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 我想教学设计(模板1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一
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渴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冬冬想干什么吗?(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2、师:冬冬可真会想像啊!快轻轻地翻开忆,到诗歌里徜徉一番,你喜欢冬冬哪个想像,你就把冬冬想像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想你喜欢的原因,或者你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你喜欢的那一小节旁边。
3、生边读边想。
二、自由选读,体会诗境。
(一)第一小节。
2、生汇报。说说原因,读一读。再点生读。
3、师:听了这两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4、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并让学生说说除了“一串花苞”,还有一串什么?
5、点生做“悠荡”的动作,理解“悠荡”的意思,并边做动作边读,引到“悠啊,悠——”,点生读,读后理解“——”,要计得长一些,再读。
6、师:有美丽的花朵,还有唱着歌儿的小鸟,你感受到什么?(生答)。
7、师:能用四字词来描绘一下这美丽的春景图吗?(生答)。
8、点两生美美地读读,再齐读。
(二)第二小节。
2、生说喜欢第二小节,读一读。
3、生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知道冬冬想干什么?
4、师随机讲授“汲取”,指导读这一句。
5、点生做“长”的动作,然后边做动作边读一读。
6、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最后一句。
7、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第三小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多动情啊!你们也和冬冬一样敢于幻想,思维活跃。冬冬还有更神奇的想像在冬着我们去领略呢!来继续说。
2、生说喜欢第三节,读一读。
3、生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知道冬冬又想干什么?
4、生汇报。师随机引导读好第二句。
5、师随机讲授“望啊,望——”,点一生读,其余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你会望见什么?听后说说仿佛望到了什么。
6、师:此时,我们在天空中望啊,望——,俯视着祖国辽阔的版图,一切的一切都尽收眼底,我们真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所以说蓝天是(生接:我的课堂)。
7、生说说能看到这么多东西的心情有。
8、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生评,再点生读,齐读。
(四)第四小节。
2、生汇报。
3、师随机讲“生辉”,什么样子?(生答)再读一读。
4、说说柳絮和蒲公英,明白这两种植物的特点。
5、用“愿望”说一句话。
6、生说说冬冬最大的愿望为什么是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7、引到最后一句话,点生读,齐读。
8、讲“遥”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再给它换偏旁组词。
9、生针对最后一句话提出问题。如:遥远的地方在哪里?去那里干什么?(生自由答)。
10、点生读第四节。齐读。
(五)第五小节。
1、过渡语:冬冬不仅想像力丰富,而且好还很可爱呢!这不,她说(生接第五小节)。
2、生想像冬冬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汇报。
3、齐读第五小节。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生伴美妙的音乐齐读整首小诗。
三、拓展延伸,仿写段落。
1、过渡语:冬冬刚刚带领我们徜徉在好那奇妙的想像世界里,使我们的思维也犹如小鸟长了翅膀一样自由飞翔,你们学得冬冬是个怎样的孩子?(生畅所欲言)师完成板书:热爱生活、自然。
2、师:是啊,正是因为冬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才有如此丰富、大胆的想像,你们愿意和她比一比吗?(愿意)那好,下面就请你们打开你们阅读和生活积累的宝库,描绘一下你们的奇思妙想和神奇梦幻吧!生先思考一会儿,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生自由编诗。
4、生汇报。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你有什么愿望吗?请你仿照诗歌《我想》写一写。
2、你喜欢诗歌表达的哪个画面?请你画一画。
板书:
手儿(接)在桃树枝上。
脚丫(连)在柳树根上。
我想眼睛(装)在风筝上热爱生活、自然。
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二
设计思路:
春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季节,诗歌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心境、童真、童趣。他们乐于接受春天的第一声清脆的鸟鸣;乐于接受春天第一缕和煦的阳光;乐于感受春天第一丝柔和的春风。优美的旋律和清新的文字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春天,走进他们的想象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朗读是尤为重要的,首先我要带领学生深入进去感受诗歌,发现它的美,才能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美、生活的美;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情境中读、想像、评读、赛读等),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第三,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内心世界,“我手画我心”画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再结合课后作业进行仿写练习,和小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听说读写画相结合的训练目的。
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具准备:课件、桃树枝、柳条、风筝、头饰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走进春天,以欢快的歌声开启本课的序幕。
情境提问,说说自己的愿望,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设计思想:“种太阳”是一首学生十分喜欢的歌曲,以此引入新课,一是因为这首歌贴近本单元的主题:幻想和想像,二是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气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新朋友,和小搭档一起互读课文。
(设计思想:竖起大拇指,夸夸小搭档,评选朗读小能手,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表达看到了什么。
(设计思想:师配乐朗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想象、交流,再以绘画的形式板书,绘声绘色地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三、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提问:聪聪的愿望是什么?(板书)根据学生的喜好,自由选择小节学习。
(设计思想: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他们的意愿,采用多种形式、选择不同侧重点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体会意境美。
a.生齐读,生互评(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听周围的同学是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的,他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总结交流。)。
b.学生自由畅谈读后感受。
c.指名练读(随着风儿悠起来,体会意境美。)。
(设计思想:给学生展示的空间,他会乐于去表现,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学会从多方面吸取别人的长处。)。
2、第二小节——理解词句意思。
a.指名读。
b.抓住重点句“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提问:什么叫“湿软”?为什么土地是湿软的?从而引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c.说话练习“绿色的帐篷”。
绿色的帐篷是什么样的?仿说比喻句练习。
d、入情入境,感悟朗读。
(设计思想:把朗读诗句、体会诗意、展开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丰富学生的想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第三小节——质疑讨论交流。
自学第三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交流,一起解决问题。
a.出声读并质疑。
b.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设计思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妙处,集思广益的智慧会使他受益匪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第四小节——展开想象。
a、提问:你想变成春天里的什么?
b、师生合作读文。
c、思考: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设计思想:让学生自由想像、自由表达,不必拘于原诗的格式,使学生乐于表达,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为画与写打下基础。)。
四、集体合作,角色表演。
结合道具,配乐朗读全文。
(设计思想:结合道具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得到碰撞,在表演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五、拓展练习——画一画,说一说。
在读文与想象的基础上,先画一画,再说一说,课后进行仿写练习。
(设计思想:读——画——说——写相结合,和小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六、总结 。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觉得主要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一是诵读。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是读,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读出幻想的意味,边读边想象,才能入境。通过这种读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来内化文章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情感得以深化升华,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一点是积累,对于这样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儿童诗,我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还结合《我想》,让学生模仿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学生们写道:
种在森林里。
看小松鼠蹦蹦跳跳,
瞧小鸟自由飞翔。
看啊,看―――。
森林是我的家。
种在秋天里。
看金灿灿的麦田正在享受营养,
看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
看啊,看―――。
秋天成了我们的营养老师。
我想把眼睛,
装在公园里。
看花儿五颜六色,
瞧小草青葱翠绿。
看啊,看―――。
公园就是我美丽的家。
我想把眼睛,
装在太阳上上。
看每一个小行星碰撞,
看地球所发生的事。
看啊,看―――。
每一个角落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三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并能大胆创新。
2、通过演想自悟,来拓展课文内容,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检查学生识字、读诗的情况。
1、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能续写课文,培养想象力。
2、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策略与方法:
1、读中感悟。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标提倡学生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对教材理解把握的深度,并不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标准和尺度,教学时要始终坚持“浅化理解”的原则,要给学生的读书体会留出余地。不需要教师作无意义的“深刻剖析”,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朗读与理解相结合,体会到什么程度就读出什么水平,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体验。
2、读演结合。
表演的过程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对故事的情趣有了更深的体验,在表演之后,让学生带着表演的感受再读课文,完成从语言到思维再到语言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3、童话故事激趣导入,通过自读、我写你猜、看拼音等认识本课的生字,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中巩固生字。
教学准备:
童话故事或童话故事光盘、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光盘或讲故事《神笔马良》。问:“你觉得马良这个人怎么样呀?
(学生可能回答:
(1)马良一心一意地帮助别人;
(2)马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怕危险;
(3)马良真勇敢……。
2、如果你是马良,你会用神笔做什么呢?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畅所欲言)。
3、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相信你们的这枝笔会有所作为的!孩子们,今天,有一位大姐姐,她把自己交给了大自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你们想知道吗?(板书:我想)。
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导入,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了,而且还设计了贴近孩子内心的谈话话题,让他们很快进入了情境。
用激励、神秘的语言调动孩子学习课文的热情,同时初步开启他们想象的空间。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老师给大家5分钟,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谁先读熟了,告诉老师。
(学生自己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师及时表扬读的好的同学和认真听的同学。
(请同学们一边注意仔细听准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一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师在评价表上评分。(正确、流利、奖个“小麦克风”)。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花苞、牵'万缕、湿软、汲取、营养、帐篷、风筝、柔软、生辉、
柳絮。
(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互读)。
(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4、对于个别容易认错的生字,教师可利用与形近字对比的形式,来记忆字形。
汲——吸缕——楼。
(学生认读形近字,给形近字组词。)。
5、这些词语,有无不懂的?共同研讨解决。
(学生思考、质疑:(解决策略)。
(1)“汲取、柔软、湿软、”读书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2)“柳絮、帐篷”一词试着说一句话。
(其他的词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6、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7、师问:“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整体感知后表达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识记生字,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不仅降低了难度,也使学生容易理解字义,体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通过形近字对比区分,达到识记巩固、准确运用的目的。
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本环节教师先引领学生扫清生词的障碍,在解决生词的过程中,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运用找一找、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等方法来解词,丰富了课堂内容。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为更好的学习课文打基础。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第二课时)。
1、指名读课文,自由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2、师:你喜欢哪个小节,就去读哪个小节?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你为什么喜欢它?
(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3、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一小节?先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教师可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来说)。
注:学生围绕着课文内容说,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提问题)。
(教师要抓住亮点给予及时的评价)。
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第3小节再编一段。
学生各抒己见,不必拘于一格。
(学生说自己编好的那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意见。)。
(2)有的学生可能说喜欢第一节。教师问:“你觉得和桃树一起悠来悠去,心情怎样呀?
师:“喜欢第一节的同学请你们读一读吧!读出你的心情、读出你的情感!”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3)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第二节。教师可以追问:“绿色的篷帐是什么呀?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个词呢?”
(学生齐读。)。
(小组讨论后发言。
学生各抒己见。)。
4、最后听课文录音。
(学生闭着眼睛倾听并想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5、师小结:“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觉得心情好舒畅呀!你知道诗歌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吗?你有自己的愿望吗?”(学生畅所欲言)。
语文学习中,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因此,各种形式的反复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内容及在听读中识记生字。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的能力。
给学生自由、主动发挥的空间,由整体向局部递进,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只要理解大概意思即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行)。
通过学生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思想,学生愿意学哪就学哪,尊重孩子的主观愿望,把握尺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培养学生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作文和写作的能力。
孩子能够感觉到此时此刻的心情。
再一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体会到柳树在我的帮助和合作下快速地长大。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飞翔,通过充分的想象帮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通过听,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把诗的意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感情。
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中深化课文主题,达到充实文本的作用。
四、实践活动,课外延伸。
(学生可以画画,也可以贴图片,还可以是学生自己想象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都可以。)。
课外拓展体现了开放性,使学生走出课本,融入生活,学会积累和运用想象,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每节课都回味无穷。
五、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问:“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指名教大家记字,学生在教大家记字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相机指导学生组词和造句)。
2、学生独立写字。
应视需要而定抓住有利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并不一定非得安排独立的识字环节,此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反馈学生的识字情况。
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忆也不管方法是否巧妙都应鼓励,因为这些都是经过孩子们思考的个性化的结论。
书写应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四
《儿童诗两首》是人教版课标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一首《我想》,作家高洪波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表达了儿童世界处处皆美景。两首诗适宜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性阅读和仿写儿童诗。教学时,可在课内完成《我想》的读、赏、创,《童年的水墨画》则放到课外,实现迁移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环节设计: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想象春天实在的景物。)。
2、点拨入题:
高洪波是个著名作家,他以《我想》为题,写出了一个孩子春天里的美好想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我想》。
二、初读,感知内容。
1、环节设计:
师: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比较重视把诗泉州市地读下来,不很在意对诗歌的感受。)。
2、点拨策略:
引导学生一节一节地体会:
在美好的春天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
三、再读,体验情趣。
1、教学环节:
你能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学情预估:学生一般能说出诗的大意,但不容易体会诗中的情趣。)。
2、点拨策略:
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老师引读课文,用语言描述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想象世界。
师: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了桃枝上……(读第一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读第二节);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我”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体验春天的快乐……(读第三节);阳春三月,绿草成茵,花繁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大地……(读第四节);我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读第五节)。
四、三读,鉴赏表达特点。
1、环节设计:
(学情预估:学生对把自己的什么部位变为什么,容易局限于课文的事物,要把打开思路作为指导重点。)。
2、点拨策略:
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荷花、小溪和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还有干旱的大地、混浊的河流、沙尘暴,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等也可以触发我们的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五、学习创编,合作交流。
1、环节设计: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学情预估: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是学习创编的难点。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五
1、能够运用学过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展开想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体会诗歌的感情,展开想象,编写诗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感情,展开想象,编写诗句。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教师:传声筒、词语卡。
学生:预习课文。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想”。组词,说成语。
3.(教师描述,师生共同想象。)风儿来了,轻轻地吹着,渐渐地,你的身体变轻了,随风飞起来,踩在白云上了,什么感受?(生说。)抬头看,感受到太阳了吗?说一说,听到了吗?什么声音?闻什么味道?(新鲜空气,花香)。
二、学习生字。
1.让我们跟小作者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自由地翱翔吧!自由读。
2.翱翔顺利吗?遇到障碍了吗?教师出示词语,认读,理解。
“悠荡 脚丫”读一读。
“柔软”(什么是柔软的?)“柳絮”(见过吗?说一说。师诵古诗: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遍似雪,莫似鬓毛生。)把这个词贴在黑板上。
“蒲公英”(见过吗?说一说。)贴词。
“遥远”(哪些地方是遥远的?)。
“桃花、柳树、风筝”(读一读后贴在黑板上。)。
4.再次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三、深入学习。
1、谁能读一读第一节诗,带着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桃树林中观赏。
1)指名读,众生闭眼听。
2)你看到了吗?看到了什么?(生说)我看到的更多,我的面前是桃花的海洋,那一串串花苞都即将开放,大一些的,小点儿的,粉红的颜色多美啊!闭上眼睛,看看你的四周,你看到了吗?嘘!听到了吗?都是谁的歌声?模拟声音,歌里唱的什么呀!(想象,生说。)。
3)练读,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速度要慢一些,“别着急,美丽的景色一定要仔细地欣赏。”)。
2、刚才,我们把手儿连在桃树枝上,现在让我们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闭是眼睛,轻轻地把脚抬起来,慢慢地踩下去,谁的脚伸进了湿软的泥土?感受到湿湿的气息了吗?那是甜美的营养,赶快汲取吧!来,我们一起向上长,长啊长,长啊长,我们长成了一座绿色的篷账。
1)、那绿色篷帐顶上的支架就是柳树的——,那篷顶就是一片片的——。
2)、来,我们一起读。
3、地面上的一切多美啊!让我们飞上天空去看一看吧!让我们把眼睛装在高高飞起来的风筝上,看呀,迎着风,随着风筝飞上天空。
(1)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样的白云?什么样的太阳……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读“蓝天是我的课堂”
(2)读这一段。
(3)引导编写诗歌。
a)同学们,把你看到的内容也写进诗句吧?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
b)交流,直接读出来。
c)让我们把耳朵装在高高飞起来的风筝上,听吧!读出来!
d)让我们把鼻子装在高高飞起来的风筝上,闻吧!读出来!
e)你还可以把眼睛、耳朵、鼻子都装在高高飞起来的风筝上,说一说吧!
4、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吧!
(1)自由读第4节诗,齐读。
(2)风儿吹起来了,让我们赶快变吧!赶快飞吧!
(3)你变成了什么?你呢?
(4)闭上眼睛,让我们随着风儿飞吧!飞过我们这座城市?飞过一座座高山,飞过一条条河流,飞到遥远的地方。你来到哪里了?想干些什么呢?(请多位同学说一说。)。
5、(师读最后一节诗。)飞到遥远的地方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老师特别为你们准备了一个传声筒,让我们通过这个传声筒和爸爸妈妈商量吧!(多位学生说。)。
6、自由读,让我们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无穷的乐趣吧!
7、能够背诵的同学背诵,还没有背过的同学可以看书读,师生共同朗读全诗。
四、作业建议:
把自己编写的小诗写出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我 想。
下箭头:变。
桃花 柳树 风筝柳絮 蒲公英。
投身自然的怀抱。
我想。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接在桃树之上。
带着一串花苞,
随着风儿悠荡。
悠哇,悠----。
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连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呀----。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六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奖励给你们一首歌曲好不好?(生:好)请你们认真听。歌中的小朋友想种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这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大胆的心愿啊。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位小朋友的心愿,它能给我们描绘一个怎样奇异的世界呢?(师板书课题:《我想》)。
师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2、我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我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仿写。
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听,想象诗歌情节。)。
师:“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呢?(学生汇报)。
(一)例中学:(品读第一节,想象画面。)。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心愿。
师出示问题探究问题(一)(生读要求)。
(2)、“花苞”是什么意思?
(3)、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节,按要求完成学案。
2、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悠。引导想象情景。师范读最后一句。学生试读。)。
3、带着你的想象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5、师范读,对子互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实践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第2、3、4节。
问题探究(二)。
1、小组自由选择第2、3、4节研读。
按照学习第一节的方法自学这一部分。
(1)自由朗读。
(2)找愿望,做什么,找动词,做动作,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
(3)理解重点词语。
(4)理解重点语句,想象画面。
(5)按要求完成学案,组内说一说。
2、全班交流汇报。
3、全班配乐分男女读。
(三)、迁移用。(体味情感,拓展延伸)。
1、组织谈话:
老师知道你们也和小作者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和美妙的的幻想。让我们也和小作者那样,把自己的想象模仿课文前三节的写法写下来吧!
2、尝试背诵。
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不美?美在哪里?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们的刻苦和勤奋去努力实现我们美好的梦想吧!
阅读儿童诗《懒的辩护》,读给家长听。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七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和父母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第一课时
一、我们之间有一条沟吗
1、同学们,让我们来听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为何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
2、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吧。
3、听了故事和信的内容,你们想说什么呢?
4、你和和爸爸妈妈还有哪些冲突和矛盾吗?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明白造成这个人间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理解与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学会与父母沟通,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我们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
1、你们有自己的心事吗?都有哪些心事呢?把它写在小纸条上。
2、教师可以把纸条收上来,读一读孩子的心事。
(教学这一环节时,为了充分尊重学生,采用不署名写纸条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事,并将学生的心事进行归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问题。)
3、当你有了心事之后,会向谁倾诉呢?为什么?
4、有的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爸爸妈妈,有的同学却什么也不愿意对爸爸妈妈说,这是为什么呢?(把学生双方的意见分别写在黑板上)
5、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些事情作为未成年人必须自动控制父母,有些事情告诉父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提高他们对与父母交流这件事的正确认识。
三、情感激发
1、出示一个图案设计:图案由涂实的红、绿、蓝三个圆组成,红色的在上,绿色、蓝色的在下,三个圆交叉在一起。
2、同学们,你知道此图案是谁设计的?表示什么意思呢?
3、此图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设计的《家长报》的报头,让我们听听他的设计意图吧!
(红圆代表我,绿圆代表我妈妈,蓝圆代表我爸爸。红圆与绿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我爱我妈;红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爸爱我,我爱我爸;绿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爸,我爸爱我妈!)
4、听了小男孩的设计说明,你有什么想法吗?
5、总结:是啊,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们长大了,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可你们和父母之间永远有割舍不了的新情,也永远都有沟通的必要和理由。
第二课时
一、沟通无极限,我们是朋友
二、共商锦囊妙计
方法一:鸿雁传书
1、五(2)班徐萱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她与爸爸妈妈沟通的经验:给爸爸妈妈写信。读读看。
2、你觉得这样的沟通方式好吗?为什么?
3、书信自古以来就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了方法,你们觉得在哪些情况下适合用这样的方式和父母进行沟通。
方法二:情感面对面
1、有什么心事时,也可以和爸爸妈妈面对面地交流。
2、在哪些情况下你与父母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交流的效果好吗?
3、懂得倾诉,学会倾听,这可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一个奥秘哟!
方法三:换位体验
1、小组合作演一演书上的生活情景。
2、说一说表演中你的.体会。
3、在生活中,由于所处位置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不同,乐曾经站在爸爸妈妈的位置上来思考一些问题吗?(可以请学生联系自己当临时家长的经历谈感受)
4、教师小结。
三、沟通无极限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和父母交流沟通的几种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爸爸妈妈是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人,他们用自己无私、博大的爱,默默地关心着我们,期盼着我们的成长与进步,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挽扶着我们走上漫漫的人生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用实际行动去理解父母,让父母放心,就是一种最好的回报。
四、课后活动
小组合作策划“家长学校”活动
教学设计:我想对您说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八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
3、帮助幼儿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一、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二、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出示图片1,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师: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啊!快瞧瞧它们都是谁,在干什么呢?)。
2、出示图片2,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师:河马边打哈欠边想:小动物们都在忙,我也想去帮帮忙,可是,我怎么帮忙呢?)。
3、出示图片3——6,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内容。
(图片3:狐狸想吃小兔,小兔落水,河马用嘴含住小兔,帮助了小兔。
图片4:小鸡做游戏时不小心掉进水里,河马用嘴马接住小鸡,帮助了小鸡。
图片5:河马看见小羊们在吵架,走过去给它们讲道理,还趴下身子陪它们一起玩儿。
图片6:小动物们开心地围着河马,向它道谢,说:"河马你真棒!谢谢你的帮忙,我们今天玩儿得真开心。"河马也高兴地说:"我也很高兴能帮忙!")。
4、认读词语:帮忙。
a、师:(出示字卡)刚才我们看了河马爱帮忙的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帮忙"这两个字宝宝吧!
b、游戏《帮字宝宝找朋友》。
三、引导幼儿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出示幻灯7,启发提问:(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
1、想一想,河马都帮助了谁?它是怎么帮的?(河马帮助了小兔,它用嘴含住了小兔。)。
2、说一说,你要是这个爱帮忙的`河马,你会怎么帮小动物们呢?
四、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师: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和爱帮忙的河马一起玩儿,我们现在就来表演一下河马帮助别人的故事吧!
五、欣赏幼儿互相帮忙的图片,活动自然结束。
小结:
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爱永远充满在我们的身边。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比如把跌倒的小朋友扶起来,回家的时候帮助爸爸妈妈收拾碗筷或者扫扫地。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13个生字,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依照课文第三节再续编一段。
4、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学生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朗读水平比较好,课堂上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能够联想到许多美妙的景色,学生也都有一定的评价能力,老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小诗的美,并试着续编小诗。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主题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境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充分发挥幻想和想像,写出了“我”的小小的心愿,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教材中的小诗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诗,能够展开自己的想像,能够续编这首小诗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大家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画一个东西。(老师和学生共同在空中画了一个圈)你们猜一猜我们刚才画了一个什么东西。
(上课伊始,教师用形体语言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一项任务,学生的积极性马上上来了,并且学生放开了思维,激发了学生想像的欲望,为新课开了一个好头)。
师:你们在上学之前和现在还有什么样的梦想,讲给大家听听。(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想像欲望再一次被调动起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可以展开我们想像的课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我想。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师: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用你们那智慧的笔记下你们的问题,留下学习知识过程的痕迹。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一直是这个班级的教学特点。)。
2、把你记下的问题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你们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4、师生共同提出自己认为的重点词语,全班共同解决重点词语。
(老师用这种方法了解了学生的合作收获,尊重了学生主导学习。)。
三、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1、再读一遍课文,到小组中讲一讲,你自己读了什么?在读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学生提到的重点问题。
3、师:这首美丽的小诗中,一定有你最喜欢的一部分,马上练一练,一会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我们大家都是评委。
(这项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先练再读再评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中的意境,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
4、尝试背诵。
四、放飞想像、拓展延伸。
1、师:把你的想像写下来,可以仿照第三小节续编,也可以不用仿照,自己写。
2、师:把你们的美好想像用你们最美的声音读出,把想像的翅膀放飞。
(让学生仿照续编这首小诗,是本文的要求,但老师并没有完全让学生仿照第三小节来续编,而是让学生放手去做,这样学生就不受任何约束,充分发挥想像来续编,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新奇感。注重了不同兴趣的培养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3、把今天写的小诗写进你的日记中,回到家中给父母读一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堂设计旨在于让学生充分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中的意境,养成良好的独立阅读时养成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以读代讲”的宗旨指导下,孩子们无论是在朗读小讲坛 上,还是续编小诗以及小组交流中都 是那么积极主动,他们被小诗所吸引,被小诗所陶醉。通过初读、细读、品读、背诵这首小诗,学生读出诗中的情境,读出了自己的想像。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的互相补充、合作交流,体现了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总评: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本课教学以读代讲,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本节课的亮点在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放飞了学生想像的翅膀,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真正学到了知识,得到了能力的提高。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十
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读“wa”,轻声。
“汲取”中的“汲”读ji。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2)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说。
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背诵这首诗。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3、学会九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八佰教育网”有你鼓励---每天都在进步!
一、检查复习。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配乐齐读课文。
3、指名读第三节。要求:仿照这一节,再编一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
(2)同桌相互说,相互评价。
(3)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二、背诵指导。
1、依据板书内容自己独立试背。
2、指名分小节背。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
悠谷脚丫软。
营柔堂遥。
4、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词练习。
悠:悠久悠扬悠闲。
谷:稻谷谷子深谷。
脚:脚印脚步脚趾。
软:松软柔软软弱。
营:军营营地营房。
堂:食堂纪念堂礼堂。
柔:温柔柔弱柔美。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十一
《我想》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让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通过初读、细读、品读、背诵这种梯度读的设计,让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来内化文章的思想情感。再通过自己的多种表达方式把它真诚地表露出来。使文章的情感得以深化升华,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三是注重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互动,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使每个学生能正确接受学生与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本节课教学从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听、说、读、写、画、演等一系列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围中学习,使学生真切感受课文的熏陶。
听完区举行的优质课后自己从中汲取了很多有价值的感受。这次在校举行的优质课中我模仿了孟婕老师《我想》一课。通过今天的评课,领导和老师们都真诚的给我提出了很多不足之处,我知道这是给我的莫大的帮助,内心有一股不尽的感激之情。我把这些牢牢地记在心中,作为我今后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的问题。
尽管本课进行了充分的备课,精心的准备,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尽管设计过程中一再努力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在有些环节还是指导的不到位。
一、课堂上应抓重点词语理解文本,自己在这一点上做的不到位。如片段:让学生再读课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我只找两个同学来说,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理解,我就让学生带着美美的心情去读,现在回想起来,课上这一环节处理得有些仓促,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透彻。我想如果我课上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从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心情,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从中体会,理解感悟,,这样就会让学生真正把课文读懂。就会自然投入到文本中。
二、对课堂上朗读的细节处理得不到位。
在学生朗读词语时,个别音节读得不准确。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通过对这一课的评课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使我进一步理解朗读训练的指导不仅仅是指导朗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是发自内心的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读之中。在每节课上都有收获。
当然,还有的不足之处是课堂上还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小节来学习,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能有所不当.会让他们忽视其它段落,对文章没有整体的认识.看来以后备课还要考虑周全才对。另外指导学生朗读的面较窄。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感情朗读我只关注少数学生,使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机会,更谈不上展示机会今后的教学中应引以为戒。要调动全体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成功。课标中强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的朗续训练也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避免单调的阅读方法,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学生读书的兴趣,不在于形式是否多样化,内容是否好玩有趣,而在于学生有没有从朗读训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在训练中,给学生以成功感,是最重要的。在平时的训练中,那些能力强一点的学生,他们能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并不断地得到肯定,容易不断进步。但大多学生会在课堂上充当听众与培读生的角色,长期下去,就会越来越不愿在别人面前朗读,开口讲话。自己还要多思考课堂上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就像校长所说的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每天的课堂上都有收获。
一晚匆匆备课,今天又起来晚了一点,也是前赶后赶、慌慌张张进了教室。开课很简洁,这篇课文中的生字也不多,所以重点还是朗读训练。本节课以抽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齐读多种形式“轮番轰炸”,语速、语调在不停地改变着。在二课时中,请学生想象的环节我给足了时间,挤出了形近字辨析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说。比如“在蓝天上看见了什么?飞到哪里去?”等等,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与激qing。通过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背诵,通过鼓励,几乎人人都能八九不离十地背诵出来。上完这节课,我感觉低段乃至中段的语文课一定要有激qing,关键不是老师要有,学生更要有,所以个性化的评价和不断变幻的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1、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2、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发挥其优势。同样的一段文字,反应在不同的孩子头脑中,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可能是一首短诗;可能是一段熟悉的片断,还可能是一段流动的影片。这些不同的反应,也带来了不同的表达方式,面对优美的文字,有些孩子愿意高声诵读,通过读表达来表达理解;有的孩子会用诗一样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再创造;有的孩子会默默凝思,在内心深处反复品味……此时,我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选择,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另一方面,各种不同方式在课堂上的出现,也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聆听优美的歌曲、观赏精美的图画、品味饱含激qing地朗读……在这种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被激活了。
当然,不足之处也不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小节来学习,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能有所不当.会让他们忽视其它段落,对文章没有整体的认识.看来以后备课还要考虑周全才对.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十二
这板块是以“我想对你说”为题进行表达。题目限制了要以第一人称来写,“说”是文题的重点,“你”是指“我说的对象”。文章要交待清楚要说的内容,至于通过这一内容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文章已有确定,即在《圣诞老人的礼物》这篇文章的理解上,选择最想交流的人物,给他(她)写一封信,针对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小女孩,收到礼物后给“圣诞老人”写封信。
要写好这个题目,关键是确定好中心和选好要交流的人物,“要说的”必定是自己的肺腑之言,这样才能感人,因此“说的”一定不能是平平常常,无关痛痒的话。要想写好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对谁说,由自己定。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话,表达出真情实感。先想一想,最想对谁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说些什么心里话。写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写完以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把要说的意思说清楚了。如有不妥当的地方认真加以修改。
1.学习和巩固写信的格式。
2.加深对《圣诞老人的礼物》这篇文章的理解,从而选出最想交流的人物,针对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学会换角度表达。如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小女孩,如何给圣诞老人写封信。
4.指导学生学会针对课文的内容,有序有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课文《圣诞老人的礼物》、圣诞老人的相关资料。
(一)、复习引入。
回忆《圣诞老人的礼物》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引出内容:我想对你说。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打开书,自读作文要求。
读后学生自己表达:写什么题目?要达到什么要求?
(学生说,学生板书)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
(三)、解决“对谁说”
(四)、解决“说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
2、自主讨论;
3、个别发表,学生评点。
(五)、解决“怎么说”
2、讨论:结合范文讨论,写这篇文章应注意些什么?
人称语气(看对象说话;看内容说话)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六)、复习书信的格式。
(七)、学生列提纲,师生评提纲。
(八)、学生根据提纲口头作文。
(九)、学生起草,师指导。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十三
设计理念:
春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季节,诗歌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心境、童真、童趣。他们乐于接受春天的第一声清脆的鸟叫;乐于接受春天第一缕和煦的阳光;乐于感受春天第一丝柔和的春风。优美的旋律和清新的文字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春天,走进他们的想象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朗读尤为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深入进去感受诗歌,发现它的美,才能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美、生活的美;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结合生活实际读、想像、评读、赛读等),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小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目的。
目标预设: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并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4、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课前活动:(播放课件)一只小白兔头戴草帽在森林里采蘑菇,下雨了,小白兔用草帽当雨伞往家走。
师:草帽还能当什么?
(学生想像)。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都喜欢看《大风车》中的“奇思妙想”的节目,其中,有一句最响亮的口号是什么呀?(指名说)让我们一起喊(预备起):让想像飞起来!声音还挺响亮的,你们想不想也放飞自己的想像呀?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去感受冬冬那美好而又神奇的想象吧!
二、情景欣赏 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录音)。
1、学生交流感受。
你觉得冬冬的哪一个想象最神奇,最有趣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8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儿歌。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
三、细读诗歌 体味情感。
你觉得冬冬的哪一个想象最神奇、最有趣呢?(指名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根据情况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习第三节。
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这一节,读读吧,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使其它的小朋友也喜欢上这一节。
1、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文中“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柔和,不坚硬)。
2、理解“柔软”一词。
谁来说一说这个“柔”字怎样写?(上面是一个矛字,下面是一个木字)。
3、学生书写“柔”字。
师:长了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它看到了什么呢?
4、学生自由说看到的景象。
师:冬冬的想象是这样的神奇,我们也随着冬冬一起飞上蓝天,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板书:飞上蓝天)(我们看到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到了浩瀚的大海,望到了金色的稻田——)。
5、学生想象在蓝天上看到的情景。
4、指名回答。(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学习.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认识世界.)。
(是的,飞上蓝天,更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认识了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感受啊!谁能读出。
5、指名再读这一节。
师:美丽的风筝载着我们美好的理想飞向蓝天,我多想和你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蓝天课堂。
6、小结学法。
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节的?请小朋友们按照这种方法自学其它三节,也可以重点学习你最感兴趣的那一节。看我试范:先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找出能表现神奇、有趣的词句,然后展开丰富的想像,读了这一节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最后通过朗读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下面开始读书吧!
(二)汇报第一节。
过渡语:谁来汇报冬冬的第一个幻想?
学生读文。
请小朋友们看这个“悠”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呀?
学生写“悠”。
(悠哇,悠——此时,我们仿佛在干什么?)。
(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指名学生读文。
(三)汇报第二小节。
过渡语:多善多美的桃花呀!我真的被陶醉了!冬冬想变成桃花,去装扮美丽的大自然,我也想变成花朵去点缀大自然呢!冬冬还有哪些愿望呢?谁来汇报冬冬的第二个幻想?(板书:变成柳树)。
指名读。
(“绿色的篷帐”指的是什么呀?由绿色的篷帐你想到了什么?)湿软的土地上,绿柳成荫的美景。
2、学生想像。
(课件展示)孩子们,你们看,春雨过后,你会发现柳树又有什么变化呢?(叶子更绿了,更繁茂了,在不知不觉中,柳树一点点地长大了。)(指导朗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
3、女生读第二节。
(四)学生汇报第四节。
冬冬的想法可真多,(对照板书总结)他还有什么想法呢?谁来接着汇报第四节。
1、指名说冬冬的第四个幻想。
师:冬冬的幻想如此神奇,我也想来来读读儿歌了,小朋友们你们给我这个机会吗?
2、学生听老师范读第四节儿歌。
师:你们觉得我读的怎样?谁想象老师这样也来读这节儿歌呢?3、指名学生读第四节儿歌。
4、男生合作读第四节。
四、拓展训练 升华主题。
小朋友们带着美好的梦想飞向远方时,千万不要忘了哟,还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我们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说一说。(学生讨论)。
讨论: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交流讨论的内容。
过渡语:是啊!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想出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但是,不管去哪里,一定要先家人商量商量,记住了吗?冬冬的想象真有趣,谁愿意美美的读一读这首儿歌?(找四位小朋友各读一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句。)。
3、美读儿歌。
五、自由练笔 续编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冬冬神奇而有趣的想象,你们的心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想像吧。那么你能不能仿照儿歌前三节的格式也来编写一节儿歌呢?看谁写得最好。(学生练笔)。
六、课堂小结 情感熏陶。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十四
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从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推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的广泛开展,号召学生向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学习,帮助他们学习和了解地球科学知识,更广泛、深入地认识我国资源和生存环境的基本国情,从小培养对我国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1、情感与态度:通过对李四光人物的学习,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思想情怀。
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爱国人物,尊重科学人物,珍惜今天的幸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知识与技能:通过图片、影视录像,认识家乡的烈士。通过调查、编小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调查能力。
4、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李四光”、“说李四光的故事”、“环保知识普及”的系列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李四光的美好品格。
通过图片、影视录像,认识李四光,了解他的事迹,培养基本的环保知识。
通过对李四光的学习,激发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怀。
编写手抄报《李四光在我心中》《环保知识》,参加《普及国土资源及环保知识问卷》。
1、李四光图片。
2、搜集李四光的故事。
xx。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句名言,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名言)。
(自由读,齐读)。
2.师述:这句名言是前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说的,为了和平,为了捍卫人类的和平,人们在抗争,中国人民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抗战,终于有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二、认识李四光。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认识他吗?
2.历史上,无数的爱国人士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同环境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3.简介人物的生平。
(出示:自由读,指名读)。
4.走近李四光,感受爱国情怀。
(1)他为什么回国?
(2)他做了哪些贡献?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二、了解李四光的故事。
师述:新中国的建立,需要许许多多像李四光的科学家,他们刻苦努力,为祖国呕心沥血。
1.导入:李四光形象令人敬佩,李四光的故事令人敬仰。
2.请窦笑宇同学讲李四光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倾听吧。
3.说一说。
李四光爷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让我们每人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播放歌曲《为了谁》)。
三、畅谈现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写写活动感受。
2.参加《普及国土资源及环保知识问卷》。
3.积极编写《环保知识》表达对英雄对烈士的缅怀和敬意的方式有许多种。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李四光有了深刻的印象,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需要我们珍惜的。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教育,激发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懂得要努力学习,才会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家乡的美好未来,我们必须不懈努力。
我想教学设计成效的四个因素篇十五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
3.通过朗读小诗激发学生想像力,发挥学生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向往。
4.续编小诗,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学生分析〗。
班级有学生60人,他们都喜欢语文课。课堂上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如在学习《爱什么颜色》一课时,学生喜欢白色,联想到白衣天使是白色的,美丽的百合花是白色的,老师的粉笔是白色的,家是白色的……学生们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小组同学愉快合作。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生生评价的能力。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学习、感悟小诗的美,并试着续编小诗。
〖课堂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课件:一只小白兔头戴草帽在森林里采蘑菇,下雨了,小白兔用草帽当雨伞往家走。
师:草帽还能当什么?
生1:天热时可以当扇子。
生2:帽子可以装东西。
生3:可以当降落伞。
生4:可以给小雪人当一顶漂亮的小帽子……。
师:你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单元的内容《幻想和想像》中第一篇主体课文“我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初读小诗。
师:喜欢小诗吗?请同学们赶快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它。
2.学习生字。
师:到小组里把新认识的字词读给小组同学听。
小组同学互相认读、学习生字词。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自由读文。
师:这首小诗可真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试着读、想)。
2.小组合作学习。
师:把你知道的说给小组同学听,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也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在第一节中知道了这个小朋友想变成美丽的桃花,引来布谷鸟。
生2:第四节里我知道了自己想变成小草、小花、变成柳絮、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
师:是呀,要商量什么?
生1:怕爸爸、妈妈惦记所以要告诉妈妈、爸爸。
生2:到遥远的地方爸爸、妈妈不同意怎么办呀,应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同意了才能去。
生3:……。
4.分节读。
5.找生读。
师:谁愿意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认真听,一会儿评一评。
找生读,读后评。
生1:他读的很有感情。
生2:他读时我好像也变成了桃花、柳树,变成风筝飞上了蓝天……。
师:说的可真好。是呀,读书就该这样,边读、边想、边感受,一定能把小诗读好。
6.配乐读。
师:让我们配上音乐一起来背背这首小诗吧!
(课件播放音乐,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
(四)续编诗歌,拓展训练。
1.续编小诗。
师:这么美的小诗,你能不能仿照第三小节自己也编一节?
生:能。
师:现在就张开想像的翅膀,尝试着写一节。
(生思考后陆续举手)。
生1:我想把眼睛装在月亮上,看星星有多明亮,瞧蓝天有多神秘。望啊,望――宇宙是我们探索的课题。
师:第一位小诗人诞生了,谁再说。
生2:我想把眼睛装在电脑上,看江南山川秀丽的风景,瞧北国的银装素裹。望啊,望――描出了我的理想和希望。
师:有创意,可真棒。
生3:我想把眼睛挂在星星上。看银河多明亮,瞧祖国多辽阔。望啊,望――一切奥秘就在星空。
生4:我想把眼睛装在“神舟五号”上,和杨立伟叔叔共享欢笑。看呀,看――看宇宙多美丽,瞧我们各国小朋友在歌唱。
2.作业:回家把自己编的小诗配上画明天在班上展示。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了,但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叹孩子丰富的想像力,感叹孩子的聪明伶俐,感叹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孩子们无论是在朗读小诗上,还是续编小诗,以及小组交流中都是那么积极主动,他们被小诗所吸引,被小诗所陶醉,所以在编小诗中他们会想到把眼睛装在“神舟五号”上、装在宇宙中、装在春天里……无尽的遐想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放飞想像,放飞理想。
在教学中我也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起想像。今后在语文课中,我还要与他们一同学习,一同感悟文章的美。
〖课堂教学实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