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优质17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一
轻轻合上书本,回味似地闭上眼睛,心中还在咀嚼着那诗一样的文字,安娜·卡列尼娜的身影似从眼前飘过。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描述了一个风华正茂的上层妇女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伏伦斯基一位风度翩翩的贵族青年,但他不是她丈夫,在宗教、丈夫、社会的压力下,倍受煎熬的她在爱情中也找不到寄托,在无路可走时绝望地选择了自杀。
3闪烁的光芒,动物的优美和灵活……无论谁都会被她迷住。但接着又会为她的而遗憾,如此美丽、聪明、真诚的妇女却因一场不应该的爱情而进退两难,对谢尔查真挚的爱让她寝食难安,为了纯洁的爱情,她敢于出走,挣扎在投向她的世俗的目光中。
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的宗教压力让安娜无法与丈夫离婚,追求自由的爱情,最终卧轨自杀。
小说还侧面描写了列文和吉娣的爱情,两人都正直纯洁,满足于拥有的幸福,更多地叙述了列文由不信教到获得信仰的思想,象追求精神的解脱。
我想,在那个动乱的时候,安娜的所作所为是如此勇敢,她竭力冲破宗教组成的无形的大网,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这种勇敢不由得让我敬佩。
读《安娜·卡列尼娜》我深感文字的魅力,希望我能看到更多的文学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二
那支她曾经用来照着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悲哀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昏暗下去,终于永远熄灭了。
三月,微冷。台灯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后一页,没想到重读这本书会有这么大的触动。我仿佛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尔斯泰老先生落笔时的那份沉重,我阅历尚浅,很多东西我都不是很懂,但仅有的这份感触我还是想写下来。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铁轨上的安娜,我曾无数次幻想过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是没有办法,准确的说,是毫无办法。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卡列宁,伏伦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们对待爱情与婚姻的观念,选择,决定,注定了这场悲剧。
正如托尔斯泰在开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伤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头。车站的相遇,舞会的邂逅。安娜永远是那么优雅美丽,妩媚动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皱痕,也不是打扮不够漂亮雅致,只是对于安娜来说,任何装饰在她身上从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于她本身。
伏伦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尽管她是卡列宁夫人,一个八岁孩子的母亲。一个眼中闪烁着光辉,因为人家对她倾倒而陶醉。一个顺从和惶恐,像极了一条聪明伶俐的猎狗。
识人不准,遇人不淑。伤了吉娣,伤了列文。离开了彼得堡,暴风雪的车站,摇曳的灯光下,他们面对着站着。她不必问他怎么会来到这里,这一点她知道的那么确切,就像他亲口对她说:他来到这里,是因为她在这里。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三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
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19世纪中期整个社会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150人。
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边找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各的不同”。这是托翁这部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促使许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举世名言。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对比是非常多文学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评价。
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岁,是个政府高官,儿子已经八岁了,因为彼此追求不同,这个美丽,漂亮,善良,真诚,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轨了,爱上了一名帅气多金的军官伏伦斯基,强烈的爱情让他们走上怀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终,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上了卧轨的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被译者序里面的评价带着走,觉得安娜是个为了爱情敢于对社会做斗争的伟大的女性,因为她美丽、善良、正直、真诚,遇见自己爱的人,不顾社会谴责,勇敢地做自己!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无感情可言的冷酷的伪君子。然而,当我看到安娜生与伏伦斯基的私生女时,卡列宁那痛苦而宽容的样子,我突然对安娜生出了厌恶之情,当时她产褥热,这在当时是死亡率99%的病,在弥留之际,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宁的手放在伏伦斯基手上,希望他们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儿抚养长大,卡列宁内心的痛苦和原谅。但没想到,安娜活过来了,没死。接下来她跟伏伦斯基带着女儿私奔到了国外,在国外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的女儿没有名分,安娜又不愿意放弃儿子而离婚。等他们回到乡下,过够那种孤独寂寞的日子,她同意离婚时,她的丈夫卡列宁反悔了。再后来,伏伦斯基恢复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会排斥,感到孤单、怀疑,于是与伏伦斯基不断争吵、怀疑,最后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乡下生活时那种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怀疑时,我觉得安娜是可怜的,也是无能的,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以爱情为生命,这样心态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一个女人,以男人为你的全世界,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没有独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继续看下去,看到她自杀前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与和好,以及去坐火车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突然原谅了她,理解了她。一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年轻女人,被困在乡下远离社会,情人正常工作交际,在家时间少,难免会心生怀疑。以至于产生用死来使伏伦斯基后悔的报复心理。其实,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书中说到的一点令我非常难以理解。安娜为什么不喜欢她和伏伦斯基生的女儿,也拒绝再生孩子。(也许她像嫂子陶丽一样生8个孩子也许就什么不满或自杀都不会发生了吧。)
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她可能会继续维持与卡列宁的婚姻,拥有儿子谢辽查,而只是保持与伏伦斯基的情人关系。
只能说在人生这样的选择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儿子,失去声誉,失去儿子对你的爱。要维护家庭,你必须放弃你的情人(卡列宁已经说了停止约见情人会继续原来的婚姻)。然而这个心气极高的美貌女人总是太痛苦和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以死来成就最好的结局。记住那句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宁后来同意离婚,她与伏伦斯基结婚,重新开始正常体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会,她还是会怀疑,还是会分手。也许像她这样视爱情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交际花对她更适合。然而这就不是托翁笔下的安娜。就不是嗜爱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许婚姻对爱情更是束缚。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婚姻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你性格及 思想协调的另一半,如果你没遇到,也不是你的错。
以上讲的只是安娜这条线。在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列文及列文的爱情。
在这部作品里,列文对爱情、对死亡、对宗教、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更是托翁深刻思想的体现。这位擅长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伟大。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再去阅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四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安娜单纯,她前半生没有为自己作住,听从姑母安排,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不过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难道她的人生和青春就要在这样空虚的模式下度过?丈夫冷冰冰的,却有可爱令人心疼的儿子。安娜单纯地以为,没有了爱情,并将所有情感寄托在小儿子谢辽沙身上。既然爱情甸园上荒芜一片,起码起能让亲情花开遍野。
安娜单纯地这样想着,想着就宠着孩子过她的一生。即使,她心灵上干枯得就快她呼吸不了。她却没有发现,她越逃避着,就越发得渴望。
一度相逢,二度相思,三度便是沉沦。
火车站下的相遇,萍水相逢的夫人,竟然是哥哥朋友的妈妈。安娜细细地打量这个男人。渥伦斯基也心跳了,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
渥伦斯基留意到了,这个美丽的女人需要的是爱。他能有幸给到她吗?第一次相见已经倾心的渥伦斯基,在舞会上遇到安娜,更加坚定自己心甘情愿地埋进去了,即使是个深渊,他也愿意踩埋进去。安娜也知道自己难以控制自己,再三回避,甚至马上动身回家,压抑着自己的情欲。在这点上,起码安娜她也作出过努力。她也曾做到逃避和压抑,并不是一心地想着出轨。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五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节里这样写到。而书中的安娜的生活,却由虚伪的幸福演化成了意料之中的不幸。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在文章中,女主人公安娜,在自己的少女时代就嫁了人,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高级官员卡列宁。安娜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可又有谁知道安娜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小说中描绘出的安娜,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少女,花一样的少女,就像那人们花园里的花朵,渴望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空间,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个善良而又贤惠的妻子,在儿女面前,她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并不是安娜所渴望的幸福空间,并不是她所渴望的美满幸福的生活,因此,她总是郁郁寡欢,强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娜邂逅了渥伦斯基,一个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热烈的追求,而安娜也陷入了情网。他俩不顾社交界人们的非议,公然同居,而安娜也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却在分娩时差点死掉。
虽然因为这件事情安娜得以和自己的丈夫和解,但最终她仍和渥伦斯基一起逃到意大利,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的时间。在这虚掷的光阴里,两人的生活极为空虚。后来安娜回到俄国,又走入她所熟悉的社交领域,但物是人非,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她,不再欢迎她,用冷言冷语将其拒于千里之外。与此同时,渥伦斯基也弃她而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并置身于新的农业经营。两人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隔阂而逐渐疏远,变得冷若冰霜。安娜也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虽然依旧美丽,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幸福的空间或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最终,生活的苦闷,无人支持了解。最终,安娜带着自己那美丽纯洁的追求和梦想,结束了自己空虚的生活,卧轨自杀,了结了自己在空中飘忽不定的短暂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农奴制度改革已过了10年,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在建立,新旧交替,导致了原先建筑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家庭,婚姻,伦理道德,宗教信念等一系列的混乱,动摇和崩溃。托尔斯泰怀这极度不安的心情紧张地思考和探索着俄国社会的出路问题。她在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几乎是并行的。能如此迅速而真实地通过长篇小说反映社会现实,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小说的另一重要成就是塑造了在俄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采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安娜是一位追求资产就、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的全身心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却受到封建的传统观念,道德规范,法律条文,宗教教义的束缚与压抑。她对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她的行动确实是对贵族阶级的一个勇敢的叛逆,她的死不愧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有力的反抗,这种叛逆和反抗是正义的,并且在世界进步人类中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六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身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身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七
花20多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对列文和基蒂的印象要比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印象要深。安娜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所限制,如果摆在现在,是不至于有那么悲惨的结局的。或许就像现在的大多数婚外情一样,会离婚结婚,也会对原来打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重新结婚之后也未必一定会很幸福!相反列文和基蒂哪种平凡琐碎也很热烈的幸福,让人觉得多么切近生活,自己也可以这样热烈平凡地幸福着。列文的各种矛盾的想法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做法,对于还处于思想波动期的年轻人也是恰当的一个例子:矛盾又有独立,想融入大众,又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并骄傲地保持自己的特点,并追求和达到了自己的幸福。总得来说,觉得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有天真执拗的孩子禀性,又能独立和坚持自己的立场,让人又气又爱。只是基蒂的理解和爱,最终让他能够很幸福,一对可爱的人儿。
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阅读习惯,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阅读或写作,正如列文一样,是想通过阅读,能够寻找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问题的答案。但即使找到或者未能找到,找到之后又推翻,依然主要还是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该做的`,去过自己的生活。而把文学或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那还有很遥远的路。或者本身就不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走的路,并不会花特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琐屑,并努力把周围能做的做好。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八
说《安娜.卡列宁娜》是长篇巨制,可是时间跨度并不长,场景设置算不上恢宏;写感情,并不摄人心魂;写故事,并不曲折离奇;写尽世俗,人间百态,也是点到即止;可就是这样的长篇小说,也足以吸引我很快进入到十九世纪后半段的沙皇俄罗斯,从莫斯科,彼得堡,到外省乡村,一幅广阔多彩的社会图景在眼前铺开,150多个人物个性鲜明地跃然纸上。所以,我读到后面一向在思考,托尔斯泰的这支笔到底妙在哪?那就是他出色的心理描述。
书中的主要人物都经历了曲折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对于主角们的每一次心理和精神上经历的嬗变都写得肌理分明,细致入微。这其中,最丰满的形象要属安娜和列文。安娜的鲜艳,妩媚,开朗,落落大方到之后的`羞愧,孤僻,猜疑,被想法吞噬。列文从敏感自尊又热爱劳动充满活力到之后婚后出现的精神危机,以及从宗教中找到自我的信仰。(托尔斯泰安排他们在第七部中相遇,的一次见面也是最终一次见面,就让列文对之产生了爱怜的情感。)要把这样丰满的人物形象总结下来,可能需要另开一篇了。而那里我最想说的是吉娣和陶丽两名普通女性主角的心理蜕变和心理矛盾。
托尔斯泰的这支妙笔写出来的人物心理,能够说是细腻的工笔画一般,连喜怒哀乐都能够分成多个类型和程度的那种细腻。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九
安娜,就这样走了。
在寂寞和孤独的浸染下,在随心所欲渴望爱情的烈火下,在灵与肉、世俗和自我、付出与背叛下,在自我设障的层层围攻下,暗黑与失落吞噬了她。为了让所爱的福伦斯基能因自己的死而再把彼此遗失了的爱找回来,为了让福伦斯基永远生活在愧疚和悔恨中,魅力无限的安娜,最终还是走了。
她走的是那样着迷,走的是那样痴狂。
每一个女人,都要经历一个安娜·卡列尼娜,经历一个围城,才能找到属于自己家庭人生路。
香烟红颜一缕,亡于无人能左右的时代,亡于自我的不能和解,亡于自作自受,亡于逃脱不了的自我的迷霾。
痴情的安娜,诠释了一句话:缘求来,缘散去,痴情女子不消恨,难抵水能东流。
那不是情,那不是爱,那不是喜,那不是恨,那不是金钱荣辱,不是世人冰霜,不是痴情女人薄幸男,不是子女存世牵挂,那是什么?那是初心!是只属于自己的纯真和良善,是那片年幼时的`十里桃花。
生命仿如公交车,到站了自然有人下,临战了自然有人上。上下自有定律。上的人在尘世中争名夺利,长脸面、偿欢情、享行乐,为功为名为利斗来撕去,恨天怨地怒苍天。
缘尽缘散。花开时,书卷里念晓而解忧世间苦;花落处,青灯黄卷,青山万松,尘归尘,土归土,不舍不恋,不求不诉,是智慧仁心,是彼岸。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悲剧,是一座围城,更是千万人所不能不思索的丰碑。
无量寿佛。是万法自然,是如来,是阿弥陀佛。
人间路,路人间,循共产主义,做淡然快乐人。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
在经历了一场奇怪的感情历程以后,为了让自己静下来,准备看几本小说,滋养一下心灵。最近刚看完安娜卡列尼娜,又犯了爱入戏的毛病,夜里辗转反侧,揣摩书中的人物,闭上眼睛,头脑中雪亮一片,全无睡意。
对于安娜这个人物,即是可爱又是可怜的。男人纷纷为之倾倒,连沃伦斯基的母亲也忍不住说“我都爱上您了”,足见安娜的可爱。但安娜品尝到爱情的'甜美和幸福后,整个身心仿佛被唤醒了,尊严、教养、理性、地位,甚至母亲的职责都成了让她痛苦的桎梏。人性里有有真善美,也有自私和欲望,假如人可以退去光鲜的面具和外衣,彻头彻尾的真实,人心里的魔也会无所畏忌的冲出来,让人失去内在的平和,走向精神崩溃和自我毁灭。虽说安娜在不懂得爱情的时候就嫁人生子,虽说卡列宁比不上沃伦斯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醉心仕途,循规蹈矩,死要面子都让安娜不称心,甚至厌恶,也都不是安娜出轨的有说服力的理由。和很多生气勃勃的人们一样,安娜性格里有一股不安分,不惜代价获取成就感的力量。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贵妇,实在缺乏获得成就感的途径,那么拥有一场空前绝后的爱情,正好满足了这份缺憾。从安娜在火车站上与沃伦斯基第一次邂逅的回眸,在吉提家舞会上妩媚动人的打扮,都能看到她心里的魔。以及小说快到尾声处,安娜对爱人疑神疑鬼,心态失衡,见到吉提的丈夫列文时的那段描写,她那么清楚自己的魅力,貌似不经意地魅惑着男人,然后一转身又把他们完全忘了。后来还在吉提面前刻意提到与列文的见面,强调自己很喜欢他。她心里的魔就这样在“追求真实”的召唤下,被引诱出来,扰乱了她的心智,脑子里充斥着妒忌、报复和自我毁灭。这种性格的女人可爱又危险,即使第一段婚姻还算如意,也会因为追求完美且不能自制而早晚要出轨。
爱情能当饭吃吗?安娜就是那种把爱情当饭吃的人,爱人就是生命,就是一切。她不能接受爱人的心里除了她还放下其他的人和事,她在爱人“因为爱而牺牲了一切”“为爱差点杀掉自己”这些表象中获得无上的满足和爱的高潮感。但这正是女人的天真和愚蠢的所在。男人是不能仅靠爱情而活的。双方需求的不对等最终会导致悲剧的结局。安娜得到了爱情,却没能好好把握。她要的太多,要的太不理智。但如果她理智,也就不会出轨了。她的爱情来势汹汹,压倒一切,有疯狂的成分。男人们梦想得到女人疯狂的爱,但得到了也就满意了。疯狂的必不持久。
另外我想说,小说中展示了俄国19世纪贵族们的生活场景,主人们头脑发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写成神秘的纸条,让仆人、车夫们穿梭传递,穷苦人跑断了腿也没人可怜。假如安娜、沃伦斯基都是平头百姓,工薪族,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忙得四脚朝天,每天算计着如何付房租,还房贷,柴米油盐……是否还有时间谈这个轰轰烈烈的婚外恋吗?轰轰烈烈的超凡脱俗的爱情是奢侈品,只属于有闲有钱的人们啊。我等穷人,还是在大学毕业刚工作的那几年里在同学同事朋友里,找个谈得来看着顺眼的,然后结婚生娃,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为人类做点有益的事,培养个质量合格的下一代,有空去游历下大好河山,没事微信上晒晒美食。什么初恋、什么安娜,一切都随风去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一
花20多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对列文和基蒂的印象要比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印象要深。安娜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所限制,如果摆在现在,是不至于有那悲惨的结局的。或许就像现在的大多数婚外情一样,会离婚结婚,也会对原来打家庭造成较大的伤害,重新结婚之后也未必一定会很幸福!相反列文和基蒂哪种平凡琐碎也很热烈的幸福,让人觉得多么切近生活,自身也可以这样热烈平凡地幸福着。列文的各种矛盾的想法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做法,对于还处于思想波动期的年轻人也是恰当的`一个例子:矛盾又有独立,想融入大众,又想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努力并骄傲地保持自身的特点,并追求和达到了自身的幸福。总得来说,觉得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有天真执拗的孩子禀性,又能独立和坚持自身的立场,让人又气又爱。只是基蒂的理解和爱,最终让他能很幸福,一对可爱的人儿。
自身的一些做法和阅读习惯,让我觉得自身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阅读或写作,正如列文一样,是想通过阅读,能寻找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问题的答案。但即使找到或者未能找到,找到之后又推翻,依然主要还是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该做的,去过自身的生活。而把文学或写作当成自身的爱好或特长,那还有很遥远的路。或者本身就不认为这就是自身想走的路,并不会花特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琐屑,并努力把周围能做的做好。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二
六年级伊始,李老师推荐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这本书构思精巧,条理清晰,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我们从未经历过战争年代,这本书很好地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平和残酷。
书中我最了解的人是安娜卡列尼娜夫人,她是个很有钱的.人,但她从不快乐,从不为自己着想。她总是关心别人,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心情也会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她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取得进步,她的事业终于越来越好,这也是我非常敬佩她的地方。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安娜卡列尼娜也有缺点,但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她有很多姐妹,当她摔倒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神。她也很少评论别人,这一优势使她在后来的事业中加倍成功。我们也不应该评判别人,要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那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的时代,穷穷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而现在的我们在吃穿方面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本书与我们现在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应该随意浪费我们的生命或金钱,而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花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三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轻轻打开那面尘封的扉页,我仿佛再次跨越历史和空间的鸿沟,来到了沙皇的俄国。
《安娜卡列尼娜》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还记得第一次看见安娜·卡列尼娜时,一种异样的阴霾就笼上了心头,不是因为她出众的美貌,而是因为弗伦斯基与她的第一次相会。安娜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托翁如此着笔,定然是要引出一些难解的困境。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这种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
安娜,一个上流社会富有家庭的年轻女子,嫁给了年龄悬殊的卡列宁。貌似是收到了混迹官场的丈夫的冷落,才有了外遇,有许多读者都认为卡列宁的刻板与“唯名是图”造成了安娜的悲剧。
安娜·卡列宁娜,总体来说,是一个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说,最后的卧轨,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来,却无能为力。安娜的惨死从多方面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她的死,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要求妇女解放的时代,这一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安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四
这本小说有几条不同的故事线,正如它的开头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
主人公安娜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是近乎完美的,有着美丽又充满朝气的容貌,善于社交,在各种社交场合与人交流游刃有余,嫁给了一个地位很高的高级官员卡列宁,有着一个可爱的儿子,过着幸福美满的贵妇生活。
这大抵是许多人眼中艳羡的生活。
假如没有遇到伏伦斯基,安娜或许也会安宁的生活一辈子吧。
正是这个生命中突然出现的爱情,让安娜越发觉得自己的丈夫不顺眼,以致于她离开丈夫,与最心爱的儿子分别。追求个性解放,却始终挣脱不了贵族社会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当她为了伏伦斯基与全世界为敌时,伏伦斯基却没有把她当成全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得患得患失,最终落得卧轨自杀的结局。
朵莉在发现奥布隆斯基出轨家庭教师后十分的气氛,在奥布隆斯基请来妹妹安娜当说客,安娜劝朵莉原谅她丈夫的出轨,朵莉的一再忍让,却始终没有等来丈夫的改过自新。
这似乎是隐喻着安娜日后的选择。
朵莉的妹妹吉蒂曾与伏伦斯基交往密切,在渐渐倾心伏伦斯基时,拒绝了前来求婚的列文,但伏伦斯基自从见到安娜后便不再与吉蒂交往,吉蒂伤心不已,却错过了列文。
最终发觉列文还爱着她,便嫁给列文,婚后,列文虽对她百般宠爱,但不知最终嫁给了合适的她是否是真的幸福。
正如开篇所说,不幸的家庭确实各有各的不幸。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定也演绎着许许多多安娜卡列尼娜式的悲剧,在看过故事后,望能规避些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五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中的故事能引发人们对爱情的思考,对家庭的思考,对婚姻的思考,对生活的思考。
这本书写了安娜一步一步迷失在不期而至的幸福中。其实在与弗朗斯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安娜面对爱情而做出的决定,就注定了她的悲惨结局,作者预先埋好了伏笔:火车轧死了一个人,作者用这种方式让安娜随着这条线走完她史诗般的生命旅程。
作者创造了一个伟大又悲哀的女性形象,她的悲惨结局,充斥着对腐朽的旧社会的控诉,给这个摇摇欲坠的社会有力一击,让这个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形象熠熠生辉,照亮了整个世界。
丈夫的无情、情人的自私、社会的冷漠,让安娜备受煎熬,痛苦不已。长时间的折磨,还有那些无形的压力将她逼上了绝境,思想开始混乱,丧失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她一直以来坚持着的爱情及心中建立起来的世界瞬间轰然倒塌。大千世界,踽踽独行,心如灰,赴黄泉。
其实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现代,都有不少人,他们有的被生活所逼,有的被压力所迫,最后和安娜一样,赴黄泉。
安娜的爱情价值受到当时社会的制约,注定是不现实也不可能被接受的。
安娜和列文都是旧社会体制下,为冲破旧思想的牢笼,摆脱桎梏,打碎这个让人窒息的制度而勇于献身的青年。正如书中所说,“没有爱,生命是一片沙漠。拥有爱,生命将变成绿洲。”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六
《源氏物语》这部影片改编自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氏部的同名作品《源氏物语》。影片撷取了原著中的大部分情节,也充分还原了原著中的美学价值以哀动人、以悲感人。
《源氏物语》讲述日本平安王朝时期,一个降为臣籍的皇子光源氏,他母亲死得早,从小缺失母爱的他,长大后无心仕途,酷爱拈花惹草,一生与爱情纠缠不清,却一生不可得。
影片极力将人物置身于美仑美奂的画面中:洁白的樱花,如水的月空,华丽的服饰无不给观影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一个影片,两条线:紫式部生活的现实世界,光源氏生活的故事中的世界。两条线相互交织构成了影片戏剧化的冲突。
女人似水如花。
这撩动着她情思的女子的出现,成了他一生寄情于女人的风流符号。
“女人是水做的”,水的柔美包容了一切。她们展尽千般风情:或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或丁香笑吐娇无限;或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为的是在光源氏心上留下一点痕迹,但男人的移情,有多少两情相悦,有多少缠绵缱绻,都已在清冷的月光里成为伤感的回忆。
夕颜是女子亦是花,在夜间无声盛开又无声凋谢,是种悲哀的花、无言的痛。可她却在这样短暂的生命历程内绽放出唯美,那一瞬间的耀目是不可忽视的。
电影的主旨由此确立:女人在如梦如幻的人生里,用悠悠女人味展现着万种风情。女人似花、花似梦,梦醒、花谢。生命随着飘忽不定的情,往往于最绚烂之时零落,宛若樱花一般,随着天际一缕华丽坠落,留给世界的是一种死亡之内,生命之外的唯美。
光源氏的悲剧。
卢梭说:“人生而是自由的,他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光源氏的一生都摆脱不了一个“情”字,他有济世之才,却只流恋花丛。他的用情不一,给了爱她的女人致命的一击,甚至葬送美好的生命。
从小母爱的缺失,让他有一种错觉:希望从更多的女人身上获得爱,来弥补心中的缺憾。可他忘了,这些都是有情感、有灵魂的女人,不是毫无知觉的一件件玩偶。他渴望爱,却不懂守候这份爱,这是他的悲哀,也是那些女人的悲哀。
光源氏与藤壶的乱伦之恋,是一种不能用言语诉说的哀,明知这种感情是不道德的,但彼此的喜爱之情,不能够压抑,就是一种哀。但抛开道德层面,那种无法掩抑的爱恰如淤泥中的莲花一般,妙不可言。从侧面也可以解释为一种悲剧之美。
尾声。
影片结尾光源氏与紫式部于一片朦朦的夜空下不期而遇。光源氏觉得是紫式部故事里的世界在折磨他,让爱离他而去。紫氏部一句“你招惹众多女人,就需要付出与这些幸福同等的血泪”此世即我世。至此,现实世界和故事中的世界又重合了。
我们却在那一刻感受到一种悲剧力量的存在:那种伤痛是历久弥新的,并且是沉积久远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七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感到安娜正在某个角落里,怀着满腹的渴望和决绝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终会拥抱,带着同样满怀的激情,摆脱所有的现实,去与她一起起舞长空。
安娜·卡列尼娜,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