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优质14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一
根据我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现就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和开题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我校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全部课程结束后,由导师指导,在阅读文献和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拟撰写学位论文的题目向有关导师组作出的选题性论证报告。
开题报告是法律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学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发挥导师和导师组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作用,确保法律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重要步骤;也是所有法律硕士研究生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环节的必需程序。
法律硕士研究生未经开题报告或者开题报告未获通过,则不能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阶段,亦即不能获取学位证书。
开题报告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拟写的论文类型(专题研究、调查报告或者案例分析报告)进行具体设计。
开题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你个人的.新见解;
3、论文的结构、基本框架、主要论点、论据和研究方法等;
4、参考资料(书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来源;
5、论文进度安排、操作方式;
6、需要特别向导师组请教的问题。
开题报告应以书面(打印)方式向导师和导师组提供,字数不少于20xx字。
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进行。
开题由导师组组长主持,全体导师组成员和有关研究生参加。
开题程序为:(1)开题人汇报自己的选题情况,重点介绍论文题目、选题意义、论文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2)导师组对选题及论证提出问题和意见;(3)指导教师发表意见。开题报告会应有记录。
通过以上程序,如果导师组半数以上成员认为选题适当、设计可行,应当通过开题报告;如果认为开题报告存在不足,有可能影响论文写作的,经导师组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后,可以通过开题报告;如果认为选题不当或者存在其他致命缺陷,难以一时解决的,则不能通过开题报告。
由于研究生本人的原因致使开题报告未能如期进行或者未获通过者,可在一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开题。如果再次开题仍未获通过,则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以结业处理。
开题报告通过后,由开题人填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在导师和导师组长分别签字后,报法律硕士办公室存档。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二
土壤特性包括土壤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土壤特性的变异主要体现在这些指标的时空变异上,土壤酸碱度(ph)、有机质、全氮、全、全钾、有效磷、有效钾等均属于土壤化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土壤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特征,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这种变异往往比较复杂,取决于各种内在的(土壤母质、地形等)和外在的因子(土壤耕作措施和施肥灌概等)的综合作用(孙波等,20xx)。
系统变异和随机变异是土壤特性变异的两种来源。气候、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是土壤特性变异的内在影响因素,它有利于加强土壤特性的空间相关性,这种作用在大尺度上表现更为明显;而随机性因素如种植制度、灌概施肥、耕作措施等则是土壤特性变异的外在原因,由于这些因素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因此可以使得土壤特性的空间相关性减弱,且这种作用在小尺度上往往表现得更为强烈(于婧,20xx)。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土壤的形成与发育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不同母质发育而来的土壤,其理化及生物性状上一般也具有比较大的差异(teningetal.,1995)。研究发现,在解释土壤空间变异性时,母质差异相较地形位置更为重要(stoltetal.,1993)。土壤养分的含量与分布和土壤母质有着重要的关系,一般来讲,土壤母质中养分元素含量越高,土壤中养分含量相应地也越高,但在一定区域内,气候条件差异较小,经过长期相对一致的管理和种植,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或将趋于缓和,即来源于土壤母质的土壤特性的变异将逐渐减小,可形成表面比较一致的'区域(李子忠和龚元石,20xx)。
土壤酸碱性是土壤许多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适当的ph值能为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是评价土壤质量和土壤碳、氮库的重要指标,也是限制农业生态系统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grayandmorant,20xx;huangetal.,20xx;cordovaetal.,20xx)。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及其动态平衡是反映土壤健康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高低(李从娟等,20xx);磷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成分,有效磷是土壤素中可被当季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最为有效的部分,是评价土壤供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胡霭堂,1995)。钾作为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光合产物的运输,钾肥还可以增加作物的抗旱、抗倒伏等抵抗逆境的能力,此外钾在改善农产品的外观和品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素有“品质元素”之称,土壤中的速效钾是土壤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土壤钾素供应能力和容量的重要指标。
对这些土壤特性时空变异规律的充分了解是管理好土壤养分和指导合理施肥的基础,也是区域土地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精确施肥和防治土壤肥力退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农田水肥利用效率,改善田间管理,实现土壤资源的有效利用,最终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黄绍文和金继运,20xx;孙波等,20xx)。
fisher统计法、地统计学研究方法、区域化变量和随机函数。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文献综述。
1.1土壤特性变异的研究现状。
1.1.1土壤酸碱性的时空变异研究。
1.1.2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研究。
1.2土壤特性变异的影响因素。
1.3土壤特性时空变异的研究意义。
1.4土壤特性时空变化的研究方法。
1.4.1fisher统计法。
1.4.2地统计学研究方法。
1.4.2.1区域化变量和随机函数。
1.4.2.2内蕴假设和平稳性假设。
1.4.2.3半方差函数。
1.4.2.4克里格法和土壤类型gis连接法。
1.5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研究内容。
1.5.2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1.1经济条件。
2.1.2自然条件。
2.1.3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
2.1.4种植结构。
2.2土壤样品采集与资料收集。
2.2.1土壤样品采集。
2.2.2资料收集。
2.3样品测定和图件处理。
2.3.1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2.3.2样品的测定。
2.3.3基础图件与数据处理。
2.4技术支持。
2.4.1硬件配置。
2.4.2软件配置。
32011年土壤特性的统计特征分析。
3.1土壤特性统计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3.2土壤特性的地统计学分析。
4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
4.1土壤ph的时空变异特征。
4.1.1土壤ph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4.1.2土壤ph值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4.2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规律。
4.2.1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4.2.2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4.3土壤全磷的时空变异特征。
4.3.1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4.3.2土壤全磷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4.4土壤速效磷的时空变异特征。
4.4.1土壤速效磷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4.4.2土壤速效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4.5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变异特征。
4.5.1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4.5.2土壤速效钾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5土壤特性时空变异因子讨论。
5.1土壤母质的影响。
5.2土壤质地的影响。
5.3施肥和秸秆还田的影响。
5.4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三
医药行业素有朝阳产业 的美誉,药学类硕士研究生一直供不应求,因此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设药学相关专业。
据《中国药学年鉴》20xx年卷统计,全国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达到了173个,专业点600个。由于大规模连年扩招、学生整体素质下降、金融危机冲击等多方面的原因,近几年就业率也出现了滑坡。面对现实,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更应重视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为此,笔者对沈阳药科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的择业观进行了调查,探析学生就业心态,找出问题所在,探讨引导对策,以增强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42人,总回收率为93%。
一、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调查显示,有27.96%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35.48%认为有点严峻,32.26%认为一般,即超过六成的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已有认识,也有三成左右的学生较为乐观。基于这种认识,60.22%毕业生选择就业,20.43%选择考博,其余则分别选择创业、出国等。考博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硕士生躲避就业压力的途径,应给予正确引导。
二、对职业的期望大部分硕士毕业生还是期望能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较为稳定的单位(分别为30.1%和33.33%),但随着观念的转变,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去企业开拓自己的事业。整体说来时代的独生子女特点仍然存在,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求稳有余,开创性不足。有关地域的选择,则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地区(40.86%)及东南部沿海地区(31.18%),仅有极少部分同学愿意到小城镇和国家需要的边远地区及农村去。
随着经济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开展,小城市、中西部等边远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研究生就业却并未与这一需求相适应,就业地域不均衡性十分严重,是目前及今后应该需要引导和教育的地方。
在薪资问题上,超过六成的人希望可以拿到4000元以上的薪资,仅有少数人接受薪资低于3000元。同时,接近一半的人希望2年后单位就能给自己加薪,接受4年以后加薪的人仅占6.45%。在调查中,有一半人表示当意向的单位给不到其所期望的薪酬时会放弃该单位(34.41% )或推迟签约(16.13%);另外,有45.16%的人表示,如果超出期望时间,职位或薪酬仍未获提高时会选择跳槽。上述结果显示, 目前硕士研究生对职位报酬的期望值较高,但自身稳定性却较差,存在浮躁心理,对待工作不够踏实肯干,缺乏做科研的吃苦精神,如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既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长也不利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
毕业生在求职时对单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上,将近七成的人将这两点视为首要条件,其次是企业发展前景,而对企业文化理念和员工培训等普遍不太在意。表面上看关注工作地域的人较少,但实际上高薪酬的单位一般都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地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加之年龄偏大,毕业生们在就业时显现出来的功利性也有所增加,具体表现在过分关注短期收益,急于收回教育投资成本,忽视长期累积等方面。
通过调查,大部分人都认为所学专业及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决定着面试的成败,政治面貌、导师名气和成绩好坏对就业也有一定影响。这与药学类院校专业性强的特点相吻合,也表明毕业生对各单位的用人标准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四、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需求就业信息毕业生的求职途径主要还是依赖于校园招聘会(75.27%),不过,由于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强,求职途径也较本科生广泛,包括求助于亲戚朋友、自行上人才网站应聘等。从需求信息来看,毕业生主要希望得到更多的单位信息(58.06%)和应聘技巧指导(50.54%),也有部分人希望有求职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辅导和专业出路的指导。
五、学业规划状况及对行业关注度有41.94%的毕业生表示对研究生生涯做过规划,更多的人(47.31%)则表示未做过规划,另有11.8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在就读研究生时期,34.41%的人经常关注药品行业的动态,54.84%的人偶尔关注,1o.75%则从未关注。医药行业的兴衰成败客观上影响着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因此,药学类毕业生首先应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及其所处的环境做好充分而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做相应规划。而问卷调查中的统计数字不容乐观,药学类学生对医药行业事业的淡漠值得我们深思。
综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药学类研究生近年来的就业率滑坡现象,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客观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其自身存在问题所导致的。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必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时刻牢记只有胸怀国家,民族才有希望。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讲解,树立服务意识,在研究生人学初始就应该帮助其设定人生目标,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在学期间的研究生们应尽可能广泛地涉猎相关学科,时刻关注医药行业的动态,提高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国家的医药行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进而才能为毕业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四
医药行业素有朝阳产业的美誉,药学类硕士研究生一直供不应求,因此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设药学相关专业。
据《中国药学年鉴》20xx年卷统计,全国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达到了173个,专业点600个。由于大规模连年扩招、学生整体素质下降、金融危机冲击等多方面的原因,近几年就业率也出现了滑坡。面对现实,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更应重视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为此,笔者对沈阳药科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的择业观进行了调查,探析学生就业心态,找出问题所在,探讨引导对策,以增强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42人,总回收率为93%。
一、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调查显示,有27.96%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35.48%认为有点严峻,32.26%认为一般,即超过六成的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已有认识,也有三成左右的学生较为乐观。基于这种认识,60.22%毕业生选择就业,20.43%选择考博,其余则分别选择创业、出国等。考博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硕士生躲避就业压力的途径,应给予正确引导。
二、对职业的期望大部分硕士毕业生还是期望能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较为稳定的单位(分别为30.1%和33.33%),但随着观念的转变,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去企业开拓自己的事业。整体说来时代的独生子女特点仍然存在,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求稳有余,开创性不足。有关地域的选择,则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地区(40.86%)及东南部沿海地区(31.18%),仅有极少部分同学愿意到小城镇和国家需要的边远地区及农村去。
随着经济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开展,小城市、中西部等边远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研究生就业却并未与这一需求相适应,就业地域不均衡性十分严重,是目前及今后应该需要引导和教育的地方。
在薪资问题上,超过六成的人希望可以拿到4000元以上的薪资,仅有少数人接受薪资低于3000元。同时,接近一半的人希望2年后单位就能给自己加薪,接受4年以后加薪的人仅占6.45%。在调查中,有一半人表示当意向的单位给不到其所期望的薪酬时会放弃该单位(34.41%)或推迟签约(16.13%);另外,有45.16%的人表示,如果超出期望时间,职位或薪酬仍未获提高时会选择跳槽。上述结果显示,目前硕士研究生对职位报酬的期望值较高,但自身稳定性却较差,存在浮躁心理,对待工作不够踏实肯干,缺乏做科研的吃苦精神,如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既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长也不利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
毕业生在求职时对单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上,将近七成的人将这两点视为首要条件,其次是企业发展前景,而对企业文化理念和员工培训等普遍不太在意。表面上看关注工作地域的人较少,但实际上高薪酬的单位一般都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地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加之年龄偏大,毕业生们在就业时显现出来的功利性也有所增加,具体表现在过分关注短期收益,急于收回教育投资成本,忽视长期累积等方面。
通过调查,大部分人都认为所学专业及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决定着面试的成败,政治面貌、导师名气和成绩好坏对就业也有一定影响。这与药学类院校专业性强的特点相吻合,也表明毕业生对各单位的用人标准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四、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需求就业信息毕业生的求职途径主要还是依赖于校园招聘会(75.27%),不过,由于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强,求职途径也较本科生广泛,包括求助于亲戚朋友、自行上人才网站应聘等。从需求信息来看,毕业生主要希望得到更多的单位信息(58.06%)和应聘技巧指导(50.54%),也有部分人希望有求职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辅导和专业出路的指导。
五、学业规划状况及对行业关注度有41.94%的毕业生表示对研究生生涯做过规划,更多的'人(47.31%)则表示未做过规划,另有11.8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在就读研究生时期,34.41%的人经常关注药品行业的动态,54.84%的人偶尔关注,1o.75%则从未关注。医药行业的兴衰成败客观上影响着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因此,药学类毕业生首先应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及其所处的环境做好充分而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做相应规划。而问卷调查中的统计数字不容乐观,药学类学生对医药行业事业的淡漠值得我们深思。
综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药学类研究生近年来的就业率滑坡现象,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客观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其自身存在问题所导致的。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必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时刻牢记只有胸怀国家,民族才有希望。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讲解,树立服务意识,在研究生人学初始就应该帮助其设定人生目标,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在学期间的研究生们应尽可能广泛地涉猎相关学科,时刻关注医药行业的动态,提高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国家的医药行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进而才能为毕业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五
任何研究都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问题意识作为研究生创新的起点和前提条件,对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科学研究是否充满生命力,就看他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能够发现并提出大量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则预示着研究者发展的衰亡或终止。作为一名教育科学研究生也是如此,有了问题意识,教育研究才会有自己的并且不能为其他学科所还原、替代的问题领域。对研究生而言,仅仅有了问题意识还不够,这个问题意识还必须是科学的。
但是,现实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受到了科研问题意识淡薄的影响,所以目前极需对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做深入的研究。
(一)理论意义
对已有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进一步加强了问题意识的理论研究,更丰富了问题意识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果,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实践价值
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现状,有利于高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有利于教育学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的可行性:
1.已搜集了大量有关问题意识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和整理,已学习和掌握了问卷法、访谈法等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2.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教育学研究生,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访谈对象为河北省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导师及硕士研究生。
3.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前期调查已经准备就绪,并编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一)已有研究概况
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呼吁比较多,如段丽(20xx)在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就提到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解决则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因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理应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科研能力。但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及其培养的专门研究还比较欠缺。不过,关于问题意识的一般性研究较多,几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个领域,都有关于问题意识的专门文献。已有研究涉及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l.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
近年来,问题意识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不同途径。
姚本先提出三个途径:加强双基训练,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还有一些学者涉及到学生问题意识欠缺的原因。
陈海燕认为有心理障碍、环境障碍、教师权威障碍、认知障碍和思维定式障碍这五个原因;
刘春梅认为教师观念陈旧,普遍进行“去问题教学”,现实的课堂教学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的局限等造成学生问题意识的欠缺。
2.关于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在我所查的文献里,问题意识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文科的,由于理工科的问题都比较明显和外在,所以理工科主要欠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哲学思想的限制和方法论的影响等,文科的问题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欠缺。
王永斌认为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一些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值的命题或矛盾的认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自觉。哲学意义上的问题意识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经过近代哲学家和现代哲学家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哲学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沉思和分析,它是一种面向本体的思和面向前提的思,也是一种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就在于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人们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就是要从人文社会科学中找到被社会发展问题困扰而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3.关于教育学问题意识的研究
(二)已有研究述评
总的说来,当前国内对问题意识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专门针对教育学研究生的很少,虽然现在学术界对问题意识也很关注,但是对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国外目前却缺乏对问题意识的研究,原因在于国外教育对于学生自主性和问题意识的高度重视,学生历来具有强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使问题意识不称其为“问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着手,光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谈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是抽象和空洞的,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创新是基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意识是不能创新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将借鉴已有研究的经验和理论,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教育学研究生的特点,通过了解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存在的原因,为提高我们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主要概念界定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类型,一般有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和“小”问题。
教育学研究生,是指获得学士学位、第一专业学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获准进入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机构各教育类专业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攻读更高级别教育学学位的学生。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主要指研究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通常将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倾向称为问题意识。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研究者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
2.本研究以处在科研初级阶段的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教育学研究生在科研问题意识上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第二: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选取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两名,研究生导师两名进行访谈,从中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现状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完善整体研究。
(二)研究思路
1.搜集有关科研问题意识的文献,对科研问题意识形成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作为编制问卷的参考依据。
2.根据已有研究,编制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开放性问卷,并选取在校研一到研三的教育学研究生,人数100人,进行问卷调查。
3.对调查结果进行编码处理,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在科研问题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的应对策略。
4.编制访谈提纲,选取研究生导师两名,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两名,根据访谈提纲,对4名调查对象进行访谈。
6.对方谈结果进行编码处理,从中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7.对访谈数据作分析和探讨,总结研究结果,并撰写论文。
(三)研究方法
文献反,问卷法,访谈法
20xx.4-20xx.6 理论研究阶段 科学研究的理论研究;
20xx.8-20xx.9 资料分析阶段 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20xx.1-20xx.3 论文定稿阶段 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xx.4 论文审查阶段 将论文提交送审;
20xx.5 论文答辩。
1.著作类
[1]韩民青著.意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刘大椿著.科学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冯光廉主编.文科研究生治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6]何怀宏著.问题意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xx.
2.期刊杂志类
[1]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20xx/01.
[2]赵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着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江苏高教,20xx/05.
[3]黄宇辉.从文科研究生的特殊性看创新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xx/06.
[4]杨针.永远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孙学伟、范文斌教授.科学时报,20xx/3/15.
[5]王真东.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xx/06.
[6]张志文,张巳瑛.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xx/0l.
[7]夏月.教育学研究生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20xx/02.
[8]幻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里培养.复旦教育论坛,20xx/04.
[9]黄甫全.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10]周文杰,郑保章.教育交往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辽宁教育研究,20xx/05.
[11]李永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川教育,20xx/02.
[12]黄飞跃.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03.
[13]刘大椿.教育学研究应突出问题意识.光明日报,20xx/3/1.
[14]尚国营.高师教育学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05.
[15]尚国营.高师教育学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05.
[16]王源源.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06.
[17]崔唯航.问题意识、体系精神与学科特性.学术研究,20xx/09.
[18]冯光廉主编.教育学研究生治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19]陈海燕.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教书育人,20xx/01.
[20]陈翠荣.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及培养措施.江西教育,20xx/01.
[21]朱珊.没有问题意识,强做研究不灵.中国教育报,20xx/l.
[22]范远波.论探究学习的问题意识.当代教育科学,20xx/10.
[23]蔡拔平.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意义、障碍及路径.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xx/11.
[24]朱晓瑜.关注问题意识,激发主体参与.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xx/12.
[25]邓战军;叶小华.学生问题意识的保护策略.当代教育论坛,20xx/12.
[26]李荣.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国科学教育,20xx/16.
[27]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xx/01.
[28]吴江林,陈西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xx/01.
[29]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30]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xx/08.
[31]康静.对高校教育学中“问题意识”的思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03.
[32]阎亚军;周谷平.问题意识与教育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xx/04.
[33]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09.
[34]宋宁娜.教育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5.
[35]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36]徐福利;李淑珍.高等教育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xx/02.
[37]祁琛云.问题意识是学术创新的源泉.中国出版.20xx/06.
[38]吴原.论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情结与问题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13.
[39]刘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方法.中国教育学刊.20xx/03.
[40]姚则会.张部昌.问题意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其实现路径.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07.
[41]张晓东.学校文化建设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反思与建构.当代教育科学.20xx/12.
[42]刘铁芳.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学科意识——评《在权力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xx/06.
[43]周江林.我国民办高校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实证的方法——兼谈教育研究者的问题意识.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xx/06.
[44]于洪卿.教育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特征.教育探索.20xx/10.
[45]李士更.创新性学习重在问题意识的形成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01.
[46]张琼.“问题意识”小议——以《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为范本.20xx/02.
[47]石玉欣.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0xx/19.
[48]李长华.浅谈有效激发问题意识的策略.科学教育.20xx/08.
[49]王豪.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周刊.20xx/13.
[50]王树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学周刊.20xx/13.
[51]张永利.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学周刊.20xx/17.
[52]刘献君.国际论坛增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国际意识和地方意识.中国高教研究.20xx/07.
[53]赵万祥.论教育哲学研究问题意识的确定.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6.
[54]王美娟.增强问题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江苏教育研究.20xx/32
[56]肖林根;王卫华.问题意识与毕业论文题目选择.科技信息.20xx/32.
[57]孙刚成;陈希;乔刚.研究生科研意识养成因素分析.中国高校科技.20xx/21.
[58]任艳丽.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xx/07.
[59]王虎学;调查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学习月刊.20xx/01.
3.硕博论文类
[1]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2]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3]方海宁.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4]王元元.研究生问题意识欠缺的现象、归因及对策.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5]周倩.高校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的训练策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研究
一、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应然分析
(一)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涵义
1.问题意识
2.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
(二)科研问题意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特殊性和培养的必要性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实然分析
(一)对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调查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3.样本描述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现状
1.问卷调查
(1)研究设计
(2)研究过程
(3)研究结论
2.访谈
(1)研究设计
(2)访谈整理
(3)访谈结论
(三)调查结论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归因分析
(一)研究生自身内在素养的原因
1.自身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的障碍
2.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
3.学习方法不科学
4.存在学而不思的情况
5.缺乏实践经验
(二)社会、学校和家庭外在影响的原因
1.传统文化与社会
2.学校与导师
3.家庭与父母
四、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优化
(一)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优化的理论依据
(二)借鉴发达国家加强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经验
(三)加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具体对策
以上是《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问题、意识、研究生、研究,教育学、科研、培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六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思维的奥秘。
1.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理性思维程序化。
4.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设计计划方法论。
4.stepto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计划书。
a.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计划书的构成。
d.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成都:天地出版社,,10。
8.
10.《企划训练入门》/[日]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53.《现代策划学》/[美]苏珊著;?—北京:中共党校出版社,2002,1。
5.《策划学全书》/胡屹编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6。
14.《丰田方式》/[日]片山修著;陈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9。
12.《跨国公司行销中国》/卢泰宏编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1。
22.《工业设计理论基础》/李乐山著?—待补。
19.《速成读本:设计》/克拉克,弗里曼著;周绚隆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
21.《大系统思维论》/王营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
25.《工业设计方法学》/简召全等编著?—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待定)。
26.《物生物》/[意]布鲁诺.莫拿利著;曾育,洪进丁译?—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待定)。
27.《最新日本广告实务》/王润泽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市场调查手册》/中华征信所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
40.《品牌的建立》/钱竹主编?—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社,2002,9。
29.《游戏的人》/[荷兰]约翰.赫伊津哈著;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0(,5重印)。
33.《分析的艺术》/陈功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0。
36.《小逻辑》/[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
43.《辞海《(版彩图本)/辞海委员会编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9。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七
附2。参考书目(仅列210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成都:天地出版社,,10。
10.《企划训练入门》/[日]悴田进1著;李幸纹译―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本文具有1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1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1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1个学科到另1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1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1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1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1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1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3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八
据学术堂了解,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在教研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众多硕士们虽然接受了研究方法的培训,有不少与开题报告相关的知识,但是真正能做好开题报告的硕士生没有几个。开题报告不仅要显示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问题,还要揭示这些问题得以提出的依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因此,撰写开题报告就不能满足于将开题报告诸表格逐一填满,而是要研究各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其内在的逻辑路线去表达。
首先,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其次,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等。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用简洁精炼的语言交代清楚目的,切忌长篇大论和交代不清。
一、论文课题名称名称要准确、规范,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三、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研究的目的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六、论文的大致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七、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硕士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虽然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大部分硕士生都不太重视这一环节,认为只要把毕业论文写好就可以了。但是论文开题报告是包含论文提纲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是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不论是硕士生还是本科生,都应认真以待。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九
论文题目:
学号:
姓名:
申请学位:
所在学院: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时间:
1、中国是个绚丽多彩的诗歌国度,传统的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她蕴涵了东方文化的真谛,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国自古就有良好的诗教文化,历来都将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让学生从小接受古诗文的熏陶,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传承中国几千年深厚文化。1999以来,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尤其是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各级各类语文教材都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古诗文的比例。2019年新课程改革开始推行,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古诗文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深厚的民族文化,高度重视并研究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中追求教育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捍卫母语教育民族尊严,引导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有效措施。所以研究如何全面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持续发展和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都具有重大价值。
2、以民族化为特色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十分注重引领学生在古诗文的殿堂中寻珍探宝。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在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很多学校都把它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参与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等也对其都作出较高评价,认为它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笔者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的选编及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3、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目前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选编尚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古。
诗词。
脱离学生生活,无法引起共鸣;一些古诗词并非名家经典,典范意义不强;《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但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与课文中的古诗文有很多都相同,故无法达到160篇的背诵要求;儿童题材的古诗文数量欠缺;选编的古诗文书上缺乏必要的注释,造成学生预习的难度;六年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选编一篇浅易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同时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普遍忽视了诗词教学,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教师教学观念保守,教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古诗文教学长期低效无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中国古诗文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既要对目前的古诗文选编进行革新:体例要更多样,内容要更丰富,朝代要更有代表性,选择更经典更权威的古诗文,同时必须要对目前古诗文的评价形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另外,教师更要探索古诗文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学生也应培养古诗文欣赏兴趣,学习探寻古诗文美感。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重点内容。
4.对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的研究,近年来也是语文教育理论界与学校的热门话题。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多元的世界文化也有走向一体化的趋势,青少年不可避免地对各种各样的文化接触越来越多,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学校有义务有责任要教育孩子珍惜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借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学校有了自己一定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权,研发古诗文校本课程,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争先做教材的开拓者和课程的开发者,各地各校相继刮起了“。
国学。
风”。《。
弟子规。
》、《孝经》、《颜氏家训》、《道德经选》等各种经典古文古诗篇目被列为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传承国学经典,做有根的人”的号召越发振聋发聩,国学热持续升温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在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有序、有度、有效地开发古诗文教学资源,作为教材,应该发挥它的引领作用,教材中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的研究显然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对苏教版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的研究,近年来也是语文教育理论界与学校的热门话题,从笔者手上已掌握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简单整理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尚未发现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方面的系统理论研究的专著,对古诗文的分析散见于一些相关的教育理论、教材、教学的书中,如黄光硕的《语文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黄显华,翟秉坤的《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增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版);王荣生,李海林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谢锡金的《中国语文课程、教材及教法:面向有特殊需要的学童(香港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等。
2.针对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系统进行研究的学位论文笔者搜索到的有七篇,其中大多以分析初高中教材中的古诗文鉴赏的居多,对于小学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研究,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的赵淑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选用》(淄博师专学报2019年第1期p15)中从教材的角度提出: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包括古诗与古词、儿歌与儿童诗。从现行小学语文版本诗歌的选择状况来看,经典的古诗词居于首位,诗歌的学习几乎成了古典诗词的学习,他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在文体选择上,理应考虑到它的复杂性,体现对儿童当下生长状态、情感萌动、心灵世界的关怀。亦有3篇学位论文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史玲玲的《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第8期)、东北师范大学李英娟的《课改前后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第3期)、河北师范大学宁冬梅的《小学语文教材演进态势说要》河北师大硕士论文,2019年第9期)等。但在这些论文中只是零星分析了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的一些原则、理念、标准等,尚未进行展开论述。
3.在对于古诗文教学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法的零碎研究中,其中也不乏真知卓见。
福建屏南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周永文在《“定篇”化:古诗文教材教学的基本取向》中认为:从语文课程内容、目前尚不完备的教材编撰体系、错位的教学取向的角度,把古诗文教材认定为“定篇”是有重要积极意义的,也是明智之举。把古诗文教材作为“定篇”,采用“教课文”的教学取向,主要承担培育“文学、文化素养”的任务,就可以和其他课文的教学取向明显区分开来,有利于广大教师正确把握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达成。这样,“文学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里才有特定的所指才不会被随意捏弄和排挤,学生初步的“文学、文化素养”的达成才不会落空。教材“定篇”化的处理,有利于教师把“教课文”的工夫做足。
散文。
的选材、手法、结构等等,但是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要有一种教材意识!
重庆教育学院文学与传媒系的任运昌在《新课改进程中的古诗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z3期p14)中认为,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传统内容,应该赋予它新的内涵,但具体的教学方法最好要回归传统。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既指出了诗的教化功能,又道出了古诗文教学的过程方法与模式。“兴”指的是创设情境;“观”是观察体认;“群”是群体交流“;怨”是得体表达。古诗文教学若能沿着先贤指引的路径去创造,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精彩。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黄春雷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以诗解诗”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东北师范大学2019第5期)中认为:我们所固守的古诗教学模式,却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必须为小学古诗教学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国学者和一线教师在小学古诗教学上做出了许多实践与探索,他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古诗学习有相当的作用,值得教学新手学习和借鉴,但是他们的研究与实践较为零散,没有系统。因此,笔者选择了“小学古诗教学‘以诗解诗’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与研究。用“以诗解诗”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学习古诗文,可以令学生在“厚积”的基础上“薄发”,使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培养小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古诗教学的“以诗解诗”教学体现了教师课程理解能力与资源开发的能力,更能促进古诗文教学的开放性与有效性,理应受到更多语文教师的重视.
纵观以上研究,其以零碎研究居多,大多是对当前形式下古诗文教学中出现的创新点或问题进行研究,即大多关注教材处理、教学基本技能等实践活动并提出具体对策,对于语文课程标准和一些相关理论指导下教材古诗文的选编和教学却缺乏系统的阐释研究。但上面的研究资料也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笔者意在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及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的编写、使用、教学等有所启示。
(一)研究目标。
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接受美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等视角,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及教学进行梳理,结合小学古诗文教学、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现状探究新形式下小学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的逐步完善。让古诗文这一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更好地发挥它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研究内容及论文提纲。
前言。
1.研究缘起。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第一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呈现方式及其局限。
第一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概述。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原则。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现状。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特点。
第二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呈现方式及其局限。
一、古诗文精读篇目呈现方式及其局限。
二、“读读背背”中的古诗文呈现方式及其局限。
三、“文包诗”这一呈现方式及其局限。
第二章乘之愈往,识之愈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现状及其突破。
第一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呈现方式下的教学现状及困境。
一、古诗文精读篇目的教学现状及困境。
二、“读读背背”中的古诗文教学现状及困境。
三、“文包诗”的教学现状及困境。
第二节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呈现方式缺失下的教学突破。
一、古诗文教学单元重组的教学实践。
二、教材意识下的古诗文教学实践。
三、小学古诗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章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及教学革新方向。
第一节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革新的方向。
一、古诗文选编原则的革新。
(一)古诗文体例---多样性。
(二)古诗文内容----针对性。
(三)古诗文朝代----代表性。
二、古诗文课后练习的革新。
三、古诗文推荐篇目的革新。
第二节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革新的方向。
一、古诗文课堂教学的引领性研究。
二、古诗文教学理念的有效性革新。
三、古诗文阅读兴趣的多元性培育。
四、古诗文评价方式的革命性优化。
参考文献。
后记。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入选古诗文进行梳理分类,探究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的特点及局限。
2.总结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呈现方式及教学策略的成功的经验,努力完善现有小学古诗文教学模式、方法。
3.在前人经验总结和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初步探讨小学古诗文选编与教学革新的原因及方向,并粗浅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一)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笔者将在继承前人的经验总结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方法,重点在实践方面总结出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期待方向,本论文将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小学古诗文教学方面的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料,进行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提炼出自己的观念。
2、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年级的古诗文选编进行分析比较,对苏教版教材中古诗文不同的呈现方式、教学策略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在于研究古诗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3、调查研究法。对部分小学教师和小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古诗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辅助本课题的研究和总结。
4、经验总结法。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对自己和本校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二)可行性研究。
1.文献资料法等相关资料准备充分,可以借鉴历年相关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的成果。
2.课题设计力求科学、合理、规范。设计前查阅许多有关古诗文选编的资料,充分考虑了其研究价值。
3.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经验,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
4.导师学识渊博,在语文教学研究上造诣深厚,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悉心指导。
针对目前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对小学教材古诗文选编及教学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本论文将立足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从接受美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视角梳理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的选编及教学,探讨目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若干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这一研究思路能对目前的古诗文教学能有所帮助。
(一)论文工作量:
论文字数约为三万字,拟用一年半时间完成。
(二)年度研究计划:
1.2019年2月——2019年8月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初步定题。
2.2019年9月——2019年11月整理资料,论文开题。
3.2019年11月——2019年4月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材料。
4.2019年5月——2019年10月完成论文初稿。
5.2019年11月——2019年2月征求导师意见,修改论文。
6.2019年4月提交论文,准备答辩。
(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调查研究和写作中,涉及资料较多,内容较繁复,同时在完成个人日常教学工作和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分配上会产生矛盾。加上自身阅历和能力所限,在对于有关问题的剖析深度和把握力度上会显得力不从心。在具体实践上也会遇到种种困难。笔者会力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大量阅读,及时向导师请教,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1.通过购买、借阅、上网等途径,收集和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
2.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阅读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启示。
3.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
4.笔者目前是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分管语文教学,这两年一直带领语文团队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研究,上学期,语文教研组对教材中的文包诗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探讨了文包诗教学的模式。
5.论文框架已基本形成。
(一)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1.《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
2.目前有关小学古诗教学研究的论著及有关论文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3.笔者多年工作在小学语文第一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当前一大批语文特级教师和名师的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比较深入,从而提供了较好的资料来源。
(二)尚缺少的研究条件。
1.调查访谈的具体实施还有待于与调查研究对象进行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2.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提炼的能力比较薄弱,尤其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的认识还处于浅层次阶段。
3.本课题的研究难以在短期内见成效,对现有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材、教学方法等弊端还无力革新。
4.笔者一直从事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相对熟悉,对教材选编的古诗文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低年段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尚缺乏实际教学经验。
(三)拟解决的途径。
1.积极与导师取得联系,在导师的指点下,不断修正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充分利用各种交流机会,积极接受相关专家及当代小学语文教改先行者的理念熏陶。
3.积极和同行切磋,在头脑风暴中获取摆脱研究困境的灵感。
4.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争取校领导和同行们的支持。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十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xx.07-xx.09:完成论文开题。
xx.09-xx.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xx.11-xx.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xx.01-xx.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xx.03-xx.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xx.04-xx.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十一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进行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汇报自己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目的是请专家帮助判断:自己选择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选用的研究方法可不可行、自己的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然后由专家给出具体的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同时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
因此“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是开题报告的重点,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不进行深入论述,一带而过,评审专家将无法判断你的研究前景,也就无法对你的研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
因此硕士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时应适当确定自己的研究水准,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科学研究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对试验结果或调查数据的分析应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以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因为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汇报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因此研究生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达到的目标等进行全面、深入地介绍、说明,并接受专家的批评和建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的确定。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可以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3、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
4、主要研究内容与写作大纲。
5、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着重查阅的近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
开题报告公开论证后,研究生一般应根据专家小组的评议意见,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提高,修改方案通过后可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工作。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十二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全书基本构架。
前言。
一.思维的奥秘。
1.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理性思维程序化。
4.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4.stepto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计划书。
a.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计划书的构成。
d.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0.《企划训练入门》/[日]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9。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9。
5.《策划学全书》/胡屹编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6。
12.《跨国公司行销中国》/卢泰宏编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1。
22.《工业设计理论基础》/李乐山著?—待补。
19.《速成读本:设计》/克拉克,弗里曼著;周绚隆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2.
21.《大系统思维论》/王营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1。
25.《工业设计方法学》/简召全等编著?—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待定)。
26.《物生物》/[意]布鲁诺.莫拿利著;曾育,洪进丁译?—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待定)。
27.《最新日本广告实务》/王润泽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8.《市场调查手册》/中华征信所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1。
40.《品牌的建立》/钱竹主编?—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社,2019,9。
29.《游戏的人》/[荷兰]约翰.赫伊津哈著;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0(1997,5重印)。
33.《分析的艺术》/陈功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10。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十三
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电子商务的逐渐广泛运用,将使得各个企业降低交易管理方面的成本,大幅度缩减物流体系的成本,增加资金流运作的有效性和速度。医药行业是世界公认的适宜发展电子商务的行业。电子商务的推行可以改变传统的医药贸易模式,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节约企业生产及交易成本。医药电子商务的有效开展受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行业特征,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医药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医药电子商务的重视与推广,电子商务将为我国的医药企业增加自身价值的同时创造新的商机,而医药电子商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将会是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的主流。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随着医药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也逐渐在深度与广度上得到加强。1996年—1999年,为医药电子商务的诞生初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探讨,旨在明确如何营造更为适合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外环境。如汤振宁在分析了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误区后指出:这个宏伟目标(医药电子商务)若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是难以实现的。
1999年以后开始出现了有关医药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与盈利方式的探讨,如李湘娟等对我国医药行业运用电子商务所形成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进行了总体介绍和分析;李永平等对欧洲主要国家btob、btoc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陈玉文等对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发轫进行分析,阐述其利弊与发展方向。xx年以后,医药电子商务逐渐得到公众的认可,各大医药企业纷纷开始加紧信息化改造,提高信息管理与网上贸易水平,医药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研究内容日益广泛。包括:可行性分析、现状分析、模式分析、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医药现代化物流,其中信息化建设专指医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信息化管理是指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造、管理软件的应用与维护、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方法等。
研究意义、目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使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选择电子商务。因而摆在企业面前的问题就是何时选择电子商务,如何选择电子商务,以及选择电子商务后又该怎样做。这就需要对电子商务的企业战略问题进行研究。
有些人认为互联网使战略消失,但事实是,大多数失败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都很盲目,都没有做过成熟的企业战略研究。迈克尔·波特在总结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失败案例后明确指出,互联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战略。许多企业对于自己开展电子商务如何取得竞争优势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这些企业并没有自己的理念,往往只是带着更好的技术和剽窃的思想,就宣布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其实,创新的只是技术,而这对电子商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问题,迈克尔·波特在电子商务企业遭到重创后曾在《哈佛商业评论》撰文做了详细的论述。那篇文章是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类研究的重要著作,获得了当年该刊优秀文章奖的第一名。波特认为,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管理不仅不过时,而且更为重要,必不可少,因为互联网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更需要通过战略来区分出来。波特从战略角度批评了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在经营时的盲目和战略的混乱,认为战略的缺乏是导致这些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对于某些行业或传统公司而言,互联网也许是毁灭性的。它使得某些行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无效。相反,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它恰恰能使这些资源变得更为重要。而当所有的公司都利用互联网技术时,互联网本身也趋于中性化,成为了竞争优势的一种资源。持久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诸如独一无二的产品和强大的个人服务和个人关系之类的传统优势。互联网技术通过在更独特化的系统中,将公司所有业务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这些优势,但它并不能替代这些优势。
最终,能将互联网和传统竞争优势及竞争方式整合起来的战略,在许多行业中将胜出。从需求方面讲,客户需要渠道、配送及与公司打交道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从供给方面讲,如果生产和采购使用互联网和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那么其效率会大大提高。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他们必须首先追求自己的差异化,而不是互相模仿或仿效,他们必须从仅仅聚焦于价格中脱离出来,聚焦于产品选择、产品设计、服务,形象和其他能使企业差异化的领域。电子商务企业同样也能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方法的联姻。可以通过创造自己独特的方式取得成功,通过屯重兵于能真正展示互联网与传统方法之间权衡的细分市场,取得成功。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篇十四
高校教学秘书岗位显然是公共部门的一种形式,有其运作的特殊性,将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运用于高校教秘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是高校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必然趋势。
新公共管理学派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新公共管理”各有不同的观点,但其基本思想理念大体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激励。
激励是新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它背后所隐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为了达到激励目的,必须明确目标,设置业绩目标,并且注重建立和运用绩效评估体系。
根据评估结果,从物质和精神上对管理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强调专业化管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