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包公祠导游词讲解(实用1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一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
对联。
“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这三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好一派“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的“庐阳正气”!
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二
开封包公祠是专为纪念我国北宋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历史先贤。
开封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中,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与位于包公东湖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包公祠内分主展区,园容风景区,功能服务区。主展区内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大殿、东西配殿。以文物、史料典籍、铜像、蜡像、模型、拓片、碑刻、画像等形式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园容风景区内假山起伏,瀑布飞泻,玉桥卧波,锦鲤戏水,石雕精美,四季满目翠绿,月月花香扑鼻,处处幽雅宜人。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廉泉廉泉位於包公祠東,是花亭裏的一口水井。井沿是黑褐色的青石,石壁內側,是一道道被井繩勒得極深的紋道。傳說廉泉有一種特別神奇的地方,就是會因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味道。普通老百姓喝了會解渴;清官喝下去,清冽可口,甘醇香甜;但是如果貪官喝下去,必定苦濕難咽,像有芒刺封喉,而且當場頭痛欲裂,無藥可醫。唯一能夠減緩病痛的偏方是:喝一碗狗尿。故此,明朝张好宁作一首《廉泉》诗篇:
香花墩上有奇泉,
饮罢头痛始觉贪。
争得长江大河水,
悉于廉泉得其源!
缺题名碑包公祠还遗留着一座缺题的名碑,据说庭院里的小鸟在柏树周围绕来绕去,却从来不在缺题名碑上停留,有人说小鸟一想起包拯的威严,所以不敢在此停留。包龙图黑脸包拯因胸襟坦白而显得无比威严,他敢于向皇帝直言,更藐视那些皇亲国戚,和有权有势的人。当年包拯在开封府断案,惊堂木往桌上一拍,坏人无不被吓破了胆,至今还能在阴曹地府听到那如雷一样的回声。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三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
对联。
“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这三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好一派“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的“庐阳正气”!
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关于亭外的包河还有一段故事:仁宗皇帝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时,还将半个庐州城赏赐给他,谁知包公却说:“臣作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仁宗听了暗暗称赞,但又觉得一点不赏赐,心里又过意不去,于是就说:“那就把包家门前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包公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卖,富不了,也穷不尽,就谢恩接受了。说也奇怪,世上的藕,丝都很多,而且藕断丝连,可是包河里的藕,丝却很少,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回澜轩在正殿之西,东、北临水,古时为官宦、文人避暑饮宴之处。
此外,包公祠里还有“直道坊”和“清心亭”,此乃包拯《题郡斋壁》里的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认为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为人的准则。所以包公祠不仅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游览胜地,又是寓教于人的好地方。
在包公祠内有一块引人的刻石,此乃是1973年4月从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包拯墓中清理出来的“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刻石,这块墓志刻石较《宋史·包拯传》更为详细地叙述了包拯的一生,可以起到补史的作用,极为珍贵。碑中记叙了包拯好几件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两件:包拯在其家乡任庐州知府时,性情峭直,“故人、亲党皆绝之”。当时,他的一位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府里,包拯铁面无私,依法处治,打他一顿大板;张尧佐是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叔父,无德无能,仅凭亲戚关系,仁宗一次就授予他四个军政要职。针对仁宗皇帝的任人唯亲,包拯专门上了一篇《请绝内降》的奏疏。以后他又接连上奏疏数道,阐述“大恩不可以频假,群心不可以因违”的道理,他认为:“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由于包拯据理力谏,终于使仁宗“感其忠恳”,不得不削去张尧佐的两个要职。到河南开封游览的人,多想探寻包公的遗踪,然因开封多次被黄河水淹没,目前惟一流传下来的仅一个碑石,此碑即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今保存在开封市博物馆内。碑上按先后顺序题刻着北宋开封府从第一任到最后一任知府183人的姓名和上任年月。由于包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深受群众崇敬,人们参观碑石时总是在他的名字上指指点点,称颂不已,久而久之竟将姓名磨去,而刻下了深深的指痕。从这极深的指痕中,可以看出包公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交通:
合肥市内公交四通八达,有80多条线路,非常便利,不仅有大公交车,还有小公交车;其中大公交车实行单一票价,无人售票,投币上车,均为1元/人。市区所有景点均有公交车通达。合肥出租车起步费6元,3公里后夏利白天1元/公里,桑塔纳、富康白天1.2元/公里;夜间行车要加收20%的夜行补贴。
住宿:
近十数年来,合肥的宾馆酒店业发展很快,如今已有数十个高、中,上百个低档宾馆或旅馆、招待所,档次齐全,大多服务良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安徽饭店是安徽省首家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位于合肥市景色旖旎的西山风景区,北临清碧河塘,南眺繁华闹市。饭店拥有311间(套)客房、装修豪华,皆颇具匠心。房间设有中央空调、程控电话、迷你冰箱、私人保险柜,闭路电视和24小时客房服务等。三所高雅餐厅提供正宗徽菜、粤菜、淮扬菜和西餐。绿荫吧廊、大堂吧、金碧酒吧和11个大小宴会厅任您随意选择,是商旅安徽下榻的好去处。
合肥的梅山饭店、西阂饭店、望江宾馆、稻香楼宾馆、花冲饭店及江淮饭店等高级宾馆服务周到,交通方便。其它如古井假日酒店、美菱大厦、东怡饭店、金安徽国际大酒店、雅高齐云山庄、庐阳饭店、花园宾馆、新亚大酒店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美食:
到合肥,葡萄鱼、怀胎鱼、油爆虾、安庆素火腿、素烤鸭等是游人必尝的美味佳肴。
包河所产鲫鱼背乌,人称“包公鱼”,烹饪后骨酥肉嫩,回味无穷;名菜曹操鸡,俗称“逍遥鸡”,相传是当年曹操钟爱的药膳鸡,皮黄骨酥,肉白细嫩,别有风味,比之烧鸡、扒鸡之类,胜过百倍。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得主枣庐州烤鸭,原系宫廷御膳美食,选料严谨,加工考究,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到合肥,不可不吃“李鸿章大杂烩”。相传李鸿章在访问美国期间宴请美国宾客时,厨师急中生智的发明。主要原料有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鸡肉、火腿、蛋黄糕、鸽蛋、猪肝、干贝、冬菇、咸鸭蛋黄、菠菜、鸡汤等烧烩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鲜咸可口等特点。
合肥的点心小吃也颇有名气,尤以麻饼、烘糕、寸金、白切四大名点著称。麻饼外皮松软香甜,内馅甜而不腻,具有橘、梅等果料风味;烘糕金黄油润,疏松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饼、桂花的特有香气,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质白透明的特点,并带有浓郁的芝麻香。
蚌埠路的黄山菜馆、长江路的淮上酒家、淮河路的刘鸿盛饺面馆及绿杨村酒家,均颇有特色,是餐饮的好去处。
购物:
合肥有名的特产,那就不得不提合肥的;白切;烘糕;麻饼;寸金四大名点了,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时候,合肥的四大名点可以说享誉全国,当地市民也只有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带两样,那就是非常好的礼物了。现在的合肥产品非常的多,但是你要让我一下子说出合肥有哪些特产,还真有些困难,因为现在产品太多了,有合肥特色的产品也非常的多,如小刘瓜子、恰恰瓜子、三河的大米等等非常的多。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四
包公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园容风景区内有假山、瀑布、石雕等。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
包公祠主要建筑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和气势雄壮的大门楼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油漆彩绘,均系宋代风格,色调淡雅,倍增观瞻。
大殿为正史部分,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3米多,蟒袍玉带,端坐靠背椅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包公坐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山墙上镶嵌有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壁画边缘有龙凤图案,展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
二殿内有包公石刻像拓片一幅,线条清晰生动传神,逼真地再现了包公的风姿。更令人感动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更充分地体现了包公清心寡欲、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和嫉恶如仇、憎恨贪官的'无私精神。二殿中央竖立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为北宋遗物,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惟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指痕。这是人们因敬爱包公,观赏碑刻时指指点点,天长日久而磨出来的指痕,是包公受人们尊敬的实证。元代诗人王恽赋诗赞日:“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诗中赞扬包公和范仲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把贪宫污吏比作可恶的乌鸦,既使千百年后,见其碑犹如见二公其人,仍惊惧万分,不敢近前逗留。可见“包青天”名不虚传。
东西配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和优美传说,如“包公掷砚”、“陈州放粮”,“怒打銮驾”、“智铡赵王”等。东配殿那三口威风凛凛的铜铡刀,形象生动,张口怒目,显示了包公除暴安良的雄威。群体塑像“包公铡赵王”是包公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精神的形象体现,观之大快人心。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毕现、栩栩如生。
包公祠还遗留着一座缺题的名碑,据说庭院里的小鸟在柏树周围绕来绕去,却从来不在缺题名碑上停留,有人说小鸟一想起包拯的威严,所以不敢在此停留。
文档为doc格式。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五
此外,包公祠里还有“直道坊”和“清心亭”,此乃包拯《题郡斋壁》里的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认为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为人的准则。所以包公祠不仅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游览胜地,又是寓教于人的好地方。
在包公祠内有一块引人的刻石,此乃是1973年4月从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包拯墓中清理出来的“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刻石,这块墓志刻石较《宋史·包拯传》更为详细地叙述了包拯的一生,可以起到补史的作用,极为珍贵。碑中记叙了包拯好几件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两件:包拯在其家乡任庐州知府时,性情峭直,“故人、亲党皆绝之”。当时,他的一位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府里,包拯铁面无私,依法处治,打他一顿大板;张尧佐是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叔父,无德无能,仅凭亲戚关系,仁宗一次就授予他四个军政要职。针对仁宗皇帝的任人唯亲,包拯专门上了一篇《请绝内降》的奏疏。以后他又接连上奏疏数道,阐述“大恩不可以频假,群心不可以因违”的道理,他认为:“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由于包拯据理力谏,终于使仁宗“感其忠恳”,不得不削去张尧佐的两个要职。到河南开封游览的人,多想探寻包公的遗踪,然因开封多次被黄河水淹没,目前惟一流传下来的仅一个碑石,此碑即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今保存在开封市博物馆内。碑上按先后顺序题刻着北宋开封府从第一任到最后一任知府183人的姓名和上任年月。由于包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深受群众崇敬,人们参观碑石时总是在他的名字上指指点点,称颂不已,久而久之竟将姓名磨去,而刻下了深深的指痕。从这极深的指痕中,可以看出包公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交通:
合肥市内公交四通八达,有80多条线路,非常便利,不仅有大公交车,还有小公交车;其中大公交车实行单一票价,无人售票,投币上车,均为1元/人。市区所有景点均有公交车通达。合肥出租车起步费6元,3公里后夏利白天1元/公里,桑塔纳、富康白天1.2元/公里;夜间行车要加收20%的夜行补贴。
住宿:
近十数年来,合肥的宾馆酒店业发展很快,如今已有数十个高、中,上百个低档宾馆或旅馆、招待所,档次齐全,大多服务良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安徽饭店是安徽省首家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位于合肥市景色旖旎的西山风景区,北临清碧河塘,南眺繁华闹市。饭店拥有311间(套)客房、装修豪华,皆颇具匠心。房间设有中央空调、程控电话、迷你冰箱、私人保险柜,闭路电视和24小时客房服务等。三所高雅餐厅提供正宗徽菜、粤菜、淮扬菜和西餐。绿荫吧廊、大堂吧、金碧酒吧和11个大小宴会厅任您随意选择,是商旅安徽下榻的好去处。
合肥的梅山饭店、西阂饭店、望江宾馆、稻香楼宾馆、花冲饭店及江淮饭店等高级宾馆服务周到,交通方便。其它如古井假日酒店、美菱大厦、东怡饭店、金安徽国际大酒店、雅高齐云山庄、庐阳饭店、花园宾馆、新亚大酒店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美食:
到合肥,葡萄鱼、怀胎鱼、油爆虾、安庆素火腿、素烤鸭等是游人必尝的美味佳肴。
包河所产鲫鱼背乌,人称“包公鱼”,烹饪后骨酥肉嫩,回味无穷;名菜曹操鸡,俗称“逍遥鸡”,相传是当年曹操钟爱的药膳鸡,皮黄骨酥,肉白细嫩,别有风味,比之烧鸡、扒鸡之类,胜过百倍。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得主枣庐州烤鸭,原系宫廷御膳美食,选料严谨,加工考究,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到合肥,不可不吃“李鸿章大杂烩”。相传李鸿章在访问美国期间宴请美国宾客时,厨师急中生智的发明。主要原料有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鸡肉、火腿、蛋黄糕、鸽蛋、猪肝、干贝、冬菇、咸鸭蛋黄、菠菜、鸡汤等烧烩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鲜咸可口等特点。
合肥的点心小吃也颇有名气,尤以麻饼、烘糕、寸金、白切四大名点著称。麻饼外皮松软香甜,内馅甜而不腻,具有橘、梅等果料风味;烘糕金黄油润,疏松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饼、桂花的特有香气,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质白透明的特点,并带有浓郁的芝麻香。
蚌埠路的黄山菜馆、长江路的淮上酒家、淮河路的刘鸿盛饺面馆及绿杨村酒家,均颇有特色,是餐饮的好去处。
购物:
合肥有名的特产,那就不得不提合肥的;白切;烘糕;麻饼;寸金四大名点了,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时候,合肥的四大名点可以说享誉全国,当地市民也只有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带两样,那就是非常好的礼物了。现在的合肥产品非常的多,但是你要让我一下子说出合肥有哪些特产,还真有些困难,因为现在产品太多了,有合肥特色的产品也非常的多,如小刘瓜子、恰恰瓜子、三河的大米等等非常的多。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六
我们传统印象中的老包是个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头上呢,还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可以说是黑面威严,高大威猛。那么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咱们来看看这幅宋包孝肃公遗像吧!
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关于这块石刻画像的来历,我们从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径淝水时,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当时他惊喜异常,就出资把包公的遗像刻在石碑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那块石刻的完整拓片,它真实的反映了包公的真面目,逼真的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包公就是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
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种说法:其一,说是包拯小时,包公的嫂子为了不让包公争夺财产,想害死包公,让年纪很小的包公去井里帮她捞首饰,井底两边分别刻着月牙和太阳,包拯的头正好撞在月牙上上弄出来的伤疤。其二,明月在头上,实际代指明镜在心中,是为了表现他为官清正廉明,好像浩月当空的“青天”。其三,说包拯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可以“日断阳、夜断阴”,也就是说他白天再阳间断案,夜间就到阴曹地府去断案。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恐怕就只有包公知道了,呵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七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位于开封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群塑,《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
包拯(999-1062)北宋著名政治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从小就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父亲名令仪,号肃之,在进士及第之后,曾在今河南商邱一带做官,官至刑部侍郎。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知县。因其双亲年高体弱,须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视事。父母谢世后,才出任长县知县。
嗣后,包拯历任端周知州、监察御使、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瀛州、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开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而卒,追赠礼部尚书。包拯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南宋和金已经有以他为主人翁的故事、小说和戏曲。元杂剧中有大量的包公戏,他是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1062年包拯病逝,享年64岁,有《包拯集》、《包孝肃公奏商议》传世.开封人民为了纪念他,遂以“包府”代称开封府,又以包府坑代称开封府遗址。八十年代,市政府又重建包公祠于包府坑西湖的西南角,供人瞻仰。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八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这三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好一派“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的“庐阳正气”!
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关于亭外的包河还有一段故事:仁宗皇帝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时,还将半个庐州城赏赐给他,谁知包公却说:“臣作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仁宗听了暗暗称赞,但又觉得一点不赏赐,心里又过意不去,于是就说:“那就把包家门前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包公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卖,富不了,也穷不尽,就谢恩接受了。说也奇怪,世上的藕,丝都很多,而且藕断丝连,可是包河里的藕,丝却很少,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回澜轩在正殿之西,东、北临水,古时为官宦、文人避暑饮宴之处。
此外,包公祠里还有“直道坊”和“清心亭”,此乃包拯《题郡斋壁》里的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认为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为人的准则。所以包公祠不仅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游览胜地,又是寓教于人的好地方。
在包公祠内有一块引人的刻石,此乃是1973年4月从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包拯墓中清理出来的“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刻石,这块墓志刻石较《宋史·包拯传》更为详细地叙述了包拯的一生,可以起到补史的作用,极为珍贵。碑中记叙了包拯好几件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两件:包拯在其家乡任庐州知府时,性情峭直,“故人、亲党皆绝之”。当时,他的一位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府里,包拯铁面无私,依法处治,打他一顿大板;张尧佐是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叔父,无德无能,仅凭亲戚关系,仁宗一次就授予他四个军政要职。针对仁宗皇帝的任人唯亲,包拯专门上了一篇《请绝内降》的奏疏。以后他又接连上奏疏数道,阐述“大恩不可以频假,群心不可以因违”的道理,他认为:“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由于包拯据理力谏,终于使仁宗“感其忠恳”,不得不削去张尧佐的两个要职。到河南开封游览的人,多想探寻包公的遗踪,然因开封多次被黄河水淹没,目前惟一流传下来的仅一个碑石,此碑即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今保存在开封市博物馆内。碑上按先后顺序题刻着北宋开封府从第一任到最后一任知府183人的姓名和上任年月。由于包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深受群众崇敬,人们参观碑石时总是在他的名字上指指点点,称颂不已,久而久之竟将姓名磨去,而刻下了深深的指痕。从这极深的指痕中,可以看出包公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交通:
合肥市内公交四通八达,有80多条线路,非常便利,不仅有大公交车,还有小公交车;其中大公交车实行单一票价,无人售票,投币上车,均为1元/人。市区所有景点均有公交车通达。合肥出租车起步费6元,3公里后夏利白天1元/公里,桑塔纳、富康白天1.2元/公里;夜间行车要加收20%的夜行补贴。
住宿:
近十数年来,合肥的宾馆酒店业发展很快,如今已有数十个高、中,上百个低档宾馆或旅馆、招待所,档次齐全,大多服务良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安徽饭店是安徽省首家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位于合肥市景色旖旎的西山风景区,北临清碧河塘,南眺繁华闹市。饭店拥有311间(套)客房、装修豪华,皆颇具匠心。房间设有中央空调、程控电话、迷你冰箱、私人保险柜,闭路电视和24小时客房服务等。三所高雅餐厅提供正宗徽菜、粤菜、淮扬菜和西餐。绿荫吧廊、大堂吧、金碧酒吧和11个大小宴会厅任您随意选择,是商旅安徽下榻的好去处。
合肥的梅山饭店、西阂饭店、望江宾馆、稻香楼宾馆、花冲饭店及江淮饭店等高级宾馆服务周到,交通方便。其它如古井假日酒店、美菱大厦、东怡饭店、金安徽国际大酒店、雅高齐云山庄、庐阳饭店、花园宾馆、新亚大酒店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美食:
到合肥,葡萄鱼、怀胎鱼、油爆虾、安庆素火腿、素烤鸭等是游人必尝的美味佳肴。
包河所产鲫鱼背乌,人称“包公鱼”,烹饪后骨酥肉嫩,回味无穷;名菜曹操鸡,俗称“逍遥鸡”,相传是当年曹操钟爱的药膳鸡,皮黄骨酥,肉白细嫩,别有风味,比之烧鸡、扒鸡之类,胜过百倍。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得主枣庐州烤鸭,原系宫廷御膳美食,选料严谨,加工考究,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到合肥,不可不吃“李鸿章大杂烩”。相传李鸿章在访问美国期间宴请美国宾客时,厨师急中生智的发明。主要原料有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鸡肉、火腿、蛋黄糕、鸽蛋、猪肝、干贝、冬菇、咸鸭蛋黄、菠菜、鸡汤等烧烩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鲜咸可口等特点。
合肥的点心小吃也颇有名气,尤以麻饼、烘糕、寸金、白切四大名点著称。麻饼外皮松软香甜,内馅甜而不腻,具有橘、梅等果料风味;烘糕金黄油润,疏松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饼、桂花的特有香气,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质白透明的特点,并带有浓郁的芝麻香。
蚌埠路的黄山菜馆、长江路的淮上酒家、淮河路的刘鸿盛饺面馆及绿杨村酒家,均颇有特色,是餐饮的好去处。
购物:
合肥有名的特产,那就不得不提合肥的;白切;烘糕;麻饼;寸金四大名点了,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时候,合肥的四大名点可以说享誉全国,当地市民也只有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带两样,那就是非常好的礼物了。现在的合肥产品非常的多,但是你要让我一下子说出合肥有哪些特产,还真有些困难,因为现在产品太多了,有合肥特色的产品也非常的多,如小刘瓜子、恰恰瓜子、三河的大米等等非常的多。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九
各位朋友: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这三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好一派“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的“庐阳正气”!
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关于亭外的包河还有一段故事:仁宗皇帝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时,还将半个庐州城赏赐给他,谁知包公却说:“臣作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仁宗听了暗暗称赞,但又觉得一点不赏赐,心里又过意不去,于是就说:“那就把包家门前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包公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卖,富不了,也穷不尽,就谢恩接受了。说也奇怪,世上的藕,丝都很多,而且藕断丝连,可是包河里的藕,丝却很少,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回澜轩在正殿之西,东、北临水,古时为官宦、文人避暑饮宴之处。
此外,包公祠里还有“直道坊”和“清心亭”,此乃包拯《题郡斋壁》里的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认为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为人的准则。所以包公祠不仅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游览胜地,又是寓教于人的好地方。
在包公祠内有一块引人的刻石,此乃是1973年4月从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包拯墓中清理出来的“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刻石,这块墓志刻石较《宋史·包拯传》更为详细地叙述了包拯的一生,可以起到补史的作用,极为珍贵。碑中记叙了包拯好几件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两件:包拯在其家乡任庐州知府时,性情峭直,“故人、亲党皆绝之”。当时,他的一位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府里,包拯铁面无私,依法处治,打他一顿大板;张尧佐是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叔父,无德无能,仅凭亲戚关系,仁宗一次就授予他四个军政要职。针对仁宗皇帝的任人唯亲,包拯专门上了一篇《请绝内降》的奏疏。以后他又接连上奏疏数道,阐述“大恩不可以频假,群心不可以因违”的道理,他认为:“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由于包拯据理力谏,终于使仁宗“感其忠恳”,不得不削去张尧佐的两个要职。到河南开封游览的人,多想探寻包公的遗踪,然因开封多次被黄河水淹没,目前惟一流传下来的仅一个碑石,此碑即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今保存在开封市博物馆内。碑上按先后顺序题刻着北宋开封府从第一任到最后一任知府183人的姓名和上任年月。由于包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深受群众崇敬,人们参观碑石时总是在他的名字上指指点点,称颂不已,久而久之竟将姓名磨去,而刻下了深深的指痕。从这极深的指痕中,可以看出包公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十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这三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好一派“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的“庐阳正气”!
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关于亭外的包河还有一段故事:仁宗皇帝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时,还将半个庐州城赏赐给他,谁知包公却说:“臣作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仁宗听了暗暗称赞,但又觉得一点不赏赐,心里又过意不去,于是就说:“那就把包家门前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包公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卖,富不了,也穷不尽,就谢恩接受了。说也奇怪,世上的藕,丝都很多,而且藕断丝连,可是包河里的藕,丝却很少,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回澜轩在正殿之西,东、北临水,古时为官宦、文人避暑饮宴之处。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十一
开封包公祠是专为纪念我国北宋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历史先贤。
开封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中,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与位于包公东湖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包公祠内分主展区,园容风景区,功能服务区。主展区内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大殿、东西配殿。以文物、史料典籍、铜像、蜡像、模型、拓片、碑刻、画像等形式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园容风景区内假山起伏,瀑布飞泻,玉桥卧波,锦鲤戏水,石雕精美,四季满目翠绿,月月花香扑鼻,处处幽雅宜人。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十二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
对联。
“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这三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好一派“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的“庐阳正气”!
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关于亭外的包河还有一段故事:仁宗皇帝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时,还将半个庐州城赏赐给他,谁知包公却说:“臣作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仁宗听了暗暗称赞,但又觉得一点不赏赐,心里又过意不去,于是就说:“那就把包家门前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包公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卖,富不了,也穷不尽,就谢恩接受了。说也奇怪,世上的藕,丝都很多,而且藕断丝连,可是包河里的藕,丝却很少,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回澜轩在正殿之西,东、北临水,古时为官宦、文人避暑饮宴之处。
此外,包公祠里还有“直道坊”和“清心亭”,此乃包拯《题郡斋壁》里的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认为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为人的准则。所以包公祠不仅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游览胜地,又是寓教于人的好地方。
在包公祠内有一块引人的刻石,此乃是1973年4月从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包拯墓中清理出来的“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刻石,这块墓志刻石较《宋史·包拯传》更为详细地叙述了包拯的一生,可以起到补史的作用,极为珍贵。碑中记叙了包拯好几件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两件:包拯在其家乡任庐州知府时,性情峭直,“故人、亲党皆绝之”。当时,他的一位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府里,包拯铁面无私,依法处治,打他一顿大板;张尧佐是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叔父,无德无能,仅凭亲戚关系,仁宗一次就授予他四个军政要职。针对仁宗皇帝的任人唯亲,包拯专门上了一篇《请绝内降》的奏疏。以后他又接连上奏疏数道,阐述“大恩不可以频假,群心不可以因违”的道理,他认为:“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由于包拯据理力谏,终于使仁宗“感其忠恳”,不得不削去张尧佐的两个要职。到河南开封游览的人,多想探寻包公的遗踪,然因开封多次被黄河水淹没,目前惟一流传下来的仅一个碑石,此碑即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今保存在开封市博物馆内。碑上按先后顺序题刻着北宋开封府从第一任到最后一任知府183人的姓名和上任年月。由于包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深受群众崇敬,人们参观碑石时总是在他的名字上指指点点,称颂不已,久而久之竟将姓名磨去,而刻下了深深的指痕。从这极深的指痕中,可以看出包公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各位朋友: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包拯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在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谦洁清正。
关于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我国元朝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直至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包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景仰和喜爱,大家心目中的包公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们今天就通过包公祠所展出的内容来认识一下这个包大人吧!
(引领游客进入前殿)首先我想请问各位朋友,大家心目中的包公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先生讲,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还有女士补充,头上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这是我样心目中包公的形象:黑面威严,高大威猛。那么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看这一幅宋包孝肃公遗像。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关于这块石刻画像的来历,我们从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径淝水时,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当时他惊喜异常,就出资把包公的遗像刻在石碑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那块石刻的完整拓片,它真实的反映了包公的真面目,逼真的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包公就是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看到有人在摇头,不象啊,因为跟传说中反差太大。为什么传说中是黑脸的?大家知道上,中国各个省份都有地方戏,包公的故事在宋以后就被搬上了舞台,舞台常用各种颜色的油彩绘成的脸谱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特征,其中,白色多表示胆小、懦弱,一般来形容小人及奸臣的可恶嘴脸,从俗语“小白脸、坏心眼”中可体会到人们对白脸的反感。所以象包公这样的清官绝对不可以是白脸的。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特别设计出黑色脸谱来表示包公的铁面无私。由于包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的高大,他在舞台上的形象也是高大威猛、超出常人、与众不同,久而久之,我们就都觉得包公就该是黑脸、大个子。看来,实际并不是这个样子。
包公去世后,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号孝肃公。我们了解包公就由这孝肃开始。孝,表示包公是个极孝顺的人;肃,是表示严肃,开封有“包公笑比黄河清”之说。历史上,包公的父母中年得此独子,视为掌上明珠,抚养成人。少年包公聪明好学,二十岁就满腹经纶,心怀报国之志,家人望包公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包公不肯,他遵循一则古训“父母在,不远游”。大家很为他惋惜,就想到让包公娶妻,二十六岁包公与董氏完婚,心安理得留下贤惠夫人照料父母赶赴京城参加考试,二十八岁时包公考中进士,被派去做知县,但包公很犹豫,因父母年迈不愿远行。此时的包公毅然辞官不做,他的理由是自已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为国家效力,而父母年迈,已无太多时日,自古忠效难两全,他决定先尽孝后尽忠,回到家乡侍奉双亲。三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包公又守孝三年。三十九岁时包公才开始做官,出任天才县知县。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包公对自已的后代子孙也要求非常严格,临终时,写下这样一则家训告诫后代子孙,意思是说,如果我包家的后世子孙有为官的,他们当中有谁敢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那就决不能让他们踩进家门,即使人死了,也不能埋在老坟里。这种惩治方法,是相当严厉的。包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三十九岁出来做官时,曾写下一首五言诗,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首包公的诗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首诗可以说是包公的言志诗表明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任开封府知府时,以他的才能和品德,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被百姓称为“包青天”。
这里有一块宋代保存下来的石碑,上面刻着“开封府尹题名记”。开封府尹是一个重要的职务,因为开封是京城,是朝廷所在,所以皇帝一向都派自已的信任的人来担任。在这块石碑上刻有宋代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比较有名的人还有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
好了,现在就请大家来找一下包公的名字在哪里。看到了,很特别的地方,但又有些怀疑。包拯两个字的阴文已经模湖不清,而且有一道深深的指痕。这是因为,前来参观此碑的人们总要情不自禁地触摸或争相指点包拯的名字,天长日久,就在石碑包公名字处,划出了一条深深的指痕。从这一点,便可以说明包公的名字是如何地深入人心,他赢得了后人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爱戴。
现在我们来到大殿,这里我们看到一尊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设计为坐姿,包公身着蟒袍端坐在方座靠椅上,劲正如松、巍面阔目、长髯飘胸,有凛凛不可予夺的威严风仪;他又眉微蹙,若视暝思,常怀有悠悠报国为民的中正心胸;再请看包公的双手,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又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感,这是集历史、思想、艺术和传说于一体的包公的传神写照。
来到东配殿,我们可以看到一组蜡像,这是一出正在上演的戏————包公铡陈世美。这是根据包公传说中流传最广泛的《铡美案》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逼真。中间这位手托乌纱帽的当然就是包公了,他脸上严肃的表情表示出他为民做主而触怒皇太后,便仍执法如山、无怨无悔的思想,最终他铡了忘恩负义、要杀妻灭子的陈世美。雕塑前边摆放了三口铜铡,中间的是龙头铡,铡皇亲国戚、王子王孙;右边的是虎头铡,铡贪官污吏;左边的是狗头铡,铡犯法的平民百姓。三口铜铡,三个等级,是皇帝御赐,可以先斩后奏。那包公铡陈世美用的是哪口铜铡呢?对了,是龙头铡,因为他是驸马。看到这组蜡像,我们可以想象到包公升堂时一定很威严,那么他办公和居住的开封府是什么样子呢?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印象,在西配殿有一个开封府模型以供参观。这个开封模型是按照历史记载仿制的,富丽堂皇,很有气派。相传宋代告状人要写有状纸交由大门衙役,再二门三门传递到大堂上。但衙役胡作非为,私下收钱,没有钱就扣下状纸。所以东京街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包公到任后,得知这一情况,就毅然决定打开开封大门,任百姓自由出入,并可上堂听审,以示公正。也有传说讲到,包公打开大门后,让告状者直入大堂,在历史上也就有了“包公倒坐南衙”之说。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墙上展示的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好了,各位朋友,包公祠是讲解就到这里。谢谢。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十三
包公文化园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东南,占地面积31.8公顷,由包公祠、包公墓园、清风园、包河、浮庄、脚印塘等组成,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到处飘逸着浓郁的包公文化气息,是旅游观光、瞻仰包公之胜地。"包河秀色"被评为"合肥十景"之首。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包公文化园。
导游词。
仅供参考!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王平,很高兴能够在这个阳关灿烂的日子里与大家相会与此,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安全大使李师傅,他将负责我们的行车安全。希望大家能够在此玩得开心,游的尽兴。
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包公包拯:
包拯,字希仁,公元999年出生于合肥市肥东包村,1062年去世于河南开封,享年63岁。第二年八月,葬于合肥市大兴集。包拯被追封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人称包公。
包公园占地面积30公顷,总体格局为开放式,现为国家级4a景区,同时也是合肥的爱国教育基地。包公园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及浮庄等几个景点组成。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游览第一个景点——包公祠。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全称为“包孝肃公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拯死后赐给他的谥号。包拯一生严于律己,为官清廉,所以宋仁宗用孝肃二字评价包拯的一生,赐给他这个谥号。各位游客,大家可以看到包祠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古朴的感觉,而今天我们所看见的这个祠堂是建于光绪年间,由李鸿章筹资所建,所以在合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包家祠堂李家修。
包公祠正殿为五开间,正中端坐着一座巨大的包公金色塑像,像高约八尺,塑像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大家在抬头看,上方正中悬挂的五方匾额上刻着“色正芒寒”四个大字。这是由李鸿章的哥哥李翰章所题。包公塑像的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头,上面刻着“宋包孝肃公遗像”。石刻上的画像据说是包拯的真容。因为包拯身材矮小,上朝时常常被人遮住,宋仁宗让他站在前面,但是包拯不愿意出风头,因此,宋仁宗赐给包拯一顶特制的乌纱帽。帽翅要比别的官员长三寸,这样宋仁宗就能知道包拯有没有来上朝了,并下令:凡碰包拯帽翅者杀无赦。这个小故事从侧面可以体现出包拯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了。
各位游客,请注意这边。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口铡刀了。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据说当年包拯执法严明,就制作了这三口铡刀。龙头铡专铡皇亲贵族,这就是所谓的“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虎头铡专铡贪官污吏;狗头铡专铡劣绅恶霸。三口铡刀边上还竖有李鸿章亲笔撰写的《重修包孝肃公祠记》的碑文。
各位游客请跟我这边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口井就是廉泉了。大家知道为什么会被叫做廉泉吗?这是因为啊贪官污吏喝了这口井里的水会肚子疼,不肖子孙喝了则会头疼生病。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大家可以上前看一看。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包公故事蜡像馆”了。馆内有《怒谈国丈》、《铡美案》、《打龙袍》几组蜡像组成的。其中《铡美案》说的是:据说陈世美家中原有妻室秦香莲,然而贪图富贵的陈世美在考取功名后欺瞒皇上冒娶公主。当秦香莲知道后携子前来找陈世美。而他却要杀妻灭子,之后,秦香莲就告到开封府,时任开封知府的包拯见过状纸非常生气,亲自审问陈世美,以欺君之罪和杀妻灭子之谋两项罪名处斩陈世美。不料,太后、公主却前往公堂百般刁难阻扰。当时太后给包拯出了个难题,斩陈世美可以,但是他的血不能溅到屋里屋外。而包拯非常聪明,自摘乌纱帽,把陈世美放在公堂门槛上处斩了。但是我在这里要给陈世美翻一下案。在历史上陈世美是一位清朝官员,所以包拯是没有办法穿越时空处斩陈世美的。好了,各位游客包公祠就游览到这里了,大家随我出包公祠游览下一个景点包公墓吧。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包公墓园区了。它占地面积3公顷。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首先咱们看到的是大型照壁,高4.2米,宽10.2米,起着掩藏和装饰性作用。照壁上刻有楷书大字“包孝肃公墓园”,照壁后面则是“子母双石阙”。我们看见的这个母阙高6.4米,子阙高4.5米。神道右边的碑上撰写着包公的生平事迹。内容与墓志铭的内容基本相近。现在我们走的就是神道了,大家请看右边的石座兽,民间有几句民谚是这样说的“摸摸座兽的头,健康到白头;摸摸座兽的尾,一生都不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前摸一摸。
大家可以看到,在神道两旁各有石羊、石虎、石人一对,名为“石像生”,组成了墓前石刻。穿过神道,正前方是包孝肃公享堂,这是包公墓园的重要建筑,专供祭祀活动之用,享堂中央神龛(kan)供奉包拯的神位。大家随我来,穿越了享堂咱们就来到了包拯的墓冢了。主墓呈方形,覆斗式,墓前有碑,碑文是“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其实包拯做过最高的官就是枢密副使了,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但是很可惜,包拯只做了一年零一个月就去世了。
各位,看完了包公墓咱们现在就要前往清风阁了。清风阁是为了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而建造的。占地面积约为2.2公顷。景区内有公德广场、清风阁、陈列馆三个部门组成。主体建筑为清风阁。它坐西向南,高约42米。共九层,明五暗四,在顶层可俯视整个包公文化旅游区的秀丽景色,一览合肥城市风光。现在大家跟随我一起去浏览吧。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四楼,这里是“江南明月厅”,展出的内容是“三山披锦绣,二水尽风流”。“三山”即“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佛国仙城”的九华山以及“江南小武当”的齐云山。大家可以看看左右两边,两边就是横贯安徽境内的场景和淮河“二水”了。
好了,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此次的合肥包公文化园之旅就到此结束了。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参观大家对包公廉洁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最后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次相会。谢谢大家!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十四
包公墓园原在合肥市东郊15公里处的大兴集。该墓始建于公元1063年,即宋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199年即南宋庆元五年重修。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合肥包公墓。
导游词。
仅供大家参考。
提起包公,人们很自然就想到开封,很多人认为包公是开封人,其实包公是合肥东乡小包村人。因为包公铁面无私,秉公断案,故而得到人们的爱戴和赞扬。随之出现很多有关包公的评书、小说、戏剧、电视。在古代官吏的知名度,包公当推第一。
包公并不像戏曲“小包公”那样,小小年纪就中了独榜御进士,当了县令。其实包公28岁才中进士,被放到建昌当县令,当时包公父母年事已高,包公为照顾二老,请求皇上改派和县当县令,可包公父母还是不肯出来,包公依然辞官,在家侍奉父母十年,直到包公父母谢世,又服丧二年,才出来做官,这在古代也是很少见的。这样包公亡宦十年,博得了孝亲的好名声。包公先后任过天长、端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还做过三司使、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他当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大学士,所以有包龙图之称。
我是开封人,以包公的第二故乡而感到自豪。这次来合肥,绝不能漏掉瞻仰包公祠、祭奠包公墓的机会。看过古逍遥津后,向南不远,就到了包河公园,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等有关纪念建筑都围绕包河而建。包公清正廉明,很得宋仁宗赏识,宋仁宗欲把巢湖赏给他。包公坚决不要,而只要了合肥的一段护城河。因为河不同于田地房产,卖不掉也搬不走。他的后代依河而住,靠捕鱼挖藕为生。传说河中鲫鱼脊背黑亮,莲藕质嫰无丝。两者象征包公铁面无私。这段护城河后来就叫作包河了。
顺着包河岸边弯曲的小路,来到包河景区的核心建筑“清风阁”。这是1999年为纪念包公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清正廉明精神而建的。大门面开三间,屋顶四角分别饰有仙人、牛、马、羊,平台四角为四角兽。进大门主道两侧各有三根引路灯柱,由天然石料雕成。灯柱下有莲花宝座,上有花瓣灯托,方形石柱,方形灯笼,四面洞开,中间安灯,顶部为四角小亭。灯饰莲花有“廉明”的特除意义。明月亭是碑亭,在大门与清风阁的主道中间。碑文记载了设计、修建清风阁的过程。从明月亭向前十来步,便是宋代特色建筑一鱼沼飞梁,这是一种石雕十字架桥梁制式,在晋祠我曾看到过。清风阁坐西朝东,高42米,共九层。一楼为“耿光让日月厅”,厅内置有一幅《清风赞》的大型椴木浮雕。中心为包公像,两侧是《运粮戍边》、《西办盐务》,背面是《回乡尽孝》、审牛舌案》、《陈州放梁》、《弹劾王魁》浮雕。其余几层都是介绍安徽及合肥的自然景观,站在最顶层,可以远观全市,近观包河,美景一览无余。
出清风阁来到包公墓园,墓园照壁有方邵武所书“包孝肃公墓园”。过神门,神道两侧有一对望柱,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石翁仲。享堂有包公神龛,供后人祭拜。堂内悬匾三块,依次为刘海粟题“正气凛然”、刘炳森题“为政者师”、赵朴初题“清正廉明”。享堂还后是包公墓冢,墓前有石香炉一座、石烛台一对,称为三供。墓前石碑上刻有“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之墓”。顺墓道可下到包公墓室参观,墓道两旁有“二十四孝图”,墓室内有包公墓志铭,包公遗骨安放在金丝楠木棺内。
包公墓原来并不在这里。嘉佑七年(1062年)五月乙未,包公正在朝里处理公事的时候,突然得病退朝回家,宋仁宗专门派宦官去赏赐良药。但包公已病入膏肓,于庚午日去世。噩耗传出,整个京城处在悲痛之中。京师吏民,莫不感伤,纷纷赴包家祭奠,无不痛哭流涕。宋仁宗也亲自去包家祭奠,并下旨让包公的女婿扶灵柩回合肥择地修墓。墓地选在合肥东郊大兴集,后来包公夫人、两个儿子儿媳也葬于包公墓附近。令人想不到的是,一生清廉的包公,他的墓地多灾多难,屡遭洗劫。包公死后70多年,金兵铲平了包公高大的土堆,打开了5米深的地宫,盗走了所有珍贵的随葬品,并把墓志铭砸成数块,只有棺材和遗骨幸存下来。十年动乱中,包公墓又一次遭到破坏。墓顶封土被铲掉,条石地宫被撤除,庞然大冢包公墓成了烂泥坑。后来这块地皮又被钢厂征用,包公的34世孙包遵元和35世孙包先正,用小木箱收敛了包公及夫人儿孙的遗骨,趁夜偷偷运到肥东县文集乡大包村,葬于大包村和小包村的龙山荒冢之中。他们担心走漏风声,一切都在暗中进行,所以埋葬十分仓促。1985年,重建包公墓,墓园就选在包河公园东南岸的苍松翠柏之中,按照宋墓形制,以墓志记载为依据,用二品官的规格建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包公墓。
在包河中有一个幽静的小岛,叫香花墩,包公小时在那里读书,包公祠就建在那里。包公祠建于明代,太平天国运动中两度遭破坏。光绪八年(1882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母亲丁忧,回合肥住了三个月,目睹包公祠残墙碎瓦,决意捐资重建,第二年建成,李鸿章撰写了《重修包公祠碑记》,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包公祠。祠前有一座粉白影壁,上书“包孝肃祠”四个大字。祠堂大门前一对石狮威风凛凛雄踞两旁,朱红的门扇上有“忠贤将相,道德人家”的门联。祠内有正殿五间,大殿正中有包公铜像,面南端坐。横梁上高悬李鸿章手书“色正芒寒”金字匾额,衬得包公更加正气凛然。祠堂西间有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象征包公执法严峻,不畏权贵。祠堂东侧有一古井,井上有一凉亭,并有“廉泉”二字匾额悬挂亭檐下。井水清澈,四时不竭。据说一天一个姓臧的知府信步至此,闻听廉泉水清冽甘甜,时置盛夏,便叫随从打水解渴。谁知一口水下肚,臧知府便感头痛不止,肚疼难忍。后来一了解,原来臧知府乃是一个贪官。后来一个叫李国衡的举人游览至此,也乘兴饮了廉泉之水,只觉口中甘甜,并无不适之感。于是就写了《井亭记》一文,文中说:“廉泉之水,廉者饮而可润肠解渴,贪者饮而可致头痛。从此廉泉可辨清廉和贪腐的传说就传开了。直到今天,仍然是人们乐道不止的一个话题。
包公园,历史悠久,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总面积7266(市区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区127。94)万。市内道路广阔,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是全省经济、科教、文化、信息、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全国甲等开放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高级院校。高科技工业园、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等蜚声中外。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不一。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淝。”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东淝河,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淝,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市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位置,常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秦、汉在此设郡县,明、清为庐州府治,时为安徽省省会,如今已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业都会。
合肥素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名,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本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环城公园总长约达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阂,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近年来,合肥经济突飞猛进,城建日新月异,五里飞虹东西飞架,庐州灯火流光溢彩。高新技巧开发区、经济技巧开发区、龙岗工业区等镶嵌周边。淝水穿城而过,环城公园似翡翠项链;逍遥古津、包河秀色、瑶海公园等如珍珠散落其间;蜀山春晓、包公墓园、教弩梵钟、吴王遗踪,徜徉其间,吊古论今,让人留恋忘返。
合肥的名胜古迹甚多。从前有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八处,统称“庐阳八景”。其中巢湖夜月,四顶朝霞等景,现已不属合肥市;镇淮角韵等景,因天长日久,物换星移,已荡然无存,成为历史陈迹。现在的名胜古迹以教弩台,明教寺,逍遥津,包公祠等最为著名。
合肥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名人辈出,星转斗移,改造开放给合肥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今,合肥市正以科学城、工业城、园林城、卫生城的崭新姿态。
到了合肥,可以不去三孝口,四牌楼,也可以不逛长江路、淮河路,但是不可以不去包拯墓。
关于包拯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是正义的化身和弱势者的的保护神。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包公”。
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让许多人误以为包公是河南开封人。其实,包公在开封为官才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都在合肥。包拯一生六十余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合肥这片土地上度过,他在这里出生、成长、读书、守孝,留下了许多遗迹,千载高风,引人凭吊、咏叹。
包公出生于肥东县的解集乡小包村。至今,该村仍留有包氏宗祠、衣胞冢、包公井、放牛岗、凤凰山、十三墩、荷花池等许多和包公有关的遗迹。
包公墓园原在合肥市东郊15公里处的大兴集。该墓始建于公元1063年,即宋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199年即南宋庆元五年重修。重修后的墓道祭享有堂,墓道有门,植以松桧,缭以围墙,规模甚大,成为泸州一大名胜。
现在,包公墓已迁移到合肥市城南包河南畔,全称为“包孝肃公墓园”,占地面积3公顷,园内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墓园南临芜湖路,北近包河边。墓园外有神墙围护,内有神道贯通。园区规模宏大,建筑古朴典雅,满园苍松翠柏,地势起落有致,与相距不远的包公祠和相邻的清风阁遥相辉映。
该墓园于1985年10月破土,1987年9月竣工,完全是按宋代《营造法式》建造而成。历时近两年。
进入墓园大门,一方高大的壁照首先映入眼中,上刻有“包孝肃公墓园”六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该字乃是著名书法家方绍武所写。这方照壁乃是安徽目前最大的照壁。
一条神道穿过神门,直通享室,神道二旁乃是石人石马等石刻群。神门后是享堂,享堂中央高支神龛,放置着包拯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设有香台,供瞻仰、祭祀者进香叩拜。这里是后人祭拜包拯的地方。
享堂之后是包拯的坟墓,石龟背驮墓碑,碑上刻着“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之墓”。看来包拯官阶最高为枢密副使,相当于国务院副。
包公墓绿树围护,青草覆盖,显得肃穆、威严。
我是在《七侠五义》、《小五义》等武侠小说中知道包公的,乌盆鸣冤,齐天庙遇李娘娘等故事伴着我走过了童年的时光。如今,站在包公墓前,一桩桩有关于包公的故事、传说纷纷涌上心头,敬畏之情油然而起。
在包公墓园内除了包公墓以外,还有附葬区和包拯墓室。附葬区有包拯的夫人董氏及嫡系子包繶和其孙墓葬,共五座。包拯墓室位于墓冢正下方,包拯遗骨就安放在金丝楠木棺具内。墓前置包拯墓铭,铭文石刻三千二佰余字,乃是其同僚吴奎所撰写。墓道进口朝北,自北向南再往东弯就是墓室。
墓道二侧石壁上刻有宋代石刻拓片“二十四孝图”和“接迎图”,一位年轻的讲解员口齿清楚,态度和蔼,举止大方,对其讲解的内容十分熟悉,有问必答,并在其中插入一些传说和历史掌故,娓娓道来,游者听来十分满意。
包拯为何被谥为孝肃?据讲解员解释,孝为孝敬父母。包拯在29岁中进士,但因母年迈而供养母亲,至母亡又守孝三年才出门做官,此时已39岁。而肃的意思是忠直无畏,孝肃则为忠孝二全的意思。
安放包拯遗骨的棺木乃是用金丝楠木制成,据说甚为珍贵。当时工作人员听说福建有该木,就派员前往福建寻找。福建某山林承包者闻说迁移包拯墓需该木,就不顾年老体弱,带领子孙山上伐木,并免费赠送给墓园,结果仅用了九百多元钱就制成了棺木。恰巧,该承包者也是姓包,一时传为佳话。
出包拯墓向西就到包公祠。包祠始建于1066年,但也屡建屡毁,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曾一度毁于战火。晚清其间,合肥另一位名人李鸿章捐资2800两白银重建包公祠,如今的祠堂建筑就是由李鸿章当年修建的。因此在合肥流传了这么一句佳话:“包家祠堂李家修”。
包公祠位于包河公园的香花墩上,坐北朝南,虽不是很大,但四面环水,风景秀丽,徜徉其间,另有一种风味。包公祠四周由运河围绕,为包公祠的护“祠”河,称为包河。
包公祠主殿内放置包拯铜像一座,略清瘦,长须,并不象人们想象中那样油黑锃亮,额有月牙。据说,生活中的包公是“面目清秀,白脸长须”。
写着“色正芒寒”的楹匾悬置在包拯铜像的正上方。左侧放置着御赐的龙头、虎头、狗头等三口铡刀,当然这些铡刀只是重修包公祠时的仿造品而已。
包公祠左边是徊廊和水榭,右边有一口“廉泉井”,据说若贪官污吏或为人心术不正者,若饮用廉泉井之水,将上吐下泄。后人为了保护廉泉井,在廉泉井处盖了一座八角亭,名曰廉泉亭。我往井里看了看,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但也不敢取而饮之。万一不干不净,上吐下泻事小,被人以为心术不正事大。
据说,在于宁波的包氏一脉,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船王包玉刚。他们留存下来的家谱和埋在包公墓的家谱一字不差。原因是包氏这支血脉的祖先,当年被任命到浙江去做官,后来南宋灭亡。这些人沦为百姓,以商为主,不仅躲过了这场恶运,就连家谱也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浙江出土的家谱和包公墓里的家谱,可以说是1020xx年来发生的家谱流传奇迹。
人们歌颂包拯的铁面无私,乃是对正义和公平的一种企盼。也是弱势者的美好愿望,希望有不畏权贵者为民做主,抑制豪强,还百姓以公道。
包公祠导游词讲解篇十五
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园区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导游要做好景点的。
解说词。
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合肥包公园。
导游词。
仅供大家参考。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合肥著名景点——包公园,现在就请大家一起随我去看看吧!
在参观包公园之前,我首先为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包公。包公,名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府人,是真宗仁宗的两朝名臣。公元999年,包拯出生于合肥小包村,28岁时考取进士,但是包拯却一度放弃了做官的机会。他认为:一个人在世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敬孝,那出仕为官,又谈何对朝廷尽忠呢?于是包拯遵循着“父母在,子不远游”的古训,在家尽孝十年,直至38岁才出任天长知县,后官至宋枢密副使。由于包拯为人以孝字当先,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所以包拯去世后,宋仁宗赐予他“孝肃”这个谥号,后人尊称其为包公——包青天。
现在我们便已经来到了包公文化园的第一站——包公祠了。大家眼前所见到的这座包公祠是合肥的另外一位名人李鸿章与1882年时出资重新修建的;所以在老合肥的口中又有着“包家祠堂,李家修”的说法。走进包公祠,我们首先看到在正堂大门上书有“忠贤将相,道德名家”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也是对包公一生的真实写照。进入正堂,空气中飘逸着缕缕青烟,包公坐像便端坐其中,在“色正芒寒”四个大字的映存之下包公坐像更显威严。在正堂中还有一副据说是和包公真人一比一的石浮雕像,从这幅雕像上我们不难看出,包公是一位身高大约一米六的文儒书生,而且相貌丑陋,长着一副鬼见了都怕的阴阳脸,但是包公那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早已深深地映入了百姓的心中,所以戏剧舞台上包公都是身材魁梧,黑面长髯的形象。
参观了包公祠,再请大家随我前往包孝肃公墓园去看一看吧。进入墓园,我们穿过阙门、神门、我们便走在了神道上,在神道两侧分列了望柱、石羊、石虎、石人,神道的尽头就是包公神主所安放的享堂了。在享堂的正后方,有一座宋代方上式的墓冢,冢前有一碑,上刻“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包公的遗骨便安放于此。包公不仅在中国被世人敬仰,称为“为政者之师”;在东亚、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包公更被尊为神明;在韩国,有两位中国名人备受推崇:一是孔子,二便是包公。
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庖河区芜湖路。园区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全园以最权威、最翔实的历史资料陈列、文物展示和蜡像向世人展现这位生于斯、长于斯、坐镇开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爱民如子、清正廉明、不畏权贵、执法不阿、铁面无私的人格魅力。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在包河公园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了包公文化园,简称"包公园",除包公祠、包公墓外,还新建了青天阁、包公纪念馆、功德广场、水面喷泉等。
整个风景区庄严肃穆,环境优美;湖面波光涟漪,游艇荡漾;两岸垂柳婆娑,嘉木葱茏,是人们拜谒先贤、观赏游览的好去处。包河公园因为包公祠、包公墓和清风阁而闻名。
相传包河的藕是无丝的,不过,包河由于水污染,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藕了。包河公园为环城公园中历史文化景观的代表,属于环城公园中重要的一段,面积30.5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其南部地势基本平坦,北部因拆毁原城而成,故由水滨至环城南路呈坡状地势分布。
包公园景区内建有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包河沿岸绿柳成行、蒲荷万柄,包河中间碧波荡漾之中,有一狭长小岛,刀上绿树繁茂成荫,花木齐争斗艳,在一片竹树荫之中,隐现着一座白墙青瓦、纯朴典雅的古式建筑,就是合肥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的--包孝肃公祠。包公,名拯,字希仁(999-1062),北宋名臣,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五年(1020xx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知县。
因其双亲年高体弱,需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视事。父母谢世后,才出任长县知县。嗣后,包拯任端州(今肇庆)知郡事,《宋史·包公传》中称其"颇有善政",三年后得到升迁,后历任监察御使、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瀛州、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开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而卒,追赠礼部尚书。包公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在包公幼年读书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公祠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置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两边厢房陈列着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家训》及包氏家谱等展品。祠东六角亭有井一口,传说贪官污吏喝了井水头痛难忍,故名"廉泉"。包河东南占地3公顷的松柏丛中,是包公及其夫人、子孙的墓园。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包拯吧,他可是个铁面无私、清正廉明的官员,许多动画片、电视剧都表现过他。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便来到他的故乡——合肥去游览,感受他的特殊魅力。
到了合肥,我一定要去包河公园看一看。走进包河公园,迎面便碰到由导游带领的一群游人。导游在向游人介绍:“我们正前方这条河,叫包河,共十五公顷水面。水中的鱼,背部颜色较黑,叫‘铁面鱼’;水中的藕,据说切开拉不出丝,称‘无私藕’。这些合起来叫‘铁面无私’。这条河生动地诠释了包拯的性格和品质。”我也在旁边听了导游的介绍,使我了解了这些知识,也使我进一步明白“包青天”精神对后人的重大影响。
那些人走后,我们继续向前走。我看见一个大门上悬挂的一块匾,上面写着“包孝肃公祠”。开始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听了妈妈的解释,我才知道,“孝肃”是包拯去世后人们对他的尊称。走进公祠,一座金灿灿的包拯大铜像矗立在厅堂的正中,两边还站立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在最左边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既阴森,又庄重。人们纷纷在这里合影留念。另外,在塑像上面还悬挂着五个匾,,分别题词为“广阳正气”、“色正芒寒”、“千秋遗直”、“公正清廉”、“清风亮节”,它们生动赞美了包拯的人格和情操。
接着,我们还去了“廉泉”、“流芳亭”、“回澜轩”、“清风阁”。站在“清风阁”上眺望远处的景致真好。
对了,我们还去了“包公墓”。走进墓室,一股凉气扑面而来。在两侧各砌有一面石壁,石壁上绘有二十四孝故事,我印象特别深的有《卧冰求鲤》、《哭竹生笋》、《怀橘遗亲》,它们都在阐释“孝”的含义,同时赞扬包拯是一个孝顺亲人、长辈的典范。墓室头顶上有一扇玻璃门,里面有包拯的棺木和遗物,许多人都来瞻仰。看着包拯留下的生前遗迹,我们更是怀念这位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游览了包河公园,我想到,我们都要学习包拯做一个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