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发展科技心得体会(汇总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我们亲身经历了科技发展的成果,对科技的发展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一切中,我深感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也体会到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科技的发展使得生活更加便捷。如今,通过手机。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新鲜感,科技让我们的时代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无法否认,带给我们的好处是无处不在的。古时候,出征打仗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那些在战斗中伤势惨重的士兵,等不到与亲人相见的那一天,因为等待他们的,往往只有死路一条。现在,假如出现了车祸或者其他的人身伤害,只要我们及时打个电话,救护车会马上赶到,把你送进医院展开紧急救治。如果有这般及时,古时候死亡的人也不会有这么多吧。
科技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现在各国逐渐发明了核武器、生化武器等,这些可怕的武器装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它们虽然让人们在军事设备上上了一个档次,但人类的生命却因此受到了更大的威胁。如果这两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古代,死亡的人数绝不可能如此令人震惊。而最可怕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美国向日本投了“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几乎把广岛、长崎夷为平地,很长时间那里没有长出一棵正常的植物,而且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该地区各种病毒泛滥,出生的新生儿几乎都得了各种奇怪的病,基本没有一个健全的人出现,而直到现在那里也笼罩着难以消散的阴云。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也是一样,我们既要学会客观辩证地看待的利与弊,也要明白人类只有学会趋利避害,正确地掌握和控制事态的发展,科技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三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已经深入到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在科技的推动下,我深深地体会到科技对我们的重要性和影响。下面就让我来总结一下我所得到的发展科技心得体会。
首先,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资讯,购买各种商品,甚至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许多繁琐的手续。对于学生来说,互联网的普及也让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料和教育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科技的发展还带来了各种智能设备的出现,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这些设备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便利化。
其次,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在过去,我们的学习和交流主要依赖于书籍、报纸和传统媒体,信息的获取和传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与全球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通过社交媒体了解世界各地的动态,通过网络会议与他人交流和讨论。科技的发展使得学习和交流更加开放和便捷。
第三,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方式。科技的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医疗领域,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法,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容易,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泛滥。在互联网上,伪造、篡改和传播虚假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科技的发展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依赖性,许多人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导致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现实生活。此外,科技的发展还带来了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网络安全威胁不容忽视。因此,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利用科技,避免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学习和交流更加开放、社会更加进步和繁荣。然而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要善于利用科技,同时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四
科技发展,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无法逆转的潮流。它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创新,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我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科技发展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便携,使得我们可以几乎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和进行购物。我记得以前,为了查询一本书的资料或者找到某个地点的路线,我们需要去图书馆或者问路人。现在,我们只需用手机或电脑上网搜索,就能立刻得到答案。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段:科技为我们带来了创新。
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创新。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创新涉及的领域从交通到医疗,从娱乐到工作。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游戏、电影和培训等方面,让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的场景和情境。这些创新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和乐趣,还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第三段:科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个人隐私问题愈发严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越来越多地暴露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中。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使用和分享个人信息。其次,科技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要求人们具备更高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那些无法跟上科技发展的人们可能会陷入劣势和边缘化。此外,科技的发展还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对人类的工作岗位造成威胁,大规模的自动化可能导致大量的人失业。
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和技术措施。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科技素养和技能,以应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此外,我们还应该重视道德和伦理教育,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科技行业的发展,确保人类的福祉不会受到损害。
科技发展不可阻挡,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必须审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科技朝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保持对科技的好奇和乐观,但也要保持警惕,确保科技的发展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利益。
总结:
科技发展是一个双刃剑,既带来了便利和创新,又带来了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保持对科技的乐观和好奇。只有正确引导科技的发展,才能让我们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并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五
如果问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因为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正因为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六
科技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一股强大力量,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也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改变。在我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科技产品和科技应用已经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技的进步,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对我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二段:个人经历。
回忆起自己小时候与如今的现象做对比,我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前我们读书需要大量的纸质书籍,资料查找困难而费时费力。而现如今,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各种渠道获取所需的学术资料和大量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能够借助电脑和互联网,快速地查询和补充有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科技的发展也让我能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各种兴趣爱好和技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科技发展不仅对我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社会。例如,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支付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现金。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在信息获取、交流与娱乐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渠道。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则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和获取信息。科技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段:科技发展的挑战与反思。
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问题。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大爆炸,使得社会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了一个问题。虚假信息和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对人们的生活和个人信息安全构成了威胁。此外,科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也可能带来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我们需要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积极应对这些问题,保证科技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段:总结。
科技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社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我们也要警惕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只有正视问题并积极应对,科技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我能够在未来的科技发展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七
科技是发展的根本,科技领先才能全方面领先,现在的日新月异,无土栽培、语言翻译、触摸认证、微波感应……种种发明相继问世。
在未来,会有一种“万能凝胶”,坐上“飞行板”,把“万能凝胶”喷在云上,云中的一部分水分子便宜会凝固,再用最尖端工具改良,云便成为了做小屋、床榻的最佳材料。如果在沙漠,你可以去沙漠城看一看,在那里,建筑工人们把“万凝胶”涂在沙丘上,趁沙丘上的胶还未干,让“工具机器人”把沙丘筑成各种形状,再把沙丘内部挖空,一栋精致的小屋就筑成啦,再放入以同样方式制成的家具,放进去,涂上颜色,就成了一栋别致的,能够移动位置的“旅游小别墅”啦!
在未来,书包是纯电子的,放在口袋即可,每天上学都轻轻松松,学校也是灵动有趣的,语文课在“时光穿越室”,数学课在“教学屋”和“图形天地”;科学课在“实验室”;体育课在“健身场”;综合教育、品德与社会美术课在“模拟空间”;信息课在“网络时代”……每一堂课都像是论讨会,每一堂课都生机勃勃;每一堂课都融入其中,不再是“先生讲,学生听”;“先生写,学生记”的死气沉沉的气氛。每一个小孩都盼望上学,每一个少年都乐于上学,每一个青年都急于上学,每一个中老年人都回忆上学的欢乐。
在未来,种种尖端科技成果接连出现,一切都是无害无污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动物常到城里“做客……”。
我们要努力学习,拼搏奋进,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科技创造未来,科技成就未来!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八
科技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随时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足不出户就能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率,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与科技共存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人类的未来与科技息息相关,科技对于人类的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从古代的简易工具到现代的高科技产品,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比如,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能够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购物、学习、娱乐。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家居和办公环境更加智能化,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不再为繁琐的事务奔波劳累,真正实现了让科技为人类服务的目标。
其次,科技发展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人们之间的沟通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或社交媒体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不论是工作上的交流,还是生活中的分享,科技使得我们的沟通更加高效快捷。此外,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我们能够更容易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知识和文化。科技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拉近,增强了我们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再次,科技发展引起了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在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提倡绿色生活和循环经济。比如,智能家居科技的应用降低了能源的浪费,智能交通系统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同时,科技也在探索更环保的能源利用途径,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科技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催生了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科技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意义不言而喻。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比如,医疗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科技的发展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也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总之,科技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率,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引起了我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技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善于利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科技的发展并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地追求科技的进步,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九
科技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便利。在个人层面上,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社会层面上,科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与科技发展的亲密接触中,我深深感受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我欣喜地看到了科技如何以其创新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首先,科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技创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智能手机为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络,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资讯,购买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上线下的交易。这一方便的特点极大地节约了我们的时间,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此外,科技的发展还推动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获得各种新知,拓宽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见识。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可以更便捷地获取知识,并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次,科技提高了工作效率。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各行各业都应用了科技的成果,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例如,在制造业中,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取代了人工劳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使得农民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农业生产工作;在金融领域,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金融交易更加便捷快速,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新和创造。
再次,科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科技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之一。科技的应用使得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因此加快。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科技的创新也使得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推动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例如,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使得许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另外,科技的发展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最后,科技改变了社会的面貌。科技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人工智能为例,这一领域的发展将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医疗和教育到交通和能源,从金融和制造到农业和环保,都将得到深刻的变革。科技的创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伦理挑战。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科技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确保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利益相协调。科技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应用科技,使其真正造福人类。
总之,科技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的面貌。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我深感科技的力量无穷无尽,也让我意识到科技发展带来的责任和挑战。我们应当积极拥抱科技,以其创新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审慎对待科技的发展,确保其合理应用,最终实现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十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然而,在科技领域上,中国过去一直以来落后于发达国家。然而,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一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我产生了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其中包括加强政府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研发经费的占比以及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这些政策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也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正是因为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科技发展才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进步。
其次,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和研发。中国的很多企业已经转向创新型发展,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不仅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产品,还积极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了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切都促使中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渐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企业的创新力和研发能力的提升,为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再次,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发展机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同时,中国还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以补充国内的短板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这些措施有效地促使中国的科技人才队伍壮大,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中国的科技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国际交流与合作,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都很难实现长远的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合作项目,与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这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科技资源和创新动力,也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交流,是中国科技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科技发展的进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的创新和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交流与合作,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中国科技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意识到科技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希望我国的科技能够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为实现中国梦和世界科技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十一
高校发展科技企业是高等教育职能扩展与完善的必然结果,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的良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高校办企业的实际困难和各种障碍,针对目前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以无形资产入股发展科技企业的一些探索,以此作为高校发展科技企业的主体类型,使高校处理好教学、科研与发展企业三者间的关系,实现三方共赢。
高校科技企业;高校技术;无形资产。
高校科技企业是中国高校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是中国技术创新体系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是高校实现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尽管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高校科技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个从鼎盛到全面收缩的过程,但高校科技企业的继续发展已成为不可回头的事实。本文是以中国基本国情为依据,从高校在中国技术产业化中的地位入手,全面分析高校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对应两者提出无形资产入股型高校科技企业的一些设想,旨在为高校探索出一条扬长避短的兴办科技企业之路。
中国社会企业普遍科研经费结构失衡,缺乏研发力,设置技术开发机构的比重严重偏低。且技术采用能力弱,与高校技术积累差距大,远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校在中国研发活动的执行部门人员配置中,占绝大比例。加之高校中技术开发机构比重大,科技产出率高,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供给源。高校兴办科技企业的本质即在构建技术吸纳平台,由此保证高校科研成果在有效时间转化和产业化,将高校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国家的经济资源。高校科技产业历史性的承担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任务,承担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国家的重任。
纵观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其作用可总结如下:
(一)丰富大学理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作为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核心的大学自治、学术独立、教授治校、通识教育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但大学理念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与丰富的过程。目前,全球范围内高校正在或已由教学和科研两大功能向为社会服务的第三功能延伸。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大学也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日益突现其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科技企业作为实现中国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主要途径,发展了中国大学的大学理念,拓展了大学理念的内涵。
(二)优化产业结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正处在攻坚阶段,迫切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区域性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企业以其凝聚的高新技术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发挥极大作用,对调整产业结构意义重大。
(三)提供教育经费。20世纪下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与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政府的财政负担不断加重,高校经费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激活了高校的造血功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财政对高校经费投入的不足。同时也极大缓解中国高校r&d经费紧缺的局面,增强了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一,融资问题。中国高校科技企业目前普遍遭遇资金瓶颈。经统计,全国有5000家左右高校科技企业,高校控参股的上市公司只有39家,绝大部分高校科技企业很少或无融资渠道。中国高校科技企业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大都是在国家没有投入或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的。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这使高校企业与社会企业竞争时,处于极不利的地步。
第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畅。高校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则运作,这种运作涉及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控制、资本运作、法律法规等问题。它与学校的管理体系完全不同,要求由熟悉管理技能、具有决策能力的职业企业家来经营和管理。而高校企业的管理人员多是从教学、科研和行政岗位而来,人员的知识结构不适应企业发展,不利于企业成长。大多企业的内部组织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资本投入和撤出机制。由于高校企业缺乏完善的投入和撤出机制,经常导致企业决断和管理的滞后,影响了它的运行机制与效益。
第三,市场开发和扩张能力的有限性。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开发扩张,不断追加资金。高校并不是一个投资主体,除拥有一定的人力、技术资本外,很难筹集到巨额资金来扩张企业。这一阶段,企业的重心在市场开发,需要大批市场营销专家,需要进行科学的市场研究、营销策划等,但高校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使命决定了高校不可能将校办企业的发展问题与教育问题同样对待。同时,由于校办企业规模扩大、投资风险加大等原因,多元产权结构已成为必然,相应出现建立科学治理结构这一要求。治理结构的设计是复杂和专业的问题,而这显然非高校的强项。高校若作为校企的参股者,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无绝对决策权,很难使企业按自己的目的和宗旨发展。
鉴于高校办企业的困难和各种障碍,高校必须积极探索,选择恰当的企业类型,使其真正成为高校技术产业化的平台,为国民经济更好服务。
高校创建以无形资产入股的科技企业也是实现高校技术转移的一个具体方面。高校无形资产的转移可以快速把高校技术、成果、专利等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革新与进步,实现技术研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与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实现高校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高校的无形资产包括:技术成果、技术产品、技术专利;信息、理念、创意等认识和思想层面的研究成果;技术人员的流向、培训、鉴定、诊断等。高校可以其拥有的无形资产,与企业联合,共同组建科技企业。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与企业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联合,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该模式通常是高校和企业之间为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进行的合作模式。高校以将技术作价出资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投资,而企业在获得新技术产品收入后,按合同比例给技术方提供相应收入。较为典型的合作方式有共同开发和委托开发[1]。共同开发是指企业在项目应用和开发研究阶段除了投入资金外,还进行了人员的投入。而委托开发是指在成果进入中试阶段之前,企业仅仅只投入资金。对于合作开发阶段来说,高校面临的研究成果后期开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也较大,最好的合作模式莫过于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发。
高校通过技术股权方式入股,使高校的技术和资本市场直接对接,高技术的注入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入企业,使社会企业由传统产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企业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使高校利用企业市场优势实现成果的有效转化。高校以技术入股形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依法管理技术股份,并按国家规定将一部分技术股份带来的收益奖励给技术人员,使学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企业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又使外部企业在技术上得到了保障,这使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带土移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无形资产入股与陕西均利、金坤集团、中国农牧业国际合作公司等企业组建“农大德力邦”、“杨凌金坤”、“杨凌高科”等20多个公司。学校以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折价7000多万元,吸纳社会资金7.7亿元。在种业、家畜胚胎移植、节水农业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经营,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1]。也是高校以无形资产入股组建科技企业(公司)的成功代表。复旦大学目前拥有8家超过亿元的高科技企业,在复旦系众多企业、公司中,复旦大学股份最多的30%,其余的都在8%~10%之间。复旦基本上是以无形资产和技术入股,除了最初的必要孵育经费之外,学校并不支付其他投资。
高校以无形资产入股创办科技企业需建立科学的技术转移机制,制定合理的技术转移管理规范,组建技术转移的管理和工作团队。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转移平台。高校创建无形资产入股的科技企业,必须以高校有健全的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转移机制为前提。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十分规范。以斯坦福为例,该校成立专门负责技术转让的管理部门(otl),负责组织和实施全校技术与发明的专利申请,统一支付费用,并从专利许可中提取15%,作为专利申请和技术转让的`开支。otl以专利许可在创新企业占有股权,适当时机将股权转让,收回现金[2]。
高校以无形资产入股创办企业优于高校直发展科技企业之处在于:第一,高校以无形资产入股发展科技企业仅需高校科研优势,无须资金投入,解决了高校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高校以资金形式投资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二,高校的科研、教学与经济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有效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增长与捕捉新研究点的敏锐感知力。科研能力的增长又促进其教学视野的扩大及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将产业界一线的最新需求、动态等传递给学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及时调整,使学校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第三,以无形资产入股组建科技企业,有效规避了高校风险,完善了高校的投入撤出机制,使学校的风险降到最低,也避免了学校直接管理企业的不足,轻松分享科研成果产业化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第四,以高校教师研究的成果和技术、以及教师、科研人员本身作为资本,充分体现了“知识就是资本,科技就是生产力”的信息时代的特征,大大提升了高校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稳定了教师队伍。深化了教师对科技和经济关系的认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科研创新敏感度与能力,进一步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1]张麦.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与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5).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十二
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不仅在经济领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在其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科技对发展的带动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以互联网为例,它为各个领域的企业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创新和创业的繁荣。通过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生产和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科技进步还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变革,新的职业和就业形态层出不穷,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从经济角度来看,科技对发展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
其次,科技也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技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使得人们更加容易获取各种知识和文化,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同时,科技也为文化创造了新的载体和表达方式。例如,新闻领域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实时获取各种信息,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出现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科技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此外,科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严峻,而科技的进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为替代传统的能源形式提供了选择,高效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可以降低污染排放,智能城市和智慧交通系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科技的发展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同时也为环境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和工具。
最后,科技对个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丰富了人们的娱乐和休闲方式。通过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同时,科技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人们习惯了快速获取信息和进行快速决策,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和思考。科技的进步也给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带来了冲击,人们需要认识到科技并非万能之物,需要在科技与人文精神之间找到平衡和和谐。
总之,科技对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可忽视,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同时,我们也要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积极思考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始终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十三
现代科技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现代科技服务业的研究,不少学者从理论方面对科技服务业的功能作用、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对策与建议;也有学者从实证层面对科技服务政策进行绩效评价。本研究基于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背景及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探索其发展对策。
现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xx年中原经济区的主体部分河南拥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约6616家,其中企业4099家,行政事业单位2168家;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近150亿元;从业人数18万余人,其中企业从业人数近11万人。总结起来有如下特点:。
1.科技服务产业化初具规模据统计,20xx年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1.09%,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53%,总体来说,科技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一般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约占其gdp的3%-5%或更高。因此,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问。
2科技服务机构类型较为齐全河南省现有科技服务机构已经覆盖研究与试验发展领域、专业技术服务领域、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领域,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有618家,从业人员3.25万人;专业技术服务业有3968家,从业人员12.93万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20xx家,从业人数4.4万人。
3.地域分布不均匀,发展呈现集聚效应科技服务人才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郑州、洛阳和南阳,边远地区分布较少。郑州有1871家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数达7.16万人;洛阳有717家,从业人数达3.62万人;南阳有617家,从业人员有1.58万。而其他地市从业人数均未过万。
4科技人才行业分布不均,集中于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占现代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源总数的65%,达5万余人。
swot就是优势、弱势、机遇、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引用这个概念对中原经区现代科技服务业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其发展状况,找到其发展瓶颈。
1.优势。
交通便利。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原腹地,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拥有四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骨架和现代化国际空港i5i,为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地理优势。
粮油产业优势明显。中原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年产粮食超过1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8%以上,其中小麦产量更是接近全国的50%:油料作物占全国的20.5%;特色农林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2.劣势。
高素质科技专业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许多科技服务机构由于规模小、经营能力不足,缺乏对高素质服务人才的吸引力,导致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截至20xx年末,河南省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30.6万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高端人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仅为8%。另外,科技专业人才的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承担国家重点课题的负责人平均年龄在50-52岁,高峰区在52-62岁,而处于科学创造最佳年龄的中青年骨干呈现明显断层。
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河南省20xx年技术合同共4024项,其中技术开发类1837项,技术转让类364项,技术咨询类533项,技术服务类1470项。技术开发类的金额为17.07亿,而技术转让类合同金额仅为3.12亿元。农业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为30%-40%,与欧美发达国家65%-85%的转化率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待加强。中原经济区已有的现代科技服务业经营管理体制落后,尤其是科研机构、高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体制的原因,激励机制欠缺,人才难以发挥其才智,活力不足,在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上的作用十分有限。河南省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中,企业有10.6万人,事业单位中有6.6万人,后者本科以上学历者的比例大幅高于前者,而企业单位平均收入却是事业单位平均收入的3倍左右。
科技服务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很多企业不愿或没有过多的物力、财力来投资到科技服务上,造成了企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不足。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应用的产权激励效应不强。
3机遇。
国务院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这为中原经济区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产业转移。金融危机拖累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以广东省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将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了中西部。经过几年的实践,产业转移使中西部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产业的转移,相关的科技服务业也必然会向中西部转移。这为中原经济区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产业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产业升级中,高技术含量的相关企业必然得到大力发展,这需要科技服务业为产业升级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支持。因此,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将为中原经济区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4.威胁。
中原经济区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威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激烈的区域问竞争。中原经济区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三大经济区之后,国家经济战略布局的第四个综合性经济区域。高科技企业作为附加值高、污染少的企业,一直是经济区争先拉拢的对象。而现代科技服务业又严重依存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因此,各经济区域必将尽力吸纳现代科技服务业。
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虽然中原经济区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在全国位居前列,但是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得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不高。加之资源消耗过快,人口增长较快,使得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越来越低。同时,河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均居全国前列,亩均化肥施肥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0%,而森林覆盖率仅有2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且水质污染严重。总体环境变差,将导致人才的流失,进而影响到现代科技企业及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政府对科技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中原经济区的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占比现在还不足40%,而科技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仅1%左右。从政府层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对科技服务业的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地方政府过多地介入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三是政府对科技服务业的鼓励支持政策欠缺。
1.加强智力资源建设智力资源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前景。人才是最关键的智力资源,是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推动中原经济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高水平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建设。优化地区高等教育层次、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整体水平。其次要依托产业和项目集聚人才。借助资源优势,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大项目集群建设,加大外部人才引进力度,使其成为中原经济区现代科技服务业的中坚力量。最后还要从制度上为创新型人才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广泛吸纳创新型人才参与政府管理活动,使其有更多发挥个人能力的机会。
2.提高科技服务业供给与转化能力第一,加快创新主体建设。通过落实创新政策,推动外资企业研发活动本土化和实现本土企业研发活动国际化双手并举,提升中原经济区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二,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化与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实现成果转化。第三,大力发展民营科技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和各种社会资本参与中原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对公益服务项目、科技咨询、项目产业化服务等,鼓励科研部门公开创办此类服务项目为本地区生产经营业服务,政府部门不干预,更不从中牟取经济利益,并尽可能在资金、税收、用地、项目指导等方面予以扶持。
3.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聚集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可以帮助参与科技服务的主体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首先要重视规划引导。其次要以载体引进为主要手段,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培育行业内名牌企业,带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再次要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对集聚区的统一管理,并加快集聚区内的公关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首先要加强科技园区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结合郑州航空港、无水港、国际物流园区及节点城市物流园区建设现代物流业。其次要加快网络与数据库建设,切实降低科技服务机构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
5.加强法制建设与政策扶持、支持行业协会以国家法律、
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制订和实施行业行为规范、服务标准、执业操守、违规惩罚、资质认证等行业管理制度,使行业发展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并在资金、场地和税收等方面对科技服务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6.加强环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既能吸引人才,又能促进与环保有关的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十四
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我国国防科技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背景下,我个人也有了一些对于国防科技发展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了解现状。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我们需要了解国防科技的现状和基本的原则。我国的国防科技以自主创新和自给自足为主要方向,尤其注重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此外,我们还需要重视国防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通过国防科技的引领,促进并支撑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
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支持国防科技的发展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首先,政府在国防科技领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为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优秀的科研环境和充足的经费。同时,我们民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防科技的发展中来,作为保障我们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勇于担当,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四段:国防科技需要注重人才培养。
国防科技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水平、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因此,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我们也需要改变一些人的思维方式,让年轻一代更关注自己在国防科技中的作用,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国防科技的建设中来。
第五段:结语。
总之,国防科技的发展是与国家的安全密切相关的,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和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国防科技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为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增添更多的光彩和荣耀。
辩论赛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篇十五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余年来,为我国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发挥了开创性作用。目前正致力于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1977年,钱学森提出,国防科技大学要有自己特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属国防尖端科技需要的材料,如复合材料,是尖端发展方向,我们就办,当仁不让,拼老命也要干。1978年,他在提出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应该包括7个方面时,在第五方面专门谈到各种材料工艺,还有材料科学里面的尖端。从那以后,材料科学在国防科技大学始终健康发展,其轨迹可以透过《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窥见一斑。笔者通过网上浏览1993-20xx年区间的《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分类的论文进行了归纳分析,试图感受该学科的发展,捕捉其研究方向和成果,并判断其学术活跃程度等。
国防科技大学材料学科正如钱学森所期待的那样,科研方面以高性能复合材料为特色,研究体系覆盖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这些特色,在网上学报能见的材料学科论文上有充分彰显。“复合材料”出现在标题中有47篇,出现在关键词中至少有50篇次,而且贯穿22年间。
1.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方向。
在所有材料学科论文中,各种聚合物作为关键词出现频度达51篇次,其中最多的“聚碳硅烷”出现在标题和关键词中有20篇,出现在摘要中有28篇。涉及各种碳化物的至少有41篇次,其中“碳化硅sic”出现在标题中有32篇,出现在关键词中有36篇。
1.2陶瓷先驱体与陶瓷基复合材料方向。
“陶瓷”1993年就开始出现在论文标题中,共12篇,出现在关键词中14篇,出现在摘要中27篇。20xx年1月,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陶瓷”出现的频率也明显增多。此外,在金属基复合材料方向也有相当进展。
1.3实用研究也有展露。
材料学科在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开展实用研究。不仅军事实用研究的论文有发表,在民用方面诸如列车机车整体头罩、兆瓦级风机叶片等也有丰硕成果。
1.4其他研究方向也有进展。
诸如耐高温金属热结构与工艺方向、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方向、光电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含能材料与内绝热材料方向等等。
1.5新颖词汇更受关注。
“纳米”、“杂化材料”、“莫来石”等关键词出现频度虽然不高,但受关注度却不低。
1.6其他栏目中尚有与材料学科交叉的论文仅以“复合材料”作为关键词,在“航天工程”一栏,标题、关键词出现各5次,出现在摘要9次;在“光学工程”一栏,标题、关键词、摘要出现各2次等。
以20xx年2月4日为截点,统计材料学科论文点击率和被下载次数,点击率500次以上的论文列表如下(表1)。如果将点击率和被下载次数视作被关注度,最高者相当于学报全部论文两个最高数字的中游水平,分别为45.18%(788/1744)和49.62%(998/20xx)。
关注度较高的这些论文,专业方向以复合材料居多。值得注意的是,高居下载次数榜首的论文涉及“杂化材料”,被下载近千次,加之涉及“莫来石”的论文也在榜中,这说明新颖方向更受关注。
关注度较高的论文集中在20xx-20xx年发表,最多年份20xx年有6篇,其次是20xx年、20xx年,各有3篇。关注度较高的论文作者如肖加余(5篇)、曾竟成(3篇)、程海峰、张长瑞、江大志、冯坚、谢凯、刘钧(2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共有292位作者。其中参与2篇以上(含2篇)的作者有112位,占38.36%;参与3篇、4篇(均含)的作者分别为14位和9位;参与5篇以上(含5篇)的作者有35位(表2),占11.98%;参与10篇以上(含10篇)论文的作者有16位,占5.47%。偏前时期论文多些的作者有9位,论文集中在中近时期的作者有18位,全程都见论文的作者有8位。
如果把参与5篇以上论文的作者视作学术骨干力量,从活跃年代和持续度可以看出,这些作者已经形成梯队排布。活跃度较高、活跃持续时间较长的作者,应该更趋近为中坚力量。活跃虽晚但却著述颇丰者该是新生力量。当然最准确的评估,应该综合学报以外刊发的论文,以及未能发布的成果。
4.1论文总篇数及所载学报期数。
4.2论文篇数的年度变化。
22年间论文篇数变化基本呈山峰态势。如果基本等分为3个时间段,1993-1999年论文总数为37篇;20xx-20xx年为80篇;20xx-20xx年为53篇。高峰的20xx年为20篇,超过10篇的年度还有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4.3论文数量变化似正反映学科的发展步伐。
权且将刊载学科论文的学报期数在总期数中的占比视作学科活跃度的话,22年间材料学科的活跃度为62.09%(77期/124期)。
但20xx年、20xx年全年6期都有论文发表,活跃度可视作100%;另有7个年度也有5期发表,活跃度为83.33%。20xx-20xx整个10年间也能高达81.66%(49期/60期),论文10篇以上的8年都在这个区间。
20xx年后出现的活跃高峰,可能的密切相关因素是,新世纪之初,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涉及7个一级学科的16个学科方向,整合为3个重点学科方向,其中一个就是“新材料及其构件技术”。那以后,材料学科研制出来的材料性能提高了20倍,学科综合实力排名也前进了10位。
令人期待的是,近两年的偏低也是正在为下一个高峰期积蓄能量。
5结论。
通览《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2年来材料学科论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正确的决策,和所担负的重要任务。
(3)在发展中学科优势更趋成熟,特色更加明显。
(4)在发展中学术力量已经形成梯队排布,后继有人。
国防科技大学的重点和优势学科。但是航天工程、计算机硬件、机械工程、电子设备、光学器件等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撑,而且交叉融合程度正不断加。新材料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材料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甚至领先。新的强军目标也需要国防科技大学材料学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十五”期间,该学科某重点实验室发表的材料学方面高水平学术论文高达80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就超过了在学报上刊发的材料学科论文总数,有200多篇。这提示,材料学科在利用学报来展现自身优势和特色方面还有很大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