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十二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标
1.通过光线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过解释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
2.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难点是对条件的认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绍了光源,并通过图5—1说明光源的确切含义.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光现象: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等归纳得出光的传播是直线进行的,从而引出光线的概念;然后以激光准直为例,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材通过对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进一步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鉴于学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对日食和月食进行过多的论述,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避免冲淡重点知识的教学.本节的最后介绍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议
1)加强演示实验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情况,再用自然光进行演示,从而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举出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如:射击、排队等.日食和月食的讲解可配合以录像电脑模拟加强感性认识.
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解释现象.
影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对学生会有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仪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日食和月食进行简单的说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实验,并进行讨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3)适当设疑强化概念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对此可通过设疑进行强化,并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证明.
4)进行学史教育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对光速的教学不要紧限结果,要增加一些学史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
教学难点:对条件的认识.
教具:
装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笔、浇花用喷雾器、方木板、白纸、大头针、直尺、图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方法1:从本章的引言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说明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说明人看清物体是由于有光进入眼睛引起视觉.然后简介人类很早就不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还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着按书上图5-1简介人造光源的发展,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沿什么途径传播?”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引入新课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进行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观点的教育.
方法2:由学生活动实践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物理实际活动内容“调查光源发展史”,并要求学生上课时带来自己准备的光源,上课开始请几位同学简介光源发展(其余同学的资料课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准备的光源,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沿什么途径传播?”“我们如何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从而引入新课.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二
人教版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光的反射定律,举出光的反射的例子,应用反射定律解释这一现象。
2.说出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总结探究结论,掌握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漫反射的.理解。
教学器材:
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演播教室、三角板、手电筒、大镜子、白纸、自制烟雾箱、一小片灭蚊片、打火机、光的反射演示器、激光电筒(后两项共12组)
教学方法:
实验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学生讨论与教师诱导启发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为什么能看到周围的物体?(因为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2.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太阳、电灯、火把?(因为它们发出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3.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月亮、镜子、黑板、人、树等许多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因为它们的表面能反射光,反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二、光的反射定律的教学
1.实验装置的介绍。
烟雾箱用来显示光路;激光棒用做光源,方向性好,便于实验;
小镜子用做反射面;两金属板用来显示角度,亦可显示光路。
2.实验
a.观察反射现象。
定义: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多媒体演示这些线和角)
b.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由教师利用烟雾箱演示。①逐渐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要求学生观察反射角如何变化。②改变射入的方位,提示学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在法线的两侧。
c.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最后总结:有少物理生实验很成功,是因为他们使两铁板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才能同时在铁板上反映出来;另有大部分学生实验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没有使两铁板在同一平面上,虽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存在,但不能在铁板上同时反映出来。这正好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总在同一平面上。
d.教师移去烟雾箱内的光的反射演示器,只留一平面镜。让入射光线绕着一法线旋转,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怎样旋转,并始终保持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上。
3.多媒体演示。
①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4.反射定律。
①学生讨论。
②屏幕板书。
③学生齐声朗读。
5.练习作图。
①分发作业纸,要求学生做第一题。
②教师巡视。
③教师利用实物展台进行评讲,提请学生注意常犯的错误。
三、镜面反射、漫反射
1.提出问题: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
光斑;但射到白纸上则不会产生光斑。这是为什么?(引发学生兴趣)
2.利用手电筒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让手电光射向一面大镜子,转动镜子,使反射光线依次射向不同的同学的眼睛,让学生感受镜面反射;再让手电光射向一张白纸,并转动白纸,问学生是否感到晃眼,白纸是亮的还是暗的。
3.多媒体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指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和作用。
镜面反射:反射面平而光滑。可很好地改变光路。
漫反射:反射面粗糙不平。使我们从不同方向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都城是光反射时遵从光的反射定律的结果。
5.问:黑板反光时why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
(黑板反光时,发生了镜面反射,大量的光线从同一方向射入人的眼睛,使人感到很刺眼而看不清楚字。)
四、光的反射是可逆的。
1.利用课件进行演示。
2.小游戏。(给前面一位同学一面小镜子,要求他观察后面的任意一位同学的眼睛,后面的同学同时观察这面镜子。教师问后面的同学谁在镜中看到了前面这位同学的眼睛,就可判定前面这位同学刚才在观察谁。)
五、板书设计
2.2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二)光反射时的规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学生基于亲身实验能说出光沿直线传播到平面镜平面镜后又沿直线传播出去;光照到物体的表面会改变原来的方向而返回来的现象叫反射。学生在反复尝试的基础上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小组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基于亲身实验确认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难点
学生基于对观察实验现象的分析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提出问题
1.用激光笔从实验盒的不同角度照射,出现或水平,或垂直,或倾斜的光传播路径。提问:同学们请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空气和水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意图: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如果在充满烟雾的实验盒底部放一块儿平面镜,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一猜,把你猜想的结果画在记录纸上。
3.汇报:请同学展示猜想结果,并说说猜想的依据。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
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1.提问: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究竟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让我们借助实验来进行观察。
2.实验方法:①先将香点燃放到实验盒中,用激光笔从盒子的上方沿不同的角度照到盒子下方平面镜的点上,观察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②在盒子前面的胶片上做好记录,先画出平面镜上点的位置,然后利用描点的方法画出光线;③实验至少做三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
3.汇报: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谁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4.总结(ppt)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而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随机介绍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为后面发现光的反射规律打基础。】
三、初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
1.展示几组学生的记录,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记录,你有没有发现光的反射现象有什么规律?
2.请小组的同学轻声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
4.提问:黑板上的反射现象应该怎样补充完整?(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光线)
【设计意图: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初步运用。】
四、利用光的反射规律
1.我们已经发现了平面镜能反射光线,还有一定的规律,现在让我们来利用这个规律来完成一个挑战的任务,看教室四周的墙上分别放置了高低不同的三个目标,请小组的同学就近选择一组目标,将平面镜放到桌子上不动,利用激光笔分别打中三个目标,看哪个组打中的最快。
2.开始活动
3.汇报交流,说一说打中目标的窍门。
【设计意图: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进一步运用。】
五、光的反射的应用
1.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光遇到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呢?
2.介绍光的反射的应用
潜望镜汽车的后视镜额镜
【设计意图:认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3页的资料,还有什么新的认识。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
三、教学方法
提问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谈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穿衣照镜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实验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光的反射规律。
学生进行猜想回答。
(二)设计实验
教师通过激光手电、平面镜和纸板初步演示光的反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观察并介绍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完善确认实验方案。
(三)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反射定律。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光路可逆实验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环节三:巩固提升
师生通过生活实例巩固反射知识。
环节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学习归纳总结。
环节五:作业设计
练一练: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题。
找一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作一件简易的潜望镜模型,并说明它的光传播途径,下节课随机挑选两组同学来为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五、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概念
二、光的反射定律:两角、三线
三、光路是可逆的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小组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2.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能顾自行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水母等,以及展示一组不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如:黑板,课桌,铅笔等,进而提问学生我们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发光的物体有光发出,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不自行发光的物体呢?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些光线又进入人眼,就会被看到。
教师总结: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板书标题)
教师询问:这个过程遵循什么规律?
(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根据画出的光路图,介绍与光的反射中的几个专业术语: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2)、入射点:光入射到镜面上的点。
(3)、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4)、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5)、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
【假设与猜想】两角相等不相等、三线共面不共面。
【实验】教师演示:让入射光线沿着硬纸板入射,观察硬纸板上得到的反射光线,再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硬纸版向后转动,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学生分组实验:将半圆形的量角器作为光屏,垂直置于平面镜上,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做3次),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规律?
【收集数据】多次实验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进行表格填写观察数据关系。
【分析论证】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及总结一下光的反射规律
【得出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即:在反射现象中,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反射定律)
3.光路可逆
再次演示:让光逆着反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现光路可逆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以看到反光的玻璃,在上课时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够看到黑板的知识,这是为什么呢?继而引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画出其示意图: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光”教学单元的第二课。这课是在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同时,本课又是为下一步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的科学等做知识上的铺垫。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易到难有层次地显示了“光的反射和折射” 知识结构:
1、在学生已经知道镜子能反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还有哪些物体能反光
2、深入浅出地讲解光反射的含义。
3、指导学生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
4、观察一种常见的光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讲解光折射的含义。
5、学生用光的折射道理解释水中的铅笔变弯折的现象,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图做些深入浅出的讲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六年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自然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将科学与生活结合,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知识、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进一步树立学好自然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以及问题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模式及设计思路:
在小学自然实验类型的课中,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解释,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情境,说明实验和做一些效果不明显的实验项目。是网络技术与自然实验教学的一次整合。
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的结论;③通过归纳总结和大量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2、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而造成的种种现象
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
六、教学方法、手段及其依据:
1、 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动画的演示引入新课,促使学生“愿问其详”,激发求知欲。
2、 加强直观,丰富感知。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认识化在分组实验和学具操作中,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并形成表象,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促使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
3、 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而需教育者的专门评价和培养。”教学时,通过设置情景,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
4、 学会尝试,巩固运用
宋代教育家朱熹指出:“读书是为自己而读,为学是自家为学,不于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而自家不得”。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得新知,并加以运用,巩固提高。另外,本课时教学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操作,观察,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辅助课件;镜子、手电等实验物品
八、教学过程 :。
(一)、感受光的世界,导入研究内容
1、 动画:在光的照射下一幅图画逐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让学生感受“光”,体会“光”。
2、 讲述: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光”的问题。(出示课题)
【设计目的:通过动画,设置情景,激发情趣,置疑,激发求知欲,用以上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点燃学生探究自然秘密的智慧火花。】
(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1、认识光的反射
* 通过“小球运动”,引发思考:光能否像小球这样“反弹”?
* 选择材料,实验验证。(利用镭射光、镜子做光的反射实验)
* 讨论:光传播到这些物体之后又是怎么到达我们的眼中?
* 小结:光的反射。
*进入“光的反射” 站点,查阅关于光反射现象及其光反射应用的相关资料。 * 在查阅中,你对光的反射又有了哪些了解和问题。(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设计目的:这一层次经过演示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认识光的折射
* 讨论:你认为什么反射光能力最强,什么反射光能力最弱。
* 提问:光到哪去了?光进入透明物体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 指导演示,学生实验。
* 小结:光的折射
* 进入站点自主学习“光的折射”。(提问,师生交流)
* 分析小结学生的问题,反馈学习情况。
【设计目的:这一层次经过实验演示、观察、讨论、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使抽象的理性知识由直观的教具演示了出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三)、强化练习,反馈矫正
光反射和折射知识融合于我们身边事例,设计多组不同程度的练习,针对学生的个别化差异,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利用所学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与教师提供材料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九、教学效果预测:
学生能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种种现象,能够用科学实践的方法来解释自然现象。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5.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6.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培养观察、
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 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及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反射定律中“三线共面”这个结论的得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三线共面”是一个难点。
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以及漫反射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仅抽象,学生还很容易根据思维定式而在理解中出错。因此,这也是一个难点。
3.实像和虚像的理解与区别。
【教具准备】光的发射定律探究仪,激光电筒,小平面镜,平面玻璃,蜡烛,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照射在一个隐藏的平面镜上,让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学生猜测并回答光的传播方向为什么会改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光的反射:一束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照在另一种介质(平面镜)表面上后,改变了光的方向,又回到原来的介质(空气)中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实际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发生光的反射,人眼之所以看见一个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从物体表面反射过来的光线进入人眼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光的反射”。
(二)进行新课
一、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1 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引出概念。
利用光具盒介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的概念,启发学生用数理结合的观点进一步观察入、反射光线的几何位置关系,学生找到它们的对称轴,用量角器量出对称轴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引入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
实验2 教师演示:研究“三线共面” 利用自制教具,让学生观察纸板向前折和向后折时,能否观察到反射光线,总结光的反射定律的前两条内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根据本实验,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三线共面”,突破了这一难点。 实验3 学生探究:研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紧接着,让学生猜想及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并填写实验报告单(见附页),总结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学生在表述结论时,有可能将入射角、入射光线叙述在前)
1
实验4 教师演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
遮挡住反射光线,观察到入射光线依然存在;再遮挡住入射光线,观察到不再有反射光线。从而得出结论:先有入射光,才有反射光。教师强调光的反射定律的正确表述顺序,并板书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板书]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接着点明光的反射定律实质上规定了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多媒体演示:光路的可逆性。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反射是可逆的。 [板书]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课件展示巩固性问题,深化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全面理解。 例1:补充光路图,并求反射角和入射角。
30º
例2:补充光路图,并求反射角和入射角。
例3:在明亮处的两名同学,甲同学能通过镜子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能看到甲的眼睛吗?如果甲同学在暗处,乙能看到吗?
通过例1练习基本光学作图法。
00通过例2让学生知道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时的情况。并板书。
00[板书] 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也为0
通过例3让学生加深对光的反射和光路可逆的理解。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实验5 教师演示:研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师用小镜子反射光线,照入同学眼睛。
师问:会有什么感觉?周围的其他同学会有什么感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射呢? 课件展示镜面反射,总结出镜面反射的定义。
师问:如果在镜面上铺一张白纸,又会有什么感觉呢?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白纸表面看起来很平滑,实际上表面上有很多凸凹不平的地方,一束平行光照在白纸上后,法线不再平行,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也不再平行。课件展示漫反射,总结出漫反射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书本、正是由于它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总结: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在于反射面是否平滑。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板书]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讨论:甲同学说,雨后的夜晚,地面上亮处是水坑;而乙同学说,地面上暗处是水坑。你觉得他们谁说的正确?请说出理由。
结合课件讲解此问题。
2
通过这道讨论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更加深刻地理解漫反射的特点。
三、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具体地说就是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探究指导: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平面镜后面仿制一块光屏(白纸),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因此我们无法用尺子去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你选用什么样的“平面镜”?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何比较物像的大小、形状的关系? 5)怎样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
6)怎样通过实验判定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交流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结果: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__________. 5)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虚像
方法1:从平面镜成像原理出发
让学生结合课本70页图5-1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指出镜平面镜发射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不会相交.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们习惯的认为看见的东西都在前方,会觉得反射光像是从前方镜中的像点射来的.实际上镜中并没有光直接到达.这说明虚像点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的. 老师演示:(用摄像机代替学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通过玻璃观察观察到像,并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认为接收到像,移动摄像机的镜头绕过玻璃直接对准光屏,光屏上并无像存在.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尝试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学生对平面镜成虚像产生强烈印象.然后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2)像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比较能接收像点实际上不存在的观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因而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可告诉学生,人们的这个认识的由来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
五、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除课本上提到的,可以让学生列举还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平面镜,并结合每种情况,分析平面镜起什么作用.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八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继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学规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如何上好这节课,这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学用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了详细要求。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我平时上课自认为教材很熟,备课时常常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课堂上学生实验的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改进也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心思。实验中的激光灯的光束效果不明显,所以想到了用香火制造烟雾;烟雾需要收集并保存所以想到了空盒子,并且就地取材把实验室中的光的反射演示仪的空盒子倒置过来即可;由于涉及到角度问题,想到在盒子的背面贴上自画的量角器,并且自制量角器的位置也反复斟酌改动多次。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我在感动的同时也对自己做了一下反思。
一、探究实验中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时没有设计相应的表格,只是让学生大体对比了一下,甚至有的学生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
二、反馈练习少且针对性不强,这点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很容易就看出来了。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没有画出详细的光路图来解释。没能让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概念。
四、课堂的各个环节不连贯,备课不精益求精,只是浮在表面上。
五、没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接受能力,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考虑不周全。
六、没有板书设计,在授课时很容易造成板书凌乱,没有条理。
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充分在准备,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充分考虑到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应变。
二、心中有教案,但不以教案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为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对能力,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九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这现象。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当光由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或其它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界面上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4注意: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6透镜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7光心:通过它后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的点叫光心。
8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会聚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就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焦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9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发散。
10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反过来从焦点发过焦点的光折射后平行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入射光的延长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一定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
11照相机的原理:u>2ff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2幻灯机的原理:f2f倒立放大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13放大镜的原理:u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4照相机的结构:a.胶片:感光显影后变为照相底片。b.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但上面数字表示景到镜头的距离)。c.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量。d.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1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光线形成的,不能形成在光屏上。
16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17显微镜的镜筒上有一目镜,和一个物镜。它的放大倍数比放大镜大许多。
18三棱镜的色散实验使白光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
该实验证明了:白光不是单一色光,而是由许多色光混合而成的。
19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决定。
20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十
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参考答案:c
光的反射练习题(判断题)
(1)树在河里形成的倒影,树在地面形成的影子本质上没有区别.( )
(2)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 )
(3)雨后晴朗的夜晚,人迎着或背着月光走时,看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
答案:
(1)× (2)√ (3)×
光的反射练习题(填空题)
(1) 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若入射角
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_.
(2)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现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
中,则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
(3)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4)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______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
上某点的一条光线,有______条反射光线.
(5)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__.
答案:
(1)60°,20°(2)67.5° (3)镜面反射,漫反射,漫,镜面反射
(4)无数,一 (5)0°(6)75°,130°
以上对光的反射练习题内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做的很好的哦。
光的反射同步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60° b.30° c.120° d.150°
(3)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θ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
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 )
a.θ/2 b.θ c.2θ d.0
(4)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
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
(5)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不发生反射 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
(6)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 )
a.正立的实像 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虚像 d.倒立的虚像
(7)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8)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 )
a.入射角为45° b.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
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
(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
(1)d (2)a (3)c (4)d (5)b (6)d (7)a (8)ac
(9)b
光的反射同步填空题
1、欲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直角,则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应为 。
2、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反射角的大小为 。
3、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增大5°,则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增大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增大 。
4、池中水深3.5m,月球到水面距离是3.8×108m,池边的人看到池中月亮的像距水面 m。
5、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亮恰好位于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上,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_________,这时地球上的部分地区则位于月亮的___________。
6、一束光线照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光线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在入射线不变时,转动镜面使反射光线竖直向上,入射线与镜面间成______角。
答案:
填空题
1、45度
2、0°
3、5°,10°
4、3.8*10^8
5、日食,影中
6、600
光的反射同步习题
1、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
2、 一束与镜面成4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则入射角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3、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时,则入射角是_________。
4、 如果你从一块小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你的同学也一定能从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这说明了光路的_________性。
5、 人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
6、 雨后初晴的月夜,地面坑洼,处有积水,在月光下行走时,如果发现前面某处特别亮,夜行者通常认为那是积水,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坐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眼睛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面的字,这是由于:( )
a.粉笔字发出的光射入眼内
b.眼睛发出的光觉察到黑板上粉笔字
c.粉笔字对光产生了镜面反射
d.粉笔字对光产生了漫反射
8、 在黑暗的房子里,桌子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照射,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墙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墙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9、 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 )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10、 利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该是:( )
a.100° b。80° c。40° d。50°
答案:
1、40°
2、50° 50° 100°
3、45°
4、可逆
5、漫反射
6、由于积水处发生镜面反射,因此显得特别亮
7、d
8、b
9、a
10、d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十一
光的反射和折射必考知识点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
(3)日食和月食:
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
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成像
(1)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对称。
(2)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4.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i/sinr=常数。(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表示,即n=sini/sinr。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v,因c>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两种介质相比较,n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n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
6.全反射和临界角
(1)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用c表示sinc=1/n
7.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1)同一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小,对紫光折射率大。
(2)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
(3)由同一种介质射向空气时,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高中物理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
1. 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
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出来,最好是有学友相互讲;“三应用”即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实际问题。
2. 抓住课堂,提高效率
如何才能抓住课堂?一要积极思考,让自己的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认真听审题、听方法、听找关键点、听破题。二要动手记重点和疑点。三要动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 选择性做题
许多同学讨厌做题,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出难题,索性放弃。其实这些都出自一个原因:缺乏自信,没有耐心。一旦我们有了自信与耐心,再多的难题我们都乐意去挑战。这些方法可以增强自信与耐心:
(1)从简单题入手,这样做对的机率较大,信心也随之增长。
(2)冷静分析,不能浮躁。即使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也不是每道题拿来看一遍就会的。一道题看个4、5遍不足为奇。我们浮躁主要是由于看了几遍后题的大意,想考的知识点都没看透。于是越来越急,越急越看不懂。此时只要冷静下来,想想我看不懂,别人也看不懂就好。再逐字逐句地看,就能看懂。
题要有选择性地做,类似题目只要选择几道来做其它题就不成问题,因为思路都差不多。但是答案术语,答题规范在考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即使明白题意,不用术语,不用规范也得不到分。平时做题时,一定要在这些方面下一些工夫。
4. 合理分配时间
平时做题与考试是大不相同的。平时做题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规定的答题顺序。但考试就不一样。考试经常会出现题做不完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做题速度不够快(在这方面平时做题要多练),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合理分配做题时间。
理综的顺序是这样的:选择题:生物—化学—物理;大题:物理—化学—生物。其中,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大致上应该按照分数比来分配时间,但每人拿手科不同,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先做我们拿手的科目,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信心,另一方面这样做的话会让我们能拿到的分全拿到。
因为如果先做别的科的话,做不出来浪费时间,挤了拿手科的时间,致使拿不到分的没拿到,该拿到的也没拿到,得不偿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题顺序,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的答题顺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 做理综一定要细心
化学方程式错一点就是不给分,一定要注意。做题要一步一步的来,不要急躁,不要跳步,不要想当然。对于物理来说,第一问至关重要,一定要做对。做完第一问务必要检查。可以使用倒推,就是用你算的结果看看能不能推出来题中的某个条件。物理选择题一定要考虑周全,没有把握的就不要选。
6. 要敢于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现在高考试题越来越新颖。表面上看着很吓人,其实考察的就是一些基本的知识点,都是你学过的内容,所以要敢于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出来总要比空着强。
7. 理综答题
顺序按感兴趣或者擅长的科目优先做会比较有把握;物理最后答题想不出解题思路这可罗列相关公式得步骤分。4复习过程的注意的几点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要乱,不能忘记最基础的知识,合理协调各科复习时间之类的。如果考试到了最后发现时间不够也不要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尽量调整一下心态。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2.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初中光学内容主要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有广泛的应用。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平面镜成像的前提条件,因此,本节课内容在光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于光的反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内容的难点是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规律,以及应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光路图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光的反射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教学重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