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工作调研报告(优质9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一
泉州张知县:
您好!
您的提问非常好!确实,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有类似这样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培训机构、学习教材和教育方法,培养好孩子的习惯,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切实搞好家庭教育比在外面哪里找教育机构都显得重要。然而孩子终归是孩子,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有利于教育他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细考虑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教材、建议也可选择观看适合自己的家教视频节目,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荐的视频资料,相信您就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好孩子了。
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二
按照**市妇联《关于开展20**年**省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研的通知》要求,为全面了解掌握**区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我们主要采取填写调查表及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典型个案走访等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现将**区儿童健康成长真实情况反映给上级妇联,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区妇联从7月开始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家庭教育基本情况。
**区的家庭教育工作多依赖于教育系统,20**年组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同年启动了“家庭教育援助行动—幸福教育三人行”工程。在区政务大厅隆重举行启动仪式暨首期家长学校师资培训班,全区600余名班主任参加培训。举办了“百名专家进校园”巡回报告会活动,我区4所学校**000余人听取了报告会。同时在这两次大型活动中,我们启动了**区“教育义工行动”工程,对我区4所学校的400余名教师进行了义工知识和礼仪常识的培训,在班主任培训班和专家巡回报告会上“义工教师”的出现是一大亮点,受到了专家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年5月4日,在**市第二十中学举办“家校(园)合作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实验研究”课题开题暨实验教师培训会,全区28所学校校长、副校长、幼儿园园长、副园长、实验教师及学生家长240人参加了会议。各家长学校正常开课,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截止目前获课题阶段性国家级成果61篇,市级成果57篇。**市第二十七中学现已被批准成为我区唯一一个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基地。20**年5月15日-16日,在**市第七中学举办**区“家长学校”负责人岗位暨中小学教师“当代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班,全区28所学校(幼儿园)15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成立**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伍,并为讲师团成员颁发证书。定期开展区级讲师团成员培训,组织课题实验校开展课题阶段性成果评审工作,组织**所实验校的实验教师深入到各实验单位观摩交流家长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升了我区家庭教育整体水平。获课题阶段性国家级成果61篇,市级成果57篇。并组织区级讲师团成员深入各校进行家长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观摩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各学校积极组建心理咨询(辅导)室,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20**年招聘4名心理健康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全区有**名教师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级证书,6名教师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等级证书,全部持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二、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重点问题。
我区各家庭背景千差万别,家教影响也迥然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不同,目标不同,教育不同,学校、家庭、社会不能三位一体,道德本质回归进程缓慢、艰难,很多孩子不能吃苦,意志薄弱,感情脆弱,不讲诚信,感恩意识差,不善合作,爱心不足,尊敬老人意识淡薄,主动奉献精神不足,感觉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是天经地义,自私狭隘,不大度,不宽容,教育对象的爱心缺失现象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1、文化程度高的父母的对孩子的看护和学习投资教多,农村孩子教育资金投资远远低于城镇孩子。2、学校及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教育,体育锻炼和德育教育普遍短板。3、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有偏差。4、很多家长迫切需要培训学习教育,但多数没有时间,真正想办培训班时只能依赖学校家长会才能召集到人,家长希望能有免费的网络平台进行培训,或者有视频教材。
三、留守儿童家教情况。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呈现粗放式教育,留守儿童的生活能力高于核心家庭的儿童,但在课业辅导方面核心家庭高于留守家庭。留守儿童监护情况主体良好,大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健康,自我要求严格,对父母外出务工持理解态度,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对目前的家庭生活比较满意,这与父母外出务工给家庭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收入直接相关。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祖辈无力教育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数据显示,有35%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隔代抚养,人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导;另外,由于祖辈和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绝大多数祖辈文化知识层次较低。因此,无论是从体力上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承担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2、外出务工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不科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87%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和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和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有些在外务工父母为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和学习环境,经常给家里寄钱寄物,导致一些孩子身着时装,大把花钱。
3、学校对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管理。据教师反映,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没法向家长们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挡,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对留守儿童,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开除或者劝退,有的学校干脆对留守儿童放任不管,有的迫使其自动提出退学的要求,留守儿童流入社会或者待在家中,成为“街角青少年”或者过早地成为家庭主妇。
4、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调查显示,有**%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倒数几名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在回答“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时,近半数的儿童选择了“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这也说明了留守儿童渴望亲情。留守女孩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家务劳动量过重使她们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学生,也是不受欢迎的原因。
5、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也开始显现。调查发现,在中学阶段,留守儿童中性格内向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神经过敏性的比例也明显过高,表现为激动、焦虑、性格偏执内向、神经过敏的特征,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有相当比例的人“闷在心里”。在受到挫折时,有70%的想念父母,暗自流泪。有儿童感觉生活没有意思,甚至还有自杀的念头。
6、违法违纪增多。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无法得到及时指点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被缺乏正确判断的他们所接受。他们逐渐养成许多不良行为,时间一长形成了恶习,或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或时常不回家,早恋、打架斗殴,或抽烟喝酒,家庭问题已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
案例1:**,女,2004年出生,就读**市第三中学。父母均无正式工作,在外地打工。她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姥、姥爷年迈,身体很差,靠着姥爷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这个孩子原来的成绩不错,可是后来成绩急剧下降,在班级倒数。老师经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离异,对她伤害很大,她认为爸爸妈妈都不要她了;姥姥姥爷觉得她的父母离异,又十分溺爱她,在学习上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她,缺少父母关爱的她就自暴自弃,成绩急剧下降。了解情况后,班主任找她谈心,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多鼓励,并且和她远在北京的妈妈取得联系,经常和她的妈妈沟通,并且让她的妈妈经常给她打电话。经过家校的共同努力,她变得开朗自信,成绩也提高了,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案例2:**同学,他的父母分别在山东和河北打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听爷爷奶奶的教导,加上爷爷奶奶是文盲,在他看小说的时候也以为是在读书学习,玩电脑游戏也以为在查阅学习资料。经常有不完成作业、上课迟到、睡觉、说谎、打架和去游戏厅玩等行为,造成他的学习成绩欠佳,道德品行较差。后经家访了解到他的情况,又与其父母取得联系,母亲又把他托付给他的姨妈。老师经常与他姨妈保持联系,并同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经常与留守儿童召开不具格式的随意座谈会,使他们尽情谈自己的看法、想法,对父母的思念和怨恨,并从中寻找打开他们心结的突破口,引导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不要憋在心理。还经常在生活上多关心疼爱他们一些,找时间辅导他们学习,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像父母一样。渐渐地一学期过去了,许多留守儿童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同学的成绩明显提高了,和各科老师也能常沟通在一起,变得爱学习了,和同学们也融洽相处了,没有和同学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1、健全机制,为家庭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成立了区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由精神文明办牵头,妇联、教育、团委配合,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为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依托学校和村、社区组建教师等组成的专业队伍,为家庭教育普及奠定了人才基础。
2、整合资源,将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依托学校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请专家在学校讲授家庭教育讲座。二是依托社区和村请家庭教育讲师团老师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宣传阵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推进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3、找准问题症结,做到有的放矢。
受现行教育体制、家长自身素质的局限以及一些社会不良因素对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一是问题孩子增多,使得孩子家长无比困惑,家庭教育因不及时不得法使家长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不会爱导致爱成害。二是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直接影响未来一代的培养。三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父母对第一任教师职责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如:有些家长将家教职责转嫁给老师;孩子错了不认错,逃避责任;家长不注重能力培养,只讲智力开发;孩子不懂感恩,自私。四是解放以来,西方反华势力从未终止过对青少年西化的图谋。五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不良文化影响,如文化艺术、媒体、网络等又使我们的孩子迷恋游戏厅,沉迷网吧,诱使说瞎话,借钱,结交坏孩子,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保定市妇联找出问题症结,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创新工作内容,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力度,使家庭教育工作有的放矢。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环节。家长的素质决定孩子的素质,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要教育家长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科学教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三
近两年来,我县认真落实《xx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1、健全了规章制度。我县的第一批民办园审批于19xx年,当时幼儿园的管理政策没有出台,各级各类幼儿园管理工作各自为政,各显神通。为使园务管理走向规范,达到科学合理的要求,20xx年上半年县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办园行为的意见》和《幼儿园基础设施及教玩具配备目录》等相关文件,对学前教育的各项内务管理及教玩具配备要求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乡镇中心学校组织各级各类幼儿园对文件进行学习和落实,县教育局不定期对各幼儿园进行实地督查,对于没有落实的乡镇中心学校予以通报批评。
2、加强了队伍建设。20xx年至20xx年,全县公开招聘公办幼儿教师共20名,全部充实到乡镇中心幼儿园,其中xx镇6人,xx镇4人,xx镇2人,楚江镇2人,皂市镇2人,新铺乡1人,所街乡1人,xx乡1人,太平镇1人。
3、提升了保教质量。为纠正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曲解,一是县教育局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并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全面组织学习,通过各种形式来宣传新的学前教育理念,逐步纠正“认为读幼儿园就是要写字算数,和小学生一样写作业”这一陈旧观念,逐步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入园就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小朋友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各项能力和习惯(包括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基本社交能力)以及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县教育局组织学前教育送教下乡活动,把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农村的幼教工作者接触、了解并学会运用,以达到逐步扭转小学化倾向的目的,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三是执行《xx县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让各类幼儿园认识到自身玩具配备的不足,也加大了质量提升的力度,从以前单一的球类到现在的桌面玩具、室内玩具及户外玩具全部进行了充实,硬件环境从简单的水泥地面、白墙面改造成了木地板、地毯、人造草皮等各类软化地面及童趣味十足的彩色墙体。
4、收费更加合理。20xx年我县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核定为:保教费为每生每月x元,生活费每生每天x元。20xx1年秋季,大部分乡镇中心学校根据实际经济状况也核定了镇内收费标准,各幼儿园根据本园的投入及运行情况,认真进行了成本核算,大部分幼儿园到县物价局办理了收费许可证。所有收费项目均低于或等于我县公办园收费标准。城区民办普惠园收费标准也实行基本统一:保教费为x元/生·月,生活费与公办园相同。乡镇民办普惠园收费标准为保教费x元/生·月,生活费x元/生·月。
1、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我县公办幼儿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全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共x所,其中,xx、xx两所建成并投入使用;xx、新铺、xx三所主体工程竣工,配套工程正在建设中;三圣、太平两所被列入20xx年建设项目;其它x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场地狭窄、条件简陋,亟待新建或改建。目前,易家渡、所街、xx山、x、x等乡镇正着手规划土地新建;x镇、x乡、x乡、x镇、xx乡、x乡、x镇由于土地原因一直无法纳入新建规划。县城区仅有楚江镇第一幼儿园是唯一的一所独立性公办幼儿园,其它乡镇的公办幼儿园实际上都是小学附属学前班,没有独立场所和教玩具设施,更没有持幼师资格证的教师。按《xx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xx-20xx年内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x所,新建其它公办幼儿园22所。对照计划,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巨大。
2、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幼儿园(包括公办和民办)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活动场地狭窄、设计极其不合规范、规模小、班额大,严重制约着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3、非法办园现象有禁不止。我县少数乡镇仍存在非法办园现象,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国家规定,办园规模在3个班(含3个班)以下、在园幼儿不超过x人的,每班至少配备一教一保;规模3个班以上、在园幼儿超过75人以上的,每班配备两教一保。按此标准,全县只有楚江镇第一幼儿园达标。全县一班一师现象普遍存在。
2、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1、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根据《xx省幼儿园办园标准》,规定编班人数:小班xx人,中班x人,大班x人。目前,县城区幼儿园平均班额x人,最大班额达x人。
2、幼师合格率低。幼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更为突出。全县除楚江镇第一幼儿园外,其它幼儿园都存在资质不合格的教师,教师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非常低。有的学校附设学前班教师虽有小学教师资格证,但转岗后未参加幼师培训,不适合幼儿教学。全县幼儿教师x人,持有各类教师资格证人数x人,具有幼师资格证仅x人,幼师持证率x%。
由于保教人员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手段落后,“小学化”倾向依然突出,严重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更谈不上教师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办园水平难以提高。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扩大学前教育覆盖面,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成为当务之急。
要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迅速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落实建设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明确管理职责。坚持实行属地管理和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乡镇政府对本辖区学前教育机构的全面工作要统一管理、督查和考核。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严把学前教育准入关,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制度。
加大建设投入,形成“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一是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公办幼儿园建设布局科学,设计规范,覆盖合理,通过3至5年,基本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格局。二是把学前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范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县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要逐年增长。三是拓宽学前教育经费筹措渠道。要落实有关政策,城市建设维护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5%用于学前教育,土地出让收入按0.5%的比例用于学前教育。四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全面落实人平1元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建议对创建省、市、县级示范性幼儿园成功的分别给予10万、5万、3万元的奖励;对年检合格的民办园按规模大小给予1000-5000元的补助奖励,逐步把合格的民办园过渡成普惠性幼儿园。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沁县教育工作实情,自分管×县教育工作以来,我先后深入到全县41所学校,听取了学校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实地调查了解了学校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广泛征集各界人士对全县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通过视察调研,对×县教育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次调研中,看到县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发现了面临的一些问题,现就此次调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2021年,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教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扎实工作,砥砺奋进,积极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课堂教学高效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和育人环境优良化建设,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
人的情况下,二本达线。
×
人,比上年增加16人,理科最高分×县中学魏恒。
×
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改变了我县13年来无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的历史。文科最高分。
×
分,也是沁县文科第一次超过600分,创历史新高。
(二)加大投入,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建设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目前,小学部分已完成主体工程。初中部教学楼、操场等项目正在实施当中,2022年可完成建设任务,力争早日投入使用,解决县城学校拥挤问题。实施育才小学改扩建工程,目前,育才小学新建教学楼主体建设即将完工,二期操场及多功能楼项目已完成立项,建成后,育才小学将整体×至原淀粉厂办学,改变学校与居民混居的现状。今年新建和改扩建3所幼儿园(羊庄、南池、郭村),11月底可完成主体工程任务。红康幼儿园通过了“长治市一类园”评估验收。今年又有2所民办幼儿园通过了评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
(三)加强管理,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坚持引育并举,师资力量持续加强。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加大教师补充力度,近年来补充教师400余名。2021年我县面向社会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39名,是近年来我县教师补充最多的一年,大大缓解了我县教师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实施完了教学改革、继续教育、国培省培等项目,促进了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开展了首届“沁县名师”评选,李宏勇等5名教师入选并享受县政府特殊补贴。全面落实教师增量绩效和班主任津贴政策,教师凭工作证可以进景点和免费坐公交车。为树立典型,使尊师重教风尚更加浓厚,今年教师节对全县25个教育先进单位,182名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并对全县各乡镇模范教师进行上门慰问,着力营造沁县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四)深化改革,多项工作成效明显。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更加顺畅。教育系统建立起了编制、人社部门控制编制、岗位总量,教育部门进行动态调整的教师管理新机制。今年,我县大批公开遴选乡下教师进城,而且解决了近二十年来教师调动的遗留问题。312名教师因调动手续不完善,影响职称工资晋升和评优评模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有效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优化中小学布局工作,制定出台了专项布局调整规划,按照“就近就便服从就优”的原则,实施“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中学向县城集聚”,今年,县委县政府将基础教育发展作为科教兴县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深入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加快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聚。7月21日,沁县中学正式归属县管,借助沁县中学归属县管的有利契机,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中共沁县县委办公室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沁县中学建设的意见》(室字﹝2021﹞24号),集中精力办好优质高中教育,精准推进沁县中学办学质量提升。同时进一步加大实验中学课改力度,发挥其初中教育标杆示范作用。改造原沁县师范校区,新成立了第三中学,着力打造一所具备竞争优势的特色中学。全面改造第五中学基础设施,发挥其全封闭、寄宿制的优势,使其能为农村生源提供高标准的就学环境,通过布局调整,使全县形成一中、二中、三中、五中四所中学齐头并进、各具特色、相互竞争的初中教育新格局。深入推进中考改革,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等五个维度作为评价主要内容。扎实开展“五项”管理、“十大举措”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减轻了学校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五)公平惠民,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我们把提升服务能力作为努力方向,推动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教育健康发展和良好生态不断优化。为有效遏止我县招生秩序乱、择校、择班等问题,今年秋季招生,出台了七条措施,严格实施就近、免试入学,严格起始年级阳光招生、电脑随机派位均衡编班、均衡配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基本保证了中小学生的“起点公平”。部分学校过去存在的关系班和教师子女班全部取消,从而给教师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给学生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们普遍反映这一行动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举措。认真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2021年全县发放各级各类奖、助、补、免资金214万元,惠及4656人(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应贷尽贷”,贷款人数居全市前列。农村学校营养改善工程受惠学校29所2839名学生,2021年下拨资金178.85万元。学生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肉蛋奶及水果等,继续采取超市统一供货模式,学生膳食水平得到了提升。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狠抓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整治教师有偿补课、违规征订教辅资料、截留克扣学生营养餐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近几年,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客观的讲沁县教育的发展与沁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从深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实地调研、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了解掌握到的情况看,我县教育工作在城乡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学校安全、农村学校办学、职业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乡村学校空,县城学校挤现象还存在。城乡之间、县城之间学校发展还不够均衡。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学科结构不够合理,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短缺,一些农村学校教师不能做到“专为所用。”幼儿教师编制短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三)学校安全压力大。多数学校无专职保安人员,难以胜任日益繁杂的学校安保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短缺,师生比严重不足。
(四)农村学校办学存在困难。一些学校生源减少,办公经费凸显不足,教育债务增大。
(五)职业教育薄弱。学校招生存在困难,教师队伍老化,结构性不够合理,专业性发展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教育关系未来,也关系民生。今后,我们要乘着教育强县的东风,紧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坚持实施“提质量、强队伍、抓管理、重改革、优环境”五大举措,在比学赶超中狠抓落实,在争先进位中奋发向上,在新起点上推动全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构建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开创我县教育工作新局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优化学校布局调整。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中学向县城集聚”的部署,通过3年时间,努力使80%以上的小学集中在乡镇以上,90%以上的初中聚集在县城,达到集中优势办学的目的。通过布局优化,使全县形成“小学乡镇、县城初中”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新格局。
以优质均衡、内涵发展为重点,巩固优化义务教育;
以配强师资、质量立校为重点,提升高中教育;
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区域教研”活动,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整体质量。
(三)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把培训校长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不断提高中小学校长素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公开选树各学段名师,推进名师、名校培育工作。让全县广大校长、教师学有方向、干有榜样。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努力办好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教育强县,提振沁县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五
根据xxxx县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安排,3月29日至4月2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费晗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县人大代表,深入xxxx等教育教学单位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调研组对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夯实教育基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其中教师进修校1所,普通高中5所,中职学校3所,单设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8所,纯小学38所,公办幼儿园3所,较大规模民办学校2所,拥有民办学前教育办学点72个。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高中3所,示范初中1所,示范小学3所。在校学生80000余人,其中高阶段11000余人,初中25000余人,小学4余人,在园幼儿12000余人,在职教师4800人,其中中学教师1105人,小学教师3497人,幼儿教师198人,形成了以义务教育为主体,以高中教育为侧重,以学前教育为铺垫,以成人教育为补充的普、职协调,公办、民办互补的大教育格局,全县教育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狠抓机遇争投入,教育硬件建设成绩斐然。
县政府及县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争取港澳援建项目,打造了xxxx中学和龙蚕小学,使两校的环境更为优美,教育教学条件更加完善,成为学生读书的好去处。利用灾后d级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教师周转房建设,厕所改造、食堂新(改扩)建,校园维修改造,校安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全县所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按国家标准重点打造了实验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和东城幼儿园。大力实施“数字提升工程”,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教育城域网为依托的教育系统网上办公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高考考生身份验证系统正式运行,以电子白板为标志的数字化教室覆盖率达50%。持续加大资金和项目的投入,全面实施校园环境治理,坚持不懈地打造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功能的上档升级,“洁净校园,秩序校园,优美校园”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二)教改课改力度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我县于在全县推行高效课堂建设,坚持“行政主推,校长主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色主线”的推进机制。目前共打造课改基地校30所,课改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尤其是杨家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和学生自主管理搞得有声有色,四年多来,通过对课改试验班级的跟踪考核和随机抽样调查,课改班级的教学成绩均有大幅度提升。实践证明课改对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引起了外界对我县教育的关注和肯定。底和初,市教科所、市教育局先后在我县召开全市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和推进会,全市教育同行深入到课改学校和班级,零距离了解和感受,作出了充分的肯定。月,我县“区域构建234高效课堂研究”课题获省政府“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科教所将其列入全省现场推广的四个项目之一,定于今年10月24日在我县举行全省推广活动。随着教改课改的深入,全县完善了中小学招生政策,采取签订责任书,控制大班额,规范招生秩序,优化高中招生政策,考核优生留存率等多项措施吸引优生,稳住中等生,提升巩固率。组织召开“强管理,重过程,提质量”大讨论征求教学质量提升意见,暑期举办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提升培训班,对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差的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提升培训,不定期检查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的听课笔记。通过教改课改和相关措施的施行,年高考我县本科上线811人,成为我县高考历史上第三次超过800人的好成绩。全市摸拟高考,我县名列全市第二。
(三)强化领导责任,确保学生资助金优惠政策全面到位。
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县教育主管部门与各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鼓励学校实行食堂供餐自主经营模式,为各校解决了人员和经费,配备工勤人员119名,落实了每人每年10000元的工资补助,县财政落实了营养餐计划办公经费,运行保障经费共235万元。20全县春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含教学点)共105所,其中食堂供餐学校49所,“蛋奶加餐”校点56个,享受学生34260人。
为管理落实好有关补助资金,确保补助金真正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采取了学生、班级、学校“三级评审”制度,同时征求学生所在社区或村上意见,最终交由学生资助中心终审备案。近年来一是免除了学前教育阶段孤残儿童和特困家庭儿童的保教费。二是中职生的国家助学金受助覆盖率达22%,额度为每人每年1500元,同时为中职生全部免除学费。三是普高方面的国家助学金,受助覆盖率已达28%,每生每年的受助额度为1500元。四是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达到住校生的60%以上,住校困难生每年享受的补助金标准初中生达1200元,小学生达1000元。为有效杜绝截留、挪用、违规分解资助金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将资助金的发放作为学校财务内部审计的重点,确保了各种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倾向。表现在一方面农村教育“萎缩”,农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教育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城市教育急剧“膨胀”,现有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农村学校师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加之教学设备差,教学质量远低于城市学校。
2、高中教育滞后。一是投入不足。少有国家项目支持,单位自身发展,高中学校普遍存在校舍陈旧、设施设备老化问题。二是经费缺乏,运转困难。既限制学校收费,又要学校自行承担30%的教师绩效工资,高中学校普遍存在负债运行现象。高中教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3、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一是认识偏见导致职教招生难。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现实性认识不够,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思想,家长不愿送、学生不愿读,职教招生难。二是教学条件差。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学习理论多,实际操作少,教学效果差。三是现有职中都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学生上学难,家长管理难。
三、工作建议。
教育承载着全县人民的追求与梦想。县人民政府要以更为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xxxx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合并公办的小学、初中校,逐步撤并村级教学点,减少工勤管理人员,充实教学力量,空出的校舍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合理调配农村学校师资,逐步解决教非所专的问题;规范教师借调程序和手续,减少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三是加快发展城市教育,顺应城镇化潮流,满足社会对城市教育的需求。
2、加强高中教育,培养更多人才。高中是人才的熔炉,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期,要重视和加强高中教育,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校舍建设改造,更新配齐教学设备,夯实教学基础。逐步降低教师绩效工资学校自筹比例,让学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不是“找钱上”。切实兑现高考奖励政策,让老师教有所获,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加强职业教育,适应现实需求。职业中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把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位置,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整合现有职教资源,将济渡职工、巨龙职工撤并在县城(实验中学旧址)设立县职教中心,推进职业教育。县财政要加大对职教的投入,购置配齐必备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职教中心要依托工业园区建立实训基地,做到学实结合,提高职教水平,方便学生就业。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一是要强化师德教育、教育广大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知识竞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专家授课,把年轻教师送入专业学校深造,努力提高教学、导学水平;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一个老教师带一个新教师,实行一带一,快速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对小学、初中毕业班设置具体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县目标考核范畴。完成目标任务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学校和教师实行重奖,资金来源在教育附加费中列支,由教育主管部门具体考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xxxx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六
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迅速发展,大力提高学前教育发展与普及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xx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xx――20xx年)》以及其他有关学前教育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对各幼儿园自查总结如下:
一、评价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改善各园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学前教育督导为切入点,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镇幼儿园的办园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二、评价内容。
1、领导重视程度;
2、工作机制;
3、督导考核;
4、支出比例;
5、专项经费;
6、儿童资助;
7、收费管理;
8、布局规划;
9、园所建设、设施设备;
10、教师配备、教师待遇;
11、监管机制;
12、保教工作;
13、安全与健康等。
三、评价组织。
为切实摸清各园办学水平及管理实施情况,联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管理,及时指导,督促工作进展;各园成立相关小组对幼儿园建设实施情况进行详细地对照和自评。
组长:副组长:组员:
四、评价方式。
在各园自评的基础上,联校采取以下方式对各园进行指导和评估:
1、听取园长工作汇报。
2、召开幼儿园部分教师座谈会,了解有关情况。
3、查阅幼儿园有关规章制度,活动记录;教师档案等资料。
4、到幼儿园实地查看园设、设施设备等。
五、自评分值。
六、解决措施。
1、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2、加强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按照计划落实幼儿园各项工作。
3、加强指导,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幼儿园加快发展步伐。
4、探索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认真开展保教活动。
5、保障幼儿园常规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工作背景。
社区党支部始终将提升党支部战斗力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落脚点。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把民族团结与党内政治生活相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少数民族党员讲党课”“红色小喇叭”“指尖课堂”等多种方式开展党员学习教育,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民族政策“送学上门”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各领域党员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将每一名党员培养成为辖区内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员、监督员和引导员,为社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内生动力。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理论学习常态化。基层党组织是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所在,×社区党支部始终将提升党支部战斗力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落脚点。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把基层社会治理与党内政治生活相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党员讲党课”“红色小喇叭”“指尖课堂”等多种方式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确保党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提升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年内已组织主题学习10余次,覆盖辖区党员干部群众2000余人。
二、坚持学习形式多元化。持续强化理论学习,以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学习主线,认真安排、抓好各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学习清单”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利用“家庭小党校”、现场教学、送学上门等方式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理论知识带进小区、带进楼院、带进居民家中,加强对党员的政治思想引领。落实理论学习晨读制度,每周一、周四根据学习清单开展学习。利用信息化加强党员教育,运用“学习强国”“和谐东区”“信仰的力量”等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时学习,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基本能力建设。
三、坚持组织生活规范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引导党员按照制度要求,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教育。建立党组织书记年度党建责任单,广泛开展“我们的党日”主题活动。组织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培训班,不断提升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提升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和干事创业能力。经常性开展党员谈心谈话,注重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提醒。
四、坚持分类管理精细化。“目标式”管理在职党员,对在职党员分门别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引导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设岗式”管理无职党员,结合各社区情况,本着“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上岗党员,使党员做到有岗有责,避免了岗责分离。“余热式”管理离退休党员,针对离退休党员,组织观看《初心与使命》——铸就新青海精神高地、等党性教育片,使广大党员思想上受到洗礼。利用微信群向广大党员定期推送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提高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号召年轻党员利用自身优势,教老党员下载使用“学习强国”app开展线上学习。这种新模式的运用,激发了党员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几点启示。
一、“一核三心四化”基础在于强化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尤其是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功能,通过集中学习、“晨读”、专题讨论、学习强国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内容和本质要求,强化学以致用,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真正将学习的成果体现在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一核三心四化”抓手在于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党员教育管理列入辖区党组织的主要议事日程,以《条例》为根本,采取有力措施,从严从紧加强教育管理,做到持续抓、反复抓,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会,用好党内组织生活这个锤炼党性的主要平台,引导党员对照党章标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在正常、严肃、活跃的组织生活中进行“政治体检”。
三、“一核三心四化”关键在于重塑学习新模式。倡导党员学习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既立足自身对内挖潜,盘活社区存量资源,又与时俱进对外借力,整合社会讲师资源,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党员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面向小区、网格、楼栋、家庭等开展微宣讲、微分享,使党员学习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八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为了使幼儿能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学前幼儿家长教育。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五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为深入贯彻《安徽省学前教育条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家长为幼儿做好生活常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入学准备,宣传“提前学习、片面准备”的危害,缓解家长“跟不上”的担忧,我校按照县学前教育科的要求,于2016年5月26日、6月8日组织了幼儿家长,全面学习了“条例”、“指南”,向全体家长发放了“学前教育宣传材料”。
此次活动,从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强调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同时提供了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幼升小”的“断奶期”的具体做法,最后请家长、幼儿园要共同努力,重视幼小衔接,要做到“孩子就是孩子,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积极的态度会帮助我们,也会帮助孩子们,适应是一个过程,要允许孩子入学有个适应过程”。
二、学前幼儿教育。
1、培养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学前幼儿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许多孩子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无故缺席;提示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特别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提示他们把事情做得快一些,好一些。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进行鼓励。其次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让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老师时常提示,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有差异,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首先教师从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注意听。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学校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多读书,教师始终围绕“爱听”、“会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但长期靠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不可行的。因此,我校尝试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教师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及时传达学校的信息。
4、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对开始小学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还要求家长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培养幼儿交流的能力。
总之,我校在学前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九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全省辖14市、州,86个县市区,2019年底,全省总人口2628.12万人,乡村人口1783.18万,乡村劳动力1101.89万,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为727.57万人。全省实现生产总值合计3176.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62.27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1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4元,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至2019年底,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86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08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6.1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83万台,联合收获机2630台,农用运输车46.58万台,农机作业量达18.379万标亩,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0.5%.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农田灌溉、农业植保基本实现机械化。农村中拥有各种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5.8万个,农机户82.7万户,从业人员达110多万人。
我省农机化学校大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管理体制健全、师资队伍雄厚、教学等基础设施完备,多年来培训了大量的人才,为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农机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农机,面向社会,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开展农机培训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和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发展。
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市县级农机校86所,其中52所为农业部四有机校。现有教职工960人,其中管理人员255人,教学人员441人,教练员269人;教练场地96.9万平方米,教室面积3.6万平方米,电教设备361台,教学用拖拉机、犁、播种机等配套农具3200台(套),固定资产达3500万元,年培训能力5万人。按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从2019年起我省开始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实行资格认定。截止目前全省有83所农机校通过评审,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
1、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农机实用技术人才。我省农机校分别隶属于各县(市、区)农机(牧)局。农机化学校以培训各类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为主,担负着农民的农机技术培训教育工作,多年来累计培养了拖拉机驾驶员、农用汽车驾驶员、农用三轮车驾驶员、修理工、乡农机专干、农机会计、农具操作手等农机技术人员200多万人。为全省农村基层培养了大批农机、农技实用人才,起到了农村科技知识培训主阵地的作用,为发展农机化事业、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019年,全省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6.03万人,其中,农机管理人员1484人,农机技术人员11498人,农机监理人员578人,农机操作人员145601人。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0956人,农用车驾驶员5248人,修理工8121人,农具手95293人。在2019-2019五年间,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机大户培训班420余期,累计培训农机大户人员达1.24万人(次),发放农机培训教材75000册,印发各类宣传资料75万多份,捐赠各类机具30多台(件)。
2、逐步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文化程度低、年龄差别大、接受能力弱、分散不易集中是农机培训的鲜明特点。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广大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者探索、总结,积累了许多适应培训农民要求的好方法、好形式。
一是开展综合培训。除培训拖拉机知识外,还开展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绿色证书和职业技能知识,提高了学员适应市场、就业和致富的能力。
二是开展送教下乡,上门培训。每年,省上都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利用冬闲农村集中教育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上门入户宣讲农机安全政策法规,开展安全操作知识技术培训。春耕之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甘州区利用"科普之冬"、"科技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现场为农民群众解决疑难问题。
三是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培训。县市农机化学校,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对于新型农机具,农机教师配合农机推广部门技术人员联合生产销售人员现场讲解培训操作使用技术,开展培训与指导,效果明显。天水市针对近三年多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大量补贴机具投放,农机操作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农民都是第一次使用机具,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投放机具比较集中的村组开展技术培训,让教员给群众讲机具的结构、原理,正确操作与使用,调整与维修,使更多的农民不仅用得起,而且还会用,极大地促进了补贴机具使用效益的提高,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为实现机具的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武山县农机校还从社会上聘请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开展技能操作培训,通俗易懂、实践性强,从而保证了培训质量。
四是偏远乡镇设点延伸培训。针对部分乡镇村组地处偏远,科技信息不畅的问题,县市农机化学校先后在这些乡镇设立了农机化技术培训分校或培训工作站,定期组织开展驾驶操作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等农机科技服务活动,有效地延伸了农机科技培训服务网络。有些地区开展的"菜单"式培训,将培训专题以多媒体形式制作成培训"菜单",由农民群众按需"点菜",农机部门"配菜"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3、探索了农机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各地在开展多门路办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由单一培训农机技术向多学科联合办学的转变。一是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近两年全省培训农机修理工近2019人,他们都获得了农机修理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外出打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玉门市农机校举办了农机职业技能技术培训班,为准备购买收割机的农户进行安全操作规程、驾驶技能、外出务工常识和机具人身保险等知识的培训,为他们参加跨区机收提供技术技能保障。二是大胆尝试横向联合办学,提升培训服务档次。如敦煌市整合资源,采取上挂、下靠、横联的联合办学路子,先后与甘肃农大机电学院联合开办了机电大专班,与电力公司联合开办了农村电气化中专班,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农机高级管理人才,同时也形成了农机技术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学历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格局,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这种组合式培训模式突破了农机分类培训的结构框架,适应了当前现代农民综合技能培训的要求,探索了农机培训的新模式。
4、开创免费管理惠农新举措。白银市自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针对农机培训经费匮乏、农机培训手段尽失及农民负担太重等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些治本的政策,促成了免费管理政策的出台。
2019年,白银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行农业机械免费管理惠农政策的决定》。按照《决定》精神,先后研究制定了免费管理实施方案、拖拉机入户管理细则、农机驾驶员培训细则、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等文件,编写了培训教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拖拉机驾驶员进行登记造册。同年9月,市政府在景泰县永安村组织召开了农机免费管理及启动仪式现场会,从此拉开了全市免费管理的序幕。农机部门统一组织,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机,保证拖拉机入户及驾驶培训工作不走过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也随之走上规范化。
5、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起步良好。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不少市、县农机化学校,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从2019年开始,经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批准,全省共有70多所农机校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三年累计承担培训任务34900人,培训资金1120万元。培训范围涉及农机驾驶、农机维修、电焊、电工、装载机驾驶、车工、钳工、建筑工、缝纫工、家政服务、保安等十余个工种。
6、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势头强劲。我省从2019年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共建立了25个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和培训基地,共有174名考评员,其中:高级考评员22名,鉴定工种涉及农机修理工、农机营销员、焊工、电工等12工种,获证人数达7000多人。2019年,已在全省30个县(市)开展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3031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做好全省农机培训工作,从2019年开始,省局成立了由主管副局长任组长,科教、计财、培训、推广、鉴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农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区)也都成立相应的培训领导小组。要求各级农机部门要把农机培训作为新形势下农机化主要工作来抓,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年初要制定农机培训。
工作方案。
明确培训思路、培训目标、任务分工确保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建立了四方参与的培训机制即建立农机管理、农机培训、农机推广和农机企业四方共同参与的培训机制有效促进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发展。
2、做好配套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规范培训行为。为认真贯彻农业部发布实施的《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我局依据《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相关配套办法,从而保证了资格许可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相继制定了《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格许可办法》、《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评估办法》。同时制定了《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办学资格核准办事指南》,经2019年6月1日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向社会进行了公告。对审批内容、主要法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及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做了详细说明。并编制了《甘肃省农机局行政审批流程图》,从而做到了政务公开,方便申报单位了解审批程序,强化了法制观念,做到了依法行政。保证了培训机构认证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培训行为。
3、注重农机培训工作实效。各地结合实际,大多采取了以短训为主,长训互补,农机培训和农机推广结合,农机培训与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对从事农田作业的农机户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地头现场演示、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了实用技术和新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了农机户接受和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农机科技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农机户的培训,提高了农机户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了他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能力,强化了他们的科技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和带动了周边广大农民应用农机化技术的积极性。
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一是将培训工作与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提高农民掌握农机新技术的能力,提高技术示范推广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将培训工作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相结合,提高他们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保安全的本领;武威市凉州区按照农机大户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了"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农机协会".协会由农机大户51人,带机入会,拥有农机具150台(件)总价值395.4万元,其中推土机17台,联合收获机6台,大中型拖拉机29台,其它农机具98台(件)。协会定期对会员进行业务培训,在主要农时季节还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东征西出开展跨区作业,提高农机大户的经营效益,充分发挥了农机服务组织在培训农机大户中的作用。三是将培训工作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将培训工作与购机补贴工作相结合,提高农民对新机具的驾驶操作和使用机具的能力。五是将培训工作与"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和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相结合,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全省农机监理系统结合行风建设和评议活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和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摸底活动,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农机户观看农机事故案例录像,请农机监理人员讲解本县区事故案例,使广大农机户真正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六是将培训工作与"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输转,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全省在10个市州25个县区举办了23期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班,培训鉴定人数3013人。
""期间我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立足农机,面向社会,坚持农科教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以创新为主线,以常规培训为基础,以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和农村劳动转移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事业的快速发展。
省上提出到2019年,全省青壮年农民全部培训1次,使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70万人以上;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活跃在全省各地的农机户约占农户总数的五分之一,农机手约110万人,约占乡村人口的5.8%,并且以每年5-8万人以上的速度在递增。我省计划每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0万人以上,其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3万人,农机维修经营人员1万人,各类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操作人员7万人。至2019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70万人,其中:新购机农户30万人。年均培训需求在10-12万人左右。这些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带头人和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把这些人培养成为既会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又会现代农业的经营、服务,必将会推进现代化建设。
通过调研走访农机从业人员、购机补贴农户,农机技术培训需求主要是:(1)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驾驶技能、微耕机操作技能及农机新技术运用、农机化法规知识、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及机械维修、保养调整和安全知识等;农机维修人员最需要在农业机械原理、机械基础、维修电焊知识等方面渴望得到培训提高;农机经销人员希望在农业机械营销、机械故障排除等方面得到培训提高。(2)农民认为比较适宜的农机培训地点是就近按区域建立基层培训基地,不定期办班,按需开展技能和技术培训。(3)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农机实用技术读本或教材,免费下发农民学习。(4)免费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
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按照农业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局制定的《甘肃省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把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培训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规划和配套措施。要建立健全培训责任制,实行培训目标责任考核管理,落实培训任务。要建立健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统一组织,互相配合,通力协作。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机人员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科技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按照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农机成人教育必须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社会、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农机化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干部、职工队伍培训要结合干部队伍业务知识更新的需要,进一步做好县乡农机化干部、职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机化队伍素质。要改进方法,农机培训要与新技术推广、农机制造企业等单位紧密结合,协同作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各种新技术,提高广大农机户运用各类新型农业机械的技能。
3、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培训模式。一是要加强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农机系统内部,要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建立高效协调机制;二是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充分利用市县两级农机化学校的培训资源,探索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市校与县校之间、市与市之间联合办学的路子。四要农机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合的有机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关键在组织,重点在培训,难点在就业,要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全面推动农机大户和新购机农户的培训。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化学校,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积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提高农机大户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种粮水平。要以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系统为依托,以粮食主产区农机种粮大户为主要对象,以粮食机械化生产所需的关键机械化技术、经营服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为主要培训内容,按农时、分区域、分作物、多形式进行培训。培训行动要与职业技能鉴定、绿色证书培训等工作结合,与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校结合,与有关项目、科教下乡等工作结合进行。同时充分发挥农机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人员的作用,积极做好对新购机农户的培训,即购买一台、培训一人、购买一批、培训一片。
5、发挥整体效能,创建"平安农机".搞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是农机教育培训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从源头上保障"平安农机"建设的重要措施,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化学校都要切实提高驾驶员的培训质量,严把培训考试关。要正确处理好培训与监理的关系、切实解决好重管理轻培训的问题,坚决杜绝只收费不培训的现象。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凡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放驾驶证件,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培训和农机监理、农机推广等部门要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尽管目前我省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长远发展看,我省的农机培训工作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据初步调查,目前全省农机化学校,有1/3发展良好,有1/3发展非常缓慢,有1/3停止不前、萎缩或出现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发展后劲不足;培训机构缺乏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农机化学校管理观念落后,运行机制陈旧。部分学校没有根据目前实际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工作目标;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培训上只局限于驾驶员培训,而对农民农机化新技术、新知识多样性需求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培训方法简单,办学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改革思路少,或者有思路,但"等靠要"的思想居多,培训领域不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农民对农机新技术,新技能、新设备掌握的要求。
3、生源组织困难。自2019年《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一直由农机监理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交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失去了管理权、培训权,拖拉机管理又处于失控状态。农机培训教育培训工作由于培训门类单一,随着业务的大部分移交,再加上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农民需求,生源组织困难,学校利用率低,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培训生源缺乏强有力地组织手段,步履蹒跚、困难重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4、学校设施设备陈旧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省农机化学校大都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多数教学用房已经老化,有的一些教学设施年久失修,损坏现象相当严重,多数教学设备是上世纪八十年省上投资配置的,教学设备等硬件都已远远跟不上教学的要求,难以开展多元化的培训工作,培训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加之培训资金投入越来越少,农机教学设备无法适应新型农机人才培养的需要。个别地方培训人员的工资是差额拨款甚至自收自支,单位基本上没有业务经费。
5、农机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单一。目前我省农机人员大多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机专业大中专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农机化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面对信息时代显而易见其知识结构有很大缺陷。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进修和知识更新,知识面单一,知识老化,尤其缺乏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知识,无法适应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
1、将农机人员培训纳入到农业部年度项目计划或培训计划之中,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明确培训工作由省级农机部门组织实施,便于管理和操作。
2、将农机培训纳入免费管理序列,使农机培训与其它行业培训一样享受国家补助,把农机校从生存问题中解脱出来,使其更好地为农服务。
3、培训工作要切实转变其行为。农机培训要由目前的被动参与变为主动组织实施。培训项目名称可谓"现代农机手"培训工作,"农机致富"培训工程等,切实解决农机培训当中遇到的困难,着力于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
4、有计划地对市、县级农机师资力量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农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定期对农机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提升其行业荣誉感。
5、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专家学者和生产企业编写图文并貌,通俗易懂,适合农民学习的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并更新制作多媒体。
课件。
和农业机械教学光盘,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机教学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