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通用21篇)
总结是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写作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避免产生歧义。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一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六、堂上练习。
(略)。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二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
总结。
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
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三
1、作者创作背景:酒发灵感,酒能助兴!像“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秋雨《寻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像参加滕王阁盛宴的少年王勃,醉意朦胧之际“不知天高地厚”,斗胆挥毫,《滕王阁序》乃世代流传!兰亭修禊诗会,王羲之与佳朋挚友临流饮酒,热血江海澎湃,灵感星光闪烁,酒一杯,诗一首,放浪形骸。肩担作序之任,背负诗友所托,手中的鼠须笔挥洒自如,一行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饱蘸情愫的字句在行书顶峰的上空翩翩飞舞!酒酣之作,情感跳跃性极大,酒醒之后的王羲之不但惊奇于朦胧之中的那份神奇的书法笔力,而且对“乐——痛——悲”的情感变化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所以后代有人质疑,“悲”“痛”之言逻辑不清,迷乱主题,全是杂凑。
2、教师教学背景:《兰亭集序》经典之作,成就了许多老师的经典之课!但是,据笔者了解,所谓“经典之课”,往往多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兰亭序帖卷》的点缀,声情并具的诵读等形式方面,而对情感脉络的梳理仅仅停留在粗浅的“乐——痛——悲”的较机械概括上,而对“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的自然流畅性触摸不到,更体验不到,也就无法鉴赏痛悲之叹背后的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许多老师以形式多样的诵读,来躲避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探究,看似追求审美体验,其实掩饰了与文本的空洞对话!真乃东晋盛行的玄理学风在《兰亭集序》课堂上的演绎!
3、单元设计背景:本单元的主题为“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灿烂的星空能给人深深的震撼,犹如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因此,本文课堂教学应力求创设问题情景,尊重独特的心理体验,探究意味蕴藉的人生追求,构建阅读审美价值。
4、学生学习背景:通过预习,学生能够疏通语句,了解序特别是书序的特点,熟悉作者及此文的背景常识。但是,即使熟读课文,学生对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蕴含于貌似低沉消极情感态度之中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呼唤依旧不能喻之于怀,因而难以真正触摸到审美价值的层面,也就难以体验作者当时真实的心境!从这个角度着想,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梳理品析看似矛盾冲突而其实自然流畅的情感脉络,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是学习鉴赏本文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录音诵读、示范朗诵、自由诵读体验品味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习目标:
1、通过师生质疑释义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含义;
2、梳理文章“乐、痛、悲”的情感脉络,品析作者自然流畅的心境;
3、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
4、听读、跟读、自由诵读,体验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习重点:
解读文本,品析情感脉络的自然流畅。
学习难点:
探究痛惜悲叹之中的人生审美价值。
学习流程:
一、课堂导入。
(学生活动)明确:王羲之。
(教师活动)他为何获此殊荣?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王羲之,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在楷书和行书方面成就最高,尤其是行书,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教师活动)补充:《兰亭集序》,从书法上看,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真迹被唐太宗骗去,后殉葬于昭陵,流传的只是摹本。唐太宗如此珍爱的《兰亭集序》,难道仅仅就是字美吗?今天,让我们带着文学的眼光走进它!
二、质疑释义,疏通文意。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课前让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大家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现在,大家可以针对这些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相互探讨。
2、(教师活动)明确要求:通过大家刚才相互交流和探讨,解决了不少疑惑,但也许还有一些争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来探讨!
(学生活动)质疑释疑。
3、(教师活动)补充质疑:音(癸会稽禊殇湍觞)。
义(修觞一所以之通假字)。
用法(少长贤一)。
(学生活动)释疑。
三、解读文本,体验探究。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请听录音朗诵,准确把握读音和句读。
(学生活动)静听录音朗诵,明确读音句读。
2、(教师活动)创设情景:这篇文章就像一座小桥,我们走过这座桥,就来到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我们见到了王羲之,看上去,他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回答。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乐”。
(教师活动)追问:“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令人高兴,是什么让王羲之乐成这样?请结合文本分析鉴赏。
(学生活动)结合文本思考、概括、回答: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佳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会——“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师生互动)品味鉴赏:“良辰”良在春光明媚;
“美景”美在山峦层叠、峰岭峻秀、树林茂密、水竹修颀,河流激荡回旋,春风和暖轻柔!
“佳朋”佳在与会的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佛学家等。
“盛会”盛在临流饮酒,酒一杯,诗一首,畅叙幽情,放浪形骸。
(教师活动)总结:在“良辰”,遇“佳朋”,赏“美景”,开“盛会”,“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确实快乐!
(学生活动)再次品味示范朗诵,体验快乐心情!
(学生活动)想象、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在学生迷惑时点拨、启示:“仰观”“俯察”——时光转瞬即逝。
“宇宙”“品类”——博大永恒。
“人生”“生命”——渺小短暂。
(教师活动)追问:有了这种体验,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由“乐”生“痛”。
(师生互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美好的东西也并非永久美好,都在变化。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更何况的意思,表明递进关系,也就是说,人生的长短和最终的死亡都是我们主观意志无法左右的。
这种感慨,看似消极,其实积极地暗示我们,怎样生和怎样死我们可以主宰,从而与古人的生死看法产生强烈共鸣——死生亦大矣!
(学生活动)朗诵第二部分,品味生死痛惜之情,感悟人生进取之意!
4、(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的情感又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领悟:由“痛”转“悲”。
(教师活动)追问:“悲”什么意思?……悲伤?悲哀?悲叹?
(师生互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由个体体验上升到普遍性的思索感悟,相同的缘由触发相同的感慨,今天与昨天相同,明天也会与今天一样,“死生不一”,“彭殇不齐”,留恋的人生更有价值,有价值的人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过程长短!千古一叹,传之后人,这就是作序的缘由,也是《兰亭集序》的文学追求!
兴感之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千古悲叹:死生亦大——今昔无异,后今一致。
(学生活动)再次诵读第三部分,在诵读中感悟作者对生死的悲叹!
四、欣赏录音诵读,品味痛悲心境。
(师生活动)师生跟随录音诵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那丝丝缕缕的痛惜悲叹的生命体验!
五、布置作业:
以“惟有星空让我震撼”为题,写一篇文章,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思考!
文档为doc格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四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文言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作者的人生情趣。
2、掌握重要实词“修、期、致、次”等。
3、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热爱之情。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2课时
小组合作交流,八个小组分别完成八个问题。
一作者及文化知识二如何诵读
三整体感知四1、2段详析
五1、2段评析六3、4段详析
七3、4段评析八拓展延伸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苏东坡物我皆无尽可共适清风明月的情怀,体悟了王安石尽吾志
1.展示教学目标
2.2组王逸凡诵读课文
2组同学点评和补充
3.全体同学齐读
4.整体感知,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3组同学回答问题
内容: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
点叙宴集盛况——抒发人生感慨——交待作序目的
用原文回答作者情感变化:乐——痛——悲(板书)
5.作者为何而乐?
4组疏通1、2段,5组同学分析
师补充:游目骋怀理解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本文可谓良辰美景俱得,赏心乐事兼有,且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信可乐也!
6.全体试背1、2段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人不乐,谁人不爽?缘何而来“痛”与“悲”呢?
7.6组疏通3、4段、7组分析
师补充:
痛之因——俯仰间老之将至,已为陈迹————人生短暂
——俯仰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
——俯仰间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命运难测
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由此而痛
不同的天性,不同的人生,但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盛会难在,好景难继。昔日的欢乐都如过眼云烟,随风而逝。欢快会成为过往,新恋会成为旧爱,美丽如生命中匆匆过客,不会为谁而停下达达的马蹄。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心情陡然一落,“岂不痛哉”
悲之由——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古人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今人、后人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作
直面死,认真活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
少壮几时奈老何————汉武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庄子说生便是死,死和生是一样的。而王羲之却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生就是生,
死就是死,死和生是两码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迷信古人,揭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他认为,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
消极者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积极者说:我们虽不能增长生命的长度,但可拓展他
的宽度。智者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勇者说:在烈火中永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敢于正视人生之痛,不逃避,不苟同于已有之成见,大胆发表自己对宇宙的看法,表现出其真性情。
后人评价,有人说他消极,有人说他受局限,不一而足。然而这根本不损他的光芒,他只是提出一个话题,至于答案是后世之读者的事,你可以根据你的人生去阐发,去推想,去演绎。经典应有不同的演绎,时间的淘洗越发散发出他的芳香,神秘的意蕴和强大的生命力。你欣赏,我欣赏,你在思考,我在思考,世界在思考,美感在生长。
全体同学试背3、4段
8组同学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补充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五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六、堂上练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六
有关“序跋”
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讨论明确文章大意。
1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乐。
2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明确:人众:群贤比至,少长咸集。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
崇山峻岭清流急湍。
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是-------。
死生亦大矣。
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
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
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默读浏览全文,讨论课后练习二。
诗集的由来。
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内容的产生)。“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诗集的行成)。
编集的目的。
句子:“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
行文的妙处。
在说明二者时,作者并不特别予以指出,而是采用交错的手法自然带出。正是由于“群贤”、“少长”至集于宜人的景色之中,“流觞曲水”,才有“畅叙幽情”的“一觞一咏”;正是由生之乐,想到生之“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所以才有“列叙是人,录其所述”之举,并使之传于后世,这样才能达到“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的编集目的。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七
教学目的: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意义。
2、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朴素清新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序的题材特点。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作者及背景。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流芳万古。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从书法而言,它是历代书法家必摹之帖。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欣赏《兰亭序帖卷》。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通篇看来,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文言知识梳理。
1、注音。
2、通假字。
趣舍万殊“取”,取舍。
悟言一室之内“晤”,交谈。
3、解释下列加点字含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
(2)修禊事也举行。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4)引以为流觞曲水酒杯。
(5)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
(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之于。
(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过去。
(8)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理解。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注定。
(10)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情趣。
(11)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1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看成一样把……看成平等。
4、解释下列虚词的用法。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标志。
(3)不知老之将至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得到。
(5)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作为。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成为。
(7)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用来。
(8)引以为流觞曲水把。
(9)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因为触发感慨。
5、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人。
(2)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驰骋。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用法把…..看成一样。
来自 cooco.nEt.CN
(5)齐彭殇为妄作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6)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长寿短寿。
(7)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6、文言句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6)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7)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9)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10)悟言一室之内状语后置。
第二课时。
一、文言知识巩固(见导学案)。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找出能概括作者情感的字词。
乐——痛——悲。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三、赏析课文。
1、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41名士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因什么而乐?
找出文中语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美景: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
乐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乐
群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如此良辰美景乐事,对于有着高洁脱俗情怀,美好自由心灵的作者来说,真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文中说“信可乐也”(实在)。
2、那么第二段中作者又因何而痛呢?
(1)到底人生中有些什么原因会令我们痛苦?找出文中语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容易对既得之物感到厌倦,心理永远不能得到满足。年将老、兴将倦,欢乐有期,这是共同的。(欲望无限)。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把握自身命运(命运难测)。
生命短暂。
痛欲望无限。
命运难测。
如:《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
(3)人类文明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面对须臾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文中也写到了这一点,请找一找。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空谈抱负。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出世。
明确:不能,因为社会现实太黑暗太残酷了。
补充背景: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中有的人是静者,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有的人是动者,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欢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在一时的陶醉和满足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
3、那么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请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
明确:积极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可见作者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想为后世留下点什么。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老庄主张“无为”,一切顺其自然,作者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
而且王羲之本身的书法成就就是证明他是有所作为的。补充:王羲之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见课件)。
4、既然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悲叹“呢?
曹操曾经悲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最终成为了乱世枭雄。
李白曾经悲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但他成为了一代诗仙。
苏轼曾经悲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他终成一代文豪。
小结:所以王羲之他们在表面的悲叹中,深藏着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谓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悲否定老庄,肯定人生。
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四、拓展延伸。
1、古今文人论生死。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2、由感动中国人物透视生命。
(1)黄舸:一个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而只有十六岁的男孩,为了对他进行过帮助的人说声谢谢,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和父亲踏上了“感恩之旅”。疾病早已剥夺了黄舸站或坐的能力。每天,父亲必须小心翼翼地把他抱上轮椅,用绳子仔细地“固定”,以保证他不致滑落。父子俩从20xx年开始走遍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因为没有钱,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儿子黄舸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汇款的恩人当面道了谢。
【颁奖词】:生命的到计时,滴答滴答扯动人们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阳光少年。
(2)警界保尔孙炎明: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xx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3)无臂钢琴师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说“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五、我手写我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八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联系现代文写作,把写作知识融合其间。
3、升华全文中心,讲解对学习的认知。
【教学重点】。
1、从古文学习中体会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联系自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0~15分钟。
一、导入。
介绍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识的精华,也是每个大作家写作方法的体现,更是对每个学习人的一场考试。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下王羲之给我们出的一份试题。(1m左右)。
二、巩固基础。
带领大家把全段朗读一遍、重点字词注释的认知到位。
三、阅读理解。
【过渡】我们闯过了古人的基础题,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阅读题了。
下面我们看以下的几个问题,让我们在结构和思想上全面阅读找出答案。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讲解。
提示:(论述观点、与上下文联系)。
四、写作融入。
【过渡】这种论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实现吗?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几句找到相似的语句同时灌输修辞方法。
结构、中心思想、优美语句(修辞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题。
可联系时政。
加上中心两个思想+学习方法。
益民。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九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2.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
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二)能力训练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
2.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点。
1.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2.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
二、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指导。
1.课文中无生僻字,无长句,不妨要求学生读两遍。第一遍边读边看注释,粗知大意即可,不求确解;第二遍一气读完全文。
2.分类抄写课文中生动的语句:一类是景语,如“崇山峻岭”“清流激湍”“天朗气清”等;一类是情语,如“情随事迁”“临文嗟悼”等;一类是叙事语,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目的'是利用这些语句作为记诵的支撑点。
3.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叫学生试着划分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作为课上讨论文章思路的准备。
课堂诵读指导。
1.从解题入手,略说书序体裁特点,让学生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即“一觞一咏”说诗的产生;“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编集;“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说编集的意义。
2.归纳各层大意后,讨论全篇思路(内容详见“课文说明”)。要点是:以叙事为抒情议论张本,因此首叙兰亭之会;用“乐”字结束叙事,由是而兴人生之叹;由叹而归结为“死生之大”,点明作序正旨;然后扩展开来,说古人“兴感之由”,论“一死生”“齐彭殇”之妄,最后仍回到说诗集上来。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
3.背诵课文。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解决办法。
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
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设计。
1.字生课前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义,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2.教师课前布置适当的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在初通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合作小组间展开讨论,小组形成一定的共识,为课堂突破重难点时的交流讨论做好准备(可指导学生先写好200字左右的书面材料)。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
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
3.讲读第一节。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是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行祈祷、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得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千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这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彩页《兰亭集序》摹本。前人对《兰亭集序》评价:“飘如浮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1)解题,介绍作者。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音节,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3.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提问、讨论: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
[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书介绍了作诗的缘由(由修禊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作诗的精彩(“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这便是本文不同于一般书序之处。
4.本文作者的情感以及变化。
(1)学生快速读课文。
(2)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5.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要点。
学生讨论。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6.学习第1节,理解文意。
(1)教师强调:
毕、咸:全、都。修:长、高。
引:招致、招引。其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
这位以继承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美学思想的大师,以浪漫主义的情怀反复创作了以《兰亭集序》为题材内容的画作,你看他笔下的人物表现全继承顾恺之的“以形写神”手法,表现得活灵活现。
(二)、作者王羲之简介(包括其书法代表作)。
1、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祖籍山东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他的书法作品后人通常用:“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来概括。
2、《兰亭序》书法史上的杰出地位:《天下第一行书研究片言只语》。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作比。后来我们概括出此作总体风格特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教师针对摹本进行逐一解说之。
(1)、文章书法互为生发,兴之所至神采飞动;。
《兰亭》是长卷文稿自右向左凡28行,共324字。竖成行,横不成列。首行首字不空格,通篇格式是头齐脚不齐,但长短错落有致,不觉散乱;头齐也不是呆板一线,通篇看来极具和谐自然。
前两行记叙的是修禊的'时间、地点和集会的缘由。书写得稳重、肃穆,行距与字距均略大。给人以平缓安详之感,犹如朗诵的开篇,交响乐的序曲。从第3行至11行的“信可乐也”,书写时用笔流畅优雅,字势疏朗明快,疏密动静相同,能很好地吻合雅士们的心情,如歌德行板。从第11行“夫人之相与”至最后,作者书法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怀抱,情绪渐至高潮,笔势也变得奔放酣畅。如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总之,随着文意的不同,书写者的心情也自然宣泄于点画之间,情感不断变化,最后两行由激烈、活跃逐渐复归沉稳,末行八个字大小相同、动静跳跃,最后一个“文”字写得最大,全文戛然而止,雄浑有力。一个压轴的惊叹号。
(2)、气脉贯通流畅不断,s型律动优雅自然;。
《兰亭》的行气是竖着流动的,是气脉贯通有机联系的整体。表现在自第一个“永”字至末字:文“,笔意呼应连贯,上下左右相生,笔笔有起止,字字有顾盼,一行之中首尾呼应,行行之间相互揖让,通篇起承转合,一气贯注,神完气足。若把纸上的墨迹和笔在空中运动的轨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起伏跌宕回转万千的奇异之线。由于《兰亭》的气脉一贯到底,如果我们将字的感觉重心点按照行进的轨迹连接起来,就会得到一条条优美的“s”形曲线,其状如行云流水,优雅自然。不同的“s”形曲线犹如音乐之和弦,悬泻之瀑布,既有浩大之气势,又得和谐之韵律,不论远观近玩,往往使人产生情绪上的律动,若饮甘泉,如闻仙乐,沉浸在精神飞跃的艺术美感的享受之中。
(3)、点画狼藉使转纵横,字形变化自然天全。
《兰亭》的每个字自成独立单位,互不粘连,点画的使转有的藏于完整独立的点画之内。即藏于隐处,如“水”、“也”、“夫”、“有”、“此”等字,具有楷书的特点。也有的使转显于点画之外露在实处、显处,以一笔使转简化多笔点画,如“咏”、“俯”、“能”等字,具有草书的特点,用笔则是方圆互用,横有俯仰,竖有向背,可见作者思想之活跃,才华之横溢。
《兰亭》的字形、取势具有自然质朴的特点,可谓浑然天成。这也许是作者借酒助兴,一气呵成之故。据说作者又写了十几本,可是他总觉得,这些后写的怎么也比不上当时借酒助兴的那篇。
3、世说新语:王羲之逸事。
针对王羲之的故事亦可以出示刘旦宅《羲之换鹅图》《右军书扇图》等图片。
我们来看这幅图: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一
1.学习一些古汉语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 学习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 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 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 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 是古时的祭祝文字, 都写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 落笔有劲,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 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 王羲之, 东晋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 , 流传至今, 即所谓“兰亭字贴”,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 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 饮酒赋诗, 事后把诗汇编成集, 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 序是一种文体, 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题目意思是“兰亭集会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 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 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 这里不再重复, 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 喝酒( 名动) /极: 尽情享受( 形动)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样( 意动) / “齐彭殇”的“齐”: 看成相等( 意动)
省略句: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 省宾语)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宾语) /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 省介词)
难句: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 2)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的寿命长短, 顺从自然规律, 听凭造化安排, 终归有穷尽的时候。(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现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 写兰亭盛会, 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 划横线处板书, 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乐也; 山水环绕, 境界清幽,二乐也;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三乐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四乐也;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 简洁流畅, 生动自然, 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发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随化, 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 点明人生的短暂, 紧接着指出, 人虽取舍动静不同, 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前者则“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后者则又“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终有穷尽之时) ”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 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 对“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 才会“兴怀”, 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 承上文议论抒情, 进一步写感想, 阐明作序缘由, 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 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 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两船并行, 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 死的同时就是生, 死生同时在于一体, 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 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 显得命短, 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 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 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 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 言下之意认为, 尽管人生短暂, 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 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 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无论在当时和现在,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 这段首尾照应, 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 —“悲”—— —“感”, 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 成了统率全文的神, 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动人, 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 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 用语朴实清新, 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 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 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平,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编成一本习作集, 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二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联系现代文写作,把写作知识融合其间
3、升华全文中心,讲解对学习的认知
1、从古文学习中体会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联系自身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10~15分钟
一、导入
介绍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识的精华,也是每个大作家写作方法的体现,更是对每个学习人的一场考试。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下王羲之给我们出的一份试题。(1m左右)
二、巩固基础
带领大家把全段朗读一遍、重点字词注释的认知到位。
三、阅读理解
【过渡】我们闯过了古人的基础题,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阅读题了。
下面我们看以下的几个问题,让我们在结构和思想上全面阅读找出答案。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讲解
提示:(论述观点、与上下文联系)
四、写作融入
【过渡】这种论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实现吗?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几句找到相似的语句同时灌输修辞方法
结构、中心思想、优美语句(修辞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题
可联系时政
加上中心两个思想+学习方法
益民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三
1、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言文大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作品地位,掌握必要的文言文知识。
2、学生通过批课文注解和朗读读文、合作交流这一过程,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3、懂得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培养赏析经典美文的情感。
重点:体会作者和作品的情感变化。
难点:培养阅读、鉴赏经典美文的能力。
朗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情景教学法。
(一)引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天下第一行书”说的是哪幅书法作品吗?今天我就带来了这幅作品的摹本。出示冯承素的摹本。实际上,兰亭序是王羲之和众多友人在山阴兰亭聚会,宴席中大家要作诗,王羲之为诗集作序,由此有了这幅作品。因为这篇作品“文峰清闲,字字珠玑”,书法造诣极高,所以被推为“天下第一行书”,对后世在文学上、书法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重要词句,让学生疏通文意。把不熟悉的词的注解写到原文下面。
“修”“期”“次”“致”
2、学生互相交流预习时收集到的兰亭集序和王羲之的相关资料。
明确(多媒体展示):王羲之(3—361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三)深入研读。
1、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范读,推举一人朗读。
思考:概括本文中作者的心情变化?
明确:乐、痛、悲(板书)。
2、小组讨论:那么作者乐的由来、痛的原因、悲的源头又分别是什么。
明确:(1)乐:良辰——暮春之初、修禊事业。
美景——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乐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作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痛: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板书: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板书:所遇已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板书:无法抗拒)。
(3)悲: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板书:生死无常)。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板书:后人慨叹今人之慨叹)。
3、体悟本文思想感情。
(1)教师进一步明确:文章情感虽以“悲”作结,但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2)引导:悲哀不等于悲观,《兰亭集序》在忧生叹世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惋惜。解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之美的执着和热爱。正因为人生、自然是美丽的,有价值的,它们的消亡才让人痛苦。
4、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注意指导朗读,读出情感。
(四)延伸作业。
1、王羲之兰亭雅集图介绍(出示ppt图片)。
2、作业:背诵全文或用书法写一篇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四
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五
1、通过学习《兰亭集序》,让学生了解书法作为艺术的基本特点。
2、体悟王羲之对人生喜悦与哀伤的相关论述;
3、理解王羲之对生命的觉解,留下生命的痕迹。
《兰亭集序》位于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这类文章,既要欣赏文本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书法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作者王羲之,作为大书法家,他在文本的书写中寄寓自己对生命的观照和理解,这是“书法的兰亭”。
王羲之在表达生命的欢悦时,用了非常优美而雅驯的文辞来描绘历史中的那一个春天的美景,这是“文学的兰亭”。
同时,王羲之作为东晋之人,必然要带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对生命短暂与生命无常的深刻喟叹,这是如雾一般笼罩整个魏晋时代的生命思想,王羲之也不例外,这是“哲学的兰亭”。
高一的学生来接受这一篇课文,还是非常好的,他们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对较为深刻的文本有了一定的接受基础。同时,他们对新鲜的文本,对脍炙人口的文本保持着较为持久的期待,这样的心理易于学生的接受。
讲读,讨论,评析。
多媒体。
2课时。
一、背景导入——书坛“教父”
“天下第一行书”,后代书人无不服膺。
二、书法的兰亭。
书法不是写字。书法是追求美的,写字是实用的。然而是否“美”即是书法呢?印刷体还有一些人的字也很美,很干净,平正,舒服,但不见性格性情,也不是“书法”。
书法要“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多媒体展示书论1),要写出字的生命感。
“种种笔法,如人坐卧,行立,奔趋,揖让,歌舞,擘踊,醉狂,颠伏,各尽意态,方为有得。”(多媒体展示书论2)。
展示《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图片,让学生感受、品评、欣赏书法中的生命气息,并尝试用一两个字概括。
明确:姿媚、俊朗。
(二)书法是抒情的。
“书者,抒也,散也,散怀抱也”,“文则数字成其言,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讨论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怎样借书法抒情的?书法中能否看到王羲之的情绪波动?
结论:前面和后面看得见情绪的波动,涂抹的草迹流露出喜与忧。这些书写的痕迹与文脉是贯通的,我们即使不读文章,只读一读帖,就能知道那个惠风和畅的上午王羲之的心情变化:前段字迹隽秀工稳,行距较大,舒展开朗,写的是兰亭雅集盛况,可见书写此段时作者心情愉悦,随之行距渐仄,行笔加快,字亦稍粗放,笔误涂抹之处增多,体现了作者由乐而忧由忧而悲的微妙情绪变化。高妙的书法家会以笔写心,以微妙的笔触表达心迹,拙劣的书法家每幅字都是一样的,看不到书写时的心境。
(三)书法是表现个性的。
“书,如也,如其字,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多媒体展示)。
讨论3:从《兰亭集序》可以知道王羲之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三个性格迥异的同学板书,并分析其自己与性格的关系。
举例:
放荡不羁的人——龙飞凤舞,气势不凡。
谨小慎微的人——毕恭毕敬,刻板。
坚强倔强的人——刚劲有力。
散淡、儒雅。
三、教学生临写《兰亭集序》中行书笔法——以“永字八画”为例。
一、文学的兰亭。
段一、段二:以人为本的诗意生活。
让学生阅读课本,寻找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明确: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乐事——会于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反观现代人的生活:紧张,竞争,恐惧。空气是污浊的,环境是污染,工作高强度,居住拥挤。人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与人的生存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总结:一二两段触景生情,眼前美景,信可乐也。
二:哲学的兰亭。
段三、段四:缘情析理。
让学生阅读第三段并思考——人生是否都由快乐构成?人生是由什么构成的?
人生之乐:欣于所遇—(爱情、金钱、权势、名誉)。
暂得于己(一时的快乐)。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得意忘形)。
人生之忧: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总结:人生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忽有忽乐,或忧或乐,直到死亡的来到——终期于尽,而这死是否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呢?答案是不能确定因为修短随化。
2、分析段四:留下生命的痕迹。
生命的无奈,死亡的悲哀是从古到今一贯存在的。
昔人(兴感之文)。
王羲之(临文嗟悼)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
在真实的死亡面前,战国时期的庄子已有觉解:生是痛苦,而死是一种解脱,复归大道,浮生若梦。死就是从梦中醒来。庄子竭力消除死亡的痛苦和人对死亡的畏惧。甚至以死之美好否定生之痛苦,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这是一种被动的无力的受虐似的对死亡的接受,其实简介的否定了人生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那么,人在死亡面前是否真的无能为力呢?
古人云人生之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都留下生命的痕迹。
王羲之反对庄子式的自我欺骗的觉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又说:“死生亦大”。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并不存在更美好的死后世界。人要抓住现实的唯一的生的世界,在这唯一的世界上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下姓名,留下诗歌,留下这次盛大欢会的生命记录,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要通过书法、诗歌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在积极的人生态度中寻求不朽。传说他苦练书法,长期洗砚,以至池水尽黑。羲之墨池的故事正是他追求生命辉煌的明证,“羲之之书晚乃善”,至暮年他才登上人生不朽的顶峰。
结语:
孔子说:我死了,但我的道要传下去。
王羲之说:我死了,但我的书法要传下去。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死了,我们的什么可以传下去呢?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六
1、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的积极情绪。
一、导入
二、全班齐读第二段,指出作者的生死关是什么?
三、具体研习第二段
1、重点字词:
“或”“取诸”“因”“趣”“曾”“系”“向 ”
2、特殊句式:
悟言一室之内。
当其欣于所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通过串读,理清背诵思路。作者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原因是什么?
四、具体研习第三段
1、重点字词:
“一”“齐”“致”“斯文”
2、特殊句式: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将有感于斯文。
3、作者感到“悲”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表达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低沉的调子,但总体来说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是一种“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样式。
六、作业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生命将老 爱好将倦
痛
生死随化 欢乐有尽
“一死生”虚诞
悲 “齐彭殇”妄作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七
1、作者创作背景:酒发灵感,酒能助兴!像“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秋雨《寻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像参加滕王阁盛宴的少年王勃,醉意朦胧之际“不知天高地厚”,斗胆挥毫,《滕王阁序》乃世代流传!兰亭修禊诗会,王羲之与佳朋挚友临流饮酒,热血江海澎湃,灵感星光闪烁,酒一杯,诗一首,放浪形骸。肩担作序之任,背负诗友所托,手中的鼠须笔挥洒自如,一行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饱蘸情愫的字句在行书顶峰的上空翩翩飞舞!酒酣之作,情感跳跃性极大,酒醒之后的王羲之不但惊奇于朦胧之中的那份神奇的书法笔力,而且对“乐——痛——悲”的情感变化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所以后代有人质疑,“悲”“痛”之言逻辑不清,迷乱主题,全是杂凑。
2、教师教学背景:《兰亭集序》经典之作,成就了许多老师的经典之课!但是,据笔者了解,所谓“经典之课”,往往多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兰亭序帖卷》的点缀,声情并具的诵读等形式方面,而对情感脉络的梳理仅仅停留在粗浅的“乐——痛——悲”的较机械概括上,而对“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的自然流畅性触摸不到,更体验不到,也就无法鉴赏痛悲之叹背后的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许多老师以形式多样的诵读,来躲避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探究,看似追求审美体验,其实掩饰了与文本的空洞对话!真乃东晋盛行的玄理学风在《兰亭集序》课堂上的演绎!
3、单元设计背景:本单元的主题为“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灿烂的星空能给人深深的震撼,犹如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因此,本文课堂教学应力求创设问题情景,尊重独特的心理体验,探究意味蕴藉的人生追求,构建阅读审美价值。
4、学生学习背景:通过预习,学生能够疏通语句,了解序特别是书序的特点,熟悉作者及此文的背景常识。但是,即使熟读课文,学生对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蕴含于貌似低沉消极情感态度之中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呼唤依旧不能喻之于怀,因而难以真正触摸到审美价值的层面,也就难以体验作者当时真实的心境!从这个角度着想,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梳理品析看似矛盾冲突而其实自然流畅的情感脉络,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是学习鉴赏本文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录音诵读、示范朗诵、自由诵读体验品味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1、通过师生质疑释义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含义;
2、梳理文章“乐、痛、悲”的情感脉络,品析作者自然流畅的心境;
3、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
4、听读、跟读、自由诵读,体验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解读文本,品析情感脉络的自然流畅。
探究痛惜悲叹之中的人生审美价值。
(学生活动)明确:王羲之
(教师活动)他为何获此殊荣?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王羲之,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在楷书和行书方面成就最高,尤其是行书,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教师活动)补充:《兰亭集序》,从书法上看,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真迹被唐太宗骗去,后殉葬于昭陵,流传的只是摹本。唐太宗如此珍爱的《兰亭集序》,难道仅仅就是字美吗?今天,让我们带着文学的眼光走进它!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课前让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大家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现在,大家可以针对这些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相互探讨。
2、(教师活动)明确要求:通过大家刚才相互交流和探讨,解决了不少疑惑,但也许还有一些争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来探讨!
(学生活动)质疑释疑
3、(教师活动)补充质疑:音(癸会稽禊殇湍觞)
义(修觞一所以之通假字)
用法(少长贤一)
(学生活动)释疑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请听录音朗诵,准确把握读音和句读。
(学生活动)静听录音朗诵,明确读音句读。
2、(教师活动)创设情景:这篇文章就像一座小桥,我们走过这座桥,就来到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我们见到了王羲之,看上去,他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回答。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乐”。
(教师活动)追问:“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令人高兴,是什么让王羲之乐成这样?请结合文本分析鉴赏。
(学生活动)结合文本思考、概括、回答: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佳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会——“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师生互动)品味鉴赏:“良辰”良在春光明媚;
“美景”美在山峦层叠、峰岭峻秀、树林茂密、水竹修颀,河流激荡回旋,春风和暖轻柔!
“佳朋”佳在与会的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佛学家等。
“盛会”盛在临流饮酒,酒一杯,诗一首,畅叙幽情,放浪形骸。
(教师活动)总结:在“良辰”,遇“佳朋”,赏“美景”,开“盛会”,“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确实快乐!
(学生活动)再次品味示范朗诵,体验快乐心情!
(学生活动)想象、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在学生迷惑时点拨、启示:“仰观”“俯察”——时光转瞬即逝
“宇宙”“品类”——博大永恒
“人生”“生命”——渺小短暂
(教师活动)追问:有了这种体验,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由“乐”生“痛”。
(师生互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美好的东西也并非永久美好,都在变化。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更何况的意思,表明递进关系,也就是说,人生的长短和最终的死亡都是我们主观意志无法左右的。
这种感慨,看似消极,其实积极地暗示我们,怎样生和怎样死我们可以主宰,从而与古人的生死看法产生强烈共鸣——死生亦大矣!
(学生活动)朗诵第二部分,品味生死痛惜之情,感悟人生进取之意!
4、(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的情感又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领悟:由“痛”转“悲”。
(教师活动)追问:“悲”什么意思?……悲伤?悲哀?悲叹?
(师生互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由个体体验上升到普遍性的思索感悟,相同的缘由触发相同的感慨,今天与昨天相同,明天也会与今天一样,“死生不一”,“彭殇不齐”,留恋的人生更有价值,有价值的人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过程长短!千古一叹,传之后人,这就是作序的缘由,也是《兰亭集序》的文学追求!
兴感之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千古悲叹:死生亦大——今昔无异,后今一致
(学生活动)再次诵读第三部分,在诵读中感悟作者对生死的悲叹!
(师生活动)师生跟随录音诵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那丝丝缕缕的痛惜悲叹的生命体验!
以“惟有星空让我震撼”为题,写一篇文章,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思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八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六、堂上练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七、作业布置。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十九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文档为doc格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二十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你最喜欢《兰亭集序》中哪些语句?简要说说原因。
六、堂上练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篇二十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序的特点,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背诵全文。
2、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理解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理解文中的字词以及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把握作者的情感及蕴含的哲理。
探讨法、讲解法、练习法
多媒体辅助
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走进作者,感受书法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钟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就是书法,其书法遒劲有力,入木三分,被称之为“飘如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幻灯片显示书法作品),其中二十个“之”风神各异,充满生命的灵动(幻灯片显示《兰亭集序》书法作品及二十个“之”字)。
(二)题目解读
1、文体常识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2、写作缘由
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王羲之、谢安、孙绰等人就在此集会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当时与会者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册,并写了一篇序文,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三)疏通文句,突破重点
1、检查预习
挑生回答生字注音
2、课文研读,疏通文意
(1)疏通第一、二自然段。
分别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式以及翻译。明确: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3、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重点讲解涉及到的文化常识。
问: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暮春之初;
地点:兰亭;
事由:修禊事;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活动: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2)疏通第三自然段。
分别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式以及翻译。
明确:
1、悟,通“晤”,面对面;趣,通“取”。
2、引用: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判断句。
(3)疏通第四自然段。
分别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式以及翻译。
明确: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活用为意动,看做一样。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用动词,看作相等。
2、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找出本段中表达作者感情的词。悲
3、理清文章思路。作者的情感变化是由乐到痛最后归于悲。
三、课堂小结
王羲之的书法千古独步,与他的书法交相辉映的,还有其浸润人心的文字。今天我们初步感受了《兰亭集序》的魅力,要积累其中的一些文言现象,下一节继续感受王羲之清新的文字背后那痛彻心扉的呼喊。
四、课后作业
积累本课中的四字成语。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大家参加过同学聚会吗?心情如何?
二、文本探究
(一)情感初探
1、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明确: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贤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辰良,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引以为流觞曲水,”此乃事趣,是为四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五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六乐。
2、第三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明确: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往事不再,生死难测。
补充说明:《全晋文》所收王羲之的杂帖,有四十多通都使用了“痛哉”、“悲夫”语义的词汇。令王羲之痛心疾首的是中年丧子,玄之、官奴先后夭折。其次是他的周嫂亡故,王羲之6岁时,父亲下落不明,他在“母兄鞠育”中长大。其嫂为汝南名族周嵩的女儿,非常贤惠,待王羲之甚好。永和年间周嫂病死,王羲之多次写道:“痛彻心肝,当奈何奈何!”面对亲人的生死诀别,没有人能洒脱,虽阮籍犹不能,况羲之乎?(面对那种摧心断骨的悲痛,他怎么相信生与死、长寿和夭折是一样呢?)。
3、第四段中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悲什么?
文中的“痛”是说王羲之自己,“悲”是说很多人共同的感受,“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看今人,与今人看古人一样,程度上更深一层。王羲之将一人一时之悲引申到千古同悲,程度更深。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十分动荡的年代,士大夫逃避现实,不务实际,要么谈玄说道,要么归隐山林,及时行乐,认为生与死是一样的,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二)深度探究
1、后两段弥漫着伤感的情绪,很消极,作者很悲观。你是否赞成这个结论,请提出依据。
明确:悲不是悲苦、悲痛,而是悲叹。历史上对生命对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表面上的消极隐藏着对生命的留恋。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明确:
(1)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喻别人一些零星言论或意见),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泥土塑的偶像),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步(国运)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2)玩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生死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乃旷达一流。或以右军非把生死看不破,为当时清谈误国者箴。看来文中原无此意,就文论文,不必深求。(〔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重点:“死生亦大矣”这是文章中心,言下之意是生、死是大事,要正确地认识死与生,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是政治极为严酷的时代,杀伐严重,社会十分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混同生死,及时行乐),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
明确:对待生死(生命)的态度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对此都做出了探索。
三、课堂小结
王羲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感慨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这人生之乐便是开头的兰亭雅集,那是形象化的表现。也正因此,作者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混浊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生长河中溅起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
四、课后作业
以《羲之,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