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汇总2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一
1、彩带若干,不同长短品种的笔若干
2、彩带小棒若干
一、幼儿尝试
2、将手中不同长短品种的笔按老师的要求找出:
(1)最长,最短(师:可是这些礼物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来给他分分类吧)
(2)同样长的那几根(师:小朋友们数数一样长的有几根呀)
(3)小结:着重说明比的方法,要两端对齐了再比
(师:我们在比的时候呀,要两端对齐了再比,就是两只笔的端头对齐比)
3、请幼儿再比一次,然后将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样长,我们把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二、师演示讲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长短分类
2、两根彩带比长短是不是一样长,谁最长,谁最短
3、用彩带扎礼物
三、游戏
2、找朋友:比比谁的手指长(一样名称的手指叠一块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二
1、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教具: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水果、蔬菜图片若干。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听音乐坐好,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形状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
4.幼儿操作。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5.复习巩固。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结束部分:教师奖评小结,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二次分类的理解让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幼儿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我不断地尝试、变换多种活动方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更喜欢上数学课。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三
1、感知8以内的数。
2、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正确点数8以内的事物。
3、在活动过程中,能听清楚要求进行操作和游戏活动。
1、方向盘,反面有颜色和排列方法不同的点卡,投影仪。
2、操作卡,一面有六层,每层有数目和排列方法不同的帽子。另一面有一个“车库”里面有两种颜色,大小不同,数目不同的汽车。数字卡片。
一、开始活动。
1、游戏:开汽车。
有一家帽子店开张了,我们开着汽车去参观一下。这是什么?(方向盘),开汽车要注意交通安全,老师做交通警察,拍三下铃鼓表示绿灯,拍四下铃鼓表示红灯。
2、你的方向盘上有什么?(点子卡),请你数数你的方向盘上有几个点子。请你将你的汽车停到停车位上。
二、基本活动。
1、帽子柜有许多帽子,(出示操作卡)帽子柜有几层,管理员不知道每一层有几顶帽子,请你们帮助他,数一数每层楼有几顶,送给它一个数字宝宝。
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讲评幼儿操作方法。
谁愿意介绍你的作品?1)、2排,从左往右数,数了一排又一排。2)、2堆,先数一堆,再数一堆。3)、1排,从左往右数。4)一堆。5)、圆圈,请小手指帮忙,将第一个数的用手指按住它。6)、重叠,被挡住的半辆车也要数。
4、再用刚才的方法数一数,和刚才的答案是否一样?(幼儿再次操作)。
三、出示操作卡,这里有什么帽子?(红色和绿色且大小不同的帽子,)请你数一数,红色的帽子有几顶,绿色的帽子有几顶?大的、小的有几顶,请你根据标记送给它一个数字宝宝。
幼儿操作。
四、结束活动。开汽车到外面去玩一玩。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四
1.学习按一定特征给物体多次分类并统计、记录。
2.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1.两种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类记录卡。
2.音乐《找朋友》。
3.幼儿学习资源3第20页。
1.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幼儿操作模切卡片,将树叶抠下,仔细观察,讨论这些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这些树叶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清幼儿给树叶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3.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1)请2~3名幼儿给大家讲讲是怎么分类的,分的结果如何。鼓励幼儿大胆连贯讲述,并进行集体验证。
(2)引导幼儿知道同样的树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3第20页,分类并记录,相互交流分类的方法及结果。
5.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2)游戏可进行3次,教师提醒幼儿按衣着、性别、头发等特征来找好朋友。
1.关注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如家庭中橱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种物品的摆放等。
2.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分类收整玩具和材料。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五
1、学习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感知同事物中的不同数量关系。
2、能大积极参加操作活动,大胆分享自己的操作发现。
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发展幼儿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并尝试按自己发现的特征进行分类。能尝试分析和标出物体的各项特征。
1、纽扣、积木,苹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以小天使来到班上送礼物,寻找最幸运小朋友引题。
(1) 引: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小客人吧!(展示课件小天使)
(2) 幼儿拿出小天使送的图形抽奖券(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形),互相交流、比较自己拿到的图形奖券。
1、集体活动
(1) 教师请5位幼儿站成一排(有三位男的,二位女的;有扎辫子的,不扎辫子的等等)
(2) 提问:“老师请了几位小朋友?”
“谁能把五位小朋友分成两队,分好后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分的?”
(如:“我按男女不同来分,把他们分成两队,5位小朋友里面偶3位男孩子,两位女孩子。”)
2、小组活动
交代操作规则:
(1)请小朋友先数一数你桌上有多少纽扣(积木、苹果卡片),然后把总数记下来。
(3)看着特征标记,用数字把它们的不同记录下来。
3、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刚才的操作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六
活动设计意图:
成人很容易通过视、听去认知某一事件或抽象概念,但对幼儿而言,除了眼、耳之外,还必须借助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知觉,亲自操作、尝试、摸索,得到具体经验才有意义。幼儿的学习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努力与用心,为了引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与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游戏,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数学中的分类,即是能把相同属性的东西规定在一起。分类可以是单一标准的,如"那些是红色的。";分类也可以是多重标准的,如"请找出戴帽子、穿裙子的女孩子",就需要符合三种标准。耕具大班幼儿年龄认知阶段特点,我们特别设计了《三层分类》这一活动,引导幼儿能按照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层次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
1.练习按三重条件分类,并计数出总数。
2.发展幼儿视觉辨识的能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8个形状板(4个红色,4个蓝色。其中红色圆形大小各一;红色方形大小各一;蓝色圆形大小各一;蓝色方形大小各一。);2.相同规律小鱼卡片10张。
3.分组材料:a: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14页;b:形状卡片若干组以及记录纸;c:插塑玩具若干组以及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主题。
游戏:"变装大风吹"。
教师当主持人,幼儿围成大圈坐下来,玩"变装大风吹"游戏。
主持人:大风吹!
幼儿:吹什么?
主持人:吹穿着红毛衣、扎了个辫子的小姑娘。
请幼儿听到指令后,分辨自己是否三个条件都具备,如果是,就和主持人换位子,接下来由刚才换位子的小朋友当主持人,要想出3个条件的指令继续游戏。
二、单标准分类。
教师将准备的8个形状板散放于磁性黑板上,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请幼儿将这些形状分类。当幼儿分完一种后,引导其他幼儿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按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分类。),并请幼儿逐一演示。
请幼儿描述自己的分类方法和步骤。
三、"小猫分鱼"。
将小鱼卡片散放于磁性黑板上。请幼儿听清楚老师的指令,按指令给小鱼分类。
(按形状、位置、颜色三层分类。)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示范记录。(此环节的三重特征中与上一环节略有不同,按大小换成按位置分类,是本环节的难点,教师引导幼儿做明确的分类记录,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层次分类。)四、帮助幼儿积累具体操作经验后,请幼儿分组操作。
分组活动:a组:幼儿用书第14页操作,分小鸟。
b组:每人一份形状卡片,练习三重特征分类,并作记录。
c组:每人一份插塑玩具,练习按不同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并作出记录。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七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树叶图片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三角形、圆若干。
1.出示图片——小白兔、小花猫、小喜鹊、小山羊、啄木鸟、大老虎、大狮子、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小动物们都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小组讨论分法。
4.找幼儿试着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有的小朋友说“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啄木鸟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一间屋,他们都会游泳”……小朋友们替小动物分好房子,小动物们都休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轻松下吧!
三、游戏——图形宝宝游戏要求:幼儿进行比赛,图形宝宝组合的船,分的又快又对获胜,可以获得小红星。(课件展示)按形状分类并统计按颜色分类并统计四、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来帮老师一个忙好吗?
让幼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图片让幼儿按自己所想动手分类并计数。
2.让幼儿说出分类理由。
3.师总结:我们应该按照形状,颜色,事物的性质来分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啊!老师决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操场做游戏,小朋友们听老师的口令,男孩站一队、女孩站一队,我们一起排着队去做游戏。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开始教师就把东西乱七八糟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即不美观、又不卫生,这样孩子们就产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当中要按秩序有条有理,物品要按分类的摆放收拾。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八
1、练习按三重条件分类,并计数出总数。
2、尝试自己出题考别人。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重点:
难点:
尝试自己出题考别人。
教具:8个大小不同的红、蓝色园、方片。
学具:我的数学,附加题材料,笔。
1、集体活动。
将准备的8个形状板散放在桌面上。
--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请一名幼儿示范操作,将图形分类。
2、小组活动。
请幼儿说一说还有什么分类方法。
请幼儿描述自己的分类方法和步骤。
第一、二、三组:按指令给形状板分类。
第四、五、六组:附加题作业。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开始教师就把东西乱七八糟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即不美观、又不卫生,这样孩子们就产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当中要按秩序有条有理,物品要按分类的摆放收拾。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九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序的规律,有序地操作,并大胆记录。
2、体验和同伴合作完成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海底总动员》,轻音乐,动物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这里是美丽的海底世界,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海底世界游一游、玩一玩吧!(听音乐学小鱼游)。
二、感知abbabb的规律,动手操作。
1、小丑鱼和蓝藻鱼有几条?它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呢?
总结:它们是按照: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一条蓝藻鱼,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一条蓝藻鱼……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3、集体讨论:出示小丑鱼、蓝藻鱼的标记,幼儿操作,按规律排队。
4、提升经验,总结方法。
三、感知abcabc的规律,幼儿合作完成操作。
1、出示范例,幼儿讨论。
小丑鱼、蓝藻鱼、海星开始玩排队游戏啦!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2、接下来是谁呢?你为什么这样排呢?
总结:原来可以有很多种规律来排队,每次排队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样。
四、实践操作,提升经验。
1、讲解操作要求--请你们两两合作动脑筋找出操作板上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接着排下去。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先完成的孩子讲述规律。
3、展示操作板,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
1。论:怎样分让他们看上去整齐、方便又容易取放。
2.出示苹果图片,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
(1)幼儿自由操作。
(2)个别幼儿示范。
3。引导幼儿在原来分类物品的基础上,观察按物品的另一特征分类进行二级分类。
(1)师:你们看一看分好的苹果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继续分一分。
二、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练习,进一步探索物品的分类标准。
1.师:小朋友帮助小兔分好了苹果,小兔很高兴。小兔的商店里还有许多商品,要请小朋友们继续帮忙整理。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想一想按什么标准摆放衣服、手套、杯子、碗等物品,想好了就试着分分看。
2.幼儿自选操作材料中的一种物品的卡片(如衣服、手套等)按物品的特征分类,
3.展示幼儿操作记录结果,交流、分享、讨论。
三、进一步迁移经验:游戏——《大风吹》。
1.小兔的商店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整理得整齐有序,可以开业了。小兔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邀请小朋友一块儿做游戏。
2.游戏开始了:
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男生、女生快分开;
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戴帽子的男生手拉手,戴花环的男生快蹲下;吹戴头饰的女生手拉手,戴花环的女生快蹲下。
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黄色帽子和红色帽子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头饰和黄色头饰的女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女生快分开。
四、小结、延伸。
幼儿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整理问题,都可以用层级分类的知识来解决,这一方法可以带给我们许多便捷和好处,让幼儿养成做事有序的好习惯。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一
1、引导幼儿交流调查结果,初步了解简单的分类统计方法。
(1)相互介绍自己家的家具,说出分类记录方法。
(2)展示幼儿有代表性的记录,如:图画记录、图画加数字记录等。
2、引导幼儿分组开展分类游戏,尝试按物体的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提问:筐子里有什么?它们不喜欢这样乱放在一起,应该怎样给它们分类?
(1)引导幼儿分小组观察探索,商讨分类方法。
引导幼儿先按吃的、用的进行分组,分完后观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
类的理由。
(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二次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并交流、分享记录,教师进行引导,提升幼儿经验。
3、引导幼儿收拾整理建构区,学习按照物品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1)提出活动任务:建构区的积木乱了,请小朋友们按照积木的形状和大小把它们整理好。
幼儿分组讨论,协商分工,分配任务,确定每组整理哪种积木。例如:整理圆柱形,按照大小分开摆放;二组整理三角形;三组整理长条形。
(2)幼儿分组整理,结束后由小组代表交流自己小组的整理情况。表扬、鼓励幼儿,要求幼儿坚持整理建构区,保持建构区整洁。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二
层级分类,重点是能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因是大班上期,前段时间才学二位分类。所以这次是初步的层级分类。首先我以“小兔开百货商店帮忙整理物理”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接着让幼儿尝试将苹果分类,引导幼儿思考要按什么特征分才能分的整齐又有序。这一环节激发了幼儿思考。印学过二位分类,这一环幼儿都能按物品的特征分类,比如:有按大小分,有按颜色分。从孩子的回答中可见孩子们掌握得不错,在幼儿也有的基础上,我启发幼儿在原来分类物品的基础上,观察苹果还有什么特征,幼儿都很认真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都能将物品进行二级分类。在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时,发现下面的小朋友也在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吵闹,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及时停了下来,并告诉幼儿要尊重别人,想回答问题应该举手,这时孩子们才安静了下来。接下来是孩子们的分组操作了,在操作前我提出要求,并引幼儿多想想,分完在找找物品中的另一种特征,还可以怎么分,比比谁分的方法多,这一环节为了让幼儿等下的操作更顺利,由于准备了较丰富的操作材料,幼儿操作这一环节幼儿很感兴趣,从呈现的操作结果来看,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最后是用游戏“大风吹”来巩固练习,孩子们很兴奋,但场地较小,看上显得较拥挤。本次活动自己对幼儿的关注不够,在整个活动后,面对这次的问题,我进行了一次较深刻的反思。我想我应该尽量关注全体幼儿,同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多考虑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多设想问题,多猜猜可能出现的状况,这样才能做到及时的预防。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三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长期的中发现:已渐渐不满足于以传授为主的模式、不满足于教具与学具的操作、不满足于学习10以内的数、不满足于有章有节地学习数学、不满足于在活动室内学习数学等等,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调动不高。《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为“以幼儿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四
1、引导幼儿在帮算式宝宝搬家的过程中,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进行分类。
2、能迅速准确地进行8以内加减运算。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具:算式卡片(8以内加减算式卡)分类图一张
学具:分类图、加减算卡、看标记写算式的小鸡图
一、学习游戏:
1、碰球(7、8)
2、开火车(8以内的加减)
二、帮算式宝宝搬家中学习按两个特征分类
1、算式宝宝要搬家了,他们想请小朋友一起去帮忙。有那些算式宝宝要搬家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分类图读一读)这些加法、减法算式宝宝应从哪条路上走呢?(引导幼儿讲出按运算符号走)那这些算式宝宝的新家在几号楼呢?(引导幼儿讲出按得数找家)
2、教师先示范,然后请部分幼儿练习按两个特征分类,随机引导、纠错。
三、练习活动:
1、帮算式宝宝搬家
2、看标记写算式(小鸡图)
四、讲评活动:出示个别幼儿的小鸡图,集体检查,然后带标记读算式、去标记读算式。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五
在前一次的活动《二次分类》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很乐意按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进行分类。熟悉,的孩子问我:“丁老师,能不能再往下分啦?”我说:“可以!…“那我们玩吧!”于是,我很快便设计出了《三次分类》的数学活动。
2、尝试独立探索新游戏的'玩法。
3、继续巩固良好的游戏常规。
1、三次分类游戏的学具:小动物图片8张、题板、小筐1份),示范学具一套。
2、循环游戏材料:二次分类,找影子,数立方体,10以内组成作业单,填算式,藏宝,看钟面填数字。
1、复习游戏。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到50、两个两个数到50、五个数到100。
(2)打电话(顺数倒数):教师:“叮铃铃,12345”,幼儿:“叮铃铃321”……(可请幼儿出题)。
(3)碰球游戏(10以内):集体一小组一个别。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我们班来了很多小动物,你们知道是(出示范例,小猴子。)。
(2)介绍游戏情景,幼儿动脑筋初步解决问题。教师:有些小是得很伤心,因为找不着家了,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反复讨论如何送小猴子回到自己家。(学会看标记)。
(3)讲解游戏的步骤:每只小猴子都有自己的家,但它应该各自回家呢?就要仔细看标记,进行三次分类,最后才能送它们回自己的家。
(4)幼儿尝试一次分类:先看哭脸、笑脸猴子标记,请幼儿上前分类。
(5)二次分类:看长尾巴、短尾巴标记,请幼儿针对哭脸猴子进行分类。
(6)三次分类:看大、小标记,请幼儿只为哭脸长尾巴猴子分,有两只猴子顺利到家)。
(7)介绍新游戏。教师:还有猴子没回到家呢,别着急,这就是今天的新游戏《三次分类》。循环游戏时,每个小朋友都要玩,把每只猴子都送回家。
(8)介绍其他组游戏。教师:另外还有6组游戏,都是我们玩。放在第八组的游戏是从末玩过的,如果你七组游戏都玩好可以去第八组,动脑筋想想怎么玩,然后试一试。
(钟面有1数字,把缺少的数字填上。)。
第一组:二次分类;第二组:找影子;第三组:数立方体;
第四组:数的组成;第五组:填算式;第六组:三次分类;
第七组:藏宝;第八组:看钟面填数字。
(1)针对游戏中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和鼓励幼儿。
(2)小结第八组情况。举手表决有多少人玩过,请个别幼儿{说玩法。(如有对的,表扬幼儿;如没有,则下次公布正确玩法。)。
把这个新授活动设计游戏的形式,请幼儿选择正确的路送葫子回家,形象生动、情节有趣,深得幼儿的喜爱。示范讲解时,并且把所有猴子都送回家,那样幼儿对后面的活动就没多大兴趣了恰恰相反,只送了两只猴子回家,但所有的标记都会看了,后面之间活动,幼儿会认为自己的使命未完成,依然兴致很高。实践证明幼儿快速接受了新游戏,玩的正确率很高,达到教学目标。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六
1、引导幼儿找出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逐级分类。
2、引导幼儿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幼儿从不同特征、范围进行分类。
多媒体课件一套、多媒体学件人手一份
一、集体活动:
1、师:在森林里,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造了三幢小洋房。小动物们知道了都想搬进去住。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幼儿讲述)有狐狸、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猫头鹰、小喜鹊、小山羊、小松鼠、大老虎、小猴子、小麻雀、百灵鸟、小蜻蜓、大象......
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狮子大王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讨论方法,教师在电脑上演示。
4、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二、分散活动:(二次分类)
1、师: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后,觉得不舒服。它们请狮王再为它们造房子。这一次狮王为每一间小洋房造两间小房子,请小洋房里动物搬到两间小房子里去。幼儿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
我们发现只要找到动物的一个特征就可以将它们分开来。
三、幼儿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狮王再请你们帮它一个忙。兔妈妈生了许多小兔子,长得差不多分也分不清,请你们分一下,一样的放在一起。
2、幼儿电脑上操作。
3、幼儿自由交流分法。
兔子长得都差不多,但是有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这是按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眼睛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耳朵长短分;有的按兔子的体重分......
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拉近了师生距离。孩子们乐于参与课堂游戏,喜欢听老师指挥。达到了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孩子们始终在我创设的具体环节之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有充分的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七
设计意图:
交集对于幼儿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对于我也是很有挑战的一个内容,印象中这好像是中学数学的内容,之所以会选择这节活动,是因为我认为经过精心设计教案,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幼儿是可以初步理解交集的。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幼儿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思维特点。
活动目标:
1、体验交集处的物品具有两个集合的特征,并会依据物品特征进行摆放。
2、能运用交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
活动准备:
1、两个空心的大圆圈。
2、幼儿人手一个图形(红色的各类图形,不同颜色的圆形)。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4、各类饮料(橙汁),各种橙味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图形找家。
1、活动前教师随机给幼儿一人一种图形,贴在胸口。
2、教师出示两个空心的大圆,告诉幼儿分别是圆形的家和红色图形的家。
3、引导幼儿把身上的图形送回家。
4、提出疑问:红色的圆形该住在哪儿?
6、方法:把两个圆重合一部分,这是两个圆的交集,也就是红色圆形的家。
7、教师出示一组图形,请幼儿把它们送回家。
8、教师小结:交集中的物品具有两个圆圈中物品的特征。
二、分苹果。
1、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并简单介绍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
3、集体交流。
三、帮助弟弟妹妹。
1、设置情境,引导幼儿运用交集的知识解决问题。
2、情境一:中班的弟弟妹妹要去春游,帮忙选食物。
中一班喜欢液体的饮料,中二班喜欢橙味的食物。教师出示视频引导幼儿选一种同时具有以上两个特征的食品。
3、情境二:帮助小班弟弟妹妹选玩具。
弟弟喜欢玩雪花片,妹妹喜欢红色的玩具。引导幼儿选一种他们都喜欢的玩具。
四、结束。
给弟弟妹妹送选出来的食品和玩具。
教学反思: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幼儿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思维特点。在本活动中我认为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课前对环节的设计思考的还不够,语言组织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上课的时候语言比较啰嗦,不够概括,使得幼儿理解不了。
2、教具的摆放不合理。
3、目标没有达成。
4、买过来的食品没有合理的利用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八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哑剧“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
4、操作练习:
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十九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四、帮助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
1、秋风吹,又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帮助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
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
3、操作后简单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五、延伸活动,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
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
设计意图:
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
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
通过送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
延伸环节让幼儿继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兴趣和激发研究愿望。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篇二十
活动目标:
1、练习按三重条件分类,并计数出总数。
2、尝试自己出题考别人。
重点:
按三重条件分类。
难点:
尝试自己出题考别人。
活动准备:
教具:8个大小不同的红、蓝色园、方片。
学具:我的数学,“屈,老师。教,案,网”附加题材料,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将准备的8个形状板散放在桌面上。
——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请一名幼儿示范操作,将图形分类。
2、小组活动。
请幼儿说一说还有什么分类方法。
请幼儿描述自己的分类方法和步骤。
第一、二、三组:按指令给形状板分类。
第四、五、六组:附加题作业。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