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优质12篇)
通过总结,我发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突破和进步。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简练、准确,避免废话和冗长的描述。读完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你可能会有更多关于总结的启发和思考。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第一段:介绍小组教学合作的背景与意义(200字)。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小组教学合作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和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小组教学合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组教学合作的最大优势在于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识和观点,从而拓宽了思维的边界。同时,小组教学合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都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小组教学合作具有许多优势,但也会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可能导致意见不合和矛盾。此时,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交流和冲突解决。其次,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分配和任务安排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可以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帮助学生更好地合作。最后,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分配也需要引起重视。教师可以设立公正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回报。
在过去的小组教学合作中,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逐渐找到了合适的方法来应对。首先,我发现自己在合作中不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往往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为了改变这一点,我开始主动倾听和接受他人的建议,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其次,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而过度依赖他人的帮助。为了改变这一点,我开始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尝试独立完成任务。通过这些努力,我在小组合作中逐渐取得了进步。
小组教学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小组教学合作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场景。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学习可能更为有效。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总的来说,小组教学合作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推广小组教学合作,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在我担任小学教师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体现,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组成小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小组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组员共同探讨问题。这种自由与平等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与组员合作、交流和协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以及克服个人主观观点的限制,从而为小组的共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协作,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转载自 CoOCO.NET.cN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他们进行思维的展开和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要借鉴和吸收其他组员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们能够发展出独立思考和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不断与组员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这种沟通和交流,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借鉴其他组员的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与其他组员互相学习和借鉴,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补充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与其他组员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他们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为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努力和奋斗。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效果,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小组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式,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思考、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曾参与一次小组教学,以下是我对此体验的心得体会。
二、组建小组。
在小组教学中,组建一个和谐、积极的小组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小组中,我们根据各自的兴趣和能力互相选择了搭档。通过相互了解,我们迅速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而且我们互相帮助、支持和鼓励。这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为我们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小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其中一种是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当我们遇到困惑时,我们会相互讨论、交流,帮助彼此理解和解决问题。另外,我们还采用了角色分工的方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特长。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实践与反思。
在小组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在活动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通过相互合作,我们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我们没有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通过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人的努力和团队的配合是同时重要的。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小组教学合作,我获得了很多收获。首先,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善于倾听。其次,我学会了合理分工与协作。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分工和任务协作是成功合作的关键。最后,我学会了灵活思考和适应变化。在合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以应对变化和困难。
展望未来,我希望继续参与小组教学合作,进一步提升我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果。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需要更多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通过这次小组教学合作的经历,我深信,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小组教学合作给了我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合作学习,我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能力。我将继续坚持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信这将对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学校也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而且数学教学更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本校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整体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喜欢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其中也有许多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自己的困惑。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以及平常的数学教学我来谈谈自己的`困惑与感受。
也许老师在备课时认为这个问题不错,但在课堂中学生觉得太难或太简单,以至于合作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比如:点m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x+6=0的距离小2。求点m满足的方程。这道题在理科班学生提出平移点的方法,学生讨论的很激烈。但在文科班学生不甚理解,效果很差。“你认为每次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价值怎样?”49%的学生认为有,43%的学生认为有时有。教师应站在“导”的地位上不失时机、巧妙地以变式题组呈现,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创设阶梯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合作互动中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所以在选题与设置问题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预测来设置问题。
我们的误区是小组合作教学只注重对小组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在课堂上往往采取量化积分的方法对学生所在的小组回答问题及做题情况进行评价加分。刚开始学生可能觉得很新鲜,表现活跃。但时间长了,就有问题。学生对这种评价方法感到厌倦,流露出不太配合的态度。而且对于“你做的很好”“做的真棒!”诸如此类的表扬已经不感冒。老师也慢慢减弱了评价。所以在“你们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现情况有评价吗?”57%的学生选有时有。可见我们的评价制度不健全,对学生个体的好表现没有强化。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应更注重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教学不仅要评价教学效果,更注重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小组行为,更注重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评价。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才能让小组合作教学走向成功。
在“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吗?”29%的学生选择经常,63%的学生选择偶尔。也就是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积极,这些学生在他们那个组表现突出,经常回答问题。而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小组内不积极,不经常回答问题。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只调动了三分之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许他们是学习比较好的学生。那么这样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学的好的越来越好,学的差的越来越差,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们也发现组内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次数少,表现也不积极。优差搭配,互帮互助就会促进学习?是否我们在分组时一定要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这也是我思考的问题。
在探索的道路上疑惑是难免的,但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有很大推动作用。毕竟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让我们继续努力实践与探索,不断吸取当代先进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以期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五
此次小组合作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们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成员共同分工,也让我们体会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小组作业完成过程中,首先以讨论的形式研讨确定需要分析的中小型企业,确定研究目标后,将研究方向分为不同的几方面,分别确定为不同的小组成员来完成,最后再统一汇总,整合为完整的作业上交。此次小组作业,我主要负责的是有关“七匹狼”公司的战略规划资料的查找,以及分析“七匹狼”公司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我深知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1、研究目标的确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缺乏对所选目标的资料精确查找,导致严重偏题到大型企业的研究中,与题目中小企业严重相驳,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个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等这些口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鉴于此,我们也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了我们的教学中,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没有评价或者评价不够细致、具体、全面,而没有引起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更没有发挥此学习模式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以下尝试,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从而更快地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技能人才。
现在学生普遍基础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控能力很差,所以造成了学习氛围不浓、学习成绩不明显、综合素质不高等现象。为了更好地改善我们的教学,我们引入了把"将集体智慧最大化"的合作学习浸润于学习活动之中,营造了"君子和而不同"的人际情境。n将"合作"作用表述为"将集体智慧最大化"。合作能聚合智慧,能造出无数个"诸葛亮"!"合作能使本组脱颖而出,卓而不群"也是学生们的共识。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有意识的对"小组合作"加以引导,力争促成合作意识在学生的心里与日俱重、落地生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随着一步步的试行发现,学生的表现虽比以前有很大改观,课堂气氛也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从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个别小组间为了争分无谓耽误学习时间,影响课堂秩序;2、有的同学只是为了得分而忽视了能力的学习;3:有的学生对什么都无所谓,得分与否全然不顾;4、有的同学为了补充后的得分,故意挑“毛病”,可谓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因此打乱整个教学计划,甚至有的课堂会因此而失控??所以,构建合理的、有效的评价势在必行。
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作用作用概括总结如下:
知识掌握、能力获得为准绳,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有目的地参与,有目的地锻炼,有目的地发展,每节都有收获,每人都有所得,每天都有提高,因人而宜,让学生都能得到与之相辅的能力锻炼。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自我欣赏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观念,让学生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如何自主学习,有利于建立学生竞争意识,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鞭策,使他们以后更容易适应社会工作中的奖罚制度。
3、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方法、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4、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加强,有助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育方面的培养及教育。
5、有利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6、养成了关注同伴,为同伴之喜而喜,为同伴之忧而忧的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学会了在合作学习,在合作中评价并促成了全班同学合作;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评价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具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既注重结果性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既注重绝对性的评价,又重视相对性的评价;既注重学生技能性评价,又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
而此评价体系又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具体为:
1、教师评价:(用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促进)。
评价内容体。
备注。
加分项。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精力集中。
个人表现。
学习认真、细致、效率高。
回答问题积极主动,竞争参与意识强。
语言组织大方得体、逻辑性强。
勇于接受大家的考验且顺利过关(说明自学到位)。
能挖掘出新问题或有新发现。
能用心聆听他人/组的讲解,提出质疑、虚心求教。
小组成员认真准备,合理分工,积极应战。
各成员能主动关注身边弱势群体,共同进步。
板书认真、形式多样、板面整洁、重点突出。
知识掌握过关率90%以上(各成员荣辱与共)。
明:1)进步较快的可适当给予鼓励加分。
2)根据学生表现可逐步提高加分标准,以求学生更高层次发展。
3)突发事件发生,教师可根据德育教育为先原则适当进行鼓励加分。
扣分项。
讨论问题跑题、谈与主题无关的话题先警告后惩罚。
不服从小组管理及安排。
取笑他人或起哄。
小组间因得分发生争执扰乱课堂秩序。
不遵守课堂纪律、玩手机、看闲书、发呆、搞小动作等。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答案。
这节课你努力了吗?
本节课你有几次发言?
你有没有谈论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黑板上有没有留下你的痕迹?
你今天成为“挑战者”了吗?
你有几次帮助过其他人?
你是小组的主力军吗?
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有哪些不满?
你对自己小组今天的表现有哪些不满?
说明:本表内容不予量化,只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让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同时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为教师对学生的单项评价,评价的主导在教师,学生是评价的对象。因而学生只有接受评价的结果,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抑制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我们教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对自己和同学的评价。因为从学生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于我们成人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同学间的互相评价。
四、从评价的要求来看。
1、评价要及时。
小组合作评价根据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灵活选取评价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的,多注重过程,及时、快速地对学生表现给予评价响应。教师的及时、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小组和个人以继续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评价,都表明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
2、评价要公平客观。
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观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出积极的评价,但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偏离常轨,一味去“讨好”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太“假”,从而可能不信任教师,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因为某小组内有优等生就对此小组特别“照顾”,明显的偏袒、有失公正、公平,会损害大多数小组和成员的利益,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评价要具体教师在评价小组和个人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模棱两可的评价、含糊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益处。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你真是作者的知音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学习的成果得到肯定,也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4、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给予评价时,可采用多种方式:言语的鼓励、眼神的交流、会意的微笑、虔诚的肢体动作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会拉近我们师生间的感情,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温情和力量。
5、评价要多层面。
教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细节表现及点滴进步,这样多层面的评价有利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一方面,高效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手段之一,学生自主性的高度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最大推动力。另一方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效课堂也不能偏废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点是高效性。现在我仅就导学案的设计浅谈一下我的思考和看法。
第一,学案导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这种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课前老师下发导学案,学生事先做好导学案,他们也愿意展示自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长积极给组员分配任务,因为小组评比的优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贫僧的准备。这样就充分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班每个人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都会自主看教材,查阅资料,请教同学。
第二,学案导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要求。在教学中,我们的常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精神,压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能力的提高,更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面对这一现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运用了学案导学、情境教学实践,总结运用了学案导学、情境教学模式,在讲知识的时候,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搜集材料,初步感知基础知识;再去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老师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进行交流展示、成果共享,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共同努力下,学生往往表达出自己的合乎道理的观点、看法和答案,这就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再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运用语文,感悟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参与能力,加深了对于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导学案,为他们创造了自由施展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放飞智慧,放飞梦想,以促使他们的成长,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的和谐发展。
第三,合作学习,密切了师生,增强了友谊。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复兴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是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对不同意见的学生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决不强制、苛求、压制学生,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而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第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老师用分数去评价学生知识学得怎么样,达到了什么程度。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能力提高。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评价从评价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的确立,到评价内容指标的制定、评价方式方法的采用等,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为衡量的主要标准。据此,我总结并运用了“走进生活”这一栏目,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运用语文相联系,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贴近生活,走近实际,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使学生在一个自我的评价体系中,主动参与,得到锻炼,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学案导学,给老师提出新要求。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老师既轻松又劳累。所谓轻松,是指45分钟的课堂老师确实轻松了。但“打铁先要自身硬”,学案导学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观念,要变“真鸭式”的消极单向信息传递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边思维撞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以知识为中心为以能力为中心,把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放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空。为此语文老师应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掌握课堂艺术、因势利导和驾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须根据语文课自身的特点,苦练本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情趣横溢、活泼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有这么几个问题希望和同事们一起商讨:一、导学案是不是=教案;二:导学提纲是不是=练习题;三、导学提纲是不是必须人人都要完成。
以上是我在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实践中的一些思考,虽然还很肤浅,但毕竟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毕竟我已经在路上摸索着前进。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六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教师,在实践中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出更多的想法和思考,培养了思维创新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让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从中汲取启发,提升了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分工合作,互相交流和分享信息。他们需要自己去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培养了探究学习的习惯。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在小组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关心和信任,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关系。当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或遇到困难时,小组成员会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合作与互动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培养了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发挥作用。有的学生擅长分析问题,有的学生擅长总结和归纳,有的学生擅长组织和管理。这种合作分工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的机会。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中,作为教师的我也获得了很多的收获。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我与学生的互动机会,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激发了我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也让我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辅导作用,通过引导和批评指导,我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情感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我个人而言,小组合作学习让我更了解学生,激发了我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成长发挥积极的引导和影响。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七
为进一步确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观,积极探究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农村实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特制定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切入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工作要点。
1导学案的`设计。
2学习方式的探讨。
3语文课型的研究。
4课堂评价机制的研究。
三具体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期初励志教育。
--组织各种学习竞赛,营造学习氛围。举办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2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围绕难点重点先自学,完成预习笔记。
--学会圈点批注读书法。
--及时积累,写好学后感悟。
3抓好学困生,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
--科学分组,竞争与合作共进。
--组织有效学习,避免课堂随意性。
4达标检测及时有效。
--检测口头达标、小黑板达标、笔记达标。
--习题达标体现分层和双基训练,紧扣目标强化重点。
5正确进行评价。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明确责任。
--及时评定,适时小结。
6提升教师自身语文素养。
--参加市级、校级的集体备课、评课活动。
--教学活动中及时反思、总结、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八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学习情境与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交流,掌握方法,发展潜能。“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研究,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当中,已深入人心,并且在具体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科学的当堂达标课堂结构犹如数学教学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数学教学的前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我仅就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分享。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更多地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情景的营造者,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遵循凡是学生自学、自己操作或通过与同伴交流能够学会的就坚决不教不重复的原则,让学生学习占据课堂上的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习得的知识会比灌输式得来的知识记得更加牢固。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应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探究知识的空间。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低年级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解放他们的双手,使学生的脑、口、手结合起来,主动参与学习,对探索知识产生乐趣,就会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练习“认识图形”一课时,我首先出示机器人图,然后问学生:“这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你们想玩拼图吗?”接着,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图形,自己边说图形名称边摆出自己创造的图形。这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摆实物,既促进了他们大脑的思维能力,同时对知识也掌握得格外扎实。
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有组织、有目的的互学、互教、互帮、互查活动。在分组时,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可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就是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在同桌的搭配上尽量避免性格、思维方面悬殊太大的现象。这样在合作的时候,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以好带差,让学生去影响学生。孩子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的方式是相通的,它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比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容易实现的多。学困生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不再消极等待,时时都有在优生帮助下尝试成功的收获或经历。个别学生学不会的问题优生帮教;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合作攻破;本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供全班研讨,为教师随堂释疑提供素材。
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要求他们在不同的位置对小熊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发现了同一个小熊大家看到的却不一样,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同一个玩具大家看得不一样?然后小组交流汇报,从而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自己得出因为位置不同,观察到的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由于小学生自觉性不强,尤其是低年级,自学能力有限,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自学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铺路,将学生普遍难学会、难学懂的问题先讲解,让学生满怀信心、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肯定速度快、效率高的学生,给“走错”或“迷路”者悄悄指导,给“不学”、“走神”的学生提个醒,要指点自学、参与讨论、辅导差生、评价效果、调解争议,督促所有学生都认真地参与学习活动。自学后的点拨,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与同伴交流讨论能学会的不讲,求教优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点拨恰是学生迫切需要的,是最精练的,最有用的,也许三五分钟,也许三言两语,这也是新模式优于传统课堂的高效之处。同时,要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堂提问,课堂小测验,随机抽学生做题等,既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又对学习效果进行了检测。
总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之中,让学生演绎课堂的精彩!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九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我们又明确了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突出了每个个体的作用。在人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
二、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以学为主有很多的方法,当堂达标”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是从上个学期初提出并开始实施的,它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追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说到效果“好”起来的理想化课堂教学境界,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益的最终目的。为了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教学理念,我们组首先搜集大量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学习,然后结合年级学生的实际,把落脚点定在了:科学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这一方面。一个学期以来,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在反思中完善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逐渐克服并改善了以往小组合作学习那种:表面热闹,其实际效率却不高“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浅谈;一番嘈嘈杂杂的“合作”之后,许多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的局面,三个班的小组合作学习都已初见成效,现就将我们组的一点做法向各位同仁做以简单的介绍:
三、正确进行评价。
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有很多的方法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所以我们首先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人(我班是人一小组)。每组内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定期进行诸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
四、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当然我们的工作也还处于初始阶段至于,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待于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诸如:小组内角色的互换,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的进一步提高等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们将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
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关于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人人都在研究的问题关于,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好“热身”。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十
我们学校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一年有余,我也在课堂上坚持运用。记得最初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不透,课堂上“回答不出来不要紧,可以小组讨论一下。”于是小组同学都把头凑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至于有没有结果,至于每个同学是否会预习,是否会讨论,自己也不太清楚,显然是“形式上围桌坐,效果上难突破”。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听课,我才知道了课堂上应先让学生独学,接着对学,然后再群学,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
独学就是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独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独学是指基于学生自身的独立学习。是借助自己的所学知识、已有经验、体验和现有学习资源,进行感知、选择、处理信息等的知识建构,并从中获取所得和发现未知问题。独学是对学群学的基础。
对学就是一对一的交流学习,就是结对子学习,就是互相帮助的学习。对学即“兵教兵”,将自己的思路、困惑与其他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以期达到初步完善思路、解决困惑和发现新问题的目的。
群学就是群体学习,小组学习。我在教学时是以四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群学就是将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组内、组间,直到班级里去寻求解决。
独学是对学和群学的先决条件。独学中产生的疑问首先通过对学来解决。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小组内部或小组间进行更广范围的群学。
我的收获:记得去年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首先在班级中按座位给学生分了4人一小组,让他们自己给小组起了组名,制作了小组名片,小组合作试验开始了,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经过同事的点拨,我才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4人一组的他们还不会合作,因此导致课堂上人人都在说,人人都没听。后来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要求一人说,另一人听,并进行监督评价或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例如,讲“6的组成与分解”时,每人只发给3根小棒,并启发学生:我们需要6根小棒,可每人只有3根怎么办呢?这就促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使每个学生都知道学习过程是需要合作的。
一个多月过去了,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了,我再次过渡到4人组,这次我根据前一个多月的观察把学生按优、中、差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配备一个发言大胆、善于思考,让他们去带动本组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的合作学习过程,优生自主探究合作,进一步提高交往、协调、创新的能力,中下等水平学生接受老师的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同样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新理念。„„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本学期,由于刚开始的几周学生上课秩序还不太好,对各方面还不太适应,因此,只在教学中进行听、说、写等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的是独学,没有进行对学、群学。到了十月份,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于是我在课堂上逐步开始运用对学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也在对学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发言,纠正、补充别人的发言,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学会了对别人的答案进行质疑。这些都令我非常高兴,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
二、我的困惑:。
1、独学时学生还没有认真阅读课本,就匆匆忙忙地完成书上的练习,以完成练习作为目的。
2、在对学时,同桌互抄答案,没有真正地做到互教;还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互教”。
3、群学时个别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出现事不关己的“溜号”现象。
总之,无论是哪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发挥“查”的作用,通过巡查准确把握火候,控制好流程。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利用好学习小组。努力做到“三学”各有各的目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无论哪个流程,全体学生应该是人人都参与、时时在状态、步步有实效。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一
二〇一三年十月。
小组合作学习是创建高校课堂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理论指导之一。聆听了温思涵教授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我受益匪浅,确实有一种感觉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前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培训后的体会: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己学习,互助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听”地位的被动状况,为各层次学生的普遍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合作小组中,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意见,这种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进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经过学习,我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能更有效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本学期我想从以下方面入手做一些尝试:一、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第一、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于生机。第三、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第四、学会遵守组织纪律。合作往往是小组化的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空。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又是直接参与者,出示了讨论题后,组织学生合作研讨时要科学的调控时间。
第一、独立思考的时空。出示讨论题后,要留给学生看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看清讨论题、明白题意,诱导学生联想、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功能,诱发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和思想准备。
第二、合作研讨的空间。这一环节应发挥组长的职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有序的讨论,合作实践、合作操作。教师这时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要行间巡视,及时地给学生诱导、解难释疑、把握航向,及时地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控。
第三、组织交流的空间。各小组讨论后,由组长向全班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本组的组员及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大胆发表补充意见或不同见解,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应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别急,慢慢计划”,“你能代表你们小组谈谈看法吗?”,“你的见解真巧妙啊”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增强自信心。三、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物理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一个重量方面。
第一、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学习。一个物理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物理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到这种顺从欲望的驱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有生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第二、设计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是唯一的,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发生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四、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学习。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小组合作成功发展的关键。良好的评价机制,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第一、小组合作的评价要把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每次都要以充满期待的心理来评价学生,根据好、中、差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第二、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的整体表现为主要标志,要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因为合作学习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的。
第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智,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充分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动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另外,小组合作,应使学生在比较自主、和谐和宽松的气氛中互相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际竞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是适合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一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本次的培训主题是“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听了一节报告会,深圳松坪学校校长罗楚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论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他提到:社会的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发展,从而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想在较短的时间教授更多的知识,并且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模式,而合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他还非常倡导教育要反朴归真,从而真正进行高效课堂教学。他论述了“先学后研教学模式”,我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须,是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模式是自主互助学习型,其合作的根本是让学生走向自主(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听了这个报告会我认为教育只有真心切入并融于生命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生命,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而在先学后研的课堂中,学生全身地投入学习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阅读、研讨、思考、追问、质疑、争辩„„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沉浸在一种专注的探索、高尚的情绪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仿佛看到学生的生命在拔节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认知的,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德性的、人格的、人性的、气质的„„也即生命的整体成长。所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告诉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小组不仅仅是座位的变化,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化,它可以培养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和进步,使能力强的人得到更大的提升。
我体会到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因此培训组长对提高小组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对组长的培训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指导:一是精神上要让孩子感觉到身为组长的荣耀,责任;二是告诉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组织讨论,怎样安排角色等;三是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团结小组成员,怎样鼓励落后组员,怎样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作用,怎样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等。
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2、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组教学,分组要合理有序。
3、学校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制度。以上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浅析体会和感受,我对教育改革充满信息,相信:明天的教育会更好。
学生小组合作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二
薛家湾第一小学。
任瑞清。
二〇一三年十月。
小组合作学习是创建高校课堂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理论指导之一。聆听了温思涵教授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我受益匪浅,确实有一种感觉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前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培训后的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己学习,互助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它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更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合作,合作学习是培养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为达成小组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同伴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伙伴关系,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逐步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表现出合作、互助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经过学习,我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能更有效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本学期我想从以下方面入手做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第一、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于生机。
第三、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第四、学会遵守组织纪律。合作往往是小组化的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空。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又是直接参与者,出示了讨论题后,组织学生合作研讨时要科学的调控时间。
第一、独立思考的时空。出示讨论题后,要留给学生看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看清讨论题、明白题意,诱导学生联想、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功能,诱发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和思想准备。
学生诱导、解难释疑、把握航向,及时地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控。
第三、组织交流的空间。各小组讨论后,由组长向全班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本组的组员及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大胆发表补充意见或不同见解,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应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别急,慢慢计划”,“你能代表你们小组谈谈看法吗?”,“你的见解真巧妙啊”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增强自信心。
三、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物理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一个重量方面。
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有生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第二、设计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是唯一的,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发生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四、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学习。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小组合作成功发展的关键。良好的评价机制,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价。每次都要以充满期待的心理来评价学生,根据好、中、差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第二、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的整体表现为主要标志,要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因为合作学习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的。
第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智,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充分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动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另外,小组合作,应使学生在比较自主、和谐和宽松的气氛中互相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际竞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在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抓实干的努力,相信一定会逐步走向成功的。
高效课堂教学是适合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一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本次的培训主题是“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听了一节报告会,深圳松坪学校校长罗楚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论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他提到:社会的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发展,从而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想在较短的时间教授更多的知识,并且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模式,而合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他还非常倡导教育要反朴归真,从而真正进行高效课堂教学。他论述了“先学后研教学模式”,我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须,是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模式是自主互助学习型,其合作的根本是让学生走向自主(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听了这个报告会我认为教育只有真心切入并融于生命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生命,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而在先学后研的课堂中,学生全身地投入学习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阅读、研讨、思考、追问、质疑、争辩„„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沉浸在一种专注的探索、高尚的情绪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仿佛看到学生的生命在拔节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认知的,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德性的、人格的、人性的、气质的„„也即生命的整体成长。所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告诉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小组不仅仅是座位的变化,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化,它可以培养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和进步,使能力强的人得到更大的提升。
为组长的荣耀,责任;二是告诉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组织讨论,怎样安排角色等;三是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团结小组成员,怎样鼓励落后组员,怎样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作用,怎样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等。
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2、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组教学,分组要合理有序。
3、学校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制度。以上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浅析体会和感受,我对教育改革充满信息,相信:明天的教育会更好。
最近,“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名词被广泛应用,它好像是能适应任何一门学科的一种学习风格,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既流行又有效的学习方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着自身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很多优点,然而在平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找出对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负面的影响。
例如: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均匀,这样,在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势必参差不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要多,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会极不平衡,出现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而且会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迷信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学习成绩好分析的肯定是对的,人云亦云。另为。由于分组教学广泛流行,被很多教师当作每一节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需要不需要,都要讨论,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这样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玩耍,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反而学会了课堂起哄,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难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分组学习的初衷,我们本来想的是要“1+1”大于2,出现了上述问题,我们的分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了。
因此,分组合作学习,既有优点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何运用这一新兴的学习形式创造出最优的学习效果,使我们教师当前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下面仅就特殊性方面谈几点看法: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在本学期我在讲《纳税》一课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去查询、收集有关纳税的知识。在上课时,我叫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税务知识,结果学生个个拿出一本打印了厚厚的税务知识来汇报。可想而知,结果只能是学生不能尽兴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学任务也肯定不能完成。这就是老师在课前没有预先估计到的结果,因而,没有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一、两分钟就结束了,根本没有一点实效。这是老师在课堂上的“霸权主义”,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更需要老师的“合作”。
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全班交流需要老师预先设计好问题要有交流的焦点,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争议性。交流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度,则议论不开;如果没有争议性,则议论时也无法有效地展开。另外,交流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过交流使得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对此问题不理解的学生得到理解。其实这就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要说交流的是难点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1、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满堂灌和一本书一支笔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模式。而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探究模式的教学恰恰能够发挥这样的效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的讨论探究互帮互助中既帮别人解决了问题,也被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了问题,而在这样的和谐课堂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2、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同组成员之间交流非常频繁,非常和谐,而在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活动思维空间,而且每一个同学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掉队。
3、教师在小组合作自由探究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师在课前的学案问题设计上必须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设计富有创意的探究,使合作不仅仅是流于形式;其次在课堂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其中,做好宏观调控,并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反馈、落实;最后教师还要根据问题难度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适时地改变学生小组讨论的具体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求?它和圆柱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得出它的体积公式?然后,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1、后,我让生自学例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迁移,最具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第一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它们都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第三它们的比值一定。”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换角色,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
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但是,许多的教师没有把小组合作学习用到实处,只局限于在形式上的模仿,从而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无效性。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或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一名或二名)、中等生(二名)、和学困生(一名或二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蔺相如捧着和氏璧撞柱子是真还是假?蔺相如与秦王拼命是真还是假?蔺相如怕廉颇是真还是假?然后,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如何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
一、做好周密的计划,通过与级部老师交流和上网学习,对小组合作中小组长的职责以及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要求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并形成详细的书面文件。
二、通过课堂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文件内容,教师逐条讲解。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针对性分析,如果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全班师生一起交流讨论,争取使计划更合理,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让计划的可行性得到提高,落实起来更容易,实施后效果也更明显。
三、学习完文件后,请各小组分头讨论文件内容,对有意见和建议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小组合作这种形式虽然不像对待新鲜事物那样表现的热烈而兴奋,但是认可度很高。尤其是以前在小组合作中表现非差优秀的部分同学,在这次的培训中表现的比较积极,大部分意见和建议也都是他们提出来的。当然,班内少数几个对学习及各种活动不是很感兴趣,平时表现的比较沉默的同学在这次的培训中仍然是欠活跃。不过,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改善这部分同学的状态,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自然的,而他们的进步也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