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通用11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一
1、尝试按大小、颜色、用途等两种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操作卡的使用,物体的粘贴。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昨天是动物王国国王的生日,小动物们都为国王献上了各种各样的礼物,谁知道都有什么呀?这么多的礼物都放在了一起可真乱呀!小朋友愿意帮助国王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吗?(幼儿按照标记卡的内容对物品进行大、小和用途进行)。
二、进行部分。
1、按用途分类。
2、按大小、颜色分类。
三、动手操作分类。
请小朋友把记录卡打开,我们一起看一下记录卡上有许多漂亮的分类框,每个分类框都有一个标记,第一个是黄色的鞋子,和它对应的是兰色的鞋子。
中间的是大的学习用品,和它对应的是小的学习用品。最后一行是大的玩具,和它对应的是小的玩具,请小朋友按照要求把口袋里的物品贴到相应的分类框里吧!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尝试按大小、颜色、用途等两种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物品分类”是一节很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课,即可以让幼儿学会分类管理,又培养了幼儿日常生活中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本节课我采用是以创设故事情境,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对已知物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拜访,活动开始便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故事“国王的'生日礼物”导入,随后让幼儿思考问题,引导幼儿发散思维,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幼儿和我预想的一样,他们能很好的与教师互动,对物品进行分类。第二环节操作卡的使用,在操作前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很重要。在操作中,教师积极观察引导。整节课中不断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幼儿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去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同时它又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我们要注重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手脑结合,才能让他们更易理解和接受。
本次活动层次清晰,但不足之处是幼儿动手操作卡的应用,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让幼儿对自己工作的准确性得到认可,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克服困难,弥补不足。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二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半圆形》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通过故事情境认识半圆形。
2、知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是一个圆形,能不受图形的颜色,形状干扰,准确找出圆形。
3、喜欢参加关于图形的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熊与小兔的故事挂图,几何图形组,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半圆,胶棒。
1、预备活动:师幼问候。
2、集体活动: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半圆形。
b师:小熊为小兔准备了美味的圆形饼干,小兔给小熊也带了一位礼物——图形宝宝,小熊跟小兔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现在,小熊和小兔要和中一班的小朋友玩这个有趣的游戏。
师:请小朋友从图形宝宝中找出一个红色的半圆形,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知半圆形的轮廓,体验半圆形整体特征。
师:请你仔细找找还有相同颜色的半圆形吗?请你找出来比一比它们一样大吗?让它们手拉手可以变成什么图形。
幼:圆形。
教师出示相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半圆问幼儿手拉手能否组成圆形,通过不能得出结论:相同大小的两个半圆形合在一起组成圆形。
师:今天杨老师也带来一个有趣的游戏:拼图游戏。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来到了,下面的拼图游戏和爸爸爱来一个妈妈一起来玩好不好,想一想,用图形宝宝可以拼成什么物品?(花,船,小熊)拼图完成放轻音乐请孩子手拉手围大圆欣赏孩子的作品。
今天我们认识了半圆形,见过拱桥,月亮,家里面有什么物品像半圆形呢,今晚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动物瓶》含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地与材料互动。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蚕豆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你的火车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自评: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问答,孩子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方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老师再出示贴有6只小白兔的大瓶子)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6的右边。
(自评: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山探索做动物瓶。
(1)要求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身上。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贴在6个点卡的下面)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自评:点卡的排列很有顺序,使幼儿在视觉上也感知到了比6少的数量。)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1)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力求完成5个动物瓶。
(2)通过视频仪检查一幼儿做的5个动物瓶,让该幼儿自己介绍每个瓶上贴了几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瓶上的动物数量都比6少)这些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请5个小朋友一起到数字城找一找,并贴在和它们一样多的点卡左边。然后师生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自评:在孩子们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从实物到点子,再到数字,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习得知识和能力。)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呢,它们想住在动物瓶里,你们愿意吗?"来;自。屈;老师;教。案;那我们一起来帮助豆宝宝搬家吧,但是要看仔细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出示一个动物瓶,请小朋友观察动物数量,然后说说应该住几个豆宝宝,老师操作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宝宝)豆宝宝住在里面好开心,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再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为什么?请一幼儿选一数字,贴在瓶盖上。
幼儿操作: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豆豆,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数字,然后通过视频仪集体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
(自评:孩子们对这一操作活动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的,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戴在头上,记住自己是数字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继续找新朋友,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厢。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厢快快来。""火车快飞"的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自评: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将动物瓶投放在数学区,让孩子自由探索,玩出新的花样。如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少1的豆豆,贴上多1的门牌号等。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四
设计意图: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数学能力也随之大大提高。进入大班后,在数学活动中,老师都是采用单一的集体授课形式,忽视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忽视孩子的个别差异和学习兴趣,逐渐使孩子们淡化了数学活动的兴趣,孩子缺乏了探索,操作的机会。我设计《快乐数学》,让幼儿投入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完成数学练习,数学教育已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抢答器(鼓、锣、釵)三个,统计牌三张,唐老鸭、米老鼠、小熊图片各一张。
3、水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有趣的竞赛形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欢迎你们唠叨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今天的三个方队,贴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队,欢迎你们!贴有唐老鸭的是唐老鸭队,欢迎你们!贴有小熊的是小熊队,欢迎你们!米老鼠、唐老鸭、小熊都很喜欢吃水果,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很多水果,你们想要得到水果吗?那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通过必答、自由答、抢答等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法的口头运算,学习口编应用题。
1、通过快乐数学第一关:必答题,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师:第一关:必答题。要求三个方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水果,但要自己独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选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贴到自己队的英雄榜上。看哪一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现在请各队的一号选手答题。
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5+2=?6+1=?(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回答正确者,给与水果奖励。师:现在请各队的二号选手答题。(依次进行)。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现在暂时领先,但其他对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环节——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2、通过快乐数学第二关:自由答题,学习口编应用题。
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片上有几只小动物?(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两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请小朋友算一算。
师:我这还有一张图片,谁能像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幼儿自由讨论,集体编应用题。(草地上有2虫子,又爬来3条,一共有几条虫子)。
师:我这里还有三张图片,每个方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的放在心里。
每队任意队员答题,答题正确者奖励水果一个。
小结:在第二关中,每队的表现都很好,我给每一队都加上一个水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水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3、通过快乐数学第三关:抢答题,学习看图运算。
师:第三关,抢答题。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当我说抢答开始。小朋友拿起乐器进行抢答。
幼儿看图片内容进行运算抢答,答对者奖水果一个。
小结:抢答环节米老鼠对几个水果?唐老鸭队几个水果?小熊队几个水果?
三、活动结束:
师: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的水果最多,某某队和某某队的水果也多。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容易导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位教师,并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根据《指南》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主要。
《指南》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们班孩子的计算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好的孩子加减法算得从容自如,差的孩子连数字也不识。但不论何种水平的幼儿,我们商定要切忌批评,一定要鼓励。体现的活动中,一个提问出来,我总请中下水平的孩子回答,他们的成功能为其他幼儿树立信心。即便错了,我们也说:“虽然不对,但今天你已经动脑筋了,下次会对的!”本来有些灰心的孩子一听这话顿时神采飞扬了;而对好胜心强但又极敏感的幼儿,我们在活动中故意多帮他几次,故意多请他回答问题,让他有良好的感觉,消除紧张感。一旦他错了,我们也毫不在意在说:“没关系,下次加油!”教师善意的鼓励对调节他的情绪,培养他正确的处事态度,都起了诱导作用。鼓励是孩子兴趣的萌芽、自信的起点。
但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喜欢快乐数学,提高幼儿的计数水平,有待于我今后进一步研究、探研,使我们的幼教工作提高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五
1.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1.《数字捉迷藏》ppt课件。
2.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己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在猜头箍的游戏情境中发展有意观察和识记能力,并尝试表达对问题的思考。
2、愿意参与游戏,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一张展示桌和若干展示架(放置头箍的架子);各种自制的头箍(10个左右)(光版头箍加上纸制品,有不同颜色、花纹、图案、装饰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引发兴趣:
介绍游戏材料:各种头箍(三个仅颜色和形状差异的头箍放在展示架上,其他都用遮布遮盖)介绍简单游戏规则:
二、尝试游戏,感悟猜头箍的方法:
当有孩子猜出自己的头箍时:
主要提问:你怎么知道是个x色的头箍?你又怎么知道这个头箍就在你的头上?
三个头箍可以按照孩子的情况决定猜几轮;
三、继续游戏,感悟记头箍的方法:
五个头箍的游戏(差异点多样)主要提问:马上就来猜,还是需要先看一会儿头箍?
你明明看到过现在又猜不出来,是不是没记牢?
你觉得自己记住了,可现在又忘记了,是不是要换一个办法来记头箍了呢?
谁能上来不直接告诉他是什么头箍,而用其他方式提示这个孩子?
四、交流感悟、尝试表达:
主要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并猜出头箍?
活动反思。
从“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有的小朋友为了能表演节目,表现出传花的过程中有意的拖延时间,不往外传的现象。这说明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增强了,胆量增大了。虽然,这是好现象,但是,我们做为老师也应当引起注意,在肯定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应当遵守游戏规则,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七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的接受。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产生了中班数学——《摘果子》。摘果子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教学课件,优美的动画配以轻快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电视机、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幼: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柿子树上有7只柿子。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苹果。第三盆是柿子。师: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三)。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第二盆有几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四)。
幼:第二盆有6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师:第三盆有几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五)。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梨排在第一、6只苹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见图六)。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说出来老师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数字。)。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见图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八)。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见图九)。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十)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一)。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柿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四)。
师: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五)。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习: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
第一组: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继续应用电脑动画,依次展示以上题目的相应内容,让幼儿参与解题。这一部分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评价: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小百科:摘果子是指在果树上摘果子,也是一首儿童歌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八
孩子们到户外去观察,并捡拾了许多树叶,他们对树叶的兴趣很浓。由此,生成了这样一个由孩子们扮演小树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点数8以内的数。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树叶》,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点数8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歌曲《树叶》。
2.绳子,见到,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手指操活跃课前气氛,谈话导入内容。
二.基础部分:
1.学唱歌曲《树叶》。
2.幼儿操作手工《树叶拼画》,沿着轮廓线撕下一片树叶卡,将一根绳子的2头粘在树叶卡背后,制成树叶挂饰。
3.幼儿带上树叶挂饰,装扮成“小树叶”教师播放歌曲《树叶》,“小树叶”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4.教师再一次播放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轻声哼唱,边唱边打节奏。
师:秋天来了,树叶纷纷落下来,许多树叶碰到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呢?(每片“小树叶”找一个伴,对小伙伴说一句话或者两片“小树叶”一起做件事。
5.游戏:《许多树叶在一起》。
(1)播放歌曲《树叶》,教师将“树叶”四散在场地上,让幼儿边唱歌边自由做出树叶飘落的动作。
(2)歌曲结束时,教师说:“几片树叶在一起(8以内的数字),幼儿就几个人围在一起,待幼儿都站定后,教师挑选幼儿轮流进行点数,说一说这一圈有几片”树叶“围在一起,围得对不对。
三.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气氛很活跃,但是没有掌握好全部幼儿的认知能力,导致有些小孩能理解本节课内容,有些小孩没能更好的掌握8以内的点数,游戏过于单一,应增加点难度,例如:教师可以敲击鼓,敲几下就代表几片树叶在一起,也可以请其他幼儿来发令,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九
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和掌握6与相邻两数的关系和排列顺序。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准备小组用的练习单若干张,1~7数字卡片若干。
1、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复习5的相邻数。
(1)请幼儿找出5的相邻数,并按顺序排成一行。
(2)问幼儿为什么找3和4做5的好朋友?要求幼儿能清楚说3个数之间的关系。
(3)共同小结:每个数都有两个朋友,一个在它前面,一个在它后面,前面的朋友比它少1,后面的朋友比它多1。
2、请幼儿按照以上方法找出6的相邻数。问幼儿:你找谁做6的好朋友?为什么?
3、分三组操作练习。
(1)改成相邻数。提供6以内数的练习纸若干张,要求幼儿根据相邻数多1和少1的关系进行改错:中间一排不动,其他排用去掉或添画的方法改成相邻数。
(2)印章。提供画有一排物体的练习纸,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印出它的相邻两数。
(3)填数字。提供带有空格的数字练习纸,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格内填上相应的数字。
4、教幼儿书写数字6: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左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绕圈向上,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中线一点。提醒幼儿注意坐姿、握笔姿势,保持页面整洁。
课后反思:本节课使幼儿学会正确书写数字5和6。理解和掌握6与相邻两数的关系和排列顺序。学过了前面的1,2,3,4,幼儿掌握5和6的书写比较容易,许多幼儿都开始喜欢数学这一学科。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单个基本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帮助幼儿利用这些图形组合成一些神奇的图案,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征,本次活动将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联系生活中观察的物体,启发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创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是能变化的。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3、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若干个。
2、固体胶,美术纸、勾线笔、小篮子。
3、不同图形组合成的图案(花、小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秘的魔术袋,小朋友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幼:想!)。
2、出示魔术袋:神秘袋子东西多,请你伸手摸一摸,看看摸到了什么?(请一个幼儿上台摸出各种基本的图形,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哇,原来魔术袋里面装了我们熟悉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和半圆形宝宝。
4、师:今天我们要和这些图形宝宝一起变魔术,看看谁是最会变的魔术师。
二、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1、师:“这些图形宝宝个个都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看看吗?”(分发各种图形给每个幼儿)。
2、出示正方形宝宝,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让它变成其他图形。
师:“我是一个正方形,可是我可以变成长方形,不信你们看!”(边说边做)“如果我想变成三角形,小朋友你有办法吗?”,“我能变成小正方形吗?怎么变?”(请幼儿动手试试看)。
3、出示圆形宝宝:“我是圆形,我可以变成什么图形呢?”
4、师:中班小朋友真会变,办法真多!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图形宝宝变的魔术作品,你们想看看吗?(幼:想!)。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对图形进行组合:
1、师:“这些图形宝宝都很可爱,而且它们都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它们可喜欢在一起玩《手拉手》的游戏了,瞧,《手拉手》游戏开始啦!”
(1)师出示组合图案:花,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朵花漂亮吗?它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变成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2)师出示组合图案:小猪,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只小猪可爱吗?它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变成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2、师:“你们也想和图形宝宝变魔术吧!在变魔术之前,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游戏规则。”
(1)一人一张美术纸、固体胶、勾线笔。先想好你要变的图案,在篮子里找出你们需要的图形宝宝,把它们试拼在纸张上。等找到想要摆放的`位置后,再把图形固定在纸张上。图形拼摆完成后,可以利用水彩笔添画上简单的线条,让图形宝宝更加好看。
(2)在美术纸的后面写上号数,并保持画面干净。
(3)组合的图案与老师示范图不一样,可以是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幼共同欣赏与经验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进行欣赏。
(1)请幼儿上台给大家介绍自己的魔术作品是什么,由哪些图形变成的。
(2)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呢?
2、师小结:哇,我们中班的小朋友们都很厉害,都是小魔术师,变出这么多神奇的作品,来给我们自己棒一棒!
五、活动延伸。
师:用图形宝宝可以变出神奇又漂亮的图案,那小树叶可以变出更多漂亮的图案吗?小朋友们周末和爸爸妈妈去收集很多不同大小的树叶来变一变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的物体,说出总数。
2.理解数量与数字、数量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花猫头饰1只、小铃1只,教师用1-6点子卡片1套,每张幼儿座位上放置幼儿用1-6数字卡片1张。
2.幼儿每人1张点子卡片、幼儿用书第35页相应的数字贴纸,笔1支。
3.幼儿用书1页。
4.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按数找位置。
1.教师:今天,我们要做火车去森林公园玩,请你拿好自己的车票(分发点子卡片),看看自己的车票上有几个点点,就找到数字几的座位。
2.拿到卡片的幼儿按点子数量找到有数字卡片的位置。
----教师:你的车票上有几个点点?。找到的是数字几的位置?(引导幼儿互相检查。)。
3.教师:我们都找到了位置,火车要开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火车开动的动作。)。
4.教师:森林公园到了,请检票员检票。(每组两名幼儿分别把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收起来。)----教师:你收到了多少火车票?(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
二、按数量画圆点。
1.教师:森林公园到了,我们来看按森林里有些什么,有多少?(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1页,点数图上各种东西的数量。)。
2.教师:下面的格子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标记的意义。)。
3.教师:请你在这些标记的后面画上圆点,有几棵树就画几个圆点。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验证:如:3课松树,3个圆点。4棵苹果树,4个圆点等等。
三、做游戏“小猫喵喵叫”。
1.教师:公园里风景真美,小花猫也出来了,跟着猫妈妈来喵喵叫吧。(播放音乐)----幼儿跟着教师模仿小猫动作,同时跟教师学猫叫,教师叫几声。(以5-6声为主)。
2.教师的叫声换成小铃声,幼儿用叫声或动作回应,方法同上。
四、按数字找位置。
1.教师:我们要坐车回家了,请你拿好自己的车票。看看是数字儿。(引导幼儿拿数字卡片,并互相说说自己卡片的.数字。)。
2.教师:提示牌开始翻动,看看卡片上有几个点点。(引导幼儿说出每张卡片上点子的数量。)----教师:提示牌停在了1上,1号车票的上车。(引导拿数字1卡片的幼儿排成一排。)。
3.继续翻动点子卡片,幼儿说点子数量,卡片停在某一数量时,持该数字卡片的幼儿排成一排。
4.教师:所有的小猫都上车了,我们的火车开啦。
----在音乐中,幼儿模仿开火车出教室。
课后反思:
因刚接班不久对幼儿掌握数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幼儿连线画时有些幼儿找不到数字点,假如我把点改成彩色点,就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连线就更完美,也就会一下找到数字中的小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