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注孤残儿童服务社区工作总结(三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注孤残儿童服务社区工作总结篇一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切实做好关注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这一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程。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活动顺
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
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和孤残
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集宁六中
关注孤残儿童服务社区工作总结篇二
关注孤残儿童调查报告
前言: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很开心的度过每一天,可不曾想过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没有父母、没有家庭、甚至没有一个健全的身体!据资料显示:全国共有500多万残疾儿童,他们大多生活在贫困的农村。他们尽管活了下来,但是照顾他们的医护人员可能缺乏康复技能和知识。有些孩子能上学,但接触到的教师可能没有教育特殊儿童的经验。
他们生活在社会歧视当中,学校可能不接收他们,村里别的小朋友嘲笑他们,有些被家人视为耻辱,甚至被抛弃。
因为对残疾儿童的家庭支持和社区服务缺失,残疾儿童的家长经常觉得力不从心,照顾病儿成为沉重的负担,导致残疾儿童的遗弃率居高不下。儿童福利院里,九成都是被遗弃的残疾儿童。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孤残儿童,为了让这些孩子感受到温暖,为了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在关心关注他们,我们决定走进福利院,走进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
正文: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活动地点:张家界市儿童福利院
活动内容:我们在星期六下午2:30开始出发,一行人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和糖果,还有一些本子、铅笔去到了儿童福利院。我们一开始来到院子里的宣传栏,了解到了关于福利院的一些基本概况:该院始建于1997年7月,前身为张家界市永定区街道办事处北正区居委会敬老院,是收养孤残儿童社会弃婴和三无人员的社会福利单位永定区民政局二级机构,占地1954平方米。共有床位50张,设有活动室、图书馆,共有工作人员15人,孤残儿童弃婴30人左右。先后投入180余万元办综合楼,建筑面积由原来的856平方米扩张到今天的1700余平方米。
然后我们来到那些儿童的宿舍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墙壁上有许多的贴花作品和图画,虽然这些东西充满着稚气,但每一张都可以看到孩子们的用心和希望,看到他们内心的世界是多么的阳光,让人有些微微的感动。在他们在卧室里,有许多年龄不一的孩子,最小的只有几个月大,只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最大的已经14岁。有些工作人员在忙来忙去,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在照顾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我们走近与她交流,才发现她原来也是残疾的,顿时心头一震,真不简单,在她这么小的时候我们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而她已经担负起照顾另一个生命的责任。
随后,我们来到院子里给小朋友们发零食,看到他们吃零食的样子我们心里十分高兴。然而有一个小女孩一直害羞地站在一旁,我们给她饼干她不要,给她糖果她又一直摇头,我们疑惑地俯下身子问她
喜欢吃什么,我们再去买给她。出人意料的是,她伸出手指着装着纸笔的袋子,我们打开袋子问她是不是要本子和铅笔,她开心地笑了,拿着本子和铅笔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就跑开了。还有一些孩子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姐姐”“哥哥”,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极其希望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后来,我们还教他们折千纸鹤,他们一个个都学得很认真,其中一个女孩子拿来一个大大的袋子,让我们帮她折满一袋子的千纸鹤。而且,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们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等。还有一个女孩子特别喜欢照相,我们大家都和她合了影,照片里她笑得十分灿烂。我想,这些都将会成为他们现在甚至是将来一个难忘而美好的记忆,至少在这一刻他们是快乐的„„
到了晚饭时间,我们准备走了,孩子们拉着我们的手不愿意放开,恋恋不舍地看着我们。直到我们跟他们约定好,一有时间就来看他们,他们才慢慢地放开了小手。走出福利院大门,我们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既沉重又欣慰。沉重的是他们的不幸遭遇,欣慰的是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着阳光与朝气,欣慰的是他们健康阳光的成长着,并能敞开心扉去接受别人善意的关怀,懂得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为他们付出过的人。
结语:
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践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在这里,我想呼吁全社会发扬“儿童优先”的理念,特别要关注孤残儿童这一困难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关注孤残儿童服务社区工作总结篇三
实践主题:关注弱势群体情系孤残儿童
实习时间:2010年7月9日-----2010年7月13日
实习地点:呼和浩特市儿童社会福利院
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于1999年正式成立,旧院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县府街,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内设床位150张。2007年随着民政部“蓝天计划”的实施,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同仁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新建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于2007年8月破土动工,2008年9月底竣工,仅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孤残儿童的入住工作。一座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12400平方米,内设500张床位,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处处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充满
情趣和温馨家园氛围的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矗立在金桥开发区。
目前,院内收养孤残儿童234人,残疾儿童占98%,现有工作人员6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7人。我院重视人才的培育,造就了一支能吃苦、懂技术、勇于创新的职工队伍。从建院到现在我院先后已外出培训专业人员达100人次。多年来,一支有活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务宗旨,秉承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使养护、教育、康复、安置各项工作向专业化发展。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这个地方我也是从来没有来过。我们接触的孩子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
我们刚到福利院的时候孩子那里很安静,我们在福利院门口等老师把我们带进去,以为这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的,在等待的这段时间我观察了观察这里,不论是环境,设施都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呢,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在老师来后带我们参观了其他的地方,我觉得真的很好,墙上有孩子们画的画,自己做的小东西,每面墙都很漂亮,还有一面墙上挂着孩子们得的奖状,让你觉得这个家很温馨。
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活动室,孩子们在玩耍着,我们见到他们先给他们分了我们准备的小礼物,每个人都有礼物,有足球,钥匙链,海宝啊。各样的小东西,他们也挑的不亦乐会,找他们喜欢的东西。通过分礼物我们之间的距离跟短跟亲近啦,他们正在玩游戏,邀请我们加入,是一个纸牌游戏,我们从没玩过,孩子们也愿意当老师,让我们边学边玩。
在几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当她们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哥哥姐姐”,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有个小女孩有些问题,看着不太正常,我也不知道特使什么毛病,但却可以主动拥抱我们,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
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可以跟你很好的在一起玩游戏,当然也是孩子们教的,我们这群大孩子跟一群小孩玩到了一起,而且玩的不亦乐乎。在这呆着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充满着快乐,这是大人们在社会中体会不到的。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这让我很感动。
因为孩子很多,我们也没太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尤其是内向的,不愿和你接触的孩子,但我还是记住了几个活泼的小孩,
虽然她们中也有智障等问题。但像潘帅那样的小孩,我们肯定会记住的。因为他真的很活泼阳光,还很聪明。
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所以他们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
但我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男孩,却很爱弹琴,很爱音乐,我们问起他的爱好,他说道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什么歌都喜欢,这让我们很欣慰,虽然他看不见这个缤纷的世界,但他也有着他的梦想。
四 实践体会
五天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践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我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