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心得体会(模板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德育心得体会篇一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优秀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将来才能成为对企业和社会有用的人。
我校中专学生由于生源层次问题,存在的一些现状令人堪忧。如厌学队伍日渐扩大,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理论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实习成绩就可找到工作。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学生的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脏话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学校周边住户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及网络的影响等。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当代学生缺乏道德教育,他们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俗话说,人必自尊而人尊之,德育教育的开展很有必要。
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各班主任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总结的主要工作有这几方面:
1、加强日常规范,进行德育渗透
日常规范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日常规范是准绳,学生必须遵照执行,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如果仅仅强行让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而教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日常规范必然形同虚设。教师在此德育教育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看到老师都以校规校纪约束自己,学生就会照做,不至于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活动中的德育,进行德育普及
在活动中进行德育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性强。良好品德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而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一些看来不相关的方方面面逐步培养起来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还可以培养集体观念,又由于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学生们可以自我表现,自我管理,实现师生、学生间的思想和情感的平等交流。在活动中学生锻炼、表现了自己,教师在这时进行教育,形式比平时苦口婆心的讲述要生动的多,效果自然也要好的多。更重要的是活动开展多了学生就会信赖教师,就会自然打开接受教师和教育的闸门,学生有心理话就能向班主任倾吐,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开展。
3、放开班委权力,培养自制能力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活动交往的位置和对象,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向心力。实践证明:实行班委轮职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条件,教师教给他们开展轮职的方法,制定活动计划,然后放手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这样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培养了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轮流执勤,让每名学生知道了班委工作的内容,能让学生更好的互相配合,提高自制能力,久而久之则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4、德育始于课堂,最终融于生活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德育与智育并举,并且要做到德育先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与学习意愿所决定的,而这些都属于我们德育工作的范畴。
如何做人。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品质均优秀的人才,这才是我们德育的最终目的。一个品德败坏的人,他掌握的技术越高明,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我们都知道,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言传身教,做到有的放矢,并持之以恒。以上只是我当班主任以来的一些体会,希望随着班级工作经验的积累,今后能胜任班主任的本职工作。
高中德育心得体会篇二
高中德育提高班是一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素质的重要课程。我有幸参加了这门班级,从中收获颇多。在这里,我养成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学会了尊重他人并争取公平。以下,我将就我在高中德育提高班的学习和体验进行心得总结。
首先,高中德育提高班帮助我养成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我逐渐改善了自己消极的情绪和消沉的心态。比如,在体育运动中,我因为得到了同学的鼓励和老师的指导,逐渐找回自信,并取得了一些进步。此外,我还学会了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高中德育提高班的帮助下,我开始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身心健康。这种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让我感到更加快乐和自信。
其次,高中德育提高班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上,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他们告诉我们,只有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活得更充实和有意义。课堂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社会企业、做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懂得了努力奋斗和追求卓越的重要性。现在,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
最后,高中德育提高班让我学会了尊重他人并争取公平。在这个班级里,我们以和谐友善的态度互相合作,一起学习和进步。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应该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和需求。在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发言和交流,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在每一次讨论中,我都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并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通过和同学的互动,我不仅得到了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更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争取公平的意识。
总的来说,高中德育提高班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帮助我养成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了尊重他人并争取公平。这些都是我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良好素质的人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这些价值观和原则,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同时,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
高中德育提高班是我学生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我将倍加珍惜这段宝贵的回忆。我相信,在高中德育提高班的启发下,我不仅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更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感谢高中德育提高班给我带来的成长与启发!
高中德育心得体会篇三
高中的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过程。在高中德育的第一课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高中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中实现德育目标。下面,我将分享我在高中德育第一课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德育意识深刻。
在德育第一课上,老师首先讲述了什么是德育,德育的目的和意义。听完老师的讲解,我深刻认识到德育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德育不仅仅是说一些空洞的道德理念,更是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和感受,让德育显得更有意义和实效。
第二段:主动学习德育知识。
在德育第一课中,我们了解了德育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理解和使用方案。通过学习德育方案,我们可以了解学校对学生德育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德育责任和义务。我认识到要主动学习德育方案,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求,积极行动,将道德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三段:德育改变自我。
德育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更是要改变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德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修养,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德育第一课中,我认识到德育需要改变我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只有自己先做到,才能去引导别人做到,从而推动德育成果的实现。
第四段:德育落实到学习生活中。
德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更是要贯穿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不断地针对不同的德育目标,采取不同的行动和措施。在德育第一课中,我认识到德育要贯彻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例如诚实、助人为乐、团结合作、遵纪守法、尊重师长等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践行,才能逐渐成为良好的习惯。
第五段:德育需要全员参与。
德育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不仅仅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学生自身也需要积极参与。德育的实现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德育第一课中,我认识到德育需要全员参与,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更是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应用,彼此互相推动和鼓励,全员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总结:
通过高中德育第一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及其贯彻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德育需要全员参与,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修养。我相信,在德育的努力下,我们的高中生活一定会更加丰富、充实和有意义。
高中德育心得体会篇四
德者,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之谓也;德育,即育德,意为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示范——让德育之路无痕
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烙印。在学生心目中,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实践——让德育焕发活力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
三、互动——让德育显现真情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产生互动。
四、配合——让德育之路长远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刻、涵盖深广,其途径多种多样,其方式丰富多彩,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中德育心得体会篇五
高中德育第一课是我们在高一开学之后的第一节德育课,也是我们学生们迎接新学期的第一课。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还收获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和经验。
第二段:认识德育。
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在德育课中,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德育的概念、意义和历史渊源,使我们对德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段:培养品德。
在德育课上,老师强调了品德的培养和价值,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从知识、道德、文化、历史等方面出发,加强对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引导,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核心。
第四段:提高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德育课上,老师教给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包括课外阅读、社会实践、自我管理等方面。这些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我们的个人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第五段:总结。
通过高中德育第一课,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德育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品德和素养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和实践德育,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也为我们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素养的人。
高中德育心得体会篇六
德者,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之谓也;德育,即育德,意为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烙印。在学生心目中,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产生互动。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刻、涵盖深广,其途径多种多样,其方式丰富多彩,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中德育心得体会篇七
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国际高中的德育案例是教师们与学生们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学生成长的点滴见证。在国际高中的德育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模范行为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和启示。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对国际高中德育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案例分析。
在国际高中德育案例中,有一位学生因为见义勇为的行为而受到表彰。一天放学后,他路过一家超市时,发现一名老年人晕倒在地。在其他人的困惑和观望中,他果断地跑到附近的医院叫来医生并赶紧给老人做心肺复苏。他的热心救助行为感动了很多人,社会媒体上的文章也迅速传开。这个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勇气是如何被培养和展现出来的。
第三段:案例启示。
这个案例给我们启示,德育是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开始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培养下逐渐形成的。这也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多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让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来锻炼和展示自己的道德品质。
第四段:案例反思。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德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德育活动抱着消极态度,缺乏兴趣和参与的意愿。这是因为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面临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他们可能更关注自己的学业和竞争,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在德育活动中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接受德育的意义。
第五段: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高中的德育案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和思考。只有通过实践和积极参与,在生活中锻炼和展现自己的道德品质,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良好道德素质的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德育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和精神文明的提升,为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德育心得体会篇八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核心素养。在我的高中生活中,德育教育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在行为规范、自律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提高。以下将从行为规范、自律学习、人际交往三个方面来体会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益处。
首先,德育教育在行为规范方面对学生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学校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我明白到了个人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力。德育教育要求我们做到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维护校风校纪。在课堂上,我不再随意讲话、打闹,而是尊重老师和同学的学习权益;在操场上,我不再肆意嬉戏、乱扔垃圾,而是积极参与文明活动,如志愿服务和环保行动;在社会中,我不再随意扔垃圾、违法乱象,而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通过德育教育的启发与引导,我逐渐养成了守纪律、讲文明、修身养性的好习惯。
其次,德育教育在自律学习方面对学生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的学习中,面对繁重的课业任务和无数的考试,自律学习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德育教育培养我们端正对待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标,并主动去追求。在学习上,我养成了每天按时预习、复习、做作业的习惯,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能。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培养了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毅力。德育教育让我明白到,在困难面前要勇敢地面对,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最后,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于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德育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和班级管理,培养了我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并逐渐转变了以往的自我中心思维,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也能够通过沟通和妥协解决问题,使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德育教育让我明白到,只有与人和善相处,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日后的社会交往。
综上所述,高中的德育教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我在行为规范、自律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我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了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和实践,我相信我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