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客的教学设计(优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信客的教学设计篇一
1、品味描写信客为人及其人生遭遇的文句,感受城市负面文化对农村的优秀的传统道德的冲击,了解传统美德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体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一、简介余秋雨及这篇作品的时代背景。
1、师:余秋雨是当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浙江余姚人。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大概发生在上世纪前半叶,当时有许多浙江农村的农民离开家人去十里洋场旧上海谋生,在外谋生的人与家人之间需要联系,于是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一种特殊职业叫“信客”。(板书:信客)。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味描写信客为人及其人生遭遇的文句。
(一)了解信客的职业特点。
2、学生默读第1-13节,圈划相关语句。
3、大组反馈。
(二)品味描写信客人生遭遇的文句。
1、师:出示:
(1)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2)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品味描写信客为人的文句。
1、师:请同学们默读第12节到第23节,边默读边思考:
(1)面对这些事与人,年轻的信客是怎么做的,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边默读边思考,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
2、学生读注悟,教师巡视。
3、同桌讨论。
4、大组反馈。
附材料:
(1)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在第12节)。
(2)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第14节)。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在第15节)。
三、探讨主题。
信客的教学设计篇二
1.掌握基础字词,把握文章内容。
2.品位文章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及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
3.学会抓住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他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的写法。
4.注意感悟像信客这样默默奉献的人,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
【基础知识精讲】。
课文全解。
一、背景资料。
二、课文剖析。
1.重点精讲。
特殊的职业造就特殊的品格和素质。
2.写法精讲。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特点,质朴而典雅。
第二个特点,警辟而又畅达。
3.难点精讲。
为什么说向死者家中送遗物更危险?
问题全解。
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学习方法指导】。
2.抓住全文脉络把握课文内容:
一、来由——为什么做信客。
二、经历——怎么做信客。
三、艰险——为什么不做信客。
四、归宿——为什么能胜任教师和校长的职责。
3.从画佳句入手品味语言。
信客的教学设计篇三
执教者的教学思路是课堂的脉络主线,它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出来的。本节课刘老师充分考虑学生思维水平,结合《信客》这节课教学内容特点,制定教学目标,然后锁定教学目标,以问题项目形式设计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
朗读课文,边朗读边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概括文章每个部分的内容。
2、请用三个词概括老信客的一生,并且谈谈作者为什么先写老信客。
3、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了信客怎样的为人。
4、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二、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合理制定和有效达成,是衡量课堂效果重要指标。本课孙老师制定教学目标为:
1、抓住全文脉络,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信客的事迹,体会信客的为人。
3、.感悟作者为信客树碑立传的真正原因:
目标设定较为具体、全面、适当、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经45分钟课堂教学活动,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是基本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用模糊数学观点刻画实现率70%。
三、关于教学策略选择。
孙老师选择:“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释疑解惑----目标检测-----总结提升”六环节教学策略,突显课改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基本做到有机整合,各环节时间比分配恰当,环节衔接紧凑。特别是检测环节留有充分时间。
四、关于教师表现:
一个教师的性格、兴趣、知识都会影响课堂教学发展变化,整节课孙老师较好体现个人教学风格,富有激情,教态落落大方,语言简练、干脆、利索。但调动学生效果并不理想。
五、关于学生表现:
可以说没有学生参与就没有课堂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学习精神状态,回答问题自信心、语言流畅性、小组合作意识、默契程度等都欠有较好发挥。也就说学生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
六、关于教学策略有效性。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释疑解惑对于这些环节还处于初级理解阶段,时效性不高。
七、亮点:
1、课导入也算精彩。
2、注重双基字、词巩固比较好。
3、较好体现个人教学风格。
4、检测环节题设计比较好,时间分配合理。
八、建议改进地方。
1、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和新鲜性。
2、学生回答问题,只能说出答案,而不能说出推断理由,偏离文本。
3、学生学习精神需要培养,例如回答问题精神头不足,自信心不强等。
4、关于教学策略实效性不强。例如学生如何展示。小组学习让人看得到、听得着东西少。
5、环节衔接组织语言不到位、也缺少贴切评价语言。
九、关于课堂设计两个问题。
1、为什么不设计成颁奖词,而设计墓志铭。
2、一篇文章没有从内容、结构阐明。
信客的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品味描写信客为人及其人生遭遇的文句,感受城市负面文化对农村的优秀的传统道德的冲击,了解传统美德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体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余秋雨及这篇作品的时代背景。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味描写信客为人及其人生遭遇的文句。
(一)了解信客的职业特点。
2、学生默读第1-13节,圈划相关语句。 。
3、大组反馈。 。
(二)品味描写信客人生遭遇的文句。 。
1、师:出示:
(1)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2)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品味描写信客为人的文句。
1、师:请同学们默读第12节到第23节,边默读边思考:
(1)面对这些事与人,年轻的信客是怎么做的,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边默读边思考,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
2、学生读注悟,教师巡视。 。
3、同桌讨论。 。
4、大组反馈。 。
附材料:
(1)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在第12节)。
(2)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第14节)。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在第15节)。
信客的教学设计篇五
培养学生树立优秀的品质,学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关注每一个平凡人。
品读佳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平凡中的伟大。
阅读探究法、诵读品味法、视频展示法。
一、导入。
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进了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他的文章真正打动人心的奥秘。
二、阅读探究。
请找出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为何而感动。
三、总结。
如此善良忠厚的信客却过着如此悲苦不堪的生活,他们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回报吗?
四、视频展示: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王顺友。
五、主题探究。
平凡人的颂歌人世间的遗憾。
六、拓展延伸。
七、作业。
八、板书。
信客。
余秋雨。
工作劳苦。
苦生活贫苦。
心灵痛苦平凡人的颂歌。
人世间的遗憾。
善任劳任怨诚信无私。
宽厚善良通达事理。
谢凯。
信客的教学设计篇六
【学习导引】。
经历了复杂的人生,我们又跟随一位走村串户的信客,来见习诚信人生,在《信客》一文里,诚信为准则的信客,以服务大众为己任,期间历尽辛苦,常常受人猜疑,蒙受冤屈,信客却总能宽容、体谅别人对他的误解,忍辱负重,为千家万户传递消息,让我们学到了另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文章文笔轻灵飘逸,行文流畅,是难得的美文。学习中要认真体会。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字词,把握文章内容。
2.品位文章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及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
3.学会抓住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他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的写法。
4.注意感悟像信客这样默默奉献的人,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
【基础知识精讲】。
课文全解。
一、背景资料。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仍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出版)。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二、课文剖析。
1.重点精讲。
特殊的职业造就特殊的品格和素质。
信客任劳任怨。他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事情不分份内份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辞,有时候还得忍受无端的猜疑与羞辱。
信客诚信无私。他铭记老信客的嘱告:“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是这个职业的生命。诚信以不贪为前提,他洁身自好,从不雁过拔毛,他洁白无瑕,也不怕别人怀疑。信客待人宽容。他在发财的同乡那里遭遇了凶险,他不想让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回乡后也没有挑事,不说任何坏话,他保护了一个家庭。
信客的阅历又让他增长才干。他年轻时屡屡碰壁,穷愁潦倒,长时间当信客,文化程度提高了,眼界开阔了,阅历丰富了,他当教师是好样的教师,当校长是好样的校长,他赢得了社会普遍的赞誉。
社会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职业。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老信客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小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
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信客通报噩耗,有的农妇竟把他当作死神冤鬼,大声呵斥。送交遗物,还被人怀疑贪占。那个发了财拈花惹草的同乡竟诬称信客为小偷,扭送巡捕房。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叫人撑持不了。
但是,社会总体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信客终于不再坚持下去了,人们想起他的好处,常送去关怀和温暖,就是那位发财的同乡后来也向他道歉,并请他接受代办本乡邮政的事务。人们推举信客当老师,信客工作出色,还当了小学校长。他死时,人们纷纷赶来吊唁。
2.写法精讲。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特点,质朴而典雅。
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本文写信客,题材的.特点又决定语言特点,质朴的人物要用质朴的语言来描述。如“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劲厉的山风”“满脸戚容”“猝然昏厥”“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破碎和焦灼的心”“满纸幽怨”“此公”“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深察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等。
第二个特点,警辟而又畅达。
这特别表现在比喻句上:“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有些句子容量很大,一气呵成,又有排比成分,气势十分畅达。如“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3.难点精讲。
如何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
信客的教学设计篇七
1、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领悟他的品格和精神。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会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直无私的品格。
培养学生洁身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的品质。
感受本文的语言。抓取人物的品格。
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投影仪、录音机。
(这个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出来,但是概括的语言并不是很简练。但是,对于职业的特点,却总结的不好。好像学生还摸不着门路。)
1)、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2)、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3)、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4)、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但是信客的阅历又让他增长才干。
2、从上面大家的总结可以看出,信客的为人如何?(或信客这一行所需要的品质是什麽?)
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等。
(学生基本上能说个差不多。但有时专业语言运用的还是不好。口头语比较多一些。)
3、那麽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事例来!
都能对号入座。只是语言繁琐,不凝练。
4、可是,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麽作者再写信客之前,还写了一个老信客?
险些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路途艰苦;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信客》教学设计2》。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惕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他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这个问题,孩子的回答却不甚好。老是靠不到主题上来。)
5、那麽,信客成长起来后,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麽事迹?为何要重点写?
重点写了两个事迹: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6、总结信客这一生,他在哪里是一个转折?
回乡教书。
7、他这一生正好验证了那一句话?
好人有好报。
社会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人们常送些关怀与温暖。发财的同乡回来道歉,并请他代办邮政事务,后来大家又推举他当老师,当校长等等。等到临死时,又来纷纷吊唁。
8、信客死后,为什麽要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9、请写出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这道题开放性很强。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
现摘抄几则如下:
马茜茜:信之子,众之父,仁义之人,大公无私,为吾敬之人某某。
王彬:我们永远的信客,你是夜晚照亮我们的月亮,你是寒冬温暖我们的火光。你是我们永远的心灵支柱!
徐云龙:村中之翼。
嵇姗姗:您的功劳是为我们的奉献,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您的身影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您奉献出了青春,却换来了无限的美好。
于刚:尊敬的校长,您像一把熊熊烈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全体同学向您致敬。
杨一帆:一支蜡烛,奉献默默。一生之中,忍辱负重。一人只为,仁义热心。。光芒四射,蜡烛已尽。
10、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信客》:质朴典雅;警辟而畅达。
《背影》:朴素平实。
《台阶》:十分口语化。
原因:题材不同,作者个性气质语言习惯不同。
1、把课后词语加意思写一遍,并且背过。
2、把自己的墓志铭整理在本子上。
信客的教学设计篇八
培养学生树立优秀的品质,学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关注每一个平凡人。
【教学重点】。
品读佳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平凡中的伟大。
【教学方法】。
阅读探究法、诵读品味法、视频展示法。
一、导入。
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进了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他的文章真正打动人心的奥秘。
二、阅读探究。
请找出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为何而感动。
三、总结。
如此善良忠厚的信客却过着如此悲苦不堪的生活,他们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回报吗?
四、视频展示: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王顺友。
五、主题探究。
平凡人的颂歌人世间的遗憾。
六、拓展延伸。
七、作业。
八、板书。
信客。
余秋雨。
工作劳苦。
苦生活贫苦。
心灵痛苦平凡人的颂歌。
人世间的遗憾。
善任劳任怨诚信无私。
宽厚善良通达事理。
谢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