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下载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最新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在读完之后,都有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下载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最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的参阅。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1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2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同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只有通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但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现在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但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但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么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现在也还不知道,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可以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有趣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后来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但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可以一句话总结的原因。但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能力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对比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对比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可以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况下,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但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3
读《万历十五年》,让我这个本没有历史观的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作为“一本老的好书”,成功地帮我释放了仇恨,对那些刻板乏味的“新的烂书”——历史教科书的仇恨。恰好前几天还和朋友发牢骚: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其实并没有帮助我们形成历史观,历史课本用千篇一律的套路式手法麻痹了我们的神经,遮蔽了我们的视野,当然也怪自己不求甚解。
黄仁宇的《万》的开篇和叙述方式在我看来具有《百年孤独》之于小说写法的魅力。将历史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活生生的一个个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没有读过类似的书,会让人产生时空错觉,那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万历皇帝的无奈和任性;海瑞、戚继光从政治军的理念;张居政的成与败……拉近了我们与历史人物的距离,阅读感觉上像小说一样容易上手。
可惜黄先生的大历史观:历史上表面看来极易忽视的事件(这正是我们的教科书所干的事),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由于我知识的匮乏和认识的片断性,所以无法融会贯通。甚至还有一些不同与作者的看法。
他写作本书的落脚点是,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无法补助技术之不及。我反倒认为,在我们没有更加系统、科学、完善和有效的制度之前,不妨放低身段,用好这几千年的精华。当今的很多组织追求的高、大、上,实际上是空中楼阁,远远没有中庸的申时行来的实在。当然,这一点都不会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好感和认同。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4
浅读《万历十五年》,只觉得看到了一条锈迹斑斑的长链,每一个人都是其中一链,就连皇帝也未能幸免。书中代表性的人物也仅仅是其中较出众一环,仅仅如此,他们无法做出任何改变,任何变动的意图都会引起其他链条的剧烈抽动而导致失败。因此,他们只能静静感受长链的涌动,目送着它的氧化。
在其中,万历皇帝尤使我感到悲哀。
从小便被浸润在儒家文化之中,万历一直都在被教育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皇帝,而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道德规范,这个国家的制度也是由道德堆砌而成的,任何政事一有违道德便会引起言官们自持道德来批评上谏。这也许就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经历过了对张居正的清算、立储风波等等,万历似乎也认清了帝国政府的原则,认清了一个皇帝真的职能,明朝文官几百年形成的传统使他成了一个帝国延续的象征,只是一个被供奉在神坛上的像,可以对他上香汇报,却绝不能让他走下神坛干预各个事务,伦理道德的重压让他压抑,让他寂寞,他想反抗,可从小被灌输的理念,让他无法像正德一样叛逆得成为一个“昏君”,因此他选择了消极怠工来对抗。也许起初只是一种报复,而后便渐渐演变成了一种厌倦,。但造化弄人,他的“无为而治”竟延续了如此之久,贯穿了整个王朝的余晖,也使其没入了无际的深渊。
或许在历史上,他是个昏君,对于官员们,他只是一个必要又不需要的存在,但切身地去看,他只是一个山穷水尽的制度的牺牲品,他只是高墙前面一个脆弱的鸡蛋。
制度,一个个王朝依靠它,从初生到风华正茂,制度的完善,却也在越来越腐朽的进程之中,令王朝从风华正茂到走投无路,进而崩溃。而这王朝的末世皇帝,只有被这制度绞杀的份。制度塑造了一代人,却又毁灭了一代人。历史也便在制度一代代轮回之中默默前行。
数百年后的我回望,只感到一种无奈,为人与制度的不相容,为人抗争的无果。
历史用寥寥几笔记下了那些孤独的站在顶端的人们,功过了然,却遗忘了他们面前的种种。泛黄的纸张愚弄,欺骗了多少人?权力背后是如此落寞苍凉,这又谁人能懂?
人,不过是制度下的产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5
公元1587年,无关紧要的一年。
这一年便是万历十五年,一个不能再平淡的一年,。其中发生的一些零星琐事,却充分体现了明代制度的弊端,却是之前的大事所影响的产物,却为之后的腥风血雨做了“铺垫”却为整个大明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合上书,脑海里翻涌的无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一曲西风落叶的哀歌。
君悲。万历皇帝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年方十岁便登基做了皇帝,瘦小的肩膀承担着的是一整个国家的责任与希望。年幼的他然而丝毫不畏惧,反而小小年纪便有了鸿鹄之志,渴望“万历中兴”,能够像先人一样成为一代明君,满怀希望,积极向上。向老师苦读四书五经,向太后学习做人之道,向臣子学习治国之道。一旁还有忠臣张居正的辅佐与大伴冯保的指导,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欣欣向荣。可背后危机的种子却悄然发芽。万历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历繁章缛节,作为一国之君权利却集中于文官集团,一天三次上朝令他身心疲惫,自己仿佛只是一个象征,所做的事情仿佛早已被安排好,不可逾越。之后的张居正风波让他彻底失去了对他人的信任,立嗣事件又使他感到了“道德绑架”,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沉沦,走向没落,开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长达二十八年未上朝,成为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又一代昏君。这不是万历皇帝的错,而是以儒家文化,四书五经为道德标准来治国的必然结果。
臣悲。最能体现出的便是他——张居正。一生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在小皇帝十岁登基时便开始一心教导他,帮他请全国最好的.老师,教会他怎样为人处事,怎样治理国家。同时,又要主持朝政,辅助年幼的皇帝管理天下,批阅奏章,还要调节宫内外的勾心斗角与种种矛盾。纵使他有时为了私利会徇私枉法,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之常情,他的功是远远大于过的。可是世态炎凉,一群文官集团的臣民开始弹劾他,与他争锋相对,使原本对他充满无限敬意的万历皇帝都开始怀疑他,以至于死后他的所有财产收的收,抢的抢;后代们死的死,伤的伤;一切与他有关系的人,免职的免职,流放的流放。嗟乎!一代忠臣,因为制度的弊端,宫内上下的勾心斗角,朝廷的朽败,竟落到了这个地步,。
百姓悲。如果说君臣还有金钱、权利的支配,而能在悲中得到稍许的慰藉,那百姓就是彻彻底底的悲哀了。他们无权无势,能中举做官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守着不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作一辈子。不富裕,但也能混个温饱,与世无争。但是当朝混乱,贪官肆虐,苛捐杂税,为了“油水”,,欺压百姓,以至于民不聊生,民穷财尽,满目疮痍。本朝的制度与“以民为本”
的治国理念形同陌路,江山终将易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曲无关紧要的哀歌唱罢,曲终人散,才是悲剧的开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下载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最新】相关推荐文章:
2021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范文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三篇
2021《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5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领悟范文【最新四篇】
2022年最新佣金合同范本范文下载
平面设计师个人简历模板范文 平面设计师个人简历模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