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优质1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一
今年寒假,我读了《童年》这本书,童年读书笔记。《童年》是高尔基所著,它与《在人间》及《我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自传体三步曲”。高尔基悲惨、令人怜悯的童年故事,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小的心灵因而受到许多打击。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高尔基。故事生动展示了一个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体会到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以及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难历程。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最让我久久难忘的是高尔基从小就善良的内心,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高尔基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道路。我要象他一样,认真刻苦地学习,汲取广博的知识,如同即将冲锋的战士,做好出发前的准备,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二
主人公的童年历经磨难。父母去世,火灾,贫穷,舅舅们的打骂,都没有使他屈服,在那段时间里,他学会了坚忍。下面小编带来的《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高尔基的生活更加艰苦了,高尔基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高尔基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
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再穿。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去捡垃圾换钱。每到不上学的日子,高尔基就早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了着落。再想想我们,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捡垃圾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去嘲笑高尔基,说高尔基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高尔基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高尔基发奋学习,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我和书沉思,不仅思绪万千。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
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我在假期里有幸读了《童年》这本书。《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的断面。
本文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被接到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和两个舅舅都是性情暴躁、乖戾、贪财、自私的人。他的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毒,连小孩也热烈的参加了一份。两个舅舅为了争夺财产,每天打得头破血流。他们的妻子和徒工也被他们害死。阿廖沙每天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只有他的母亲和外祖母疼爱他。
《童年》这本书主要揭露和批判了当时俄国几十纪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特征,鞭打了小市民的卑鄙灵魂。我想我们应该庙是那些卑鄙的小人,而尊重正直善良的人,最后我要说的是:“黑暗终究会过去,我们向着光明而奋斗吧!”
今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生动的名著,它的名字叫——《童年》,这讲述的是发生在主人公阿列克谢·彼什科夫·阿廖沙,也就是高尔基本人身上的悲惨的童年故事。
《童年》描述了阿列克谢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岁月。在年幼的阿列克谢眼里,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丑陋与无情;母亲在感染霍乱而死的父亲遗体旁声下的小弟弟夭折了;外祖父家里,舅舅们整日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家里强壮的男性欺负殴打女人、毒打儿童;同时在这个家里,小阿列克谢始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讲故事的熏陶。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暗淡的童年岁月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带给了小阿列克谢一生的爱和感激。
《童年》中所描述的外祖父一家的生活状态,正是作者高尔基苦难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既被主人公的独立坚强的精神感动,也觉得自己应该像主人公一样,做一个坚强孝顺,懂事的男子汉。
有些人在痛苦之中消沉,而有些人却在痛苦中顽强的成长,《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就是在痛苦中成长的。
《童年》是高尔基创作的,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写主人公阿廖沙失去父亲后,就跟着母亲和外婆一起来到了外公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阿谬沙的外公是一个已经接近破产的小染坊主,他的性情十分暴躁、乖戾、贪婪、自私。阿廖沙的舅舅一个比一个自私,经常为了分家的事情不顾同胞兄弟、血脉亲情互相抠打、残杀。但是,阿廖沙还是有善良的勇气,乐观向上的面对生活。在他的母亲去世后勇敢地走向了社会。
阿廖沙悲惨的童年,使我不禁想起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妈妈几乎每天都给我买新的衣服,不管我的衣柜塞的满满的,可妈妈还要给我买……但是,我却还不满足,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买几本书,可妈妈把《鲁滨逊漂流记》买成了《鲁滨孙漂流》,我见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趴在地上直哭,一边哭一边说:“你给我重买嘛。”,“只是名不同,内容一样的。”妈妈说。“不行的,参加奥语的学生一定要买一样的。”我不依不饶。妈妈见状,只得带我去买书,不但买了正确的,还买了另外的书。
看了《童年》,我发现我们应该珍惜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阿廖沙没有父亲的关爱,在他6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他,即使这样他自己很坚强。
《童年》一书讲了高尔基的父亲死后,高尔基与他的外祖母和母亲来到外祖父家里。在外祖父家里。高尔基收到了外祖母的疼爱,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而吵闹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自私与贪婪。后来,伴随着母亲的去世,高尔基走向人间。
我觉得,高尔基的家庭像一个小社会,充满了善与恶。高尔基的童年不是像我们一样欢乐的童年。而是充满悲伤与痛苦的童年。高尔基在这样痛苦的童年中能够成长为一位大文豪,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正是由于高尔基童年痛苦的生活激发了他写作的灵感,才使他闻名世界。《童年》让我知道了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获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和高尔基一样,历经了千辛万苦,但他们最终获得了成功。音乐家贝多芬遭受病痛,双目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然而,正是这样的磨难让贝多芬不甘向命运低头,创作了向命运挑战的《命运交响曲》。德国音乐家海顿,从小生活困苦,正是在这逆境的生活中,海顿勤奋努力,成为一代“交响乐之父”。他们的成功都是源自于苦难的经历。都是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结果。
我相信,你们要是读了这一本书,可定也会像我这样喜欢吧!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这本书是是写了高尔基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想要什么有就会有,但高尔基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快乐的,而是悲惨,凄苦的。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阿廖沙的父亲在他的童年去世了,而且死的很悲惨,这给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的与母亲和外祖母相依为命,后来跟随外祖母来到外祖父的家里。
但在这,阿廖沙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他在这里看到许多丑是,舅父们为争财产而互相反目为仇,愚弄弱者,毒打儿童……。但他却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经常给阿廖沙讲许多好听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健康的成长,不像他的舅父们一样。
阿廖沙从小就喜欢读书,他渴望读书、拼命读书的精神使人感动,但他也为这吃了不少的苦头,经常为受到的屈辱、欺凌而落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读书。与贫穷的劳动人民接触,深入社会,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养料使他真正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位文学大师。
从这本书中我觉得高尔基小时侯对小市民恶习的痛恨,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人生的强烈向往,才会使他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三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有高尔基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高尔基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满。
高尔基从7岁起就没有了爸爸,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别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没有,他有的就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和一个书包。然而,他没有埋怨妈妈,而是更努力得读书,准备孝敬辛苦的妈妈。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四
我们的童年是记忆深处的一颗火种,是人生初始的一段阳光,是小巷深处的一首歌谣,是高远天空的一只纸鸢。而对于高尔基来说童年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昏暗窄小的房子里,我的父亲摊手摊脚躺在地板上。他穿着一身白衣裳,光着脚,手指无力地打着弯儿。他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了,成了两个黑洞;龇着牙咧着嘴,他像在吓唬我。母亲跪在他旁边,用那把我常常用来锯西瓜皮的小梳子,为父亲梳理着头发。母亲围着红色的围裙,粗里粗气地自言自语着,眼泪不停地从她肿大了的眼泡里流出来。外婆紧紧拉着我的手,她也在哭,浑身发抖,弄得我的手也抖起来。她把我推到父亲身边去,我不愿意去,我心里害怕!我从没见过这种阵势,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恐惧。我不明白外婆反复给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快,跟爸爸告别吧,孩子,他还不到年纪,可是他死了,你再也别想见到他了,亲爱的……”
这就是高尔基的童年,悲惨的童年。家庭破碎了—父亲英年早逝,母亲改嫁,把高尔基丢在了外婆家。高尔基变成了缺少父爱母爱的可怜”孤儿“。相比之下,我要幸福的多。我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爸爸妈妈都很爱我,每天如同生活在蜜罐之中。
”外公一个箭步冲上来,推倒了外婆,把我抢了过去。我拼命地挣扎着,扯着他的红胡子,咬着他的胳膊。他嗷地一声狂叫,猛地把我往凳子上一摔,摔破了我的脸。“把他给我绑起来,打死他!”母亲脸色刷白,睛睛瞪得出了血:“爸爸,别打啊!交给我吧!”外公的痛打使我昏了过去。
这就是高尔基的童年,悲惨的童年。凶残的外公如同恶魔,折磨着幼小的高尔基。除了打,外公还用挖苦,讽刺,辱骂等等刺激着高尔基,使他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受到了严重伤害。相比之下,我要幸福的多。爸爸妈妈外公外婆把我视为掌上明珠,不仅不打骂我,还保护我免受别人的侵害。
高尔基向我们展现了他的一段悲惨的童年生活,不是为了让我们同情他,而是让我们懂得:在逆境中,学会坚强。给他力量的正是像外祖母一样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的人。正如高尔基后来写到:”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也有像”好事情“一样的普通人把各种生活知识送给了他,使他心灵丰富,茁壮成长。
我呢?虽算不上富人,但衣食住行还是有保障的。宽敞的教室供我学习,舒适的住宅供我休息,餐桌上摆着大鱼大肉,衣柜里衣服琳琅满目。就算这样,我也经常抱怨。和坚强的高尔基比起来,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反思呢?总而言之,我从这本书中所理解到的,就是要有一份执着的对真理、对美的追求精神。只要时刻保持这一点,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你都不会感到痛苦。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五
今天我读了一本高尔基写的书—《童年》。我们童年是美好、快乐的,所有心愿都能实现,但是高尔基小时候并不是我们这样的,但是高尔基的童年并不是快乐的,而是悲惨、凄苦的。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名叫阿廖沙的人,他的父亲他少年时期就去世了,这给阿廖沙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他只能和他的母亲和外祖母相依为命,后来他跟着外祖母来到外祖父的家里。
不过,阿廖沙依然没有过上好日子,舅父们为了争夺财产,互相反目成仇,于弄弱者、毒打儿童……但外祖母非常的同情阿廖沙,经常给阿廖沙讲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讲的许多好听的故事的熏陶,健康的成长,不像他的舅父一样。
阿廖沙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他渴望读书获得知识,不过他也为读书吃了不少苦头,为此受到屈辱、欺凌而落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读书。与贫穷的劳动人民接触深入社会,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吸取知识的养料,是他真正的成长起来,并成为一名文学家。
从这本书中,我认为高尔基小时候对市民恶习的痛恨,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才使他成为他伟大的文学家。我要向他学习这种精神。
文档为doc格式。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六
对大多数人来说,童年意味着多姿多彩、令人怀念。然而在小阿廖沙的视角里,童年,却被一层层黑暗与阴霾笼罩着。
《童年》这部享誉世界的经典名著,由作家高尔基创作,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这本书以其自身经历为原型,讲述了阿廖沙悲惨又坚强的童年故事。
阿廖沙自小丧父,随母亲投奔了外祖父后,母子二人的生活并没有好起来。外祖父性格暴躁,不但对手下的工人压迫剥削,甚至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两个舅舅为了争夺家产,辱骂斗殴也时常发生。这样一个充满着吝啬、贪婪、残暴的可怕环境,构成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但,有裂缝的地方,总是会照进来阳光。外祖母的慈祥与疼爱、好朋友“小茨冈”的乐观淳朴、老工人格里戈利的正直友好、房客“好事情”的博学多识,共同构成阿廖沙童年里的美好时光,指引他成长为一个善良又坚毅的人。
合上这本书,我内心触动很深。阿廖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依然没有被外祖父和舅舅所影响,反而拥有了更加高贵的品质——善良。这种善良,在与恶势力的斗争中萌生,在美与爱的感化下绽放。从阿廖沙的经历望向我们,生活中总是会充满困难与挫折,我们也不能被击败,要勇敢的去面对、去抵抗,保持有勇气的心,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向前。
裂缝里总是会透出阳光,所以更要有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生在美好时代的我们,享受着和平,享受着幸福,我们不但要以勇气面对困难,更要感恩身边的美好与善良!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七
近期与学生一起学习了六年级《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文章描述了9岁的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
课后我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深深感到: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为什么就是一次发现,一次发现可能就是一次科学探索。作为父母及教师千万不要错过儿童这一发现"的年龄段,引导孩子们爱上科学。为什么是很多儿童都在想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孩子们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儿童正好开始了对世界的神奇探索,每一次触摸、每一个发现,在我们成人眼里已经熟视无睹的现象,但对于孩子却是那么充满神秘、充满了吸引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世界、实践他们的设想、研究身边各种体验和经历带来的结果,是他们每天生活的重要内容。虽然孩子们对科学的情感可以天然生成,但是他们对科学本身的探究与欲望却来自于父母及教师的引导与培养。这份对科学的情感不靠灌输,也不能手把手地教,依靠的是孩子的不断的、直接的体验。只有让孩子们直接与科学现象接触,获得独特的、挑战性的直接经验,才能使孩子产生探究的需要。
所以,孩子们开始发现的时候,正是父母及教师把握机会,让孩子不放弃好奇、不放弃探究的最好时机。父母及教师应时时用最简单的方式回答孩子的问题,慢慢引导,让孩子们对科学永远有兴趣。要时时让孩子们保持着想了解为什么和不断发现的心态,对科学产生深厚的情感。这是一个慢慢引导,充满情趣的过程。此外,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方式,不要用那些非常严谨的科学解释把孩子吓着了。比如,如果他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我们只需简单地告诉他,大自然给了它这种颜色,因为这样是最漂亮的颜色,或者这样回答: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颜色,天空的颜色本来就是蓝色的。相信只要保持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定会有更多科学发现的出现,涌现更多的小发明家。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八
这本书是以作者高尔基三岁至十岁的童年生活作背景,讲述了自己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小小年纪就尝到了辛酸的事儿。故事用小不点高尔基的眼睛来叙述,他那天真的想法和特别的家庭,把我吸引住了。
在书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者在外祖父家没多久时,写下的一句话:有很多事情我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了。他就是在这样一个黑暗生活中长大了。一个粗野自私的外祖父,把他打得没直觉,把外祖母打留学;两个舅舅成天打架、争吵;从小和外祖父长大,不怎么见到母亲,父亲很早就离开了他只能默默地把这些难受放在心里,不能闹。但他并没有被这些黑暗压倒,反而锻炼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凭借他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优秀的人。
这时突然想到自己,在一个满是爱的家庭中,条件好,和朋友也十分友好,有时还去羡慕别人,顿时感到无限羞愧。
书中每个人物都鲜活而真实,使我不自觉地被吸引。当看到他的朋友离开,家里发生争吵时,我好像变成了阿廖沙,心中充满了悲伤、害怕。看到阿廖沙的悲惨经历,感到十分心痛。这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让我读出了许多道理。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九
人生似舟,书籍如浪;人生似春,书籍如花,人生路漫漫,无书不可行。
畅游书海,偶遇《童年》,童年就像我的伯乐,成为我命运转折的关键。记忆里,你我第一次相遇,仅在我久久未去的图书角里,你披着尘埃,像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孤苦伶仃的暮垂老者,无依无靠。也不记得将你遗藏在这里多少个春秋-----只见你满书沧桑!但是,泛黄的书页掩遮不了书里生动有趣的内容;层层的尘埃抵挡不住书中的淡淡苦香;陈旧的封面也藏匿不住书的无限魅力。拍拍尘埃,封面大标题下豁然写着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的名字。满心的迫不及待促使我翻开这本书,与阿廖沙一同再度童年!
从书里的一字一词开始,从那艘前往尼日吉的轮船开始。那一刻,阿廖沙的父亲的生命在低沉的黑夜里消失。那一刻,阿廖沙失去的不仅是他的父亲,还有他那五彩的童年。命运并没有给阿廖沙缓气的机会,还是让他走进自己童年的深渊。家庭矛盾愈发严重,阿廖沙童年所被摧残的只剩下寥寥几片珍贵的回忆,上帝让阿廖沙遇见和蔼可亲的外祖母,却又让阿廖沙遇见狠辣残暴的外祖父;上帝让阿廖沙遇见乐观活泼的“小茨冈”,却又让阿廖沙亲眼目睹“小茨冈”的死亡。到头来,上帝没有给阿廖沙任何东西,反而给他带来地狱般的童年。然而就在这样爱与恨、善与恶互相杂糅的童年中,阿廖沙学会了常人领悟不到的“坚强”!
从书里的一张一页开始,从阿寥沙初次走向人间开始,社会便对他显示了自己的丑陋一面。阿廖沙也只像一个刚入襁褓的婴儿,面对社会的黑暗也无动于衷。那时,俄国小市民阶层的愚昧,沙俄统治下的社会的卑鄙龌龊,这些全都被一个孩童所亲历过。也就是在这样的童年里,阿廖沙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能力不断提高,足以坚强到自力更生,令人震撼!
从阿廖沙的童年开始,从阿廖沙的起伏跌宕的人生开始,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即使生在最黑暗的时代,我们也不能放弃自我的执念,闭眼细想,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要比阿廖沙更加充实、美满,但我们每一个人却不能做到像阿廖沙那样敢于与社会的邪恶作斗争,敢于挑战自己的人生。放眼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更加平坦舒适的道路,社会不再黑暗,路边更不会有硝烟刺鼻的味道,但很多人却久久呆在自己的舒适圈内,依赖父母,久久未能迈出自己的舒适圈,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阿廖沙乐观积极,迎难而上的精神吗?不要让怠慢拉缓我们前进的步伐!
比起阿廖沙,我们的童年是五彩斑斓的,我们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再与阿廖沙相比,我们对人生的看法是淡泊的,我们的精神与意志是落后的,过去,已成为历史;现在,是改变的时刻;未来,我们会更棒!无论从何出发,生活都会有所磨难,父母不能帮我们摆平一切,我们也需要放手一搏。让阿廖沙继续吹响与命运抗争的号角。让我们传承不怕困难,不畏强敌的精神,与自己的命运斗争,战胜自己人生路上的一切困难!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去发展自己,那为何不让自己的童年更加绚丽呢?让我们化为利刃,去斩断人生路上的荆棘;让我们化为火箭,去划破长空;让我们化为明星,去照亮黑夜。现在需要我们去拼搏!
《童年》告诉我什么是坚强,告诉我为何去努力。仿佛是我的人生导师,想要将世界一切真理传至教于我让,我变得无所畏惧,不屈不挠。
慢慢的,我合上了书,陪阿廖沙走完了最后的一段童年......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十
这段时间,我读了《童年》这本书,它讲述了作者高尔基在童年时的故事。
高尔基3岁便失去父亲,又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后来母亲早逝,外祖父辛苦经营的家业也因为一场火灾而破产,他小学没读完就被迫外出谋生,一直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但是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精神使他从未而放弃过学习,终于,在他24岁的时候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随后一路势如破竹,最终,他一举成名!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暴躁又严厉的外祖父、慈祥的外祖母、总是喝酒闹事的的两个舅舅、漂亮而又忧郁的妈妈,还有会跳舞的“小茨冈”;有总是用长腿踢妈妈的继父、有被称为“绿老太婆”的所谓的“奶奶”、有孤僻而又执着于化学的房客“好事情”、有自杀的小偷彼得大伯、还有那一群玩儿草鞋大战、去冰天雪地的小岛上偷木板的小朋友们……尤其是善于讲故事,性情乐观开朗的外祖母,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富有诗意的慈母形象之一。
而作者则以一颗脆弱而又敏感的童心在这群人中生活着,体验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在这其中,苦难让他充满坚强的力量去应对困苦的生活;顽强的意志则让他在逆境中成长!一个个的困难都没有阻碍他学习,他也从不因为自己的条件而气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断地进步,以别人难以想象的姿态走进了文学界,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名人一定都是名门望族,一定都是一步登天,也许很多的名人都是这样,但是他——高尔基则是一个“市井小民”,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一点一点的积累,积少成多,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有文化的人,最后大获成功!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不懈努力,成为一个顽强的人。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十一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童年》的书,它是由著名作家高尔基完成的。读完它后,我感触颇深,有许多想法想说出来。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名叫阿廖沙,高尔基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他的悲惨童年:阿廖沙自幼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只有外祖母疼他,爱她,关心他;两个舅舅一点儿也不喜欢阿廖沙。这样恶劣的环境他却挺过来了。其实,这本书的原型就是高尔基自己,他只是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本书让我看清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丑陋面目。
我们跟高尔基比起来,反差太大了,我们多幸福啊!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后,有父母对你嘘寒问暖;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而高尔基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
如今,我们可比高尔基幸福多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十二
暑假时间,我读了俄国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我感到受益匪浅。
《童年》这本书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高尔基三岁到十岁的苦难生活。高尔基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高尔基就随母亲来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家里有很多人。外祖父开了一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外祖父变得吝啬、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他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争夺家产经常吵架、打架。在这样一个弥漫残暴和仇恨的家庭,幼年的高尔基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然而,就在这可怕的家庭里,也不缺乏温暖和光明。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外祖母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犹如一支蜡烛,看起来很微弱,但给高尔基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此外,还有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里……他们都给过高尔基支持和力量,信心和勇气!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十三
高尔基是新型的无产阶级作家。这几天我就读了他的一本书——————《童年》。
这本书回忆的是高尔基小时候的那些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故事。本书写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三岁至五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着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阿廖沙是全书的中心人物,高尔基主要以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来写的。
和高尔基相比,我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人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
看了《童年》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书中告知我们: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十四
周末,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它讲的是高尔基怎么在苦难的生活中坚强长大的故事。
高尔基不像我现在的生活那么幸福,他的童年苦难远比欢笑多。他三岁时,父亲死于霍乱,母亲带着他到外公家生活。在这个家庭里,吵架斗殴是家常便饭,父子、兄弟之间为了争夺财产而勾心斗角。外公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好几次把小高尔基打得昏死过去。
再想想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每当我生病时,父母都会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每当我难过时,父母都会想办法哄我开心;每当我需要什么东西时,父母会尽量满足我……而我有时却不会替父母着想,让他们时刻为我操心。
从小我就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难以抵挡大自然中的狂风暴雨。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这件事说来还得归功于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很瘦,但身体十分硬朗。
到了四年级我应该要骑自行车上学了,所以我就像父母提议。可是由于对我的宠爱,所以没有答应。“那五年级总可以了吧?”我问到。“不行。”妈妈镇定的话语否决了我的这一想法。“行。”这声音从我背后传来。“到底行不行?”奶奶一把把妈妈拉了过去,两人讨论了一番,妈妈只得不舍地说:“那好吧。”
可是我升入五年级是,妈妈又变卦了,说:"你可以自己骑自行车,但得你自己买。”啊!这不是刁难我吗。再说,我的压岁钱早就被没收了呀!奶奶知道妈妈是心疼我,所以就自己做主,帮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拿到了这辆自行车。我开心极了。又一个麻烦出现在了我眼前——我不会骑呀。一贯娇气的我从未骑过自行车,这可怎么办啊!学吧,学吧!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个想法。
开始学了,先由爸爸把车身扶住,然后我再上去骑。我的心情随着车身摇摇晃晃……一个星期以后,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一个月以后,我的车技更为熟练了。我就开始试着自己上学了。出门前,妈妈千丁咛万嘱咐,可我只是随便应付了一下。
到了学校,我虽然累,但是很开心。因为我终于不再依靠父母上学了,可以不怕被别人说娇气了。
现在,我正在逐渐向着"自己事,自己做”的目标前进,争取不再娇气。
所以,我要下定决心向高尔基学习,改掉娇气、任性的毛病,让自己成为一个孝敬父母、为他人着想、对社会有用的人!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十五
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深受感悟。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述阿廖沙从三岁到十一岁的童年生活,在他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阿廖沙的外婆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就把他带到了外祖父家,阿廖沙的外祖父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大阿廖沙还打她外婆,最后他妈妈又找了一个男人成为阿廖沙的爸爸,随后他妈妈去世了,阿廖沙走向了人间。
此刻,我感到:阿廖沙很坚强、勇敢和正直,而且充满爱心,不论遇到什么事都沉着应对,最后解决了问题;他的外婆很善良,而且乐观,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护着阿廖沙,心中充满了无私的爱,他的外公对阿廖沙非常的严格,而且他既暴躁又乖戾,还是个既贪婪又自私的一个人。
此时此刻我想对我们说:“我们现在不缺吃也不缺穿,不像阿廖沙那个时候,要啥没啥,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不要让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过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如果有时间,你也找来读一读这本书吧!《童年》。
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篇十六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童年,他们有的无忧无虑,有的黯然失色,有的欢天喜地,有的悲痛欲绝;他们有的充满生活的乐趣,愿望的美好;还有的则充满对生活的憎恶,对理想的不屑一顾……在每个人心目中,童年的意义是各不相同,有悲,有欢,有痛,有乐。但这些对于当今的孩子们都算不上是童年,在他们眼中,只有随心所欲,只有挥金如土。
这已经是社会上司空见惯的事情,大街上随处可见小孩向父母撒娇,要求买这买那的,丝毫没有一丝放弃之意。对于眼前的一切,我只能抱之以长叹,“这就是当今华夏儿女的童年吗?”事至今日,我阅读了一本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之后,才看到了当今。
儿童。
的童年究竟在哪里。
《童年》一书深刻细致地描写了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环境。故事在一个小市民家庭里展开——阿廖沙三岁就失去了父亲,他被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在这个小市民家庭里恃强凌弱是人们的嗜好,半瞎的老匠人就首当其冲。这里的人几乎每晚都要给这个老匠人安排一个侮辱性的恶作剧式的“玩意儿”。阿廖沙的俩舅母,也先后被两个舅舅摧残致死;他的继父也经常毒打他的母亲;就连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难逃外祖父的打骂。孩子们当然也不例外!这种残暴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使他也变得同大人们大相径庭。
但在其间,他也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与熏陶,这使他倍感温暖。此时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爱与恨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岁,阿廖沙的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产,他只得独立谋生。他当过鞋店活计、洗碗工人、也当过小佣人……无论在哪里,他都担负着一个孩童难以胜任的劳动,受尽屈辱,饱尝辛酸,切身体会到劳苦大众的非人生活,开始模糊认识到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进一步了解并更加痛恨市侩生活,同时也发现了劳动人民具备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此时书籍打开了他的眼界,为他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新世界,诱使他渴望新的生活,对他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
高尔基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黑暗、残暴、恐怖、自私与贪婪,如果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高尔基根本就没有实际物质上的欢乐童年,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童年!但事实上高尔基的童年比我们任何人的童年都还要有意义,都还要富裕!在他的童年中,不能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在他的童年中,不能也不可能挥金如土;在他的童年中,不能也不可能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尔基才看到了与常人所不一样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与常人不一样的人生目标!因此,他才成为了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
我们与高尔基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他的特殊经历,但事实上我们也有着与他不一样的财富。而现在的青少年却不明白他们的童年是何等的高贵,何等的幸福!在他们心中也许只有游戏机、麦当劳、阿迪达斯菜市……这就是他们的童年,他们“所谓”的童年!
如今,在我看来,中国的青少年恐怕都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因为他们始终都不能明白自己的童年是什么,始终都不会明白自己有着怎样的童年,始终都没有自己真正的童年!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