他表演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三、学唱歌曲。
1、放录音感受旋律,提问:你能听的出这个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吗?
2、简介“日喀则”——在藏语中是“美丽的家园“。
3、引导学生读好“就在日喀则啊”——用自豪喜悦、骄傲自豪的心情读。
4、歌词接龙游戏。
5、示范读“啊嗦啊嗦马里拉”(带动作读)。
6、完整的读歌词。
7、揭题《我的家在日喀则》。
8、师范唱,想想,你听了这首歌曲以后心情怎样?
9、轻声唱,——(跟录音),师指导唱好。
10、跟琴声自己唱——师指导演唱音色。
11、全体完整的演唱歌曲。
12、歌曲表演——带上之前学的舞蹈动作。
四、创编歌词。
1、师示范唱。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
3、跟身边小朋友唱。
4、创编表演、展示。
五、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看傣族“泼水节”的录象,引导学生观察傣族的服装、竹楼、热带雨林中的凤尾竹。
三、初听音乐《金孔雀与凤尾竹》。
1、想一想,乐曲是人演唱的还是用乐器演奏的?
2、你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觉得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
四、介绍乐器——葫芦丝。
五、复听乐曲《金孔雀与凤尾竹》。
1、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葫芦丝。
2、你听了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六、再次聆听《金孔雀与凤尾竹》。
1、让学生在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创编一个表示高兴的动作。
2、随着音乐摆动。
七、创编活动。
1、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2、展示。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二
我班三年级学生,地处农村,接触音乐较晚,音乐氛围不浓,音乐的基础薄、乐感不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音乐意识,但通过教学希望他们能随之增强他们的音乐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三年级的学生们慢慢已有自己的主见,音乐会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表现欲望。所以在每一次音乐会中都希望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更热爱生活。
班级音乐会的活动方案为: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2、寓教于乐,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3、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
4、多表扬,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多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多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和睦相处。
三年级教室。
全班学生及教师
1、全班分成五小组,并选一名或多名主持人。
2、确定活动内容,制定节目单:
(1)节目内容: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节目。可以是本学期
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器乐表演、舞蹈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可以自由搭配,形式不拘。
(4)自愿报名,节目单由主持人完成。
3、活动准备:节目的排练要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进行。
4、活动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演,教师稍作点评,多给鼓励
5、活动总结:表扬好节目;鼓励胆小生;夸奖进步者。
1、学校的场地和条件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2、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
3、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上台的信心不够;
4、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1、大方面来说,学生音乐会是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重要一环。
2、通过班级音乐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融洽了师生、生生的情感。
3、班级音乐会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种重要方法。
来自 coOCO.net.CN
4、班级音乐会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5、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三
为了搭建展示学生才艺特长的平台和阳光精神面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亲近艺术,展现朝气的少年的.健康形象,同时立足舞台向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发出邀请,使更多的学生与音乐交上朋友,特举办此次音乐会。
“贺新年音乐会
多媒体教室
四年级全体同学及任课老师
12月31日下午(如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1、选好主持人(两男两女,每班选一对组持人)。
2、每个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必须准备好节目,而且要保证有一定的质量。歌唱类可以是联唱、小组唱、大合唱、表演唱、器乐伴奏唱、歌伴舞等,舞蹈,相声,小品等。老师也会准备一个节目。
3、提前一周上报节目,主持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节目串词并提前预演。
4、布置音乐会会场,每个班从卖废纸的班费中拿出一部分钱买点零食,但要注意不要破坏教室卫生。
5、微机老师准备好音响设备
6、评出优秀演员,优秀节目,并且颁发奖品以示鼓励。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四
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垦区艺术教育的发展,整体提升我区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加强校际间音乐教研活动的交流,使教研活动更具影响力和广泛性,,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
加大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落实力度;开展“观课、议课”“有效课堂”等开放式教研活动。以提高我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教师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主题,提升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帮组教师走专业自主发展的道路,从而带动学科的整体发展。
1、教研活动中心组(由常务理事、兼职教研员,名师,教学能手,学科骨干组成)负责研究确定主题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发言人等相关内容。
2、教研活动要突出《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教研特色。
3、每次教研活动要突出一个主题,由活动承办单位的音乐教师承担。
讲座培训、研讨课、评析、讨论、座谈和交流等。
承担主题教研活动的单位,要完成主题教研活动报告书,报告书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的思路框架(主题、主办单位、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呈现形式、活动具体分工安排)
2、活动的策划设计(人员分工、主要素材、主要环节)
3、活动流程及展示(主要活动过程、精彩片断记录、评议和发言、争议的问题、最后的共识和结论)
4、活动的评议反馈(活动的收获、困惑、评议)
5、活动的总结反思(活动的规模、效果、优点和不足、反思活动目的意义的落实和理念的差异)附录(活动资料、教案、表格及调查、活动数码照片、案6、例分析)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五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_,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六
教学难点: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具学具:钢琴、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金铃铛》。
(1)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3)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
(4)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
(5)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2、做律动《摘果子》。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5)画秋天、写秋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
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七
二、新课导入: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如: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再次感受音乐,老师弹琴,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和最能表现快乐情绪的动作来跟音乐律动。
4、师带读歌词
5、读歌词游戏:师读歌词,请学生在间奏处的地方有节奏的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6、学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轻声跟琴唱
7、跟老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8、用同样的方法学习2―4段
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动表演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分组创编动作。
五、小结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八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图画。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四、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
如:第一乐句65|3。5|132|错唱成65|3。5|132|20|
第二乐句35|66。6|53|2―|20xx|错唱成35|66。6|53|2―|
第三乐句32|17|615|错唱成32|1。7|615|
最后12|33。3|333|25|1―|错唱成12|33。3|25|1―|
2、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2、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1、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养成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积极参与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的情绪。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九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略)。
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电子琴、磁带、视频。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小鸟小鸟》是故事影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快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展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2.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春天,它又是许多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十九世纪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二声部做到声音协和。
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曲调相同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堂小结。
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学生二声部训练还有待提高,多加训练,唱多几次明显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太稳,要求老师带唱,请学生下课之后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
四、课后反思。
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
1、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让学生能够听辨“独奏”这一形式。
2、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渐强、渐弱在歌曲中的表达。
3、歌曲对比,让学生领悟不同歌曲的情感处理。
4、歌曲《大海》,让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1、f”,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表达。
多媒体、钢琴(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等。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练习:
听音乐做动作,按位置坐好。
二、导入新课:
2、听读读,感受歌曲旋律。
(1)师:大海那么美,我们安静欣赏一首独奏曲《大海》。
师:播放小提琴独奏《大海》,请安静地闭上眼聆听(并说其旋律特点,出什么乐器演奏。)
(2)出示大海歌词,请同学加上伴奏音乐有感情的轻声朗诵。(展开对大海的描述,感觉语言美。)
(3)展示大海的有关图片,欣赏大海的美。
3、学唱歌曲。
(1)用:“呜”来模唱一下这首歌曲旋律。(可要求学生做一些身体摇摆等的动作表现曲子的优美,积累三拍子的感觉。)
(2)可用手模仿海螺的形状,再用“呜”吹出歌曲旋律。(注意要轻点,优美的感觉)
(3)根据歌曲的旋律画出旋律线,例如:波浪形……(请学生用手模仿画线来感受旋律的`美。)
(4)把歌词加在旋律里唱一唱。
(5)听录音范唱,要求学生轻声范唱。
(6)学生跟琴范唱歌曲
4、游戏。
(1)回声的游戏。师:海浪是怎样冲上岸的呢?冲上来的声音很大,退回去的声音很小……(像回声)老师唱前一句,生接后面一句。交替做“回声”的练习。
(2)为歌曲伴奏。师:浪花的声音是怎样的?怎样表示合适些?(引导学生用纸抖动的声音来模仿海浪的声音效果,)师:请你们抖动纸的声音为我伴奏好吗?(注意倾听个声中的强弱和乐句的韵律。)
6、图画表现大海的美。老师有很多材料,(蓝色的绸布,海鸥,小鱼,海船……)请同学上来给我设计,拼贴出一幅美丽的大海图画。
三、小结
作业布置:复习歌曲
板书:课题《大海》
美丽大海图画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一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听赏法、引导法。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很美……鸟叫……仿佛来到……)鼓励多种见解。是啊,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音拖的长……很优美抒情……)(节奏自由、宽松)。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出乐器小提琴,进行简单介绍。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节奏快、欢快、热闹)是啊,第二乐章的音乐甚至使我们有点想动起来的感觉。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在第二乐章的伴奏下,师生同舞,也可拍手表示感受。
五、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
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生听赏)。
下课!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二
一.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和鼓手》,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觉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二.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布娃娃弹琴》、《法国号》,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演唱《布娃娃弹琴》、《法国号》,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时数:三课时。
一.表演《法国号》。
用模唱法学习歌曲产《法国号》。
演唱时声音干净而富有弹性。“嗡巴巴”第一个字“嗡”要唱得强,似号声,“巴”要唱得轻巧,“谁在唱歌”要唱得连贯,用连、断的对比表现这首歌。
边唱边用手半握拳状在桌子上击出强弱。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为强,第二、三拍用手指点击桌面为弱。
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二.聆听《号手与鼓手》。
完整初听乐曲,听到喇叭举手表示。
复听乐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动作。
分组表演。
三.表演《布娃娃弹琴》。
用听唱法学习《布娃娃弹琴》。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听教师范唱,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歌声击拍。
4小节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歌中两处“321与232”一字多音要唱准确,“叮叮咚”要唱得轻快。
注意学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得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可选择碰钟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为歌曲伴奏。
四.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中的洋娃娃怎样跳舞,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复吸乐曲,一部分同学随着音乐做动作。用手半握拳敲击节拍。一部分学生可随着音乐用手指按图谱划动,感受乐曲的快慢。
五.聆听《星光圆舞曲》。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钢琴的音色。
说出乐器的名称,边听音乐边用手指敲击节拍。
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三拍子的感受。
音的长短是本课的知识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觉理解音的长短。
用比较的方法说也瀑布流水与房檐滴水哪个长,哪个短。
用打击乐敲击,就出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将学生分成小组,对课本上的思考题进行讨论,并且用笔在纸上画出长短线条。
七.编创与活动:走走跳跳。
走走跳跳是一个听辨强弱的游戏。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师手持鼓站在圆圈中,教师敲鼓,学生走和跳,鼓声强跳,鼓声弱走。
教师击鼓的速度可慢些,强弱要分明,教师可四音为一组,如强____弱____便于学生反映在动作上。
还可以让学生随教师的击鼓声转方向,鼓声强时顺时针走,弱时逆时针走。
教师可发动学生献计献策,怎样活动更有趣。让学生动脑到编创活动中。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三
声部间的均衡。
分声部学唱歌曲。
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四
1、能感受到歌曲《凉山之最》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了解凉山彝族的相关风俗文化与歌曲的关系。
2、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凉山之最》。
3、能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凉山之最》,能与同伴愉快合作,进行歌表演。
《凉山之最》。
学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风土人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四川,去大凉山的彝家看一看。
2、明确目标。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和图画,看完后说说彝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大凉山彝族风光”)。
3、效果预期。
比较一下,那里的景色、建筑、服饰与我们汉族有什么不同。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1)听一听。
聆听歌曲《凉山之最》,让学生说说感受,教师及时补充。
歌曲欢快而有热情,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舞蹈风味,一听音乐身体就想跟着律动起来。
(2)动一动。
教师示范舞蹈(播放歌曲伴奏,教师随音乐展示“达体舞”基本舞步)。
彝族“达体”为“跺地”之意。“达体舞”就是从彝族传统歌舞艺术百花园中提炼、规范、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或广场舞。
学生学习基本舞步。
“达体舞”基本舞步:双脚分左右走恒拍,双手划圈,在乐句结束处撩脚,多人舞蹈可以手牵手。
师生一起随乐走基本舞步。(播放歌曲伴奏,师生共同随乐舞蹈)。
2、自主学习。
(1)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解说凉山的三个之“最”——最美丽的“加师瓦拉”(披毡)、看的.“日麻杏儿布”(帽子)、听的“土什火合”(口弦),结合实际分别介绍和补充。
(2)画一画。
师:跳完大凉山热情洋溢的达体舞,接下来让我们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来画一画音乐旋律线,看一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听一听这首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学生随乐哼唱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特点和歌曲结构)。
(3)唱一唱。
师:大凉山彝家人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民族稀世珍宝,接下来我们就用歌声来赞一赞能歌善舞、热情善良的彝族人。
(教师弹琴,引导学生用“lu”模唱。)。
a、教师领唱,学生合。师:刚才我们这样的演唱形式叫什么?(领唱)。
b、男女生各唱一句。师:这次又是什么演唱形式?(对唱)。
c、大家一起唱。师:这种演唱形式是?(齐唱)。
d、边跳边唱。师:这次是?(表演唱)。
3、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唱出强弱和舞蹈的感觉。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设计表演方案。
师:能歌善舞的彝族人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呢,你们能根据歌曲创编一个节目吗?可以从演唱人数、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等方面想一想各段的表演动作设计。
(1)议一议。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确定表演设计方案,从演唱人数、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等方面进行各段的表演动作的创编。
(2)排一排。
学生根据本组讨论的方案,分组进行简单的排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表演人数和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准备。
2、结果反馈——演一演。
分组表演,各组首先介绍自己的表演方案。然后根据各组的表演情况从声音、表演人数、舞蹈动作、表演方式和表情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
3、反思交流。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进凉山彝族,领略了彝族独特的风情,感受了彝族火热的音乐、舞蹈,希望同学们喜欢上彝族,并在课后多了解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五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美丽的黄昏》意境。
3、通过三部轮唱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感受、体验美妙的和声效果,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1、二部轮唱。
2、音准、音色的控制及音乐情绪的表现。
教具:电子琴、课件、图片、教学光盘等。
一、组织教学:播放本课学习音乐《美丽的.黄昏》。注意歌曲节奏的快慢和情绪的变化学生仔细聆听音乐。调动学生注意力,有目的的去听音乐。
二、创设情境。
1、老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一个太阳,问:这是什么?再看,老师用绿色粉笔在太阳下面画上山,问:你觉得太阳要下山了呢?还是刚刚升起来呢?让学生说,最后定不下来。
2、那么,就让音乐来告诉我们,老师慢慢弹奏mi、re、do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太阳慢慢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太阳下山的音乐。学生回答问题。由问题入新课题,不会让学生感到太突然。
三、教授新课。
1、学习二部轮唱《美丽的黄昏》教师:有一个旅游团到欧洲某国家城市参观旅游,到了傍晚,导游告诉游客,这里的黄昏景色特别美,请他们去欣赏,由于人较多,路面较窄,需要分两组去观看,一组走在前面,另一组走在后面。二声部轮唱练习。学生分二个小组练习,第一个小组走在前面形成一个外圈大圆,第二个小组走在后面在大圆圈里形成一个内圈圆,学生一边走着欣赏黄昏景色一边演唱歌曲。
2、学习三部轮唱《美丽的黄昏》。教师:第二天又来了一个旅游团,一行10人,到了傍晚,活动安排去欣赏黄昏景色,由于景色太美了,第一天去观赏的人还想再去,因此就分成三组去观赏。
(1)三部轮唱练习。学习分三个小组练习,第一个小组走在前面形成一个外圈大圆,第二个小组走在后面在外圈大圆内形成一个内圈圆,第三个小组走在最后在第二个圆圈内组成第三个内圈小圆,学生一边走着欣赏黄昏景色一边演唱歌曲。
(2)教师总结。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音乐活动,练习了哪两种演唱形式?教师:通过二部轮唱和三部轮唱的练习,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感受体验了美妙的和声带来的和谐美。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示去进行分组,然后进行演唱。师的指示去进行分组,然后进行演唱。学生回答。让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态度,在歌曲意境中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审美情感。
四、拓展教学。
1、摸一摸,猜一猜:碰钟。
2、玩声音游戏;声音远——你就坐着;声音近——你就站起;声音回旋耳边——你就举手。
3、指名用碰铃_——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
4、出现铃鼓,进行打击乐合作:先出现碰铃,当轮唱时加入铃鼓节奏___。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声音的变化,更容易让学生牢牢记住。
五、小结。
添加:课后试着轮唱《好宝宝睡着了》,想想:这样的歌用轮唱合适么?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六
1、学习歌曲《月亮田》。
2、听赏歌曲《金孔雀与凤尾竹》。
3、学唱歌曲《太阳》。
4、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1、山沟沟带给人太多的遐想,清凉的山风,清澈的小溪和青绿的高山……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和听赏音乐,让学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山沟沟的秀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学会用自豪、骄傲和优美的感情演唱歌曲。
4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月亮田》。
: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1、猜谜语:有一种小动物他照的照片总是黑白的?(大熊猫)它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今天我们就要到大熊猫的老家四川去看一看,听一听那的民歌《太阳》。
生听老师范唱,说说太阳能带给我们什么?
1、跟音乐拍手。
2、按四四拍的节奏拍手。
1、师带读。
2、教生字。
3、生读。
1、默唱。
2、轻声唱。
3、师指导。
4、生有感情的唱。
5、分组唱。
6、变换速度唱。
7、歌曲表演展示,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第三课时。
:师生问好!
1、放录音感受旋律,提问:你能听的出这个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吗?
2、简介“日喀则”——在藏语中是“美丽的家园“。
3、引导学生读好“就在日喀则啊”——用自豪喜悦、骄傲自豪的心情读。
4、歌词接龙游戏。
5、示范读“啊嗦啊嗦马里拉”(带动作读)。
6、完整的读歌词。
7、揭题《我的家在日喀则》。
8、师范唱,想想,你听了这首歌曲以后心情怎样?
9、轻声唱,——(跟录音),师指导唱好。
10、跟琴声自己唱——师指导演唱音色。
11、全体完整的演唱歌曲。
12、歌曲表演——带上之前学的舞蹈动作。
1、师示范唱。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
3、跟身边小朋友唱。
4、创编表演、展示。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1、想一想,乐曲是人演唱的还是用乐器演奏的?
2、你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觉得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
1、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葫芦丝。
2、你听了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1、让学生在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创编一个表示高兴的动作。
1、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2、展示。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七
欣赏《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对世界音乐的地位和贡献,理解《欢乐颂》的时代意义,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
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了解乐曲的几种演唱形式。
教科书呈现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第四乐章分三个部分,《欢乐颂》是它的第二部分,歌曲的旋律十分简朴。贝多芬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了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了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导入新课的学习。
提问:谁知道这段音乐的曲名和曲作者是谁?
学生回答:贝多芬。
乐圣贝多芬简介。
师:贝多芬是德国的作曲家,被后人尊称为“音乐圣人”,有着伟大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为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贝多芬的经典之作《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欢乐颂》。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欣赏《献给爱丽丝》音乐片段,从中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次聆听歌曲《欢乐颂》。
提问: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热情、庄重、欢快、热烈等。
师:这首歌曲热情、庄重,深受人们喜爱。
学唱第一声部歌谱。
(1)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口腔打开,找打哈欠的感觉),并指导学生练唱。(钢琴伴奏。)
(2)指导学生用轻声哼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
(3)指导学生解决难点:跨小节的连音(12、13小节)和3、4音程的音准。
(4)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中等音量唱旋律,练习控制声音的能力。
(5)指导学生反复练唱歌曲。
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
(6)学唱第二声部歌谱。
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二声部的主旋律,并唱好变化音。
二声部合唱。
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间和谐统一。
学唱歌词。(出示《欢乐颂》歌词谱例)
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多音。
随歌曲《欢乐颂》音乐完整演唱全曲。
师:《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据记载,演出结束后,他全然听不到身后观众的狂热欢呼声,一位女歌唱家扶他转身,这时,人们看到了贝多芬留下了激动的热泪,因为他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了所有的人。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刚才我们学会了歌曲《欢乐颂》,谁能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的交相辉映,使音乐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交响乐合唱《欢乐颂》片段,请大家边看边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
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同学们,追求快乐、和平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快乐时光,珍爱我们的祖国,拒绝战争、期盼和平,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音乐教师指导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篇十八
为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巩固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平台,拟定以下方案。
一.成立兴趣小组。
充分利用班里的人才资源,营造互相学习的气氛,成立个兴趣小组,并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该小组。同学们可自由参加,互相学习,从现在抓起,认真学习,积累节目,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为日后争取更多演出机会,为日后找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1)舞蹈组负责人:
(2)声乐组负责人:
古筝组负责人:
笛子组负责人:
(3)乐器组钢琴组负责人:
小提琴组负责人:
(4)ban队负责人:
二.活动进行要求。
1.负责人必须认真负责,安排好每周的排练时间,保证每周至少又一次的排练时间,并要写一份详细的排练报告。
2.各小组组员必须认真排练,应大胆争取实践机会。
3.为更好实施方案,希望同学们不要参加多个小组,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4.在排练期间,不可以无故缺席;不可以刁难负责人,负责人野不可以针对某些组员,必学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三.邀请指导老师。
附:
在校期间,避免不了班会费的支出,在举行这些实践小组活动时,也避免不了经费的支出。为减轻班会费的负担,为帮助活动计划的顺利进行,因此作出以下说明。
1.若活动过程中出现经费问题,需要班会费的支援,可向班里素拓小组提出申请,再由素拓小组提出举行全班会议,并与班主任商量,经集体商量后给予结果。
2.每组小组参加了活动,须告知素拓小组。活动中得到的回馈经费,必须献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或以上的回馈费用作为班会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