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写作潜能范文(19篇)
总结是一种反思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好方法。掌握合理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组织,可以使文章逻辑更加清晰和连贯。在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一
历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二
日出唤醒大地,读书唤醒头脑。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本质在于发现和开发潜力,每个人的脑袋里都会有盲区,需要去引导和挖掘,教育就是担当这个角色,即唤醒,只有被开发,教育才有它存在的意义。
9月17日,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心理唤醒教育研发者李守民教授来到鹤壁科达学校,给学校的师生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唤醒教育”专题报告。
01。
李教授介绍:唤醒教育是他历经几十年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是他几十年从事教育事业的结晶,唤醒教育主要是以改变观念为前提,以明确目标为先导,以激发兴趣为依托,以开发潜能为基础,以搞好关系为纽带,以掌握方法为途径,使每一个中小学生逐步达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减轻负担,提高成绩,和谐发展,成人成才之目的`。
唤醒教育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发学生的潜力:1.从国学开始,唤醒中小学生博大情怀;2.从教育入手,唤醒中小学生沉睡心灵;3.从方法着眼,唤醒中小学生学习动力;4.从教学考虑,唤醒中小学生智慧潜能。
02。
李教授的讲词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以“唤醒教育”贯穿整个讲座,以一种颠覆传统教育的手法,更能准确无误地点明当代青少年学习中的困扰,并用“唤醒教育”的独特手段,针对传统教育手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李教授说:“我们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是礼仪之邦,我们伟大的国学,是唤醒孩子内心的一种独到的学问,我们要研究更要去做去推广具有特色的更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体系。”
李教授与在场老师亲切互动,老师们切身体会了唤醒教育的魅力,更是掌声不断,纷纷称赞。
教育是国之根本,唤醒是教育的根本。孩子的从小培养是奠定后来基础的重点,培养国学之要点,懂礼仪、知友善、尊师重道,唤醒孩子对学习的热情,激发潜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03。
最后,鹤壁科达学校校委会总校长、总督学王之军给予“唤醒教育”高度的评价与肯定。参加培训的老师纷纷表示,会把“唤醒教育”运用到自己日常的教学中,把在培训中的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三
3月13日,教育部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联合举办“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座谈会,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教育系统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周济强调,要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要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切实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道德水平,在师德建设中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积极营造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在舆论宣传中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周济强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统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深入开展。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大中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结合起来,做到大中小学教育分层次推进、整体衔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周济要求,教育系统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深刻认识胡锦涛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发[]8号和16号文件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意义,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座谈会并发言,她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来自北京市大中小学校的部分领导、教师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四
摘要:从全球的教育视角来看,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学校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从国内外的一些实例可以看出,部分学校在利用个性化教育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以后,基本消除了原有教学方式上的弊端,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平均成绩。由此可见,掌握个性化教育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确保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途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提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这一思想主要强调利用学习者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来开展教育。开展个性化教育能够展现教育的灵魂,同时个性化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目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个性能够体现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爱好等各个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一时期是他们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在看待学生时,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在中学阶段,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潜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这时教师应该利用个性化教育策略,尽量利用学生的个性特征来激发其自身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鼓励,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探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自身个性的角度出发,发掘自身潜能来开展学习。这种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差异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无法落实个性化教学,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助于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
二、纠正学生的错误个性倾向,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自身潜能。
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所以其学习的程度和发展的水平也会有所差异。对于个性正处于不断完善状态下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两种个性倾向。因此,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尽量避免错误个性倾向的出现。学生的个性倾向不仅会受到教师、家庭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的错误个性倾向可能会隐藏起来,进而产生一些有违常理的行为。作为教师,必须正视这些不良个性倾向,尽量纠正和重塑学生的个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健康的发展。()对于一些能够正确利用自身潜能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少走弯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了解学生自身的想法和需求,引导学生激发自身潜能,并正确利用这些潜能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尽量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受到的尊重,进而更加愿意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正确塑造,并且能够正确利用自身潜能时,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营造出民主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其个性品质也在不断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指引学生进行正确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优化和完善自身的个性,形成良好的个性。民主性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愿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够形成一种信任感,进而保证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更容易激发自身的创造性,同时也能够拓展自己的学习思路,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受到尊重,并且能够看见自己在学习过中取得的进步和收获,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的环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进步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教师给予的关心和尊重也会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充足的条件。当学生真正处于这种个性化的教育环境中时,自身隐藏的潜能就会被无限放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动力和精神支持。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育能够拓宽我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道路,能够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国外的许多学校在利用个性化教育策略以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所以今后我国学校在使用个性化教学方式时,应该正确认识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内涵,准确地运用个性化教育策略,将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孟诚。关于激发学生潜能之我见[j]。文理导航,(6)。
[2]朱润华。浅谈课堂教育如何激发学生潜能[j]。科学大众,(3)。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五
(吉林省白山市第八中学)。
地理学科作为非考试科目,在这种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重拾学习地理的信心。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地理课中教师利用诙谐的语言激发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教师,怎么会喜欢地理呢?比如,在讲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时,学生提出用人口迁移办法解决,把东部人口迁移到西部,我马上让学生讨论不能采取这个办法的原因。
二、在地理课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课堂教学应改变过去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在初二地理课堂教学中,刚立冬有几天出现降温降雪等恶劣天气,教师借此契机要学生讨论找出原因,由此全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三、在新课中要利用时事导入。
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采用时事导入,如在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播放一段视频,有关最近我国多地发生雾霾的新闻,最后再引入一首诗歌:“伸出你的手,我却看不清你的脸;捂住你的口,为的是隔阻那股气流;白口罩,白口罩,你是呵护生命的物首;自强不‘吸’,你是走出雾霾,告别混浊,渴望生活美好的那片新绿。”学生的心情一下被牢牢抓住了,顺势导入新课。
四、在地理课中加强地图训练。
地图是地理课的语言,地图中蕴含许多地理信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强化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课本有许多知识都能够依赖地图进行学习。我在教学中国地形时就是这样做的:
(1)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的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填充图上填出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名称,反复练习。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地理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最终使学生由“让我学地理”变为“我愿学地理”,直至到“我会学地理”。
参考文献:
谢劼。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1)。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六
摘要:刚从二年级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从说话,还是写话,都只有一个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一下子进入写一段话尤为困难,更何况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写作更为困难,因此,总结经验分享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势在必行。关键词: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刚从二年级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从说话,还是写话,都只有一个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一下子进入写一段话尤为困难,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更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但事实上,农村存在着富饶而独特的写作资源可供并亟待师生们共同开发。如果我们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提醒并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用好这些资源,那么学生将不再苦于无物可写,而写作也终将成为一种享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文体竞赛、游戏等,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金秋十月,学校组织了一次去农场采摘秋游活动。到了果园,满眼都是红的绿的苹果、枣子,这可是他们头一次见到啊!学生兴奋得不得了,飞也般得冲进林子。他们几人一组,想尽一切办法地抢摘着,提着沉甸甸的“战利品”,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来后,他们以《快乐的采摘》为题记录下了这次活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兴奋、快乐的感受,这篇作文当然写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动。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位于江津区的中山古镇,为了写好家乡古镇这一作文,在课间我带领孩子们亲自到古镇观察,看古镇建筑,品古镇小吃特点,孩子们的兴趣极大,并且教会他们用课堂学过的优美词语句子来描述古镇,结果孩子们写出的作文不再平淡,枯燥,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亲身经历后的心得体会分享。
当然,我也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打龙头,击鼓传花,画大象鼻子等。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二、通过写日记来积累,从二年级开始,我便训练学生写日记,每天记下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做一次活动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当然,我会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写,一起分享写日记的快乐。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写作欲望。
实践证明:靠大谈写作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事物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叶圣陶先生亦云:“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
例如:写景抓不住特点,写不出意境和内涵是学生不喜欢写景的重要原因。人们往往把这归结于学生对周围的景物不够留心,缺乏丰富的联想,加之谴词造句的火候不到所至。而实际上,老师指导学生写景时仅仅纸上谈兵,没有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融入景物才是学生对写景作文倍感头痛的关键所在。在一次《我爱家乡》的作文教学中,我首先演示课件(小兴安岭美丽而富饶的景色),这样学生自然就被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课堂上巧妙的用画面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意境美。有了表达的欲望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捕捉习作素材,帮学生成功的跨越写景作文这道难关。学生在课堂上同时受到音乐(音乐论文)、美术、文字语言等多种媒体的熏陶,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学生习作题材较广,感情真挚,能写出一定的意境,文章颇富新意。
四、书本中积累素材。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大都是名篇佳节,各有所长。有许多文章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或者有的文章的某一节某一段值得借鉴。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摘抄优美段落,背诵名诗名篇,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鼓励他们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充分阅读,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从而写作兴趣更浓。五、赏识教育,激发写作热情。
当代教育心理学(心理学论文)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用优美的词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会认真地写下评语。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处的批语后,不管自己写得好不好,都会有一种舒服感,更激发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总之,表扬比批评要好。
六、展示写作成果,激发写作动力。
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于前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在教室中张贴写得好的佳作,孩子们看到并以此作为写作榜样与动力,在以后的学习写作中更加努力,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只要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农村小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能笔下生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学生的面前也会出现一片芳草地。我相信,如果我们教师善于用心教学作文课,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情趣爱好,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就会犹如拥有一支生花妙笔,令学生才思泉涌,文采飞扬,写起作文得心应手,作出佳作一篇篇。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七
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致使许多学生生造出一些浮躁、空泛的作文。这有悖于“新课标”的“自主写作”积极的引导作用。毕竟学生的认识能力、社会经历、情感体验有限;当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素材枯竭后,难免陷入新的假、大、空的窠臼。因此,在为学生架设放飞自我的写作平台的同时,还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性,为学生创设激发创意、生发灵感的生动情境,提供利于撷取素材的较大空间。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的同时,选取那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学篇章及其精心选入《语文》课本的优秀作品,引导他们进入文本所创设的广阔情境之中,用他们的情感和感受去同文本沟通,体验和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深邃意蕴,从而促使学生提起笔来。在学生再创作中,文本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词语库,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有词可用,自然不会再怕作文了。
笔者结合作文教学,设计了“缘文而发,一线连珠”的连词组句、连句组段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形象思维,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描写能力,从而促进写作兴趣,由怕写变为爱写。每篇课文讲授后,学生普遍喜爱参与质疑思考,产生写作冲动,将自己的随想、感受写成诗文,虽很稚嫩,但却喜滋滋地拿来让老师评改。
连缀课文篇名成片段。起初,笔者采用在学生中流行的串联影视剧名、流行歌曲名的形式进行小作文。先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把自己喜爱的歌曲、书名连缀成一个片段。这种作文形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活动开展的第二天学生就交来不少文章片段,其中有报刊上的,也有自己写的,挑出部分片段在班里交流、朗读,学生们兴奋不已。
让学生将学过的课文篇名加以有机地组合,用一条完整的中心意思线贯穿,连缀成一个有情节、有感受的文章片段。学生按写作能力搭配分组,共同商讨选择篇名,构思短文,并由一人执笔完成。课堂形成热烈讨论氛围,感染着每个同学,大家很快便完成了各组的片段写作。文章片段写得各有特色,不乏哲理,情感充溢: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忧郁,因为人生原本就是一条《未选择的路》,需要我们用青春的画笔描绘生命的《色彩》,不管前进的路上有急流险滩,有荆棘峭壁,都应坚定《我的信念》,用一往无前的勇气破浪扬帆、奋力登攀。”
“假如我是《一条小河》,渴望在我身边飘过的《纸船》能为远方的亲人寄去一片天涯游子无尽的《乡愁》。”(其中课文篇名均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3月修订本)。
从课文选词、连词、组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挑出优美的词和富有哲理的词,分门别类做成词语积累卡片,然后确定一条思想主线,分类选择词语连缀扩展成句。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好,写美,写出情境,写出哲理,写成格言警句。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八
1、最孤独的时光,会塑造最坚强的自己。
2、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3、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
4、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5、通往光明的道路是平坦的,为了成功,为了奋斗的渴望,我们不得不努力。
6、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永远没有回报。
7、成功就是你被击落到失望的深渊之后反弹得有多高。
8、为了照亮夜空,星星才站在天空的高处。
9、我们的人生必须励志,不励志就仿佛没有灵魂。
10、拼尽全力,逼自己优秀一把,青春已所剩不多。
11、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2、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伤痕,时间才是最好的疗剂。
13、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14、早晨给自己一个微笑,种下一天旳阳光。
15、没有爱不会死,不过有了爱会活过来。
16、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7、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18、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1、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2、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2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2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28、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9、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30、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31、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3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九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家庭和学校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一、引导学生从“畏惧失败的漩涡”中摆脱出来,振作精神,迎接新的学习与挑战高中的学习生活充满激烈的竞争,激烈的竞争也导致了学困生陷入失败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去唤醒学生,让他们明确陷入失败漩涡之中的具体危害,让他们振作精神,从失败的漩涡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卸下思想的.包袱。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自然会清醒、明白,学习热情也会猛然而生。
二、动之以情,让学生感受到关怀、温暖与真情。
自卑是当前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况,是影响学困生形成积极心态的首要阻力。帮助学困生消除自卑感乃是我们教学的当务之急。
1.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要以一颗爱心去对待学生,去感化他们,让我们的一言一行成为学困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力量,成为学困生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多留意、多微笑、多提问、多表扬、多谈心。教师一个肯定的手势,一句激励的话,一个亲切的眼神,都能引起学困生积极愉快的感觉,刺激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潜能。
2.消除学生间的隔膜。学困生由于成绩暂时落后,很少有人主动地去帮助关心他们。这就造成了学生一种心理上的隔膜。我们应尽快消除这种隔膜,让学困生在民主、团结、愉快的人际情境中去学习和交流。那么,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会明显提高,对教育过程的参与也会显著加强。
三、导之以行——引导学困生树立成功感。
创造让学困生成功的机会,对促使学困生形成不断进取的心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对学困生进行积极评价,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对学困生的成就期待,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心态,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让学困生同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表现自我、体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树立成功感。
四、授之以法——激活学困生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学困生有学习策略的知识与操作,只是没有被激活,没有在学习中实际应用而已,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水平,给予精当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开启学困生的智慧,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潜能。高中学生的“课前预习,尝试学习,建立错题本,运用反馈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等都不失为促使学困生积极学习的良好方法,都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五、抚慰心灵——教育学困生自尊、自爱、自信。
培养学困生的自尊、自爱、自信,是培养他们积极心态,激发他们潜能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困生展开“自尊、自爱、自信”的教育。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困生的意志都比较薄弱,学习中遇到一些有障碍的题目,往往不愿多思考,不愿坚韧攻关。对此,我们应及时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的意识,并鼓励他们克服思维上的惰性,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好习惯。同时,帮助每个学困生根据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确立短期、中期、长期奋斗目标,让他们以具体行动不断成就自我,逐步做到自尊、自爱、自信,从而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
总之,“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激发学困生潜能”的方式还有好多,但关键的一点是教师。
应拥有一颗爱心,关注每一颗心灵,并不断地激励与鼓舞他们。教师应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关注、勃勃的生气、殷切的期待去激励、唤醒、鼓舞我们的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学生便能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高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97级黎青云的《春夏秋冬话九中》因观察生活,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所以以高一级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校庆征文比赛,仍获校庆征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南海报》上。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在教学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对77年到的高考作文进行审题,我作分析,详细讲评“状元”文章,让学生较系统地熟知高考作文类型;另一方面,我又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如200字小作方面,我选了下面一些类型和题目:(1)说明文:《圆珠笔》,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2)场景类片断:《课间的荷花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写一场面。(3)徽章介绍:介绍“九中”的校徽塑像,讲清构图及寓意。(4)续写想象情景作文“自习课上,突然一个同学笑起来…”。至于大作方面也是这样,有命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材料记叙文,材料议论文(包括看图作文)等。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写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的几位同学的征文,均获校二等奖,,我任教班的几位同学,在学校征文比赛成绩不俗,其中邓佩琪是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另外,每个学期都有同学的作文刊登在校刊《红棉报》上。而绝大部分同学也不再害怕作文,这些都是得益于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一
近年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教学热点话题。的确,高效的课堂会使学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让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事半功倍,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就更应该做到精益求精,把重点放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过程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便会大大提高。
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我将对联引入了课堂,发现学生们对这种既古老又特殊的文学形式饶有兴趣。一年多下来,班里已有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天下名联,有的同学甚至还结合具体情境自己创作对联,这不但训练了语感,提高了语言表达技巧,更让他们对语文课,尤其是古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联也称楹联,是我国极富情趣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汲取了诗歌的凝练,词曲的灵巧,自成一体,被称为“诗中之诗”。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独特魅力,使其不仅在民间广为运用,而且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联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拓宽语文学习途经,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将对联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人物、背景的认识,并能与作者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例如在教授《蜀相》这首诗时,我引用了南阳武侯祠的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光辉业绩,短短几十字,代替了繁冗的人物介绍,化繁为简,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此联为嵌数联,出句嵌入了从一到十全部数字,学生们看后兴趣大增,纷纷抄录下来。这中间除了有对楹联创作者的钦佩,还包含了对诸葛亮光辉而又传奇的一生的崇敬,进而与诗人杜甫所抒发的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产生共鸣。对联的引入使这堂课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对联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助于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和把握。鲁迅在《祝福》里描写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在他的书房里,壁上挂着朱拓的大“寿”字,挂着陈抟老祖写的对联,一边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写的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那半副对联写得是什么呢?”我讲到此处时学生们急切的问道。我说:“此联语出朱熹《论语集注》。朱熹在《季氏篇》中‘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语下分别注云:‘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话音刚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出了答案:“品节详明德性坚定。”鲁迅先生为了刻画“鲁四老爷”这一典型人物,采用注语作成了这副对联,配上案头一堆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和一部《四书衬》,虚伪的封建卫道士形象立刻就鲜明起来。对联的引入,使我在分析“鲁四老爷”这一典型形象时节省了不少时间。
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依据课文内容从多个角度创作对联来进行评点:既可以对课文作全面的概括,也可仅就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点作出概括;可以一篇课文单对,也可用两篇课文分作上下联,还可以一篇课文作几联。学生自由撰写,激扬文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宋词单元教学结束时,有同学撰写一联:“柳三变杨柳岸边,感伤晓风残月;苏东坡沙湖道中,任凭烟雨一蓑。”;新年联欢会时,恰逢临近四科会考,同学们创作了一副对联张贴在班级门口,上联是:“课堂里不求人人开窍”;下联是:“考场上惟愿个个过关”。对联讲究用词、修辞、节奏和韵律,对语言感知能力的要求很高。对联创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为一个字、一个词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为使联句工稳而反复斟酌,再三修改。学生徜徉在这种高雅而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受益匪浅,对优秀的对联大都能过目不忘当场背诵。将对联引入课堂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了他们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了情操,丰厚了气质。
寓教于乐是教育教学的至高境界,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是我们当代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追求的目标之一。对联具有文字游戏的特点,对联教学能使学生学得愉快,使学习的过程充满体验的乐趣,在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彭勃。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二
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
作文。
;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
散文。
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三
边拖拉杆箱边玩滑板的时尚交通工具库特车、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遥控制冷效果的远控小冰箱、能够打印立体玩具和房子的3d打印机、换个角度亮度就变的趣味led灯……这些蕴含着无限创意的成果都来自“深职首届创客街”。
8日下午,首届“深职创客街”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启动。库特车、并联臂3d打印机、智能指纹门禁系统、重力感应趣味led等20余个学生创客项目在此火热路演。不少师生纷纷围观,欣赏创意创新带给他们的无限冲击和体验。
创客街上,机电学院制动化专业大二的学生杨智和同伴研发的“封闭式工厂水产养殖”真正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神奇”。杨智来自珠海一个普通鱼虾养殖户的家庭,可由于不够洁净的水源,导致家里鱼虾的产量始终不高。在此启发下,他和同伴共同研发了这个集合了海洋学、水质处理、自动化、传感器、集成ic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水产养殖系统,并配有水质传感器对养殖水进行24小时监控报警,养殖户如果运用这种系统将大大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和繁殖量。
在创客活动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自己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寻找解决路径,从而获得新知识,新启蒙。“深渊”项目负责人吴志辉说,创客活动让他发现了自己无穷的潜力和未知的自己。
创客与普通创新的不同在于,他们不仅仅有新奇的想法,还追求将创新成果转化成真正的产品来服务于大众。项目之一的库特车,是计算机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叶君平和其他4名学生组成的团队研发的成果。他们早在就将便捷、环保的出行理念用于拉杆箱、背包之中,研发了第一辆适合出行的时尚交通工具――“库特车”。这个“酷到没朋友”的交通工具,凭借其方便的性能和“亲民价格”,已经打进欧美市场,深得国际友人喜爱,不少厂家争相合作,从研发至今已销售万余辆。目前,这个团队已成功注册了“艾优精品”公司,下一步公司还将研发电动版库特车,并将业务拓展国内市场,实现更多的成果转化。
最终,“库特车”、“封闭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深渊”三个项目以最高分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对这几个团队给予了奖励。该校校团委书记张锋兴表示,把创客理念引入大学校园中,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创客文化,与国内外顶尖创客共同参与开发具有原创内涵的产品,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希望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原创精神。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从深职院走出越来越多富有创意、善于创新、勇于创业的创新型国家之栋梁。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四
1.运动:研究表明,得到足够运动的人,其大脑也更好。自愿的运动可以减压,因而更有益。这意味着找到了享受运动,而不是强迫自己去运动的方法,会让你更聪明,也更有幸福感。所以,做点运动,选择一个训练项目,比如马拉松、三项全能或者“趣味赛跑”,或者找个伴儿一起,让运动变得有趣。
2.多问“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与好奇心联系在一起。随着我们长大变“成熟”,许多人开始抑制或否认自己天生的好奇心。让自己充满好奇心!让一天至少问十个“为什么”成为习惯吧!你的大脑会变得愉快,你也会惊讶地发现学习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机遇和解决方案。
3.笑:笑有益健康,可以促进体内释放内啡肽及其他有积极力量的化学物质。笑可以帮助我们减压,还可以打破旧有模式。因此,笑可以看作是对大脑的快速充电。多多大笑吧!
4.记忆:大脑是一部记忆机器,所以给它工作的机会吧!花点时间给记忆。让你的思维自我反应,它将带给你积极的情绪,与记忆的新联系有助于你当前的学习和挑战。
5.听音乐:心理学家弗朗西丝·劳希尔和她的同事发现听莫扎特可以提高人们数学和空间推理能力。即使老鼠走迷宫,听了莫扎特音乐也比听完白噪声或极简主义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的音乐后走得更快更精确。劳希尔报告说,至少对于老鼠来说,一曲莫扎特奏鸣曲可以刺激与大脑中神经细胞信号有关的三个基因的活动。
6.改善你做过的事情的技能:只要你想拓展你的能力和知识,一些重复的脑力刺激也未尝不可。
7.玩儿:花时间玩,找时间玩。这对你的精神和大脑都有好处。这给了你的大脑进行战略思考的机会,同时让它能够保持运行。
8.在记忆旁睡觉:预习关键信息,然后睡觉,有助于提高20%到30%的记忆力。如果这种信息令你昏昏欲睡,你会很容易伴着它入睡。但如果你的思维让你保持清醒,就把所有的都写下来,有时候通过此途径把它们“赶出大脑”,你就可以睡着了(所以身旁要常备纸和笔)。
9.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可以提高脑力,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那些干扰注意力的因素并不总是那么显而易见。学会注意你何时走神了,例如,你需要向同学问个问题,这可能干扰你整个早上,暗中破坏了你清晰思考的能力,即使你并没有意识到是什么在扰乱你。
10.充满激情的活动:没有全身心投入,你做不了伟大的工作。当人们在学习和创造中成长时,他们都会全力以赴。还记得,当你是个孩子时,你喜欢干什么,就把所有精力放在那上面。这是你通向天才,通向天赋的途径。达芬奇、爱迪生、爱因斯坦和毕加索都热爱活动、热爱探索。
11.意识的循环:你的意识在一天中时强时弱。大部分情况下,每九十分钟就有三十分钟的弱意识期。观察你自己来认识这种周期。如果你学会了认识并追踪你的精神状态,就可以在思维“最清醒”的时候,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思维活动上。
12.学习一些新事物:当我们学习一些新事物时,就是在开发大脑的巨大潜力。每天学一个新单词。主动记忆词语与智力有着强大的联系。当你的词汇表中有了新单词后,大脑就可以用新的方式思考两种想法之间的更细微的差别。让你的大脑不断学习,这是让你的大脑重新充满能量的最好方法。
13.为了读而写:为自己写作肯定有巨大价值。在写些需要阅读的东西时,我们的大脑被很好地激活了。写作的最大益处就是它可以扩充我们的脑容量。找到为读而写的方式,比如写些阅读的东西给你的朋友,写些自己童年的故事。
14.建立对大脑的信任:让身边找到能激励你并激发你创造力的有抱负的人。让人、地方和事情联系起来,探索新的机遇,为你的问题寻找答案。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五
经常带宝宝去新鲜的地方,会刺激宝宝的大脑,引起宝宝的注意,咦?这是什么地方,看起来很有趣,让我好好的探索一番吧!宝宝会用极大的热情去看,去听,去探索,自然收获了很多。
经常带宝宝去新鲜的地方,不要每天宅在家里,经常去探索陌生的世界会让宝宝的适应能力更强,宝宝也会处于欢乐的情绪中,这种情绪最适宜学习探索和记忆!
2:多运动促进大脑发育。
从宝宝出生以后,妈妈就要注意宝宝的运动,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宝宝还不会主动的运动,妈妈也要帮助宝宝做被动操。宝宝从抬头、翻身、坐、爬、站到走,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1~2岁的婴幼儿大运动由移动活动向基本的运动技能过渡,包括:走、滚、踢、扔、接,跑跳等。可借用运动游戏的形式,引发婴幼儿积极锻炼的兴趣,有效增强运动锻炼的效果。
3:听音乐,唱歌。
音乐是最美的语言,宝宝天生都有律动感,听见音乐都会翩翩起舞,多给宝宝听童谣,儿歌,优美的纯音乐,听多了宝宝就会跟着模仿唱歌,妈妈要鼓励宝宝,夸赞宝宝。据说会唱歌的人情绪普遍高哦!
4:猜谜语的游戏。
猜谜语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哦,这会让宝宝开动脑筋思考,并且全靠想象力,他会把听到的抽象谜面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思考,最终猜出谜底,这会给宝宝带来莫大的成就感,当宝宝猜不出来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度的提醒。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六
结合家里常见的物品和玩具,根据孩子的生活场景,创造出自己的游戏来。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就会激发孩子大脑的“暗能量”,比如说“可乐罐还可以做什么”这种问题,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孩子会想,可乐罐有什么样特征?可乐罐的形状是一个圆柱体,那么圆柱体可以干什么呢?除了装可乐之外,还可以装水、装奶、装酱油。可乐罐的材料是金属的,那金属除了做成罐子以外,还可以卖钱,可以导电,没准还可以撕开当刀片用呢。
2.发散性思维可以与想象力结合。
找一找日常事物的奇怪用途、完成一项任务的不同方法,还有在想象出来的一些场景里你会怎么办,这些都需要全脑的协作。你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假如你是妖怪,那你要怎么样才能吃到唐僧肉?”
在这个问题中,你是妖怪,是反事实想象,怎么样才能吃到唐僧肉呢,就需要他的发散性思维。
联想性思维游戏。
1.先从两样东西之间的联想开始。
手表和闹钟有什么共同点?油画和水彩画有什么共同点?从物品的用途,还有相同的数字。你还可以从颜色、形状这些角度让孩子联想。
2.用联想性思维来创造。
除了找共同点之外,还可以玩一些高级的游戏。我们不是在培养创造力吗?你可以直接把联想性思维用在创造活动中。比如“哑巴画画”,拿一张大白纸,或者两个人在一块大白板前,各画一分钟,都不许看对方在画什么。一分钟后,你们俩再看看对方画的是什么,但不许说话交流,只能默默地你添一笔,我加一划,把它画成一幅整体有机的大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小孩的知识吸收能力,但是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好比出去玩耍时,我们不能一味的填鸭,不断告诉小孩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这样的填鸭式容易引起小孩的反感与排斥心理,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进行提问,激发小孩的好奇心,当小孩子的注意力被你掌握了,你再告诉他们答案,从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让小孩的好奇心得到培养。
同时,小孩对很多事情都会特别好奇,不要因为他的十万个为什么而产生不好的情绪,给小孩多一点耐心,一个一个回答他的问题,如果你有事暂时无法回答,可以直接告诉他,爸爸现在在忙,等我有空我就告诉你,记得再问我哦。
小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呵护,一旦好奇心没有了,求知欲就会随之下降,那么他就会丧失对外界的兴趣,不利于他的成长。
我们的目的是让小孩适应未来的社会,而不是让小孩只有一个填满知识的脑袋。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双创”上水平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发“双创”活力,引导增强市场信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共同主办20“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继续担任大赛组委会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担任组委会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大赛秘书处办公室)、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统筹协调并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累计参赛并入库项目15186个,较20增长87.2%,其中,企业组项目9226个,较上年增长102.3%;创客组项目5960个,较上年增长67.7%。
来自 cOocO.nEt.cn
经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申报,大赛组委会同意,目前有28个省(区、市),4个计划单列市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备案的区域赛33场(含1场国际赛);大赛秘书处办公室会同地方政府等备案的专题赛12场。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八
自从上初三以来,学校重新安排了课程表,三班一周六节课,上午两节上午第四节课,下午两节第一节课,每次上课颇费不少口舌,有时候还很生气。上午第四节课,学生等着回家吃饭,内心就不太平静,又加上分阶段下课,提前五分钟下课,其实不是提前五分钟的问题,无形之中成了提前十分钟,介于这些原因,上午第四节课尤其难上。
本周二上午,我学的是lesson44课,本课有三部分,听力,对话,加一个练习,听完听力,做题,不认真听就不会做,所以,秩序比较好,第二部分是对话,因为要检查背诵,同学们忙着准备,所以秩序也可以,第三部分是练习,给出主语,练习被动语态,给出了五个主语,让同学们做尽可能多的句子,我在备课时,翻资料,每个句子作了准备了三个例句。还剩下十分钟,我来处理第三部分,课上秩序就不是很好,我本来害怕完不成任务,想念一下答案,让同学们抄下来算了,可是班里比较乱,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一组做一个句子,看哪个组做得既对又多,各组展开讨论,你可以下位子,你们小组可以讨论,可以补充,五分钟之内,看那组做得好,这下可热闹了,你追我赶的上黑板上写答案,当我倒计时时,还有几个同学跃跃欲试,当我公布答案时,下课铃已经响了,还有两组没订正完,我说下课,同学们坚决不让,情绪高涨,门外挤了好多同学,同学们兴高采烈。同学们思维开阔,每个句子写了至少八个答案。这节上午第四节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
下课后,我心情也高涨起来,一改往日的沮丧,我终于明白,自从你做老师以来,学生的情绪就是你的情绪。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来,才能让自己把上午第四节课上成成功的一课。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篇十九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高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97级黎青云的《春夏秋冬话九中》因观察生活,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所以以高一级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校庆征文比赛,仍获校庆征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南海报》上。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在教学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对77年到98年的高考作文进行审题,我作分析,详细讲评“状元”文章,让学生较系统地熟知高考作文类型;另一方面,我又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如200字小作方面,我选了下面一些类型和题目:(1)说明文:《圆珠笔》,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2)场景类片断:《课间的荷花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写一场面。(3)徽章介绍:介绍“九中”的校徽塑像,讲清构图及寓意。(4)续写想象情景作文“自习课上,突然一个同学笑起来…”。至于大作方面也是这样,有命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材料记叙文,材料议论文(包括看图作文)等。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