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还可以提高我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一系列的心理作业,这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体会。以下是我在完成心理作业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心理作业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心理测评和分析,我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比如,通过MBTI性格测试,我了解到自己偏向于内向和感觉型,这给我在与他人交流和解决问题时提供了指导。此外,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我也得以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并积极地寻求改进。
第二,心理作业帮助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心理课程中,我们经常会进行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通过这些活动,我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在小组讨论中,我不仅学习到了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还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别人接受。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而通过心理作业,我得以锻炼和提高这些技能。
第三,心理作业让我深入了解他人。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进行观察实验,并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活动,我学会了更加仔细地观察他人,并从他们的行为中推测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不仅提高了我的观察力,还提高了我的同理心和洞察力。这些都是在与他人相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心理作业,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与他人沟通。
第四,心理作业帮助我认识社会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与社会相关的内容。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了解到了许多社会现象的背后原因,比如群体心理和道德发展。通过完成心理作业,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心理作业帮助我发展自我。通过完成心理作业,我不仅学会了自我观察和反思,还学会了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这些都是在追求自我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心理作业,我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去改进。这种个人的成长和提升不仅对我的大学生活有益,还对我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心理作业在大学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完成心理作业,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深入了解了他人,认识了社会现象,以及发展了自我。这些都为我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因此,我将会继续学习心理学,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所学,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加积极和健康的环境。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二
人生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我已经踏入人生第20个年头了,借心理健康课的这次作业,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认识自我到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自我的分析和一些心得体会。
这门课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大学生活各个方面,不论是学习、恋爱、人际交往甚至就业、职业生涯规划,都有专题一一为我们解答。这些所设置的专题都是我们大学生非常感兴趣或者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老师就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过程及心理活动,什么是爱情、恋爱动机、择偶过程、感情纠葛、失恋问题,都一一有所涉及。许多我们困惑不解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豁然开朗。关于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多个专题也都曾提到了。在课程中也能交到许多朋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可贵的是,课程的设置也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问题。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我就是非常严重的拖延症,做事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有意识去做。而我也在这门课中找到了解决方案,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听取建议,同时可以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把拖延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最后开始做事。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教我正视了自己问题,一直以来或许我不敢面对,想改正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老师课堂上的小小指点,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们要成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经过心理课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认识和完善自己,还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首先从认识和完善自己说起吧,我是个热情开朗,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强的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我不喜欢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的人。在集体中我比较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但是我的情绪不是特别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特别是遇到一些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会有一些情绪波动。我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我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我很注重个人原则,在不触及到原则底线时,我都比较愿意去做。在集体中我比较引人注目,对人对事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但我能很快的调整过来。
心理课上我们还做了气质分析,通过课本上的测试,我了解到我是一个多血-胆汁混合型的。通过气质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自己,因为它是最基本的心理特征,通过对气质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由于我是混合型,就拥有双重特点,应该避免粗枝大叶和感情用事等消极特点。
专业兴趣上,我比较喜欢理工类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了文科,其实我真的很想学地理,到了大学,文科生却不能选择地理专业。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我做过一次人格分析和职业分析,鉴于测评结果,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创新型。我认为这很符合我的专业需要。
我没有心目中特定的英雄或者偶像,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做得好或者独特的地方,人无完人,也没有必要盲目崇拜,做自己,开心就好。
我有自己理想和奋斗目标,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我会持续地去追求。来大学之前我是想转商学院,考虑到我的数学和性格真的不适合,在和家人商量过后,我决定转去文学院,以后成为一名教师。因为我是一个特别恋家的人,当老师有很多假期,还可以和学生时代一样经常放假回家。特别是当家里发生一些变故以后,更加坚定了我要当老师的决心。
经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也制定了完善自我的方案:
1、经常参加户外运动,调整自己的呼吸,以此缓解学习工作压力。
2、多多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消除自己在大场合的怯场心理。
3、情绪不好时多与心理咨询老师沟通,从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不好情绪。
4、每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规律。如何检验效果与目标修正每月进行一次,要与自己的情况相辅相成,随时进行调整及修正,订立阶段小目标。更多的与外因和内因相联系。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
然后再说我学会的很多与他人的相处之道。我知道当彼此遇到误会,要换位思考,要宽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说出来。忍一尺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论与多少人同处,总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不可特别与一两个人亲近,却与其他的人疏远。尤其不可袒护自己所爱的人,一有这种情形,势必引起别人的嫉妒,许多纠纷就因此发生了。父母对子女,师长对学生,上司对属员,兄弟,姊妹,同学,同事,彼此中间都必须谨防这种情形。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及时沟通,与父母之间要敞开心扉,不要制造矛盾。平时父母管我,我心里感觉很厌烦,现在我什么事都尽量为父母朋友和家人着想,通过上课,我变了很多,希望有机会上更多这样的课。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三
在还没学心理课的时候,我就对心理学有着一中莫名的感情,也说不清是怎样的感情,了许多多。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安慰自己: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成功时,快乐时,也不要太自满,要学会居安思危。
心理课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通过上心理健康课,让我终于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为我们操心,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人,让每个人得到关心。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但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就如同我们的朋友一样,我们要凡事真诚。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作真诚的事。自己有了什么错失,应当坦白承认,切不可设词遮掩;有人责备劝导你的时候,要存着谦卑感谢的心领受,切不可羞恼拒绝。与人同处不可有虚伪的客套,但总要彬彬有礼,举止中节,使人在你的动作举止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多爱人才能多得人的爱,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宽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宽容,多体恤人才能多得人的体恤。你发出去的是什么,你得回来的也是什么。
最后这个学期的心理课也即将结束了,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的大学生活的十二分之一过去了,想想抓住了什么,后头一看并没有太多硕果。继续努力吧,让自己做得更好!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四
近年来,大学心理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与认可。作为一种新颖的表演艺术形式,它不仅具备了传统话剧的表现形式,更在情感表达和心理描绘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在我这短短的三年大学生涯中,我有幸参与了数次心理剧的话剧表演,虽然每次表演的角色和题材不同,但是它们都让我深受启发和触动。下面我将从“揭示人性特点”、“探索情感世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塑造自我形象”和“拓展人生经验”五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大学心理剧真正打动我的是它揭示人性的特点。心理剧通过舞台上演员的情感表达,深入地探索了各个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揭示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人性和生命真相。例如,我的一次表演是扮演一名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我通过这个角色体验到了一种在生活中可能从未遇到过的感受:受到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恐惧,但我也深深感受到,在这种状况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确实很紧密,并且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他们也都有着自己无法轻易表达的某些爱和归属感。心理剧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人性,也增强了我对生命和情感的敏感度。
其次,参与大学心理剧的体验也让我更具探索情感世界的勇气。当你扮演一个角色时,你需要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深入地体验到他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总是被角色的情感所感染,仿佛能够跳脱人物去直接体验情感。这一点非常宝贵,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躲避和避免某些情感,让人难以突破自己的自我限制。但是,在心理剧的表演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拥有了更多去体验与表达情感的勇气和意愿。
第三,大学心理剧也让我更好地提高了人际沟通的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协调,才能达成一场成功的表演。这需要我们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学习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和其他人有效地沟通。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技能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心理剧不仅在表演中教会了我如何沟通,也教给了我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他人的能力。
第四,大学心理剧也有助于塑造并提升自我形象。在表演过程中,扮演一个角色需要我们去深入体验他的性格和思想,让自己在某些方面和角色相连。正是因为我们要扮演一个有思想情感的人,我们更容易理解什么是“人”,所以大学心理剧也在潜移默化中帮我们更好地发掘和塑造自我形象。我曾经有一个扮演“反派”的机会,我的角色需要背负着许多负面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慢慢能够理解和同情他,感受到了一份自我宽容和包容,在心理剧中塑造的自我形象也正是这种包容、理解和关怀。
最后,心理剧成为我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它让我拓宽了人生的经验和视野,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我这样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来说,心理剧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别人,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人的情感生活是多样且复杂的,更加注重去珍惜和体验人生的真谛。
总之,在这三年时光中,大学心理剧陪伴着我一路走过,让我体验到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阅历,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表演艺术的喜爱与热情。它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感官和灵魂上,都让人有着极为深厚的感受,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和情感的美好。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五
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年级组长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行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德领组、医务室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为主体的作用,不时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相关培训和交流,同时还将教师心理健康专业培训纳入到校本培训的范畴之中。我校从20xx年开始先后邀请了徽州师范的金水老师来校做专题讲座,邀请“知心姐姐”报告团和南京大学心理研究课题组成员来校为教师和家长做报告;我校舒立新老师参加省陶研会归来为全体教师作了《全面把握当今学生特点,积极实施有效教育》的汇报辅导报告;从20xx学年度开始我校开始实行班主任月例会制度,以此来加强理论探讨,交流工作体会,探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扎扎实实地落实行动上,学校要以师为根,以生为本,一切从“心”开始,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
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温謦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在实小这个乐园里,我们的孩子喊出了“同在蓝天下,雏鹰展翅飞”的快乐口号,发出了“在这里起步,让明天更美好”的呼声,并以此作为学校宣传橱窗的主题,每一期橱窗内容的更新,都成了学生们肯定自我,张扬个性,展现魅力的所在,引来了居民驻足观看。很多的家长和同行都说:你们的氛围真不错,做你们的学生幸福。学校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多元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心理。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为此学校一方面积极开展和谐校园的创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诸如“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等,以提升全体教师都能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觉性。老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和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帮助解决。
例如我校上学年六(1)班的学生汪同学,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她,尤其是爸爸,对她视若掌上明珠。可就在她8岁时,爸爸被诊断出患了一种不治之症——肝癌。为了攒钱给爸爸治病,妈妈一边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一边忙打理着自己的店铺。爸爸在病情稳定的时候,也坚持给妈妈帮忙。汪同学对于这样的打击,她还是无法平静。上课时,汪同学变得神色游离,精神萎靡不振,班主任发现后就主动找到了她,向她了解了情况。经过班主任的悉心开导,了解了实情后,班主任通过耐心细致的开导,使学生紧皱的眉毛舒展开了,孩子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教师只有成了让学生可以信任和依赖的朋友,就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吧。
贴近实际开展特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谈论与学生关系密切、学生最想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为此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多次开展了学生心理调查活动,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学生反映的以心理适应问题居多,如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是生活、交友、认识自我问题等。
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如二年级(1)班里有个姓张的同学,是个小姑娘腼腆、胆小。老师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站起来,总是低着头,脸涨得像块红布,说话的声音都打颤。一次主题班队会,同学们要演出,班主任老师就有意锻炼这个小姑娘的意志,在班上提议让她担任一个角色,演“小白兔”,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敢”。“试试吧,老师相信你准行,”班主任老师亲切地鼓励她,“大家帮助你多排练几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从此,张同学变得大胆、开朗起来。还有的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了以“知识越学越有趣”、“我不做小拖拉”、“同好书交朋友”为内容的心理辅导,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校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活动,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坚持开展以《守则》、《规范》为基础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益;坚持开展路队、“两操”、卫生等“五项评比活动”,教育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根植下“人人为我,我为大家”的种子;坚持开展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如“春秋游活动,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寻访家乡巨变,走进街心公园清除垃圾、走上街头文明劝导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去锻炼,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坚持暑期开展“走进军营,走进红色老区”和“勤奋努力,走进文化科技”夏令营活动,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今天,磨练意志品格,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我校还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局域网、多媒体教室和学校网站等为物质基础,组织开展“每周一歌”、“英语每日一句”、“师生来稿每周一播”、“‘校园之星’每月一评”、“学生佳作网上登载”、“德育天地网上交流”、“大课间活动我来评说”等,以真正起到了沟通、咨询、宣传、解惑的作用,既解决了学生的心理疑难,又给学生指明了方向,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各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学活动和学科知识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如:教学《比金钱更重要》一课时,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较多地生活在亲情血缘关系中,过多地接受着别人主动的奉献,所以他们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为别人着想的意识不强,人际相容性差。同学之间的不和谐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问题。遇到问题进行换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能主动地理解、关心、帮助别人的有效方法。
而该文讲述的是“我”深夜开车回家碰坏了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我”在四下找不到人的情况下留了纸条希望车主和“我”联系,后来,车主致电表示感谢,并拒绝了“我”的赔偿,告诉“我”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是人与人之间那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可贵。教师课前假如布置学生了解身边同学间曾发生的小摩擦及解决情况,并思考这是否是最佳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将自己处理得好的事讲给大家听,对那些能站在他人立场思考、看待问题的学生加以赞赏,这样一来,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少了,班里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关心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
再比如《落花生》一课,就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教育。结合花生虽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告诉学生一个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紧,只要他努力,勤劳,关心他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该自卑,而且应该比别人更自信的生活。这样就利用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复了自信。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学生虽然和同学合作了,自己却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得出的答案其实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出,个人做不到的事,凭借集体的力量有时轻松就可以完成。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当然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吝啬语言评价,大多以商量的口吻,鼓励的语气,启发式的询问,而且多年来我校教师坚持在填写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单时,只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避免了对学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就做到了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牵手构建学生心灵成长有效平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是我校家校结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步伐和家长学校向纵深发展步伐的一项新举措。为此,我校网站开辟了“网上家长学校”、“校长信箱、校长博客空间”平台,精心编印校刊——《家校园地》,开辟了“家校通”,利用这些途径重视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些特殊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以便及时了解、跟踪、疏导、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学校以创建现代家庭教育课题研究之成果——“快乐学习型家庭”为载体,提倡“大手牵小手,共同向前走”的理念,开展“亲子共同成长”活动,利用家长学校授课交流育儿经验,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人方法,努力构建具有“优美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家庭心理、积极的家庭行为”特征的家庭教育新格局,提高家庭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家庭与学校相结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培训内容,先后多次邀请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向家长传授心理辅导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联谊活动,走进彼此心灵,共育一代新人。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起步,却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诸如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缺少应有的指导和培训,几句加强自我学习的口号式话语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现在学生难教已是普遍性问题,再加上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单亲家庭学生在迅速增长,而导致的'问题学生数越来越多,班主任教师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苦口婆心疏导教育,教师负担重、责任大,已到了难以承受之地步;加上良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出现了问题一股脑地责怪教育如何如何失职,学校、教师肩负的精神压力太重太重……其实在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心灵成长,真可谓是任重道远啊!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20xx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在学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后,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以前在我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其次,大学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我对目标难以把握,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刚开始面对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会我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适时调整。它鼓励我积极投身实践活动,走进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正视人生舞台后面的许多真实情景,领悟人生的哲理。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大学生心理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不仅关系着我们个人的德性,也与我们的前途惜惜相关。从现在开始,培养健康有益的心理。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六
大学生心理会议是每个大学生心理学爱好者都渴望参加的盛会,我也不例外。参加会议的这一天,我早早就坐在会议室外等候,心情异常激动。期待在会议上能够听到一些前沿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同时也希望通过参与讨论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和认识。
第二段:丰富的主题演讲。
会议一开始,主讲人就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心理学的知识海洋。他们针对不同主题进行演讲,某位心理学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活,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另一位专家则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等角度展开了探讨,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心理学的研究过程。每位主讲人在短短的演讲中都传递着深刻的思想,让与会者们听得津津有味。
第三段:热烈的分组讨论。
会议中的分组讨论是我最期待的环节之一。每个分组由不同领域的参与者组成,每个人都带着团队合作的精神进行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不断碰撞出火花。我所参与的分组讨论是关于心理咨询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我们讨论了心理咨询的新技术和新思路,展望了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前景。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我收获颇多,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开拓了思路。
第四段:深入交流与社交。
会议不仅是知识的分享和学习,也是交流和社交的平台。在会议期间,我有幸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彼此分享了学习和实践经验。在休息期间,我还和一位年轻而优秀的心理学家聊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科研和心理咨询的话题,对我的学术道路有着很大的启示。这次会议不仅扩大了我的人脉圈,也使我感受到了心理学学术界的温暖和团结。
第五段:收获与展望。
这次大学心理会议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重要的经历。通过参加会议,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感受到了学术界的热情和团结,在和各路专家学者的交流中也得到了成长。回想起这次会议的点点滴滴,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追求心理学学科的卓越,也期待下次的会议能够再次深入学习和交流。
总结:
大学心理会议的丰富内容和热情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参与会议,我不仅学到了更多专业知识,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次会议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心理学的信心,同时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心理学的大门将会为我展开更加广阔的天地。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七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
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完成了大学心理学(二)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可以从你的心里网上说出你的愿望,你的梦想,从三观的方面说,你的价值观,爱情观,以及事业观说明你这个人心里十分的正常。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八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之骄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九
随着时代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压力,在中小学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应试教育,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考试,因为仅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考上好的中学、大学。可是此刻我们考上大学了,这些压力就离我们远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大学里我们同样要应对很多的压力,有考试的压力,还有就业的压力。这么多的压力压得我们喘可是气来。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心理健康课是必不可少的。
在心理课上,我明白了所谓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完整和正常,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心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成一致,坚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即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通俗的描述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和社会都抱有进取的态度,异常是遭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如失恋、失业和生病等,能够主动的去应对、学习和寻求帮忙,在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表现出一个人具有解决问题、应对压力、适应人生各种改变的本事。
经过个人的感受与经历,我愈加觉得心理健康课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高校都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前方的道路是曲折的,可是也是光明的。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对心理健康的重新认识与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在大学里,许多同学都因为课程较少、压力大于是就沉迷于网络游戏,到了最终就无法自拔,于是他们为了打游戏就开始荒废学业,开始连课也不去上了,整天呆在宿舍,坐在电脑前。甚至是不分昼夜的打,这不仅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使得他们的心理开始变得扭曲了,可能分不清自我身在虚拟的游戏中还是现实的世界里。这让他们变得孤僻了,不善于与人交流,他们只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于是他们有的模仿游戏的场景去杀人,连自我的亲人也杀了;也有的猝死在电脑前,结束了自我的一生。
坚持欢乐人生的秘诀是:1.学会宽恕他人2.要有目标和追求3.经常坚持微笑4.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5.乐于助人6.坚持一颗童心7.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相处8.坚持幽默感9.能处变不惊10.有几个知心朋友11.常和别人坚持合作,并从中得到乐趣12.坚持高度自信13.尊重弱者14.偶尔放松一下自我15.具备胆识和勇气16.不要财迷。倘若我们能够做到这些,那我们就能够坚持心理健康、拥有一个欢乐的人生。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十
近年来,大学心理会议在许多高校中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因此对这次即将参加的大学心理会议怀着满满的期待。我期盼通过参与会议,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大学心理教育的现状和进展,以及心理学在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我希望借此机会,不仅可以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识,而且可以学到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技巧,为自己更好地面对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第二段:会议中的收获和印象深刻的主题演讲。
在会议中,我聆听了一位心理学专家的主题演讲,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演讲中,专家提到了大学期间学业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例如适当安排时间,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等。他还引用了一些实际案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这个主题演讲,我开始思考自己在大学学业和兴趣追求上是否存在心理压力,以及如何调整和处理。这场演讲让我对大学心理问题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使我更加重视起自身心理健康的状况和发展。
第三段:会议中的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带给我的启发。
在会议的小组讨论环节中,我与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大学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我们共同交流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思考,并从彼此的分享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启示。通过小组讨论,我发现每个人在遇到心理困扰时的应对方式和心得都有所不同,这让我意识到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有多样的解决途径。同时,与各位同学的互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大学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分享和沟通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互动,我切身体会到了心理会议所强调的“与他人联系、发现彼此共通之处”的核心理念,这对我提升个人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第四段:会议中的实践体验和建议的实施。
在会议尾声,组织者安排了一系列与会议内容相关的实践体验环节。我们学习并实践了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包括呼吸训练和放松训练。通过这些实践,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些方法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提升的有效性。我决定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和焦虑,并鼓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们也尝试这些方法。同时,通过会议,我也了解到学校提供了一系列的心理咨询服务,我将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以确保自己的心理健康。
第五段:会议之后的思考和追求。
大学心理会议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追求。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积极参与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我也计划成为校内心理健康促进的志愿者,为其他同学提供帮助和指导。此外,我还希望将来能够参与更多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项目,不断提升自己在心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在个人成长的同时也能为他人的心理健康作出贡献。
总结:通过参加大学心理会议,我不仅获得了专家的指导和智慧,也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会议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心理学认知之门,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心理学知识的热情。从此,我明确了自己对心理学的追求和期待,并将以此为动力,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十一
心理书籍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和面对问题的资源。阅读心理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阅读了不少心理书籍,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情商》、《降低压力的艺术》和《心理学与生活》。
第二段。
《情商》这本书是我在大学课程中的必读书目。这本书强调了情商对于成功和幸福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培养情商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情商高的人所具备的各种属性和技能,例如情绪管理、沟通能力,以及对他人的洞察力。我深深地意识到,在当今社会,情商远比智商更为重要。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深入地理解了情商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如何培养我的情商,为我未来的职场生涯做准备。
第三段。
另一本书《降低压力的艺术》则帮助我更好地管理我的压力和焦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期末考试、求职准备等。这本书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如如何采用冥想和放松技巧来减轻紧张情绪、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和事务,以及如何通过适当的睡眠来帮助身心健康。这些知识不仅对我在大学的学业有所帮助,同时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第四段。
我最喜欢的一本心理书籍是《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和应用,例如个体差异、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我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了关于个人行为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理论,以及它们是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和职业领域中的。这本书也强调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和判断推理的重要性,这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启示。
第五段。
总之,心理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我非常感激这些书籍带给我的帮助和实用的建议。我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拓展我的心理学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我的生活和职业领域中,为我的个人和职业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十二
虽然说我有时候喜欢写一点小文字来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习惯,也早就想写一篇关于自己上大学以来在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的文章,但囿于没有一个好的契机来动笔,所以就迟迟未写。现在,既然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心理课后的感想的文章,那么我就利用这个机会来写一下。
我本人对心理学哲学一类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应用好心理学对我们的成长以及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对心理学的认识是比较客观的,怀着对心理学的热爱,每次上课我都尽量去早点坐前面一点,尽管每次上课前两排坐的人很少。每次上课我都很认真地在听,认真思考,这也是我的一种上课习惯,在课堂上,我发现老师讲的很多观点我都有很深刻的体会,往往我的观点和老师的不谋而合时,我心里就乐呵。
我是湖北人,20岁差两个月(不知为什么很关注自己的精确年龄),经历过两次高考。第一次高考,一本线没过,只能上好的二本。考后那段时间我一直在上与不上二本之间纠结,最后还是家长亲戚的说服下选择了复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有实力考上好的学校,只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因为就读的学校是全市最好的学校——仙桃中学,竞争力很强,本身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再加上高考前一段时间患上了荨麻疹影响了复习进度和考试心态,所以考得很糟。
我想复读那一年是我高中阶段最为轻松的一年。复读那年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学会了淡然面对一切。那个时候我脑中只有一个想法:既然来复读了,那就没办法,除了复读我还能做什么,只能随遇而安,这个阶段总会过去的,所以就认真学习吧。可以这么说我现在的人生方式就是随遇而安。因为有过了高三,觉得一切都不是那么难了,而且我不相信自己再学一年还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所以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很小。在课后我从不强迫自己花时间学习,更多的是和同寝室的人一起玩乐,除此我做的仅仅是上课认真听讲,晚自习认真自习。说真的,那时候不再觉得学习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反而觉得是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我想这跟我的思想转变有关吧。
由于有个平和心态,二次高考前一点都不慌张,倒是有点生活就继续这样下去的想法,整个人也淡定得要命,完全没有因为高考而有所不同。我原本的目标是武大,不过可惜,没考上,来了地大较好的专业。
在第一次高考之前,我也曾憧憬过:只要进了大学就会很轻松了。但是,在复读的时候我就不这样想了,而是认为人的一生不会有绝对轻松时候,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压力,人要善于从压力中寻找快乐,而心理学就是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吧。所以我不会跟其他同学一样,在高考之后放纵自己,做些诸如熬夜泡网吧、k歌之类的事,而是表现得不过分的高兴和悲哀。
以上就是我大学之前的简短经历和思想变化。
在来到地大这个全新的环境后,我发现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几乎是360度大翻转,一改以前幼稚、恶搞的风格,变得沉稳、深沉、少言、理性与感性兼具。连穿衣风格也变了,喜欢穿黑色的衣服,除了一双从家里带过来的一双黄蓝相间的鞋。这些变化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我吧。可能以前的我内外不统一,总是扮演小朋友式的角色,但内心渴望成熟,而且太善于伪装自己,把自己的想法都藏在心里,很少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性格完全是压抑的,得不到舒展。现在到了大学,没人知道以前的我是什么样,这样我完全可以丢掉以前的状态,重新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塑造自己。总之,这些变化让我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认识了自己更进了一步。
记得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我想弄清这些问题主要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究竟想要什么,找准自己的方向而不至于在大学生活中迷茫。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大学生,大学生就应该有大学生的特点,我们的天职就是学习。从上学开始我就告诫自己,我来大学是来学习的,学真本领的,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不是来混文凭的。我想给自己一个充实的美好的大学,在学校里我常把自己当作大二或大三的学生来要求自己,学着他们的做事风格,有时候还真的觉得自己不是大一的学生了。有一次,我在学校西区的复印室淘资料,那老板问我是大几的,我说是大一的,她很惊讶,说我看起来不像是大一的。我又问她说,我看起来像大几的,他说我看起来像大三的。可能是我蓄起来的胡须给人一种错觉吧。因为有了希望,所以我每一天都充满干劲,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前都不知道充满干劲是多么让人舒服。
我发现,人认识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除非是对心理学有深入研究的。人认识自己往往要借助外物,比如心理咨询师,或者书籍。最近我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心理咨询网站,叫心理成长()。据我的判断,这个网站是非常正规、专业的。我在这个网站上做了一系列的心理问卷,看到结果后发现自己更了解自己了,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是istj性格、第三型人格的人,知道了自己的心理年龄、情商值。以前自己太关注于比我人,经常在心里拿自己跟别人比,比着比着就把自己给否定了。知道了自己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哪些是擅长的哪些是不擅长的,这样自己就更有目标去塑造自己,打造自己的性格,而不至于迷失了自己的性格。
记得老师让我们写下自己对将来的愿景,我当时很认真地写了。其实我生活愿景的核心是自由,由自己来支配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完全由自己来打造。我觉得我还是个喜欢亲近大自然的人,喜欢听班得瑞轻音乐,喜欢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还记得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喜欢唱歌却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想实现自己唱歌梦想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虽然梦想离自己很远,但只要你坚定地朝它走下去,你就一步一步接近它。举个例子,以前刚上高中时,第一次将高考试题拿来做时,感觉实在是太难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真他妈不是人做的,但是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再做高考试题时,就不觉得那么难了。同样的,现在很多同学说高数好难都不会做,但是我不会喊难,因为我相信,既然高数作为大一的一门课程,那么肯定是符合我们学习能力的。我敢肯定,如果把高数作为一门必学课给高二的学生来学绝对会比大学生学的好。这是因为他们愿意多花时间来做。所以目标或梦想可以很难很远,但只要功夫足够还是可以达到。所以我一直在向自己的愿景靠近。我想这个东西就叫做信念吧。
有一节课的话题叫时间管理,这节课同样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学会说no,分清界线。一旦确定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对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应当说“不”。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同学花大量的时间花在qq之类的无义的事上面。其实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一天之中划分出固定的一点时间用来和同学交流,而不是聊qq。对于不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事不要抢着做,除非是顺带可以完成的。
根据轻重缓急将事情分成四类:重要且紧迫的,重要但不紧迫的,不重要但紧迫的,不重要也不紧迫的。老师让我们回答最先做哪类事,我当时的答案是重要但不紧迫的。对于重要不紧迫的事,我们可以花多一点的时间去做,同时也能保证质量,而且不会陷入重要又紧迫的境地中。对于一件事我不会直接去做,先花几分钟的时间衡量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这样将每一件事分类之后,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大大提高效率。另外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目标原则: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行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及时性(time-based),同样很有用。我很害怕自己颓废、无所事事的状态,所以我会努力找有意义的事让自己做。我想尽管我现在尚不能很好的进行时间管理,但我已经有这个意识了,那么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可以很好处理好这一点了。
关于情绪管理,我想我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老师的人的心理也会生病的说法我很赞同。其实我也认为,如果我们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进行情绪调节,那么情绪可以经常处于积极地状态。我发现自己一个很奇特的心理特征:每当我心里很高兴、愉悦或情绪很低落,就时想来一支烟,但不会在公共场合抽。以前是很讨厌烟的,问到烟味就不爽。但我知道抽烟不好,所以每当我情绪低落时,我喜欢在校园里闲逛,哪里都去,有时会碰到一些让人开心的事。有一次,在操场边碰到了一个____徒,我很耐心地听他讲解基督____为我也比较喜欢宗教,虽然我不信宗教,但是我很赞同人内心有灵这个说法。还有,昨天我去大活二楼去逛逛,那里正好有节目,很多认识的同学在那里。节目真的很精彩,看得挺高兴。我经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跟隧道口的那个情人坡。在图书馆呆累了,就自己到情人坡上躺一下,而且选一个高一点的位置。据此,我发现我到任何地方都没有陌生感,总是能很自在。再进一步说,我不是很想家,因为我觉得心存则近:只要心里有就会觉得就在眼前。
老师拷贝给我的那个《失落的一角》ppt很有意思,很喜欢看,每次看都会很高兴。人不可能是完美的,达到了完美就会失去很多东西。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要学会停下来,观察自己的周围,寻找乐趣。可能以前在高考的重压下,根本就不懂得生活,不会欣赏周围的一切。现在,到了大学,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周围。所以我要学会放慢脚步,活在现实当中。看过一则外国漫画,寓意是放慢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以前对这类的说法很是不屑,现在,不知为何相信人是有灵魂的,但绝不相信有鬼的说法。所以现在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心,加强自己的思想巩固。我经常认为,有什么样的思想或者内心,世界在你眼中就是什么样的。
目前我发现,我很喜欢听轻音乐。以前很不喜欢听,现在却很享受这类音乐,可能我的本性就是追求自然吧。听到这类音乐,心里就感觉非常放松,心情非常开阔,感觉回到自然的状态。我真的很庆幸自己的专业以后能接近大自然去实习,这样我可以欣赏自然风光。
至于人际关系,老师说过,要将自己的交际圈分层,最里是最亲密的,最外的是熟人。我的体会,这个方法不是坐下来把每个认识的人分个类,然后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而是在实际交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处理。我的处理人际关系核心就是尊重、平等、友善。而且我跟年龄大的人谈话毫无压力,也喜欢和年龄大的人聊天。每次遇见熟人都会打招呼,我对同学也不会疏远,虽然说我是喜欢单独行动的人。我发现我对人的外貌印象特别精准,有时侯,只要见过一次面,下次在碰上能认出来,虽然说我视力不好,但眼力很行。往往只需要远远地看见某个人的背影,就可以判定是哪一个人。有两次晚上,我从图书馆急急回宿舍,在路上碰到我们班的一个女生,当时天已黑,我凭她的身影就认出她来了。
恋爱心理这节课是您的助手帮我们上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差距不大吧,我对于他讲的有很多认同点,也很能接受。我记得她说大学恋爱真的是很美妙的事,大学不恋爱很可惜,我当时笑了。前天吧,我在食堂吃饭,遇见两个在地大读了七年的学姐,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就来聊起来了。她们给了我一些大学的建议,其中提到了恋爱这一话题。她们说我赶紧找一个对象吧,先看好一个也可以,我当时也笑着回应的说先专于学习,以后在考虑。其实我之前也考虑过谈朋友这件事。最初想法就是大一先注重学习和改变自己,谈朋友这件事以后再考虑。我在那个心理成长网站测试过,我是属于istj的恋爱类型,很注重承诺,对感情认真。一般我对于女生很体贴,因为这个社会是个男人强势的社会,男人应该向英国绅士一样具有绅士风度,对女人照顾一点。这能这些思想是受曹雪芹《红楼梦》的影响吧,对于那些不幸的女性很怜惜。在恋爱方面我是很谨慎的,考虑问题也喜欢长远一点。真的很想一次就成功,这样就避免很多麻烦。有时候我在想,直接找一个适合的人结婚过日子算了,这样岂不是更省事,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首先是经济没独立,再就是学业没完成。我发现年龄比我大的女生更能吸引,比如,我在图书管经常看到大二大三的女生,拿着考研资料很认真地复习,这样的人更能引起我的关注。而对于那些可爱的年龄小一点的女生只是一种喜欢。记得助手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我也打算尝试去看一下,反正我也喜欢看书,或许这本书对我会有很的大的帮助。
真的很喜欢上老师的课。最后一节课没有去上,对此很抱歉。再次感谢老师给我们上这些课。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十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和挑战。有时候,这些挑战甚至会让我们感到无法承受和应对。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和技巧变得非常重要。读心理书籍成为了很多学生自我调节和治疗的一种方式。我也是其中之一。在大学生活中,我读了很多心理书籍,从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并且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在本文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读心理书籍的心得体会和一些读书技巧。
第一次看心理书籍的时候,我感到很陌生,因为心理学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但是,当我开始读一些简单易懂的心理学入门书籍时,我感到很有趣和开心。这些书籍涉及到心理学基础、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逐渐地,我也读了一些深入的心理学书籍,比如《心理学导论》。阅读心理书籍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需要一个逐步认识和了解心理学的过程。
第三段:学习自我调节技巧(200字)。
读心理书籍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帮助我们掌握一些自我调节技巧。这些技巧包括情绪调节、压力管理和自我安慰等。在我读过的书籍中,最有帮助的是《情绪的语言:我们是如何用情绪表达自我》这本书。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情绪管理技巧,比如不要用消极的语言表达情感,减少情绪冲动和控制情绪等。这些技巧也让我更好地处理了自己情绪和减少了相应的压力。
当我们开始阅读心理书籍时,我们需要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技巧和方法来加强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最简单的技巧是广泛阅读。广泛阅读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增加我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黑色笔小技巧,是我最喜欢的阅读技巧之一。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并记忆书籍中的细节。每当我遇到生词或者复杂的句子时,我都会用笔标记出来。在回顾的时候,这些笔记也能够帮我快速回忆和理解之前的阅读内容。最后,不断地思考和解答问题是一个多彩的学习过程。在每一章节或每个主题后,我都会思考和解答书中提出的问题。这种思考和精神激活也让我更加了解书中的主题和信仰。
阅读心理书籍是一个锻炼自己心灵和精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还能够获取更多关于人类和世界的本质的认识和体会。我的阅读过程中,虽然有困难和挑战,但是总体而言,我更加自信和自豪。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和情感,并且在处理情绪和面对压力时也变得更加自如和成功。让我们不断阅读心理书籍,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机遇,成为更加成功和自信的人。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十四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十五
通过这学期的心理学学习让我明白了,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但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像是这些以前我都是不知道的。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再后来的大学,心理健康课就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课堂,可见心理学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大学以前的心理课都是很肤浅的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与人相处,自从大学上了心理学这门课后,方才知道心理学简直就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可以针对各个行业和人群,心理学首先服务的是自己,只有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处理好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服务别人。
其实心理学也可以说是现代数字化教育的根本课程,现在国人基本数字还是偏低,就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也或多或少的心理会有障碍,现在中国心理学这个行业还是新兴行业,还是初级阶段,而中国人口众多,而且中国一般的人明知道自己需要心理医生进行疏导,为了自己的面子什么的,一般都不会找心理医生进行疏导,而自己又不能自我疏导,到了最后就就会做出对社会,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过激的事情出来。
心理学的发展跟设计一样,跟社会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心理学这个行业也随之发达,人们对心理学这个行业的认知度也随之提高,国家也对心理学这个行业也更加的重视,像是中国以前的七八十年代心理学这们课程都不曾听说过,后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的同时,人们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至此,心理学这么学科即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的进步,尤其是现在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更加的奠定了心理学这个行业的发展的基础。
虽然说心理学这么课程对我们对各个行业都是有很大作用的,但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在学习这们课程的时候,大多都不会明白书中的真意,不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考试起来,就死死的把重点背下来,考试完了,就什么都抛到后脑勺去了,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么课的时候让书’活“。所谓书活就是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我“读书,不要书”读“我,书是为我们人类服务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心理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在社会中与人交往都会或多或少的与人发生过矛盾,那我们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些矛盾和解决这些矛盾呢?这就要用到我们的心理学了。学了心理学我们可以避免与人的不必要的争执,可以避免矛盾的升级。这就是前文所说心理学是门伟大的学科的伟大之所在。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十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各种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让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感到忧虑。大学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包括焦虑、抑郁、失眠、自闭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威胁,也损害了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第二段:个人经历与体会。
我在大学期间也曾经历过心理危机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失眠。由于经常熬夜学习和压力过大,我的身体和心理都出现了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调整后,我逐渐在学习和生活上找到了平衡点,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努力探索自己的内心,我更加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改进自己的表达和交流方式,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最终摆脱了心理危机的困扰。
第三段:如何有效应对心理危机。
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效应对心理危机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及时寻求帮助,不放任心理危机的发展。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生活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缓解压力。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本身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充分运动等等。
第四段:加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心理危机问题,大学应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防护意识。应该从思想教育、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性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了解如何有效控制情绪,积极面对挫折和压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
第五段:总结。
总之,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们应该积极应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最终,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大家要携起手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大学心理体会与心得体会篇十七
公选课的选课可谓用“厮杀”二字来形容,而我比较幸运地选到了陈锡林老师的生理心理课为公选课。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陈老师播放着《youraisemeup》这首很励志很温馨的音乐,突然觉得这门公选课是那么温暖,这是很久违的感觉。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到了有用的有关身体,心理健康的知识,还学到了好多比如为人处事,积极心态这些原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记得有一次听陈老师的课有很舍不得下课的感觉,陈老师在告诉我们男生该怎样对女生,女生怎么好好做好自己。顿时我感到这才是真正的大学,像这样把我们当孩子看,能耐心教给我们这些道理的老师在大学真的很少,所以才那么珍贵。
如果说第一堂课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各个不同学院,年级的同学的相互介绍,前后桌握手,课堂瞬间温暖,那么最后一堂课上让我们最难忘记的就是陈老师告诉我们的“成熟--成熟和年龄无关和大学无关,是一个人对所经历的事情的感受感知”。
记得听过一句话“成熟不是变老,而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作为一个大学生,在面对自己的学业,自己的爱情,没有成熟的心态是不行的。人总是要长大,不可抗拒,总有一天不得不自己独立,而在走入社会之前,必须经历这一个心理上的蜕变。成熟不等于变得现实,而是学会用一种客观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去看待发生在周围的事情,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有自己的想法,才会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人格而不至于一直在追求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老师说“高考后的孩子眼睛里会有一层看不见的成熟,叫惆怅。”虽然很不愿意那么爱闹爱玩的自己在慢慢变得成熟,变得理智,但还是要学会长大。成熟是要付出代价的,总要失去一些自己怎么也不愿失去的获得一些自己也很意外的事情才会懂得。成熟了就不能一直那么天真,总该静下来好好想想。但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熟有代价,更有收获。还是那句话,成熟不是变老,而是在看清问题之后还能继续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用常规来限制自己。
上完公选课,印象很深刻的还有陈老师积极坦然的人生态度,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谢谢陈老师,让我们一起在苏大进步。
今天上午我上了本学期的第一堂心理健康课,上课的都是来自土木学院的土木工程系级的新同学,而这堂课也是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堂课。作为一名老师我感到很庆幸,我可以给可爱的学生上第一堂大学课程。当然,我的内心也很慎重,因为我希望通过这第一堂课,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轻松、快乐和兴趣,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待。
今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突袭的冷空气降临长沙,天空还下着毛毛雨。我起了个早床,希望能够提前二十分钟早早地到达教室等着这一群可爱又纯净的新同学。可是,我竟然很马虎地把东园记成了西园,当发现失误后一路小跑从西园狂奔到东园,希望能够准时出现在教室,以免耽误同学们的上课时间。可遗憾的是,当到达教室时,我还是迟到了三分钟。我站在教室门口,看到一百五六十位同学齐刷刷地坐着,他们望着我,真挚的脸庞上带着微笑,从他们的眼中我看不到一丝抱怨和不快。我向他们微微笑,而内心被他们的包容和理解深深地感动了。
这次课我给同学们讲述的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也穿插了很多的大学生实例。从同学们愉快的表情和热情的掌声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在整个课堂中体验到了轻松和快乐,而我也从他们身上感到被肯定和满足。
自从进入高校,当上老师,给同学们上心理课,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回首这五年的课堂,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堂课,用最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我始终对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真诚用心地去做我应做的,坚持执着地去做我所热爱的。愿一路有同学们的陪伴,让我们彼此都能得到成长。
虽然说我有时候喜欢写一点小文字来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习惯,也早就想写一篇关于自己上大学以来在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的文章,但囿于没有一个好的契机来动笔,所以就迟迟未写。现在,既然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心理课后的感想的文章,那么我就利用这个机会来写一下。
我本人对心理学哲学一类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应用好心理学对我们的成长以及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对心理学的认识是比较客观的,怀着对心理学的热爱,每次上课我都尽量去早点坐前面一点,尽管每次上课前两排坐的人很少。每次上课我都很认真地在听,认真思考,这也是我的一种上课习惯,在课堂上,我发现老师讲的很多观点我都有很深刻的体会,往往我的观点和老师的不谋而合时,我心里就乐呵。
我是湖北人,20岁差两个月(不知为什么很关注自己的精确年龄),经历过两次高考。第一次高考,一本线没过,只能上好的二本。考后那段时间我一直在上与不上二本之间纠结,最后还是家长亲戚的说服下选择了复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有实力考上好的学校,只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因为就读的学校是全市最好的学校——仙桃中学,竞争力很强,本身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再加上高考前一段时间患上了荨麻疹影响了复习进度和考试心态,所以考得很糟。
我想复读那一年是我高中阶段最为轻松的一年。复读那年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学会了淡然面对一切。那个时候我脑中只有一个想法:既然来复读了,那就没办法,除了复读我还能做什么,只能随遇而安,这个阶段总会过去的,所以就认真学习吧。可以这么说我现在的人生方式就是随遇而安。因为有过了高三,觉得一切都不是那么难了,而且我不相信自己再学一年还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所以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很小。在课后我从不强迫自己花时间学习,更多的是和同寝室的人一起玩乐,除此我做的仅仅是上课认真听讲,晚自习认真自习。说真的,那时候不再觉得学习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反而觉得是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我想这跟我的思想转变有关吧。
由于有个平和心态,二次高考前一点都不慌张,倒是有点生活就继续这样下去的想法,整个人也淡定得要命,完全没有因为高考而有所不同。我原本的目标是武大,不过可惜,没考上,来了地大较好的专业。
在第一次高考之前,我也曾憧憬过:只要进了大学就会很轻松了。但是,在复读的时候我就不这样想了,而是认为人的一生不会有绝对轻松时候,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压力,人要善于从压力中寻找快乐,而心理学就是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吧。所以我不会跟其他同学一样,在高考之后放纵自己,做些诸如熬夜泡网吧、k歌之类的事,而是表现得不过分的高兴和悲哀。
以上就是我大学之前的简短经历和思想变化。
在来到地大这个全新的环境后,我发现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几乎是360度大翻转,一改以前幼稚、恶搞的风格,变得沉稳、深沉、少言、理性与感性兼具。连穿衣风格也变了,喜欢穿黑色的衣服,除了一双从家里带过来的一双黄蓝相间的鞋。这些变化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我吧。可能以前的我内外不统一,总是扮演小朋友式的角色,但内心渴望成熟,而且太善于伪装自己,把自己的想法都藏在心里,很少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性格完全是压抑的,得不到舒展。现在到了大学,没人知道以前的我是什么样,这样我完全可以丢掉以前的状态,重新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塑造自己。总之,这些变化让我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认识了自己更进了一步。
记得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我想弄清这些问题主要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究竟想要什么,找准自己的方向而不至于在大学生活中迷茫。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大学生,大学生就应该有大学生的特点,我们的天职就是学习。从上学开始我就告诫自己,我来大学是来学习的,学真本领的,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不是来混文凭的。我想给自己一个充实的美好的大学,在学校里我常把自己当作大二或大三的学生来要求自己,学着他们的做事风格,有时候还真的觉得自己不是大一的学生了。有一次,我在学校西区的复印室淘资料,那老板问我是大几的,我说是大一的,她很惊讶,说我看起来不像是大一的。我又问她说,我看起来像大几的,他说我看起来像大三的。可能是我蓄起来的胡须给人一种错觉吧。因为有了希望,所以我每一天都充满干劲,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前都不知道充满干劲是多么让人舒服。
我发现,人认识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除非是对心理学有深入研究的。人认识自己往往要借助外物,比如心理咨询师,或者书籍。最近我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心理咨询网站,叫心理成长()。据我的判断,这个网站是非常正规、专业的。我在这个网站上做了一系列的心理问卷,看到结果后发现自己更了解自己了,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是istj性格、第三型人格的人,知道了自己的心理年龄、情商值。以前自己太关注于比我人,经常在心里拿自己跟别人比,比着比着就把自己给否定了。知道了自己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哪些是擅长的哪些是不擅长的,这样自己就更有目标去塑造自己,打造自己的性格,而不至于迷失了自己的性格。
记得老师让我们写下自己对将来的愿景,我当时很认真地写了。其实我生活愿景的核心是自由,由自己来支配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完全由自己来打造。我觉得我还是个喜欢亲近大自然的人,喜欢听班得瑞轻音乐,喜欢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还记得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喜欢唱歌却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想实现自己唱歌梦想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虽然梦想离自己很远,但只要你坚定地朝它走下去,你就一步一步接近它。举个例子,以前刚上高中时,第一次将高考试题拿来做时,感觉实在是太难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真他妈不是人做的,但是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再做高考试题时,就不觉得那么难了。同样的,现在很多同学说高数好难都不会做,但是我不会喊难,因为我相信,既然高数作为大一的一门课程,那么肯定是符合我们学习能力的。我敢肯定,如果把高数作为一门必学课给高二的学生来学绝对会比大学生学的好。这是因为他们愿意多花时间来做。所以目标或梦想可以很难很远,但只要功夫足够还是可以达到。所以我一直在向自己的愿景靠近。我想这个东西就叫做信念吧。
有一节课的话题叫时间管理,这节课同样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学会说no,分清界线。一旦确定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对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应当说“不”。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同学花大量的时间花在qq之类的无义的事上面。其实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一天之中划分出固定的一点时间用来和同学交流,而不是聊qq。对于不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事不要抢着做,除非是顺带可以完成的。
目前我发现,我很喜欢听轻音乐。以前很不喜欢听,现在却很享受这类音乐,可能我的本性就是追求自然吧。听到这类音乐,心里就感觉非常放松,心情非常开阔,感觉回到自然的状态。我真的很庆幸自己的专业以后能接近大自然去实习,这样我可以欣赏自然风光。
至于人际关系,老师说过,要将自己的交际圈分层,最里是最亲密的,最外的是熟人。我的体会,这个方法不是坐下来把每个认识的人分个类,然后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而是在实际交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处理。我的处理人际关系核心就是尊重、平等、友善。而且我跟年龄大的人谈话毫无压力,也喜欢和年龄大的人聊天。每次遇见熟人都会打招呼,我对同学也不会疏远,虽然说我是喜欢单独行动的人。我发现我对人的外貌印象特别精准,有时侯,只要见过一次面,下次在碰上能认出来,虽然说我视力不好,但眼力很行。往往只需要远远地看见某个人的背影,就可以判定是哪一个人。有两次晚上,我从图书馆急急回宿舍,在路上碰到我们班的一个女生,当时天已黑,我凭她的身影就认出她来了。
恋爱心理这节课是您的助手帮我们上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差距不大吧,我对于他讲的有很多认同点,也很能接受。我记得她说大学恋爱真的是很美妙的事,大学不恋爱很可惜,我当时笑了。前天吧,我在食堂吃饭,遇见两个在地大读了七年的学姐,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就来聊起来了。她们给了我一些大学的建议,其中提到了恋爱这一话题。她们说我赶紧找一个对象吧,先看好一个也可以,我当时也笑着回应的说先专于学习,以后在考虑。其实我之前也考虑过谈朋友这件事。最初想法就是大一先注重学习和改变自己,谈朋友这件事以后再考虑。我在那个心理成长网站测试过,我是属于istj的恋爱类型,很注重承诺,对感情认真。一般我对于女生很体贴,因为这个社会是个男人强势的社会,男人应该向英国绅士一样具有绅士风度,对女人照顾一点。这能这些思想是受曹雪芹《红楼梦》的影响吧,对于那些不幸的女性很怜惜。在恋爱方面我是很谨慎的,考虑问题也喜欢长远一点。真的很想一次就成功,这样就避免很多麻烦。有时候我在想,直接找一个适合的人结婚过日子算了,这样岂不是更省事,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首先是经济没独立,再就是学业没完成。我发现年龄比我大的女生更能吸引,比如,我在图书管经常看到大二大三的女生,拿着考研资料很认真地复习,这样的人更能引起我的关注。而对于那些可爱的年龄小一点的女生只是一种喜欢。记得助手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我也打算尝试去看一下,反正我也喜欢看书,或许这本书对我会有很的大的帮助。
真的很喜欢上老师的课。最后一节课没有去上,对此很抱歉。再次感谢老师给我们上这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