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治书读后感(实用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政治书读后感篇一
中华民族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起到清朝的覆灭,前后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在这几千年中,朝代更迭,制度兴灭,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都与之休戚相关。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秦朝的大一统,西汉的辉煌,唐朝的盛极一时,宋朝的积贫积弱,明朝的黑暗,清朝的翻天覆地,都与当时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把一个朝代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这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就是它的根系。伴随着中国的版图不断地扩大,如果没有较为完善、考虑周全的政治制度,这棵大树就难以茁壮成长。从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政治制度是普适的、完美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从中汲取精华,吸取教训。
钱穆先生作为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学者,对于政治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他选取了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五个朝代对它们的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赋税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纵向的比较,进而得出了一些有关历史发展的结论。
初读此书,我对之前不甚清楚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再读此书,我横向地看到了政治制度与整个社会的联系,纵向地看到了历史变迁的轨迹。
政府组织是政治制度的根本,从一朝的政府组织可以看出窥见当时的政治风貌。在中国古代的政府组织的更替过程中,主要存在两对此消彼长、相互制衡的力量。一对是皇权与相权,另一对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力量。中国历史上整体的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衰落,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衰落。过去我们总把古代的政治制度用“封建集权”一言蔽之,然而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出,尽管看起来皇帝处于所有人之上,统管天下各种事务,但实际的政权却是在政府手里的。宰相代表政府,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简单来说,皇帝是国家统一的象征,而宰相则是决定政治的人。在相权极度衰落,皇权不断加强之前,古代政府是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的。因此如果把中国从秦汉以来的政治制度都描述为“封建统治、皇帝专制”恐怕是不合适的。在秦汉时,我们有郡县制,中央政府设有三公九卿,宰相统领行政权。到唐代,相权被分割,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职权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宰相的权力;到宋代,相权愈加衰落,只剩中书省在皇宫内承旨,设立了专门的选人用人机构,财政、军事权也被分割,皇帝专制也随之加强,但还并未形成完全的皇帝专制。而到了明清两代,宰相被废除,行政权落入了皇帝的手中,此时才是真正的皇帝专制。历史上有明君也有昏君,但即便是明君也难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不会有充足的精力来独自治理好整个国家。皇权的加强是权力欲望的膨胀,是对拥有的权力的一种不安全感。从皇权的大小与社会兴衰的关系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过度的皇帝专制是朝代覆亡的一大原因。
纵然适当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但过分的专制给整个国家带来的活力的缺失确是不可估计、难以弥补的的损失。在历史上,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如何管理好这一大片土地是一大难题。如果过度中央集权,地方政治将会失去活力;而如果过度放权,则会出现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稳定。由此观之,集权和放权的平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的平衡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回看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发现,在汉唐时代,重要的是解决地方的混乱问题;而在明清之后,更大的问题则是如何避免过度集权使整个国家失去活力。
土地是古代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所有制影响着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钱穆先生在书中说:“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这描述的是先秦时的井田制,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上被贵族占有,农民只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但随着私田的开垦,这种制度也不复存在。到了汉朝,则实行的是土地的私有制,国家向土地所有者进行征税。但土地私有制带来的是土地买卖兼并的情况,富人拥有大片土地,而穷者却没有赖以生存的一亩地。而唐朝则是沿袭了南北朝和隋朝的均田制度,国家将土地分给无地耕种的农民,在耕种一定年限后土地归农民所有,在死后归还国家,此时的税额仅为四十收一,极大地为贫穷百姓减轻了负担。
形容政治清明时我们常说“轻徭薄赋”,因此除了土地与税收之外,影响百姓生活水平的还有徭役。在唐代以前,兵役制度是十分普遍的,可以说是“全农皆兵”。由于军队储备是一个国家的必须,取消兵役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尽可能地为百姓减轻负担是统治者应当考虑的。汉代的政治制度在兵役上为人民考虑颇周,在家中有多年连收的余粮时才让壮丁去服兵役,免得家中无人支持;取消了秦朝大一统以来的“戍边三天”的不合理举措,采用以税代役的措施……这样的兵役制度,在体察了民情的情况下,也增强了百姓服役的积极性,这也是西汉繁盛的原因之一。反观宋朝的兵役制度,宋代的募兵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藩镇割据的局面,而且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饥荒之处,把灾民募为兵。募兵加重的政府的负担,而且应募的多是无赖之人,没有纪律性,而灾民身体孱弱,没有战斗力,这就是北宋对外软弱的原因了。到了南宋,军队更加松散,宋代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最废弛的阶段。
由几代的土地制度、兵役制度我们也不难看出为何西汉会出现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而宋朝却在各个方面都令人扼腕叹息了。纵观历代政治制度,得民心者得天下,顾得民生的统治者往往也顾得国家;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的统治者同样也无力拯救国家,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患。
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一标题中,我们就可以明白,在朝代和制度的不断更替中,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全不合理的,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有功也有过,有得也有失。没有一种制度是不论古今皆可用的,政治制度在制定时一定是考虑了当时的时代情况的。政治制度是一朝风貌的根基,也是各朝兴衰变迁的源流。我们在评价一种政治制度时不仅要辩证地看待,更要结合其时代背景,而不能单纯地以现代的眼光评价过去的政治制度。
政治书读后感篇二
我最喜欢的书莫过于钱穆的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摘取了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几个朝代从管理制度框架上去说,看这一类讲历史的书的时候,会暂时从身边的琐碎上抽离,然后你就可以看到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的历史过程中,滚滚车轮下旁窥到人的悲欢、日常、限制、反抗、妥协。
这本书2016年买的,到现在反反复复地看了四年,经常放在手边,时看时新。从过去历史政治制度上看得到现在的一些缩影,对古人怀有悲悯,对现代只觉个人无力。我不是学历史专业的,经常在想,历史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从通俗来说是,以史为镜。可能从历史里去映射出来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架构的认知,对自我的定位,在社会中的自我定位。
也不知道别人看完书,过一段时间能记得多少,这书看了四年,也无法提炼出来到底告诉了你什么,唯独留下了就是各种感受。常态是对于历史,知之甚少,多数是热衷的是各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或者是其他的各种娱乐剧,大多都是符号化的印象。
最近又捡起来翻翻看,真是结合当时心境当时环境,时看时新。
政治书读后感篇三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就应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持续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应能够持续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就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决定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明白什么是自己就应坚持的,什么是能够包容的,什么是就应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状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职责,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们每一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贴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政治书读后感篇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00字,以古鉴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欢迎阅读!
钱穆先生的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在他一九五二年五次演讲讲稿的基础上校正润饰而成,择汉、唐、宋、明、清五代从中央与地方政权组织、官吏选拔、税收以及防卫制度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此书虽不是钱先生一直想写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却足以达到序中所举的目的,即检讨中国传统政治,廓清对传统文化的某些误解;同时梳理出传统政治制度的流变及其背景,以供建立现实制度参考。
正如序中所言,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而我们所受教育,也大体给我如此印象。然而通读本书,才觉并不尽然。自汉代以来,并不能将历朝称为皇帝的“家天下”,因总体而言皇帝和政府在财政、职权方面是存在一定界限的。如汉制,九卿中的大司农管全国田赋收入,支销国家公费,而少府管理工商业的税收,充当皇室私用,皇室不能用大司农的钱。再如唐制,政府的最高命令实际由三省中的中书省拟撰,皇帝只限于画敕而止;诏书随后行至门下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可将原诏批注送还;门下省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只是到了明代,明太祖废去中书省,只留下中书舍人管理和抄写文书,政府权力被大大削弱。及至清代,雍正设军机处,此后政府重要政令皆由皇帝与军机大臣在军机处密议。此其一。其二,皇帝的言行是收到监督的。如汉制,三公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监察范围包括皇帝。再如唐代有谏官,属门下省,专向皇帝谏诤过失。
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最低一级政府中间有很多级,以人心而论,自然是人往高处走,其结果必然是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到中央和高层,而基层则难以吸引到必要的人才。这一局面实在是历朝历代逐步演化而成的,早在汉代时,地方政府只分郡、县两级,全国一百多个郡,一个郡管辖十个到二十个县,郡太守的阶位俸禄和中央的九卿相似,因而县官的地位并不卑微。然而到了唐代,地方政府名义上还是两级,但全国分为十道,中央派出观察使巡视监察,实际停驻地方,成为地方更高一级的长官。当今的省却是始于元朝,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不能放心地方政府,于是在宋制路、府州、县之上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官员统治地方,简称行省。明清承此制,而清朝更是将明代临时的总督巡抚变为永久的,地方官的级别就更多了。至此,县官已被压得太低。
科举制度也是辛亥革命以来备受抨击的,但这一制度对于两千年来社会的发展确有巨大作用。首先,科举制度起到了开放政权的作用,使得政权不再掌握于封建贵族和士族门第;其次,由于政权的开放,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学而优则仕,贫苦的读书人可以一朝成名天下知,而即使是宰相的子孙,若成了纨绔子弟,其家也就渐渐败落;再者,科举考试虽然不可能绝对公平,且也有可能筛去真正有才之人,但它使人才选拔有了相对公平的标准,较之汉代的乡举里选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应是一大进步。但科举制度也有其流弊。其一是造成了“万般为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加之中国社会历来重农抑商,于是世人都愿走读书入仕之途,聪明才智皆用于此,一方面求官者过多,仕途充斥,另一方面工商业得不到发展,近代逐渐落后。其二是一定程度上消磨了人才。考试难免要定标准,如唐代之考律诗,明代之考八股文,本意是选拔真才,客观上却斲丧了许多人才。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之前看过《兴盛与繁荣》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后,又看了一下此门。总体感觉是一点,历史太复杂,往往用一句话概括时,会多少显得有些片面。
来说说《中》,此书以中国历史上几个统一的,有代表性的王朝讲起,汉、唐、宋、明、清一个朝代。
书中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像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现代制度的选择,不应抛弃过去,而全学西方。中国的政治发展了那么多年,必然有其可取之处,不应一棒子打死。发展的不好的,必然会灭亡,像埃及,印度等这些古文明。而中国的文明生存下来了,必然有可取之处。
(这个观点挺恰当,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是个愤青,希望着,少有所学,老有所养。每个人都能靠自己,过的好一点,没有那么多黑暗。希望着能有些改革)很同意一句话,gdp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才是好的。当然,生活水平的某一侧面可以通过gdp反应出来。在现在的中国,可能没有更好的指标来衡量。只是唯gdp论要不得。
另外一个观点是中国并不十足是一个专制国家,至少在汉代,唐代不是,皇权和相权是分开的。而清朝是。
说到汉朝,作者认为,这是吏治最好的一个时期,官员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官员之间的流动也可以。而经济发展的还可以,三十税一。皇帝和宰相,皇帝就好像现在的国会,宰相就相当于美国政府。宰相提方案,然后皇帝通过。中国也有像汉武帝夺权的时候,但是大部分,宰相起管理的作用。
汉朝的选举制造是举荐制。举荐制也有一个不公平的地方,因为古时候有书的人并不多,帛,有钱人才有,所以也有这样一种问题。
再到唐朝,宰相权被分割,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这个还是有相权的。吏治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租庸调,应该是很合理的,可是后来由于实行的问题,被放弃了,成了两税法。汉朝采用科举制了,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带来了问题了,军事割据。
到了宋朝,宋朝太羸弱了,所以,军事上,以防守为主的府兵制,浪费很大,不敢进攻收复,而且还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从别的地方看来,是太祖没有能多活几年,就被弟弟害死了。在行政上,地方也无权,所以造成无法强势。这个中间也有个问题,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对于道德礼术已经崩坏了,如何保证统治,似乎也就这样是最合理的了。
到了明朝,太祖取消了宰相,所以就有很多问题了。成了皇帝专制。虽然后来有个内阁大学士一职,可是大学士一职是官位很低的。虽然太祖还说过,太监不得干政,可是明朝的太监干政是最厉害的。皇帝不愿意批红了,让太监代劳,太监成了“真皇帝”。太祖还实习了,“吾养兵千万,不费民间一粮”,开始是好的,可是这个制度经过那么多年,也有变坏的时候,200多年过去了,竟没有敌过清兵。
明朝的选举制度还是科举,可是已经变成八股文了。对于八股文,作者是这样理解的,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律诗。
到了清朝,对于清朝,作者是贬低的,中间用的我们之称是:“中国人”,当然我觉得用“汉人”更确切一点,可见钱先生对于清朝是痛恨之极了。前朝治国都还是制度,而清人治清则用的是法术。法术的大概意思是暗的,暗的意思就是皇帝直接指挥群臣,通过诣的形式,可是对于外人是保密的,所以一个部门中皇帝单独发号司令,都可以跟皇帝交流,所以你不知道你的同事跟皇帝说什么了,一个部门都在猜忌中,什么事也做不了。清人的统治以满贵族为基础,故清人设置官职,一汉就有一满,并且,汉人是低一等的。同时,把东三省设为禁地,清朝同蒙古,西藏等结盟,蒙古人还可以被封为亲王,而汉人是不可能的。真正汉人当官的地方就是本部十八省,像蒙古,西藏,东三省都不可以有汉人开垦。而除了元和清,其他朝代士人为官,没有像这种统治集团的存在。像李氏集团,像刘氏集团等等,这些联系的存在是很薄弱的。
最后还论证了,中国为什么只能选择革命而不是改革。因为清朝背后是整个满族,如果要让皇帝放权,这些满贵族是一定不会同意的。
看了之后,对于作者对于朝代的论述,有些还是挺赞同的,可是,历史真的太复杂,有些地方还是有失偏颇。
政治书读后感篇五
今天拜读完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掩卷沉思,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书更正了我的历史观,我原以为民国以前的朝代都是封建社会,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秦汉以前夏商周战国春秋时代的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以来的完成统一的历朝历代都是中央集权政权。
以前我以为中央集权就是皇帝说了算,属于专制独裁,其实这观点也是错误的。钱穆大师分析了秦汉宋明清五代,我个人认为是相权和皇权相互博弈制衡,共同组成中央集权政治,天下不是只有皇帝一个在管理。历史上,往往是皇权去侵害相权,造成相权和皇权失衡,给未来留下了隐患。
学到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证看待。教育我看待历史某个事件或人事,不能只以时代意见去评价思考,要考虑历史意见,应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的局限性”。
历朝历代每一项制度的制订,制订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有恶意,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事就会慢慢把一个原本好制度,变成一个坏制度。所以政策制订要随时代发展,不断修正发展,如果死守老制度,早晚老制度会阻碍社会发展,最终不可收拾,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只好推倒重来,好像掉进了循环,怎么都挣脱不了。
国家的财富,一定要藏富于民,或者说藏富与地方政府。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都集中在中央政府的话,那地方政府就会慢慢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
政治书读后感篇六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从五个方面归纳了中国当代政治思潮的演变逻辑:西方与中国、传统与现代、个人与国家、精英与平民、本土化与全球化。此外,作者并没有割裂现代政治思潮与近代史的关联,从八九十年代的许多政治观念(如新儒学、新保守主义)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二三十年代历史的痕迹。
在今天,重建价值体系的政治观点很大一部分被吸纳进官方意识形态(如“以人为本”之于“人道主义”)。而挑战政治权威的思潮已然消失于主流视野内,八十年代的“河殇”、“政治风波”演变成了一个个隐秘而禁忌的政治符号,人们只有当对现实权力的腐败感到不满时才会想起那些大胆的“西化论”。与此同时,曾经竞争激烈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也悄然退场,而在市场化改革中大行其道的新权威主义却无声无息地演变成权威主义。时过境迁,今天中国的思想领域已不像上个世纪那样风云激荡,“一元化”正从上到下控制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加有必要回顾历史上那些闪烁着自由与理性光芒的多元化的思想观点。
政治书读后感篇七
本书的描述大致是如此的:先是基本的,关于文明的概念及其衍生意义;其次是关于当今诸文明如何的形成、发展以及所展现的现实冲突;最后是对文明博弈的未来展望。所有观念铺展的体系核心是为美国当代政治服务的,是为他的价值观及行动寻找合理性根基的一种尝试。文明的冲突确实存在,所铺开论述的事情的整体框架也基本合理,然而对诸文明的内部关系却不是很明确,或是一种以己文明的视角所作的一种合理的文明内根基的想象。(毕竟,文明的复杂是超越个人智慧的存在!)。
首先,从文明的诸概念来进行基本的考察。
什么是文明?就词源而言,文明意指从西方近代文明崛起就西方所遇情况所解释而衍生的含义。而就当今学界而言,至今尚无统一标尺,且尚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而差别也是相当的明显。狭义上就是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而广义则是文化的实体、各种生活的统称、大而无界。
就广泛达成的意见而言,文明具有六种不同的性质。
1、在单一文明和多元文明之间存在着区别。
2、文明被看做是一个文化实体。
3、文明是包容广泛的,是一个整体。文明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文明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同整体之间的关系规定了它们的各个部分。如果文明是由一些国家组成的,这些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多于它们同该文明之外的国家的关系。它们可能更多的相互打仗和更经常地建立外交关系。在经济上将更加相互依赖,会存在普遍的美学潮流和哲学潮流。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
4、文明有终结,但又生存得非常长久;它们演变着,调整着,而且是人类最持久的结合,是“极其长久的现实”。从西方文明的视角而言,文明从诞生到确定,经历的大致阶段为:混合、孕育、扩张、冲突、普遍国家、衰落和入侵。
5、文明是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
6、历史上的文明与今日的文明不同。文明在发展中的每个时期所显现的外部的具体特征并不一样,但是其内核与实质的差别,在不出现重大的问题,如崩溃和篡改之类的问题的情况下,传承会是一贯的。
现世界文明的划分。
就目前世界文明的现状而言,大致可分为五大文明:西方文明,华夏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而每个大文明下又多有几个次生文明。西方文明的次生文明为文明、东正教—俄罗斯文明、拉美文明、犹太文明、美国文明。华夏文明则有儒教文明、日本文明、东南亚诸文明。而已经消散的文明为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借代重生),印加文明。
西方文明史。
就西方文明生成的历史而言,近代西方文明始于公元七、八世纪,在灭亡了罗马帝国而蜂拥至欧洲大陆各不同地区的蛮族,即两大族群:日耳曼族与斯拉夫族纷纷建立以自己部族为核心构建的王国,在一次次的冲击与碰撞中渐趋融合,以。
为世俗的融合建立了一个神权与世俗权力相统合的神圣罗马帝国,以维也纳与罗马为轴心统合起来的西方开始进入了自己的政教合一的沉沉中世纪了!
中世纪的打破,不仅仅是自己内部文明的觉醒,更在于东方毗邻的阿拉伯—穆斯林帝国的崛起,他们的迅速扩张,一度逼近欧洲的中心维也纳,在外敌入侵的逼迫下(以西方自己的视角而言),西方诸国匆忙的组成联军—十字军,进行东征。东征的结果,却是以西方联军的惨败而告结。
外部的失利促醒了西方文明内部民众的觉醒,以文艺复兴为代表的系列觉醒斗争和国家复兴强盛的方式,标志着西方的崛起和西方世纪的到来。
从文艺复兴开始,是以西方文明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斗争方式,特别是陈腐的教义以及国力的整体低下与人民的渴望富裕以及自由、民主的理想的相冲突所构筑的文明内的斗争方式为主线。以科学革命为主线的生产力大跨越导致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的历史,掩盖了同期西方与伊斯兰文明及古印加文明的冲突,且最终以西方文明胜利而告终的方式强行带动历史进入现代社会。而随着十八世纪中、末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预示着西方内部由资产阶级主导的社会的破裂,从而进入了西方文明的二元分裂对抗时期,最终经由一战、二战形成的美苏两大集团长达五十年的“冷战”对抗,而又最终以资本阵营的美国胜利而暂时性的终结了西方文明内在的冲突。而由此开始,西方文明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世界各诸大文明。
而历史事实却是西方在逐个摧毁各古老文明:相邻的伊斯兰文明,有多次的“十字军东征”事件发生;美洲的古印加诸文明;印度文明;华夏文明体系诸藩国;华夏文明主体,中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华夏文明,西方花了两百年的时间布置安排,并用最卑劣的伎俩,在最虚弱的时段给予了致命一击,在华夏处于全懵的情况下做最大限度的敲诈,又转身给了最大的面子,进行了最广泛而深入的文化殖民,利用国别不同而瓦解国人之心,最大限度的竖立了西方文明的优势,而使华夏古文明几近于灭。
二十世纪初,以西方文明内各不同思潮涌入,而诱惑各文明国家变化,以不同国家的身份,且以不同利益驱使、操作之,而无使生怨,反以接受西化为荣,所恨唯一时一地具体之人及事耳,而盖不知西方文明借此而甚嚣尘上,大有一统全球之势。
然而时不与他,文明内应科学、政治、经济诸理念及隔阂所生的怨念已凝结成板块,不通过激烈的冲突而无法解决的时代到来了。一战、消耗了西方诸文明国家的实力,也减弱了对其他文明的实际控制。更由此,而产生了两个对手:一个是种族主义的法西斯,一个是全民主义的苏维埃。两个极端,却诞生于同一母体,兴盛于同一时段,历史往往留下了最荒诞的现实。
二战,终结了法西斯,也认清了西方。然而西方文明的独大和各文明的萧条,而使重心仍在西方,在西方文明。冷战的结束,撕开了一道枷在诸古老文明身上的锁。裂缝,哪怕一丝丝,也让西方文明感受到了危机和不安。四处的扑火和局部战争更凸显了西方文明妄图维持独大的努力和无能。暂时的胜败不足以撼动根本,则文明的大争仍将继续绵延下去,直到一方不支,融合或分裂才有个结果。
华夏文明史。
就华夏文明本身的发展史而言,从中原地区由部落一步步发展壮大,首先是完成了本族群的融合,接着是与炎帝族群的交战,最终完成了炎黄族群的融合。然后开始了华夏的分封制模式。与其说是分封,毋宁说是对一种既存势力的承认,而有了名义上的共主。而历经尧舜禹时代,中央集团的权利越来越大,然而部族势力仍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华夏大地。直到禹子启开创夏王朝模式,才使中央王国与诸侯一样在血统上形成稳固的世袭,而也开始预示着中央—诸侯模式的治国体系才开始进入稳固时期;而其中中央王国政权才有胜出的可能,虽然时间很漫长。
再历经夏商周,中央王国在发展中逐步壮大。然而,新的瓶颈制约着王国进一步的扩大。随着这个千年技术缓慢而有效地发展,中央集团的管理模式与技术、经济发展所相适应的模式发生了脱节,落后的管理手段严重桎梏着中央王国的进一步提升。何况在此时,中央王国出现了一件足可为关键转折的事件:周太子申夺位引戎狄入关,致周由盛而衰,丧失关中腹心,中央王国因之而彻底不振。而诸侯在松动的周王朝监管下,开始进行兼并和变革,由缓慢而激烈,由春秋而战国,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脱颖而出。其中的佼佼者是法家,完成了对管理模式的改革,由上下管理变动为全面管理、全面监督、全面制衡,共治、自治、法治三位一体,最终在秦国由商鞅变法实现,而最终由秦国完成统一,完结春秋战国,完结由黄帝开启、历经夏商周千余年的分封制历史,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治国模式:中央—民众二元制治国模式,没有缓冲而使治国之艰难超乎帝国开创者的想象,而使不出十五年而发生帝国崩溃的危机。
代之而兴的汉帝国在吸收秦帝国灭亡教训的时候,做出了有限妥协,以分封宗亲而不封异姓的有限分封模式有效的缓冲了矛盾,却也使治国不纯粹而留了诸多难题。而在难题的抉择中又毅然选择以独尊一家—儒家—为最后的妥协。充分发挥儒家弱民、愚民、媚君,维护君王等级制的学说,而使国家在此形势下定型而形成二千年的专制时期。
政治书读后感篇八
这是我读过的外国人写关于中国文化的最好的几本书之一。先读过的自然是瑞典人林西莉的《汉字王国》和《古琴》,还有韩国人金成熺写的那本介绍中国染料的《染作江南春水色》。
这本更难读些,因为是学术专着。读这些书的时候,我总是在想,都是些外国人,怎么会了解这么多关于中国的东西,比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得多很多,这个问题一直都让我纠结,就像我想教andy学诗词,他不很感兴趣,我也很纠结。
姜斐德写这本书,不但要了解中国宋代的书画,还要对中国的传统诗词有较深的了解,而且还要融会贯通,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书画诗词间的联系。这本书的内容,读后,我觉得很有道理。
书画艺术传到宋代时,文人士大夫之流的文人画开始流行,那种清淡深远的意境,与当时作画的文人士大夫所处的背景情形相结合来看,你说在画中、画配诗里没有政治隐情,是很说不过去的。姜斐德从“千年潇湘怨”开始说起,追述从舜帝、湘妃,屈原宋玉贾谊,到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与潇湘的渊源,再说到宋神宗时的政治变局,诗画隐喻与相融的格局,潇湘八景的出现与发展,以及之后的历史事件、诗画作者之间的酬答……等等这些,让我们一点一滴地了解不仅仅只是书画与诗词之间的联系,还有历史,掩藏在历史后面的具体的那些伟大的诗人、文人士大夫们在诗画之间所隐逸的感情。
我喜欢这本书,2010年11月7日购买,到2011年8月5日读完,每次只能读一两页,甚至有时候只读了半页,期间很多段落,我也是反复阅读了好几遍。像我从书中了解到,杜甫,是在北宋王安石时代才被推崇为“诗圣”的;山水画的高潮,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写实画被朝廷重度打击之后,才出现的`;苏轼和王诜之间的诗画酬答与当时朝廷政治形势的关系;关于律诗运用历史典故隐喻来针砭时事,关于押某一首诗同样的韵;还有关于四眠蚕的出现,至少在宋代还是三眠的情况(有苏轼的诗句“人间何有春一梦,此身将老蚕三眠”);关于山水画高远、深远、平远的描述;还有书中所配的那些精美的传世名画,无一不让我沉浸其间。
读书,关于历史文化,这些书籍,都是让我点点滴滴地积累着所得……
姜斐德引用了玉涧的配画诗“四面平湖月满山,一阿螺髻镜中看。岳阳楼上听长笛,诉尽崎岖行路难。”姜斐德解释“一阿螺髻”“指的是释迦牟尼”,我猜想她可能没有去过岳阳,不知道洞庭湖中的君山就像是螺髻的形状,刘禹锡有“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样的诗句。“一阿螺髻”应指的君山。
虽然说本书中关于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喻,还有那么一、两个地方讲得有些牵强,但仍是不失为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