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模板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一
温立新,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20xx年参加工作进入环卫所,整整10个春秋,他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岗位,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挚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了一批批环卫新人,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全县居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一、爱岗敬业,以身作则。
20xx年,年仅24岁的温立新分配到康保县城镇环卫处,干起了垃圾车驾驶员的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对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就好比当兵却没能上前线,这活太没意思不说,而且脏、累,还容易被人看不起,然而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心想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虽然地位低、条件差、工作苦,平凡的清扫清运,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人民贡献大,对社会影响大。工作之余,他还不忘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工作间隙,自学装载机驾驶技术、挖掘机驾驶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温立新在环卫处迅速成长成一名环卫机械的全能驾驶员;同时他通过与修理工学习,从书本学习,凭着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各种机械的修理技能,每年为环卫处节省修理费用上万元。
二、满怀歉疚,为爱感动。
温立新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对待家庭却充满了太多的歉疚。工作20xx年来,他以岗为家,他常说自己算不上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家庭尽的责任确实太少。相反,他却从家中得到很多支持,让他在感动中体会着独特的幸福感受。孩子小时,为不耽误工作,他让仅有两周的儿子上了幼儿园,我们知道那时康保大幼儿园不招收四周以下的儿童。一次,有一个大型检查很早就需要出车,他早早把儿子放在那家私人幼儿园门口,等他又一次经过幼儿园门口时,没有书包大的儿子仍旧站在幼儿园门口哭泣,当时他比儿子哭的更伤心,直到现在想起那一幕他都止不住的掉泪。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吧,儿子上学后每见同学丢垃圾,便上前制止,当问及爸爸的职业时,他总是不无自豪地说,我爸爸是“城市美容师”。
三、用心动情,可敬可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工作突出,上进心强,20xx年康保镇任命温立新为环卫所副所长。主要负责清扫、垃圾清运、保洁等工作。他说,岗位变了,维护城市清洁卫生的责任没有变。他上任后最大可能地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处处关心。他在工作中总结实施的“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得到了环卫工人的认可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清扫队里曾有两位清扫工的作业区常常要“补课”。温立新了解到是因为年轻嫌推车拿扫帚难看,低人一等,尤其怕见熟人。于是他多次找两位清扫工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她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从那以后,两位清扫工工作积极肯干,重活脏活主动请缨。清扫工老李家里经济十分困难,想多做一份工作,多挣点钱。温立新征得领导同意后,调整了老李的作业班次,让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其他场所打扫卫生,增加收入。他还经常到一线,帮助一道清扫。老李常说:“小温就像是自己的小老弟,不好好干,觉得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20xx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中,他带头发扬“5+2”、白加黑的实干加苦干作风、放弃了星期天、节假日,只要居民有急事、难事,他都会有求必应。县城降水多的时候,有的公厕粪水溢到了坑边,附近居民和行人都躲的远远的,不身临其境,你真的无法理会这个“脏”字的全部内涵。而温立新却在别人都躲开时和环卫工人一道站在臭气熏天的粪坑边,一桶一桶的将粪舀干净。20xx年冬天,雪多雪大,为及时清扫积雪,组织环卫所出动所有的人员和车辆,每次都争分压秒,将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保证了道路的畅通、更确保了居民的出行安全。虽然耳朵、手脚冻伤了,但是路通了他的心里亮堂了。一些份外活,像居民需要修下水、雨季居民区需要排水等等,更是有求必应。年底温立新同志当选为康保县第九届政协委员。
如果仅仅用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和冒严寒、战酷暑等词语来表现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就可能显得肤浅和一般化。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在温立新身上充分体现了环卫工作者高尚的品格,他以“宁愿一人脏累、换来万家洁净”的默默奉献精神,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推进全县环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二
20xx年,年仅24岁的温立新分配到康保县城镇环卫处,干起了垃圾车驾驶员的`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对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就好比当兵却没能上前线,这活太没意思不说,而且脏、累,还容易被人看不起,然而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心想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虽然地位低、条件差、工作苦,平凡的清扫清运,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人民贡献大,对社会影响大。工作之余,他还不忘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工作间隙,自学装载机驾驶技术、挖掘机驾驶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温立新在环卫处迅速成长成一名环卫机械的全能驾驶员;同时他通过与修理工学习,从书本学习,凭着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各种机械的修理技能,每年为环卫处节省修理费用上万元。
二、满怀歉疚,为爱感动。
温立新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对待家庭却充满了太多的歉疚。工作来,他以岗为家,他常说自己算不上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家庭尽的责任确实太少。相反,他却从家中得到很多支持,让他在感动中体会着独特的幸福感受。孩子小时,为不耽误工作,他让仅有两周的儿子上了幼儿园,我们知道那时康保大幼儿园不招收四周以下的儿童。一次,有一个大型检查很早就需要出车,他早早把儿子放在那家私人幼儿园门口,等他又一次经过幼儿园门口时,没有书包大的儿子仍旧站在幼儿园门口哭泣,当时他比儿子哭的更伤心,直到现在想起那一幕他都止不住的掉泪。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吧,儿子上学后每见同学丢垃圾,便上前制止,当问及爸爸的职业时,他总是不无自豪地说,我爸爸是“城市美容师”。
三、用心动情,可敬可亲。
主要负责清扫、垃圾清运、保洁等工作。他说,岗位变了,维护城市清洁卫生的责任没有变。他上任后最大可能地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处处关心。他在工作中总结实施的“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得到了环卫工人的认可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清扫队里曾有两位清扫工的作业区常常要“补课”。温立新了解到是因为年轻嫌推车拿扫帚难看,低人一等,尤其怕见熟人。于是他多次找两位清扫工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她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从那以后,两位清扫工工作积极肯干,重活脏活主动请缨。清扫工老李家里经济十分困难,想多做一份工作,多挣点钱。温立新征得领导同意后,调整了老李的作业班次,让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其他场所打扫卫生,增加收入。他还经常到一线,帮助一道清扫。老李常说:“小温就像是自己的小老弟,不好好干,觉得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20xx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中,他带头发扬“5+2”、白加黑的实干加苦干作风、放弃了星期天、节假日,只要居民有急事、难事,他都会有求必应。县城降水多的时候,有的公厕粪水溢到了坑边,附近居民和行人都躲的远远的,不身临其境,你真的无法理会这个“脏”字的全部内涵。而温立新却在别人都躲开时和环卫工人一道站在臭气熏天的粪坑边,一桶一桶的将粪舀干净。20xx年冬天,雪多雪大,为及时清扫积雪,组织环卫所出动所有的人员和车辆,每次都争分压秒,将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保证了道路的畅通、更确保了居民的出行安全。虽然耳朵、手脚冻伤了,但是路通了他的心里亮堂了。一些份外活,像居民需要修下水、雨季居民区需要排水等等,更是有求必应。年底温立新同志当选为康保县第九届政协委员。
如果仅仅用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和冒严寒、战酷暑等词语来表现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就可能显得肤浅和一般化。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在温立新身上充分体现了环卫工作者高尚的品格,他以“宁愿一人脏累、换来万家洁净”的默默奉献精神,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推进全县环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三
宋兆普,男,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宋兆普出生在医学世家,父亲乐善好施、仁心救民的品德深深影响着他。他发挥自己在脑瘫治疗方面的专长,四十年如一日为患者减免医疗费,义务救助贫困残疾患者,公益救治3000多位脑瘫患儿,与新疆当地医院“结对子”共建4所脑瘫康复医院,救治少数民族脑瘫患儿6100多人次,以实际行动将医风医德发扬光大。
自1992年起,宋兆普开始关注脑瘫患儿的救治,2009年首先对当地10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给予减、免费用治疗。其显著疗效引起当地民政主管部门关注,邀请他到郑州、洛阳等地福利院考察。当看到福利院里的重症脑瘫孩子时,他暗下决心:“接福利院脑瘫孩子到医院救治,多救一个是一个。”为了这一句承诺,他说服家人,拿出医院和家里几乎全部积蓄,购进康复设备,改造儿童病房,把金庚医院打造成脑瘫患儿的温馨港湾。他和医护人员把这些脑瘫弃婴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进行康复治疗,还要照顾吃喝拉撒睡,付出了高额费用开支,投入了巨大的工作量。
他坚持十年开展公益治疗,使大量脑瘫患儿受益。2009年至今,宋兆普带领医院医疗团队开创医院与福利院相结合的救治脑瘫孤儿模式,爱心救治脑瘫孤儿3165名。承担河南省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帮助救治社会上的脑瘫患儿6328名。与新疆当地医院“结对子”,建立4所脑瘫康复医院,救治少数民族脑瘫患儿6100多人次。他12次赴新疆巡诊,先后接收49名新疆脑瘫患儿到汝州进行公益治疗。
多年来,宋兆普坚持医以载道、扶弱济困,治病救人不图回报。他先后在列车上8次突遇危重病患,每次都挺身而出,实施救治。他曾免费救治一位被汽车撞伤而又无钱治疗的病患,为一位癌症患者及其双胞胎孙子免费治疗5年,为他们付医疗费近80万元。他的高尚医德和仁心大爱感染和激励了很多人。
宋兆普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尚金锁,男,55岁,中共党员,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尚金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诚信经营,创立企业名牌,赢得市场信任,使柏乡粮库实现连续20年盈利上台阶,人均创利、人均经营量、吨经营量费用开支3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年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由全省最小的一个基层粮站发展成为全国同级库中最大的粮库,先后荣获全国礼貌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粮食系统先进群众等称号。
对国家讲诚信。他带领员工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意识,用一流的工作状态管理中央储备粮,用最完好的设施储存中央储备粮,用最先进的技术保管中央储备粮,用最优质的粮食轮换中央储备粮,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出、用得上。
对农民讲诚信。他组织起近2000人的农村粮食经纪人诚信队伍,透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信息服务和业务培训,帮忙农民种好粮、管好粮、卖好粮,把诚信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柏乡周边几个县的农民,宁可舍近求远,也把粮食卖到柏乡粮库,图的就是尚金锁领导的柏乡粮库服务好,信誉好,不压级压价。
对客户讲诚信。不欺、不瞒、不糊弄;重合同,守信用;注重产品质量,讲究货真价实;规规矩矩经商,堂堂正正做人,使柏乡粮库的贸易伙伴由几年前4个省市的十几家增加到25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家。
对银行讲诚信。柏乡粮库连续16年被评为全省金融信贷aaa企业,是全省唯一一家连续16年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荣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首批黄金客户称号的县级粮库。
尚金锁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担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他诚信经营的事迹。2007年7月,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提出,把柏乡粮库作为“全国中储粮系统的党校”,并请尚金锁任校长。
陈晓磐,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
14年来,陈晓磐扎根乡土,热心助人,创设“留守儿童温馨家园”,成立“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设立“警务室身边好人”基金,累计捐款20多万元。他走村入户,扶危济困,被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群众的贴心人”。
多年来,陈晓磐节衣缩食,甘守清贫,但对困难群众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他了解到75岁的特困户张某两个女儿正读高中,学习优秀却因交不起学费准备辍学时,发动爱心企业家捐款。听闻贫困女生考上清华大学交不起学费,他当即资助3000元……每年除夕他都到幸福院与老人们一起联欢、看春晚、吃饺子,自掏腰包为辖区内20多个孤寡残困老人送红包,老人们都把他当作他们的“警察儿子”。
为了解决分包片区内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问题,2009年初,陈晓磐联合辖区内6个村委会和5所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温馨家园”,为200多名留守儿童安装亲情视频和空调,让孩子们能与父母视频聊天、融洽亲情。他还登门向周边企业求助,先后帮62名家长找到工作,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013年6月,陈晓磐组建“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设矛盾纠纷化解队、护村治安巡逻队、道德法律宣传队、党员示范服务队、消防环境督导队5支队伍。目前志愿者已发展到400余人,志愿服务进入常态化。2018年初,他捐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奖金5万元,用4万元设立“警务室身边好人”基金,表彰辖区村民善行义举,引导村民学好人、做好人。在他感召下,辖区内有91人因爱心善举被推选为市、县、乡道德模范。
陈晓磐以村为家,把村民当亲人,自费制作发放8000余枚印有姓名和电话号码的“警民连心结”,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困难群众求助。“有困难找晓磐,找到晓磐不作难”成为当地群众口头禅。
陈晓磐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成绩突出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楷模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四
夏木无私奉献,身先士卒,树立科学的抗疫样板。2020年1月22日,蔡甸街卫生院接到卫健局的紧急电话,要求派遣医务人员上高速协助查巡发热人员,他迅速投入到战斗中,这一战就是两个月。
院内防护物资紧缺,为保证一线人员,院内其他人员不允许浪费一丝防护物资,在科学的指导下,某些防疫物资反复使用直至无法使用为止。
急救车辆告急,一批又一批密切接触者被送往指定医院,医院急救车辆运输能力告急,他与院班子商议,自己当起驾驶员运送密切接触者。
心系百姓,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几年来,夏木领导的团队――蔡甸街卫生院和蔡甸区妇幼保健院连年被评为“全区卫生工作绩效考核优胜单位”。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五
李廷俊,男,汉族,1945年1月生,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廷俊从医60多年,救死扶伤、乐善好施,以高尚的医德践行着医者仁心。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主持研究的5项科研项目,经权威专家鉴定均为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内制剂八个和数十个特效方剂,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多次以专家学者身份出国访问交流学习,传播中华医药传统文化。
2、徐立平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厂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航天特级技师,时代楷模,被誉为“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他从事的工作是对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进行整形及缺陷挖药、修补等,因为工作过程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和危险性,而被形象地称为“雕刻火药”。
3、石志光
石志光是中国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50多年来,他走遍了全省107个市、区、县,自掏腰包租片子,累计放映电影4000多场,行程10万多公里,被群众称为“人民放映员”。
4、王振美
王振美,男,汉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
从1953年开始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振美矢志不渝跟党走,2017年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1965年患重病死而复生后,从此立下誓言感恩奋进。他64年初心不改,助人为乐,扶贫济困,报效乡梓,90余岁高龄时毅然捐出自己积攒的50万元全部积蓄,成立“振美教育基金”,奖励资助优秀师生和贫困家庭学生213人次,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
2019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学习心得
95岁人生,71年党龄,深藏战功63年,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平凡的岁月刻度,都是实实在在的寒来暑往,风雨阴晴。张富清选择扎根苦境,艰苦奋斗,始终以突出队员的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树立起一段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来的是功名,“露”出来的是初心。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新时代“绝对忠诚”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征程时,攻坚克难、甘于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坚守的党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哪里最困难,我就到哪里去”的决心和勇气。与张富清的军功一同“重见天日”的,是他参加“突击队”“敢死队”浴血奋战的英雄经历。祖国从战争走向和平,张富清也从转业到地方。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张富清从来都是用行动来回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他之所以把工作地选择在来凤,是因为“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这种不怕苦、不畏惧、不懈怠的奋斗品质,见证了他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诠释着他全心全意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党性的光辉,从不闪现在响亮清脆的政治表态里,而是悄悄绽放在脚踏实地的执着坚守中。张富清的党性,在平凡的岁月中始终闪耀着对党绝对忠诚的金色光芒。当下,党员干部选择到艰苦岗位任职锻炼,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传承,有了这个传承,就能从心底养一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决心和勇气。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从没提过军功,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满足。转业之后,张富清“藏”起了军功,但“突击队员”的本色没有藏,不仅选择最偏远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而且“从没向集体借过一分钱,也从没享受过组织对困难干部的补贴”。我们常讲“先苦后甜”“有困难找组织”,但真正的共产党员都是在悄无声息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天然义务,战争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平时期自觉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张富清老人说过:“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生死考验的共产党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生死都看淡了,还有什么不满足,或者看不淡呢?而我们当下有些党员干部,竟然以功自居,或者跟组织讨价还价,面对“张富清”这面镜子,应当羞赧、反省,知耻后勇地砥砺品格,修养党性,见贤思齐,安于本职,艰苦奋斗。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我不让你下岗,怎么好去做别人工作”的克己和奉公。“孙玉兰原本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竟首先动员妻子离职”“张富清的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机会,但身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让儿子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两个细节,我们不难读出张富清妻子及其儿子的委屈、不解甚至抱怨,但从来不考虑自己得失、家庭得失的张富清,在他的内心有一个极高的胸怀和格局:“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与“小我”“小家”的得失相比,张富清更在意于“大我”“大家”。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张富清这样纯粹的党员干部,他们默默地奉献青春、奉献自己、奉献家庭,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奉献奏响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奋进壮歌。:
吕保民 :拼死救人的“平民英雄”
2018年9月8日,无极县幸福北街东中铺菜市场发生惊险一幕。早上7点左右,正是市场繁忙时分,一阵急促的呼救声突然响起:“快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孩子!……”原来,在市场进货的一名妇女忽然被一个背包男子抢夺挎包,妇女的儿子小翟和抢包男子争执起来,谁知凶狠的歹徒竟掏出尖刀捅向小翟。
“你要干什么!把刀放下!”在市场上做鸡蛋生意的吕保民见状疾步上前,大喝一声,拽住歹徒的背包试图将其制服,恼羞成怒的歹徒挥舞尖刀向吕保民乱刺。趁歹徒转身之际,吕保民从身后将他抱住,并紧紧攥住其拿刀的右手手腕,不料歹徒将刀交至左手,刺伤了吕保民的胸腹部。
歹徒挣脱后,挥刀乱刺着逃窜,已身中数刀的吕保民紧追其后。这时,已有几名群众赶来围堵歹徒,在疯狂逃窜约200米后,歹徒终于被吕保民和几名群众制服,在此过程中,吕保民后背又被歹徒刺中1刀。
吕保民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休克,医生说,吕保民身上被刺5刀,右侧第三肋骨骨折并发开放性血气胸,腹部开放性损伤,多侧肌肉断裂,情况相当危急。医院先后进行了两次紧急手术,经过10天重症监护室治疗,吕保民的伤势才平稳下来。
“歹徒拿着刀胡乱逃窜,极有可能再伤别人,我就憋着一股劲儿去追,直到歹徒被制服,用手一摸才发现前胸后背都是血。”吕保民告诉记者,“也没多想,救人要紧,咱当过兵,危急时刻就得往上冲。”
吕保民是无极县无极镇东中铺村人,1984年入武警服役,4月退伍,其间因表现突出,两次受到嘉奖。退伍后,吕保民搞过维修,开过出租车,最近10多年一直从事鸡蛋批发生意。
5年的生活给吕保民身上深深印下了勇敢坚强的品格,虽然退伍已20多年,但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的使命感始终铭记在他心里。
“他心眼实诚,要不我也不会跟他生意往来这么多年。他就是那种人家买菜路过,菜从车上掉下来就赶忙帮人捡起来的人。”对吕保民的热心肠,常来早市的摊主和客户们无不交口称赞。
吕保民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得到广大群众和网友的赞誉。面对各方赞誉,吕保民说得最多的却是:“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张雪松:用科技创新提升“中国速度”
张雪松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工人。工作27年来,张雪松始终坚持学习钻研,在高速动车组生产中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完成技术革新109项,制作工装卡具66套,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摸索技术参数、形成核心技术,是用科技创新提升“中国速度”的“高铁工匠”。
1992年,张雪松从技校毕业,成为中车唐山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2005年,中车唐山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张雪松因此与高速动车组结缘。他作为铝合金车体铆钳班班长,面临的第一重考验就是提高铝合金车体焊接精度。动车组的高速运行对车体焊接要求相当高。焊接后一旦产生变形或缺陷,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带领技术攻关团队,历经上千次试验,制作出焊接夹具、装配定位板、反变形工装卡具等,形成了一系列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保障了首列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唐山顺利下线。
高速动车组开始批量生产,生产线上的设备、工装缺陷等问题,制约着生产顺畅进行。为解决问题、保证生产,10多年来,张雪松先后完成30多项设备、工装的技术改造,修复加工中心高速专用进口刀具30余把,修复进口数显伸缩尺300余次,多次出手解决生产线的停工状态,保证了动车组车体的正常生产。他还为铝合金车体生产线30多台进口大型数控设备建立完善的系统周期保养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制定合理的国产备件和润滑油脂的替代方案,降低维护成本和润滑油的储备需求,大大减少数控设备的故障率。
这些年来积累的绝招、绝技,张雪松都毫无保留地通过现场演示、导师带徒等方式传授给工友。他领衔的“张雪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完成100多项创新,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张雪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华技能大奖。
王红心 :一颗“红心”温暖失足少年
29年来,王红心坚持扶危济困、关爱他人,真情帮教失足少年200多名,发起成立“红心志愿服务队”,组织公益活动300多次,捐助善款100余万元,用一颗“红心”为困境中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
她倾心倾力帮教失足少年,给他们带去关爱和勇气。1990年5月,王红心还是一名警校实习生时,就帮教、救助了一名留宿派出所、无家可归的失足少年,从此便开始了志愿服务之路。参加工作后,她一直关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孩子,先后帮教200多名失足少年,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工作。
她给失足少年买衣服、买书籍,曾带着蛋糕驱车300多里给失足少年过生日。通过她耐心、真心、细心的帮教,很多失足少年都重拾生活信心、找回人生方向。
2006年8月底,13岁的晓诚(化名)杀死了自己的亲人,被处收容教养三年,送到保定未成年犯管教所。此案引起王红心的特别关注,她开始定期到保定未成年犯管教所看望晓诚和其他沧州籍少年犯,送去书籍、食品和衣服,鼓励他们好好改造。
在她的帮教和关怀下,晓诚创造了减期220天的“奇迹”,于2009年年初解教。王红心又为他联系工作单位、联系技能培训学校,定期去看望、鼓励他。现在,晓诚已在上海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王红心的文件柜里,有十几本厚厚的“剪贴本”。“剪贴本”内容广泛,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关于生命教育的,有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上面承载着她多年工作的思索和心得。她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2003年以来开展300余次爱国、法制、安全、励志等校园主题宣讲,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为了能帮助更多人,2010年9月19日,王红心发起成立“红心志愿服务队”。近9年来,她带领志愿者以“奉献爱心,播种希望”为主题,先后组织助学、普法等活动300余次,行程8万多公里,捐助款达100余万元,救助贫困学生500多人,帮助贫困母亲200多人。王红心每月两次带领志愿者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家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为困难群众解决户口难题100多件,化解纠纷50多起。她积极探索、科学谋划,先后启动“守护童年”红心警务站、“红心婚姻家庭公益维权家园”等7个专业化志愿服务平台,使志愿服务向制度化、专业化、项目化发展,用爱心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现在,志愿服务队的成员由几十人发展到3000多人,更多接受过志愿者帮助的人在走出困境后加入服务队,把温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这份爱永不停息地传递下去。
王红心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荣立二等功4次,荣登“中国好人榜”。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六
xx,1986年生,男,汉族,于2017年5月至今在新城街道佳德社区梨园春门面经营王小面面馆。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其所有奉献自己的爱心,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不光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多方呼吁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他在面馆建设爱心驿站为需要的人提供“爱心面”,其他吃面顾客也可捐赠“爱心面”,仅爱心驿站建设当日就捐赠100余碗“爱心面”。他平日也积极为社区困难人群捐款捐物,为植树活动捐赠树苗。曾获“佳德社区优秀志愿者荣誉”。他将志愿服务融入生活,用一件件小事温暖了城市一角。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ferewsa”为你整理了多篇“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事迹简介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begin
他诚实守信,真抓实干,凭着良好的业务知识和真诚的态度,为业主服务,为业主排忧。有业主反映3号楼地下室漏水,他第一时间带着工程人员现场查看。亲自联系专业维修团队三天内完成防水维修。街道社区说有创城工作任务,他在小区抓卫生、抓治安、抓绿化、抓管理,真正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倾注心血。他牵头成立暖心志愿服务小队,带头提供便民服务车等服务。小区义诊、维修家电、走访空巢老人他乐此不疲。在问卷调查、人口普查、防疫登记、疫苗接种等工作中,他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正是因为他的诚实守信、践行诺言,取得了业主的信任。自2020年至今共计获得锦旗27面,表扬信36封。
他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经过努力,他带领的名辉豪庭物业先后荣获“全市物业服务行业文明创建标兵企业称号”、“济南市文明创建示范项目称号”、“济南市疫情防控工作先进物业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2021年分别迎接了市委书记、市长、市域社会领导小组等视察、调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
作为新闻工作者,李依霖把老百姓关心的事放在心里,把为群众解难题落到行动中。
2017年,“历城民歌”即将消失,李依霖下决心进行保护,面对进入耄耋之年的两位当年记录者他许下承诺,一干就是三年。挖掘整理工作困难重重,没有任何经费支持。他利用业余时间自费采风整理、走访录制,夜以继日。问他为什么这么着急?他说在和时间赛跑。2020年10月“历城民歌”专辑首发,当日网络关注量超五千万次。两位老人终于听到了六十年前他们记录下的旋律,激动的老泪纵横。如今,李依霖依然为了“历城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努力着。2021年11月,《历城民歌》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他努力推动新闻改革,打造精品栏目,主持开办的民生栏目《小冉跑社区》,将“热线必听,现场必达,问题必纠,报道必真,结果必复”作为宗旨,很多急、难、愁、盼问题,在栏目的报道和推动下得以顺利解决,得到群众认可。他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担得起职业负于的责任!
她扎根基层,十年如一日,将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执法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她对不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单位,不讲情面、绝不纵容;对能够达标的单位,及时办理诉求、绝不拖延为难;对确有实际困难、缺乏专业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群众,她悉心指导,出谋划策。有单位希望她利用职务便利推广设备,并给予回扣时,她一口回绝。多年来,她将食品经营单位不诚信的案例,融入食品安全知识、操作规范的讲解中,潜移默化向学校、学生、家长、餐饮从业人员等群体宣传诚实守信的良好美德。因为业务能力突出,工作尽职尽责,她先后被评为历城区“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历城好人”荣誉称号,多次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他
不忘初心。
信守承诺带领村两委成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立足于解决百姓民生将老百姓的事情视为头等大事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精心打造“三张名片”“四叶草”志愿服务队、“孝善沙四”等特色品牌凝聚党员干部群众推动沙四村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促进农民增收从十几年前负债累累到现在的村年集体收入50余万元。多年来他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在岗位上做出突出业绩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事迹丰富鲜活富有感染力引领邻村的各项工作都能突飞猛进。他带领的团队被评为“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沙河四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曾被评为“济南市十佳村委会。
主任。
”。
事迹。
简介5。
自参加。
工作。
以来,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以合格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践行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诚信为本、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履约践诺、言行一致,赢得了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良好的守信形象。
他对国家讲诚信,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职工用一流的工作状态管理着国家储备粮油,确保了国家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了国家急需时调得出、用得上。他对农民讲诚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帮助农民种好粮、管好粮、卖好粮。
他对客户讲诚信,他不欺、不瞒、不糊弄;重合同,守信用。不论是在何种岗位,他始终做到以诚为本,努力维护工作大局,做到工作作风民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营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
end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八
干志芬是桃花镇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勤俭持家,生活朴素,家里的电器、家具老旧,她没想着更换;老年协会组织去台湾等地旅游的机会,她放弃了。她不追求个人享受,却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钱、出力,热心而及时地伸出援手。
对峙村村民乐交国,家境贫困,50多岁了还是单身一人。三年前,他得了偏瘫,双脚不能行走,因无人照料,大热天躺在街上,无人理睬。干志芬见状,马上叫了辆出租车,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此后一日三餐,端茶送饭,并出钱为他看病买药,足足照顾了三个月。等他渐渐康复,能自己行走后,她又帮着为他办了低保,把他送到了敬老院生活。
一方有难,她更是在村里带头捐助。5・12四川大地震,她及家人共捐款10000元。青海玉树地震,她又捐款4000元。
第八届呼图壁县道德模范事迹简介篇九
近日习总书记亲自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的精神深深打动并震撼着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碧血丹心照汗青。她选择了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她的人生还不够长但是已经足够厚重。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好青年。他们青春正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本身具有了一身本领,但是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小幸福,追求的是为了人民为了时代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就业选择是边远穷困人才缺乏的地区。北师大研究生毕业,黄文秀的就业选择给无数的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榜样。不要一味追求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想一想国家的需要。不要一味追求个人的安稳幸福,想一想底层人民对于人才的渴求,想一想民族对自己的呼唤。一个人不能只是为自己而活。
她的人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短暂的一生,留给了我们一座精神的丰碑。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如今新时代的长征路给我们出了更多的考卷,我们一定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用自己的努力,答好新时代为民服务的答卷。
有这样一位老英雄,“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就是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已经95岁高龄、有着71年党龄的张富清老人。
战争年代,在生与死之间,张富清选择不顾安危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战斗英雄。1948年3月,出身贫苦的陕西汉中洋县人张富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阶段,他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6月,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1个、击毙敌人2名、缴机枪1挺;7月,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人,扫清敌人外围,占领敌人碉堡,给后续打开缺口……3枚奖章、1份西北野战军报功书、1本立功证书,记载着他立下的赫赫战功。“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死……我情愿牺牲,为全国的劳苦人民、为建立新中国牺牲,光荣,死也值得。”任凭岁月磨蚀,朴实纯粹的初心,滚烫依旧。
和平时期,在小家与国家之间,张富清选择舍弃名利扎根山区,始终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光与热。1955年,退役转业时,组织告诉已升为连职干部的张富清,恩施地区条件艰苦,急需干部支援。山水迢迢,他深知这一去只怕再也回不了大城市。虽然心里惦记着,又想离家近些,他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带着爱人来到了恩施。到恩施后,他再次响应组织号召,奔赴来凤县。从此,两人扎根异乡山区,一过便是一生。从粮食局到三胡区、卯洞公社再到外贸局、建设银行,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甘当螺丝钉。三胡区是来凤县最穷的地方,为了工作,他甚至都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由于困难时期工作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路太远,钱也不足,我想我不能给组织找麻烦,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不能考虑家事和私事,任何时间我都要考虑党和人民的利益,我要做的事符不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符合的我就做,不符合的我就坚决不做。”任凭光阴流转,清澈无私的初心,坚定不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富清每一次选择,都在践行他在党旗下的誓言,都在诠释他始终不渝的初心。以张富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