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汇总13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一
(一)知识目标: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xx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系。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立志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能力目标: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知识目标:知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围绕“创新”展开学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激励人人皆可创新。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创新改变生活”十分认可;具有较强烈的表现欲,通过参与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这为本框学习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
但是,学生享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对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对于技术创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其他领域的创新,如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缺乏了解;九年级的学生很难把创新与责任及国家发展相联系,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培养创新精神动力不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场小调查:你有过丢失家门钥匙的经历吗?
你有过因忘带钥匙而徘徊在家门口的经历吗?
播放广告:《开启智慧生活第一步》—智能锁。
补充播放:《智能生活的一天》。
想一想:“智慧生活”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已经悄然进入到我们每个家庭,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创新。
教学环节1:材料分析,创新理念来源于哪?
材料: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学生归纳:这些创新理念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环节2:回顾你的创新经历,分享你的创新乐趣。
阅读p15探究与分享,思考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师生共同归纳: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教学环节3:手机app的强大功能,让我们拥有不一样的生活。
活动形式:分组列举并推荐:5个好用到哭的app。
讨论:“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你认同此说法吗?(结合手机app功能一例进行分析)。
教师归纳:创新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很多创新改变了社会生活,为大众带来福利,让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创新引擎。
教学环节4:呼唤创新。
小组展示3次科技革命成果,并讨论。
归纳:(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教学环节5:创新发展。
通过以下两组数据,试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数据二:2017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在国内市场规模、知识型员工、本国专利申请、高技术出口、创意产品出口等多项指标排名靠前,8个指标居于全球首位。同时,中国创新效率表现突出,位列全球第3位。
师生共同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教学环节5:改革创新。
(3)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提示:反方辩题是正确的。
(三)思维拓展:创新责任。
有人说,我们年纪小、知识能力不够,搞科研小发明,只能玩儿玩罢了,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创新,参加这种活动意义不大,对科技强国梦的实现起不到什么作用。你认同此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小结: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养与国家科教兴国梦休戚相关;我们应树立科技创新需要我的责任意识。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三
四、教具:投影仪投影胶片。
五、教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都来自各间小学,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看法也许是各不相同的。
提问:你的感觉是如何的?请你讲一讲!(提问2人)。
两位同学都讲出了他们的感受,说明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每个人都会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什么是心理呢?心理活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学习心理知识对我们中学生重要吗?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人的内心世界(板书)。
讲: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时,头脑会出现许多想法,会有所触动,有所感受,有所思考。这时,我们的内心活动就会十分活跃、十分微妙、十分复杂。
例:老师提问。
(1)紧张(胆量小)。
(2)高兴(胆量大)(板书)心理。
提问:什么是心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2段。
心理,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言论、行动都与一定的心理有联系。(投影)。
例: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同学由于过于紧张,导致说话结巴,手脚发抖。
讲:(1)每个人都面临着两个世界。
(2)对人的内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例:中国男子足球队之所以多次冲击世界杯未果,除了技术、战术的因素外,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提问: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3段。
心理世界的活动来自于外部世界,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反映着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投影)。
讲:人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和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例:性格与交往。
人逢喜事精神爽(板书。
(外部世界)(心理)。
提问:一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动更丰富?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辅助文。
要求学生思考: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各不相同?(下一节提问)。
讲:人的心理活动如同人的身体一样,每个人之间差异很大,但是许多成功者,往往都具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例:邓亚萍张广厚——自信、乐观、顽强。
提问:成功者都具有那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成功者相同的心理特点(略)(投影)。
小结: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同学们要想在学术上和将来的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归纳本节教学内容:投影显示《学习指导》p4知识结构(一)。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四
第一组:
请你的长辈谈谈他们的生活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形式:录音或文字记录;数量:至少三篇)。
第二组:
收集本组同学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收入的变化情况。(形式:图表)。
第三组:
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形式:表格或漫画;要求:可按年份排列,并可分类为经济、文化、政治方面)。
第四组:
收集反映改革开放新风尚的图片和漫画,也可自己创作。(形式:积累成册)。
第五组:
收集本镇和本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情况。(形式:图表)。
第六组:
收集改革改革开放前、初期的老照片,形成新旧对比。(形式:积累成册)。
第七组:
调查、观察社会主义制度中有哪些方面存在弊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形式:可以从经济、文化、政治三角度入手,制成表格。提示:可以采访政府工作人员、校长等权威人士。)。
提示:各组之间可以交流、交换资料,以充分收集资料。各组也可以提出新颖的形式进行资料汇总。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2.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家庭既是亲情组织,也是个法律概念。
四.教学过程:
1、【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什么是家呢?”
2、【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3、体验活动一: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4、【我说我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5、【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
d、……。
【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6、【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二.我爱我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
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展示学生小时侯与家人的合影,分别请大家来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点明课题】:《我爱我家》。
活动一:“我说我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都是不一样的,在每个人的“家”里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所以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叫“我说我家”。
【过渡】:对于“家”,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更深的认识呢?
活动二:“家”是什么?
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学习小组先交流,然后课堂上发言。
教师把学生发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概括。
【小结】:“家”是情感的栖息地;天然学校;经济物质来源;娱乐天地;发展大本营。
活动三:听“丢丢的故事”(材料)。
小组讨论:a、你认为丢丢有家吗?
b、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四: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有责任。下面就来说说各自的责任吧!(课本p8)。
【总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
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我们尽享亲情和温暖。希望同学们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7、【作业】:给父母的一封信寄言――在感激父母养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对父母的感谢;心里话;对父母的祝福或期望等)。
(材料)丢丢的故事。
丢丢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儿,出生以后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随着丢丢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丢丢长大懂事了,自己向父母要抚养费,可他们总是搪塞推诿。丢丢只好到法院起诉,法院只好判决其父母补偿外婆多年来的抚养费,并定期支付丢丢的抚养费(含教育费用),直到她有独立生活能力时为止。
问题:1、你认为丢丢有家吗?
2、你认为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难报三春晖。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
2.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
3.知识目标: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学准备:给长辈洗一次脚.
三.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爱的奉献》。
2、【故事】:“小锋和妈妈”(课本p12)。
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
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
你能说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爸爸、妈妈为你付出的爱吗?请具体说明。
3、【古诗欣赏】:《游子吟》。
【小结】:唐朝孟郊的这首诗以歌颂伟大的母爱而著称。它从母亲为即将离家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行动中,透露出母亲的无限慈爱。
4、【承转】: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把我们养育长大。孝敬亲长理应是我们的天职。
5、【经典回放】:“阳光学子的感人故事两则”
例一:沈阳市文艺二校门前,准时出现了两位扫街人。一个是中年女性,另一个是小伙子。中年妇女戴着厚厚的口罩,身穿橘黄色马甲,挥舞着大扫帚在灰尘中出没;小伙子则一身学生装束,一丝不苟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
例二:……。
8、【倡议】:我们为爸爸妈妈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小事情,可他们却十分的感动。为此,我想对全体同学提出几条倡议:第一:多关心自己的长辈,尤其在他们不舒服的时候。第二:早上走时对长辈说“再见”,回到家是主动打招呼,尤其是不对自己的长辈乱发脾气。第三:每天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帮助家长分担家务。我相信,在父母、长辈爱的渲染下,我们也一定会把爱回报。
9、【作业】:给长辈洗一次脚并谈体会。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六
执笔人:xxx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二十周上课时间:第二十一周。
复习方法:见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第二单元:
课时:二课时。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现代科技,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也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任何国家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各个方面的开放。怎样坚持对外开放?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5、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6、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7、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8、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
9、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0、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11、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12、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13、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自然资源特点: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4、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也不能对它随心所欲。
15、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形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16、可持续发展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七
课题圆的认识(一)。
教
学
目
标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
材
分
析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具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3、
四、画一画,想一想。
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八
[能力目标]。
[本课重点]。
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本课难点]。
在实践中如何做到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引课]。
提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是“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第七课第一框标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因此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生产的社会产品、社会财富不断增多,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消费方面的问题。
[授课内容]。
3、如何安排好零花钱(p97)――树立合理理财观念。
4、影响选择商品的主要因素(p97-p98)――帮助学生分析出自己做出选择商品决定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在消费时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
5、遇到难题怎么办?(p98)――在实践中做到适度消费(具体来说如何做?)。
6、如何看待郑蕊与林眉的行为(p98)――节俭是一种美德;消费中讲究环保,既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
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
一、消费面面观。
1、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
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1、学会理财,学会消费。
2、适度消费,提倡节俭。
[作业]。
初三政治《学习先锋》相关章节习题。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20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系。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
一、教学目标: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重点和难点分析。
关于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把握这个重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理解概念:
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2)客观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三、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四、教学时间:四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珍惜国家、集体、他人以及自己的财产。
【能力目标】。
能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难点】。
辨别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总结:主体——出租车司机,乘客王某。客体——钱,患病学生。结果——退钱。这个问题涉及到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公民的合法财产。
举例:
(1)建筑工人在施工场地捡到金元宝,私自带回家;
(2)小明在路上捡到钱包据为己有;
(3)小王的父亲是私营业主,年终缴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
(4)某市长受贿310000元,视为家产。
思考: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
总结:
(1)根据所有权的不同,社会上的财产应该归属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2)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1、提问:同学们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呢?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存银行一部分,捐款一部分,买自己想买的,放兜里随时能摸到等。
引导:在你处理这个压岁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对压岁钱行使所有权。压岁钱---占有权;用它买东西—使用权;存银行买国债所获利息—收益权;捐款---处分权。
总结: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重新思考课堂开始的案例:法院为什么判决司机归还王某的钱呢?
回答:司机没有对钱的使用权。
总结汽车—占有权,驾车送人----使用权,驾车经营----收益权,卖掉-----处分权。
环节三:小结和作业。
总结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也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合法财产。
课下思考:如果我们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受到了侵害,那应该怎么办?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二
执笔人:______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二十周上课时间:第二十一周。
复习方法:见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第二单元:
课时:二课时。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现代科技,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也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任何国家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各个方面的开放。怎样坚持对外开放?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5、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6、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7、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8、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
9、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0、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11、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12、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13、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自然资源特点: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4、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也不能对它随心所欲。
15、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形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16、可持续发展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考试焦虑现象和调节的方法;掌握选择职业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己调节考试焦虑现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考试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升学和考试;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考试焦虑现象及其调节;正确的职业观和正确的择业观;
2、难点:如何有效的调节考试焦虑现象;如何正确的选择职业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为主、讲授法为附。
四、教学手段和准备:
从父母或者上辈老人的交流中他们是怎样看待各种不同的职业的?
教师:把讨论的任务分配好,同时分好不同的组。
五:教学过程:
(一)升学与考试。
1、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的原因?
阅读p136材料,回答小欣为什么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的?
年有过这样的反映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2、有可能产生的焦虑现象有哪些?
3、焦虑现象的影响是好是坏?(讨论)。
认识到一般的焦虑现象是正常的现象,而且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的考试焦虑现象则会影响学业水平的正常发挥,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4、焦虑现象的有效调节。
由学生预习及思考过后讨论回答。最后在书本上划出要点。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是什么?
(二)就业与择业。
1、认识初中毕业后面临的问题。
2、我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途径的认识。
讨论书本p140的填空部分认识职业的多样性。
3、认识选择职业的原则要求、途径是什么?
其中,首要的原则是第一点,;还有自主创业要大力提倡。认识积极的就业观念。
六、板书设计:
1、考试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
2、考试焦虑现象的表现。
(一)升学与考试。
3、考试焦虑的影响。
一、直面升学与择业。
4、考试焦虑的有效调节。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
1、就业机会多。
(二)就业与择业2、选择职业的要求、途径。
3、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的要求。
七、作业布置:
__。
八、教学后记:
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人才的含义、标准和分类;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径等;人生的有意义的追求;
(二)能力目标:
认识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径,明确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崃哦界人才的标准和含义、成才的有效途径;人生意义的实现等;
2、难点:认识人才的标准、人生意义的实现有什么要求等;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手段:
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
五、教学过程: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
阅读书本p142材料回答问题,认识马克思讲的道理?学生可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
1、认识为什么要成才?
(1)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国家的需要。
(2)从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从个人的角度看:实现人生价值,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2、什么人才?了解人才的分类、含义、标准等。
在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几句话。
3、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求是什么?
(1)影响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1、人生有价值的追求有哪些?
2、为什么是有价值的?
3、关于追求学习:
(1)为什么要追求学习?
(2)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们要如何学习、启示要求?
4、关于追求创造:
(1)为什么要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如何创新(见p88最后第二段的说明)。
(3)创新对青少年的要求启示是什么?
5、关于奉献:
(1)奉献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2)为什么要奉献?(意义本质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奉献?(启示、要求)。
6、总之,不懈追求,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板书设计:
1、为什么要成才?
2、什么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无止境。
1、有意义的追求有哪些?
2、关于追求学习、奉献、创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体学习(略)。
3、不懈追求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