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物理说课稿(实用11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一
《质点和位移》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述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质点,什么情况下可看成质点,位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时间图像,矢量与标量。质点是高中物理的入门知识,位移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是运动学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是后续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
2.通过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的作用。
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4.初步认识位移-时间图像,并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作s-t图像。
5.知道矢量和标量。
过程与方法。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能否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如果能抓住质点的概念和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也就把握了本节的要领。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位移概念,而对相对抽象的质点、和能否把运动中的物体看成质点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质点,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教学的难点是: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质点、位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体验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演示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路程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简要复习位置的概念后,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引入新的物理量(位移),再理解位移的概念,指导学生如何研究一个有大小、有形状、有质量的实际物体来理解质点的概念,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体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物理研究方法。通过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课堂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加上例题的巩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先进行位移的教学后进行质点的教学,把位置的概念作为位移的基础,再把位移中研究的实际物体引入到质点的概念,符合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复习位置的概念之后指出,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了简单起见,先研究如何描述一个点的位置变化。再复习初中的路程概念后,通过实例讨论说明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了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位移。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t/s0123456。
x/m-171014128-3。
你能求出p点在3s内、第3s内;6s内、第6s内的位移和路程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利用在坐标系中画出p的全过程的示意图,进而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简单介绍标量与矢量,解释位移s的计算结果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加深对位移的理解。在利用图像法表述p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这样更加形象直观。
(2)质点的教学:通过位移概念的教学,知道如何描述一个点的位置变化,而怎样去描述有大小、形状、质量的实际物体的运动问题?给出问题,(如:以投篮为例,要探究篮球的运动,该怎样着手?)让学生去思考,了解质点的优越性后,再引入质点的概念,同时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理想物理模型,及其作用,(质点)实际并不存在,只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简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点的概念。
对于物体在什么时候可以看成质点?教师通过实例(地球的公转、自转等),采取交流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把物体看成质点后的优越性;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物理思想。通过交流,教师总结:能否把物体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的问题而定。在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二
《超重与失重》是司南版必修1第六章“力与运动”第4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主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2.知道超重和失重产生的条件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4.能用超重和失重现象解释有关问题
培养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教学的难点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分析分析超重和失重的实质,并利用实例来引导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现象分析。用例题的形式,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其本质。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演示实验法、例题讲解法,归纳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分析。并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提问复习: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的内容;并利用视频展示:翻滚过山车录像片段。学生注意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提出有两个物理现象(超重和失重)与本节课有关。并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教师做课本118页的迷你演示实验,学生注意观察。教师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把实验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并比较。引出超重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进而利用119页例题讲解,巩固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教师举例(人在电梯里,电梯上升时;电梯下降时),人有不同的感觉?引导学生分析电梯的上升与下降时,人的受力情况。知道上升时,是超重现象;通过类比方法,来解决电梯下降时,得到人受到的合力比重力小。引出失重现象的概念。并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分析、巩固超重和失重现象。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有时间的话)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方面来说这节课。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 和 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 课(概念课或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 和 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 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 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 知识解决 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 能力。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讨论;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到高中的抽象思维;从初中简单的逻辑思维到高中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转变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而且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不断的锻炼。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2、
(这部分目标一般为本节课的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2、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通过学习什么知识,培养学生的什么意识和品质等)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而对 知识,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 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1、教法选择:
教法一: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本课采用演示实验,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或教法二:为贯彻生本教育,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实际,本节课准备采取启发诱导、点拨释疑、合作学习兵教兵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
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方法的兵帮兵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学程序及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2分钟)
为了顺利得出本节 概念(或规律),同时让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采用类比法设计复习题: ?(如密度、压强、功率的引入要类比速度)
为更好的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导入本节新课时,采取故事导入或生活现象导入或演示实验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现象是。。。或演示实验是。。。。)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px页---py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问题1、。。。。。。。。。。。
问题2、。。。。。。。。。。。。
问题3、。。。。。。。。。。。
(如:)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教师采取投影学生学案、学生补充完善学案的方式顺利完成此环节。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同学们针对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问题,分小组先讨论解决后再上黑板分别进行板演,为展示交流做准备。然后本小组讲解,其余小组聆听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注意归纳思路、渗透学科理念。
本环节设计的合作探究题和处理的方法为:
(以《》一节为例:
4、课堂小结,构建体系(5分钟)
对应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叙述这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也有机体现了学科知识建构的思想。构建体系时以屏幕投影的方式完成。
5、当堂检测、巩固升华:(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检测题后,教师投影答案,对出错和疑问较多的地方,通过兵教兵和师教兵的方式解决。
6、学后反思:(3分钟)
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和本节的目标,在学案上自己构建本节的知识树。
四、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要注意黑板大部分是给学生展示用的,所以教师的板书内容不宜过多,基本包括标题和简单的知识树即可,并告诉评委这样设计的道理:以生为本,凸显学生学的地位等等)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四
《运动、空间和时间》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述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主要的教学内容有:机械运动,参考系,空间位置说课稿的描述和时间的描述。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同时本节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具有广泛的意义。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有多种类型,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机械运动是物体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如何选择参考系。
3.知道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4.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和时刻。
过程与方法。
学会如何选择参考系,学会用坐标和数轴(数学的方法)来描述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运动的奇妙与和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果能抓住参考系的概念和时间与时刻的区别,也就把握了本节的要领。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空间和时间的物理概念,而对相对抽象的机械运动、参考系的选择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如何选择参考系,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教学的难点是如何选择参考系。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参考系;并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的相对性,如何选择参考系,体验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演示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运动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指导学生利用参考系、时间和空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建立“时空”观念来分析问题的物理模型。通过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课堂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讨论一些关于运动的相对性,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再回到理论。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利用(涉及多种运动类型)丰富的图片或动画展示,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讨论,了解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多种运动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强调学习的只是机械运动的描述方式。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0分钟的时间)。
选取能突出“位置”和“变化”的机械运动图片或动画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对“位置”和“变化”的关键词分析,加深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从而引出了三个问题:用参考系来描述无的运动的参照物,如何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以及运动过程中时间的描述。这些问题构成了本节的内容。
(1)物体的运动具有相对性,以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的两辆汽车为例,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选择不同的参考对象,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观察和描述的结果会有所不同,从而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参考系及为什么在描述物体的运动前必须指定参考系;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原则上是要使问题的研究简单又方便;没有指明参考系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实际上,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通过举例(相对地面静止的建筑也随地球的运动而运动)让学生体会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辩证观点。
(2)在空间位置的描述中,先举例(某汽车此时位于向东5km、向西4km处)提出问题:如何确定汽车的位置,让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下得出:用坐标系来描述它,并强调坐标系作图的规范。
(3)在时间的描述中,先介绍(教材图2-10“神舟5五号飞船飞行中的部分重要时刻),运用此例讲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同时教师给出(学校的课程表等)进行举例分析。
3.巩固与练习(大约10分钟)。
为了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首先让学生回归课本,并通过一些典型的课堂练习来巩固。教师再评讲,并让学生课后去阅读课本的信息窗和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方面来说这节课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这部分目标一般为本节课的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通过学习什么知识,培养学生的什么意识和品质等)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法选择:
2、学法指导: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2分钟)
为了顺利得出本节 概念(或规律),同时让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采用类比法设计复习题: ?(如密度、压强、功率的引入要类比速度)
为更好的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导入本节新课时,采取故事导入或生活现象导入或演示实验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现象是或演示实验是)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px页---py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
(如:)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本环节设计的合作探究题和处理的方法为:
(以《》一节为例:
4、课堂小结,构建体系(5分钟)
5、当堂检测、巩固升华:(10分钟)
6、学后反思:(3分钟)
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和本节的目标,在学案上自己构建本节的知识树
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要注意黑板大部分是给学生展示用的,所以教师的板书内容不宜过多,基本包括标题和简单的知识树即可,并告诉评委这样设计的道理:以生为本,凸显学生学的地位等等)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六
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说课稿:质点和位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质点和位移》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述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质点,什么情况下可看成质点,位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时间图像,矢量与标量。质点是高中物理的入门知识,位移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是运动学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是后续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
2.通过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的作用。
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4.初步认识位移-时间图像,并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作s-t图像。
5.知道矢量和标量。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能否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如果能抓住质点的概念和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也就把握了本节的要领。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位移概念,而对相对抽象的质点、和能否把运动中的物体看成质点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质点,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教学的难点是: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质点、位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否看成质点。体验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演示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路程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简要复习位置的概念后,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引入新的物理量(位移),再理解位移的概念,指导学生如何研究一个有大小、有形状、有质量的实际物体来理解质点的概念,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体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物理研究方法。通过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课堂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加上例题的巩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先进行位移的教学后进行质点的教学,把位置的概念作为位移的基础,再把位移中研究的实际物体引入到质点的概念,符合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复习位置的概念之后指出,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了简单起见,先研究如何描述一个点的位置变化。再复习初中的路程概念后,通过实例讨论说明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了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位移。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t/s0123456。
x/m-171014128-3。
你能求出p点在3s内、第3s内;6s内、第6s内的位移和路程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利用在坐标系中画出p的全过程的示意图,进而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简单介绍标量与矢量,解释位移s的计算结果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加深对位移的理解。在利用图像法表述p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这样更加形象直观。
(2)质点的教学:通过位移概念的教学,知道如何描述一个点的位置变化,而怎样去描述有大小、形状、质量的实际物体的运动问题?给出问题,(如:以投篮为例,要探究篮球的运动,该怎样着手?)让学生去思考,了解质点的优越性后,再引入质点的概念,同时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理想物理模型,及其作用,(质点)实际并不存在,只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简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点的概念。
对于物体在什么时候可以看成质点?教师通过实例(地球的公转、自转等),采取交流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把物体看成质点后的优越性;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物理思想。通过交流,教师总结:能否把物体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的问题而定。在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七
教材是联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纽带。
《自由落体》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5节,本章是在之前运动基础上的补充,自由落体是一种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公式,为接下来研究特殊的运动打下铺垫,在整个高中课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任务。
我所面对的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中以老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在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并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是,难点则是:
重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特点和规律。
难点:自由下落快慢和重力大小无关。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为此我将它分为导入,新课讲授,小结和作业4个部分。
1.引入新课。
为了使学生更好了解本节课的知识,我将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质量有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意图: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故事导入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设计了探究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可以加深印象,提升学习效果。
2.新课教学。
上课之初,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一张纸和一个石块同一高度释放谁落得快?探究落地时间与什么有关?学生可能会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比较快,有的也会认为两者下落是一样快的。
接着我将进行两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实验:将揉成团的纸和石头同时同一高度扔下,发现二者几乎同时落地。学生观察得出不同质量的物体,落地时间相同。第二组实验:将相同大小的纸,一张揉成团,一张平摊,同时下落。发现纸团下落得快。学生观察得出相同质量的物体下落时间不同。以上两组对比试验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形成矛盾,让学生体会到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以上实验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形成矛盾,让学生体会到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3.巩固(课堂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在多媒体展示习题,让学生区分哪种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习题的训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接下来的作业布置。
知识归纳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教师需要给学生梳理好知识点,再章节最后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
作业布置。
对于课后作业,我将布置太空测量质量的方法,让学生结合书上材料对本节课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重点突出,可以很好的帮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力的合成》,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力的合成,是在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几种力的基础上,通过等效替代思想,研究多个力的合成方法,是对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本节重点介绍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但实际这是所有矢量运算的共同工具,为学习其他矢量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对今后牛顿运动定律、平衡问题、动量与能量问题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这节课承前启后,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定位。
为了让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探究,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来完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等效的角度进行力的替代。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一、重点。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
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
二、难点。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运用。
三、重、难点突破方法——教法简介。
本堂课的重、难点为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规律获得的过程。
因此,本堂课在学法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归纳法——通过重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探究、归纳总结。体现学生主体性。
实验归纳法的步骤如下。这样设计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本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重要手段。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维。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采用六环节教学法,教学过程共有六个步骤。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展示合力与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强调等效替代法。举例说明等效替代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首先,教师展示实验仪器,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进行实验呢?学生面对器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再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面对仪器分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1要用动画辅助说明。在问题2中,教师要强调结点的问题,用动画说明。问题3中,直观简洁的描述力必须用力的图示,用图片说明。问题4让学生注意测力计的使用,减小实验误差。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讨论,再结合多媒体动画的展示,使学生对探究的步骤清晰明了。
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记录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图示。实验完成后请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应该立即可得出结论一:比较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可得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能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
那合力与分力到底满足什么关系呢?
此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从数字上找不到关系,哪可不可以从几何上找找关系呢?学生会立即猜想出o、a、c、b像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ob可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哪么猜想是否正确呢?亲自实践才有发言权,学生动手作图:以oa、o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ob是否重合。
学生作图后发现对角线与合力很接近。教师说明实验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科学家经过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说明对角线就表示f1和f2的合力.由此得到结论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进入。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
强调两点:(1)有向线段(2)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同时,通过动画演示加深理解。然后说明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一切矢量的合成。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
设置例题,学生分组研究,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得出合力,特别强调合力的大小是用作图法得到的。通过此训练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得。
第六环节、师生小结,作业布置。
学生自己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完整。
然后布置课后思考题和作业,巩固本节内容,为第二课时学习作准备。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教学评价。
1、本节课以学生为本,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实验归纳法,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完成了对规律的自主探究,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
2、由于本堂课容量较大,实验探究时间不长,可能有部分基础薄弱学生不能得到实验结果,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3、因采用课件教学,事先制作的课件无法对课堂中出现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预设,可能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附、板书设计:
第四节、力的合成。
一、合力与分力。
力的合成。
二、探究合力:
三、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九
本节课力的合成,是在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几种力的基础上,通过等效替代思想,研究多个力的合成方法,是对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本节重点介绍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但实际这是所有矢量运算的共同工具,为学习其他矢量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对今后牛顿运动定律、平衡问题、动量与能量问题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这节课承前启后,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让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探究,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来完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等效的角度进行力的替代。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本堂课的重、难点为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规律获得的过程。
因此,本堂课在学法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归纳法——通过重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探究、归纳总结。体现学生主体性。
实验归纳法的步骤如下。这样设计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本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重要手段。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维。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采用六环节教学法,教学过程共有六个步骤。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安排两个同学共提一桶水,再请全班力气的同学来提这一桶水,游戏虽简单,但能迅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然后用图片引导学生通过作用效果相同得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展示合力与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强调等效替代法。举例说明等效替代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
那么如何来求合力呢?先简单回顾初中所学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方法:直接加减即可。再通过设置三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猜想合力与分力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想五花八门,产生思维冲突,怎么办呢?学生自然会想到通过实验来寻求问题答案。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首先,教师展示实验仪器,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进行实验呢?学生面对器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再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面对仪器分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1要用动画辅助说明。在问题2中,教师要强调结点的问题,用动画说明。问题3中,直观简洁的描述力必须用力的图示,用图片说明。问题4让学生注意测力计的使用,减小实验误差。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讨论,再结合多媒体动画的展示,使学生对探究的步骤清晰明了。
那合力与分力到底满足什么关系呢?
此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从数字上找不到关系,哪可不可以从几何上找找关系呢?学生会立即猜想出o、a、c、b像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ob可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哪么猜想是否正确呢?亲自实践才有发言权,学生动手作图:以oa、o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ob是否重合。
学生作图后发现对角线与合力很接近。教师说明实验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科学家经过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说明对角线就表示f1和f2的合力、由此得到结论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进入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
强调两点:
(1)有向线段。
(2)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同时,通过动画演示加深理解。然后说明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一切矢量的合成。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
设置例题,学生分组研究,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得出合力,特别强调合力的大小是用作图法得到的。通过此训练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得。
第六环节、师生小结,作业布置。
学生自己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完整。
然后布置课后思考题和作业,巩固本节内容,为第二课时学习作准备。
1、本节课以学生为本,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实验归纳法,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完成了对规律的自主探究,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
2、由于本堂课容量较大,实验探究时间不长,可能有部分基础薄弱学生不能得到实验结果,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3、因采用课件教学,事先制作的课件无法对课堂中出现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预设,可能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十
《速度和加速度》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述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即位置变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描述运动快慢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
5.理解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及其加速或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
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在建立瞬时速度概念时的作用,了解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区别物理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能抓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也就把握了本节的要领。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而对相对抽象的加速度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它们的区别;教学的难点是: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物体的匀速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体验它们的区别,利用类比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讲授法、类比法、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简要复习位移的概念后,为了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引入新的物理量(速度),再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指导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速度的变化的快慢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体验类比的方法,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物理中的运用。通过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课堂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加上例题的巩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先进行速度的教学后进行加速度的教学,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作为加速度的基础,再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符合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复习位移的概念后,教师举例(物体有各种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且同一物体在不同时段的运动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并请同学们举例:如蜗牛爬行,飞机起飞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1)平均速度: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位移),但运动的快慢如何描述?引导学生思考,和具体讨论两种简单的运动快慢的描述:位移相同比较时间,运动的时间相同比较位移。在讨论位移和时间都不同时采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描述(比值大,运动快;反之则慢)。从而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公式(或),这样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图2-22和表2-3,让学生明确求的是哪一段时间,哪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让学生讨论与交流:得出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但不能描述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在给出瞬时速度的概念。体会极限思想在物理中的运用,了解实验室怎样测瞬时速度,并总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3)加速度:通过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来引入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利用教材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有正、负之分,并理解正、负号的意义;进而突破加速度概念的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教师总结: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说课稿篇十一
(过渡句:首先来说一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2节,本节主要从弹力的产生,及其大小、方向、作用点等几点详细剖析了弹力的相关知识,其实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弹力,所以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知识基础,但高中阶段的弹力,重点是弹力的产生、几种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大小,比初中阶段的知识更复杂,更深入,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后,能够对弹力有更深层的认识,本节中对弹簧弹力大小的探究,也为学生今后分析更复杂的物体受力情况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渡句: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因此要切实做好学情分析,理解学生。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阶段接触过几种基本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以此时的他们已经能够较为科学地分析物体的受力,对于弹力的产生、方向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弹力方向,如轻杆、轻绳等,学生还需要系统地进行学习。这个时期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分析设计简单的实验,并且他们也乐于在课堂上亲自操作,动手实验,所以本节中我将胡克定律作为探究实验来进行,更好地让学生们融入课堂,主动学习。
(过渡句: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和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弹性形变与弹力;知道弹力的产生条件;能够判断常见几种弹力的方向;掌握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胡克定律的过程中,学会客观、科学地分析问题,加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弹力的认识,领略自然的奥秘,懂得物理与生活生产密切的联系。
(过渡句:基于对教材的这些认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常见弹力的方向以及胡克定律。
难点: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
(过渡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思维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演示实验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体会微观放大法的巧妙之处,利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过渡句: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将如下呈现,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导入环节(过渡句:首先是导入环节)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观看蹦极视频,并谈谈对这项运动的的了解,提问学生:在绳子绷直的时候,人受到绳子的力是什么样的力?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弹力?引入本节新课——《弹力》。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极限运动会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在惊心动魄的视频之后,让学生思考其中包含的物理学知识,养成学生以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现象的习惯,学生学习过弹力,可以很轻易地回答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句:接下来的新课讲授环节,这也是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本节课的内容包含四个重要知识点:首先是弹性形变和弹力。
学生在初中对于弹力的学习,距离本节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些知识点他们可能已经遗忘,所以在进入本节较难知识点之前,我还是会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感受弹力,回忆起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我会让学生们亲自拉动橡皮条,捏橡皮泥,观察松手之后二者是否恢复原状,并让学生回答二者分别是什么形变。紧接着,我会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做的实验和之前对于弹力的学习,尝试归纳弹力的定义,我补充并强调弹力产生的条件。接着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施加在弹簧、橡皮条这样物体上的力越来越大,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弹性形变的概念,并让学生意识到初中阶段学到的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其实就是不能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这样可以将初高中的知识联系起来,解答学生在低年级时产生的疑惑,让学生体会到物理课程螺旋式学习,层层递进的学科特点。
接着是第二个知识点:研究几种常见弹力。
我会提问常见的弹力都有哪些?此时根据学生以前的知识基础,可能会回答压力,支持力等,接着我会让学生们注意到研究的关键点,向他们提出问题:刚才说到的的这些弹力,他们真的发生了弹性形变吗?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论推导不如眼见为实,所以接下来我会演示实验,用手压桌子,以平面镜放大微小形变,让学生们观察墙上光斑的移动情况,演示结束后,询问同学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意识到,虽然手压桌子的力产生时产生的弹力形变非常微小,但是确实存在,让学生们体会微观放大法对物理研究的精妙之处,接着,为了让这个实验充分发挥作用,我会让学生继续思考,手压桌子时,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是什么样的,并让学生练习画出弹力的示意图,我会在此时强调,弹力的作用点是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为了方便研究,要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弹力的方向有清楚的初步认识,为接下来复杂的受力分析做好铺垫。
为了让学生对于常见弹力的方向有较为全面的的了解,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多种典型情境,我选择的案例如下:匀速运动小车内靠在车内壁的球,物体之间点与点,点与面,面与面接触,轻杆、轻绳、轻弹簧上挂物体等,让学生尝试到黑板上画出弹力的示意图,此时学生可能会不断地出错,我会带领学生详细分析案例中弹力的方向,让学生这种知错,改错当中,对于弹力方向的判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我根据典型案例,总结正确画出弹力的方向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我再进行纠错,最后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地进行总结,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点。
然后是第三个个知识点:探究胡克定律。
学习力时通常从三要素进行研究,到这里学生已经知道了弹力的作用点、方向,所以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进行猜想后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安排让每个小组利用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实验,我会提醒同学们实验中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画出f----x图象,分析弹力与弹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胡克定律内容。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新课讲授之后就进入到了巩固提高环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果胡克定律利用f---kx来表示,它又代表了什么意义呢?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胡克定律,可能只知道表达式,没有对其物理意义进行深入思考,此时让他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把握胡克定律表达出的意义。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最后就是小结作业环节了)小结时,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作业则是画出课后习题中弹力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继续在课下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为今后分析更复杂的受力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