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阅读心得(模板11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一
近年来,一股叫做“文化苦旅”的新潮流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它鼓励人们去阅读那些思想深邃、难以理解的经典著作,以提升自身的哲学与文化素养。我也秉持着这一理念,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文化经典作品进行阅读,体验了一次心灵与智慧的磨炼之旅。在这次旅程中,我不仅对自身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对世界有了更宽广的视野。下面我将分享我在文化苦旅中得到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文化苦旅对于个人心智的成长和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阅读《论语》、《资治通鉴》等经典作品时,文中繁复的语言和思想,并不容易理解。但通过思考和推敲,我慢慢体会到作者的智慧和深度,也从中汲取到了滋养心灵的精神食粮。这些哲学和历史的文化瑰宝,引导我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化苦旅的过程就像一块磨刀石,可以磨砺心智,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锐而独立。
其次,文化苦旅让我不断反思自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在阅读《红楼梦》、《人类群星闪耀时》等文学作品时,我被那些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触动,他们身上的种种悲欢离合,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与作品中人物的对比与比较,我深刻感受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融合,也意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这种思考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从而调整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同时,在文化苦旅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一种与世界对话的能力。阅读《西方音乐史》、《西方哲学史》等专业领域的经典著作时,我深入了解到了西方文化的源流、演进和内在逻辑,进而与西方文明产生了联系和共鸣。这种过程不仅让我在学术领域拥有更加深入的见解,也让我对于自身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与这些经典理论的对话,我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与他人交流,促进了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迸发。
最后,文化苦旅给我带来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情绪的宣泄。在阅读《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宏大题材的文学作品时,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作品中人物所经历的苦难和挫折,也跟随着他们一起经历了各种艰辛与痛苦。通过这样的体验,我释放了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认识到人生的坎坷和不确定性,并从中寻找到了宽慰和力量。这种情感共鸣和情绪宣泄,使我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文化苦旅是一次独特而珍贵的阅读体验,它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智慧和人生的道理。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反思自身,调整人生态度;与世界对话,培养学术思维;释放情绪,找到人生力量。文化苦旅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但每一步都值得,因为它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充实,智慧更加丰富,生命更加完整。让我们相约文化苦旅,一同体验这段心灵和智慧的朝圣之旅!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二
世间万物,代代更迭,人们常将历史比作长河,就是在映射那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二字,宛如奔腾不息的流水。而在这浩浩长河中,人类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贯穿着整个历史的也永远不会是脆弱的人类生命,而是山、河、树、石,以它们坚韧的生命,默默地伫立在河水边,冷眼旁观着时代变化。
很难想象,也许在未来不知多少个年头之后,我们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还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们眼中的“历史”一样,只剩下几方石料、一口废井。
读《废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见到那一口废井时的心情,仿佛有时间的细流从指间流走,又仿佛时间在废井的冷眼中缓缓凝固。那时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烧着几百年前的这口老井,烧沸了,又烧干了,最后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历史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甚至像渤海国这样繁荣的大都市也不过在历史中存在了几百年,还不如一个传承几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将死去,在历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恒的。有人为自己一时的起伏长吁短叹,可倘若更加达观地来看,也许依旧没办法解决当下的问题,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欢离合中保持一个淡然的心态。而当我们真的放下了、看透了,无论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
这是冷眼教给我们的,也是历史教给我们的。
再回头看那颤巍巍伫立在土地上的废井,尽管破败却显得坚韧。那副冷眼已经见惯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会为什么所动了。历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们宠辱不惊,使我们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我想,这已是历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三
我静坐着,书本泛着黄光,灯光却使它耀眼。
白发苍苍,长须飘飘,他已沧桑了,在我脑中踱步,脚步清脆。
余秋雨,这本就带着几丝静谧的名字,在我脑中回响。他看见了,行行止止,被历史的沧桑涂抹着,他看见了许多。
而那些被时间隐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间,驾着文字来到我的面前。“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来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叹,“王圆箓”。
伴随着老旧的树叶“咔嚓”作响。这位老者在我面前讲述着。他说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为了道士的家,用无数珍宝换得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当时的`中国啊!”他怒吼着。却无奈的走向下一个地点。这是时代的慨叹。
他登上庐山时,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绊绊,终于见到了这一震撼身心的奇观,听到了这一轰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许终于被一种久违的感觉“淋湿”他想到了朱熹又联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无法构建出一种文化与名胜的对应,只能眼看着文人变成了游人。
“一阵云雾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摇了摇头……。
他此般,走过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间徘徊。他此般,走过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间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寻,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国的文人在慨叹,在惋惜,于选择间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国的文化在夹击中看不清未来的路在何方。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四
如峰的沙堆,如剑的月光,如冰的躯壳。烟缭绕,我心也朦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卷半壁华荣?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释放我内心的渴望。一切都在远去,而无半点追逐的脚音。我面对的苍凉的文化,看它们如雨一般的落下,转眼又是风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沙漠中,光影斑驳交错。只有从沙漠中走过,才会有脚印证明来过。林则徐,“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拥有他的个体,他的灵魂,他不会物化成无动于衷的顽石。是他,倾泻了这一袭华裳。
亭台楼阁,清风寒雪,白莲洞胜似烟雨桃源。一个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浑然天成的作画。“庐山没有了文人本来也不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没有文人,山水也在,却不会有山水的诗情画意,不会有山水的人文意义。”我在亲近人文,正在亲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镇,乡野随风,有志趣高雅的文人为伴,自然小镇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诗意。江南小庄,我只能对着记忆中的周庄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泽是你别致之处,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致的明眸。
我用双眼,瞥见了投影在眼睑的残骸——一片废墟。我并非认为废墟即是终点,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它便是古典的酝酿,一种见证。它很顽强,它没有被时光的纹理遗忘,它很倔强,即使伤痕累累也不会让别人看到它的沧桑,废墟是宁静的,它抵抗着现世的浮华与躁动。
面对都江堰,我如苍茫的士卒;面对江南的小镇,我神怡心旷。面对笺墨,我祭奠敬畏……我深知,只有面对文化时,一切迷茫,一切虚幻才会变得真实。所有依附于瑰丽的文化,风俗习惯,山水奇景,人文景物,也都被赐予生命。
生是魂,历史长久,华夏悠悠。
藏书堪忧,而书房真的是集文化精神之大成。离开了我们,又有谁来守护?文人的光鲜与他们的悲哀又该怎样割舍?灵魂又该往何处寄托?——文化苦旅何时能够停留。
我们守望文化,守望民族生生不息的天空。
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象,而且是由于谎言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五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硕大一个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首先想到道士的无知。你看,那么多珍贵的文物的遗失,不就是因为道士的无知吗?设想,如果道士知道这文物的价值和对国家的意义,他一定会舍命保护它们。可他什么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画在他手下变为白墙,优雅的雕塑在他锤下化为乌有。恨,恨他的无知。
无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员们也很无知。由此联想到中国的文盲。中国的成人识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许多发达国家。试想,一个文化无法得到普及、到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的国家,怎么能强大得起来?怎么能与外界竞争?当然留不住价值连城的经文和画卷!
又多读了几遍,就开始恨起政府了。的确,王道士的疏忽导致了直接的损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责任!
慈禧依旧每天一百道菜,依旧年年挥金如土地祝寿;颐和园依旧在热火朝天地修建,这个老女人依旧在惬意地腐败!
真是天子万年,百姓掏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呵!
有这么多闲钱享盛宴,祝大寿,修园林,区区一点运费都出不起?笑话!
清政府腐败得无药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堕落!
恨,又有什么用呢?
只能把这次文物的`流失当作惨痛的教训,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动力!
那王道士的圆寂塔,刺痛了爱国人的心。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六
在短短的一个寒假里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社会实践。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但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忧心。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学生,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同学们,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七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
这其间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这其间和作者一起“苦”着,但自己也感觉到一丝丝的甜。
对于一个理科生的我,《文化苦旅》有点复杂、有点文化,每次我看里面的文章时,都要看上三四遍,涉及一些不熟悉的文学知识,还要百度什么的,但还总能感到体内有一股热流暗涌。也许是我的文字太过贫乏吧,我无法细述我的感动,但这本书确实是一本感动人的书,他给了我游览山水所得不到的独特感受。
第一篇《道士塔》,沉重的让我几天之后才继续看第二篇。一笔笔不能算作交易的交易,一阵阵满载文物的车队,留下了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不停的上演,车辙不久就随风消逝,可是留给中华民族的创伤却永远也愈合不了。依稀还可以听到余秋雨先生撕心裂肺的叫着“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是啊,没什么好等的,腐败的过去不会给你重来的机会,那块伤口也不会再愈合!
恨,恨那个小丑一般的无知的王道士,恨那些不知廉耻的外国人,恨古代中国的文官……恨啊,再恨也换不来那无价的敦煌文物,再恨也换不来伤口的愈合。
但让我感动的是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回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敦煌学回到中国,让世界承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风雨天一阁》。
以前我根本没想过一个人一个家族会和一个几百年的藏书楼有什么关系,藏书不是公家干的事吗?更何况是那一个百年的藏书楼!但是现在我知道了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
他,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天一阁。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八
近日,在欣赏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时,看到这么一段话:“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错。”
提到贬官,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在北宋朝野上下掀起轩然大波,“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也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满腹才情,与弟弟同登进士,他的应试之作深得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欣赏。连宋仁宗读了兄弟两人的文章都大为惊叹:“朕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正当苏轼要一展心中抱负时,却遇王安石变法,本着文人的意气风发,耿直的他多次上书皇帝,反对新法,不曾想遭小人蓄意构陷排挤,一贬再贬,辗转杭州、密州、湖州、黄州等地。
少时读苏轼诗词,最初对他的印象,停留在苏轼与苏小妹斗诗的有趣片段,我才知道才情可拜相的苏轼,长相是有些粗陋的,远不似白马王子的伟岸,小小失落的同时却深深被他有趣的灵魂不断吸引。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苏轼诗词,越发的发现,苏轼与苏东坡不是一个人,这在他被贬前后的诗词对比中可见一斑。
苏轼被贬黄州时,生活是极其不易,他的月银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人。当时的黄州知州是个惜才的人,他很同情苏轼,就将黄州东门外的一处小山坡交给苏轼耕种。苏轼的手是舞文弄墨的手,却也能扛起锄头,田间地头地耕种了起来。耕作之余,一时兴起,给自己取名“苏东坡”。
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千古绝唱《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每每读两赋,我仿佛能看到那个遗世独立的身影,他孤独中透着悲凉,极尽的悲凉之中,又是那么的超脱自然。
而我独爱他的《定**》,这首词是他在黄州沙湖道中遇大雨时所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爱恨嗔痴在东坡的眼里,都如过眼烟雨。大学时,每当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时,班主任老余就跟我们说:“小小年纪,愁啥愁,去把苏轼的《定**》给我背十遍。”当时不解老余深意,而如今也能明白几分了。
是啊,东坡的一生,我们能窥见的只有一分。合上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竟不知自己的思绪跑了这么远,顿时又生出痴想,如果能穿越,一定要变成一个关西大汉,与苏东坡泛舟江上,打着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而,东坡词,小女子吟诵,总还是差些什么似的。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的一本文化散文集。
他用脚步来寻找,中华文化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让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在西北高原上,寻访敦煌,寻访阳关,问候沙鸣山、月牙泉。他用心听历史的咒怨,听文化的唉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写了一本“旅行考察记”就事论事,见事论事,对中华文化是不够的,不全面的,所以他必须走到国外,换一种眼光,对比地看中国文化,他用纸笔将大家头脑中一个个物像清晰化、明朗化。他描写的不是景物,而是看到山水鸟鱼、亭台楼阁后心中的想法和被尘封无人问津的历史,可怜朱耷面临朱家王朝的最后覆没,只好先僧后道,清心寡欲孤苦一生隐没在山林中。这还不算,多么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号八大山人。说道对八大山人的了解,居然有人写“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不知朱耷看到会作何感想,他又能怎么想呢?无可奈何,只好作罢,笑之哭之了也。
中国文化不仅需要辉煌,废墟也能将它点缀。
中国文化中“废墟”两字值得一提余秋雨在文中说:“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中国历史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大气,不能再把所有废墟驱逐。……”
现代中国需要废墟文化。废墟是葬送,也是反思。废墟不需要掩饰!我们太善于掩饰!
余秋雨说:“其实废墟也是一种文明。”他把废墟写得悠久和古老,让我感觉到废墟不过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固执的想守住本属于自己那独特的辉煌。
中国文化究竟是谁人主宰的?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九
近期,我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本不喜欢读散文,但捧起这本书,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笔细腻,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
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
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
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读一遍不能让作者的思想尽显,要多读几遍才好。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十
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篇十一
当年,这本书刚出来时,可是非常的风靡,据说大学生人手一本。我第一次读到时,应该是初三,还是本盗版书,这肯定也是让余老师很不高兴的。余秋雨的文章,在当时的我看来,特别地有价值,一个通宵读完全书,对人文历史知识的那种满足感是让我有热血沸腾的感觉的。刚刚进入高中,老师要求我们每周写随笔,我几乎都是模仿余秋雨,在文章里“卖弄”各种历史故事,经常被老师表扬。
公众号:教书匠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