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汇总1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都需要兴趣,当有了兴趣就会能够极大地吸引人们去研究学习,若是没有了兴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无论是哪一个学科都要把兴趣教学放到首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更要提高兴趣教学的水平,让学生时刻感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乐学,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学习中感到到学习语文的幸福,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就像鱼儿得水一样那样欢快舒畅。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尝试。
1.导语激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堂课来说,课堂伊始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所在,特别是课堂的开始,开端能够吸引学生,那么一堂课的教学就会时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像有的人进行了一个恰当的比喻,导入是一节课的敲门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感,设计一些科学合理而适用的导语设计,把学生带入到鲜活而生动的学习氛围中。
2.可以进行编排表演。语文具有文学作品性,比如那些小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等,它们都具有非常生动鲜明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更符合孩子们学习模仿的口味。在教学时,我们若是能够把这些内容让学生进行表演,就会更加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执教《西门豹》一课时,我就孩子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把它变成小剧本,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排演,学生通过想象分好角色,进行生动而形象的表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自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强化语言,增强兴趣。
课堂教学兴趣的激发在一定条件下,更需要教师的教学的激发,除了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更主要的是需要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演讲能力。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生动性、鲜活性。在这里更要谈一下教师语言的儿童化语言。因为每个老师都知道,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是天真的儿童,若是一味地用成年人的语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困惑,他们自然就不会喜欢听你的课,所以教师步入课堂就要用儿童能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语言走进学生们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成为他们的小伙伴,以饱含儿童情味的语言,使孩子们没有感到距离感,而增加了亲切感。自然学生就会被激发学习兴趣。
三、鼓励参与,引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要鼓励学习发挥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能力。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处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之任之,他们不敢发问和想别的问题,在这种高压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着,学生缺少敢说、敢想的精神,也不会培养出来创新精神,培养出来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学生。为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当他们都能参与到教学中的时候,就会发挥了他们的优势,他们就会积极去想,大胆地想,勇于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以问题教学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回答讨论的教学氛围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发言,让学生进入辩论和讨论的情境中,让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教师要给他们的更多更广的学习空间,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执教《群鸟学艺》一文时,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很多同学都是说,只有耐心和虚心,认真学习就会掌握过硬本领。但是其中有一名同学回答道: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我当即就给了这个同学肯定,并且赞扬了他的这种敢想和敢问的精神。
四、开展活动,丰富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开展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用眼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春天》题目的作文时,就改变了过去的在课堂枯燥乏味的讲解指导,而是领着学生到野外去春游,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的景物。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也使他们感到了大自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然后我就让孩子们用语言把所看到的写下来,就成了一篇非常好的作文了。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真理,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它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自由快乐地在语文的世界中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作者:隋国娟单位: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二
曾几何时,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是一位读清华大学的学生叫刘海洋,说的他去动物园看动物。当他看一只熊时,为了验证熊皮是否能否经得起硫酸。就向熊头上泼了实验室用的硫酸。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很心痛。一位天之骄子,内心是多么的冷漠,缺少法制意识。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有法律意识,让他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可为,什么又是不可为。特别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的行为时有发生,并且呈现出低龄化和上升趋势。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责无旁贷,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里的成长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没有语文那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教学中,也不乏有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只要我们适时有机的挖掘,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比如我在美术绘画买东西题材教学时,我先是让学生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知道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然后以人民币为切入点,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80号)相关条例,让学生明白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以及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这样学生长大后,他们就会知道伪造人民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又比如我在上三年级美术教学下册时,我在教学完相关内容后,给学生在练习里出了这样一题,“绘画交通题材”学生在计算后,我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让学生知道,机动车载物是不得超载,如果超载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相信有一天,学生成为一名司机,相信他就不会为了一点经济利益而把生命放在一个漠视的位置。通过此堂课的教育,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
教师教书育人,应该把育人放在首要地位。不但要使他们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出来的学生,不要求他学到多深的知识,但是他是在校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出学校后在社会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法制常识。就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整的那样,“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我们作为数学教师,纵然我也感觉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没有其它科目那么好渗透法制教育。但是这不能作为不渗透法制观念教育的借口,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想尽办法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机渗透法制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2014年12月。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三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知的一个过程,也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它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互动模式,关键在互动。教学期间,学生、教师、课本完成积极的三方互动。同样,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学生和教材、环境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实现自主创新学习。在承认学生和老师是教学模式中双主体的前提下,改变应试教学和传统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创建师生平等互助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目标,学生能够在不同层次达成多次参与,形成基本的美术观念。
1.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美术课堂中,很多老师主要是以学生作业画得像不像为准,没有将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联系起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意识。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仍然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学生完全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效果十分有限。
2.形式化问题严重。
小学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基本都是在讲课,学生动手机会很少,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课内外的作业,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并不多。另外,小学美术教师也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没有给学生留下时间思考,过于追求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经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3.师资力量不足。
统计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美术老师并非专业老师,老师也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由于老师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不足,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没能构建良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另外,有些小学美术教师是其他课程的代课教师,导致教师专业性很差,教给学生的知识也非常有限。
1.构建互动式教学环境。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社会常识和各自的性格特点,积极地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优化。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充分利用多媒体。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采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增加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在学习外国的美术作品时,通过播放与艺术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领会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和蕴含的思想。
3.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老师尽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观察物,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和探讨;尽可能为美术教学提供多条线索,没有固定的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激发学生的思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给老师和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互动式教学模式走进学生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答一个问题困难得多,尤其是在美术这种需要创造力的学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不断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传统教学模式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提高学生素质。
总体来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应用后,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这门学科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拥有独特的教学特点,互动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师生交流模式的一种创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四
福建省将乐县城关小学陈琳。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绘画才能。儿童身上本来就有一种好奇、好动,跃跃欲试的创造欲,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富于启发,便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创新意识。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及绘画的特殊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面向生活,激发兴趣。
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是创造的唯一源泉,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儿童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都是在室内进行的,由于缺少生活,没有“心”的参与,学生的绘画结果呈现出模式化、固定化的特点,缺少创新,没有个性。如果转变下环境,让学会们用心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必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开拓其思维。例如有次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画命题画《我最感兴趣的活动》,结果收上来一看,学生们画的都是一些陈旧的题材,他们实在想象不出有趣的事情。这也因为他们跟大自然太少零距离接触了,环境让他们的童年色彩平淡,不再多姿多彩。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多去接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还是上次的命题画,这次,我让学生走出去,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他们很放松自己,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有特色的活动。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经过引导,一幅幅个性色彩鲜明的图画跃然纸上。
在儿童绘画创新过程中,我们应该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展创新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思维,让他们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创新,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掌握绘画创新的自主权,使绘画活动转变为儿童内心需要的显现。“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这是儿童绘画创新的生命力所在。从生活出发,让他们的绘画贴近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才能促使儿童创作出真正充满童真童趣的创新性作品,使其创新才情得以展现。这是培养儿童绘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细心观察,大胆尝试。
走进生活,用心品位生活,还得学会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犹如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带他们走进知识的宝库。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应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使整个观察过程围绕着预定的目的进行,这样的观察才能持久、有效。首先得学会“看”,然后才是“画”,你能看出多少东西,就能画出多少东西,你能看得深入,就能画得生动。由观察而产生理解,()由理解而产生联想,由联想而产生创造,这样必能激发儿童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指导儿童画一盆花时,如果老师不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孩子们往往会得出笼统的印象,画面必然会粗略。这时,教师可以和他们共同商量观察的内容和顺序,如花盆的形状、颜色、质地、花叶,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等。在老师有目的地指导下,他们遵循观察目的,细心观察,就能够大致把看到的事物画下来。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进行联想添画花盆背景,从而使画面内容变得丰富,不致于单调、乏味。当然,良好观察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创设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乐意观察、主动观察。在一定观察方法的指导下,促进他们观察能力的提高。
观察是创新的前提,如果不把观察的结果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观察也只是徒具形式罢了,因此,还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观察结果表现出来,允许他们展开想象的空间进行大胆地尝试,即使尝试的结果与原物不相像,老师也要大胆鼓励。没有尝试,创新就无从谈起。这种尝试是儿童拥有自己个性的一个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他们观察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使他们的创作个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给与学生尝试的机会,最大程度地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以流露。这样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小巧的帆船》的绘画指导课上,我首先指导孩子们观察帆船的`结构,一般说来,帆船分为船体部分和船帆部分。现实生活中的船体形状是长条形的,船头有点尖。在仔细观察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的尝试,让他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这种形状,把船体画得更好玩些。如画成西瓜的形状啊,画成鱼的形状啊,飞鸟的形状啊,或者你喜欢物体的形状等等。试一试,这种在观察后的自由随意画出来的帆船就更有新意,学生一定会设计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美妙帆船来。
三、教法灵活,富有创新。
教师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必然感到乏味,兴趣减退。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寓教于乐”,在儿童与美术创新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和新奇中表现心灵,提高思维的创新性和敏锐性。就象流淌的河水一样,因为流动变化而灵动、秀丽。对儿童绘画创新能力提高而言,亦是如此。创新教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都是可以采用的。当然,多变的教学形式并非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因为他们是主体。应设法使儿童的天性得以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善于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儿童的创新兴趣。如将故事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推理多种结局,并就自己的推理进行绘画构思。例如我在教《帽子回来了》一课时,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小猪的故事,引导学生听完故事后设想多种结局,有的学生回答是长颈鹿先生帮忙,有的说是小鸟用嘴衔下来,有的讲是大象用长鼻子勾下来。学生设计的结局各异,此时老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展现自己独特的绘画思路,就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音乐熏陶,激活想象,音乐能激发儿童无限的遐想和创造。在想象画《我想飞》教学中,我利用优美的音乐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他们想象: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突然间有着一双美丽的翅膀,我飞过碧绿的草地、飞进苍翠的林间,飞过――你们还会飞到哪儿?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除了长出翅膀可以飞以外,还可以怎样飞?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是仙女带他们飞。”有的说“是在鸟儿的翅膀上飞翔。”在美妙音乐的感染下,孩子们的想象如同真的插上翅膀一样在空中飞翔,一幅幅有创新的图画从孩子们的笔端涌出。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用猜谜、童谣、游戏、试验等方法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
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如在绘画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有趣而丰富的课件以及制作材料等,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空间。如引导孩子用废品废蛋壳、旧挂历、纸盒等制作剪贴画,用木板、旧毛线、水粉颜料制作版画等,都能使儿童受到启发并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
流云涛影读不尽,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的途径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无穷的创造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其创新才能,让他们画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五
摘要:当今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本身只是一种途径,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为教学总目标,使美术教学诸元素可见、可触、可摸、可体味,让学生真实体验微妙的生活韵味,感受美的生活存在,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乐观地创造生活,彰显美术学科的人文特性。
关键词:人文素养;课堂实践;人文特性。
一、人文素质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美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道德、意志、价值、尊严、智慧、美、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的培育思想,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具备浓厚的人文性质,可不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小学生的身心。
1.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在弘扬艺术精神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弘扬艺术精神从娃娃开始,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要让他们从小接受对事物、社会,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理解,为他们今后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如,我讲授了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中的一节课,内容是“威武的盾牌”。在这一课中,为让学生很明显地感受到编者的这个意图,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从美术角度来阐述盾牌功能,还可以通过盾牌上的动物头图案设计使盾牌增强威武感,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从而削弱敌人的战斗力。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手段,较好地让学生了解了盾牌的功能和特点,知道了盾牌是古代士兵用的一种防御性的武器;并且知道了盾牌威武是为了让敌人见了胆战心惊。学生通过学习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威武的盾牌,特点突出、表现完整。通过教学,我完成了课前设计的所有教学任务,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2.注重学生人文史观的培育,在提升人文情怀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长期以来,我在平日的美术教学中都坚持让学生收集整理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美景,在课堂上进行介绍赏析。通过美术课堂,教师在陶冶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弘扬了人文情怀,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升华美术教学。如,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第八课“彩墨游戏二”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三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随堂欣赏是欣赏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从艺术大师吴冠中早期画的江南水乡中初步了解彩墨画的语言——点、线、面,它们把画面表现得美丽多姿……(边播放课件边进行描述)图1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江南水乡仿佛刚从春雨蒙蒙之中苏醒过来……图2垂柳飞燕,红男绿女,为水墨江南增添了无限生机,图3寥寥几笔,流水人家,既准确地塑造了形体,也精细地分割了空间;图4流畅的线条,活泼而丰富的彩点,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美景。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进知识融合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现在美术教材在体现美术学科社会性、艺术性的同时,更注重展现美术学科的实用性和人文性,为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联系音乐、文学、历史、媒体艺术等人文学科外,还特别注重架起美术学科与自然学科的桥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光芒四射的花灯”将美术教学与民间艺术相结合,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彩灯,通过欣赏、感知联想、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我国传统灯饰、灯节产生一种亲切、熟悉和融合的感觉,丰富学生的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情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研究。
4.注重学生情感抒发的培育,在感悟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再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进步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在当今,小区规划讲究格调,居室布置讲究情调,穿衣打扮讲究别致,服装配饰讲究协调。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正悄悄融入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和精神世界中,并以多样的形式滋润着社会文明。因此美术课堂教学不应仅垂青于历史,只注重单一的、理论化的专业知识,而应与时俱进,使人文精神和美术文化进入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让美术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精神生活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而提高。
总之,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为美术课程增添了新的生命力,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心灵的滋润是潜移默化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升华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六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灌输式教育是传统美术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回顾与总结美术教学,发现当前许多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为此,必须重新认知美术教育,明确美术教学的内容,理清学生需要学习的美术知识。鉴于此,以新课改为背景,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分别是学生方面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则主要为有效学习,即学生在经过教师一段有效的教学理念培养之后,能够在学习方面获得有效提升;教师方面则主要为有效教学,具体表现为教师为促进学生进步而采取的所有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主要有三点,分别为: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二是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需要学习什么,掌握哪些知识;三是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手段。
一、将游戏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进步。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适当的游戏,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加和活跃课堂氛围。此外,科学设计游戏,也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及观察力,培养他们的团结互助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融入适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进步,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游戏”是小学生特别喜爱的活动,借助游戏活动进行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教学之中,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如在《水墨游戏》课程教授中,为了能够避免枯燥乏味的水墨画教学,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堂,融入游戏成分。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随着线条跳舞”的游戏场景,先后播放一段舒缓的轻音乐和爵士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跳动,融入其中,进而趁热打铁,播放《赛马曲》,让学生在欢愉的氛围中,听着音乐画墨线,一边感受到骏马驰骋草原的景象,一边伴随感受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在游戏中绘画,体验着不同墨色之间的转变,同时,一幅幅水墨画作跃然纸上。在游戏氛围的衬托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无垠的时光中自由遨游。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过早用绘画技巧对学生进行规范,应该注重对他们绘画兴趣的培养。然而,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十分重视教学知识的教授、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但相对忽略了对学生个人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从小就被固定的思维方式束缚,从而形成“千人一面”的作业现状。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对此种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尊重学生,鼓励创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小学生对绘画的兴趣相对较高,画的很快,会根据自己的想象错误地在画板上增加不同的色彩和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绘画结果存在瑕疵。但是,作为教师,切记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挫伤学生的天真与稚拙,导致学生天生的领悟、感觉被常识所取代。故应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将正确的绘画技巧与领悟相结合,从而进行绘画创作。2.指导观察,培养感悟。观察是绘画的前提,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进而结合自身的感悟,才能绘制出美妙的画卷。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分析事物的本质,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对学生思维感悟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构造,特别是虚拟抽象构图。此外,教师也应当适当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从而将感悟有效地转化为图画,并展现出来。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培养,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美术。作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师,应当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对其进行表扬与鼓励,鼓励他们学习美术,坚定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主要有三个方法。1.语言评价。教师要积极鼓励小学生学习美术,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多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少用批评或否定的词语,比如“很棒”“做得好”“继续努力”等鼓励词汇。此外,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教师要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2.肢体评价。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语言评价外,教师还应采用肢体评价,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向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伸出大拇指,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也可以通过一个微笑或抚摸表示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3.物质奖励。小学阶段,学生是十分看重教师的物质奖励的,如一朵红花,一个小勋章或一个小饰品等。在课堂之上,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可以设定为发言的同学发一朵小红花,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激励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四、善于引导,巧妙提问。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讲授方式和知识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教学之中,必定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所以,教师应对课堂讲授进行刻意的设计,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用。在向低年级学生讲授《三个好伙伴》课程时,考虑到专业的美术教学术语(如“块面”“构图及色彩”)比较苦涩难懂,教师就可以运用较为简单的白话进行讲授,由浅入深。运用“这幅画漂亮吗?什么地方你记得最牢固?”等简单的方式提问,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进而引起他们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能够调出其他颜色,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然后,结合红黄蓝这三个颜色的实例,对“块面”“构图”等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这些术语,同时也能够更加主动参与美术课堂。
五、课堂设计注重语言情感和德育感染。
辅德益智启美是美术教育被公认的功能,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触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层次。如在对《自由领导人民》一画欣赏过程中,面对半裸的自由女神,同学们的表现各有不一,有的感到好奇,有的表现为忸怩不安,有的甚至不敢观察。面对这样的情况,美术教师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重点,借助有关的人体构造图,联系实际,向同学们解释人体的生理是自然现象,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们明白人体绘画作品是以表现人体的动态美与形体美为目的的,是对人体自身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是一种健康的艺术,从而纠正学生思想中不健康的因素,提升他们对美术的认知。总之,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美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者,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改革趋势,对小学美术教育进行改善,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切实获得有效的美术知识和提高美术认知,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2]秀连.小学美术教育[j].读写算,2017,(20):93.。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七
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摆脱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而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呢?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因此,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与效果。
一、内容上从注重技法训练向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转变。
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再会有上一段时间的"考级"之争。
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方法上从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在教“小鸟”一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鸟的各种叫声;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再与色彩对号入座;让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把画好的画倒过来挂等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三、正确评价儿童绘画,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美术教育观转变。
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语言,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认识,是儿童与我们交流的工具。我们要努力去理解并认识其意义,革新内容;从过程入手,建立新的评价方法。因为小学美术教学并非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
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真正实现审美、认识、教育(包括智力、情感等因素)三者并举的功能,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八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达不到要求,已经适应不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通过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文章中很多篇章都是在描写一个场景,而只是通过教师口述讲解语文知识并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语文学习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的《日月潭》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巧妙的语言进行教学导入“:孩子们,大家都知道台湾是一个美丽的岛屿,在这个小岛上有一个地方叫做日月潭,那是一个颇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在那里,有美丽的山水,有叽叽喳喳的鸟儿,可以说是山川秀丽、景色宜人。面对这样一个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的美丽景区,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那里畅游,你们觉得好吗?”通过这样为学生创设一个语文情景,不但能够紧紧地扣住文章的中心内容,还能够为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幅美丽的风景,燃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渴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去。
二、制造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制造悬念能够使人们产生心理变化,形成强烈的好奇心,造成一种挂念的心境。对于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悬念,通过悬念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加渴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学生想要急于知道答案,他们就会一起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月光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首美妙的钢琴曲,这时候学生都沉浸在了优美的音乐中。听完之后,教师问学生:“孩子们,这首钢琴曲怎么样,好不好听?”这时候孩子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好听!”然后教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名字是什么,作者当时是在怎么样的情境之下创作的作品吗?”通过教师这样连续的提问,学生会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时候教师就已经巧妙地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问题悬念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被语文知识深深地吸引,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占据着课堂的主体位置,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在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机会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到限制。而产生这样的原因是教师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只需要跟着教师的脚步,按照教师的安排去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成绩。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无味,学生并没有兴趣去学习,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也不会集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思想观念,将课堂主体的位置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同时也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语文内容呈现出来,教师可以采用文字、图片或者是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课堂,这样新颖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然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将语文知识穿插其中,并在保证课堂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教学中应该开展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构建一个活跃和谐的语文课堂,为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陶金平单位:甘肃省灵台县龙门学区。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九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创造的能力。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始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根据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发展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这是美术课教学贯彻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对美术课教学的新要求。
2.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
(1)从一年级时就开始着手。从一年级学生着手,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塑造学生对美术素养。要从美术最基本知识开始入手,告诉学生美术的画种,让学生了解色彩的类型、名称、分配、属性等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画画,大胆地涂鸦,敢于动手,提高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其感受到画画带来的快乐。
二、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已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效地进行分组,使各小组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积极提出各组的建议,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办画报,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合作画画比赛。让各小组创作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加强各组成员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美术创作的能力。二是积极组织画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利用“六一”节、国庆节等节日,举办多样化的画展,为学生创造展现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画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十
摘要:现在小学教学过程之中美术教学也日益提升上日程,我们要在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个性也是必须进行的教学。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标志,也是我们进行社会化必须走的过程,我们培育人才必须使其有独特的个性,这样才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美术作为一门最需要想象力和独特性的学科,是我们培养小学生独特性最好的手段。本文就是探讨小学美术课堂培养独特性的问题和开展的策略。
目前,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之上多出现大班教学的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出现趋同势。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之中,出现许多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学习环境较差,等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阻碍学生的个性化的养成,影响美术教学的质量。我们要培养小学生从思想、态度、行为、意志等方面都有和他人不同的个性,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培养出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现代化教学,促进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模式的革新。
1.1老师过度进行干预:目前在我国的美术教学的课堂之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起着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独特性的养成。例如,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布置美术作业,说学生可以成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是老师总会不由自主的引导,加入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样就严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样进行培养的学生,及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也只是在老师思想下为前导的,没有自己独立的东西,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真正的独立性培养的,对学生的个性化养成形成巨大的阻碍。
1.2老师重知识轻个性: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美术教学目标为两个。一者为,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授课和教学。二者为,培养学生的美学思想,学会独立的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现在的教学之中,老师只是进行性单体的示范教学,不断的传授美术知识,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的过程。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只是对老师画法的复制,没有进行创新,学生的整体画风都被限制住了。在这个过程之中就是老师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造成的恶果。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会造成画风枯竭。
1.3个性的审美风格被压制: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是最能培养自己的个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许多的想法就是学生自身个性养成的关键性因素,但是老师却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发出的独特的思想进行扼杀或者进行王权否定。然后老师在讲解自己对作品的见解,这样严重的压制了学生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同时同学之间进行谈论时,提出新奇的想法,也会被同学以老师讲解方法给予否定。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严重限制了学生自己的审美兴趣的提升,对个性化的养成造成巨大的限制。
2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策略。
2.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奇思妙想最多的时候,没有过多的限制,小学生对新的是事物,经常会发出天马行空的想法。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之中,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新奇的想法必须给予鼓励,使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比如《影子的游戏》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可以领着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景色,观察不同的事物的影子;同时在这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还可以带上学生的家长,以及自己喜欢的玩具,观察不同影子的不同。在课堂实践结束后,我们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自己所看到的,观察到不同的情景。在这时老师可以传授一些影子在在一天之间会出现不同的情境,影子总在自己的身后和影子是黑色等基本知识,促进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养成。
2.2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目前,我们的小学教学的过程之中经常出现问题。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进行基本美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不同作品的色彩,线条,比例等基本理论对大自然和人间的艺术品做出自己的鉴赏。老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老师要对学生提出自己的鉴赏看法时给与鼓励和支持,掌握自己的度。例如,在进行《蒙娜丽莎》的鉴赏教学的时候,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提出自己的新奇的看法。老师要对这些看法进行整理,积极的给予鼓励。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养成。
3结语。
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改变现有僵化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思想,促进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养成。我们要认识到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进行传统的美术知识的教学还要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提高重视,实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十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科学分组,落实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采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由组合,四五个人为一小组,每小组的成员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组打破日常的坐位制把几张桌子拼接在一起,小组成员围坐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间关系的融洽,彼此乐于接受,各组间的整体水平也较平均。
二、情系后进,三步巧转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后进生,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中只能顾及班级的整体水平,对后进生的转化就顾及不全,使转化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在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我总结出一套对转化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课前选定———课堂合作———课后帮助”三步进行曲。
1、课前选定:我在学期初私下交待各小组长在学习中选定一些较容易的工序,让后进生完成,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免得在合作中一下子让后进生接触到难度大的工序,产生恐惧感。
2、课堂合作:优、中等生在帮助后进生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具体步骤时,后进生也根据优、中等生的建议或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如:形态的设计或描绘,让后进生参与活动,边看边学,边动手边体会。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在合作中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3、课后帮助:为了弥补后进生对知识掌握的缺陷,小组中的优、中等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后进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或现场指导、示范等方式进行帮助。
三、开展评比,引导竞争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表现性和创造性。总之,我认为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形式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这种学习方式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既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拔尖人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和完成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今天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黑格尔人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一、兴趣的激励。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讲《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把录音机带进课堂,上课时放了一段动物圆舞曲,学生听了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我问:“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学生:“音乐很美”。“好像在大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仿佛在和小动物们跳舞呢”,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要画小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小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示,不要囿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极致。在兴奋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动态不一、情趣可爱的动物图,到最后评画小结时,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二、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
想象是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启发学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如为儿歌《小小的船》配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天。”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的联想范围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励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
三、改变教学方法,变照葫芦画瓢为引发。照葫芦画瓢———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谁画的像谁的分就高。这些传统的,错误的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只能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的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形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我在讲一年级的《各种各样的线》一课时,就是通过引发而运用了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指由这一事物的形象联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首先我给学生们看一张画满了短线的范画,然后让孩子们联想你觉得像什么,由此联想到其它什么物象。学生积极动脑筋,学生:“像下雨一样”“还像密密麻麻的小蚂蚁”“又像小蝌蚪”“也像树纹”“有点像远处看去塞住的车”“像一大群正在飞行的小蜻蜓”……我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对了”。又如在讲一年级《画圆形物》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这个圆形联想有什么其他物象是圆形的并把它画下来,想到多少就画多少,到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学生们的画面真是好丰富,有皮球、太阳、苹果、西瓜、橙子、纽扣、鸡蛋人、轮子、钟、风扇、救生圈、花、各种小动物、瓢虫……等等,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酝酿出理想的构思,在随意的拼搭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四、充分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美术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电教多谋体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图文并茂来传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讲一年级《穿花衣的热带鱼》一课时,让学生欣赏老师制作的小电影和课件,孩子们被那生动有趣的电影画面和精美的课件制作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而且思维也很快跟着活跃起来,在接下来装饰热带鱼的时候,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表现热带鱼身上的图案和色彩,到最后当学生把一条条的热带鱼“游”到黑板上老师特制的大海里时,呈现在你面前的好似一群活灵活现的美丽的热带鱼,这时你一定会惊叹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是如此特别与丰富。
总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的老师,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创新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绽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十二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显出它的单一性、滞后性.信息技术手段适应时代的要求,能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想象创造的能力,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主题词:信息技术互动教学齐齐乐利弊。
信息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所创造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环境和条件,对学习过程的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它不但改变着人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而且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极大地拓展了学习者的认知领域。
在信息技术还未走进教育教学领域之前,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单一,而现在学校大部分是1台电脑+1部投影机”构成了我们最熟悉的授课环境(演示型多媒体教室),相对于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块黑,老师可以同时提供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的不同感官,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呈现出来,我们的课堂也变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控制着教学内容的显示、教学进度和方向,学生负责看、听和记笔记。
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是学校领导、老师及教育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还有齐齐乐互动教学在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利弊。
我们来看看齐齐乐在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作用,小部分是自己在学习和体验中得出来的,一部分则是从网上了解的,通过整理我把齐齐乐有利的部分分为四点:反馈与因材施教需要“齐齐乐”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对学生情况准确估计,过高或过低的估计都将导致无效的劳动,造成师生时间、精力的巨大浪费。比如:
学生已经听懂了,老师却还在滔滔不绝。
学生没有听懂,老师却一笔带过。
某些学生看起来在很认真听课,却在开小差。
喊得最响亮的学生,实际上只是一知半解或不懂装懂……。
学习讲究系统性,知识链环环相扣,许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及时的教学反馈,所以未能及时进行补救,越学越跟不上,导致恶性循环。
那么,老师的估计有多准确呢?
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将教师估计的答对率与学生实际答对率做出对比,结果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偏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时误差还会很大。
传统的反馈方式:个别提问、个别演练、察言观色等,都难以了解到整体的真实情况。而课后的作业批改或单元测试,反馈周期又太长,等教师讲解时,学生可能已经遗忘当时的答题思路。
课堂需要一套有效的反馈机制。
“齐齐乐”互动教学系统用非常简便的方式解决了“一对多”的反馈问题,创造了一个师生自如互动沟通的平台。老师需要了解讲课效果时,只要按按手中的遥控器,打开一个powerpoint页面,即可进行一个随堂的问卷调查或应答测试,学生也按一按手中的遥控器,即可发送自己的意见或答案,“齐齐乐”软件就会在一两秒钟内自动生成多种统计报表,马上精确报告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而老师即可根据这些被告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时做补救教学。当然,也为家长提供学生课堂学习进度报告,协助监督学生学习。这样,就可以保证了老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信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趣味与寓教育与乐需要“齐齐乐”
我们常说要寓教于乐。
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积极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
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
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
深度参与,人人参与需要“齐齐乐”
看电视与旅游的区别,就是参与深浅的区别。
对于每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去,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要得到理解和巩固,只有经过学生亲身参与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等活动才行,而不仅仅限于“听一听”和“看一看”。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空间、工具的原因,学生不可能同时参与,想想看,如果60多个学生同时发言,会是一种多么混乱的局面!
由于胆小害羞等原因,学生不敢积极参与;
由于老师喜好的原因,学生没有机会参与……。
因此,这种课堂参与是比较有限和不充分的。许多不能不敢、或没有机会参与发表意见的学生,不自觉地成为学习的旁观者,自然也就影响到学习效果了。
“齐齐乐”允许几十个甚至400个学生同时参与,并且使学生的课堂答题、发表意见,变得像按遥控器那么简单,即使是最害羞的学生,按遥控器的勇气还是有的哦!而且,互动教学系统的使用,也半强迫式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不允许任何一个旁观者!
教育效率需要“齐齐乐”
学习反馈需要效率,反馈周期太长,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课堂活动需要效率,否则,就会活动多了,方式灵活了,教学容量就少了,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参与需要效率,课堂发言,就算一人一句,45分钟也就完蛋!
“齐齐乐”互动教学系统使老师组织活动象按遥控器那样方便快捷,(如做一个100人的“难度”调查,都只要两三秒钟),轻松高效地解决了课堂活动多,导致内容少的问题。
点名考勤、举手统计、作业试卷客观题的批改等重复、机械性劳动多,耗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端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和压力。
齐齐乐帮助老师实现轻松教书。可以从数据来进行比较:
我们从题量、批阅方式、反馈形式及效果三方面来比较一下传统教学和使用互动教学系统的不同:
教师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深钻教材,使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真正落到实处.还可以以一个课堂英语小测试来比较:
课堂学习记录需要“齐齐乐”
现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分数”论受到较大的挑战,学生成长记录袋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的成长记录仅为代表作品、老师评语、考试成绩等,而对于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课堂情况,则几乎是空白。利用“齐齐乐”强大的统计功能,可为客观评价学生提供了最全面、准确、公正、的一个互动教学软件。以上是对齐齐乐互动教学有力的一面。
齐齐乐互动教学中并不是每一科和每一课都适合,齐齐乐互动教学在数学、计算机、英语……在这些学科中比较适合。我也看其他老师运用的很好,刚好这些学科也正需要这样的环节来增加课堂趣味性和互动。而在美术、语文、科学、音乐…….在这些学科中我总是听到这些科目老师在抱怨好好的课还加什么齐齐乐?我很赞同,因为我是一名美术老师常常因为齐齐乐互动教学而苦恼,比如说手工课我就不知道如何来设立按点,我会感觉齐齐乐按点是强硬的拉到教学中来,是本来简单的问题搞复杂。齐齐乐的按点设立本来是解决复杂的问题,突破重点难点。最后在我的教学里往往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我相信我刚刚列举这些学科中的老师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吧!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对齐齐乐的简单看法,因为我接触齐齐乐互动教学不久,所以我的题目也是浅谈齐齐乐互动教学。当然齐齐乐互动教学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还是有待探讨。
刘元军。
注:(齐齐乐的有利四点来源于网络)。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十三
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常常流于形式,通常是教师通过课堂引导,之后进入绘画技巧和绘画知识的讲解,最后进行课堂考核。在整个学期,美术教学绝大多数会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这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化、形式化,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中,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发挥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讨论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考能力、创新精神,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年龄基本相同,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没有过多的障碍。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表达时间,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并通过合作和交流表达自身的想法。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焦虑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推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其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多交流的机会,他们针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认真听取和借鉴其他学生的想法,有利于将多种思想进行融合,取长补短,提升学习效果。最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探究,可以增强他们的情感交流,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且使他们养成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好习惯。
2.1分配合作小组要详细、合理。
在小学美术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分组一定要经过细心考量。这样,一是能够保证在小组学习中每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职能,保证能够提高每位学生的操作能力;二是能够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素质比较平均,确保能够提高每个小组的学习效率。在分组时,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持班级秩序,教师将学生分为4~6小组为宜,如果班级学生过多,也可以在每个小组内再进行小组划分。待到小组划分结束后,教师通过课前引导或是引入教学情境,为每个小组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问题。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与综合素质。
2.2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加强合作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合理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围绕美术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和安排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热情,使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尽量选择一些生活中的美术素材,还要确保任务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会说话的手》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手势图片或者影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模仿图片,并摆出相应的图片,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摆出各种手形,并且用笔在纸上勾勒出手形,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画纸上的形状进行补充和添画,使其形成一部新的绘画作品。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手形,然后将其画成一个个场景或者画面,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等,让学生选出优秀的作品,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
2.3注重课外延伸,拓展合作空间。
小学美术教学课时有限,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合作,拓展学生的合作学习空间,将课内外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如,在讲授《节日》一课时,教师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收集一些有关节日的小故事、图片等,或者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节日设计海报,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2.4增加小组成员的课堂讨论环节。
要想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还需要在其中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要加以引导,指明学习方向。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选择图案等,并鼓励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够表达自身的建议,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塑造美术作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合作教学的积极作用。
2.5完善评价体系,积极鼓励学生。
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其能够有效地总结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并积极给予每个小组的作品肯定与鼓励,尤其是一些比较新颖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施行美育,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美学中陶冶情操。由于小学生有善于思考、好奇、活泼等特点,每名学生心中的创造源泉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特点,使学生整体能够全面发展、个体能够个性化发展。
3结语。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特点进行合理分组,根据教学内容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兴趣,课内外相结合,拓展合作学习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f结精神和合作意识,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十四
好的开始就预示着成功的一半。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导入。好的导入无疑能够在课堂伊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是巧设悬念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比较强烈的,如果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无疑效果非常显著。例如,在教授《菩萨兵》这一内容时,我采取的方法是直奔主题,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菩萨的认识。小学生虽然知识谈不上丰富,但是思维却非常活跃,学生们会给出各种答案,如神仙,西游记里的观音菩萨,或者能给人带来福气的神仙,等等。然后教师再进一步深入,那么你见过菩萨兵吗?这个时候学生都会摇摇头,又充满了好奇,于是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那么今天就带领学生们看一看,什么是菩萨兵。当然,教师的导入并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形式,要根据不同篇章的内容,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教师对某一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选择。
二、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的方法。
1.遵从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教育同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我们都知道,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是极少的,这样的话是不容易调动起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师如果想增强语文课程的趣味性,首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环节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趣味性是无从谈起的。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这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多进行观察研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这样就会让学生逐渐对知识产生一种认同感。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要单纯地认为自己就是在传授知识,要认识到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的观察者与发现者。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具体环节中,学生的感知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兴趣才会不断提高,想象会更加丰富,记忆也会更加牢固,语文兴趣和语文成绩哪会不提高呢。
2.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的下降,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下,教师一般认为教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而没有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在每堂课上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把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进行预设,这样学生才能按照教师的预定的规划进行学习。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语文课程,对教师的知识含量要求较高,教师要想给学生一些知识,自己必须储备更多的知识。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另外一个重要保障。如果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学生势必不太喜欢学习某个课程。只有亲其师,才可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经常会出现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情况。学生不会踊跃发言,教师自己也会讲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在授课之余,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利用下课的间隙,与学生聊了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这样无疑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要对学生一味地严格要求,严厉对待,应该遵循张驰有度的原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程并不是一门难以理解的课程,即使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也不会觉得语文课程多么的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谆谆善诱之外,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多多鼓励和表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鼓励学生积极快乐学习的一剂良药。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是他们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一个肯定。哪有一个孩子不希望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呢。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问题到位,教师要表扬;如果学生某一次作业做得非常出色,教师也要及时进行表扬;当在课堂上学生全神贯注,积极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适时进行表扬。教师的表扬并不需要教师多付出什么,却给了学生莫大的鼓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要做到言之有物,不要为了表扬而进行表扬。教师的表扬要诚恳,有针对性,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表扬是发自肺腑的,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教师在表扬的同时,也要及时对一些表现不到位的学生进行适当或者委婉地批评,让学生及时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要培养学生高涨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劲头,要学得愉快,同时也要学有所获。教师在一堂课上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教了多少东西,而要关注自己让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轻松能养成的,要经过教师不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
作者:杨丽华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陈官屯乡大刘庄小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十五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鲁雅婕.人教版与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x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参考篇十六
一、因地制宜,让美术课堂凸显地方“特色美”
在农村学校,如果美术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中拘泥于教材,不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教法上过于呆板的话,是体现不出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的。农村初中,虽然学校美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没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器材和资料,但农村有着丰富多采的课程资源,有广阔的土地、美丽的朝霞晚霞、蓝天白云、各种动植物和花草;有能用于造型活动、取之方便的自然土、竹、木、石等;有民间美术、雕刻、图案、编扎;有独特的节日、习俗,民间艺人和民间工匠等。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地方独特资源,可以进行农村美术教学的探索。
1.把生活和美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围墙,融入社会,放眼农村广阔天地,摆脱教材束缚,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开展“以农为本”的系列活动,努力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
2.开放教学过程,丰富素材库。
农村有着广阔的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别具一格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家乡之变化,农村清洁工程等,为了丰富美术教学资源,美术课堂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让这些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走进农村学生的心间,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
二、应用多媒体,让美术教学呈现“动态美”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有机体,形成了颇具“活色生香”的形感、声感、语感、乐感、动感,大大超越和丰富教材的内容,刺激着学生的感官神经,突破了言传身教的局限性,从而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1.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的绘画氛围更加活跃。
多媒体技术表现美术语言中的线、形、色、质,引起人的回忆、沉思和心灵的创造,多媒体课件在展示欣赏图片时,就可以把整个绘画过程高度概括为几个关键性的画面展示,按照细致结构上的先简后繁的条理性和色彩上先淡后浓的条理性,适当插入有动态的绘画历程,学生看着优美的图片,心里充满了激情,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在细心观看、有的在相互讨论的、有的则请教老师学生思维随着情境不断迸发出火花,画出的画面也越来越精彩。
2.多媒体音乐的运用能使学生“美”色飞舞。
美术课中常会因静谥有余而活泼欠佳,在美术课中注入音乐元素,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与遐想空间,深化作品的主题,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有利于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创设出美好的意境,使学生身心愉悦,灵感激发。
三、变废为宝,让美术课程再现“创造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被遗弃的却极有应用价值的废旧材料,像各种布料、旧报纸、易拉罐、废旧挂历、矿泉水瓶等。把这些材料的特点、美感与具体的艺术形象完美地统一起来,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发现、收集与创造使用,再现艺术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中国人熊正刚用几块防水用的麻袋布片拼贴并融合绘画技巧创作了《蒙娜丽莎》画,一位德国人出价几万元买了他的这两幅作品。所以,美术课教学,教师可让学生用一些废旧物品有目的地按一定的想法剪拼、粘贴、加工,结果一定会变成一件学生意想不到的艺术品,如将易拉罐制成的电视天线,可以增加电视收视率;将旧画报、旧挂历、旧书彩图等结成串做门帘、窗帘或在节日装饰活动场所。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激发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四、
总结。
总之,美术课教学是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美术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激活学生美育情趣,美术教学才能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