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专业20篇)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以便达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
chunjieshuizaoliaowangtunbinggaodajiangu。
()()()()()。
()()()()()。
baoleizhihuixianmingqijihuxianghuying。
()()()()()。
二、比一比,组词。
沸()抚()趵()偏()魄()。
佛()妩()豹()扁()魂()。
蜿()延()凝()垒()峭()。
婉()蜒()疑()磊()俏()。
三、用下面的句式各写一句话。
那么……那么……。
有的……有的……有的……。
四、给带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美好2、赞许。
无论能不能得到嘉奖,我们都要继续努力。()。
今天来到现场的嘉宾都是来自大连的'年轻朋友。()。
1、聚集2、村庄。
今年,我们屯子里有六个年轻人报名参军了。()。
因为关羽屯兵在路上,曹操只得收兵回营了。()。
五、选词填空。
的地得。
1.邓爷爷握住我()手,亲切()问:“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告诉爷爷好不好?”
2.你()名字叫千里马。千里马儿,日行千里,你跑()真快!
3.这是一项难度很大()手术,必须认真()、细心()做实验。
4.竹妈妈怕笋芽儿冷,用衣服把她裹()紧紧的。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不经过努力,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不经过努力,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1.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3.他不就是邓爷爷吗?
4.同学有困难,我们能不帮助吗?
5.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怎么会办不到呢?
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是哪种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话未说完。(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3)表示列举词语的省略。
1.“妈妈,我要和爷爷照相!我要……”()。
2.笋芽儿被吓住了,说:“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
3.小溪流的伙伴有卵石、小草、树叶、小蝌蚪、小鱼……()。
八、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一)读句子,注意带线部分,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2、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3、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4、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二)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三)在《巫峡》这篇短文中,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巫峡景色的壮美?
(四)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它体现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和()。这篇文章作者按照从()到(),由()到()的观察顺序写的。
(五)默写《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九、请按下列内容写一个通知:
2月25日,学校乒乓球队通知:2月27日下午三时,在学校礼堂进行乒乓球训练,要求全体乒乓队球队队员准时参加。
文档为doc格式。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德者必养其心。
(4)至今不会天中事,。
(5)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写句子(5分)。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三
一、略。
二、锻炼翡翠苦刑抽噎玫瑰。
三、1.(蜂)(广益)(黄)(座)(饶)(图)(见惯)(触类)。
炎黄子孙座无虚席饶有趣味蜂拥而至。
2.五湖四海刀山火海大海捞针石沉大海。
3.截然(或“迥然”)井然安然。
4.虽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但是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
5.删除“配制而成的”
6.“味道”一词含义有(气味;滋味;氛围,气氛),意思正确即可。
7.为了生活,九岁的凡卡不得不来到莫斯科当学徒。
四、1.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弈秋的教导天鹅(鸿鹄)三心二意一心二用。
2.轻轻悄悄茫茫然。
3.精兵简政李鼎铭举例我们接受任何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4.安徒生童话故事大王《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
5.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热闹非凡积极乐观锲而不舍(恰当即可)。
(二)1.“绵”改“棉”;“详”改“祥”
2.李大钊外貌神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等)。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课外短文(18分)。
1.一念之差:指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思想上的一点偏差,结果产生了决定性的改变。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2.旁边的售货员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
3.李老师帮助了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使她感受到了温暖,从而改变了她的一生。
4.体会到了李老师善良、高尚、有责任心,还有她的善解人意。
5.第一次笑: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者为了安慰小女孩)。
第二次笑: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6.表达了女孩无限感激之情;表达了女孩希望像报答母亲一样报答老师的教育和保护之恩。(答案应包含“感激”“报答”两层意思,答对一点得1分。)。
六、开放题。(3分)。
1.略。2.句、题。
七、语言实践。(30分)。
1.赞成不问的理由:在当时的情景下,不问更好。因为她已经知道错了,并且她幼小的心灵已经受到沉重的刺激和打击,如果这时候还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只会加剧她心灵的创伤,使她产生更重的负罪感,更难以从惊恐、内疚中解脱出来。
赞成批评的理由:对犯错误的孩子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一种帮助、一种警醒、一剂良药,只有这样,才能使她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不对她进行教育,会使她产生侥幸心理,这样反而害了她。(言之有理即可。内容3分,语言2分。)。
2.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意思正确即可)3.略。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0宇宙生命之谜。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到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深入阅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找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
2.讨论交流明确:
(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惟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
(1)朗读课文。
(2).总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这是一个谜,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四、探究扩展。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学生感兴趣的天文现象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通过自学、分组讨论了解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所讲的内容。继续教育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保护好地球环境,让我们的家园、让大自然更美!
探究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宇宙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同学们,请你收集有关的最新材料,为自己今后探索宇宙的生命存在奠定基础。
语文教案-宇宙生命之谜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五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赞()不()()山()岭。
成()在()()崖()壁。
不()思()()光()彩。
四、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把这句话改为反问句)。
2.宋庆龄把李燕娥安葬在宋氏陵园。(把这句话改写为被字句)。
五、加标点。
六、修改病句。
1.我估计他—定知道这件事。
2.弟弟把桌子拿起锤子修好了。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
七、阅读。
(一)蛇与刺猬。
蛇一逮住青蛙,总是用它藤蔓般的躯体,把青蛙团团缠住,然后张开它那极大的嘴巴……。
一天,蛇遇到了刺猬,它又故伎重施。刺猬顿时蜷缩起来,有意地听从蛇的摆弄。只是在蛇把刺猬缠到紧得不能再紧的时候,刺猬一下使劲张开了它周围的尖刺,刺穿了蛇的躯体。蛇再也无法逃脱,最后成了刺猬的.美餐。
蛇在临死的时候,痛苦地说:“我这是活该,竟______________地看待一切事物。我本想做一个赴宴的人,没想到反倒成了别人桌上的吃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故伎重施:
2.根据你的理解,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文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小公马。
这是一匹身架匀称,结结实实的小公马。
它长高了,原来柔和的线条不见了,它的身躯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前胸宽宽的,臀部很窄;它的头瘦削,头前部突出,两眼间距很大,嘴唇紧缩而富有弹性。
不过所有这一切,它还无心顾及。
只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支配着它,那就是酷爱奔跑。
它常常领着一帮同龄的小公马,纵情驰骋。它一马当先,像颗金色的流星似的,急驰而去。有一股无尽无穷的力量驱赶着它,使它不知疲倦()峻岭,()山坡,()怪石磷峋的河岸和陡峭的隘道,()丛林和谷地。
哪怕到了深夜,当它在星空下酣睡的时候,它仿佛还梦见,大地在它脚下飞驰而过,风卷着鬃毛在耳边呼啸,马蹄又急又快,像铃那样,清脆悦耳。
1.从下面词语中选出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奔上冲下穿过越过。
2.划出描写小公马外形的语句。
3.划出由具体事物产生的联想。
4.文章围绕小公马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5.你觉得作者写由具体事物产生的联想目的是什么?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六
一、拼准确,写规范。(16分)。
二、按要求填空。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4分)。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1、阎振三()自己受苦刑,()愿说出李大钊。
2、()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我们()有些意见分歧,最后()统一了认识。
4、选词填空。
审阅浏览恳求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我们学习了________的《怀念母亲》,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又感受了________国________的笔下《穷人》________的高贵品德;通过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里,我们同样明白了________这个深刻的道理。
三、日积月累(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2、我们爱着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3、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4、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6、写一句爱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簇簇树叶伸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县上开人代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阅读与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2分)。
3、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3分)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3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七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4分)。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阎振三()自己受苦刑,()愿说出李大钊。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有些意见分歧,最后()统一了认识。
选词填空。
审阅浏览恳求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我们学习了________的《怀念母亲》,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又感受了________国________的笔下《穷人》________的高贵品德;通过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里,我们同样明白了________这个深刻的道理。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我们爱着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簇簇树叶伸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对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县上开人代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一)课内阅读(8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2分)。
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3分)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八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将不能填到括号里的一项选出来。
1.造型()。
(1)古朴(2)生动(3)优越(4)简单。
2.工艺()。
(1)复杂(2)精制(3)精细(4)精湛。
3.构思()。
(1)巧妙(2)奇妙(3)精巧(4)惊奇。
三、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老农打死了狼。
老农把狼打死了。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2.纤绳勒红了红衣少年的肩膀。
例2: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泸定桥被红军夺下了。
3.巨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4.可恶的草地吞没了老同志的生命。
四、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雷锋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修改病句。
1.参加这次田径运动会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青年、妇女和学生。
2.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没有毕业。
3.昨天,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六、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1.鼎作为一种重要利器,象征着______、______和______,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的吉祥物。
2.它(宝鼎)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矛与盾》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郑人买履》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关尹子教射》讲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我喜爱的玩具。
我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只小蜡猴,它只有一寸来高,是妈妈买来的一种造型蜡烛。
这只小蜡猴身上呈棕色,脸和肚皮是白色的,它蹲坐在那里,睁着一只大眼睛,双手搂着一个大蜜桃,长长的尾巴翘在后面,一副()的样子,别提多逗人了!
小蜡猴总是笑呵呵地陪我写作业,我写作业不()的时候,小蜡猴就好像在()我说:别着急,用心点,别像我似的毛毛躁躁,猴了巴唧的。当我遇到难题时,它又好像在()我说:你比我聪明,你要动脑筋,再想想,再想想,想出来给你桃子吃。
有一次我家停电了,蜡烛也没有了,爸爸就只好把小蜡猴点着了,我可真有点舍不得!刚把小蜡猴点着,电就来了,害得小蜡猴的头缺了一块。我马上找来一块红绒布,给它缝了一顶小帽子。从此它就戴着小帽子,还是笑呵呵地陪我写作业。不过我总觉得对不起它,而它好像在说:没关系,这是我的()嘛!
1.选择下面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鼓励安慰职责俏皮耐烦。
2.归纳第二、三自然段段意。
3.从文中找出拟人化的句子。
(二)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他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这则寓言写了猫掩饰过失的哪几件事?
2.这只猫最后为什么淹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鼎、铸、铭、湛、昌、矛盾、寓、履、构、熔。
二、1.(3)优越2.(2)精制3.(3)惊奇。
三、1.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了。2.纤绳把红衣少年的肩膀勒红了。3.岸边的石头被巨浪磨圆了。4.老同志的生命被可恶的草地吞没了。
四、1.这不能忍受。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3.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五、1.参加这次田径运动会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和学生。2.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要毕业。3.昨天,整整下了一天的大雨。或:昨天,整整下了一夜的大雨。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六、略。
七、(一)1.俏皮、耐烦、安慰、鼓励、职责2.第二自然段:写小蜡猴的外形。第三自然段:写我与小蜡猴的情感。3.小蜡猴总是笑呵呵地陪我写作业。小错猴就好像在安慰我说:我说:别着急,用心点,别像我似的毛毛躁躁,猴了巴唧的。它又好像在鼓励你比我聪明,你要动脑筋,再想想,再想想,想出来给你桃子吃。
(二)1.捕鼠、捉鱼、掉进泥坑、掉进河里。2.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切不可文过饰非。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九
一、给下面词语中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举办权。
(1)支配和指挥的力量(2)应当享受的权益(3)应变(4)衡量,考虑。
2.申诉。
(1)陈述,说明(2)地支的第九位(3)申时(4)上海市的别称。
3.党魁。
(1)(身材)高大(2)首领(3)魁星。
4.铭记。
5.打岔。
(1)由干道分出的(2)转移话题(3)互相让开。
6.杯水车薪。
(1)指工资(2)柴草(3)行列(4)声望。
7.赋予。
(1)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2)作诗(3)交给(4)旧指田地税。
8.患得患失。
(1)灾祸(2)忧虑(3)生病(4)全面。
二、把下面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一类的划掉。
1.苹果梨香蕉西红柿柿子。
2.藏族苗族少数民族土家族维吾尔族。
3.勇猛坚强智慧阴险镇定。
4.英语本语文本作文本练习本数学本。
5.麦子庄稼稻子玉米高粱。
6.梅花菊花水仙花荷花野花。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阻挠慈详&n。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
第二单元感受真情,揣摩效果。
2、《背影》。
3、《台阶》。
4、《老王》。
5、《信客》。
兴趣情境导引。
生1:我看过一部关于毛泽东的电影,名字记不得了,只记得当他听说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了的时候,在窗前站立了很长时间,那一段寂静很让我心颤,晚年丧子,哀莫大于此。
生2:《我看过周恩来》,其中周总理弥留之际,他的妻子邓颖超在总理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生3:我看过一部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其中一个战士被德国兵击中肝脏,临死前,反复说:“妈妈,妈妈,我想回家。”
生4、我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不能少》,其中那个调皮大王张艺科读班长日记,提到老师如何珍惜粉笔的情景很令我感动。
生5:母亲从小对我很娇惯,而父亲却很严厉,所以我和妈妈比较亲,不太喜欢父亲。有一次,我躺在床上休息,爸爸以为我睡着了,拿被子轻轻地给我盖上,那一刻,我有说不出的感动。
生6:上一次,体育课下,我大汗淋漓地从操场来到教室,我的同桌李小雨那把扇子帮我扇,虽然是件小事,但却很令我感动。
生7:我上次在商场的电梯上碰到一位叔叔,他手里拿了很多东西,但上下电梯的时候却让我先行,我挺感动的。
难点问题1感受真情。
师:这一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记叙类文体主要是写人或记事。
生:写人类与记事类之间有什么不同?
师:写人与记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写人必然要写事,没有具体事件,我们无法生动深切地认识一个人,同样,记事类也不可能离开人,没有人也就无所谓事。
生:那为什么还要分写人和记事两类?
师:区别就在于,记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目的是写人,通过一件或数件事情让我们认识主人公的思想品质或情感;后者,则侧重交代一件事情的始末,让我们认识这件事情的意义,展现时代风尚。
生:那我们这单元的几篇记叙类作品属于哪一种?
生:很平常的普通人。
生:真情、爱。
师: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我们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前一单元恰恰是写战争的,显得十分沉重。这个单元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当然,也可以培养我们阅读写人的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相关知识链接:感受真情。
具体步骤1.理清脉落;2.品析佳句;3.分析形象。
范例1作者对阿长怀有怎样的感情?
分析: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人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
阿长,即长妈妈。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鲁迅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作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对后一层意味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把握.还要注意,作者既然是怀念自己的保姆,为什么在前半篇用抑笔,大写阿长的缺点,诉说自己如何讨厌阿长呢?这要分析,第一,这些确是缺点,但在这些缺点中,可以看出阿长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由于有纯朴和真率做内核,她的切切察察、大字形睡相、麻烦的规矩和讲“长毛”时所表现的愚妄,都是值得同情,可以原谅的。第二,这些缺点,粗俗也好,愚昧也好,都是由阿长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她的身份与地位决定的,与其说是阿长的过错,倒不如说是阿长的不幸。
解答:
鲁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对长妈妈深切的同情和真挚的怀念。
解题方法链接。
这一类问题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许多文学作品在表现人物是用到抑笔,也即欲扬先抑。从叙事的详略上也可以判断,作者详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再则就是一些议论抒情句,能直接体现作者的情感,如末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魂灵!”,情真意切,令人感动不已。
范例2《背影》中父亲对“我”是什么的感情?“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又是怎样的?
分析:
《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篇末说到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得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读完这篇文章,似乎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这种父子间相爱相怜的感情中似乎渗透着一抹淡淡的哀愁,这到底如何理解呢?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要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作者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这种情绪必然流露于笔端。其次,文章记叙的八年前的往事,正是作者家境败落,“走投无路”的时候。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脑地袭来,小小的家庭能经受得了吗?在这家庭光景惨淡的时刻,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不知何时再能见面。这是旧社会贫寒的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了解了以上两点情况,文章凝重而深沉的感情基调就好把握了。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回忆那段令人心碎的过去,淡淡的哀愁似乎不难理解了。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由于时代的变迁,《背影》中的父子之情可能不易引起共鸣。不过父子情深,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文中的父亲在重重悲痛困苦之前,对儿子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何等坚强!而另一面,父亲送别时不辞艰辛,尤其是买橘子的情景,又是何等慈祥,为了儿子,勉为其难,这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作者为文与为人是一致的,十分坦诚。从文章看,20岁的作者先是对父爱不理解,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迂”,后来父亲在“买橘子”中表现出的深厚父爱,才深深地触动了作者的心灵。南京分别以后的八年中,作者已经是清华大学讲师,已为人父,心智已经成熟,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对父爱的感受已经迥然不同,作者向读者诉说了自己的后悔,激发了共鸣,引起读者都联想起父爱。这一些,都要深入体会。
解答:
《背影》是传统课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
解题方法链接。
我们应该认真熟读、体味,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至情。读读想想,看文中的哪一点,打动了我们的心。其次可以从背影入手,理清全文脉络,以便把握全文的思想、情感、内容。还要注意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范例3《台阶》是一篇小说,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亲”的形象?
分析: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四篇不同,是小说,但也属于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小说也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所以更能集中、更深刻、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的性格又是通过故事情节展示出来的,小说中的人物不能孤立存在,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所以,我们阅读小说要注意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一
3/4时是(45)分。
3/4米是(7.5)分米。
3/4平方米是(75)平方分米。
3/4立方米是(750)立方分米。
3/4吨是(750)千克。
周角的2/3是(240)度。
平角的2/3是(120)度。
直角的2/3是(60)度。
二、
1200*3/2=1800(小时)。
答:甲地年日照时间大约1800小时。
方法一:1200*1/2=600(小时)方法二:1200*(1+1/2)=1800(小时)。
1200+600=1800(小时)。
答:甲地年日照时间大约1800小时。
1200*3/4=900(小时)。
答:乙地年日照时间大约是900小时。
1200*1/4=300(小时)。
答:乙地年日照时间比它短300小时。
三、
1、甲地到乙地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走了全程的4/5,走了多少千米?
150*4/5=120(千米)。
答:走了120千米。
方法一:150*4/5=120(千米)方法二:150*(1-4/5)=30(千米)。
答:它离乙地还有30千米.
150-4/5=149.2(千米)。
答:它离乙地还有149.2千米。
四、
1、校园里有杨树60棵,柳树是杨树的9/10,槐树是柳树的2/3,槐树有多少棵?
60*9/10*2/3=36(棵)。
答:槐树有36棵。
2、校园里有杨树60棵,柳树是杨树的9/10,槐树是杨树的2/3,槐树有多少棵?
60*2/3=40(棵)。
答:槐树有40棵。
五、
1、一只鸡4千克,一只鸭比它重1/2千克,鸭重多少千克?
4+1/2=4.5(千克)。
答:鸭重4.5千克。
2、一只鸡4千克,一只鹅比它重1/2,鹅重多少千克?
4*(1+1/2)=6(千克)。
答:鹅重6千克。
六、
1、一桶油6千克,每天吃1/10千克,6天吃了多少千克?
1/10*6=3/5(千克)。
答:6天吃了3/5千克。
2,一桶油6千克,每天吃1/10,6天吃了多少千克?
6*1/10*6=3.6(千克)。
答:6天吃了3.6千克。
七、
1、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比长短1/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宽:20*(1-1/4)=15(厘米)。
面积:20*15=30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是长的'1/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宽:20*1/4=5(厘米)。
面积:20*5=10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是长的1/4,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宽:20*1/4=5(厘米)。
周长:(20+5)*2=50(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
八、
下底:10*3/2=15厘米。
高:10*(1-1/2)=5厘米。
面积:(10+15)*5*1/2=62.5平方厘米。
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62.5平方厘米。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二
20、故宫。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宫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矗、湛、缭、阁、恒”,会写“玲、珑、凤、雕、矗、缭、恒”;理解“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等词语。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准备:
收集故宫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通过感受到故宫的美,带上大家那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智慧的心,咱们到字里行间去旅行,来一次独特的集体旅游。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观看有关的故宫图片、影片。交流观后感受。
二、检查预习.、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预习时记住的故宫的宫殿的名称。边说边请学生将宫殿名称板书。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根据板书指名读相关的自然段。
正音。相机学习生字词。
齐读: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
学生自由谈对词语的理解。
矗立:矗,直立,高耸。高而直地耸立。
湛蓝: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亭阁:亭,亭子,盖在路旁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阁,风景区或庭园里的一种建筑物,四方形、六面形或八角形,一般两层,周围开窗,多建筑在高处,可以凭高远眺。
永恒:永远不变。
矫健:强壮有力。
烟雾缭绕:缭绕,回环旋转。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灵巧、精致、奇特。(小巧玲珑)。
雄伟壮丽:有气魄,十分壮观而美丽。
奇珍异宝:奇异难得的珍宝。(无价之宝)。
(看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故宫?)。
三、自主阅读,梳理课文,理清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发现的结构特点。
交流(课文是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行文的。)。
2、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试着分段。
3、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明地讲了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第二部分(2——9自然段)。
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序来介绍。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极为简略地介绍了故宫的文物。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
总结全文,对故宫的历史价值做出了评价。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2、读最后一段,谈谈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的联系。
(结尾段中的“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与室内的珍贵文物”这一句话的建筑艺术和珍贵文物,分别是课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内容。)。
3、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出自豪之情。
4、小结这两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总结)。
回忆从前学过的类似的结构的课文。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语。
2、自由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
六、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照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语句,完成语文书104面课后练习2。上网看故宫图片,检查自己的图是否正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词。
2、回忆课文的条理。
3、指名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细读理解。、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同桌交流示意图。
(2)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段意。(这段写了故宫的最外面一圈的布局。护城河、城墙、城门。还总的介绍了远眺整个故宫,所看到的景象。)。
(3)抓住句子中的数据谈体会。
(4)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5)交流昨天完成的课后题二中题目。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主殿——最大的殿堂,格外辉煌壮丽。)。
(6)学生研读5——6自然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小导游词。
(7)小组内交流导游词。
(8)(展示)指名小导游介绍自己“拍摄”的关于太和殿的一个镜头。鼓励学生灵活使用课文语句。
(9)评价导游。重点表扬能够将所介绍的景物的位置讲明白的学生。
(10)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宫殿。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
小结:第二部分(2——9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叙来介绍的。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2、齐读第10自然段。想象故宫中有哪些、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
(相机出示和资料。)。
3、总结:2——10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故宫?(建筑和文物。)。
三、总结拓展。、找找赞美故宫的语句。有感情朗读。
3、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正如大家所说的: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人类的共同财富!
板书:
故宫。
总起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
分述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
后三殿(略写)。
分述三。
珍贵文物。
总结四。
永恒的文化殿堂。
21青花。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描写的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的热烈赞赏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
3、知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4、帮助学生认识“鬓、疵、杳、惘、窥”;会写“鬓、锲、嬉”;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嬉戏、瑕疵、迷惘、窥破、郑重其事、如饥似渴、毛塞顿开”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描写的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的热烈赞赏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收集青花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青花瓷》,同时欣赏青花瓷图片。
这首别致的歌曲,赞美的是——青花瓷。
由英文中“中国”“瓷器”同为一个读音“china”引入:瓷器是咱们祖国的象征之一,而青花瓷又是瓷器里的最美丽的精品。你了解青花瓷吗?(交流课前阅读的相关资料。阅读课后的“学习链接”。)。
2、歌曲里头有一句歌词是“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到底这传世的青花瓷为什么这么美丽呢?当我们学习了今天课文《青花》,就明白了。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记叙了他们什么事情?
(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
2、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我开始了苦苦寻觅”一句。看看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由来。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过程。
给课文分段。
3、轻声朗读课文的两个部分,把生字读准。指名读生词。正音,并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重点理解:
两鬓班白:鬓脸旁边靠近耳朵的头发。头发已经花白了。
锲而不舍;锲,刻;舍,放弃,停止。镂刻不停息,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荀子·劝学》中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反义词有:半途而废;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
嬉戏:游戏;玩耍。
瑕疵:微小的缺点。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接连不断地到来。注意“沓”不要写成“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窥破: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暗中看出来或觉察明白了。
郑重其事:郑重,严肃认真。对事情采取慎重认真的态度。一点儿也不马虎、不敷衍。
如饥似渴:像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那样。形容非常迫切的情状。
茅塞顿开: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一样,现在一下子打开了。比喻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也作“顿开茅塞”。
3、齐读课文,说说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默默期盼,父亲要儿子寻找残缺青花。这是故事的前因,写得比较简洁。
第二部分(5——16自然段)苦苦寻觅,儿子终于得到祖传配方。这是故事的结果,写得很详细。
三、小结。
美丽的青花,一代代艺人的骄傲和满怀的心事都凝聚在上边。到底父亲要儿子找到什么东西呢?下节课再一起琢磨!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词。
回忆课文的条理。
二、细读理解。
2、交流。
(1)抓住“独树一帜”体会父亲的“手艺高”。
(2)抓住“完美”设计悬念。(什么是父亲心里的“完美”?)。
(3)找出第三自然段描写父亲动作、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用心良苦。理解我对父亲的行动、神态的不解。
3、齐读第三小节。
(二)研读“苦苦寻觅”、默读读5-16自然段,思考并找关键语句写批注:
(1)“我”怎样寻觅“祖传秘方”?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次我觉得成功了的时候,心情怎样?父亲是什么表现?
(3)研究父亲不同表现的原因。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交流。
(1)理解第五自然段的两个设问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12——16)自然段为第三层,写“我”自制青花,父亲看到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原来父亲眼中的“完美”,是青花瓷器艺人一代代的“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
3、齐读第二部分。
4、小结:父亲的默默期盼,经过儿子的苦苦寻觅,终于获得了完美的结局。原来“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
三、再读领悟。
父亲从“不满意——冷眼——笑容”,实际上是表现了他要求儿子去创新瓷艺……。
四、练读拓展。
读一读。
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唱歌。
人间瑰宝——青花瓷。
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
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
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
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
2、回忆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练习说话并填空。
我赞美独树一帜的人间瑰宝——青花瓷,我更赞美。
板书:
21青花。
默默期盼。
不满意——冷眼——笑容。
传承——超越(完美)。
苦苦寻觅。
寻找——复制——创造。
22、陆羽与《茶经》。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默读和朗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煎、吭、禄、茶”,会写“煎、舀、吭、茶”,理解“煎茶、舀水、吭声、功名利禄、如火如荼、源远流长、千载难逢、博学多才”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中国茶文化以及陆羽的资料,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欣赏茶艺表演的录象资料。
师解说。(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茶艺是一种文化。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是谁让茶的地位这么高呢?)。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中国茶文化以及陆羽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出示词语,积累运用。(煎茶、舀水、吭声、功名利禄、如火如荼、源远流长、千载难逢、博学多才)。
(1)自读词语。同伴互助,理解词语意思。
煎茶:把茶放入水中煮沸,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
吭声:出声;说话。多用于否定式。如本文中的:“陆羽没有吭声。”
舀水:用瓢、勺等取水。
功名利禄:功名,旧指科举或官职名称;禄,旧称官吏的奉给。指科举应试考中以后升官发财。泛指名利地位。
如火如荼:荼,茅、芦等植物开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壮盛,后多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等。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千载难逢:载,年;逢,遇上,碰到。一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
博学多才: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浏览课文,说说每个词语在文中指的是谁?
如:()为了(),放弃了(功名利禄),我觉得他()。
【利用课文内容,进行词语应用和表达能力训练,也初步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自由读课文,读准音。梳理课文故事条理。把课文分成四部分。
4、默读课文,说说四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从茶乡想到陆羽。
第二部分。
辨别江水的故事。
第三部分。
拒绝作官,撰写《茶经》。
第四部分。
周游各地,推广茶艺。
其中二、三、四部分可以合并为一部分——用事例表现陆羽。
三、小结。
课文介绍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传奇人物陆羽的生动故事,赞扬了他似茶叶一般清纯的人品,歌颂了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叶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词。
回忆课文的条理。
二、细读理解。
(一)默读课文,边读边画陆羽令你敬佩的句子,写批注。
(二)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重点语句。
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那些语句概括地介绍了陆羽?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吗?(如:陆羽是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是唐朝复州竟陵郡人,他的茶艺在当时就已闻名天下,被人称为“茶圣”。)第4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句话由远及进,由大到小层层深入,最后引向一个生动故事。
2、读第2—8自然段,思考:这里讲了怎样一个故事?文中那些语句具体地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如果你在场,会怎样表扬陆羽?(抓住舀水、掂水、倒水等一系列动作体会)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3、读9—11自然段,思考:
(2)为了写《茶经》,陆羽做了些什么?花了多长时间?想象陆羽会遇到哪些困难。(抓住相关数据:如十六年,三十二州,五年……体会人物精神)。
4.读第12自然段,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那些影响?
(三)梳理,小结。
(2-12自然段)用事例表现陆羽。选择了他生平中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例一一分述。分别是辨别江水的故事,说明他十分精通茶艺;拒绝作官,撰写《茶经》,说明他人品高尚、志向远大;周游各地,推广茶艺,不愧为茶圣。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畅达,过渡自然;文题鲜明,照应精心。
三、练读拓展。
读读,抄抄。
(1)振兴古国茶文化。
扶植民族艺术花。
(2)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不需花。
2、阅读短文,增长新知。
23*敦煌壁画。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思想感情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读读记记“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建议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板书:敦煌。
3、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4、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
二、自读感知。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生字读音。)。
三、交流领悟、学习生词。齐读,说说词语意思,在文中指什么?
(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
2、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交流。
(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引导学生读书: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为什么?
【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深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才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2)画师们是怎样创造、传承敦煌壁画的?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张大千的话,展开想象:当年的画师在创作时的苦与乐。)。
3、总结:正是一代代伟大艺术家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和瑰宝——敦煌壁画。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永远散发迷人的魅力!
四、练读拓展、为敦煌壁画写一个简短的宣传词。
2、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
24*编钟。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2、帮助学生认识“椭、卸”;读读记记“悠扬动听、赞叹不已、泪水涟涟”等词语。
3、引导学生设计节目单,提高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教学难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编钟以及曾侯乙编钟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
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
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课文语句。讨论解说稿的大致条理。列一个小提纲。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3、交流小提纲。
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1)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2)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二是音乐性能良好(3)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4、各解说员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琢磨一下,把认为应该介绍的内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够不看书向大家解说。
5、学生开始准备。
6、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教师随机参与,指导评价方法。
三、交流展示。
各组选派能干的选手或有特色的选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要求大家一起注意听,可以模拟观众随时提问。
相机指导学生。
理解生词。
2、理解重点语句。
如:“……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从四个“最”和后一句的四个“方面”体会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特点,课文是怎样有条理介绍的……。
通过什么方法,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举了俩例子。)。
四、拓展练读。、用一句话赞美曾侯乙编钟。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三
1.水排的发明者是()。
a.王景b.鲁班c.杜诗d.李冰。
2.东汉时期,人口达百万人的城市是()。
a.西安b.洛阳。
c.开封d.咸阳。
3.下图是西汉的新工具耧车,主要用于()。
a.播种b.翻土。
c.耕地d.碎土。
二.阅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汉朝统治者什么想法?
(2)对照上述做法,当前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们应从中获得哪些认识?
答案。
一、选择题1.c2.b3.a。
二、
(1)材料说明,汉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鸟类的保护和环境的绿化。春、夏正是鸟类产卵节季,为保证鸟的繁殖,不准掏窝、不准打鸟是正确的。
(2)对汉朝时的`政策,当前许多人缺乏这种意识,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保护有益珍禽奇兽,但有些饭店的餐桌上仍时有出现,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保护,由于打击力度不够,仍屡禁不止。主要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观念淡薄,还必须加强教育。城市绿化比以前有很大变化,但城市人口相比还差得很远,还要继续努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四
一、看拼音,写词语。
kuanshupaihuaixishengsouji。
()()()()。
xuannaolunkuocuihuichuansuo。
()()()()。
huxiaoerquxunlianyousu。
()()。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勾,错误的打叉。
1、记载(zai)、嘴唇(chun)、哺育(pu)、酷刑(xin)四个词语中,
带点的字读音有一个不正确。()。
2、“威胁、帐蓬、衰败、勉励”四个词语中,有一个用错的字。()。
3“络绎不绝、悲愤欲绝、、绝知此事要躬行“中的三个带点字的意思都不一样。()。
4“难道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不是一种美德吗?”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不是一种美德。”两句话的意思一样。
5、“今天温度很冷。”与“想到这里,他的眼前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两个句子都是病句。()。
三、按要求积累成语。
1、填写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成语。
()寝()食想()设()和()悦()。
忍()含()()心()力重()叠()。
2、填写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成语。
抑()顿()取()补()弃()图()。
抑()扶()好()恶()改()从()。
3、请写出4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请写出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四、下类各句分别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括号中写出来。
1、鸟儿唱着欢乐的歌儿,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
2、苏格拉底那苍老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铿锵有力。()。
3、我爱三峡的宏伟壮观,我爱三峡的幽深秀丽。()。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按要求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任选一部分写下来:
2、读〈〈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我们可以联想到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两句话: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___,___,似____,如____,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3、每当的时候,总想起这样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
4、我曾经读过课外书上的一首古诗: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长江之歌》的诗中重复出现了两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河赞美之情。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今天的风真大,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2、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改成反问句)。
3、肖邦满怀悲愤,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4、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不会忘记恩师的教诲。(用关联词连接两句话)。
七、综合改错。
我们非常喜欢而且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炼笔挥毫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长进,我决不辜负他们的愿望。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习题。
再的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这段话是说的。
2、给句子加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4、联系实际写出对第三句话的理解。
5、读这段话,你联想到了哪句名言?
九、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云雀。
1、养鸟的人,有的爱养百灵、八哥。这些鸟会学别的鸟(),会狗学()猫()驴()马()会几套直至三十来套,套数越多越值钱,那是不消说的了。
2、听这些鸟的学舌,一回两回还可以,多了就厌烦,因为造作,因为只有点“形似”,没有“()()”只有“模仿”,没有“()()”听一两回也只是新奇,没有叫人动心的欢喜。
3、教会学舌,不时还要使用残忍得手段,比如抓只小猫咪,拿盆扣住,把鸟笼放在盆上边。小猫咪憋的难受,当然连声叫唤,哀求呼救。这样三天五天,直到鸟儿学会才算完。鸟儿学会的,不是猫撒欢的叫法,而是小猫的哭泣。
4、大个子画眉,小个儿红子,都是亮嗓门。画眉洪亮,红子清亮,我都爱听又不怎么感动。我心里最美好的鸟叫,想起那种叫法,心都要飞起来似的。
5、小时侯我在南方住过竹山,常见竹林里“嗤”的一声,箭一般射出来的一只鸟,直上半天空。同时唧唧啾啾叫个不住越叫越快越欢越狂跳到了半天空,摊开翅膀,一边滑翔,一边撒下串串生命的图腾。
6、这是南方的叫天子,学名云雀。
7、我在北京常见笼子里养着画眉,体态丰满。红子则小巧玲珑。百灵脖子上一道墨项圈,也有气派。后来见着一种鸟,像百灵又小一号,没有项圈,一身毛色更加黄里带灰,土名“蛾勒”,学名也是云雀。他的叫声像百灵,但不会学舌,绝没有南方天子的拼命叫出欢喜来。
8、毛和声的不同,可能因环境而异。我听它在大自然里的叫法,据说从麦田或杂木林子里箭一般直射天空,飞的有多快,叫得有多欢……那么这是北方的云雀无疑了。
9、养鸟也是社会需要,对丰富文化有好处。那么请养百灵吧,它会()()。请养画眉吧,它蹲在笼子里多()()。请养小巧的红子吧,它的嗓音()()。
10、请不要养云雀,它在笼子里,就丧失了全部的长处。让它箭一般射向天空,让它叫尽欢腾的生命。
11、我反对把云雀关进笼子里。
(1)第1段里()处,禽兽的叫声应填是哪一项?()。
a、鸣吠叫嘶唤b、叫吠唤鸣嘶。
b、唤叫嘶鸣吠c、鸣唤叫嘶吠。
(2)在第二段处的()()处,填上“形似”、“模仿”意思相反的两个词语。
(3)第五段是对南方云雀形象的描写,这段描写表现了云雀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十五个字)。
(4)参看上文,第九段的()()处,应填的是哪一组?()。
a、会叫健康欢快b、呼救雄壮欢势。
b、学叫臃肿嘹亮d、学舌富态清亮。
(5)下列概括不符合本文意思和特点的是哪几项?()。
a、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层是1~4,第二层是5~9,第三层是10~11。
b、作者所描写的云雀有象征意义,它象征追求解放、热爱自由、充满活力的战士。
c、作者写南方的云雀后,又写北方的云雀,是通过贬北褒南突出南方云雀的形象。
d、作者反对把云雀关在笼子里,是应为云雀关在笼子里就丧失了它的生命力。
e、本文主要采用了逐层铺垫,虚实结合,欲擒故纵的写法来突出云雀的形象。
十、作文。
对不起,()。
同学们,在你的内心世界,是否曾有过想说声“对不起”的时候?是想对是想对谁说(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因为什么事?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这件事写下来。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五
(1)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c)。
a.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只是让它别乱动。
b.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给狗看幼麋(让它们彼此)熟悉,并让狗不要乱动。
c.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并让狗不要乱动。
d.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给狗看幼麇(让它们彼此)习惯,只是让幼麋别乱动。
(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b)。
a.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时常舔着它们的舌头。
b.群狗害怕主人,与幼麋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时常舔着它们的舌头。
c.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时常用舌头去舔幼麇。
d.群狗害怕主人,与幼麋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时常用舌头去舔幼麇。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a.幼麇能和家犬一起玩耍,是因为家犬和幼麋相处久了,彼此较熟悉,也较友善。
b.幼麋“至死不悟”,是因为它始终未搞懂家犬与外犬有什么区别。
c.临江之人对幼麇不恰当的庇护和宠爱,是导致幼麇悲惨遭遇的原因之一。
d.本文的寓意是说明不增强自身的生存斗争能力,一味倚仗权势而随心所欲,只能落得悲惨的下场。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六
1、梨树 桃树 果树 杏树 ()
2、小米 面条 包子 饺子 ()
3、战士 农民 工人 叔叔 ()
灿烂 退出 缠绕 暗淡 垂头丧气 纠缠 排斥 排挤
闯进 兴高采烈 灰心丧气 无精打采
1、写出三组近义词。
() —— ()
() —— ()
() —— ()
2、写出三组反义词。
() —— () () —— ()
() —— ()
1、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2、“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鼓舞 鼓励 鼓动
1、你别()人家去干坏事。
2、在老师的()下,我终于跃过了横杆。
3、喜讯传来,给了全校师生极大的()。
居然 竟然
4、安静()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5、小小的花儿()有如此的气魄!
例: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谁都……谁都……
1、为了革命,多少先烈自己宝贵的生命。
2、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3、妈妈今天买了水果、西瓜、桃子和糕点。
() 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 在北方广大的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 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
() 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令人欲滴的细叶, 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 苦闷)地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 平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安静 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火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早一点儿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1、把文中括号里不准确的词划掉。
2、给2、3自然段加上标点。
3、给文章换一个标题。
4、小孩向爸爸借10美金时,爸爸为什么发怒?
5、小孩为什么向爸爸借10美金。
6、你想对自己的爸爸说些什么吗?
当我看见有人 时,会这样劝阻:
文题:让我 的一个人
要求:
a、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喜欢的、尊敬的、崇拜的、难忘的一个人,也可以写你讨厌的、不喜欢的一个人。
b、用一两件事写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特点。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七
1、一套西服,上衣840元,裤子210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25)%,上衣的价钱是这套西服的(12.5)%。
2、从学校到文化宫,乙要20分钟,甲要16分钟。乙的速度比甲快(20)%。
3、(5)千米的60%是3千米;比40吨少20%(32)吨。
4、甲数是乙数的比是5:2,乙数比甲数少(60)%,甲数比乙数多(40)%。
5、五月份销售额比四月份增加15%,五月份销售额相当于四月份的(115)%,四月份销售额比五月份少(15)%。
6、“六一”期间游乐场门票八折优惠,现价是原价的(80)%。
儿童文具店所有学习用品一律打九折出售,节省(10)%。
7、1:5=(20)%=(16)÷40=4(10)=(—)分数=(0.2)(填小数)。
8、光明饭店今年一月份的营业额是4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那么,这个饭店一月份需缴纳营业税(2万)元和城市维护建设税(2.8万)元。
9、爸爸去年一月份把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如果年利率是2.5%,到期时一共可取回(21000)元。
10.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7.5%,还剩180米没有修,这条公路共长(800)米。
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7.5%,第二天比第一天25米,这条公路共长(800)米。
二、判断。
1、100克的水里放入10克的盐,盐占盐水的10%。(f)。
2、李师傅今天生产的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f)。
3、3千克的30%和30千克的3%重量相等。(t)。
4、一件衣服打七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7.5%出售。(f)。
5、甲数比乙数少20%,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0%.(f)。
三、选择。
1、某种商品打九折出售,说明现在售价比原来降低了(d)。
a、90%b、9%c、1/9d、10%。
2、今年油菜产量比去年增产1/5,就是(c)。
a、今年油菜产量是去年的102%b、去年油菜产量比今年少20%。
c、今年油菜产量是去年的'120%d、今年油菜产量是去年的100.2%。
3、男工人数的25%等于女工人数的30%,那么男工人数和男工人数相比(a)。
a、男工人数多b、女工人数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
4、一种录音机,每台售价从220元降低到12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的列式是(d)。
5、王力宏4月5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000元,月利率是0.12%,到6月5日,他可以得到税后利息是多少元?(税后利息为5%)正确的列式是(b)。
a、2000×0.12%×(1-5%)b、2000×0.12%×2。
c、2000×0.12%×2×(1-5%)d、2000+2000×0.12%×2×(1-5%)。
四、解方程。
40%x+25%x=1301/5x+3/7=3/7x。
五、只列式,步不计算。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350本,故事书400本。
(1)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百分之几?350/400。
(2)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百分之几?400/350。
六、解决问题。
1、一个食堂十一月份烧煤5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5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50-5)/50=90%1-90%=10%。
答;节约了百分之10%。
2、学校数学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的人数多20%,如果数学小组有30人,那么美术小组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
解设美术小组有x人。
120%x=30。
x=30/120%。
x=25。
答:美术小组有25人。
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外圆的直径为6厘米。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八
一、思前想后,填补空白。
1、圆的位置是由()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决定的。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直径与周长的比是()。
3、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圆形有()条对称轴。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小的是()。
5、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它们的直径比是(),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6、如果要画一个周长为50.2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取()厘米。
二、火眼金睛,明辨是非。
出自 CoOCO.NET.CN
1、在同一个圆里,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4、如果一个圆的半径增加3厘米,直径就增加6厘米。()。
5、圆的周长越长,它的`面积越大。()。
三、反复比较,认真选择。
1、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a、3。
b、6。
c、9。
2、用铁丝围成面积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用的铁丝最长。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3、半径2米的圆,面积和周长()。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比较。
4、把一个圆沿着直径剪成两半,它的面积和周长()。
a、面积不变,周长增加。
b、面积增加,周长不变。
c、面积周长都变。
四、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
1、半径为3厘米。
2、直径为8厘米。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3、一只闹钟,它的分针长4m,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昼夜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六、开动脑筋,挑战自我!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十九
一.按韵母归类。
让忍病临品长精本产朋竿成灵讽分榜返彬张盘今跟扔更
尘劲芳半尽染很望人含灿拎森僧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砖头、石头、洗头、两头中的头都读轻声。()
2.漓江的水真清啊!这句话中的啊应读ya。()
3.盖读作儿化韵盖儿时,词义发生了变化。()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括号里的字的意思。
亡羊()牢盛气()人好高()远
口若()河负()请罪各()己见
死得其()()衣足食()发童颜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近义词。
()规()矩日()月()()饥()渴
()心()胆()盔()甲龙()虎()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反义词。
口()心()同()共()不()则()
温()知()损()肥()()入()出
一.句式变化。
1.陈述句改反问句。
家乡的`山山水水多么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2.反问句改陈述句。
对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扩句和缩句。
1.扩句。
灯光照亮了教室。
2.缩句。
渔夫的妻子桑娜毫不犹豫地收养了邻居西蒙的孩子。
三.修改病句。
1.伯父逝世已经整整10年多了。
2.这台录音机外观很美,很实惠。
3.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
4.拾金不昧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一)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巧精致精细)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烤鹅还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走着,一直向着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座堵道)又厚又冷的墙。
1.在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在下面画
2.这段文章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丹麦的作家__________。
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______。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篇二十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05平方分米=()平方米0.06立方分米=()毫升。
2.圆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长方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3.圆柱的体积是75立方厘米,高是15厘米,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把一个圆柱体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6立方分米,则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则底面周长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3.6分米,圆柱的高是()分米。
9.用进一法把252.5平方米保留整平方米约是()平方米,保留整百平方米约是()平方米。
10.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截成4段,(每段仍是圆柱形),表面积比原来增加30.48平方分米,这根圆柱体木头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体积一般比表面积大。()。
2.铁丝是圆柱体。()。
3.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积相等。()。
4.圆锥体的体积总是圆柱体体积的。()。
5.求圆柱形容积,就是求这个圆柱形容器的体积。()。
6.把一个圆柱平均切割成3个小圆柱,那么每个小圆柱的表面积一定是原来圆柱表面积的。()。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把一个大圆柱分成两个小圆柱后发生变化的是()。
a.圆柱的体积b.圆柱的表面积c.圆柱的侧面积。
2.压路机的前轮转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是指()。
a.前轮的体积b.前轮的表面积c.前轮的侧面积。
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a.3倍b.倍c.无法确定。
4.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1.4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分米。
a.10b.30c.60。
5.下面三个等底等高的形体中,体积最小的是()。
a.正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
四、应用题:(共42分)。
1.做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高6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得数保留整平方分米)(8分)。
2.一个圆柱形粮仓,底面直径6m,高3m,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600千克,这个粮仓可装稻谷多少千克?(8分)。
3.一个圆锥形容器,底面直径6厘米,高8厘米。如果把这个容器装满水倒入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圆柱形容器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9分)。
4.一个圆柱形汽油桶,从内部量得它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深8分米。如果每升汽油重0.75千克。这个汽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8分)。
5.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的圆柱形杯子,里面装有6厘米深的水。把一个圆锥形铁块放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离杯口2厘米的地方。这个圆锥形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