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范文(17篇)
科技是指将自然科学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怎样欣赏文学作品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寓意和内涵,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文学鉴赏的技巧。范文中的优点和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一
【技法解说】:。
自小,我们就在童话和寓言的熏陶下长大,在那个五彩纷呈的童话世界里,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勇敢和善良,什么是无畏和坚强,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自私和狭隘,狠毒和狡猾。“狼外婆”的故事陪伴我们渡过了童年的时光。长大后,我们知道了更多的童话故事和寓言:“盘古开天”使我明白追求要执著、“女娲补天”让我们窥见到了为民造福的大志,那“嫦娥奔月”的故事时常在耳边萦绕、“神笔马良”让我明白了贪婪最终会摧毁自己……我还为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流过泪,为可怜的白雪公主找到自己的幸福而兴奋不已……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童话与寓言,它们常常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我们在进行写作时,通过也可以运用这样一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只要把握了它们的写作特点,必定能写出高品质的文章来的。
【成功佳作1】。
留给明天。
天津一考生。
3030年的一个下午,伊波懊恼地坐在窗口,呆呆地望着眼前一座座早已人去楼空的大厦。头顶灰黄灰黄的天空还下着毛毛细雨,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哎,又是酸雨!伊波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就在几天前,地球上的最后一批人也集体迁往建设好的火星,抛弃了这已满目疮痍的人类故土。当时,伊波正在地下126层的公寓里休息,接到e-mail通知时,电梯已断电了,当他气喘吁吁地爬到地面时,火箭已经升空了。他绝望了,对天空大声喊着:“还有我呀!不能这样把我丢弃呀!”无人回应,地面上所有机械设备都被掐断电源,伊波无法与火星上的人们联络,更何况人们原本就没打算在火星、地球之间架设太空站——成本太高了。
空虚、恐惧一次次袭来,几乎让伊波透不过气来。突然,“咚咚咚”,工作室的门被敲响了,有人还没走?伊波忘了可以用遥控器开门,快步冲到门口,打开了门。啊!
“好啊,真还没走光啊!”金丝猴气急败坏地吼道:“人类真自私!把地球搞成这样,就开溜!”
伊波还没回过神来,其它动物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谩骂着。丹顶鹤清清嗓子,叫道:“安静安静,各位请安静!我来讲几句。先生,别生气,小猴是过火了点,可它讲的一点也没错。虽然我们智商没你们高,可我们很明白是谁把我们共有的家园污染成这副模样,树和动物一样稀少,凑在一起连林子都算不上。气候反复无常,六月下雪,一月不是酸雨就是洪灾。天是黄的,土是黄的,连空气里都是黄沙、二氧化碳。一切这么衰败,是谁造成的?以后火星也会成为这个样子,那时怎么办?再跑?”
丹顶鹤还在喋喋不休地数落着。伊波心里复杂极了,人类为什么迁徙?地球为什么会这样子?伊波流泪了,为可怜的地球流泪,更为可耻的人类流泪。
“我要替人类赎罪,建设好今天,留一个美好的地球给明天。”伊波下定决心,开始愚公移山般地工作,他想着,一天种下一百棵树,一天就可以为明天创造亿分之一的美好。哪怕耗尽这一生,他也要尽自己全力,改造满目疮痍的家园,留给明天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
【名师指津】:。
本文是一篇科幻为体裁的童话作文,文章以丰富的想象、合理的联想,虚构了一个千年以后的故事:一名叫伊波的人类未能逃离千疮百孔的地球,成为最后一个地球人。如何面对眼前的现实,如何重新与地球上的其它动物共存?伊波决心以实际行动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伊波下定决心为绿化地球奉献自己的一生,文章最后以“留给明天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为结束语,从而点明题意,回应了话题。不言而喻,这篇童话所谴责的是破坏环境的人类,希望唤醒人们的良知,从长远看,保护环境,为了明天,建设好家园。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写作指导: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叫“有文采”?作文怎样做到“有文采”?
作文“有文采”,是《考试大纲》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高一级的要求。需要明确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固然是有“文采”,但更多的情况下,“文采”指内含的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它以自然流露为上。怎样做到有“文采”呢?应注意以下七点: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不妨改写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二、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泼。
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收尾部分:
我们并不一定要追赶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并不需要一味地学着人家的样儿,完全可以做更“高级”的事。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爱国的情操,而不是“爱大米”。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养,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变自己,让自己有鹤立鸡群的素质,如今个性也是潮流,像这种特点,无疑是最“in”的。
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否则,“后果很严重”。
作者娴熟地运用杂文笔法,写得亦庄亦谐,轻松自如,使文章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五、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二
写作是一种讲究技巧性的东西,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构思和写作,方法很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技法解说】:。
自小,我们就在童话和寓言的熏陶下长大,在那个五彩纷呈的童话世界里,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勇敢和善良,什么是无畏和坚强,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自私和狭隘,狠毒和狡猾。“狼外婆”的故事陪伴我们渡过了童年的时光。长大后,我们知道了更多的童话故事和寓言:“盘古开天”使我明白追求要执著、“女娲补天”让我们窥见到了为民造福的大志,那“嫦娥奔月”的故事时常在耳边萦绕、“神笔马良”让我明白了贪婪最终会摧毁自己……我还为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流过泪,为可怜的白雪公主找到自己的幸福而兴奋不已……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童话与寓言,它们常常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我们在进行写作时,通过也可以运用这样一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只要把握了它们的写作特点,必定能写出高品质的文章来的。
【成功佳作1】。
留给明天。
天津一考生。
3030年的一个下午,伊波懊恼地坐在窗口,呆呆地望着眼前一座座早已人去楼空的大厦。头顶灰黄灰黄的天空还下着毛毛细雨,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哎,又是酸雨!伊波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就在几天前,地球上的最后一批人也集体迁往建设好的火星,抛弃了这已满目疮痍的人类故土。当时,伊波正在地下126层的公寓里休息,接到e-mail通知时,电梯已断电了,当他气喘吁吁地爬到地面时,火箭已经升空了。他绝望了,对天空大声喊着:“还有我呀!不能这样把我丢弃呀!”无人回应,地面上所有机械设备都被掐断电源,伊波无法与火星上的人们联络,更何况人们原本就没打算在火星、地球之间架设太空站——成本太高了。
空虚、恐惧一次次袭来,几乎让伊波透不过气来。突然,“咚咚咚”,工作室的门被敲响了,有人还没走?伊波忘了可以用遥控器开门,快步冲到门口,打开了门。啊!
“好啊,真还没走光啊!”金丝猴气急败坏地吼道:“人类真自私!把地球搞成这样,就开溜!”
伊波还没回过神来,其它动物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谩骂着。丹顶鹤清清嗓子,叫道:“安静安静,各位请安静!我来讲几句。先生,别生气,小猴是过火了点,可它讲的一点也没错。虽然我们智商没你们高,可我们很明白是谁把我们共有的家园污染成这副模样,树和动物一样稀少,凑在一起连林子都算不上。气候反复无常,六月下雪,一月不是酸雨就是洪灾。天是黄的,土是黄的,连空气里都是黄沙、二氧化碳。一切这么衰败,是谁造成的?以后火星也会成为这个样子,那时怎么办?再跑?”
丹顶鹤还在喋喋不休地数落着。伊波心里复杂极了,人类为什么迁徙?地球为什么会这样子?伊波流泪了,为可怜的地球流泪,更为可耻的人类流泪。
“我要替人类赎罪,建设好今天,留一个美好的地球给明天。”伊波下定决心,开始愚公移山般地工作,他想着,一天种下一百棵树,一天就可以为明天创造亿分之一的美好。哪怕耗尽这一生,他也要尽自己全力,改造满目疮痍的家园,留给明天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
【名师指津】:。
本文是一篇科幻为体裁的童话。
作文。
文章以丰富的想象、合理的联想虚构了一个千年以后的故事:一名叫伊波的人类未能逃离千疮百孔的地球成为最后一个地球人。如何面对眼前的现实如何重新与地球上的其它动物共存?伊波决心以实际行动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伊波下定决心为绿化地球奉献自己的一生文章最后以“留给明天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为结束语从而点明题意回应了话题。不言而喻这篇童话所谴责的是破坏环境的人类希望唤醒人们的良知从长远看。
保护环境。
为了明天建设好家园。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
名人名言。
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
读书笔记。
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
日记。
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叫“有文采”?作文怎样做到“有文采”?
作文“有文采”,是《考试大纲》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高一级的要求。需要明确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固然是有“文采”,但更多的情况下,“文采”指内含的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它以自然流露为上。怎样做到有“文采”呢?应注意以下七点: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不妨改写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二、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泼。
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收尾部分:
我们并不一定要追赶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并不需要一味地学着人家的样儿,完全可以做更“高级”的事。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爱国的情操,而不是“爱大米”。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养,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变自己,让自己有鹤立鸡群的素质,如今个性也是潮流,像这种特点,无疑是最“in”的。
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否则,“后果很严重”。
作者娴熟地运用杂文笔法,写得亦庄亦谐,轻松自如,使文章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五、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三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什么是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话题作文和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比,给了大家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试可以自拟题目。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我们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4)想像自由。丰富的想象力是佳作的特征之一。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我们广泛的自由度也使我们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上乘的话题作文更看中我们在拟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的创新--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不能写。想象的自由中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思维的深度。的深度就是思维的深刻性。看透所写事物的本质,把握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辨证的分析事物,写出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觉得有厚重感,有震撼力。
一、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作用,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二、要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三、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话题作文审题“三要”
一要吃透材料明意图;二要吃准材料抓关键;三要看清材料抓范围。
立好意的方法。
观察--寻找特点;。
感悟思考--发散思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
联想--相似联想,相近联想,相反联想立意正确、新颖、深刻。
如以“水”为话题:经过组词、析词、联想后,可确立如下中心:第一、装点大地秀色的水--要为别人带来欢乐。第二、孕育一切生命、哺育万物的水--伟大的母爱。第三、认准方向,千曲百折不回头的水--要有坚强的意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第三、遇到阻力能发挥百倍勇气的水--愈挫愈坚的顽强品格。第五、污水----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第六、汗水--做勤劳的人。第七、水的精神--以柔克刚,滴水穿石的精神。
读初中生的作文,通常情况是记叙文,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真实感越强的文章,就越读得有滋味;而真实感差的文章,不但读起来乏味,甚至你仅读了一小段,就不觉要弃它到一旁。这就是很多语文老师和一些写作指导书中一再强调的,记叙文写作要切合真实性的问题。有的人比喻说:真实性是记叙文的生命。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既然我们都知道,写作中的真实性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做到真实性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写作指导书,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指导方法,而其效果也参差不齐,有的也不尽人意。
二
误区一:记叙文要写真人真事。这是很多语文老师和写作指导书中一致强调的,这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已成为了公理、成为了不可挑战、不可撼动的权威。甚至,由它推论出了一些语文方面的定理,例如:若判定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那么,就能判定,这篇文章一定实有其人,也一定实有其事。并因此,学生在习作时,就束缚在真的人,真的事的羁绊中,苦苦挣扎着。我认为,这其实已经走进了误区。
我要发问:记叙文的真实性是什么?是简单的真人真事么?绝不是。记叙文的真实,应该是文学的真实,应该是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而绝不应该等同于真实的生活。也就是说,记叙文,它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而绝不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部照相机!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我有这样的观点,原因在于:虽然记叙文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品味感悟生活,但这只强调了记叙文的一种特性--生活的真实性;而没有强调记叙文的另一种特性--文学性。记叙文的文学性,意味着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可以进行文学的剪裁、拼接、修补、提炼、加工、润色等处理的。这样处理,尽管使原本的生活素材面目全非;可是,这样了,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所以说,记叙文当然是要写真人和真事的,但这个真人,应该是经过文学加工过的真人,是源于真人又超越于真人,不能完全等同于本原真人的人了;而这个真事,也自然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长久以来旧思维中的窠臼,让学生挣脱束缚,还记叙文以应有的自由空气。
问题的根源在于:积累文学素材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看,它主要依靠的是心,而绝不是眼睛。当然,说文学观察要完全不需要眼睛,那也是走上了极端;有些人、事、物,我们是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触、用鼻子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感知。但关键是,眼睛、耳朵、皮肤、鼻子,都仅仅是为了积累文学素材,而去观察的手段,或外在的形式罢了,它决不是观察的本身,观察靠的是心!有的同学说了:“老师,你说的我懂,我在观察时也用心去想了,可是,我怎么还是不行呀?”我说:“你虽然想了,但想的程度还不够深入。用心想,是要用心灵去阅读。它包括:用心体验、用心感悟、用心思索、用心品味、用心启迪、用心发现、用心灵去升华等等。
三
转变了思想,积累了素材,这就为写有生活真实感的好作文铺平了道路。但这仍然不够,还要注意一下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写作要领。
(一)要注意推敲文章每个细节的合理性。合理性就是要合情理,是指:1、要合乎情,即合乎上下文、场合氛围、人物心路历程、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真情;2、要合乎理,即合乎日常事理、生活原理;3、还要合乎逻辑,包括层次、次序、因果等内在的逻辑关系。我反复地和学生讲:合乎情理的,假的也是真的;不合乎情理的,真的也是假的。当然,这样说是有些夸张了,真的怎么能成假的了呢。我这样说,一方面是强调文章情节、细节的合理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确实在提示学生,有时,若不推敲其合理性的话,真的有可能会“弄真成假”的。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四
作文。
不知如何开笔,很多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作文指导之,供大家参阅。
分数固然非常重要,但同时应当也是能力的提高,靠一次、两次的押题或许一时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但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及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老师辅导一个学生,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或补差,或提优,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为此,老师教你用独特的方法学好初高中语文。
学生作文时最头疼的问题是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告诉大家不妨用刘勰的话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间”启发他们: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谈如何生活,体察入微。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可见观察是中学生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专家指出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要性,结合课本中的名篇交给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学了《我的老师》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尊敬的老师,让他们明白老师的高风亮节,除了表现在批改作业到深夜,或带病上课,累倒在讲台上等外,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以前,同样的材料上代人用来赞颂老师,下一代“涛声依旧”。似乎老师永远是身穿中山装,口袋里插一支钢笔,不苟言笑;老的,少的,农村的,城市的,一个样。通过观察,让其明白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科目的老师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精神面貌、教学方式等都有差异。当今教师不但追求内在美,还注重外在美;他们不仅仅追求脚踏实地,还注重巧干。课上,他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评估论今,妙语连珠;课外,他们驰骋球场,泼洒丹青,舞文弄墨,雅趣如流。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实践证明,丰富的写作素材,都是靠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来的。
要关注生活,博采众长。古人云:“熟读。
唐诗。
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老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每天写。
日记。
可写身边的人或事也可摘录一些。
名言警句。
优美的段落,或介绍一部生动的有趣的影视剧作;规定每月读一本优秀期刊;每个假期读两本名著,如学了《美猴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建议学生读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施耐庵的《水浒传》,让他们领略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
我们只有“行万里路”——广泛深入生活,只有“读完卷书”——博采众长,才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快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下面就介绍四种审题方法: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
课余生活。
》,“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旅游者,在广场边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卖艺者的琴声悠扬,令人感动,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卖艺者的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者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何还不快乐呢?”旅游者望着卖艺者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惑地问。
“也许他需要的是掌声。”旁边的一个小孩子淡淡地说了一句。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终期待的是掌声。
要求:
1.以上面材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题目自拟,但题中必须包含“掌声”二字。
写此题,第一步得先根据材料内容在题目中突出“掌声”的情境和作用;第二步得根据“掌声”体现的情境和作用确定文体进行写作。具体操作如下:
一、命题,首先拟出若干题目:
1.琴声悠扬诉衷肠,盼望掌声泪汪汪。
2.同情施予诚可贵,掌声鼓励价更高。
3.谋生卖艺示己才,才高艺精掌声来。
4.路人难解艺人情,童心靠近起掌声。
5.一片掌声一片心,心心相印情更亲。
6.谁说金钱顶万千,掌声响起明亮天。
二、指导写作:
第1题可以写成记叙文,重点刻画卖艺者凄凉的形象和孤独的身影。通过记叙、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2题可以写成议论文,着重议论“同情”的含义,展示对不同层次“同情”的理解。同情固然是一种美德,是人心善良的一种体现,但它毕竟是低层次的善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善之为善”的问题;只有鼓励、奖赏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奋起、自立、自强,增强自身的信心和力量。
第3题是站在客观角度去评价卖艺者的人生观和技艺水平。不管干哪行,只要在那里精益求精,永无休止地攀登,定会技高一筹、博得世人的青睐。所谓行行出状元,并不在于刻意求之,而在于乐意为之。乐而知其真,乐而识其理,乐而悟其性,悟其性者为上乘。
第4题,路人千千万,各人有各人的境界和思想理念,难免对卖艺者产生偏见:有司空见惯,不屑一顾者;有嗤之以鼻,瞧不起卖艺人者;有顿生恻隐之心而慷慨解囊者;也有不置可否者。惟独小孩子的心里,充满了童真的世界,他们只记得玩时的“掌声”更能使人高兴,所以那个小孩子想到了“也许他需要的是掌声”。金钱对他们是淡薄的:“同情”对他们是肤浅的;纯朴其实才是小孩子的真实心理。而这纯朴真实的心理,恰恰又是卖艺者行“艺”的初衷,也是人性的初衷。由此看来,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人心也并不都是“惟危”的。我们应该站在人类历史的台阶上去认识金钱的作用,站在社会发展的跑道上去关注“同情”的价值。人应该将心比心,切实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见贤思齐”;这样方能真正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第5题,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最好能夹叙夹议:将卖艺者同观众产生共鸣的热闹场面描写出来,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当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题,强调“心心相印”乃生命之树常青的营养和根本。古人云“朋友易得、知己难求”,正是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千秋万代心心相印,才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第6题,可写成议论文。先批驳“金钱万能”的观点,引用话题材料做论据,再补充一两个“见义勇为”“解囊相助”“相濡以沫”之类的证据,证明并非人人事事处处都以金钱为轴心,而应考虑人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因素,从而激发人的潜在能力,鼓舞人积极向上、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这样,就会铺就一条光明灿烂的人生道路,就会震撼一个人的灵魂,就会给他人和自己迎来阳光明媚的明天。因此,我们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一定要两个文明一起抓,而绝不能顾此失彼;只有充分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事业才能突飞猛进,蒸蒸日上,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兴旺发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该是我们修身立业的精神导向。当然,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将话题材料扩展描述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先对卖艺者的精神面貌及其心理描写展示出人物的心理追求,再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形象,最后在议论的基础上,用画龙点晴之笔揭示文章中心,突出“掌声”的作用。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五
下学时期,我非常热爱语文课程,喜欢鲁迅、茅盾、冰心、沈从文等作家作品,并且被作家的故事所吸引。他们的伟大成就激励着我。于是我有了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
于是,我发奋练习作文。那时候,国内有一份学生杂志很有名气,叫《作文通讯》。它是由全国十三所重点中学轮流编辑的,登载了许许多多中学生的优秀作文。因此也就成了我最喜爱的精神粮食之一。我开始模仿作家的某些短作品,练习写文章。渐渐地,我迷上了作文。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宣读,强烈的表现欲促使我热爱作文,这充分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于是我便更加喜欢作文课。把每次作文,都看作是自我表现的最好时机。尤其是上了高中后,我的作文成绩更加突出了。学校成立了一个《窗外》文学社,这个名字还是我起的,是从全校数百个应征的名字中挑选出来的。学校还让我担任文学社的副社长,负责组稿、写稿、印刷、装订等工作,带动了一大批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中学时代还写了一篇小说,叫做《新狂人日记》,完全是模仿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写的,写了当时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篇小说后来被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春笋报》发表了,还获得了一个小奖。这在我就读学校的校园里引起了轰动。对文学的爱好大大促进了我学习的积极性,有两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分别为105分、106分,居全年级第一名,这令老师们刮目相看。后来我又成了班里的语文课代表。从那时开始,我当作家的理想更加坚定了。
八十年代末期,我当了兵,远离故土湖南,来到了离家千里的广东,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当兵期间,我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写作,起初是给县人民广播电台写一些小通讯,都被采用了。有一篇稿子还是被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采用的,这令我欣喜若狂。后来我被调到支队政治处,在宣传部门当电影放映员,也写稿。我接触的人群中有军旅作家、记者,他们的为人与写作深深地影响我,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写作,也就有了更多的习作发表。我的作品先后在《法制日报》、《广东公安报》、《西江文学》、《人民武警报》等报刊发表。
后来我考上警校(武警广州指挥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基层警官。再后来,也就是,我转业到地方工作,成为基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的写作水平仍然能得到适度的发挥,领导的决策、策划,离不开我用文字作的辛勤劳动。近年来,我写作的一些应用文,先后被省、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采纳。我觉得自己的写作价值得到了体现。
二
多年的工作和写作生活,使我对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把自己的这些体会写下来,这也许对爱好写作的青少年会有些启示的。
(一)培养兴趣是起点。
按理说,写作实在是一种呕心沥血的脑力劳动,为什么我还能够坚持从事这项劳动呢?我感受最深的理由就是:因为爱好,因为兴趣,因为能够在不断的写作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对事情不感兴趣的人,在实践中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对事情感兴趣的人,他的能力却可以发挥到80%---90%。《礼记·乐学》上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因此,要快乐地学,学有所成。“兴趣是前提,好者方能精”2。培养兴趣是写作的前提。学习写作和学习所有技艺一样,必须培养起浓厚的兴趣。如前所述,我对写作产生强烈的兴趣,一是源于我读中学时大量阅读了鲁迅、茅盾、冰心、沈从文等一系列作家的作品;二是老师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从而调动和培养起我的写作兴趣。
参加工作之后,我主要干的是文字工作。为此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领导不满意还挨批评。每当这个时候,我转念想想,一个单位的活动主要通过文字材料来加以体现,加以宣传。如果自己撰写的材料能够推动工作,得到上级肯定或媒体,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
因此,我在从事文字工作中,即使遇到困难、挫折,受到不少批评,也始终对这项工作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热情。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六
(二)博览群书长见识。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广泛阅读是继承前人精神遗产,增长学识,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5。这些经验之谈,我的体会特别深刻。小时候,我随父亲居住在一座政府机关大院里。院子里有一个阅览室。机关许多干部都喜欢在休息时间到那里阅读报刊。作为一名中学走读生,我天天在这里出入,也就加入了这个读报队伍。我常常在那里,一呆就是大半天。我最喜欢就是读报纸的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湖南日报》的《湘江》,等等。报纸副刊登载的许多最新作品,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就这样,我不仅养成了看书读报、博览群书的习惯,还吸收了大量的营养,学会了思考社会问题,学会了怎样写新闻报道和散文。
在阅读中,我很讲究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指广泛涉猎,不但要读本专业的书,还要广为浏览各种各样的书籍,特别是要多读有关新兴科学的书刊资料,以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精读是指精心的研读,它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创造性的阅读。培根在《论学问》中作过形象的比喻:“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6对一些经典作品,我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研究,学习它的开头和结尾,学习它的承上启下,学习它的深刻内涵,学习它是如何结合社会实践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提高了我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前我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开头,开了头之后又不知道如何转折过度,文章写完之后又不知道如何结尾。通过这样大量细心的阅读和研究,提高了我的思辨能力。后来时间久了,老师随便出一个题,我就能信手写出文章来,不受文字、体裁等框架的制约。后来自己总结时,把这种信手拈来的文章,叫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是我长期阅读得出的一点体会。泛读求量,精读求质;泛读开阔思路,精读得出妙悟。只有正确处理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才有益于加强自身的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勤写多练入佳境。
写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写作实践来实现。契诃夫认为:“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7刘勰认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8……这些妙论,都给我很大启发。
大意是说,读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获大。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
初学写作时,我摸索着,先写一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话,即人们所说的标题或“中心”,练习时,搜集有关的资料,述写的文字都围绕着这个中心,为突出和实现这个中心服务。接下来,反复研究,看看表现中心的材料和语言安排得是否合理。然后,再看这几部分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需要略写,学习写人、记事、描写景物方面的知识。最后,再考虑遣词造句和咬文嚼字,反复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带着明确的思想感情目的来练习,比单纯孤立地学习叙述、描写、结构等,收效要大得多,有利于我们较快地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机关”。
要真正做到勤学苦练,我的体会是: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要有坚持坚持再坚持的决心,要有善于思考和领悟的性情。具体来说:
一是循序渐进地练。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从不会写到会写,到写得很成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较长的。因此,学习写作只能循序渐进。期望速成、立竿见影,是一种幼稚的空想。华罗庚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学习好比爬格子,要一步一步地来,你要想快些,一脚跨四五步,非摔下来不可。这段话极形象地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我初学写作,就是“邯郸学步”10。从模仿开始,不厌其烦地模仿别人的笔法、技巧,模仿别人的框架,模仿别人揭示主题的方法,等等。模仿不等于机械的抄袭。我是模仿别人作品的框架、格局,文章的内容、语言是自己的。这样模仿,有助于我掌握文章的写作规律。在反复模仿反复训练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之后,我就摆脱模仿而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了。比如,我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很受他的文法影响,他那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风格,深深地感染了我。记得我读鲁迅的《一件小事》,给我以深刻的认识,这篇文章虽然有些造作的痕迹,但情感是朴素而真实的,从人性的角度给予了下层劳动人民以同情和尊敬。行文劲健、情调苍老的鲁迅的文章给人的是深刻的思想与深沉的意境,他的对世界和人类情感的认识会促使任何一个有正常感情的人积极地去面对世界。后来,老师就此出了一个作文,标题也叫《一件小事》。我就模仿鲁迅先生的写法,写了自己在上学路上目睹的一件小事,一位老人被自行车挂伤,肇事者跑了,另一名路人经过时,好心扶起老人,结果被老人的家属冤枉,被当作肇事者追究的故事。写成后,被老师在班上当众阅读,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此后,我每次拟写文章,都要查找相关的资料作参考,能利用的就利用,能借鉴的就借鉴。这样,久而久之,我有了自己的写作诀窍,写起文章来也不觉得困难了。
二是练笔持之以恒。提高写作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还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勤动笔,长练笔,不停笔。白居易谈自己的写作说:“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11叶圣陶也说:“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求熟练,惟有常常去做,规规矩矩去做,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12只有勤写多练,方可熟能生巧。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都是一代文学巨匠,他们在写出了为世人瞩目的文学巨著之后,仍然勤奋练笔,不断耕耘,向着更高的创作目标奋进。这些事迹都给我启示,催我勤奋。我从中学时期开始,就坚持不懈进行练笔,至今已近二十年。虽然我有点惰性,不象别人那样,天天坚持写日记,但我每次遇到重要的事情,都能及时地将它记录在案,久而久之,我积累起来的`生活笔记已经有二十来本。如今,每当我闲来无事时,常常将它们翻出来看看,既有回忆,也有思考和总结,确实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是勤于思考。写作不仅仅是实际操作,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所以,勤写,不仅要勤动手,勤练笔,而且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悟。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3苏轼说:“熟读深思子自知。”14契诃夫这样讲过:“艺术家得永远工作,永远思考。”15只有边写作,边思考,边琢磨,才能逐渐领悟到写作规律的真谛,将写作的方法、技巧化为己有,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地步,进入写作领域中自然、娴熟和无技巧的最高境界。读小学时,我只会看书,喜欢书里的图画,喜欢书中的故事,但不懂得思考。到了中学,老师在语文课上,给我们讲文章的中心思想,讲段落大意,讲主题,结合课本进行分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时候开始,我渐渐地学会了思考。比如,看一篇文章,我会看文章的要点,会看文章的主题,也会研究和分析文章的不足。这大大地促进和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一篇文章到手,我通常会在第一时间浏览了它的大小标题和主要内容,再看它的结构布局,再看它的材料,看它的语言风格,然后就有了自己的心得。这样的心得,是由深入的思考得来的;这样深入地思考,较好地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并在我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为我理清工作思路,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多修多改除弊病。
勤练笔固然重要,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检阅和修改。毛泽东曾经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16可见,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同志,匆匆地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就算完成任务了,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复读一遍就交功课了。有的同事将文章写好之后,交给我看,发现漏洞百出,错误连篇;甚至连错别字都有,这是不应该的。还有些人信奉所谓“一挥而就,文不加点”17,写完后自己不看,不改,也不请教别人。有的人怕麻烦,写完了事,至于写得如何,他就不管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凡此种种,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
我的体会,一是一边写文章,一边就修改文字中的错误,写完一句,复读一句,写完一段,复查一段,这样在第一时间就对文章进行了初步的修改;二是写完文章之后,自己通读几篇,看看文章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遗漏,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自己修改完后,再让同事或家人看看,挑挑毛病。如此,经过几次修改,文章中的毛病就越来越少,文章中的主题就越来越经得起推敲,我的写作能力也由此得以提高。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往往看不出毛病,只有让别人看看,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写得好或不好,才能有目的地进行修改。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毛病之后,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自己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这种提高,往往比正面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得要快。这是因为,我们在修改作文的时候,总要找出文章的不足,来加以弥补和改正。一般来说,人们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都是十分重视的。我们在这种“十分重视”的情况下来修改文章,就能比较容易地、同时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避免不足的方法,从而从反面增长写作知识。
多年的写作实践,也提高了我修改文章的能力。修改文章时,我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斟酌。主题表现得如何,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头等大事。修改文章时,我首先看看文章的主题与材料是否相符,如果主题与材料相符,文章在大的方面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二是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研究。文章的每个重点部分,都有它相对独立的中心,也有一个中心与材料是否吻合、材料安排得是否合理的问题。此外,还看各部分是不是写得具体生动,哪些地方应该突出一点,哪些地方应该删去,直到各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为止。三是对文章的段落、句子、标点符号等进行修改。段落、句子和标点符号,是文章内容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所以我也很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看段意是否表达得具体清晰,是否有条理;还看各个句子衔接得如何,以及有没有语句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等等。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修改后,文章中许多毛病都得到了改进,明显的错误一般都不存在了。
(五)人情练达出华章。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8。
写作的源泉来自社会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写作者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作基础,写作就失去了源头。毛泽东曾经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产物。”19巴金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的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20学习写作,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获得写作的源泉。
还记得高中时期,我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之后,有感于中学生活的压力,应试教育制度的不足,即写作了《新狂人日记》,将高中生的繁重负担和心理压力表达得淋漓尽致。该文虽是模仿鲁迅先生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但却将我们那一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充分地揭露了出来。如前所述,该文后来被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春笋报》发表,在校园里引起了轰动。这正是我对当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诠释。
人品即文品,为人与为文是相通的。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才能将自己的思想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多写出文章写出好文章,才能真实地在文章中表达出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才能将自己的人品与文品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文如其人、文如泉涌。
我正是朝着这样的方法来实践的。虽然我还有许多不足,仍需不断地努力。我坚信自己会继续加油的。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七
一、多阅读、勤摘记。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
二、细观察、深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但也会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的主体意识,提高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精英特速读记忆让你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八
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
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这个秘诀从日记、周记中锻炼积累。
no.2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与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
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no.3临摹是捷径。
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
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级功法。
临摹“构思”和“角度”,学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级功法。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级功法。从阅读理解中最能锻炼和体验好文的精髓之处。
no.4要学会创新。
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还应教会孩子像大师一样思考。像大师一样,并不困难,只要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别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兴趣表现的生活,就可以了。
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整理写下来,融入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带动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
no.5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给孩子展示的机会不一定非要在报刊杂志上正式发表习作,那毕竟不易。但是世间总有路可走,既然不能发表,便自己创造。
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比如,为孩子建博客、发微信,甚至将孩子的作品印制成书,努力让孩子过足作家瘾。
no.6多改多练。
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no.7素材积累。
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做积累是根本。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观察,阅读,体验。
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两方面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读优秀作家的作品。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再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2尽可能多的写。
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
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的构思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到别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所有顿悟时,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你及时的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4专门的写作时间。
每天找一段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请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5随便涂鸦。
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但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只是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要马上开始写。
6集中精神。
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的好。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那怕是最低要求,你需要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条件下写作,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一样,没有任何打扰地进入写作状态。
7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情节,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
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
8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并不意味你你要跟他们写的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尝试,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9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在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10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11富于感染力的句子。
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12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他们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让你写得更好。
13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所有的人都读你的文章。你要发表你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14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写的很正式,但是我发现最好是写得像我们说话一样会更流畅,更通俗。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原因,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15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吸引读者,他们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九
(一)渐进性原则。要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狠抓基本功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再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体例写出小段的文章。在段落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段落的结构、段落的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作手法等,这样有利于下一步一篇文章的写作。在文章写作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等。
(二)多样性原则。要坚持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及写作文体的多样性。从形式上而言,可以用回答提问的口头作文,也可以用续写故事;可以改写课文,也可以仿写课文;可以写提纲训练谋篇布局,也可以写拓展段训练发散思维……。从文体上而言,可以写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也可以写书信、便条、通知等实用文体。
(三)结合性原则。要坚持听说读训练和写训练相结合。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学习者在学习时常先通过听和读吸取语言知识,从而了解别人的思想,再通过说和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大量的听说训练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写与听说读紧密结合,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训练,可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四)控制性原则。要坚持写作前的指导,控制学生的汉语语言思维,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模仿,而非随心所欲地自由表达。教师要加强写作前的指导,可给出范文让学生模仿,以熟悉其语篇结构。同时要控制其汉语语言思维,尽可能让学生习惯英语语言思维,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道、正确的英语。
(五)持久性原则。要坚持长期、正确的写作训练。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一)通过积累词汇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也是制约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可以想象,如果要写一个句子,10个单词有8个单词拼写错误或拼写不出,有2个单词用法不当,又怎么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记忆单词,记住单词的拼读、用法、意思等。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各人有各人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可因人而异。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朗读单词、听写单词、默写单词、遣词造句、词汇竞赛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记单词。记忆单词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长期地坚持下去,才能不断积累大量的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扩大阅读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汉语的一种学习方法,同样可借鉴于英语写作。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一种好方法,有利于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指导阅读方法,分析文章结构、中心思想、段落中心句、写作方法等,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方法。二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通过推敲优秀的文章来学会写作方法和选词用词;通过大量的泛读来吸取信息量,扩大词汇量。三要扩大阅读量。提供阅读的材料涉及面要广,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适应各种题材的写作。
(三)通过提高听说能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提高听说能力必定会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听说能力关键在于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英语授课,多开展专门的听说训练,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让学生沉浸在英语海洋中去领略、去体会、去使用英语,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使用正确的、地道的英语进行交谈与写作。
(四)通过重视写作过程,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长期以来,英语写作成果教学法(theproductapproach)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写作的终成品来判断写作的成败,重视写作的技术性细节(如格式、拼写、语法等),忽视写作过程的指导。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十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综合型的人才。学生仅仅依靠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拥有一种对问题自主探究,并自己找寻解决方法来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遗忘,而拥有的能力却伴随终生,同时这也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创新。
语文在人际交往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是其他学科所替代不了的,同时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门最基本的学科。当前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的目标,需要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在书写方面强化训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为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写字不仅要求美观,更深层次上是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教学《荷塘夜色》时,其中包含很多优美的句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仿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创新。只有学生切身地用情感去体会文章中的意蕴,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提供正确的向导。再如,在教学写作训练的时候,可以教学生写一些通讯稿、产品说明书、旅游景点的介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会更好地将自身所学知识充分地运用到生活中,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理论知识的提升,为实践提供正确的向导。
只有充分体验作品中的意蕴,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将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例如,在教学《雷雨》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课堂中动起来,在这个实践中充分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正确的向导。教师应该把所学知识逐渐迁移到生活中去,如,《将进酒》《过秦论》这些优秀的作品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要求学生对课后知识进行拓展和总结,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这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素养,便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高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综合性强的人才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康勇。职校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7(09)。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十一
阅读兴趣方面的影响。有个孩子,他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全班最后,作文也是错字连篇。让他阅读,那简直就像坐牢一样让他难受。每天一放学,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家看动画片。一开始的时候,父母还以为他是阅读上有障碍,最后才发现,他只是对老师让阅读的内容没兴趣。
他只喜欢读与军事有关的书籍,只要是战争方面的文章和小说,他都能快速阅读,而且能准确理解。但面对其他读物,以及学校课本里的文章,他就明显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不会分析段落大意,无法领悟语法,甚至读起文章来也是磕磕巴巴,语焉不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他对军事读物的独有兴趣,让他积累了很多关于军事的词汇,这让他在阅读军事读物时,顺畅了很多。越顺畅,他就越喜欢,越喜欢就越有兴趣。慢慢地,他对其他读物就失去了兴趣,只关注与军事有关的书籍,不关注其他书籍了。
直到这时,父母才意识到,他们在培养孩子阅读时,太任其发展了,所以养成了孩子只偏爱一种读物的不良阅读习惯。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一方面要照顾到他们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要做适当的引导,及时纠正他们过度的片面阅读兴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十二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增强写作的欲望,并感受到写作的成效。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作文命题;民间语言。
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发现为手段,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疑问,在疑问中发表见解,在见解中获取知识。
把两个学生写得较好的同一题目的作文复印发给每一个学生,先让全体学生自由阅读,再抽学生念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比较,在同学的作文上面勾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说出你认为该篇文章的优点,找出你认为写得不好的地方,并思考怎样来修改,最后由老师点评。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说:“顺序有一定的条理,事件有一定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有一定的步骤。”学生有机进行相互切磋,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用词要准确、生动、具体,恰当使用比喻句等修辞手法,恰当使用谚语、歇后语等能使文章有血有肉。通过语句的比较,学生的习作通顺了,运用语句的能力增强了,想象力丰富了,内容也具体了,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构思作文命题,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命题时,应力求形式多样、自由自主,激发创造热情,实践告诉我们,老师在作文的命题上多花点心思,相机创设多种形式的命题,在“趣”字上下工夫,不但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写课后创意小文章,即结合刚学完的课文,或顺延其故事情节,借题发挥,通过推测、设想、假设进行补充,或将原文换上学生自己的思路,或换一换人称体裁。这种练习,由于学生对原文熟悉,且有新鲜感,只要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就很容易引发联想,而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学生写作的兴致高,且小文章往往容易一气呵成,当堂即可完成。这样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积累优秀的民间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语言的积累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语言的积累,可以了解前人收集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能够学习到前人来自生活的经过加工的精华语言来表达。民间文学作品中的谚语、歇后语等都非常适合学生记诵。如,谚语“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于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歇后语“擀面杖吹风――一窍不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铁棒磨成针――全靠功夫深”等都具有短小精悍、语言形象、易于记诵的特点,这些对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是非常好的教材。
上课前,老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训练学生记忆歇后语,老师或抽学生说出歇后语或谚语的前半部分“小葱拌豆腐”,全班学生齐声回答后半部分“一清二白”.这样天长日久学生就会积累很多词汇,出口成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注意在平时多训练他们积累语言,从简单易记的民间语言入手是比较好的方法。
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学生写作必须强调的一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得越充分,书面表达就越容易掌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当今的许多学生对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们可以选取最合适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讲给学生听,还可以有意识地教学生讲这些故事。学生通过听讲故事,不仅能记住故事的内容,领会故事所含的思想感情,而且能促进语言的发展。听讲故事能帮助他们较快地掌握语言的连贯性,也可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我认为小学生的写作可以从讲故事中下工夫。
五、评价修改,注重引导,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作文是改出来的”.教师恰当的评价、正确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别人的作文有一定的认识,平时批改作文时,每发现优美的、个性鲜明的语句,我都会及时摘抄,在课堂上让学生共同欣赏。评讲作文时,我有意将不同学生描写相同情景的好句子并列出现,让学生领会学习。在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作想象性的描述。教师要教会学生读懂教师的批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照批语修改作文,让教师的批改发挥效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无论怎样变换教学的形式,目的都只有一个――让学生喜爱作文,把作文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刘济远。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01)。
[2]武智梅。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12)。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杂谷脑小学)。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十三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期待的,但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语文老师们实现自己的期待呢?下面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管见和想法。
一、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的重要基础是阅读。阅读也是学生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优秀的课文,教师要通过教学这些优秀的课文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对课文的重点部分要精读,关键所在要细读,特点体会要深读。使学生读懂读熟,在读中体味、欣赏,使他们在读中能进入情境,感受乐趣。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读一些课外书,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视野。对那写优秀的作品,写得好的文章要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培养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写作积累材料,奠定基础,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如教材中的《桂林山水》一文,就是一篇经典的,适合指导阅读的课文。文章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写的情景交融。作者通过生动、细致地描写,突发了桂林的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反复朗读,仔细品味,真是意味无穷,令人齿铗生香,心旷神怡。这样的文章,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特点之后,学生已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然后再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情和赞美之情,摘录佳句或优美段落反复咏读。再安排仿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家乡的某一处景色,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
由于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熟悉地把握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了深刻地感染和启示,在写的时候就容易得多了。有的甚至水到渠成,一挥而就。有个学生以《家乡的天池》为题,写了天池的水平如境,清澈澄清,并以神话故事写出了天池的美丽传说。在结尾他这样写道:“天池水哺育了家乡的人,家乡才人才辈出;天池灌溉了家乡的田,家乡才五谷丰登,人民才生活幸福。”这样优秀的习作,在学生中争相传阅,互相批改,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加强批改讲评和写法指导,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良方
加强批改讲评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作文的基础要求,针对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辅导和批改方法,并及时有效地进行讲评。同时还要注重文章写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每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进行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着眼于掌握文章的结构,材料的运用和取舍,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说、多写,使学生每学必有一获,每练必有一得,从而表达提写作能力的目的。小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每学完一篇课文就让学生写一篇小习作,让学生写出自己学习的体会,感受看法或收获。如学习《林-海》一课,可就家乡的某种特产的描写,表现其独有的特点,突出其与祖国发展建设的联系,描绘家乡未来的美好远景。学习《凡卡》一课,可以想象:爷爷能收到信吗?后来凡卡的命运会怎样呢?再把自己的童年生活与凡卡比较,使学生体验生活的幸福,学习的快乐。这样经常坚持课后练笔,就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写作思路,逐渐地养成或写作习惯,浓厚写作的兴趣,爱上写作。这样,学生写作难的问题#url#就可以克服,而对于教师来说,指导写作业也不再世棘手的问题了。
三、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结合实际多写多练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应引用学生向生活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留心把握特点,为写作积累材料。鼓励学生走出班级,开展实践活动。多做调查采访,开展作文竞赛,参加歌舞表演,运动会,看电影,搞书画活动等。这样就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获得感兴趣的写作材料。让学生在获得这些材料之后,自己拟题目,写文章。使他们提起笔来有话说,有事可写,能吧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做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真正地作为写作的小主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在鼓励学生把作品推向社会,勇于向报刊、杂志投稿让学生到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不断地锻炼自己,检验自己。学生一旦获得成功,让钢笔字变成铅字,那种喜悦会对他们产生多么巨大的鼓舞啊?这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使他们在未来的文学创作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说不定会成为新的文学巨匠,为人类未来的文学史增添新的光辉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用于实践,持之以恒,多读多写多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是可以提高的。这样我们感到棘手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我们的期待就可以实现。
《如何指导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需要放眼于课文,更需要放眼于课外;它重视学习,更注重应用;他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他强调读写,也重视听说;它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具体做法是:
一.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比如在教《草船借箭》一课前,我让学生先了解三国的形成、鼎立、衰败过程,了解曹操、诸葛亮、周瑜、鲁肃的'为人特点。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人知天,曹操用兵多疑,鲁肃为人诚信,周瑜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分析的非常透彻。课后不少同学又捧起了《三国演义》,全班掀起了“三国热”。
二、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哪些语句,文章为什麽这样命题?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
出处 cOoCo.NEt.Cn
三、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个性,通过概括特点是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又是为今后的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
四、积累内化训练。结合语境的积累,结合情感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因此阅读教学是促进语言材料内化途径。课文讲完以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五、说说自己在写同类文章时,写作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是阅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步读写知识迁移的一个起点。它犹如搭在“读写”之间的一个桥梁,让学生跨过桥梁顺利到达知识彼岸。
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叙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如在教完《爸爸和书》后仿写一篇《我的爸爸》,学完《爬山虎的脚》后仿写一篇植物。总之,学完人物篇仿写人物,学完景物篇仿写景物,学一类,仿一类,让学生有样可照,仿的轻松练的愉快。从学到仿,然后是创造写,最后是学会写,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孩子门学会如何应用。现在大部分学生写起作问就感到头痛,无内容可写,写起来空洞、乏味,再就是胡编乱造,写出虚假的作文。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写起来杂乱无章,无中心、无条理。二是学生不注重大量阅读和背诵积累,胸无点墨,谈何妙笔生花。写出的文章只能是空调乏味、淡如白水。三是学生脱离生活,要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身边的真人真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我的想法及做法是:首先,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力。学生写文章无从下手,往往缺乏观察,头脑中没有素材,身边的人、事视而不见。生活是写作源泉,指导是写作钥匙,在学生写作前,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如看一幅图,必需要有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然后观察。写作要抓住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观察,用人物自己的动作、语言展示人物性格,写动物要从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写植物要从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颜色、味道及用途等方面观察。通过观察,我曾经把花草、小动物、玩具等带到教室,按指导方法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积累与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他们才能处处留心观察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事物才细腻、逼真。其次,合理选择,精心组织材料。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便让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新颖而又有说明力。哪些材料不能突出中心,那些材料需要重点写、详细写,都要让学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比如在教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时,我先让学生想好写谁?然后确定中心,也就是想写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中心确定好之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其他学生评说选材有没有说服力,帮助不切题的那些同学重新选材。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知道写文章时,都要围绕中心认真选材,避免文不切题、离题万里现象的发生。第三,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吸引力,于是我就从说话训练做起,每天晚上让学生观看新闻,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说,有时也根据课文限定说话内容。天天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十四
摘要: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需从思想上认识到群文阅读的价值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教学方面扩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发展。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群文阅读的优势,开阔学生的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一直强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读写教学的同步发展。群文阅读是眼下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与时俱进,结合小學生的爱好、兴趣与学习特点,将群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真正实现读写结合,以此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群文阅读的本质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阅读相互关联的多个文本,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讨论,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引领学生在阅读群文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汲取写作经验,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将其吸纳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开展“自然景观”类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选择课文《西湖》《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九寨沟》等,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搜集与查找有关这些景点的资料,使他们了解有关景点的基本概况;之后,在课堂上给予他们一定时间通读全文,使其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随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完成以上教学环节之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并摘抄这些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即使部分小组的搜集内容有所偏差,也不能给予批评,而是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逐步引导补充,最终让其找到有效的素材。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不断积累和记录优美词句,不仅汲取了作者的写作经验,为写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还能够对内心产生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群文阅读教学为基础展开写作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某组同类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激活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探讨文本的内涵、表达方式与创作手法,使其根据群文的类似主题进行自由写作。同时,教师应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读写结合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以“父母亲情”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孟母教子》《第一次抱母亲》《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等课文进行群文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主要引领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方面是体会这些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另一方面是在赏析中感受这些课文的不同表达方式与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亲情”等为主题进行自由创作,表达方式、字数、体裁等均不作硬性要求,目的是让他们进行自由写作,表述个人看法与观点,描写人物或叙述故事,体现出写作教学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发散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还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不断提升语文素养,获得良好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该利用教学中的各个契机,帮助他们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构建思维互动的平台,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讨论任务,鼓励学生交流,使他们拥有表现自我能力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提倡学生进行大胆创新,并进行读写转化,以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以开展“神话故事”群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对《哪吒闹海》《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嫦娥奔月》《牛郎织女》这一组课文进行整体阅读,借助中外神话故事使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学习神话故事的写作方法,了解神话故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接着,教师将教学主题由阅读教学转移至写作教学,以此推动“以读促写”目标的实现。当学生学习完这些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创新。所谓“创新”,具体方式有续写、改写或新编。无论哪种方式,都能提升学生写作行为的目的性。如教师可以“新编嫦娥奔月”“开天辟地之后”“哪吒闹海之续篇”等为主题布置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从群文阅读中体会到阅读及写作的乐趣和价值。如此,教师利用神话故事天马行空的特点,展开群文阅读教学,达到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和创新思维,自主进行表达和创作的目的。学生在阅读中锻炼写作,其乐无穷。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价值,使之与写作教学融会贯通,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作者的写作经验,努力创新和借鉴写作手法,并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学到真知识,感悟新思想,开发新思维,从而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2]刘雪梅.浅析用群文阅读课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j].新校园(中旬),2016(2).
[3]李慰萱.双剑合璧让教学更高效:漫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7).
(责任编辑:韩晓洁)。
摘要:阅读是学生信息输入的重要渠道,写作则是学生信息输出的主要形式,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相关性,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本文笔者基于此,对教师创新的产物——群文阅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围绕其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其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以及其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具体体现,因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中,教师通常采取的是各自为政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而初中语文教师目前要做的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写作,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相比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能更好地与写作教学融合在一起。因而接下来笔者围绕群文阅读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这一主题展开详细的阐述,以期望能给各位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群文阅读论述。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是针对一个议题而进行的多文本阅读,它主要包含议题、多文本、集体构建和共识四个构成要素。在这四个构成要素中,议题是群文阅读的中心,所有的阅读活动都是围绕着议题进行开展;多文本是群文阅读活动进行下去的保障;集体构建是群文阅读的阅读形式,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参与进去;共识是群文阅读的阅读目的和理想结果,这意味着群文阅读中不存在着唯一标准的答案,学生可以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
(二)群文阅读的特征。
群文阅读既然能在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课堂中频繁出现,其必定具备独特的优势。接下来笔者就群文阅读的特征进行阐述。
1.开放性。
首先,群文阅读没有固定的阅读文本和阅读形式,这使得群文阅读具备了开放性的特征。学生可以就某一个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本进行阅读,并且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也不会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文本的理解。
2.主体性。
其次,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整个过程是他们主体性充分体现的过程,首先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必须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外,还需要采纳学生的建议。其次教师在群文阅读中只占据了引导者的地位,他们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表属于自己的见解,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探究性。
除此之外,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整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他们必须要围绕着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并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达成议题的共识。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所获得的知识会让他们印象深刻。这样一来,学生在群文阅读活动中就会获益匪浅。
4.交互性。
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多向交流的活动,这一点在群文阅读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通过文本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学生、文本这三者之间也因此有着密切的交互关系。
(三)群文阅读的价值。
阅读既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因而群文阅读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于教师而言。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想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有所收获,自己首先就要对群文阅读进行深入研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就会有所转变,教学水平也能得到提升。前者是由群文阅读的开放性和主体性所导致的,后者则是因为在群文阅读中,语文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他们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具备与之匹配的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汲取,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2.于学生而言。
语文是一门需要进行知识储备的学科,阅读则是储备的重要渠道。而群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这样一来,学生储备的知识量就会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厚積方能薄发,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群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在群文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就需要对群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接下来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介绍。
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从而让他们摆脱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状况。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章。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并无法体验到所有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他们从书籍中来获取相关经验。学生以某个议题为中心,可以对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和优秀文章系统的阅读,这时他们就可以体验到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情感,然后再经过自己的提取加工,最终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眼界会得到开阔,知识会得到积累。
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学习,从而让他们摆脱在写作中无从下笔的状况。因为学生所积累的素材是分散的,他们需要将其有逻辑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篇文章。这就是写作技巧存在的意义。而学生群文阅读的文本就是承载写作技巧最好的载体,它们将抽象的写作技巧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仍在用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认知的学生更好地对写作技巧进行理解。
笔者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写诗歌》的写作主题为例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以期望能达到典型课引路的效果,从而帮助教师顺利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新颖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让他们并不能快速地进入到阅读的状态,从而影响到群文阅读的效果。这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进行新颖的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将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群文阅读中去。例如:笔者在进行以诗歌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诗歌的发展历史,从远古时期的口头歌谣,到先秦时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再到汉末的五言诗,南北朝时期的建安风骨和民歌发展等,这些都以绚烂多彩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得他们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笔者就可以将学生带领到对诗歌的群文阅读中去。
(二)严谨的思维导图,引發学生思考。
2.作者是如何使得诗歌的语言显得优美灵动的?
3.作者是怎样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感情的?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关于诗歌的相关知识。
群文阅读结构有很多种,如主辅式阅读结构、平行式阅读结构、递进式阅读结构等,它们都各有利弊,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群文阅读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阅读结构,从而让学生在文字的天地中生长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气质。例如:笔者在进行以诗歌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就选择了主辅式的阅读结构。笔者以本单元的诗歌为主,该单元作者的其他诗歌为辅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对本单元诗歌出发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手法进行分析,然后再整合他们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对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手法有着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储备到一定的写作知识。
(四)科学的阅读评价,树立写作自信。
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在群文阅读中所得到的收获,需要教师进行认同和赞许。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慢慢树立自己写作的自信心。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得到的收获用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呈现给教师。然后教师再据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例如:在进行以诗歌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就制作了有关诗歌的表格来让学生进行填写,如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诗歌的语言特征等。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的阅读结果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除了肯定他们的成果外,还需要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笔者激励性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让他们迫切地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体现在写作中。
(五)分层的写作训练,提升写作水平。
群文阅读活动其本质上是为学生的写作教学打基础,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可以获得写作的素材、写作的技巧和写作的自信。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将所积累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化,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在群文阅读中所积累的知识都是不同的。例如:在进行以诗歌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首先进行了统一的写作训练,找出学生在诗歌写作中存在的薄弱部分,再据此进行专门地训练,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地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具体体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阅读教学的形式也是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群文阅读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对比和整合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冬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环节与实施步骤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8.
[4]白俊庭.群文阅读与写作实践有机结合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9):62.
作者简介:冯建强,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第三中学。
新闻舆论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展示昂扬向上的社会主流反映光明进步的社会本质,是正面宣传的根本要义,是新闻舆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坚定共同理想凝聚奋进力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增进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和精神,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要改进文风,创新方式,做好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在真实可靠上动脑筋,在可亲可敬上做文章,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不受支流支配;多看光明面,不受阴暗点影响;多看本质,不受表面现象迷惑。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因此必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规范运行,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决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能沉默失语没有声音。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有力批驳,针砭要害揭露本质,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管理,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张昌寿。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知识学科,其中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联系紧密。随着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更高需求,而群文阅读作为新型教学方式,迅速得到师生的广泛青睐。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拓宽阅读视野,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后续强化学生习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实践研究价值。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影响范围在不断扩大,小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更多关注目光。而从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更是确保学生整体进步和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群文阅读的应用,有效丰富了小学生阅读量和知识视角,对其习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为此,如何借助群文阅读促进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亟待实践探究并加以落实。
二、选择正确的群文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良好的习作能力离不开阅读质量的支撑,所以,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通常情况下,都会以突出主题为核心,将不同形式的课文整合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充实阅读内容,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对阅读中心思想的提炼总结,以及情感表达能力。切实优化小学生的综合读写水平,加强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挥群文阅读价值。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四组文章教学时,教师挑选出典型的课文进行整合对比阅读,像是《钓鱼的启示》《落花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和《珍珠鸟》都是关于生活启示的文章。实施群文阅读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对四篇文章进行快速浏览,大致掌握文章核心主旨。然后鼓励学生结组对其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发挥小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感悟,在集思广益中掌握更多写作思路和手法。这种群文阅读方法,一方面可以充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实践写作提供更多借鉴素材,从而最大限度上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三、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实际群文阅读教学中,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记忆,至关重要。学生掌握语言的正确运用方法,就能够有效减少在写作中出现语法表达错误等问题,同时避免作文过于空洞乏味。在选择群文阅读材料时,教师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其真实读写水平,便于学生更容易总结出读后感,表达自身想法和理解。此外,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丰富自身情感思维等良好阅读习惯,确保学生写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语感流畅,突出作文感染力的同时,引发读者共鸣。
例如,学生在阅读《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喜好,读一些相似的“三国”小故事,像是“空城计”“七禽孟获”“火烧连营”等。同时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对比和联想,并让小学生结合平时积累经验,发表自身见解,由此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真情实感融入作文中,教师客观给出合理评价,将优秀范文给其他小学生传阅,尽可能确保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兴趣不受打击,及时发现学生的读写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指正,有效利用群文阅读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充分联系身边的实际生活。
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充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具有重要教育價值。特别是关于人物刻画和写景抒情部分,多是以生活原型为基础,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且情感饱满。为此,在进行群文阅读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思考分析,对写作素材和手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让小学生熟练掌握,提炼文章核心,灵活运用写作技巧等能力,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素材和读写水平。
例如,关于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少年闰土》《一面》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小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充分掌握描写人物的手法,以及细节刻画的注意事项,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多方面内容,都是值得借鉴的优秀阅读素材。然后以引导学生结合所阅读内容和实际生活,回忆自己最为熟悉和了解的人,写一篇人物作文,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进步。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朗诵、写作大赛,置办班级手抄报,参与课外阅读拓展活动等,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游览名胜古迹,搜集经典历史,进一步拓宽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入了解我国优良文化精髓。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之余,尽快完成促进学生阅读和习作能力的课堂任务,为群文阅读教学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本就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群文阅读指导理念下,更是打开了新的纪元。教师借助多元化合理手段,逐渐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不断在阅读中整合对比,分析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切实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启迪智慧。
参考文献:
[3]赵亚非.在群文阅读中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7(29):59.
春日的清晨,在小鸟啁啾婉转的歌声中醒来,拿起手机,手指轻轻一点,进入”学习强国”平台,伴随着清脆的滴水音的是那句摘自《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圣贤名言,此刻端着手机,犹如捧着一本心仪的书,还未启页翻读,墨香味已飘然而至......
最初注册”学习强国”,我匆忙追逐学习积分的积累,随意点击各项内容,草草阅读一下了事,频频借助答案解析刷题,只为拿分。一段时日后,回头想想自己真正学到的东西有限,于是,静下心来,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学习强国”平台,这里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好多频道,不仅有新思想时政经济,更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我决定换种心态来学习,带着真正的学习情怀,查资料看视频读新闻学养生赏美景获取写作素材时政信息......
正如路走得越远见识的景色就越多,景色欣赏得越细感动和收获就越多,学习得越用心,我越为”学习强国”平台资源的丰富内容的详实而兴奋不已。同时,也逐渐明白了,学习积分设臵的初衷,是引导我们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真正去读文章品精髓,而不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一下只为积分而学习,明白了这些,我不再刻意关注积分,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分享我们喜欢的内容,有感动有思考的地方,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去掉了为积分的急功近利的学习行为,我迎来的是真正的学习收获。
有时,常常有种陶冶情操与时俱进的休闲式学习情怀和感悟,这种随时能了解要闻法纪党史文学资料养生话题生活资讯,浏览各地风光的学习方式,真是方便极了!常常给我一种”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怡然自得的学习体验,这也是一种幸福的获得感吧。“学习之于信仰和才干,犹如运动之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行之愈远愈受益。”在学习这条路上,让我们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总是快乐和美好的。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题记。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想,我们是时候觉醒了!
你问我: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我会大声地告诉你:是中国红!
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信仰的颜色;是奔流不息,是不屈不挠。是中国,是中国人民的热血汇聚成的颜色!昂起头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真美!——原来,那是一抹中国红。
我没有忘记,中国抗战十四年;我没有忘记,在庚子年初,十四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中国的五星红旗不会被玷污,不会被击败,只会越来越鲜红,只会越来越有活力!我想,中国之所以有如今之繁华盛世,定是有一股力量支撑着,就仿佛阳光一般刺眼,大地焕然一新——原来,那是一抹中国红!
疫情期间,曾在武汉17年的王国辉,听说疫情后,赶紧装上自家的蔬菜驾车连夜送往武汉。10岁的小女孩谢兰一,将攒下的零花钱送到派出所为武汉加油。村民刘军朝与妻子赵红梅在村里经营一家五金杂货铺,他说:“正好我家铺子里有2000个口罩,我的口罩只捐不卖,想全部交给政府。”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是多么耀眼——原来,那是一抹中国红!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一百年前,“五四”爱国运动振兴中华;一百年后,青年再续时代华章。中国女排傅园慧等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勇夺冠……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一股力量——原来,那是一抹中国红!青年可以改变世界,青年可以改变中国,青年可以让中国更加强大!
请等等我们,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在奔跑,我们在奋力地奔跑。疫情期间,无数青年医护人员以及青年志愿者签下“请战书”,前往武汉;中国留学生在国庆当天身着汉服在国外街头举着红旗,唱着《我和我的祖国》;北大青年登山队在2018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把五星红旗插在了珠穆朗玛峰峰顶。位卑未敢忘忧国!那是一抹中国红,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无法忘怀!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如果梦想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我们的自信,来源于我们看过世界的开阔,来源于多元文化生活的包容,更来自于祖国强大给我们带来的底气!我想,我们永远也忘记不了一件事,那就是——我是中国人!我想,我们永远也忘记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一抹中国红!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来吧,我们已经觉醒!来吧,那抹中国红!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十五
大家都知道英语作文所占的比重是不低的,作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又是一道难题,那么怎样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呢?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词汇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头脑中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且处于鲜活状态的词汇,就无法写出好文章。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善于从众多的`词语中选择和运用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加强词汇教学、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工作。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模式”认为:正确和恰当的语言输入将会使语言学习的效果更佳。最佳语言输入的两个必要条件:1)密切相关的,2)大量的。因此,将密切相关的常用词汇、习惯搭配适当集中教学,反复归纳、不断循环和强化是较好的词汇输入方法,同时也保证了常用词汇在头脑中的鲜活状态,为写作输出提供可靠保障。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的词汇量与运用能力不成正比的现象,写作中经常出现词汇贫乏和用词不当等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没有有效的活化。配合词汇和句型教学,教师可以经常以所教学词汇为关键词拟定一些与时事或生活相关的话题,让学生用词、句做翻译练习,一段时间(4-5天)之后,再让学生用这些词、句进行写作,多写多练以达到活化知识的目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可使学生开拓视野,拓展知识,增加语感,为写作提供必要的语言材料。写作和阅读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有些词汇和句型,学生只是似曾相识,通过广泛的阅读能促使学生把这些东西运用得更熟练,表达得更准确。反过来,这也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十六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摘要:如今,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角度来看,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文化素养的补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要巧妙推送、合理引导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及综合素质。
高中语文教师要了解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巧妙地推送精美阅读美文,引导学生阅读思辨,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灵活的阅读方法、缜密的阅读思维和扎实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大大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率先垂范,巧妙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想要提高高中生的阅读兴趣,仅靠相应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还远远不够,最直接推动学生提升阅读积极性的还是高中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给学生一个切切实实的阅读榜样和阅读方向,从而巧妙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中语文教师要扩大阅读量,提升语文综合素养,通过课堂教学中不经意的优秀“诗词句段篇”的流畅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推动学生自学阅读、自主阅读。例如,在研读中国古典经典文学时《论语十则》《老子论道》等时,高中语文教师就可引经据典、临场发挥,洋洋洒洒地出口成章为学生“表演”一下,让学生感受中国历史经典文字的魅力和厚重,让学生陶醉在文质兼美的古典文章里。学生受教师感染自然要问:“这句名言名句是哪里的出处?”“哦,原来这句文化经典是孔子先生教诲学生的故事引用的!”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师就不用再苦口婆心地劝学生加大阅读量、拓宽阅读面、强化阅读点了,学生自然地主动投入阅读书籍中,收获阅读的快乐,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强化文本阅读,增强学生发散性思维。
多媒体信息技术弱化了文本阅读,让学生更多依赖信息技术提供的多媒体画面,更多免于思考“偷懒”地汲取阅读文本中的精美主题、优美文字和思想感情,这就是语文阅读的拿来主义,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思维的发展和理解能力的强化,进一步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阅读的同时,还要强化文本阅读,培养学生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语文文章结构框架的整理能力、中心思想的归纳能力、词汇积累应用的内化能力,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例如,《红高粱》连续剧和电影版的《红高粱》,语文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但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认真阅读文本《红高粱》原版书籍,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莫言这位中国唯一的文学诺贝尔大奖获得者的真情实感、写作动机、写作技巧和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也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文本描写做深入的思考,也才能从另一个侧面了解电影版或电视剧版本演绎的《红高粱》的二度艺术创作和导演视角……总之,只有真正与语言文字接地气,才能扎实提高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明确分类阅读,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分层阅读,教会学生熟悉不同文体的特征,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由“我要读”转化为“我会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例如,教学性阅读就要精读、精讲、精练;考试阅读理解就要精研细琢,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要强化阅读实践,并概括出阅读体验和收获;课外阅读就要泛读,追求量变到质变。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觉阅读的效率,掌握借助工具书或通过合作探讨解答语文思考问题,找准“文眼”,深刻领会文本内涵,真正让学生在高中有限的时间阶段里掌握“读什么、怎么读、读得妙”的精读深思阅读技巧,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口到、眼到、手到、心到”的阅读能力,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四、加强阅读、作文、表达的能力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联结起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阅读最高境界。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阅读、表达、作文的综合教学情境,让学生善于阅读,敢于表达,勇于写作,引导学生在一体式的语文教学氛围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黔之驴》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自主阅读学习这篇古文,不仅要默读、大声朗读,还要能用白话文声情并茂地讲述这个故事,并且指导学生挖掘思想内涵,能拓展或改写这个故事,甚至自编故事,从三个语文素养培养角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种强化训练很贴近“应试试卷”中提供材料的主题作文训练,没有过硬过强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短时间阅读写作材料,理解写作内涵,撰写出优秀的主题文章,这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严峻考验。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要割裂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这样持续的语文综合能力强化训练,才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需要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相辅相成。语文教师一定要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课内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愉悦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自我阅读主体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王益新,男,1977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艺术化的语文课堂。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中作文指导篇十七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近年的高考中英语写作也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上下功夫,在平时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学生能充分认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如果学生对写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老师搞好写作训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立情绪,英语写作就会半途而废,达不到预期目的。
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重要性的教育。学生一进入高中就要让他们了解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要求的异同。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