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流行音乐鉴赏论文(大全1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一
中小学在职音乐教师、音乐教研员。
二、参评时间。
2013年11月26日。
三、参评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欣赏教学课件的教学内容选择,必须是现行中小学使用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得脱离教材。
高中阶段:音乐鉴赏教学课件的教学内容选择,必须是现行中小学使用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得脱离教材。
四、参评要求:
1.课件的制作需体现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中对欣赏教学的要求。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合理使用教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切实有效。
3.教学课件取材适宜、规范、科学、创新、体现学科特点;能够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使用、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能够体现出教师恰当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技术手段;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符合教学规律,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针对性强,内容完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件评比需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突出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与合作性;体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有创意,有特色,具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好。要具有完整教案的基本要素(教材版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媒体选择(整合的资源和技术准备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结构完整,步骤清楚,文字简洁流畅,板书板图规范。
5.由于部分优秀课件将在网上共享,因此申报课件应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成果(资料的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凡抄袭之作,一经发现,除取消参评资格外,将通报作者所在单位。
五、评选办法。
2.采取学校、县(区)、大市逐级申报参评的方式。在县(区)、大市评选的基础上,以大市为单位,遴选优秀的教学教学课件参加自治区评选。
3.报送的教学课件需刻在一张dvd光盘上。参赛教师将个人信息写在光盘外壳,教学设计、课件里不得出现教师个人信息。
六、报送时间。
各市、县(区)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于2013年11月26日前将报名表(见附件)及dvd光盘一式三份统一报至自治区教研室汪芳处。逾期不予评比。
七、评奖。
1.评比活动设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别,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本次欣赏教学课件评比不设优秀指导教师奖。
3.本次评比活动不收取评审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二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满足中职学生日益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并且通过对其他学科的贯通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兴趣。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在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单纯地由教师讲解,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应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如,在欣赏《雪绒花》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音乐之声》的影片片段,同时倾听《雪绒花》这首乐曲。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进行情境的创设。
在进行中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所欣赏的乐曲进行一定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这种情境的创设方式可以是通过音响动画、音乐渲染,也可以是语言描绘以及实物演示等。如,在进行《故乡的云》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音画创设一个情境,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给学生讲述或是请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人物、事迹和景观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思乡爱乡之情油然而生,在欣赏歌曲的时候继续创设情境,将思乡爱乡之情升华为游子的爱国之情,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二、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欣赏。
不管是普高学校的学生还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喜欢流行音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课本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流行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但是应该注意一定要选择健康向上的时尚前沿的流行音乐。如,选择周杰伦的《龙拳》让学生欣赏,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rap的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以及文化。
在中职音乐欣赏中,各种中外的古典音乐仍然是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点。所以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让学生时刻受到音乐的熏陶。如,利用课间时间为学生播放古典音乐,或者向学生讲述音乐的表现手法,或者向学生讲述音乐家的故事,产生一种强有力的群体效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和巩固。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应该在给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灌输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欣赏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歌手大赛、合唱比赛、器乐演奏比赛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三、和其他学科进行紧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创作的,能够真实地反应一个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讲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如,在欣赏歌曲《铁蹄下的歌女》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聂耳是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对社会和战争发出的沉重的控诉,是时代的号角。结合历史倾听音乐,潜移默化地渗透音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提高美术素养。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和美术之间有着很大的相通性,只有将美术和音乐进行合理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艺术的魅力。所以,在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通过美术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的音乐欣赏进行启发。如,在欣赏《大海》的时候,为学生展示莫奈的印象派绘画《印象日出》,让学生能够生动地认识到印象派的风格,认识到印象派追求的都是瞬间的印象和感受,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音乐除了和美术、历史相通之外,和文学也有着很深的渊源。每一首歌或者曲子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同时积淀着深厚的文学素养。如,在欣赏《高山流水》的时候,应该向学生讲述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后来因为子期去世,伯牙谓世上再无知音,于是摔琴谢知音。通过对《高山流水》乐曲的欣赏,让学生体会到知音的重要性以及失去知音之后的伤感,从而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
在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宋晓。对音乐欣赏教学的改进意见[j]。河南教育:下旬,2012(z1)。
[2]高敏成。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作者单位辽宁省东港市职业教育中心幼师组)。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三
中小学在职音乐教师、音乐教研员。
二、参评时间。
2013年11月26日。
三、参评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欣赏教学课件的教学内容选择,必须是现行中小学使用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得脱离教材。
高中阶段:音乐鉴赏教学课件的教学内容选择,必须是现行中小学使用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得脱离教材。
四、参评要求:
1.课件的制作需体现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中对欣赏教学的要求。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合理使用教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切实有效。
3.教学课件取材适宜、规范、科学、创新、体现学科特点;能够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使用、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能够体现出教师恰当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技术手段;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符合教学规律,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针对性强,内容完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件评比需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突出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与合作性;体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有创意,有特色,具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好。要具有完整教案的基本要素(教材版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媒体选择(整合的资源和技术准备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结构完整,步骤清楚,文字简洁流畅,板书板图规范。
5.由于部分优秀课件将在网上共享,因此申报课件应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成果(资料的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凡抄袭之作,一经发现,除取消参评资格外,将通报作者所在单位。
五、评选办法。
2.采取学校、县(区)、大市逐级申报参评的方式。在县(区)、大市评选的基础上,以大市为单位,遴选优秀的教学教学课件参加自治区评选。
3.报送的教学课件需刻在一张dvd光盘上。参赛教师将个人信息写在光盘外壳,教学设计、课件里不得出现教师个人信息。
六、报送时间。
各市、县(区)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于2013年11月26日前将报名表(见附件)及dvd光盘一式三份统一报至自治区教研室汪芳处。逾期不予评比。
七、评奖。
1.评比活动设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别,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本次欣赏教学课件评比不设优秀指导教师奖。
3.本次评比活动不收取评审费。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四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领悟。通过欣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智力,从声音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理解:
一、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课不像唱歌、舞蹈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音乐想象能力。如:欣赏苏联作曲家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我自制幻灯片,从童话故事本身入手,将生活有趣的故事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幻灯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看,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启发学生叙述故事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童话故事主题的理解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通过做,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的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其次,我还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精选好音乐作品入课堂。人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试想在一个校风差,校风歪的学校里,学生将如何健康接受教育?这又何谈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呢?作为老师,对社会的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可以在这个音乐小堂里,精心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除了要让学生欣赏分析一些好的歌曲、乐曲外,还经常播放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佳品,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党的崇敬和热爱,感受欢快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高尚情操等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如:在欣赏《天山风情》时,我播放有关新疆风景的一些画面,还让学生欣赏新疆的一些乐器,好听的歌曲,优美的新疆舞蹈,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以欣赏为主线,将唱歌、乐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训练贯穿其中,融为一体。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把欣赏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欣赏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歌唱和乐器演奏对欣赏起到一个再认识的作用。同时,将基本乐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训练融于欣赏、唱歌练习和乐器演奏之中,这样做是对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一项重要手段。如欣赏歌曲《小白船》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接着我在用钢琴演奏《小白船》的旋律,最后在通过录音机播放歌曲《小白船》的旋律,这样将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感知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使学生更加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主旋律的记忆,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美。
三、从欣赏音乐作品的步骤和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实现从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飞跃。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听、看、唱、想、动、说的参与方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而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从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看”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视觉的结合来感受美,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里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来实现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因此我借助多媒体,通过观看动画、绘画、剪贴画及情景表演进行直观欣赏教学。其次,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而“想”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是有抽象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接着“动”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与美术相结合使学生动起来。音乐与美术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形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在音乐欣赏教学当中正当地添加美术成分,大胆地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描绘所欣赏的音乐情景,培养他们的情趣、动手、动脑能力,有效地将美术融入音乐中,让学生从声音、图像两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并创造美。最后“说”就是让学生说出了聆听作品后的感受。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我们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使学生的欣赏过程能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深刻、高级的阶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中领悟到音乐作品的主题,激发了想象力;在体会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也感受了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作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等,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创作画,再依据自己画的画写一段简短的文字,然后再写乐句或乐段表现所画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假设一种意境,鼓励引导学生创作音乐。教师要将学生创作的作品让他们自己去鉴赏、去分析,他们就会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去修改整理,不断完善。通过做,学生明白了音乐创作需要有音乐知识作基础,更需要音乐素材和对生活的感受等。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获取音乐知识,从生活中去寻找音乐素材。当然,教师应注意面对的是小学生,应力求简单浅显一些,不可过高。
综上所述,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并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合学生特点、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写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求新探索,才能不断完善,提高素质,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正确与否,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五
我不是一个很懂音乐的人,上了这个大学流行音乐鉴赏,对音乐略懂一些皮毛。我想阐述一下我对流行音乐的感受,讲一下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和歌唱选秀节目的黄昏。
我觉得流行音乐相比其他类型的音乐,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还在于好唱、好学。流行歌曲的唱法突出的就是个性化、自由化。这不同于民族、美声唱法的类型化。不同的唱者表现出不同的音色和唱腔。它的演唱方法较自然,不需太多专业技术,以自然为准,人声音区的各个部分有着不同的色彩。流行音乐生活之中到处都有,并且我觉得我们的精神生活也需要音乐来慰藉。音乐也可以能传递给听众温柔、婉转的感觉,但其中又总是含有淡淡的伤感、淡淡的哀愁,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同时在人们因这喧嚣的世俗烦扰而疲惫时,给以精神慰藉,洗去心灵的尘埃,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依靠、安慰和宁静。再者我来讲一下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史。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新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徘徊,从90年代起,由于著作权法的实施,国家对引进港台音带的数量作了限制,这就影响了那些靠做引进版生意的音像公司的生计。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内地各音像企业不得不重新规划各自的生产流程,开始重视创作、重视培养自己的歌手和制作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一大批由内地音像公司制作推出的新偶像。尽管这些歌手的包装方式大多未能摆脱港台的模式,但已经在国内青少年歌迷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打破了多年来由港台青春偶像独占青少年音带消费市场的局面。21世纪初——网络歌曲异军突起。21世纪,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手机彩铃下载业务的兴起,网络歌曲开始异军突起,流行音乐的制作也更加商业化、世俗化。2000年,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上热了起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网络传播对音乐的帮助。2004年,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唐磊的《丁香花》、庞龙的《两只蝴蝶》,也在网络上火起来。其中杨臣刚《老鼠爱大米》更是一夜走红,直至走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红地毯。此后,以通俗、轻松、幽默为特点的网络歌曲在国内乐坛风起云涌,大量平民歌手通过网络,把自己和其所创作的歌曲推向社会。
最后我觉得现在歌唱娱乐节目的泛滥,让我们觉得流行音乐太廉价。歌唱选秀节目的层出不穷,却没有让我们这些观众真正的去感受到流行音乐的内涵,而是把流行音乐商业化。音乐应该是无价的,音乐应该是让我们愉快的,而是利用音乐,让音乐纯粹一点。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六
音乐鉴赏是各级各类普通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高中音乐选修课程中的首选课程。音乐新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方西要求音乐鉴赏要注重体验,重视比较、探究教学方法。文章针对这几种教学方法谈一些看法,以便推动音乐鉴赏教学效学的提高。更多音乐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运用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途径。作为音乐教师,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艺术情境,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主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形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民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抬轿”和“推车”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民族乐曲的魅力。
音乐不但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听觉艺术,要想提高学生对不同题材、风格等音乐的鉴赏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让学生通过切身的聆听与感受,来激发自身的音乐情感。在音乐鉴赏学习中,不管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在让学生聆听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听音乐的形式,来感知音乐内涵,感受作者思想,从中听出不同的音乐要素,并提高融合不同音乐要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乐曲做出正确评价的能力,能够从音乐中辨析作品的主题。同时,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从而与乐曲进行直接的交流与对话。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切忌配以过多的语言讲解,以免打扰学生思绪,或者给予学生暗示性的引导,而是应该让学生自主体会音乐内涵。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但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还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惑进行学习与鉴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例如,在鉴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让他们对于战争年代产生一定的感悟,再引出相关问题:那个时代涌现出两位作曲家,他们分别创作了《保卫黄河》与《河边对口曲》,请大家仔细聆听这两首曲目,然后分析两位作者分别选取哪些方面作为乐曲的创作素材?又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艺术风格?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提高鉴赏音乐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同时,他们也会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让学生倾听一次,以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观点,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采取发现体验模式,这也是一种音乐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教学前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即:欣赏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问题?欣赏结束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讨论、分享,由教师提出总结性建议。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感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从而加强学生对不同人文背景的体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比较法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高中音乐鉴赏的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将这些内容分类归类,并运用比较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对于题材不同的经典音乐,也可以通过比较法来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黄河大合唱》与钢琴协奏曲《黄河》,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性、集成性等技术优势,实现了音乐教学的图文并茂和声形兼备,转变了传统音乐教学单一和枯燥,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想象、自由联想、拓展思维,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当然,以上是我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活动中一点体会,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必须紧跟课程改革的脚步和社会的发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索和选择更为多样和丰富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为提高音乐鉴赏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七
针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本文从创设音乐环境、教给感受音乐的方法、增加音乐信息量的角度,论述了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具体做法。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存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也说过:“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是如此重要,甚至超过了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音乐欣赏是一种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是进行音乐审美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音乐欣赏,学生可以获得感官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满足,能够拓展音乐视野,陶冶情操。
我曾在全校进行过一次三至六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小调查,结果显示:12.5%的学生对欣赏音乐毫无兴趣,甚至只把它当作课堂中的一次休息,不能进入到某种音乐情境中去;8.5%的学生非常喜欢欣赏,能随着乐曲旋律的高低起伏手舞足蹈,但如果让他们说一说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内心有何感受时,大部分学生不是很茫然,就是不知所云;只有7%的学生能初步分析调式曲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努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把感受音乐的内部语言转化为乐于表达的外部语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差异,我在课前会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具体,学生爱听,如《手鼓敲起来》、《小燕子》、《蜗牛与黄鹂鸟》、《春天在哪里》、《蓝色多瑙河》、《秋日私语》等,营造出浓郁的音乐环境,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之中,聆听音乐之声,感悟音乐之美。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法,就能轻松自如地踏进音乐殿堂。在课堂教学中,我教给学生多种感受音乐的方法,引导他们投入聆听、入境想象、感受领悟、情态表达,让学生与音乐互动,让音乐与学生融合,向更高的音乐素养方面发展。
1、在表演中感受音乐。
在学习一首新歌、一支新曲之前,我经常挑选一些基础好、功底扎实、擅长歌舞演奏的学生表演,让全体学生欣赏,了解作品的整体形象,进行审美评价等,欣赏者感到自然愉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在学习了一首歌曲后,在学生感觉好听的基础上,我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创编动作,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将乐曲表现出来。比如二年级欣赏音乐《龟兔赛跑》,结合动画片,我让两个学生一个扮演笨拙却坚持到底的乌龟,一个扮演伶俐却骄傲的兔子,根据音乐旋律进行表演,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更是乐此不疲,对音乐的感受非常深。
2、在绘画中感受音乐。
“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一个是流动的音乐,一个是线条的旋律。”众所周知,在音乐作品中,许多标题性音乐是来源于画作的,学生在绘画时不必强求一致,不必讲求绘画水平高低,只要把感受画下来,只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就行。比如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时,有的学生画的是一轮明月照耀着平静湛蓝的海面,有的学生画的是皎洁的月光洒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还有的学生画的是淡淡的月光缓缓流淌在荷塘……从他们的画面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对音乐的向往和独特的感悟。
3、在描述中感受音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傣族儿童歌曲,乐曲采用欢快的2/4拍,五声调式。在学生听完音乐后,我要求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乐曲的内容表达出来。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傣族儿童在小溪边同孔雀一起跳舞的快乐情景,尽管再丰富的语言也无法将音乐的意境表达出来,但他们却获得了强烈的审美愉悦。
4、在演奏中感受音乐。
《认识古筝和柳琴》的教学中,在介绍古筝时,我先请一位会弹古筝的同学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渔舟唱晚》。演奏完毕,我说:“谁还愿意来弹奏一下?”边说边亲自刮奏,演绎出如同潺潺流水般的旋律,很多学生都愿意亲自一试。当我和弹柳琴的学生一起演奏《映山红》时,他们用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在抒情的乐段,左右轻摇自己的身体,在欢快的乐段,按节奏拍手,对熟悉的乐段哼唱,亲身感受了音乐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增加音乐信息量,把学生的耳朵“叫醒”。如欣赏活泼欢快的《玩具兵进行曲》时,我用对比让学生欣赏听辨不同风格的进行曲:雄浑矫健的《运动员进行曲》、沉郁哀伤的《丧礼进行曲》、欢畅喜庆的《婚礼进行曲》……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绚丽多变,学生领略到了音乐艺术的神奇。我还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设置了一个“金曲大放送”环节,“金曲”的内容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并长期坚持。学生一学期可以欣赏到3多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对他们的听觉、视觉、运动感觉、思维活动及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长此以往,必将受益终身。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八
赞美诗是一种基督教会众合唱的颂赞上帝的诗歌,又叫众赞歌。它与《圣经》中的《诗篇》和《雅歌》有别,主要是《旧约》中1501首称为“诗篇”的诗歌,共分为五部份,包括赞美上帝或祈求上帝赐福的圣歌。多数是犹太教徒举行崇拜仪式时在大礼拜堂中吟唱的。
天主教赞美诗最早是用拉丁文,其多章节而曲调相同。现今保存的最早的赞美诗是出自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340-397)和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之手,名为《赞美颂》。一般的赞美诗皆作于五至十世纪。马丁·路德创新教,改赞美诗歌词为德文,用四声部合唱。十八世纪初,传入英国。今英国通行的赞美诗集有《牛津赞美诗集》等。现存完整的最早歌词是希腊文赞美诗,约写于公元200年之前,题为《放吧,喜悦之光》。
而《新约》中的赞美诗都是依照犹太人而非希腊人或罗马人的方式创作的,有的篇章,很明显显示出礼拜圣事的结构程序而在洗礼和圣餐中广为使用。这些《诗篇》以外的韵文,成为3世纪后在叙利亚教会中首先开始兴盛,并且是在基督教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赞美歌的先声。
信徒通过赞美敬拜表达他们对上帝的崇拜,并在音乐中解说神的指示和祝福,让信徒的信仰更加坚固。敬拜并不需要华丽的场合,教会中都有唱诗班来带领大家敬拜赞美,圣洁美妙的音乐把人们带入超凡脱俗的境地,使信徒感受到与神的亲近。基督教在布道时,也常常通过赞美诗的形式,将许多深奥、抽象的教义和宗教思想,转化为都能被广大普通民众领受的通俗易懂的道理,并通过音乐的渲染,使宗教特有的神圣、肃穆的性质突显出来。
一方面,宗教借助音乐来宣传教义,借助音乐烘托庄严肃穆气氛,借助音乐实现人神的交流互动等等;另一方面,音乐也借助宗教获得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借助宗教实现了艺术的力量,使宗教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
赞美诗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作曲家谱写的,有很高的艺术性,但不适合一般信徒诵唱,比如巴赫曾谱写过大量的众赞歌。另一类是由信徒谱写的,艺术性不太高,但容易上口,适合一般信徒咏唱。教会所用的颂赞诗歌都属于此类。而其中许多赞美诗是出自犹太国王大卫之手,他还是位音乐家,还有些是可拉的儿子和摩西创作的。赞美诗的第23首“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也许是诗篇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篇。
这里介绍一首集艺术性与容易上口为一体,更是一首流传甚广,感人至深的诗歌——《amazinggrace》,中文翻译为《奇异恩典》,也有人称《天赐恩宠》,grace原意为“优雅、优美”,此处解释成“上帝對人类的慈悲、恩宠”。奇异恩典可以说是在世界上所有说英语国家中最为广传的最有名的一首赞美诗了,甚至有一部专门拍摄的电视文献。而且是美国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乡村福音歌曲,是美国人最喜爱的一苜赞美诗,也是全世界基督徒都会唱的一首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奇异恩典的歌词实在是写得太出色了,短短几行歌词透露着一个罪人得到耶酥基督拯救后的感恩之情。
到狂风暴雨,船几乎沉没,他突然想起了过去母亲的教导,幡然悔悟,跪下来认罪祷告,从此他决心奉献给主。牛顿发奋自修苦读并且勤研神学,经过十六年寒窗苦读之后,后来竟成为满腹经纶的学者,精通希腊文与拉丁文,三十九岁那年被按立为圣公会牧师。
他后来也成为一位大诗人,创作许多动听感人诗歌,甚至和当时一位伟大杰出的圣诗作家顾williamcowper成为莫逆之交,并合作出版了一本脍炙人口的奥尔尼圣诗集olneyhymns。去世之前,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约翰牛顿牧师,从前是个犯罪作恶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隶之仆。但借着主耶稣基督的丰盛怜悯,得蒙保守,与神和好,罪得赦免,并蒙指派宣传福音事工。”这首诗歌就是他一生得拯救的见证。
这首歌也成了基督徒每次祈祷忏悔时必唱的曲目,后来它流行越来越广,超越了宗教,成了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成为人们祈求和平的经典歌曲,是人民精神世界的赞歌,歌的主题和《圣经》的主旨相符:忏悔、感恩、赎罪、重生,现在在任何庄严隆重的场合、在仪式上、在很多流行音乐唱片里、在国家级的典礼以及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上,你都能听到这首圣洁,祥和,庄重,优美的歌曲。
赞美诗,其优美祥和的曲调令人们陶醉,其虔诚庄重的内容令人们赞美,它以其独一无二的美流传于全世界,并将继续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中译本,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九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不断增多,已经能够较完整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常常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较为敏感。同时,幼儿的记忆是很随意的,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记的很清楚,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常常天马行空,甚至夸张、毫无逻辑,不受任何思维定势的限制。幼儿的情感也是反复无常的,易激动,易变化,不稳定。作为父母,或者教师,为了孩子们能够在幼儿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格,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学会想象。音乐恰恰能够给他们制造一个遐想的空间,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
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是不同的,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就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则会变得比平时安静许多。这样也间接的影射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进行音乐教育,无非是想利用音乐来影响孩子,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同时也不乏有些小小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而作为一名幼儿音乐研究者,笔者更多的是致力于幼儿身心更全面的发展。
(一)有情趣的引导。
从听觉感知音乐。接触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音乐也是如此。尤其是幼儿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而音乐所表达的都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只给幼儿听一遍就想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思,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反复倾听,同时在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才能慢慢的体会所听到的音乐。我们可以在每次音乐课开始时,都让幼儿一起听或者唱一首儿童歌曲,如《我有一头小毛驴》,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不要告诉他们歌曲的含义,让大家随着歌词内容想象一下,听完后由小朋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觉;再由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讲解。在放第二遍的时候大家就会随着老师的讲解听歌曲,这样很快就能进入歌曲中,有的小朋友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唱出来,甚至有的还会手舞足蹈的一起蹦蹦跳跳,想象着自己正骑着一头小毛驴,快乐的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幼儿充分的了解、感知了他们听到的音乐,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从视觉感受音乐。回归音乐艺术,笔者认为应多让幼儿听音乐会,看歌舞剧等艺术节目,增强幼儿对音乐的了解。从听到的、感觉到的,孩子有他自己的看法,觉得这场音乐会是好还是坏,哪些歌曲好听,哪些能听懂。这就使他们初步形成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了孩子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增强音乐带给幼儿的感染力。
小学音乐常常表现的是一个个的小故事,孩子们虽然识字不多,但能读懂图片。所以,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在幼儿音乐课上为孩子们配备简单的与所听歌曲有关的图片也是能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边听《粉刷匠》边看有关《粉刷匠》的图片,如果有条件,视频结合就更好了,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将会逐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从肢体语言感受音乐。游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把音乐溶于游戏或表演中,收到的效果常常尽如人意。例如:幼儿们在玩“丢手绢”游戏时,大家一起唱《丢手绢》,当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身后时,大家会不由自主的唱得更大声,更兴奋,完全把歌曲和游戏结合,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又如:在听《一分钱》时,可以让小朋友们跟着表演,在表演中体会歌词的内容,欣赏音乐。
(二)情趣的升华。
在引导过后,孩子对音乐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听一些名著,如:《梁祝》、《二泉映月》、钢琴曲之类的,让孩子的思想得到升华。一点一点的倾听,慢慢的体会,由儿歌到名著,孩子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会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的研究者,我认为,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听”、“看”、“做”等方面对儿童进行引导,全面发展,能够更好的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加强与父母的交流与合作,从小就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钻研下,一定会使我们的孩子迎着灿烂的阳光健康成长。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十
双钢琴演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演奏形式,它对演奏者的钢琴弹奏技巧、情感表达、合作默契度等方面要求都比较高。演奏者只有具有纯熟的演奏技能和乐感意识,才能使两架钢琴弹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双钢琴教学法是在双钢琴演奏的形式上衍生出的全新教学方式,由教师和学生用两架钢琴同时弹奏一首乐曲,教师的弹奏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双钢琴弹奏的音乐表现。
双钢琴合作弹奏需要两位演奏者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了解、沟通、练习才能在演奏时做到和谐、完美。刚开始两位演奏者会有很多的差异和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技巧上也会有分歧,这就要求两位演奏者在加强弹奏练习时,不断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换位思考,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并在演奏时准确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双钢琴演奏从表现手法到演奏风格都应该是统一的,两人在弹奏时要相互感受、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谐的演奏中有好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除了两人之间相互了解、合作默契外,学生还要对所演奏的曲目的风格、结构、创作背景、思想情感有一定的了解。对音乐作品的乐句分句,要有统一的认识,乐句的起伏要一致、乐句过渡要自然流畅。双钢琴演奏的曲谱与平常的钢琴曲谱是不一样的,钢琴一与钢琴二的曲谱在同一张乐谱上,钢琴一对钢琴二的演奏谱子也应该熟悉。两架钢琴要分析双方的演奏乐谱,准确了解对方演奏的乐曲,只有更全面地了解作品,在高难度的演奏中更好地利用双钢琴弹奏表达出作品效果,才能使音乐表演更加具有感染力。双钢琴教学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积累演奏经验,消除紧张情绪,为学生的配合演奏增加熟悉感。双钢琴弹奏对于两人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要求较高,一个钢琴技巧娴熟的演奏者不一定适合演奏双钢琴。在双钢琴练习过程中双方要加强眼神、表情、肢体上的默契配合,了解彼此的动作习惯,这样在演奏时才能加强交流,相互间默契地进行情感表达,从而使演奏更具艺术表现力。
二、高校双钢琴教学的应用价值。
1.教学示范双钢琴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最大的应用价值是示范作用。高校学生在刚入校时,钢琴弹奏水平和基础高低不一、参差不齐,高校的钢琴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好相应的示范工作,在钢琴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比如在钢琴教学中,一些合奏与齐奏的音乐表现形式在传统的钢琴弹奏教学中学生是没办法体验的。相对于传统的口头讲授法,教师通过双钢琴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弹奏有一个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此外,双钢琴弹奏这种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2.合作培养双钢琴弹奏是一种室内音乐表现形式,它的演奏意识和演奏状态与钢琴独奏完全不同。双钢琴演奏法需要两架钢琴,演奏者要不断地沟通交流,相互之间要聆听协调,经过多次弹奏磨合后,双钢琴演奏才能音色统一、平衡。这种双钢琴弹奏的意识和状态是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和训练的。3.弹奏拆解钢琴演奏是需要演奏者双手密切协调配合来达到良好的弹奏效果的。高校大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大多还在初级阶段,在钢琴演奏时双手之间的配合不够密切,弹奏力度也难以准确把握,学生在日常练习时,会受到错误音乐的影响。在传统的高校钢琴弹奏教学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分手练习,在双手弹奏都能够达到学习标准时,再进行双手弹奏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双手弹奏的默契配合度不够,练习的整体性不够。而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使用双钢琴教学法,学生在进行单手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另一架钢琴与学生进行合奏,让学生通过双钢琴配合感受完整曲子的演奏感觉。双钢琴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弹奏的音调和节奏,提高双手弹奏的默契度。
双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演奏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弹奏水平,在水平差距不大的学生之间组成学生组合,以免在弹奏合作或乐曲选择时出现不和谐、不一致的现象。如果在组合中两人水平有差距,那么教师应该选择曲目难度适中的乐曲。在学生两两一组选好曲目以后,教师就可以进行第一阶段的'练习。第一阶段可以进行一到两周的各自声部练习,这是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一个阶段。在各自的声部演奏中,学生要能达到视谱正确、没有错音、节拍准确、表情符号严谨、手法娴熟流畅的要求。这个阶段的练习可以采用慢速或中速弹奏。合作者之间应该商定好弹奏速度,使两人合作能够达到同一速度。第二个阶段可以尝试两人合奏。两人在第一阶段都打下了良好基础后,第二阶段就可以按照预定速度进行演奏,这个阶段两人之间互相聆听、熟悉对方的弹奏内容和特点。教师可以把曲目中具有代表性的双钢琴演奏内容进行分解,以便两人在演奏中能够相互衬托,控制好自己声部的声音和力度,从而使演奏更加和谐、美妙。
四、高校双钢琴教学的难点。
在双钢琴演奏中弹奏的整齐度、一致性以及协调比例是影响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针对这些教学难点,教师应该首先对学生实施倾听模仿练习。在双钢琴练习过程中,两人不能只是通过不断的合奏来提高演奏默契度,有时候需要静下心来去认真聆听另一个人的独立演奏,在倾听中发现、比较与自己演奏的异同,尽力去模仿对方的演奏,消除演奏中的不和谐因素。比如在练习同步快速跑动时,一位同学应当先不弹奏,去倾听另一位同学的独奏,熟悉他跑动的速度频率、音符时值的长短,了解他的触键和弹奏音色,并将他的演奏与自己的弹奏进行对比,不同处双方要交流沟通,最终形成双方统一的演奏。在声部合奏练习中,两位同学可以进行某声部的合奏练习。比如两位学生所弹奏的声部都包含有旋律线条和伴奏音形的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个弹奏伴奏声部,另一个弹奏伴奏音形,然后再交换练习,最后完成合奏,这种练习能够有效处理音响比例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拆分练习。拆分练习就是在征收乐曲中找出旋律线条和走向,从复杂的声部分配中拆分出来进行合奏练习,让学生认真体会线条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了解旋律的发展,加强学生对作品走向与和声的认知,增强听觉灵敏度。
五、结语。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双钢琴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钢琴技能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全面发展。高校钢琴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双钢琴演奏与教学,探索出更多的钢琴教学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十一
现今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对于音乐的欣赏、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音乐的表现还远远不够,怎样能让儿童对抽象的音乐感兴趣,使儿童潜在的音乐能力得以开发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萌发儿童的创造力,激发儿童原始的人性本能,把儿童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心理调整到最佳水平,造就儿童学习各种音乐技巧的最佳状态。最终形成以儿童为主体,老师为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儿童愉悦身心与学习音乐同时进行,二者相得益彰的课堂教学。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原来的模式只是以单纯地教学唱歌为主,教材上也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再加以少量的器乐学习。儿童的学习也是被动的模仿现有的音乐艺术作品,教师则是认真地按照教材大纲,严厉地对待学生,一味地追求着“出成果”。人在音乐方面,先天素质上客观的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样的教学自然会让一些儿童感到一些莫名的压力和排斥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但就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总会让一部分儿童对音乐“敬而远之”,离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甚远,有些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和新的发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前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卡尔奥尔夫首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建思想是,自古以来,人类的本能欲望中有着强烈的表达思想情感和情绪的冲动,这种冲动会通过音乐、舞蹈、语言、表情等形式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人类固有的原始本能。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但我们原本传统的音乐教育则把课堂作为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手段,目的和眼光只是放在如何学会上。《音乐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以审美为核心,教学的时候不要太强调知识点,注重让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参与、体验、探索、感知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开发,其基本的教学原则包括: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教学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几块:。
1、以与课程相关的游戏为开始进入课堂,这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开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
2、故事导入。把所授课程的内容编绘成故事,或寻找与之关联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让儿童能够充分的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来。
3、节奏、旋律练习。从朗诵等活动入手,提取基本节奏、旋律,不断的强化学生对这些基本节奏、旋律的印象。
4、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包括反应训练、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等。
5、联想、想象。以一些特有乐器等手段,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充分的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以手中的乐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不同乐器的组合等方法不断的启迪学生的创造力。
6、总结。这是整堂教学的重点,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会把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状态和心理调整到了最佳水平。学生对学习目标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最后的总结会很容易的掌握学习重点。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不会敷衍了事或勉强痛苦的被动接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放下了心理负担和戒备本能唱歌、演奏、舞蹈,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想象力、创造力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情绪。其实,本能的唱歌、演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很好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歌、演奏、舞蹈是符合人的本能天性的。在课堂上,孩子们用蛙鸣筒模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沙锤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是孩子们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会有助于促进和萌发学生们即兴发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知识和能力的最佳状态。当音乐学习成为孩子自身的需要和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等音乐知识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而然的绘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塑造,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它符合我国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十二
幼儿园的音乐教材内容,一般都是按照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认知结构由浅入深编排,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由于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幼儿们在生活环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便都存着很大不同,若再加上分科教学,就会导致各科知识的单列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内容缺乏本地色彩的教材渗入,使幼儿的音乐活动脱离幼儿生活的实际性,缺乏了生机。
(二)活动模式程式化。
“三步曲”模式的学习活动结构,是一种传统的,也是对一般的知识学习有一定作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音乐活动来说,局限性较为明显。因为音乐活动需要幼儿自己亲自参加艺术实践,通过唱歌、跳舞、欣赏音乐、打击乐器、即兴表演、游戏等活动从中获得美的感受、美的表现和各种音乐形象的创造,从而形成对音乐艺术的感知力、理解力、审美力和创造力。而所有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通过幼儿自身的不断实践而获得。从当前“三步曲”的教学效果来看,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幼儿被动接受学习的时间太多,主动感知与参与体验的机会太少,一成不变的程式化活动模式不利于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
(三)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提倡要发挥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优良传统。在他看来,儿童6岁以前的教育将为一个人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一旦奠定,便不易改变,故马虎不得。若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幼儿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既不能突出智力培养轻视全面发展,更不能忽视对幼儿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针对应试教育的痕迹。相当一部分教师与家长比较重视让幼儿学习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过分的强调“学以致用”。但是在实际上,幼儿的学习包括了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他们总能在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不经意的就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下一步的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音乐教学就是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幼儿园教师根据教材照搬照抄的教授一定数量的歌曲和舞蹈,知识的传授过多,导致了幼儿音乐能力的提高不足。结果就是幼儿只能唱老师教过的歌曲,只会跳老师教过的舞蹈,别的内容一概不会,音乐能力偏低,更谈不上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其实,每个幼儿都具备一定的音乐天赋,只不过是天赋的高低不同而已。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能够使这种天赋得以保留并且向好的方面继续发展下去,狭隘的教育则有可能扼杀幼儿的这种天赋。
目前,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已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们对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相关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使幼儿园音乐教学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
(一)教材质量水平不一,教学内容与幼儿年龄发展不一致。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开展好音乐活动的前提,幼儿音乐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都要以音乐自身的审美与韵律为根本出发点,活动内容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风俗、不同性格的幼儿展开,善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当前情况下,很多幼儿园的音乐教材良莠不齐,标准不统一,由其教学内容与活动目的脱节,教学内容不能符合幼儿年龄的发展,不注重教学规律的总结,更是没有形成品牌教材。
(二)教学活动的游戏性和艺术性不够。
2013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但是很多情况下,幼教老师们在音乐活动中,只注重知识的传输,不能够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因此在教学手段上欠缺灵活性,教学效果一般;或者反之,过分强调游戏性,整个活动内容组织过于松散,无法有效驾驭教学。教学活动的游戏性与艺术性,是一门需要长期探索的艺术,幼教教师要努力的探索,不断地总结,将内容张弛有度的的逐步开展。人们在探索新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式的过程中,受到太多因素的干扰,运用干预和辅助性的手段过多且不恰当,这样以来就妨碍了幼儿在感知方面的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是她们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她们对音乐教学内容的接受与体验。科学地协调音乐教育活动的游戏性和艺术性是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三)音乐教育内容中非音乐性内容比重大。
在当前全国上下的幼儿园课程体系改革中,加强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和创新性,这是可以肯定的一个方向,也是很有必要的一种举措。但是在此环节中,有很多的老师们又走向了极端,音乐教学内容程式化,老是追求高大上的活动主题,忽略幼儿个体的接受能力与审美规律,使得音乐课不像音乐课,更像是语文课、数学课的混合体。
(四)对创新性的理解不够,没有从根源上查找原因。
现在的一切教学,创新点、创新性都是要重点强调的内容。但是从音乐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来看,音乐教育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手段,我们的学前音乐课堂是否真正的尊重幼儿心理发展和自身审美规律呢?这些主要存在于幼教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现在,很多幼教教师都毕业于专业的师范院校,掌握的理论较为全面,个人综合素养比较高,这是让人欣慰的地方。但是幼教教师也普遍存在这年轻化的趋势,生活阅历比较浅,更是缺乏对幼儿长期的观察与总结,因此在涉及课堂教学内容上不免存在着一些冒进思想。一味的追求创新,时尚有余,融合度欠缺。导致音乐课堂创新性难易真正的体现出来。
音乐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们的创造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要想真正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幼教教师都要不断地学习,及时交流与反思,善于发现问题,更要与时俱进,合理大胆的进行改革。
(一)善于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传统的学前音乐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形式是有一些小朋友当演员,一些小朋友当观众,教师旁边指导。这样,天赋好、表现欲望强烈的小朋友们上台参与的机会就多,而那些相对比较羞涩、不善于出风头的小朋友们就不太敢上台表演,长此以往这一些小朋友们不仅丧失了学习音乐知识与音乐表演的机会,而且还有可能产生自卑感,越来越不愿意参与音乐课堂活动,甚至严重抵触。教师们应该让音乐活动成为每一名幼儿的表达自己、表现自信的手段,根据幼儿个体的特征积极鼓励并引导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通过音乐课堂,让幼儿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感受到音乐美。因此在幼儿音乐课堂活动中,要循序渐进,尽可能使音乐教育也个性化,尊重每一个个体,使他们都能按照其各自的节奏与步调去发展。在幼儿音乐活动中,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自己展示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担任小指挥、领舞、伴奏等形式,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己表现的需要,并且更好的树立其自信心。
(二)遵循幼儿的探索发展规律,鼓励他们出奇出新。
学龄前幼儿的特点非常显著,年龄小,好奇心强,耐力差,容易从众。针对这些特点,音乐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就不能过于繁琐,因为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去探索。由此,幼教教师们应该有目的的去创设教学环境,缩短教学过程,突出教学方法,来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积极性。幼儿的成长非常迅速,长大几个月就会有明显的个性变化,因此在音乐课堂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与兴趣点,积极的组织教学。尽管有时孩子们所关注的并非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教师们也要耐心的为孩子们讲解,积极地引导,鼓励孩子们的原创表演,让孩子们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对创新能力的再理解。
在学前音乐教学活动中,绝对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应当通过掌握一定的音乐表演技巧,去适时的引导幼儿去创造音乐美。如音乐的音符可以采用作画的形式,教师引导孩子们画出小楼梯,体验上行旋律与下行旋律的特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再引导孩子们想象出其他的表现方式,是要能自圆其说就是好的创新。教师们一定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实际能力,来定义创新的概念,来发展创新的形式,来培养幼儿创新的意识。总之,学前幼儿音乐教育应以幼儿为音乐活动设计的主体,以游戏为手段,让幼儿去体验和感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以儿童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去开展,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使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回到本真状态。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十三
――芙蓉区燕山小学陈唯。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有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行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当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感情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优化语文课堂效果。下面小议几点收获:
一、运用cai增加动感,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对“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及人类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种种行为难以理解。利用cai的优势,运用计算机多形态呈现信息,将教学中的不同信息形态分解组合,顺序呈现,直接刺激于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cai,突破教学难点。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含量较高的课文,其难点是蝙蝠在飞行过程中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为此,自制一组“动画”幻灯片,课堂中,在学生默读课文后,指名一位学生说一说,教师边根据所述内容逐一显示动画,电脑屏幕便会逐一有序地显示:“蝙蝠、嘴、发出、超声波……”
(如图):
嘴障。
蝙蝠超声波碍。
耳朵物。
同时配上各种声乐效果,如此声像同步,动静兼具的动画,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说就通,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运用cai,及时反馈,全面提高效率。
过去,老师在阅读教学完成后,利用课堂练习检查教学效果时,常常浪费了课堂上许多宝贵时间,有了电脑,教师可事先把题目及答案存盘,做练习时,先显示题目,学生做完后,电脑直接检查正确与否。对了,电脑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错了,电脑便显示答案并闪烁一次,伴以“爆炸”声。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争取做到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不让一个学生把疑问带回家过夜,大大地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机械的、重复性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二00二年三。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十四
1.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缺乏自己控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2.利用音乐教学语,激发学生的情趣。
音乐教学语就是音乐活动中一些点缀性的语言,比如,在开展音乐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使幼儿动起来,表示音乐活动马上开始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符合音乐教学的特点,也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如运用节奏语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运用手势语,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有效的指挥能够启迪幼儿的情感,使他们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运用体态语,就是教师通过一些动作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比如,教师洋溢欢欣的笑脸,可以让幼儿热情高涨,精力倍增;教师亲切的眼神,可以把幼儿带入一个温柔的意境中去。
3.为幼儿提供自己表达和表现的机会。
只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为他们提供自主发挥的学习氛围,只注重技巧训练,忽视了兴趣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律动时,基本上是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一遍一遍的机械重复,幼儿渐渐失去了练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其实,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只要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和创新,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节奏练习,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趣。
幼儿比较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通过做各种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还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打击乐器,让他们通过亲自尝试感受节奏性活动的美感。此外,教师可以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鼓励幼儿去了解节奏乐器,探索和敲打节奏,熟悉乐器的特点,进而辨别各种乐器的性能。教师要多和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乐器,鼓励他们多练习、多感受,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兴趣。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开拓幼儿的视野,提高他们唱歌的兴趣。
生活是创作幼儿歌曲的源泉,它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在音乐教学中,让幼儿了解和歌曲内容有关的知识,不但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还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深刻地感受歌曲内容所表现的情感,增强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力。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调动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音乐和语言是息息相关的,有着密切的联系,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其实就是一首儿歌;一首活泼、诙谐的音乐好像在述说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音乐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语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开展音乐教学的保障,因此,教师应该把语言渗透到音乐教学中。首先,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幼儿每听完一首歌曲之后,教师要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对作品的理解,为幼儿的语言表达提供机会,满足他们善于表现的心理,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如在学习歌曲《小树叶》的时候,可以组织一个语言活动,教师扮演秋风,学生就是一片一片的小树叶,秋风一吹,小树叶就到处飘散。然后,教师就可以问问孩子们:“小树叶离开妈妈以后,会飘向哪里?”学生们兴趣盎然,畅所欲言,这个活动让幼儿在学到歌曲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师要把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如让幼儿欣赏二胡曲《赛马》,感受到了节日气氛的欢快和热烈,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音乐自编故事,并在全班交流幼儿可以借助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编出有趣的小故事,使他们对音乐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但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渗透到生活中去,教师也要为幼儿创造多种环境,让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有音乐相伴,美化幼儿的生活,熏陶幼儿的心灵。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探讨如何让音乐进入幼儿的心灵,带给幼儿快乐,让他们真正享受音乐的快乐。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篇十五
恰当使用投影辅助教学可以在普通的室内使用,课前制片,操作简便,书写自如,易移动,集体用。图文直观,节省时间。
信息量有限,不能连续地展示图象,缺乏动感,不能配音。可面对学生操作,可同学生保持目光的接触,便于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随时在图上添加重点和细节。
恰当使用录像辅助教学课前录制,声像真实,可移动,集体用。生动,直观,声形并茂。
信息量单向传播,引发兴趣,全体参与。能呈现丰富的有声彩色运动图像。可以多次复制,反复使用。
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可进行非线性链接。网上可自由查询信息,可互教互学,监控指导。
[1][2]下一页。
学生兴趣高。
运用网的优势,进行人机交互,便于教师指导和学生互学。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研究说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对优化教学过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要提倡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条件暂时还达不到的地方要创造条件,在美术教学中使用投影和录像辅助教学,以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议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材,选择不同的教法,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可以多种电教手段并用,优势互补,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