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读后感(汇总12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乌托邦读后感篇一
“乌托邦”一词是从希腊文ou(没有)和topo两字组合,构成一个新词,取其意为“乌有之乡”。看完《乌托邦》这本书深深地为乌托邦这个完美国家所震撼。乌托邦,如果作为一个小说中的国度存在,那它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国度,然而如果从构建未来社会的角度说,其制度的是不可行的,许多问题莫尔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事实也正是如此,乌托邦的图景虽然美好,却终究只是托马斯·莫尔的愿望。乌托邦终究是乌有之乡。
书的第一部分写作者与航海家拉斐尔的对话,他们讨论了许多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在引导读者反思现实从而引出第二部分对那个理想社会的描写。将书中第一、第二部分结合来看,其实乌托邦是作者虚构出来用以解决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托马斯·莫尔希望能通过自己对于社会的看法和设想来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来改善黑暗、混乱的社会。而莫尔为改变社会现状所构建的乌托邦终究只是他一个人的设想,它的存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许多制度还缺乏可行性,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本质上解决。
乌托邦美丽得有些虚幻,虚幻得有些不真实。这样一个丰衣足食,人人依靠劳动而获得快乐,所有财产完全公有的社会,其实有很多东西仔细想想莫尔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交代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强的空想性。乌托邦是一个极度集体主义的社会,个人几乎被消解于集体之中,从而事实上会打击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从而在事实上阻断了真正的国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目标的达成。而且因为只有在人性善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完全为社会献身。然而,人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绝对的纯粹的人性善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很难实现。莫尔在书中并没有说明这种高尚的精神感召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世俗需要,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总要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一过程就很难保证人们能够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
乌托邦读后感篇二
沉溺于美丽的乌托邦之中醉生梦死自欺欺人,抑或清醒的面对命途多舛未来迷茫的现实,乔治·奥威尔的选择是后者。
《1984》由乔治·奥威尔写于1948年,或许是战争与种族让他在颠沛流离之中清楚地体会到了人们外表美好的生活之下隐藏的巨大阴影,从而写下了与《我们》《美丽新世界》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1984》。
《1984》并不长,可它给人们带来的深深不安和思考却是长久的。人人向往的乌托邦在乔治笔下变成了一个扭曲真理的可怕社会,和乌托邦一样,书中的人们,人人劳作财产共有,可是社会并不安定,书中的“老大哥”是至高无上的领导者,老大哥无时无刻不在看着人们,而所谓“英社”是人们唯一的信仰,人们循规蹈矩的度日,并坚信着老大哥的每一句话,今天大洋国与欧亚国打仗,人们便敌视欧亚国,明天大洋国与欧亚国结盟,人们便忘了有打仗一事:老大哥永远是对的呀,大洋国与欧亚国是盟友嘛!可事实上,人们一辈子都不知道老大哥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大洋国或是欧亚国又是不是真实存在的,甚至连他们自己的存在他们都没有办法证明——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从历史中消失。而我们的男主角温斯顿便是一个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笃信老大哥的普通公民,可他的生活从三十九岁起就不普通了,那年被他当做1984年,于是书名从这里得来,他开始了写日记,在大洋国,写日记不犯法,因为这里早已没有了法律,可是温斯顿相信如果被随处都有的思想警察发现了自己在写日记那么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条,而更让他坚信自己死定的是,他在日记中写“打到老大哥”这叫做思想罪,是要死的,甚至,他开始恋爱了,这也是要死的。可是他错了,他面临的不是死亡,而是教育,在残酷的“教育”之后,他又“纯洁”了,又开始热爱英社,热爱老大哥了,并在这种热爱中走向他必然的结局——死亡。
《1984》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老大哥的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看似矛盾的话语却道出了那个荒诞社会的真正意义“与愚蠢的享乐主义的乌托邦相反,这是一个恐惧、叛卖、折磨的世界,一个践踏与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无情的社会”难道不是吗?我们的社会不也是如此的么,无休止的战争为的是所谓和平,无限制的自由最终只能换来自由的奴役,无知的人们因无知而获得暴力,可如此的和平自由与力量,真的对么?伤害别人的和平自由与力量而换来的这些,分明都是虚假的。而这或许正是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的,或者说是我从中理解到的东西。
书中最讽刺同时也是用意最深刻的莫过于“存在”这个亘古不变的哲学问题了,老大哥不存在,就连教唆人们反叛英社的“兄弟会”也是英社杜撰的,信仰不存在,眼见不为实,一切都不能信任,或许有人要说这这太过科幻,可我说:不!凡尔纳的鹦鹉螺号变成了现实,那么为什么1984不会呢?事实上,1984不正是黑暗的代名词么?一切动荡黑暗的时期都带着1984的魅影,“大清洗”“红色恐怖哪个不是?《1984》成了一本完美的科幻小说,刀刃般的文字剖析着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丑陋的内脏触目惊心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愚昧欺骗践踏。乔治·奥威尔写的分明就是那些发生的未发生的欺骗和被欺骗!
又会有人说了,现在的社会没有黑暗没有欺骗了,还需要《1984》么?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真正恐怖的不是黑暗本身,而是身处黑暗而不自知。
这个过于注重浮华的社会,若劣质的大床摔不醒你,锋利的玻璃渣割不醒你,欺骗践踏与背叛唤不醒你,就来看看《1984》好了看看那不重刺草的质朴文字是如何化为阵阵雷雨,铺天盖地的涌进你毫无波澜的心灵。正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不思考,不觉醒,那便等着和《1984》中的人们一样失去存在的意义与痕迹好了。
沉溺于美里的乌托邦之中醉生梦死自欺欺人的人们,是该醒醒了!逃离你们虚幻的乌托邦,逃离你们的1984吧!
乌托邦读后感篇三
感觉像是厚重版的《谣言》。
很像,不是,更好看。
一直觉得书之于我的意义就是学习新知,展现新世界,新观念。它办到了,我看得很hight。算是迫不及待的看完了。
就常识来说,一般认为群体较之于个人所做的决定或得出的答案相对更优异,而协商更能将多人智慧这种优势发挥。但在实验和跟踪调查中协商有时仅仅只是放大错误。
独立的个体拥有的经常是不完整的相对矛盾的信息。通过群体力量,信息得以流通,最终达到共享,即一个人拥有群体所整合的知识。在一些情况下,群体协商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假设群体内部,各自拥有各个方面的信息,即总有一个人知道正确答案。那么成员便会听从该人——不论对个人或群体而言,自信都与正确性有关。
真正的协商和推理可以纠正个体的错误,而不是灌输他们集中于最准确的群体成员的判断。由此,协商失败有两个根源:信息的影响和社会压力。如果成员彼此倾听,他们可能会顺从领导者,或者明显一致意见,因而缄默不语。作为群体性动物的人类,异者很容易因为不同而被群体排斥,从而面对社会制裁。而信息影响和社会压力对于低社会地位的成员都可能格外强大。群体强调所有人会大多数人持有的信息,而牺牲一人或少数人持有的信息,死角就是后果之一。观点相近的人聚到一起,他们通常放大他们的偏见,散播错误。
当今,媒体和互联网遍布于我们的生活,在信息超负荷的时代里,我们很容易退回自己的偏见里。博客等等的网络工具让人们更容易选择与自己意见相近的人或团体并加以关注。因此,当你看到与你相似的观点时,便在潜意识中加强,于是更加坚信在自己的正确。就如同在自身之外建立茧房,隔绝异议,而相似观点或者称之为偏见则在茧房内如同回声般来回,不断放大,最终形成更加偏激的观点。
乌托邦读后感篇四
《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乌托邦读后感1500:
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平生第一次萌生写读后感的愿望,琐事分心再上生性懒散一直迟迟没有下笔,虽时隔多日却依然萦怀在胸,此书对我的影响可见一般。
正如尼采通过学习查拉斯图拉代言,托马斯。
即使降到王道也没能打动秦孝公,最后不得已提出霸道春孝公顿时来了精神"亦步亦趋",现实如此无可奈何,在理想与实行的两难中商鞅选择降低理想以求实行,拉斐尔选择即使实行不了也不降低理想以迎合国王,他为了自由甘于平淡。
托马斯。
莫尔出身富裕家庭,喜好哲学(或是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莫尔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即使是罪犯也表现出宽容,他并没有像别的律师法官一味指责罪犯的道德品行,绝大多数人是迫于生计才挺尔走险,从社会制度来看待犯罪问题。
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贫穷是社会不公引起的,而社会不公是私有制引起的。
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药方。
这一主张却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把高尚的光环安放在他的身上我想没多少人会反对。
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离婚及其暴政而宁死不屈最终被下狱外死,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此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
因为劳动对他们就是一种娱乐,每人每天只要工作七个小时就足以丰衣足食,而别的国家之所以整天工作还吃不饱穿不暧是因为要养活很多不干活的人如贵族富豪及其仆役,还有为他们提供娱乐的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却保护别国商人的私有财产,因为他们知道金钱对他们没有意义而对别国商人却意味着一切,这和苏联的共产主义的天壤之别。
穿衣都是很简单的款式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这和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一样。
吃饭都在大食堂里吃,如果你愿意自己做饭可以去仓库领取食物自己做,一般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因为你不会做得比食堂可口,这和中国公社时代的大食堂又有很大区别。
惧和不舍违背上帝的旨意是不受上帝悦纳的,当然非本人同意他们是不会对病人实行安乐死的,而且会尽心尽力的照顾病人直至死亡,但他们并不提倡自杀,自杀如没经过议会和教士批准就得不到体面的安葬。
乌托邦实行宗教信仰自由,超脱于当时的加尔文主义,另外他们认为宗教信仰是公民道德的有力保障,一个连神都无所畏惧的人还会畏惧道德吗?乌托邦人工作之余很喜欢学习,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整理自己的花园。
乌托邦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从严审核教材,绝不允许败坏道德,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出现在教材上像荷马的史诗宣扬神的欺诈就在禁止之列,所以他们比较单纯比较容易满足,不像今天媒体到处充斥欺诈暴力堕落的内容。
乌托邦人反对战争特别是为扩张领土而战,但为了自由正义他们不怕战争,一旦开战他们会用金钱怂恿别国参战或用重金悬赏敌国国王将领的人头,再不行就花钱请雇佣军,因为比起本国人的性命金钱是毫无意义的,大有《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之意。
托马斯。
莫尔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个国家,但他宁愿相信乌托邦就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我也持这一态度,正如我们相信天堂,这有关信仰无关常识。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莫尔写的。
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
莫尔在书中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等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统地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深刻地认识到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莫尔借一位外国旅游者希斯拉德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私有制造成了种种社会罪恶,这也是他对数千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总结。
第二部分
《乌托邦》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
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财产公有,消灭私有制,消除了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这部分里,莫尔用了八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题,系统地为我们规划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
超出了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例如莫尔主张普及教育,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用本族语教学,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男女教育平权等等。
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进步的成份,为以后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养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莫尔虽然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但却未能找到理想社会取代现实社会的任何途径。
这也是以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共同的无法克服的缺陷。
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只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不可能付诸社会实践。
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空想。
以上可以看出,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尔,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将私有制历史地发展到了最高顶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予当头一棒;而且还富于天才性地为人们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
莫尔也正是以这些天才性的设想而被世人公认为西欧第一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当年的很多设想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有些至今仍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
然而,作为一位生活在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受其所处特定历史条件和他本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莫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莫尔写作《乌托邦》的目的在于规劝当时的统治者进行社会改良,他的基本立场还是维护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
《乌托邦》原作采用的是拉丁文,这便是决定了它只能在上层社会传阅,而不会对下层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与当时自下而上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首先是由莫尔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莫尔在十几年的为官生涯中,屡任王室秘书,王室请愿裁判长、枢密院顾问官、副财政长官、下议院议长、兰开斯特王国首相、大法官等要职,他始终忠心耿耿地维护现实的社会法律宗教秩序。
其次,是由于莫尔的英雄史观。
人文主义时代的思想家们几乎普遍将他们的理想建立在一种天真的、超阶级的人类理性和信仰的基础之上,期待着贤明的国君来启迪人们的理性,唤起人们高尚的信仰。
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的莫尔,也没有能够摆脱这种局限性。
这点在《乌托邦》一书中,处处可以得到印证。
莫尔将乌托邦的开国者乌托普国王视为伟大君主的典范,几乎乌托邦的所有优良习俗都是由他倡导并由后人继承下来的。
总之,莫尔笔下的乌托邦是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家。
或许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是,这是莫尔甚至于很多人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在乌托邦中的美好制度都在现实中被实现了,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希望这个世界有一天能在合理的发展下变成一个大乌托邦。
乌托邦读后感篇五
阅读后的感觉是指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和一首音乐,然后将这种感觉和启示写进一篇文章,称为阅读后的感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拉斐尔与旅行家希斯拉德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深刻地揭露了英国广大人民那个时期所受的深重苦难。在《乌托邦》一书的序言中说:“莫尔之所以超出同辈,直到今天还享有盛名,其作品还未丧失现实意义,恰在于其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他在书地第一部提出了这样的社会问题,第二部描写的乌托邦则是在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一个乌托邦便可使人民脱离苦难,这样的乌托邦国家是莫尔的理想,然而在别人眼里却成了空想。
时代的局限性必然造成科学的局限性,因此也造成思想的局限性。莫尔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是他忽略了生产力的重要性,因此,他成了空想主义的代表,或者,这并不是莫尔所愿见到的结果。说他是空想主义者,但是无疑他又是西欧历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空想主义者。维彼沃尔金在《乌托邦》的历史意义一文中说:“在他的思想中集中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一切矛盾,并构成一个独特的统一的思想体系。这个是大是资本主义正在诞生的时代,这时的资本主义正在冲破封建关系的重围而突飞猛进的成长起来,并以带有资本主义所特有的那些新的社会对抗的萌芽了。”
在当时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英国,英王用刑残酷,杀人如麻。“我在那儿住过几个月,在英国西部人民起义反抗英王惨遭失败后不久,起义受到镇压,杀戮很重。”在文中,莫尔借希斯里德话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这个说法的先进处在于这是第一次有人用羊吃人的比喻来批判圈地运动,这段话也被马克思在资本论讲原始积累中两次引用。
到了乌托邦的第二部分,就开始描述乌托邦——莫尔心中的理想盛世。在那里,财财产公有,人们务农为生,人口不多也不少,妻子侍候丈夫,儿女服侍父母,年轻人照顾老年人,其乐融融。想多另一城市探望朋友或是从事游览的公民可以轻易得到许可。等等。乌托邦人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给那个时代的受压迫的人们无限的向往。然而,乌托邦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现在看来并不是科学的,没有办法得到发展和循环运作。因此,乌托邦只能注定是空想主义的代表,而不能实现。但是它的历史意义不能泯灭,在空想主义时期乃至整个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有着进步意义。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莫尔写的。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等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统地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乌托邦,人们过着健康向上的生活,相互之间平等、互助、融洽、友爱。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很少人会自己单独从市场上买回食物。“乌托邦人是不允许自己的公民从事屠宰业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会逐渐消灭人性中最可贵的恻隐之心”。从这可以看出,乌托邦人是很善良淳朴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人民变成充满暴力跟杀戮的人。乌托邦人是很懂得互相尊重的,他们以侮辱丑角而感到羞耻。他们觉得人是不可能达到很完美的,只要珍惜天然的美就好了,同时,他们认为涂脂抹粉是一种很不光彩的事情。在我们今天,涂脂抹粉却是很多女性的特点,或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或是为了在交往上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有的时候也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爱惜自己的天然美的,不过,有的时候人们对于长得不太好看的人以及扮演丑角的人却无法像乌托邦人民一样怀着一种尊重,甚至在其面前表现出厌恶以及暗地给他们起外号。
在乌托邦人眼中,家庭伦理的意义重大,尊爱爱幼是永远不变的传统,他们每个家庭人数限制在16口人以内,并由父亲管理。妻子侍奉丈夫,子女侍奉父母,年轻人侍奉年长者。在乌托邦,不允许一夫多妻,也不允许离婚,除非有通奸或者难以忍受的反常现象发生,可以由国家接触婚约,并允许受害者另行婚配。但是犯有罪行的人是不允许再婚的。这也是他们制度的一个局限。在乌托邦,女性与男性是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并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跟我们国家今天制度大同小异,都是支持男女平等的。
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乌托邦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高级行政官员必须从博学多才的学者中挑选。乌托邦并没有律师,人人都能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民主权利。
乌托邦人注重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规定,不论男女都必须经常阅读,而且要作为终生的习惯。这个跟我们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差不多。同时,他们也很注重外来文化的学习。
在乌托邦人眼中,金钱就如粪土,国家实行财产公有,农业是经济结构的基础。他们认为“金钱被取消了,和金钱相关的欺骗、盗窃、抢劫、骚乱、叛乱等罪行也就不会发生了……一旦金钱废除,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至于消失了。”但是在我们今天,没有金钱被认为是万万不能的。而且没有货币,没有商品流通,国家就无法得到发展。
总之,莫尔笔下的乌托邦是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家。或许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是,这是莫尔甚至于很多人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在乌托邦中的美好制度都在现实中被实现了,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希望这个世界有一天能在合理的发展下变成一个大乌托邦。
因为现实已经不能教我存有半点感情,于是我虚构出一个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我看到了爱、看到了希望、看到以往遗失的良善,和光明,原来我晓得我并不属于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是住在理想国中的一员,而这理想国并不仅仅由我一人虚构,它代表了世人美好的愿景。
现实里总是缺少太多和理想靠近的东西,在现实的世界里已不能勾画出理想的轮廓,因长久累积的积习已经太深,人人都在向往光明、和平、公义,但指望现实实在太难实现这种深深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光明、和平、公义,人们在现实的逼迫下,无奈于寄希望于宗教中的上帝,因他完全、纯正、代表世上一切的正直、公平、善良,但人们盼望了千年、渴望了千年,仁义公正的国还是无法完整的实现。
预言书里写道,理想的国要建立在这尘世间,但谁有这完全的智慧,在这现实的尘世间,建立一个完整的属于仁义、正直、和平、公正的理想国呢,恐怕这样的智慧,千百年来也难以寻找得到。
然而,人,永远也不可算准将来的事情照着何种方向发展,并不能看到眼下似乎是一种失望的境地,就以为未来没有指望了,只要是心中构画的蓝图,你以为是属于正义的,那么就倾尽热血去实行它,付尽热忱、以一颗完整的爱心去将它实践。
凡真正正义一类的蓝图,虽因环境的斥肘而导致践行的失败也不至于最终无果,后人会以你当时的念想而前赴后继,跟随着你激情的理想去全力以赴,以继续完成你所未完成的绩业,直到最终实现的那一天到来。
那时,你将在另一个世界的窗口,观看到当初构画思想的蓝图在这尘世间得到落实,你的理想得到了安排,你所精心构画的事情得到了落实,那时,在你脸上闪现的光芒将照亮全世界,你的智慧之光将得到众人的赞美,但你并不以此为尊宠,你深深的确切你只不过是接受了来自内心深处永恒的召唤,去为了实现一项正义的使命而付出生命。
啊,今天我受了感动而写了关于你,仿佛我好像先知,但我真正的是谁呢,不过是万千个人之中向往理想国的一员。
乌托邦读后感篇六
前几天,我看了《乌托邦》这本书,是一本哲学书,但是用漫画的方式写的。
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主要讲的是理想的国度——乌托邦。在乌托邦,每天只需要工作6小时,上午下午都只工作3小时。每天都睡8小时,晚上8点准时睡觉。乌托邦里每天早上都有公开课,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学习知识。在这里没有贫富之分,也没有男女不平等,所有人都可以去听课。
书中还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那就是乌托邦的婚姻制度。乌托邦人在选择伴侣时有一个特定的风俗,就是准备结婚的男女必须在结婚前,互看对方的裸体。女方在一位贤德的妇女的带领下赤身裸体来到未婚夫面前,男方也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领下将自己的裸体展示给女方。刚开始我也觉得很好笑,后来才发现如果在婚前只看对方的脸和手,万一男方或女方有一位患有皮肤病,带来的将是一辈子的遗憾!
看完这本书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建成乌托邦呢?
老师点评:
阅读让孩子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小作者先介绍“乌托邦国度”里人们生活的基本状态,再把自己在阅读中觉得最有趣的地方与大家分享,读着这篇读后感不禁让人与小作者一起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指导老师:蒋雪梅。
乌托邦读后感篇七
法国人让-克劳德·卡里耶尔曾于2015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作为一个电影人/剧作家,他参与了150多部电影的编剧,与他合作的大都是名导,其中名片无数,《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白日美人》、《铁皮鼓》、《飞越疯人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种级别的。
他也参与演戏,比如,他和安娜·卡里娜演对手戏的《婚戒》,非常珍稀。
1968年他和布努埃尔合作《银河》后,应米洛斯·福尔曼邀请合作改编歌舞片《越战毛发》而来到纽约。
因为米洛斯·福尔曼那年的《消防员舞会》参选嘎纳电影节,他们一起回到法国,因“五月风暴”电影节中断,他们又一起到巴黎、布拉格、再回到纽约。
一个剧作家在一年里戏剧性的亲临了美国嬉皮运动、法国五月风暴、捷克被苏联入侵的三大历史事件。
2003年他根据这段经历出版了回忆录《乌托邦年代1968-1969》,非常精彩,他把历史事件、个人工作、生活融汇。书中写到了各路朋友,比如美国花童、法国学生、布拉格民众,除了电影/作家同行,还有摇滚名星,比如,詹尼丝·乔普林。
同时满纸真情实感的诗意,比如,结尾的那段描述,那种伤感让人太感触。除了这本《乌托邦年代1968-1969》,他还编剧了米洛斯·福尔曼的《逃家》、路易·马勒的《五月傻瓜》、菲利浦·考夫曼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三部电影对应了他1968在纽约、巴黎、布拉格的经历。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最好的小说就是无法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但卡里耶尔和菲利浦·考夫曼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成了一部同样经典的电影。
特别是这片用影像还愿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布拉格人民的街头抗争,这应该是对历史最好的记录。如果五星是对书籍的最高评级,那我给这本《乌托邦年代1969-1969》六星,中文版本有两个译者的不同版本,我推荐胡纾在2018年的新版。
而我上面提到的所有电影,都是好电影,都去找来看吧。
比如那部《takeoff》,中文片名《逃家》,卡里耶尔在《乌托邦年代1969-1969》里解释了takeoff这词在嬉皮士年代的所指,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书。
在我心目中,这部《逃家》和同样60/70年代背景下描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约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一样精彩,和李安的《冰风暴》同样深刻,同时还很有趣。
乌托邦读后感篇八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莫尔写的。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来看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大学生《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平生第一次萌生写读后感的愿望,琐事分心再上生性懒散一直迟迟没有下笔,虽时隔多日却依然萦怀在胸,此书对我的影响可见一般。
正如尼采通过学习查拉斯图拉代言,托马斯.莫尔在书中通过拉斐尔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
我很欣赏拉斐尔的人格,他学识渊博周游世界阅历丰富。
完全能够像莫尔和其他人所劝说的通过向国王献策谋取高位享受荣华富贵。
自从拉斐尔游历乌托邦后就觉得他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国家制度。
他深知这一制度很难获得其他各国国王的赞同实行。
这让我想起春秋战国时代的商鞅。
他起先建议秦孝公推行帝道。
秦孝公的反映很冷淡,即使降到王道也没能打动秦孝公。
最后不得已提出霸道春孝公顿时来了精神
托马斯·莫尔出身富裕家庭。
喜好哲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
莫尔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充满了深深的同情。
即使是罪犯也表现出宽容。
他并没有像别的律师法官一味指责罪犯的道德品行。
绝大多数人是迫于生计才挺尔走险。
从社会制度来看待犯罪问题。
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贫穷是社会不公引起的,而社会不公是私有制引起的。
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药方。
这一主张却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把高尚的光环安放在他的身上我想没多少人会反对。
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离婚及其暴政而宁死不屈最终被下狱外死,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此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远见,他远在十六世纪就看出当前社会以及未来社会会出现什麽样的弊病。
于是在书中他建构出一个没有阶级、十分平等的社会,人人都能在其中获得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同时他也指出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是十分愚蠢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人们盲目的追求物质生活,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们每天更疲于奔命,几无休喘时间,于是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的缺乏真的是现代社会严重的问题。
此外更难得可贵的是作者看出了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争斗所会带来的种种伤害,所以主张人人拥有宗教的自由,这于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而言,其想法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托马斯·莫尔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个国家。
但他宁愿相信乌托邦就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这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然他知道桃花源不存在于世界上,却寄托了他的希望。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在腐朽的社会中的美好愿望,是陶渊明在黑暗的现实中心灵的一方净土。
没有剥削,没有战争,共同劳动,风俗淳朴,人人安居乐业。
这是作者的向往。
虽然《桃花源记》的最后“不复得路”,但理想中的乌托邦始终使我们追求的方向。
可见其理念还是有其可行性与珍贵性的,只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试验才能看到那成果出现,现在世界各国无不努力推行各种社会福利,我想这应该就是这个理念开花结果的时候了吧!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莫尔写的。
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
莫尔在书中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等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统地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深刻地认识到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莫尔借一位外国旅游者希斯拉德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私有制造成了种种社会罪恶,这也是他对数千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总结。
第二部分
《乌托邦》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
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财产公有,消灭私有制,消除了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这部分里,莫尔用了八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题,系统地为我们规划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
超出了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例如莫尔主张普及教育,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用本族语教学,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男女教育平权等等。
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进步的成份,为以后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养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莫尔虽然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但却未能找到理想社会取代现实社会的任何途径。
这也是以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共同的无法克服的缺陷。
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只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不可能付诸社会实践。
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空想。
以上可以看出,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尔,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将私有制历史地发展到了最高顶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予当头一棒;而且还富于天才性地为人们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
莫尔也正是以这些天才性的设想而被世人公认为西欧第一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当年的很多设想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有些至今仍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
然而,作为一位生活在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受其所处特定历史条件和他本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莫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莫尔写作《乌托邦》的目的在于规劝当时的统治者进行社会改良,他的基本立场还是维护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
《乌托邦》原作采用的是拉丁文,这便是决定了它只能在上层社会传阅,而不会对下层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与当时自下而上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首先是由莫尔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莫尔在十几年的为官生涯中,屡任王室秘书,王室请愿裁判长、枢密院顾问官、副财政长官、下议院议长、兰开斯特王国首相、大法官等要职,他始终忠心耿耿地维护现实的社会法律宗教秩序。
其次,是由于莫尔的英雄史观。
人文主义时代的思想家们几乎普遍将他们的理想建立在一种天真的、超阶级的人类理性和信仰的基础之上,期待着贤明的国君来启迪人们的理性,唤起人们高尚的信仰。
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的莫尔,也没有能够摆脱这种局限性。
这点在《乌托邦》一书中,处处可以得到印证。
莫尔将乌托邦的开国者乌托普国王视为伟大君主的典范,几乎乌托邦的所有优良习俗都是由他倡导并由后人继承下来的。
总之,莫尔笔下的乌托邦是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家。
或许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是,这是莫尔甚至于很多人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在乌托邦中的美好制度都在现实中被实现了,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希望这个世界有一天能在合理的发展下变成一个大乌托邦。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莫尔写的。
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
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等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统地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乌托邦,人们过着健康向上的生活,相互之间平等、互助、融洽、友爱。
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很少人会自己单独从市场上买回食物。
“乌托邦人是不允许自己的公民从事屠宰业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会逐渐消灭人性中最可贵的恻隐之心”。
从这可以看出,乌托邦人是很善良淳朴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人民变成充满暴力跟杀戮的人。
乌托邦人是很懂得互相尊重的,他们以侮辱丑角而感到羞耻。
他们觉得人是不可能达到很完美的,只要珍惜天然的美就好了,同时,他们认为涂脂抹粉是一种很不光彩的事情。
在我们今天,涂脂抹粉却是很多女性的特点,或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或是为了在交往上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有的时候也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
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爱惜自己的天然美的,不过,有的时候人们对于长得不太好看的人以及扮演丑角的人却无法像乌托邦人民一样怀着一种尊重,甚至在其面前表现出厌恶以及暗地给他们起外号。
在乌托邦人眼中,家庭伦理的意义重大,尊爱爱幼是永远不变的传统,他们每个家庭人数限制在16口人以内,并由父亲管理。
妻子侍奉丈夫,子女侍奉父母,年轻人侍奉年长者。
在乌托邦,不允许一夫多妻,也不允许离婚,除非有通奸或者难以忍受的反常现象发生,可以由国家接触婚约,并允许受害者另行婚配。
但是犯有罪行的人是不允许再婚的。
这也是他们制度的一个局限。
在乌托邦,女性与男性是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并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都跟我们国家今天制度大同小异,都是支持男女平等的。
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
乌托邦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高级行政官员必须从博学多才的学者中挑选。
乌托邦并没有律师,人人都能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民主权利。
乌托邦人注重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规定,不论男女都必须经常阅读,而且要作为终生的习惯。
这个跟我们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差不多。
同时,他们也很注重外来文化的学习。
在乌托邦人眼中,金钱就如粪土,国家实行财产公有,农业是经济结构的基础。
他们认为“金钱被取消了,和金钱相关的欺骗、盗窃、抢劫、骚乱、叛乱等罪行也就不会发生了……一旦金钱废除,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至于消失了。
但是在我们今天,没有金钱被认为是万万不能的。
而且没有货币,没有商品流通,国家就无法得到发展。
总之,莫尔笔下的乌托邦是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家。
或许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是,这是莫尔甚至于很多人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在乌托邦中的美好制度都在现实中被实现了,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希望这个世界有一天能在合理的发展下变成一个大乌托邦。
“乌托邦”——子虚乌有的地方,包含了人类的多少美好向往。
从记事起我就听到过“乌托邦”一词,它是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词。
我就一直在想,乌托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度?有人说它美,美到荒诞,那它究竟又是怎样地虚幻美好、不切实际?如今,我有幸拜读了莫尔先生的这部作品。
《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本书叙述了一个航海家走进了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乌托邦》共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莫尔借航海家之口断言,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
如果私有制度仍然保留下来,那么大多数人类,并且是最优秀的人类会永远被压在痛苦难熬的悲惨负重下。
在书的第二部分,他描绘了乌托邦这个与世隔绝的幸福海岛,财产共有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物资取之不尽,家家户户可以免费领取所需要的东西,不受数量限制,却也从来没人多领。
在乌托邦,所有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并要学会至少一门手艺。
每个城里人都要先去农村住满至少两年,以种田为业。
人们每天吃食堂,每天工作六个小时就足够了。
小孩儿必须上学接受知识与品德教育。
乌托邦人没有贫富差距,鄙视金银,金银被用来做马桶和罪犯身上的枷锁。
岛上人人平等,住房每隔十年抽签调换一次,人人自由进出。
乌托邦人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心灵的幸福。
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个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这座传说中的岛屿。
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的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了堕落和罪恶。
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儿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
我又听说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个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一座传说中的岛屿。
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的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了堕落和罪恶。
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儿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
在人类智慧和思想的海洋上,有许多哲人像这位水手一样扬帆起航。
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中国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不在苦苦找寻着人类的完美世界。
我不禁想起了电影《血滴子》里边的场景:所有的人穿着同一个颜色的衣服,人人劳作,人人有饭吃,病人能得到他们需要的药草,小孩子开心地在水车上玩耍„„这安宁的美深深打动着我。
我不禁在想这位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生活的作家是如何跨越时代潮流,怀着对广大劳苦群众的深切同情写下这本书的。
于是我特意了解了一下作者莫尔。
1478年,莫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贵族家庭。
14岁时,莫尔来到牛津大学深造。
当时的牛津大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中心。
那个时代,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刚刚用帆船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哥白尼正在书斋中论证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同时在世„„人的肉体的热量和活力正从神祗的禁锢中释放出来。
莫尔如饥似渴地阅读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
他最喜爱的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很快,年轻的莫尔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律师和国会议员。
因为他刚直不阿、主持正义,无权无势的人民被欺负都爱找莫尔律师。
在为平民打官司的过程中,莫尔隐秘地觉察到一种前所未见的压迫,这种压迫来势汹汹,虽与温顺的绵羊有关,却格外暴虐、蛮横。
“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
《乌托邦》中的这段描述就是注明的圈地运动。
马克思说:“圈地运动使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莫尔从各种描写美洲新大陆的游记中发现,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美洲印第安人的那种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的情景正是他的向往。
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奥秘,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私有制度。
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药方。
工人农民提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比如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社会公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多么高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且坚持这就是公正那是胜利者的专利;这一主张却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
《乌托邦》果然是美得荒诞。
组合家庭怎么能有血亲家庭来得亲切自然?具有着占有基因的人类怎能抛弃这一本性?男女相亲时怎能一丝不挂?乌托邦有奴隶的存在是否说明莫尔还保有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思想的残余?也许乌托邦人从小就在接受这样一种文化,对这些习以为常,也就没有什么。
乌托邦虽也有它的非现实性,但跟当时的欧洲比起来制度似乎更加优越,人民生活更加和谐,乌托邦俨然已经美好了太多。
它在当时更多地充当了现实的麻醉剂和社会的反面映射。
然而跨时代的遐想自然是荒诞的。
莫尔看不到劳苦群众有改变社会制度的力量,更不能设想无产者有朝一日作为一个阶级将是革命的主力并是一切革命力量的领导阶级。
《乌托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开山之作,虽然有些不切实际,却引起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正因为有了乌托邦,才有了后来活跃在美洲和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才有了马克思的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创造了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造就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国家。
关于乌托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人对它的狂热崇拜,也有人对它的严重排斥。
总之,对于21 世纪的人类来说,正确认识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有效利用乌托邦意识和精神,必将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而我认为,乌托邦空想主义必须与现实理性相结合,既不能把它抬得太高、视作万能的所在,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人类积极的一面。
唯有善用它,才可以促使人类和整个社会向更高、更广的方向
乌托邦读后感篇九
“乌托邦”一词是从希腊文ou(没有)和topos(地方)两字组合,构成一个新词,取其意为“乌有之乡”。《乌托邦》中描绘的那个完美的国度确实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小说里,确实可以看到莫尔的内心对这样的社会的向往和憧憬,然而如果从构建未来社会的角度说,其制度是不可行的,许多问题莫尔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事实也正是如此,乌托邦的图景虽然美好,却终究只是托马斯·莫尔的愿望。乌托邦终究是乌有之乡。
莫尔从乌托邦岛、城镇、文官制度、贸易和礼仪、交通、旅游、奴隶和婚俗、军纪、宗教九个方面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乌托邦美丽得有些虚幻,虚幻得有些不真实。它宛如茫茫大海中一沧月般神秘的岛屿。那里的公民是那么纯朴,基于优越的天然环境,乌托邦坐拥着无数的财富,然而,他们钱财如粪土,金钱于他们不过是一种保卫国家的工具,对于那些追求金钱的人他们的态度是那么鄙夷。虽然他们的社会相对封闭,但是,那里的人们却不愚昧,他们崇尚科学,对知识的追求远远地超出我们的想象。对于外来的访客带来的技术,他们亦会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对于知识的渴求永无止境。
一个丰衣足食,人人依靠劳动而获得快乐,所有财产完全公有的社会,其实有很多东西仔细想想莫尔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交代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强的空想性。乌托邦是一个极度集体主义的社会,个人几乎被消解于集体之中,而事实上,这样会打击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阻断了真正的国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目标的达成。而且因为只有在人性善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完全为社会献身。然而,人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绝对的纯粹的人性善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很难实现。莫尔在书中并没有说明这种高尚的精神感召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世俗需要,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总要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一过程就很难保证人们能够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
对于莫尔在小说中虚构的这样一个理想化完美的社会,个人而言,确实是受到震撼。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时,这不过是他的空想,即便在当代,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原有的物质就无法满足当下的人类,竞技是无可避免的,绝对的集体主义只会遥遥无期!曾经对乌托邦的向往终究只是是我对理想化的完美事物的憧憬。
乌托邦读后感篇十
“乌托邦”一词是从希腊文ou(没有)和topos(地方)两字组合,构成一个新词,取其意为“乌有之乡”。看完《乌托邦》这本书深深地为乌托邦这个完美国家所震撼。乌托邦,如果作为一个小说中的国度存在,那它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国度,然而如果从构建未来社会的角度说,其制度的是不可行的,许多问题莫尔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事实也正是如此,乌托邦的图景虽然美好,却终究只是托马斯·莫尔的愿望。乌托邦终究是乌有之乡。
书的第一部分写作者与航海家拉斐尔的对话,他们讨论了许多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在引导读者反思现实从而引出第二部分对那个理想社会的描写。将书中第一、第二部分结合来看,其实乌托邦是作者虚构出来用以解决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托马斯·莫尔希望能通过自己对于社会的看法和设想来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来改善黑暗、混乱的社会。而莫尔为改变社会现状所构建的乌托邦终究只是他一个人的设想,它的存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许多制度还缺乏可行性,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本质上解决。
乌托邦美丽得有些虚幻,虚幻得有些不真实。这样一个丰衣足食,人人依靠劳动而获得快乐,所有财产完全公有的社会,其实有很多东西仔细想想莫尔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交代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强的空想性。乌托邦是一个极度集体主义的社会,个人几乎被消解于集体之中,从而事实上会打击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从而在事实上阻断了真正的国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目标的达成。而且因为只有在人性善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完全为社会献身。然而,人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绝对的纯粹的人性善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很难实现。莫尔在书中并没有说明这种高尚的精神感召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世俗需要,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总要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一过程就很难保证人们能够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
然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乌托邦彰显了人类无限的想象潜能,是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满和批判,是对正义、自由、美德等一系列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乌托邦读后感篇十一
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这句话冷酷而精准的表达出人类本身在茫茫宇宙中的微不足道;他还告诉我们,“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考。”哲学家们穷尽毕生,试图让我们接受这样一个结论,“思考是人类与其它东西根本的区别。”
可是思考本身是痛苦的,特别是在人类形成群居习惯以后。
思考是一种“分辨”,是一种“明白”,是那转瞬不见的“灵光一闪”……归根到底,思考总是源于疑问,疑问源于不认可,而不认可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异类”。
我看过很多的解析,前人们都告诉我,(《我们》《1984》《美丽新世界》)这三本书的作者是努力通过自己的笔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天堂”,不存在“伊甸乐园”。乐园是无法打造的,“集体制度”不行,“计划制度”也不行,寄托于用看似“完全公平”的社会制度打造人类的天堂,这样的“乌托邦”是水中镜,雾中花,是绚烂泡沫中的气泡。
抛开书中浓重的意识形态不言,我在这三部书里只读到了“孤独”,这种孤独,源自思考,源自不同。
在《我们》里,“我”原本是大一统帝国里满足而且有地位的设计师,“我”信仰着施恩主,活在“我们”当中,以成为统一的“编号”感动无比光荣。可是当“我”学会爱情,被另一个编号唤醒沉睡在基因当中数百年的“灵魂”时,“我”陷入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狂热当中,陷入脆弱的患得患失当中,陷入孤独的反抗的当中……从“我”长出灵魂,从“我们”当中脱离出来以后,“我”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害怕于自己不一样的想法,惶恐着无所不知的护卫……“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是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存在,“我们”就是一个人。当“我”发现自己与“我们”的差别时,就像一只手的第六根手指,多余而且丑陋,对于别人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表现得无比在意。
最开始人类的祖先为了应对野兽的威胁而聚合起来,共同生活,集体劳作。后来在发现所有人集合起来以后不仅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劳作的效率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久而久之人类养成了群居的生存,再是群居的生活。明明每一个个人最开始的群居是为了安全,为了个人得到更多发展机会。为了上述的目的的达成,个人有必要为集体做出一些牺牲,可是在群居的习性发展成为统治的未来,当国家机器的出现,当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不得不为了统治的稳定而不断做出让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拘束以后,甚至因为个人的“异类”思想影响了集体所谓的“统一”而被剥夺发展甚至生存的权利时,那个时候,得失到底该如何衡量。“我”不知道,温斯顿不知道,赫尔赫兹不知道,约翰不知道。
在所有故事的最后都是兔死狐悲的不幸,失去灵魂的“我”,重新变回了“我们”;被思想改造的温斯顿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企图隐居的约翰在全世界的关注下悬梁自尽。
在集体里面,越是过多的思考,越是发现自己的不同,越是痛苦。所以,“异类”是痛苦的。“异类”们往往得不到“集体”的认可,当他们被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排斥,来自基因中对集体的依赖让他们变得惶惶不可终日。要么屈服大众,要么驱逐自我。
在一个愚昧的时代里,思考是一种“异类”。
在一个充满错误的时代里,修改错误是一种“背叛”。
思考的'痛苦,苏格拉底知道,布鲁诺知道,哥白尼知道,伽利略知道,马克思知道……。
可是我宁愿痛苦,因为思考是每个人天赋的权利。
宁可自己痛苦的清醒着,也不愿平安的愚昧着。
肉体可以被同化,灵魂的独立却永远不能被剥夺。
这个道理毕勒克知道,鲁迅先生知道。
我宁愿像那个野蛮人约翰,挑衅一般回答全世界,“我不想要舒适!我想要上帝,我想要贫穷,我想要真正的危险、自由和善!我想要罪恶!”没错,如果用独立的灵魂去换取无病无灾,换取舒适生活,换取青春永驻,我宁愿不知好歹的选择“我渴望受苦的权利!”
日渐衰老、丑陋、阳痿、生梅毒患癌症得伤寒,过一种食不果腹、凄凄惨惨、永远不知道明天将发生什么的惴惴不安的生活,还有被各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折磨。是的,“我渴望这一切!”约翰成为一个孤独的斗士,哪怕只是蚍蜉撼树,也始终信仰着自己的独立灵魂,走到生命的尽头。
所以我宁可选择像一个朝圣者,五步一拜,十步一跪,无谓饥饿疾病、寒冷苦累,朝着自由思考的圣地前进。
外国语学院学生会。
乌托邦读后感篇十二
公司的人数、创立的年代、总公司所在地、公司规模、公司有哪些产品?产品的市场定位、占有率、主要客户、近三年的成长概况、企业文化和目标,以及有什么竞争对手。甚至组织概况。
如何搜集到这些信息呢?这些资料的来源包括财经杂志、专业杂志等。如果你是属于更换工作较为频繁的人,或者工作之间曾有一大段空白,由履历表上看来既不是在念书,也不是在工作,对方绝对会请你作说明;又或者你本来已是资深经理了,现在应征的却是一份课长的职务,对方难免会好奇,想要了解原因何在?摊开自己的履历表,假想自己是用人主管,检视履历表中有任何不寻常的地方吗?你能言之成理,将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吗?如果对方觉得他的疑问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你被录用的机率是很低的。至于你要如何回答?在面谈的紧迫压力下,你如何回答得诚恳而技巧、突显个人积极正面的形象?让对方很有信心的觉得「选择你,一定不会错」!
薪资调查。
在求职前,应该对想从事的“业界薪资行情”有个基本的概念,同样的职位,会因为求职者本身的经历而不同,也和企业自身的档次不同而有差异。以下的建议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1、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依公司规定”。对于无经验的新进人员,一般公司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你的个人能力、表现都无记录可资证明,在这个阶段的求职者,“入门”最重要。
2、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可以提出一个合乎行情的范围。要了解清楚“底薪”、“全薪”等的差别,以及该公司的薪资架构。比如有的公司虽然月薪不高,但一年固定发十六个月的薪水,或者每年会视业绩发放红利、股票等。因此不要单纯地考虑月薪的多寡。
3、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提出的“希望待遇”是否恰当,你可以请教对方“这样的职位通常在贵公司待遇如何?”否则说低了,自己吃亏不说,还可能被对方怀疑能力不足而缺乏自信;说高了,又可能不被列入考虑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