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通用8篇)
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篇一
认真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思想精髓。2020年是我校示范建设的验收年,是检验我校各项工作的丰收年。心理中心将以此为契机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落到实处;深化推广我校心理健康优秀成果——阳光“123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在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寻找有效载体,拓宽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和关怀的和谐成长环境。
1、重视心理咨询室日常工作,让常规工作制度化。
2、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让必修课程精品化。
3、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平台,让心理知识普及化。
4、做好辅导员、心理委员培训工作,让兼职人员专业化。
5、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走好普查工作,让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明朗化。
6、完善心理教育工作人员结构,让管理机构合理化。
三、主要工作。
(一)、重视日常工作做到润物无声而解渴。
1、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篇二
以中央、^v^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基础,《xx—20xx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认真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思想精髓。xx年是我校示范建设的验收年,是检验我校各项工作的丰收年。心理中心将以此为契机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落到实处;深化推广我校心理健康优秀成果——阳光“123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在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寻找有效载体,拓宽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和关怀的和谐成长环境。
二、具体目标。
1、重视心理咨询室日常工作,让常规工作制度化。
2、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让必修课程精品化。
3、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平台,让心理知识普及化。
4、做好辅导员、心理委员培训工作,让兼职人员专业化。
5、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走好普查工作,让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明朗化。
6、完善心理教育工作人员结构,让管理机构合理化。
三、主要工作。
(一)、重视日常工作做到润物无声而解渴。
1、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篇三
10、走出去协助鞍山市教育局做好中小学教师心理培训工作,参加鞍山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举行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培训行动,参与鞍山市教育局、妇联、团市委等组织的各项活动。
11、继续在鞍山市图书馆开展《心理科学大讲堂》的公益讲座活动,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学习、交流、成长、实践的机会。
12、与时俱进地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把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让教师、学生及广大家长体验积极心理的力量。
13、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设置,全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在逐步完善,我为心理咨询教师推荐适合心理辅导的专业图书,各校购置了心理沙盘,已经达到标准化程度,有利于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14、在学习中开展创新性工作,我区已走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区创建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不断发展与创新,如开展心理特色校评比、做好心理剧的创作与排练等,让我区心理教育工作紧跟时代的发展。
15、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未成年人辅导站的各项任务。
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篇四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v^中央^v^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面向全体老师和学生,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根据新形势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树立“大心理教育观”,坚持全员心理育人,全程心理育人和全方位心理育人的理念,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家长,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健康、快乐、成功地学习生活。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班干部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形成学校心理教育的特色。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同时克服等学生上门的固定思维,心理老师应主动深入所在年级,与所在年级的班主任积极交流,了解各班需要帮助学生的情况,能主动邀请学生交流辅导,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有:(1)个别辅导;(2)电话辅导;(3)书信辅导。
2.加强每月心理班会活动课。
每月心理班会活动课,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认真制定心理班会授课内容计划,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易操作、有实效。
3.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
针对各年级学生,积极作好更新与补充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5.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篇五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面向全体老师和学生,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根据新形势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树立“大心理教育观”,坚持全员心理育人,全程心理育人和全方位心理育人的理念,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家长,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健康、快乐、成功地学习生活。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班干部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形成学校心理教育的特色。
三、
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同时克服等学生上门的固定思维,心理老师应主动深入所在年级,与所在年级的班主任积极交流,了解各班需要帮助学生的情况,能主动邀请学生交流辅导,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有:(1)个别辅导;(2)电话辅导;(3)书信辅导。
2.加强每月心理班会活动课。
每月心理班会活动课,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认真制定心理班会授课内容计划,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易操作、有实效。
3.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
针对各年级学生,积极作好更新与补充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5.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针对一年级新生因升学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开展心理讲座,进行心理辅导。
2.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更新与补充。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1.与学校的德育主题有机结合,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1.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2.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一月份:
总结。
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3.各类资料整理、归档。4.进行学期总结。
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篇六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促进心理素质提高,预防问题发生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此,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领导重视,群策群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体系。
领导亲自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参与是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过对《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认真学习和讨论,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和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学生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治疗和疏导,而是针对更广泛的普通学生,发展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个性。从而确立了“面向全体,预防为主,个别心理辅导辅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则。
学校定期召开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会议,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在学科教学、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板、黑板报、手抄报橱窗等宣传途径,使更多的人争取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使教师愉快地进行工作。
二、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而近几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更为重要了。
三、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为了使学生的心理环境健康素质得以正常进行,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我们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宽松心理环境。我校从校容校貌的建设入手,使学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一进校园,就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并在全校开展创建温馨教室活动,使学生能时时刻刻接受着健康的熏陶,孕育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为了更好的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辅导工作,我校已开始筹建立心理辅导室,在这里,学生可以倾诉自己的苦恼、困难、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他们将会在这些地方可以得到心情的调节、可以获得心灵的安慰。从而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四、全方位渗透心理教育。
1、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传授册知识、技能,还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针对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发挥积极作用。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科学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发挥班主任作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有关活动。本学期我校开展以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主题班队会。全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德育领导小组的成员到每班观摩,并进行评比。在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同时开展了个案征集活动,班主任们积极参与,根据自班孩子的特点,撰写了一份份生动的个案。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
我校积极开展与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反馈,举办专题讲座,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并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使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篇七
以中央、国务院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基础,《xx—20xx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认真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思想精髓。xx年是我校示范建设的验收年,是检验我校各项工作的丰收年。心理中心将以此为契机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落到实处;深化推广我校心理健康优秀成果——阳光“123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在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寻找有效载体,拓宽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和关怀的和谐成长环境。
1、重视心理咨询室日常工作,让常规工作制度化。
2、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让必修课程精品化。
3、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平台,让心理知识普及化。
4、做好辅导员、心理委员培训工作,让兼职人员专业化。
5、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走好普查工作,让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明朗化。
6、完善心理教育工作人员结构,让管理机构合理化。
三、主要工作。
(一)、重视日常工作做到润物无声而解渴。
1、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严格实行面谈咨询预约制,由朋辈咨询员负责预约登记,限定每次咨询的人数及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00周六上午8:00—11:30为来访接待时间,可以预约中心的任意咨询教师面对面咨询。周一到周日晚上6:00—9:00安排咨询教师轮流值班接待来访、接听热线、网络答疑。为避免某些学生因性格原因不愿意面对面咨询的客观情况,积极开拓非面对面的个体咨询方式,如qq咨询,阳光心理信箱咨询,在线咨询、电话咨询、阳光心理热线等。充分重视日常工作做到润物无声而解渴。
(二)、实现心理教学多样化,提高心理教育质量。
本学期,我们心理健康教研室将承担近7000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教师人数少、教学量大、教学压力重。而课堂作为我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渠道,容不得丝毫松懈。对于担任必修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要求严格把好三个关:
1、备课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将定期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围绕学生来备,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同时兼顾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积极挖掘各种能力培养和思想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
2、上课关。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他们心灵成长的主要空间,因此,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很重要,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和减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负面影响。
3、良好心理氛围建设关。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氛围的性质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要求教师要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在合作的基础上创设一种建设性的竞争压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安全向上、相互支持的同伴环境,学习氛围。
(三)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整套体系。
我们已经建立了健全的校——院——班——寝室四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今年我们将扩充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力量,加强两支新队伍的建设:骨干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咨询员。
1、设立二级学院心理专管人员,重点培养骨干心理辅导员。
在各个二级学院设立心理专管人员,负责主持各二级学院心理咨询室的日常工作,执行心理中心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进一步推广和深化阳光“1234”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紧密的群体,对学生的影响力巨大,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心理状况。因此,对于辅导员的培训十分重要。而今年的培训,我们将更有针对性,在各二级学院选拔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我们将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培训,使之成为骨干心理工作者,主要承担二级学院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此举,也是壮大二级学院心理咨询室的有效途径。
2、大力培养朋辈心理咨询员。
在咨询案例中,朋辈咨询员往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各班的心理委员中选拔品质优秀、感染力强、善于表达的同学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了解咨询的方法、谈话的技巧,更好的帮助有问题同学走出困境,协助老师做好咨询工作。
(四)、科学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更加科学的建立xx级新生心理档案,完善学生个案分析制度。
指导各班广泛建立学生心理成长和学生诚信档案,让学生聆听自己成长的声音。档案中记有学生的基本情况、个人调查、家庭情况、家庭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和各种心理测试结果以及个别咨询辅导记录。班主任、辅导员老师也要将学生的德智体方面的表现提供给心理中心记入档案。学生在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也可看个人的心理健康档案,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现实,积极进取。班主任、辅导员老师根据工作需要,在注意保密的前提下,可在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规范各项归档工作。教师对面议咨询以及热线电话、回信等都要做好完整具体的记录,事后整理成文,按其内容归纳分类,针对学生提的问题组织学习,开展研究,以提高咨询人员的水平和咨询质量。
3、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针对症状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情况将及时通报给班主任、辅导员,重点观察,加强个别辅导并作为专题研究。结合学生典型个案学校要定期召开心理咨询教师专题研讨会,不断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小学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篇八
根据《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1、能够经常对自己进行“警句长鸣”――一定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师、同学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么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3、迎接新挑战―――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