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精选9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一
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形式有许多,如指导学生办手抄报,诗歌朗诵会,排演小品、课本剧、调查访问等等,而利用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这种丰富的语文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现实生活中,电视、电视、录像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很大冲击。学生们对动画片有浓厚的兴趣,对阅读课外书兴趣不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和兴趣,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花。以下几种办法对低学生非常适用。
低年级学生最乐于接受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称赞。表扬和鼓励会使他们内心充满了愉悦感和成就感。老师要抓住这种心理特点,适时表扬鼓励,以期取得的效果。比如在语文课上,那个同学用了一个佳词妙句,哪些同学回答问题词汇丰富,知识面宽,我都大力表扬,并让他们介绍一下经验,请他说说这个词他怎么知道的,那个精彩的小故事是他从哪本书上看到的。说的同学得意洋洋,听的同学充满了羡慕,在不知不觉中,读书的优越感已悄悄在每个孩子心中萌芽了。低年级孩子是最爱模仿的,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效仿那些爱读书的同学,以他们为榜样。
低年级儿童最爱听童话故事,老师一说讲故事,他们使一个精神抖擞,竖起耳朵,瞪大眼睛,仔细听。每天上课前,我给他们讲一个内容曲折有趣的童话故事,有的故事长,需要两三天才能讲完。当学生意犹味尽时,上课铃响了,这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书的名字,学生们急于知道故事的结果,就会自主地去寻找阅读。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讲自己看书看来的小故事,或者借用录音机、广播等多媒体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二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
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
(2)获得独特体验。
(3)在交流中张扬学生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力。
3、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
(1)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
(2)培养语感。
(3)发展思维。
(4)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论和世界观。
5、把“阅读教学”作为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1)教师借助阅读手段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伙伴。
(2)最佳启迪者和组织者。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目前是课外阅读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宣传动员,初步进行课外阅读,激发一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的初步方法。
上学期:
以激发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喜欢上阅读:
1、利用每星期的课外阅的课给孩子们选择绘本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成故事给他们听;
2、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向家长宣传动员提高家长的认识;
3、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在家也能尽量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逐渐喜欢上阅读;
5、在这学期初步教会学生简单的阅读方法;
下学期:
1、在本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开展小交流会,让学生说说阅读感受;
4、开展小故事会,评比“故事大王”;
5、开始写配图日记;
6、期末进行小结,评比读书之星;
培养学生:
1、喜欢阅读。
2、感受阅读的乐趣。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读陌生的词句,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语言。
6、用拼音或文字夹拼音的形式把阅读的感受写下来,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字数开始不具体做规定。
总之,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并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通过近一年的阅读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爱读书,乐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不断激发各班老师为了呵护孩子对课外书的渴求,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博览群书,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三
(1)经典阅读大赛。9月,学校推出经典阅读大赛,班级评选出7个一等奖和12个二等奖,让经典读物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古诗词朗诵比赛。12月份举办了古诗词朗诵比赛,以选调生号的形式对每个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的积累。
(3)讲故事和演讲比赛。11月,故事大赛和演讲大赛交替举行,让同学们说出自己最想和同学分享的故事,让好书在更多的伙伴中传播。让学生用书本给的启示感染同龄人,激发学生更高的阅读热情。
(4)看手抄报展。看手书报纸,内容丰富多彩,孩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推荐好书,介绍自己喜欢的主角,在书上画插画。
(5)读卡展示。孩子们用自己的卡片摘抄精彩的段落,写下最深刻的感受。每个孩子手里都有厚厚的一叠卡片,记录着读书的痕迹。
(6)阅读体验评价。本学期初,学校开展了阅读体验评价活动,交流学生假期课外阅读情况,也是了解新书、开发来源的机会。
(7)好书推介会。每个班利用班会开好的书籍推荐会,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转向优秀的儿童书籍和经典的儿童书籍,让书籍净化孩子的心灵。
(8)作家大会。11月,著名儿童作家秦文君来到学校与学生们进行讨论。这次作家见面会再次掀起了阅读浪潮,让学生们认识了更多精彩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了他们的阅读。随着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及时与老师、家长和同学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老师、学生、家长、孩子有共同话题,加强沟通。在各种比赛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绩,品尝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保证书源。
学校投入专项资金为学校图书馆更新藏书,并定期向学生开放;班级配备书柜,师生共同捐书,形成借阅体系。
2.提供阅读课程。
阅读课列入课表,每节课每周一节阅读课。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每节课每半个月安排半天,老师组织学生在学校阅览室看各种书和报纸。
3.在学术校园环境中教育人们。
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个游廊,都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本经典的书,涉及到科学、艺术、古诗词、建筑、人物、古谚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书籍的根源和源头,引导阅读更深入。
4、班级读书会。
(1)书友小队共读一本书。实验班成立书友小队,5人一队,选出小队长,利用下午到校至上课前的20分钟时间,组织队员共读一本书。读完以后,交流感受,写读书心得,贴在班级宣传栏。
(2)亲子共读。要求家长每月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共同做读书笔记,写心得感受。每个学生家里都设立了小书架,逐年增加家庭藏书。开学初,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发给学生一张书目,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期末评选“书香家庭”,促进家庭阅读活动的积极开展。
(3)师生共读。教师通过阅读指导课向学生推荐好书,学生也可向老师推荐好书,教师阅读学生推荐的书籍,与学生一同评书,更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4)实验班每个星期的班会课都有固定的10分钟时间是“新书快报”的环节,学生用简短的语句把自己最近喜欢读的课外书内容介绍给全班同学,因为同龄人的读书兴趣相似,有时候,推荐人眉飞色舞的讲述勾起了学生的浓浓兴趣,常常出现许多同学共读一本书的情况,然后把他们写的读后感贴在班级的读书园地里,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
课外阅读在学校、家庭、社会蔚然成风,孩子们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一日不读书,就感觉似乎缺少了什么。读书渐渐成为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而习惯的'事情,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高尚的心灵需求。
有人打过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课内阅读是“圈养”,课外自主阅读就是“放养”。放养不是放任自流,我们的教师就如同牧羊人,把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还要看着他们吃饱吃好。在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我们的教师发现,既要选择经典的名著,又要选择重要的时文,还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喜爱读的书籍。一味的要求学生读经典、读名著,而学生却很不情愿。他们的兴趣更多在于那些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作品上,读这样的书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体验生活的快乐,实际地消除他们的烦恼,教会他们处事方法。于是,在学校开展的一次次作家见面会上,一批优秀的儿童作家带着他们的作品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儿童读物。我们的教师,将这些作品的阅读,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如教学《生命的壮歌》一课,同学们认识了令人仰慕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阅读了他的一整套作品。孩子们被深深吸引,从沈石溪的作品中他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动物的鲜为人知的情感故事,心灵受到了震撼。阅读推荐课上,老师推荐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更是犹如香气扑鼻的心灵鸡汤,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带来慰藉。还有学习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孩子们不仅对法布尔充满敬意,更对他的《昆虫记》充满了好奇,喜爱动物是小学生共有的特性,他们很快就迷上了《昆虫记》,在昆虫世界里获取知识和乐趣。品尝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读课外书,他就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读书成了一种需求,自然也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2、“定时定量”进行课外阅读。
自制能力差、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读书是一种肢体相对静止而思维活跃的脑力活动,天生自抑能力强、爱动脑读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故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性,采用“鼓励+布置”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我们的教师鼓励并布置学生每天自我阅读不少于20—30分钟,阅读内容以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读的优秀儿童图书为主,在完成每天规定的保底阅读任务后,可以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报刊、杂志、电子书也可以作为信息补充。每周亲子共读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教师每日读书不低于30分钟,并做读书摘抄;教师导读、引读,在情感上成为学生坚持阅读的强有力支持。久而久之,无论是师生还是家长,品尝到了阅读的甘甜,习惯成自然,读书渐渐成为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而习惯的事情,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高尚的心灵需要。
成绩和收获成为过去,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一届又一届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真正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我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快乐阅读”的读书月课外活动。
1.利用国旗下的演讲举行了“好书伴我行快乐阅读”动员会。
2.各班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好书伴我行快乐阅读”读书活动方案。
3.各班积极组织开展了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赛诗会等。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通过读书获得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一些好书,大家一起进步;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古诗朗诵比赛,让孩子把看过的口头表达出来。此外,还有“读书交流会”、“名人读书故事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4.全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快乐阅读”诵读活动,评选出了等7名同学为“阅读之星”。
通过开展“好书伴我行快乐阅读”这一活动,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个孩子都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达到了“好书伴我快乐成长”的活动目的。在整个读书活动中,同学们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汲取知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作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书是我们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愿读书能够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和乐趣,让他们在溢满书香的班级和校园中成长、进步!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五
这是我刚上初中时,语文老师为鼓励我们多看书而写在黑板上的话。虽然时隔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我们班同学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已大有提高,这应归功于我们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现将这次活动的方法做以阶段性的总结,供次家借鉴。
升入初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语文课前的—个小节目——“采英撷粹”新鲜“出炉"。我们在佩服老师招数的同时,也在课余时间开始大量地搜集名篇、佳段并熟读成诵。为了在“采英撷粹”亮相时不出丑,也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口才,我还进行了大量的摘抄,当然都是自己喜欢的内容了。这样摘来抄去,再背一背,天长日久不知不觉地就把这些词句运用到作文中了。
随着“采英撷粹”活动的深入,又一个“摘金计划”——“奇思妙想”应运而生。老师讲述的—个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让我们放飞想像的翅膀,带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驰骋于知识的千里沃野。每天课前2分钟的奇恩妙想,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引领我们探求了好多未知领域,当然也使我们课下不知跑了多少趟图书馆。
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我们又得以在诗海中扬帆。在“奇思妙想”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每堂语文课前5分钟的男女生诗歌对答一男生背一首李白的诗,女生也要对出一首李白的诗,并加以赏析。对于不甘落后、自尊心极强的我们,那只有每天至少背两首唐诗的份儿了,苦是苦了点,不过唐诗那优美的韵律,的确使我们乐此不疲。半年下来,我们整整背了200首唐诗,这不仅使我们的作文增加了诗情画意,就连平日也是“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你们不要奇怪,课外阅读总结怎么总结到课前几分钟了?这正是我们受益匪浅的关键:课外阅读导向好,内容明确;课内检查方法妙,学生思维活跃。
我班的课外阅凄活动一路走来,苦中有乐,我想下一步该是现代诗文欣赏了吧!但美中不足的是,每天的名著欣赏活动没有检验的机会。也就是说课文项课外阅读活动没落到实处。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读书方法,是人生发展的源泉!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让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得以充分的发掘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立足于本班实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为了抓好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我班及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是农村小学的孩子文化知识起点低,底子薄。二是家长不注重帮孩子购买书籍。三是辅导时间少。基于这些,要想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1、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2、“放任自流”任其读。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读”的意识,开展丰富多采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助于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翰的书海,但是如果以为开展兴趣活动就等同于摘抄,在书中看画练习,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绝大部份学生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枯燥无味还要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读之无味,还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无兴致可言,往往与本意背道而弛。因此,给学生阅读的自由非常有必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自由充分阅读以后,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就是在这样的阅读训练中,渐渐地我发现了孩子们的阅读面广了,知识丰富了。
从小热爱阅读的孩子一般都来自有比较好的阅读环境。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兴趣差异比较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幼儿时,词语积累多,阅读兴趣大;非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低。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对孩子的阅读影响比较大,学校、班级重视了孩子阅读,那么,孩子就会更加热爱阅读。可见,孩子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环境息息相关。
1、更新图书,丰富书籍。
让图书角的书籍丰富而又时尚,是我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的一个主题思想。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多元化的丰富我班的图书。经常开展了“我为班级赠一书”的活动,倡议全班学生共同捐书。
2、媒体传播,赏析佳作。
为营造浓浓书香,让班级沉浸在书海之中,我经常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利用午间15分钟的广播时间,向同学们美读优秀作品,让学生赏析佳作,如:每周二赏析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每周三学习科学知识类的书籍、每周四介绍一些名人轶事类书刊、每周五推荐想象类的作品等等,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3、静动搭配,纵横拓展。
为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班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家访,并且每学期都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访、家长会的机会和家长交流,让他们支持子女购买书报,为孩子们买书,督促孩子们看书。在保证一定图书量的基础上,我们提倡生生互动,学生把看过的书互相调换阅读,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定期交流,横向交流,资源共享。
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时,我们还应该适时的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课外读物和时间,进行有效的指导。
1、保证有统一的阅读书刊。比如:每学期要读哪几本书,列出书单。
3、保证阅读质量。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外阅读时间,组织学生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良好的读书兴趣后,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读书成果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1、说话训练,提升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我班每天要开展课前说话训练活动。如:口语说话训练,猜谜语、说词语或讲故事;可以指名学生上台读他人或自己写的佳作。“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们要求在说话训练过程中,学生在倾听的同时,也必须认真记下学到的好词佳句或学到的写作方法,或者是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学到的写作方法等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还可以在说话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2、以读促写,读写互动。
当孩子们广泛的阅读,形成一定的阅读积累以后,他们早已领略和感受文字世界的精彩,但如果不写作,回到自己身边,依旧是干巴巴的文字,只有阅读而不写作,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同学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周写一篇作文。有效的督促了学生的读。
3、才艺活动,展示成果。
利用黑板报的一角开设“菜花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及作品;介绍有关文学知识、读书方法;不定期举办小报、故事会、信息交流会、“小博士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演讲比赛”“国内外新闻发布会”等读书汇报、阅读欣赏活动,把课外阅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把课外阅读积累融入才艺活动。通过不同形式(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学生把成果共享,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浓厚读书氛围,让校园书香四溢。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七
时光荏苒,一学期即将失去。回顾本期,匆忙中我校课外阅读课题组活动从不敢懈怠。这项工作使得学生受益终身。本期除了督促教师读书学习以外,学校主要开展了一下活动,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经典诵读比赛。学校开展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评选出7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让经典读物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古诗文背诵比赛。举行了一次古诗文背诵比赛,以推选及抽取学号相结合的形式,将古诗文背诵积累落实到每位学生。
(3)讲故事、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与演讲比赛穿插进行,让学生将所读书籍中最想与同学分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好书在更多伙伴间流传。让学生将书本给予的启迪通过演讲的形式去感染同伴,激发学生更高的读书热情。
(4)阅读手抄报展览。阅读手抄报,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在其中写下阅读感受、推荐好书、介绍自己喜欢的主人公、绘画书中的插图。
(5)读书卡展览。孩子们用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摘录精彩段落,写下最深感触,每个孩子手中厚厚的一叠卡片,记录下阅读的痕迹。
(6)读书心得评比。本学期开学,学校开展了一次读书心得评比活动,交流同学们假期的课外阅读情况,这也是一次了解新书、开发书源的机会。
(7)好书推荐会。各班利用班队会召开好书推荐会,将本班学生的阅读方向引向优秀儿童读物、经典儿童读物,让书籍净化孩子的心灵。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八
“黑发不知勤学,白首方悔读书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古今中外,哪个名人的成长不是与书香为伴,与书共成长的。读书能使人益智,使人变得聪明。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快节奏的当今时代,在人们更愿意上网快速浏览信息的当下,捧一本书,静静地品着,试着放慢自己的脚步,沉浸在书海里,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看着学生们手拿课外书,专注的眼神,没有吵闹,我的心里是多么的高兴。近几年,我班响应学校的号召,一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活动中我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总结如下: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为此,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生动形象的绘本故事引导学生走向读书的殿堂。绘本故事短小精悍,画面色彩鲜艳,很能吸引孩子,就连大人也会留恋。可绘本价格昂贵,每本都让学生购买也不切实际,但也不能因为这耽误了学生阅读。所以每周我都会利用班级多媒体播放精选的绘本故事,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绘本世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学生们感受到母爱的无私,阅读需要诱惑。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是非常自然的事。
2.徜徉在古诗的文化长河中。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20xx—20xx年开展了以古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以诵读为主,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要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年级每学年都会向学生推荐一批好的课外读物,推荐之前我都会上网浏览与读书有关的信息,了解时下最新的趋势,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课外读物。三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网络上认识了儿童作家金波,我拜读了他的一次讲座实录,可以说这次的学习是对我心灵的一次震撼。孩子的心灵是美好的,纯真的,在这一个充满幻想的时期,给他们大量接触文学作品,感受童话的美丽、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于是我班选择了作家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在学生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饶有兴趣地阅读了整本书。爱就像一串项链将我们与文字拉近,将我们与读者拉近,将学生们与诗拉近。一个个小诗人就此诞生,一个个精美的书签来自他们的亲手创作。看到这一切,我不得不感叹书的无穷力量,它让人求真、求善,让你不断地勇往直前,不断地驶向知识的港湾。不仅要让学生好读书,还要让他们读好书。推荐的书目好坏很重要。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书城里的课外书如超市里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选择课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1)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
(2)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班学生必读书目有几十本,还有一些学生个性化的自我阅读的书目。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有了读书的兴趣、有了好的课外书,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因此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晨诵。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来精神饱满,大脑清醒,我们应该去晨读,并且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读,天天读,这样的好习惯将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2)午读就是让学生们阅读属于他们自己年龄段的童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把阅读作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础,让我们的精神丰富起来。
(3)暮省。读书,需要氛围,需要督促,需要分享。暮省,鼓励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力。让我们用笔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用我们的语言与孩子的语言共同编织一段有意义的、终身难忘的生活。
(4)坚持上好两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刚开始接受学校两周一次的阅读任务时,我的心情比较复杂。想尝试推广课外阅读的做法,同时又害怕占用语文课的教学时间,耽误了语文学习那可是大事,迫于学校的规定,犹豫中我踏上了与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之路。回想在班级读书会上,阅读《乌丢丢的奇遇》时,引导学生感受乌丢丢历尽艰难也要找到珍儿,一路上学会了什么是爱。阅读《海的女儿》时,引导学生看到“苦难中的美丽”。班级读书会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学生共处一室,静静地享受阅读,难道不也是一种美好而重要的体验吗?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坚持下来,我坚定的发现,阅读的本质是一种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我们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更不要担心学生的感悟不深,因为读着读着,学生的思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逐渐深刻。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就像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最担心的考试成绩并没有因为阅读而落下来,相反,学生更爱学语文了。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语言文字了。实际上,我还发现通过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表面上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好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
感谢儿童作家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阅读,很庆幸我们的学生近早地接触了儿童文学。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但阅读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躺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去阅读吧!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篇九
学校课外阅读活动工作总结一个充满幸福和谐的校园,离不开浓郁的书香气。以书香打造特色,以书香追求卓越,是我的一个小小灵感。
一天中午,我吃过午饭后,照例去教室转一圈,提醒早来学校的孩子不要哄闹。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呆住了。孩子们或三个一群,或两人一组正在读着从家里带来的书本,稚嫩的声音随着手指的徐行,间或齐声,间或重音纠正,使我相当的吃惊。原来,昨天上课的时候提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非常喜欢,不约而同的都从家里带来了历史故事书,这个时候正在上下五千年里探索呢。
看来,阅读活动能否开展,对于班级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让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得以充分的发掘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我立足于本班实际,开展了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小有成果。
我任教学生们的语文学科,每篇课文,总会遇到一个麻烦——预习。因为学校生源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基础很差,学习方法参差不齐,预习的质量难以保证。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发现: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所以,我的预习作业除了书本上的字词朗读之外,引领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吸引人的“西瓜”。
有一次问孩子:“你们爱读课外书吗?”“爱!”我又问:“最近都买了些什么书啊?”结果这一下,把孩子问傻了。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家长因为书店远、书籍贵等原因,很少为孩子买课外书,就算买,也是把试卷、作文等放在第一位。为了满足孩子们阅读的需求,我和全班同学办了一个小小图书角。
书籍的来源是我和孩子们的“捐赠”,故事、童话、军事、历史……五花八门。同学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不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图书角里的书架在每天中午几乎都是裸露的。两名图书管理员干劲也是十足,记录本上工工整整,忙起来也是热火朝天。
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买得起图书,但是,自从建立了图书角,每一个孩子都能读到大量的书。
从小热爱阅读的孩子一般都来自有比较好的阅读环境。不同环境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兴趣差异比较大。为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班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利用家访、家长会的机会和家长交流,让他们支持子女购买书报,为孩子们买书,督促孩子们看书。一段时间以来,我确实发现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的确,随着学生在校内阅读的兴致渐浓,家长们反映,家庭阅读也进展的十分顺利。
“润物细无声”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标之一。在推进班级阅读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积累也是密不可分的。
每天,班级里都会有“每日一诗”,班上的孩子都会背诗,每天都有专门的同学负责讲解,领背。虽然每天只有一首,但是日积月累,在我们班上,基础稍差的同学也能背诵80余首。而领会能力较强的同学,一百多首不在话下,连作者和朝代也一清二楚,更涌现出了能自己创作的“小诗人”呢!
在读书氛围初步养成之后,我发现学生们之间居然可以相互推荐书籍了。在上完《长城和运河》一文之后,班级的图书角里多出了《建筑大观》、《长城的故事》等书,在我还感慨孩子“与时俱进”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手中居然多出了《史记的故事》、《人类未解之谜》等延伸拓展的书籍,不由赞叹道:兴趣真是孩子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呀!
针对知识和书本所具有的延伸拓展性,在推荐孩子们书籍的时候我也有意识的将“推荐书籍”改变为“推荐类型”,给孩子更大的范围,更大的选择空间。孩子们的兴趣更为丰富,书籍种类更加繁多。
每天早上学生到校是20分钟的“晨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老师推荐、学生推荐、共诵同学喜欢的诗歌,让孩子们在书香中开启新的一天,与黎明共舞。
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读”,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在这期间,大家一起来探讨读书心得,交流读书体会。师生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
晚间,结束一天的作业后,我们鼓励家长孩子坐到一起,对一天来的读书作简短的交流,理清思路,共同启发,同时商榷第二天共读的内容。
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活动的开展,我们师生在书海中找到了共同的语言。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在这样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学生阅读量差距很大,如何以多带少是下学期要改进的。其次、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而本学期发动家长这一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够。另外、阅读工作的推进,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很有必要将学生开外知识获得的途径继续延伸,社区、家庭、网络等方面和平台还要更加完善的利用起来。
我们都知道,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以让人从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还有很多书是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呢。很多书籍都是由那些很有学问的人写的,很多书也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我们看这些书,可以学习到这些人的智慧成果。所以读了书的人会显得很有修养,读了书的人能够给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