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谈美的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优秀14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谈美的读后感篇一
这是一本我大学老师推荐的书,藉此读书漂流的机会我才终于想起要阅读它,作者引领我们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翱翔在中国文明变迁的时空中,通过对美的演变历程的多角度剖析,侧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绚丽。不管是描述战国时期四龙四凤青铜器的精妙做工,还是赏析盛唐之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大气优美,都让读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些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风俗,竟然流传到今天,这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丽珍珠。
比如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其实我们最初的祖先已经开始喜欢穿戴红色的衣服和饰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在喜庆的节日广泛地使用红色。我们今天的歌、舞、剧等是从远古的巫术礼仪活动分化演变而来的,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是城市里各种高规格的演出,主题文艺晚会、演唱会、话剧乃至西方传播过来的歌剧,这些高大上美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可是在广大乡村,却有着最质朴的还保存着地方原始风味的民俗,那是淳朴的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我的家乡粤西茂名,每个乡镇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节,各个乡村的节日时间不尽一致,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底,这段期间鞭炮声、锣鼓声从各处传来,晚上经常看到远处有升腾的烟花。我们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种,正月初一就开会抽签,决定当年年例仪式的先后顺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们进行游神仪式,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十条村子的人们傍晚聚集在寺庙门口的广场,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仪式后,挑选出来的青壮年们就抬着菩萨、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头,吹锣打鼓的乐队走在中间,人们点燃竹筒煤油纸制作的火把跟在后面,自觉形成长长的队伍,这条庞大的气贯长虹的火龙走过各个乡村的道路、乡间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和绚丽。把十条村子走完回到庙里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队伍稍歇一会,就得准备开始正式的年例活动,按照年初一抽签的顺序,到各个村子的地堂(广场)去举行仪式,这个队伍里除了抬着神像的人们、吹锣打鼓的乐队、舞狮的人们、还有抬着花龙船的人们,这是一艘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长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纸的技术非常精湛,颜色鲜艳的花龙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动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热切等待着年例队伍的到来,地堂上早已摆满家家户户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和燃烧的烛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远在他乡奋斗的游子召唤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见的姑娘们回来团聚,在举行仪式的两三小时里,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畅谈,在鞭炮烟火声中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一天两夜的时间去组织活动,游神仪式、花龙船、古老的唢呐声及穿着道士衣服的法师就在我们节日中消失了,几百年来的风俗仪式成为历史,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也从此无影无踪,民间艺人都转行谋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歌舞团的热烈喧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江西的傩戏表演,深夜从较出名的村子看完戏翻山回去住处,被一个山坳的山民拦住,说“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去看,我们已等候多时”,深夜山头的等候为的是让外来的客人也看看他们村子的傩戏,并当场舞起来。看到此处质朴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们维护那远古文明的自豪和纯真。
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也进退维谷,乡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跄。旧式房子屋檐精湛的雕刻只在记忆中残存一点片段,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一间鸽子笼才是人们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地方民俗被渐渐抛弃,除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辈痴迷的粤剧等地方戏剧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无人赏识传承;各种段子取代诗句成为主流,如今会作诗的人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唐诗宋词元曲,真正在领会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去启发创作的人能有几多。
作者在书的结尾对未来寄予厚望,认为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在未来,我们文化美的演变能够让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并存,因为每一种美的文化形式都是中华文明经历沧桑巨变留存下来的智慧宝藏,它们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失,而是值得我们去珍重传承。
谈美的读后感篇二
对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佩服他的理论素养与说法的透彻之余,还感叹中国古代的美是如斯的壮美和精巧。此次的读后感,大多只能抄袭李泽厚先生的原话,因为他的论述实在是精妙了。而我,只能对我所感兴趣的部分作一番抄录。用以作为我对此书的脉络的书面梳理,用以保存我此番的粗读品味。
《美的历程》给予我的不在于对中华文化美的'理论获得,而在于一种求学的执着与耐心,一种处闹市的宁静,一种淡名利的从容。深刻明了,理论基础甚差的我,对美学专著的看懂尚在幼年期,更别提有和心得体会。如果非要谈一下此番体会的话,我觉得书不用读得太多,要会选;当选到好书后,要会读;精读,细读,慢读,重读方可。
谈美的读后感篇三
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
身教重于言传。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觉得要从自身做起,建立鼓励的常规方式,用表扬和鼓励来代替指责和批评,也许课堂上难免会有对事情的批评和指正,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需要被发现和被关爱。我觉得作者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本真的源泉是要回归,回归当初的美好,一切的美好。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也让我们在最简单的教育生活中尽享那份幸福与安宁。(李硕)。
谈美的读后感篇四
高中时读李泽厚《美的历程》,看到作者在青铜礼器一节引用了一句话:“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语出《诗经·商颂》,描绘战士出征的杀伐雄心。大概是觉得这种状态有如高三,笔者便把这句话写下贴在桌上,半是激励半是调侃。本以为久远的词句太过晦涩难宣,却未料穿越千年,见字如面。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因如此,有虔秉钺,如火烈烈,是见者心火烈烈。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由克乃夫·贝尔提出,此观点否定再现,强调纯形式的审美性质。从人首蛇身图案中,便能得到美的意味。蛇身贴服地面,微微弯曲,粗陋原始,唯有人首预示着它将作为中国西部、北部、南部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一个主要的图腾旗帜而高举飘扬。离开了绘就人首蛇身的线条,便无意义与美;离开了图腾的意义,人首蛇身图案也不成其为美。
图腾稚拙,青铜狞厉。情感被火焰燃烧熔化,浇筑成巨大的`青铜符号,渺小苍生被宛若幽冥的原始宗教情感驱策,跪伏于狞美的礼器之前。今人唯有在想到这一层意义时,方懂得了青铜的冷与重。
而后形而下之器,发展演变为形而上之道。青铜留存千年,原始宗教情感却逐渐淡去,情感、观念、仪式这宗教三要素,由孔子引导和消溶在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荀子又将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人生态度发展为《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时代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无论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铿锵铁誓,还是“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缥缈清谈,都将深意蕴于文字间,寄于文字外。后来者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式伦理政治观点、韩愈“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的半哲理的儒家信念、颜真卿“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的卓越人格,无不昭示美学规范中兼有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谈美的读后感篇五
你见过夏商周出土的文物图片吧?那些抽象花纹的陶罐们。你一定也见过明清山水画和家具吧?你肯定也见过唐三彩、宋代或清代的瓷器珐琅器什么的吧?美不美?你是否跟我一样觉得它们的美大相径庭毫无关系?可是想不到它们的美丽其实紧密相关一脉相承。
世界闻名的哲学家李泽厚说,中华民族的审美从文物、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以时间为轴来说,远古是神秘的美,青铜是狞厉的美,先秦为理性的美,楚汉是浪漫的美,魏晋风度美;雕塑从南北朝到唐宋有虚幻、思辨、世俗三种意境,诗词曲从唐宋到元大气浑厚、细腻精致、浪漫三种意境,山水画在宋元的有“无我”“精致与意韵并存”和“有我”三种意境,明清文艺更有浪漫世俗、伤感、批判现实主义三个阶段——中华民族的美的历程原来这样如血脉流淌!
李泽厚对不同美的感受描述很有区别,例如他说青铜器的美是狞厉的,想想那些张牙舞爪的青铜面具果真如此;先秦的美是理性的,是啊,从神鬼说到了百家争鸣的儒道法,真是从蒙昧到理性;汉代的美是浪漫的,那些美丽的漆器、夸张的陶佣,想象与现实并存的砖画也果真如此。
而同样针对一种美,他的解释又相当易于理解,这与其他评论家大不相同。例如评价初唐巅峰诗作《春江花月夜》,闻一多说:“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阔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其实除了“更寥阔更宁静”六字外,我不是很能理解他的观点。但李泽厚说,“这诗是有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觉醒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怅惘和留恋……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是不是更晓畅明白!
这些内容都收录在李泽厚的一本书中,叫做《美的历程》。本书从头到尾都是逻辑,都是理论,但是因为语言通俗举例及时而很接地气。同时作者有自己的好恶,读完全卷你能鲜明感受。
每一个历史时期,李泽厚都将其美与其特定历史背景结合,交代美的演变的缘由,演变的方向,经济、外交、政治都与美的形成息息相关。李泽厚高屋建瓴而又收放自如,不愧是大师。本书单是三联书店20xx年7月首次印刷后历经20次重印,不是没有理由哒!
谈美的读后感篇六
通读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体会:
1、审美意识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发展,并通过对审美对象变现出来。如果我们把所有审美对象当做线条,这个线条是流动的,不断变幻的。
在每一个章节中,作者都在开篇介绍当时的社会状态,企图把整个美学的发展置于社会状态之下,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解释该时代美的特征和发展因素。例如第七章《盛唐之音》,作者先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变化,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普遍施行均田制,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南北朝那种农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非门阀士族即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无所束缚地创造和革新,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像,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其典型代表,就是唐诗。
艺术对象宗教意味的由浓变淡更加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远古图腾是古人对想象中神明的想象、再现。到了青铜时代,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出现了一批所谓精神领袖,虚构出宗教神话的物态。先秦各流派思想对礼法的追求,之前天马行空的想象受到理性的渗透和制约,开始将审美对象客观化,神已不再是恐惧神秘的存在,而是神话、历史和现实的三体混合。审美的表现对象开始掺杂有历史和世间事物,宗教意味开始弱化。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加剧,人的力量和意义被肯定,出现了更多独立于宗教之外的文学、绘画,艺术变现内容也不仅限于表现神,反而更注重人本身的影响力。比如山水画中草树、花鸟开始成为独立主体,比如书法的日渐成熟,比如佛雕神态、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到了明清,世俗文学,风俗画等彻底取代了宗教意味的艺术品,完全占领了世俗舞台,宗教被束之高阁。
2、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书中的观点认为自然沉淀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美。我们不能把一种独特拿两个时代比较,也同样不能拿一个时代的独特同另一个时代的美比较。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实际上,它并不神秘,它正是这种积淀,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感情。
谈美的读后感篇七
初次了解美学这门学科,一般会感性地认为这是一门关于美的学问,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在阅读美学的相关经典著作之后,对美学会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比如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这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重要美学著作,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作为读者自然很好奇,这究竟是本怎样的小书,在当时影响了那么多的年轻人。
由于一开始就对本书存在阅读的“期待视野”,希望从书中了解作者对美学独特的见解,而《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最深的,可能也是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简洁性。
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作者在开篇就以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美学意象吸引着读者。
二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但作者却没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划分出来,反而让人感觉本书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间的隔膜的迹象。读者在历史教科书上面读到的一直都是清晰的朝代界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在很长一段时间让普通读者曾经认为唐诗就是唐代才出现辉煌的,却不知道诗歌从内容的广度到形式的完美都经历了前代的积累;误以为宋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却不知道唐朝也有不一样的“唐词”风格,清代的词却是在内容形式上臻于完美了。
作者的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说,“延绵不断”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放之于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里自然是合理的。李泽厚先生正是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特点,才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觉到中国古代“美的历程”并不像西方艺术发展一样断断续续,而是浑然一体的。我们从此可看出李泽厚先生在连贯性、简洁性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三
书中对于青铜饕餮的美的欣赏印象深刻。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需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至于后世的狞厉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是因为青铜时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师的话――包括国王和巫师自己,所以他们所创造的饕餮,饱含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后期那些造型,作者里许多人也许本身就是无神论者或怀疑论者,他们的作品即使非常夸张、恐惧,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带来的美。
创造和欣赏美都是需要真情实感的参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审美艺术的创造就同文学一样,“一代也有一代之审美”,读者应该抱着一种真诚了解和同情的态度去欣赏各种不一样的美,不应该以当代的标准去苛求前人,每一个时代独特的美都能够被了解被欣赏,这才是时代文明进步和艺术精神的体现。
阅读美学经典著作,需要读者自身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积累,对美学相关基本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对中国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最好是之前对其它的美学大家的观点也有宏观的把握,不然就无法领略本书的精妙独特所在,在比较、融汇、思考之中不仅欣赏到作者的观点,也锻炼了自己的审美死亡能力。
阅读《美的历程》,读者往往会有一番惊喜的收获,就像在别人的引导下解答了自己一直忽略或疑惑的问题。细细回味《美的历程》,确实如书名所说,阅读的过程你自己的看法会不自觉被它所引领,作者在书中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宏观把握,为读者梳理中国古代“美”的发展脉络,我们按照作者的思路进行了一场中国古代的“美的历程”。
谈美的读后感篇八
读了《美的历程》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李泽厚太厉害了,他不仅是在讲美学,他更是在讲文化,讲中国文化中孕育的美学。读完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生活许多困惑也得以解答。
中华民族为什么以龙为图腾,为什么称之为龙的传人?因为龙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就像中华民族远古时期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一样。从甲骨文中的龙蛇字样,到青铜器上的各式夔龙,再到汉代艺术当中的人首蛇身诸形象,龙作为一个神怪形象和神奇传说,长久的吸引人们去崇拜,去幻想,成为了远古祖先的艺术代表。
我还明知道了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汉字作为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部类和审美对象。最初的汉字是甲骨文,它是以象形、指事为本源,象形犹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后来汉字形体获得了独立与符号意义的发展净土,再后来他更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出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之前教初中语文,经常有同学问,练司马彦的字还是田英章的字好?我往往只知道推荐,却不知如何解说。司马彦的字,线条刚劲流畅,结构匀称优美。田英章的字温婉秀润,标准规范。两位书法家的字体各有千秋。如果这位学生的字偏向于刚劲,我会建议他练田英章的字。如果偏向于圆润,会建议他练司马彦的字。其实我认为每一个人字的控笔、力量都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无非就是通过临摹让自己的字更美观,更漂亮。做了小学语文老师,我发现幼儿的字的书写与他的线条勾画能力密切相关。有的孩子画画好,写字相应的就好。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孩子练字需要从画线条开始。
书中李泽厚先生还向我们展示了儒道互补的观点。他以孔子答宰我“三年之丧″为例进行了说明,孔子父母去世后守丧三年的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把一种本来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的礼仪制度赋予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为主动性的内在需求,作者说这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这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本书我只读了三分之二,许多地方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样一部富有内涵的著作我会继续阅读和思考,继续感悟和实践。
谈美的读后感篇九
历史的沧浪孕育了美的历程,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了未来。
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到巫史文化的青铜饕餮;从先秦理性精神到楚汉浪漫主义;从魏晋风度到由悲惨虚幻走向世俗的佛陀世容。亦或是诗歌与音乐缔造的大唐盛世,百花齐放名家辈出的中唐韵致,还是田园牧歌的宋元山水,市民文艺回归主流的明清思潮,李泽厚先生带着我们走过历史,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作一次美的巡礼。
美是精致的诗歌、绘画、音乐,也是蛮荒时代稚嫩的语言符号,不成熟的宗教崇拜。文化作为美的载体,它依托于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历史的走向。如果将这个载体比作一棵繁茂的大树,那么王朝的兴衰荣辱,经济的繁荣萎靡无疑是它庞大的根系,而美也便在春华、夏花、秋实、冬藏的时光中悄然而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造字之初,这种象形艺术还是不自觉的生发,到魏晋时期“时人目右军之书,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完成了由篆到隶,由隶及草再到讲究气韵的二王行草。门阀士族们有了自给自足的经济庄园,世代世袭的社会地位、政治特权,由环境转向内心,由自然转向艺术,尤其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极致,书法艺术如春风拂过青草般欣欣向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开口便唱出了大唐诗歌的最高音。经历了汉赋楚辞、四言诗经、五言诗体、六朝骈文,一春的滋养,王杨卢骆,诗仙诗圣……纷至沓来,唐诗在这片军事、政治、经济空前强盛,文化包容并济的土地上如花般尽情绽放!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喻画已成为宋元时期的社会的风潮。从无我之境到追求诗意再回到有我之境,世俗地主士大夫们在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将世俗地主的艺术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继盛唐花期之后结出清新恬淡的果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明清文学中尽是伤感与叹息,世间美好的一切莫不是红楼一梦,在全面闭关自守,儒家正统理论的冰雪之下,整个社会对一个春天新时代到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弥沙渐渐散去,春风微雨拂面,《易经》初九爻“潜龙勿用”,紧接着便是九二爻“见龙在田”。新时代与艺术联姻,我们共同期待“飞龙在天”,迎接盛夏花开。俱往矣,美的历程指向未来!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
“在一本书里邂逅春天,灵魂恣意舒展,呼吸书香,我的心灵也随之飞翔,于是我拥有了整个世界……”,这是我在读完中国文化教育启示录——《美得邂逅》写下的文字。
邂逅这样一本佳作,源于学校科研室的组织推荐,在共读共品思维碰撞下,对本书的阅读也渐入佳境,在墨汁书香中感悟灵思慧语,心灵得到浸染,对于教育也有了更深理解,关注话题也随之宽泛起来。
我在书中“邂逅思想源头”。漫溯古老的国学长河,感受到《易经》文化博大精深。它与教育结合,竟是如此有趣的生命现象。儿童爆发蓬勃智慧源泉,细心品之,儿童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座神奇的.山,浩瀚的海,一片神奇的蓝天。他们与世界万物一样,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认知世界、感悟世界。因此从《易经》开始,中国古代教育以人格教育为主,是“养正”。蒙是养育、育德教育。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教育、技术教育、生活教育、忽视了最重要的人格教育,违背了蒙的初始意义。这对于已为人母的我来说,意识到这一点是多么幸运,我们在培养孩子时,会少一点权威,多一分尊重,会让我不再用强硬的方式阻止孩子的顽皮。我们会思考和关注不同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行为方式,会关注孩子自然发展阶段,尊重孩子,平等对话,保护孩子天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符合自然演变规律,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我在书中“邂逅文学经典”。教育不该是冰冷的说教,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人文浸染过程。“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浸润人的灵魂,学生从文学经典中涵养自己品行,自然会转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诗经》的教育启示是诗化的教育,诗的教育会引导孩子用美的眼光发现美,感受美。它能引导人如何以诗的心态栖居,这也是现代社会需要思考的一个话题。处闹市而心静如水,在喧嚣与芜杂中能够闲看流云落花,在纷扰与名利中嗅一朵菊香,不骄不躁,守住自我。做自己该做的事,还原一个朴素真实的人生,这何尝不是一种诗的生活呢?诗情画意的人生并不遥远,这只是自己的一种选择!让孩子读懂得了宁静,也就懂得了致远的道理!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个智慧锦囊,名士荟萃却各有千秋,从教育角度来看,我们从教者也应该像各国王侯一样,宽容每一个孩子,用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以惜才之心进行培养,那么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个性鲜明又具有创造力的孩子。我欣赏刘备三顾茅庐的雅量。屈尊相邀,他将惜才落到实处。将这种对待人才的做法移之教育,下到班级干部的遴选,上到学校中层的选拔,均有可资借鉴之处。能听得进逆耳忠言,就能够做好一个团队的掌舵人。除此之外,《三国演义》教育启示对于读书的思考也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的读书方式,学习他在阅读中与圣人交流,与天地交流,在四季中感悟,与高朋研讨,领会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进而涵养学生的人格。
可以说这本书这一章节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作者有自己个性化的思考,能从文学经典中寻找到教育者如何做好一个从教者的方法,智慧的火花随处可见。拿《西游记》来讲,愿景和尊重是何其重要。给学生一个为之奋斗的愿景,学生才不会畏惧山高水长,妖魔鬼怪,一心向“佛”才会求取真经,很多学生厌学、懒学,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而是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老师不厌弃学生,尊重他们,了解他们个性发展特点,帮他们寻找一个适合未来发展的目标,也许他们的人生会从此与众不同。
《美的邂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经典阅读的窗,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在于它能穿越时空与人共鸣,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心灵所需,涵养心灵,启迪未来!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一
《美的历程》是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做了一个俯瞰的宏观的把握,作者李泽厚先生并没有在书中对任意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概括性地对各年代所表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简且深刻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讨论了书中关于美学的几大问题,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做了一定的思考。
阅读《美的历程》这本书之前我也看过一些关于本书的介绍。我认为美的历程与其他美学着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思维上的时空连贯性,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作者故意把朝代之间的隔膜模糊化,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这是我最喜欢本书的第一点。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中国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这个观点,在当时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但是工匠们的社会阶层与达官贵人显然是不一样的,而工匠们却可以制作出来供达官贵人娱乐赏玩的东西,说明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
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
但在中国,山水风景画在唐朝就出现了,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中国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含义。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中国古典绘画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的发展空间。
以上几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遇到疑惑时,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很多的分析与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有时可能还是会不知所云,我相信我会在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此外,在阅读中我仍旧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以后的关注以及老师的指导。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二
细细研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有很多感触,但是如果要我以此展开对中国美学或者中国美学中的一个点做出深刻的分析,还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经尝试写过的几篇文章中有的只是总结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或者分析文章的结构,有的只是忽然体会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之处而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有的甚至是对文章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学术价值提出了质疑。回想起来,对文章观点的总结和结构的梳理只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之上,而“假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质疑更是应该建立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之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李泽厚先生又是美学大师,初入中国文化之门的我是不是做这样的假设和评价有些太过轻狂了呢?何况做学问本应怀有包容和取精之心,怎能对他人的心血妄自评价?所以我的这篇读后感也只就自己看后的体会和想法写写了。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与其他的艺术史不同的是,作者将中国美术的发展放置于当时大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艺术的变化关联起来,使读者能了解到中国美术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全书行文优美,分析透彻,虽然对某些时代美术的阐述有局限性,但是它并不是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试问谁又能写得出真正意义上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呢?),所以也没必要对这种“缺点”进行评论。《美的历程》让我对中国美学的气质和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了解是很有必要也极为重要的,它不仅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和研究方法,也让我懂得了何谓中国气质:一种“浩然正气”,一种“里仁为美”,一种儒道互补的“出世”“入世”的精神。这种气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理性精神,这也是我们为何为“中国人”而与地球上的其他人不同的原因,也形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与众不同成就非凡的美术。
这里我说的美术,指的是“大美术”这一概念,它自然包含着设计。我想我要老生常谈了,那就是:当代的中国没有自己风格的设计。当提到德国设计时我们会想到如包豪斯等的理性的功能第一的设计;提到日本设计时会想到如三宅一生等的静谧简朴充满禅意的设计;提到美国设计时会想到如可口可乐等的大众化消费的浮华的设计;提到北欧设计时会想到如宜家等“cozy”的设计……而提到中国设计呢?我们想到的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京剧上的脸谱……然后将它们做为中国元素放入设计,但这是祖宗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当代中国风格,我们的设计实际上是西化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也西化了。每一风格的设计与该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在读《美的历程》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设计也许也应该与中国美术的“气质”相关,而不该是简单的符号元素的拼凑。而有中国美术“气质”的设计是什么呢?在青铜时代,它是宏大威仪的甚至是骇人的;在楚汉,它是浪漫奔放和古拙的;在唐代,它是华美的……它很难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但我想它应该是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承载着极重的文化积淀,能承接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形态,而决不该是古代符号的填充。也许这想法又空又玄,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看到一系列有现代气息的优美设计,这种设计能使任何人都赞叹到:“啊!这是有中国风格的当代设计。”而这背后就需要不懈的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体会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并把它具体化实物化,我想这就是学习中国美学的用处。
另外,我注意到本书的第三章是《先秦理性精神》,而第四章是《楚汉浪漫主义》,也就是说:如同其他谈中国美学的书籍一样,作者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一笔带过了。根据亚斯贝尔斯的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秦王朝是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它的存在时间正处于“轴心时代”时代的末尾;它所存在的地理位置从最开始的西北高原(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直到统一中国定都咸阳,这一地理位置也正处于“轴心时代”的发生地区。
如果说在“轴心时代”里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文化形态对原始文化都进行了超越和突破,那么,秦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征服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部落,结束了500年的战乱(请注意:这五百年是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恰好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呢?它对我们文明的持续影响会是什么呢?这也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有意思的话题。
李泽厚先生在《先秦理性精神》的第三节《建筑艺术》中谈到中国建筑时说:“‘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当然这里的“制度”不仅是指建筑的制度。“汉承秦制”,“百代皆沿秦制”,而秦的制度是由法家建立起来的。众所周之,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后,秦迅速的崛起了,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10年就统一了中国,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法家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一举击溃了其他各家建立的上层建筑,在“终极关怀的觉醒”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中法家曾独占鳌头?紧随秦后的汉王朝虽然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后世帝王所采纳,但是汉宣帝曾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道破了“儒表法里”的天机。汉武帝虽以董仲舒开办太学,广布儒道,但以张汤为代表的酷吏,足以证实其法家的“内里”。再观后世的各个朝代,难道不都是暴力机器在“温文尔雅”“里仁为美”的外表之下,起着维护统治集权的主要作用。
在美学上谈到这一话题可能有些偏离中心了,但是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自然也就影响着文化,艺术。当谈到中国传统美学,我们只集中精力研究“儒道互补”“儒道相生”而将秦文化一笔带过,将“外儒内法”的法家只归为“百家争鸣”中的一派时,是不是有失偏颇了?也许是时候该深入研究一下它的价值了。
这些就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疑问和想法,也想和有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并有兴趣的朋友探讨一下。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三
何为美?作者从纪伯伦先生关于珍珠的一句诗来诠释:珍珠,是痛苦围绕着沙粒所建造的庙宇。这里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世间的万物都会经历种种不同的磨练,然而在磨练过后,他们都会变得成熟,变得更完美,人的一生亦是如此。
美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品质去修缮,通过向道学习,向天学习,得到品质。我们每个人,天都赋予我们一种德,这种德,天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是不完美的,但这些都是我们独立存在、独有的品质。
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修缮这些短缺,那么,我们该怎样去修缮它呢?
1、多看书,不管什么类型的书,多读书总能从中获益。
2、责任感,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负责任的心。
3、善良,这也是一项越发珍贵的个人素质,很多人往往急功近利,尤其在当下社会环境。
4、培养一颗善于观察以及思考的心,凡事辨证思维以及多换位思考。当你看到某一件事,设身处地想想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时间久了,你看问题的角度会很不一样。
第一步,爱自己。一个人真正的懂得爱自己,可能要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成长过程,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最后才能够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需要不断的反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只有透过学习才能不断的丰满自己的人格思想,坚强自己的意志。
第二步,把对外的手机开机。美的修炼要内观根性来修缮,外求养分,修缮自己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哲学思辨的过程。学习是最好的养分,在成长过程中,每经历一件事情,都是给自己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实践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事情”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实践。作为一名员工,工作其实就是“做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学习的机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在每一件事情被自己解决的过程中,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必然有所增加。
在修炼本来美中我们应该怀悲悯之心,缺失基本的悲悯情怀,我们就会渐渐变得冷漠无情,没有悲悯之心的人是不懂得珍惜自己,更谈不上关爱和扶助别人。己心通天心,他心如己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互扶持,彼此慰藉,要同情他人,心疼他人。
在修炼本来美中我们不能图方便,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得认真面对,专注面对,需要有工匠精神。修炼本来美要学会下苦功夫与笨功夫,这样才能把事情钻研出来。
邱董《美的人》一书里,用了十二种花的花品,来解释我们在修炼、修缮中所遇到的困惑。为了我们品质的发现,我们品质和我们外在的呼应,最后修炼出一种知识的美,能穿越时间的美。
有多少执着,就有多少的痛苦,要摆脱痛苦就必须从所有的执着里出离。当生气的时候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不要执着一件事物或习惯,我必须要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到彻底的自由。
美需要我们审美观念的上升,《美的人》书中十二种花的品性,每一种品性都是我们修炼的一种参考。当我们品质上去了,我们就能达成厚德载物的境界。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四
什么叫美?自古以来,多有诗句文章描述人类之美,无外乎两种,一为外在而倾倒,“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二为内在而歌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在《美的人》里,作者邱伟杰先生以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智者的独特角度,以12种形态各异的花品为载体,向我们诠释了一种全新的美的定义――本来美:人生而为美,无关乎“心灵”、“内在”和“气质”。
二、“本来的,都是美丽的”
“本来的,都是美丽的”,是的,就像人之初、性本善一样,人一出生就都拥有美的本质,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本质可能就会被入世的积习所遮蔽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去除尘灰,认识到本来美的本质,相信自己原初就拥有最好的,以此为起点,相信美的精神,相信美的条件,相信可以借助各样推力来驻守和焕发美的成就。
这是一种极具激励的自我认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的生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与不顺,如果迷失其中,便会陷入自我怀疑当中,但如果我们认知到本来美的本质,就会坚信自己,不为别人的评判而左右,便可获得不可战胜的力量和高度;这也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对他人认知,人际交往当中,尤其是在工作当中,如果我们能真正认识到他人的本来美,就可以发现并有效运用他人的长处,融洽人际关系,提升工作效率,拔高自我能力。
三、本来美只是种子,种子需要浇灌培育才会成长。
当然,认识本来美只是第一步,本来美只是种子,需要浇灌培育才会成长。文中以大量的笔墨来引导我们怎样由抽象的本来美成长为现实中具体的美,又由具体的美去靠近抽象的理想标准。笔者将现实比作是养料,他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寻求适宜美的种子生长的养料,然后修缮自我,让美作为有活水源头的自行生长壮大的正途。就如我们中脉美丽,几位老板一直都在放大大家的梦想,只有梦想足够大了,我们才会去寻找、去吸收相对应的养料,才能更加快速的茁壮成长,绽放出震撼人心的大美。
作者是看透了美,他不怕入世,讲最浅显的东西,以最常见的花,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消了我们的戾气,让我们学会思考和寻找人生的真谛。每当我们忘记了想要寻找的美的人生的时候,回头想想邱先生的话,相信便有了找路的引子。
四、结语。
古人言“梨花落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生命就像是一场春,柔柔吹过,徐徐地,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