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汇总12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一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方便以后的教学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一、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二、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三、动情用理,辩析导行。我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辩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学生争论很激烈,最后教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产物品的情感,引导学生澄清思想,统一看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二
在这一学期中自己承当了四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自己尽职尽责。依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时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规范,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平安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协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保守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溢思辩色彩,充溢生机活力。它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一、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二、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一起探究学习主题,不时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沛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多样化的情境式扮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扮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扮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扮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沛参与、积极表示,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与活动相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突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身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时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干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干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本学期,根据新的教学要求,我的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会做人的宗旨,从学生的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隔为一体,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给予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师生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释放,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课堂得以真正“活”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要让其活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就要让课堂完全成为他们自我发展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对他们而言,课堂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探求知识的'过程,而是他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不能是“配角”,不能只是在老师的指挥下沿固定轨道前进去捕获某个答案,而是实际的参与者,教育教学中的主角。课堂是他们的,自由而且快乐,他们是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每个学生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作为活生生的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才能让他们的生命的活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当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课堂上在认真学习教科书的知识之外,精心设计课外阅读资料:如国家大事,身边模范等,用品德与社会的眼光给予学生拓展训练,打开他们的思路,使课本知识得以有效的补充。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与辉煌,感受社会,感受历史,让他们对社会中的是与非,善与恶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样潜移默化地指导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文档为doc格式。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三
在这一学年中,我担任六年级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为了积累经验,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简要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4、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
旧县中心小学孔德宣紧张又有序的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在这一学期中,我任教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人的思想品德体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反映一个......
在这一学年中,我担任六年级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
纸浆街小学高俊邦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四
1.牛是印度教的神物,印度被称为“牛首之国”
2.和服是日本民族最珍爱的传统服装。
3.唐朝的时候,鉴真东渡日本讲学。
4.明代初年,为了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交流,郑和七下西洋。
5.西天就是现在的印度。
6.历史上的友好交往加深了我们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促进了各国的共同发展。如今,我国和周边国家在文化、经济、科技、贸易、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7.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其次埃及国的胡夫金字塔。
8.古埃及出现了狮身人面像,“狮身”代表勇敢,“人面”代表智慧。
9.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还有许多人类之谜,它们展示了人类的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10.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11.“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大科学家阿基米德名言。
12.法国的首都是巴黎,巴黎最负盛名的建筑是卢浮宫,馆内的收藏品达40万件以上。卢浮宫有三件镇馆之宝,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像都是古希腊雕刻作品中的杰作,《蒙娜丽莎》是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稀世珍品。
13.音乐之都是维也纳。
14.美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是纽约。
15.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被称为亚欧大陆的枢纽。
16.圣诞节的时间是每年的12月25日。
17.常用的见面礼有握手、鞠躬、双手合十、拥抱,其中握手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见面礼。
18.因扭特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雪橇,享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誉是澳大利亚,仙人掌的王国是墨西哥。
19.印度人把牛视为神物,他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他们保留了人类最原始和最便捷的用餐方式——手抓饭;泰国人喜欢吃富有刺激的调味品,有“没有辣椒不算菜”的俗语,最爱吃的民族风味是“咖喱饭”;日本人爱吃鱼,“生鱼片”是他们特有的生食佳肴。(注:横线上填国名)。
20.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它是希腊各城邦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
21.每年的12月25日,是许多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过节的时候,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欢乐,甚至比新年到来还要隆重、热烈。
22.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建于1959年,它不仅是悉尼艺术生活的中心,而且是悉尼的灵魂,悉尼的象征。
23.卢浮宫及其藏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骄傲。被誉为卢浮宫镇宫三宝的是:《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画)、《胜利女神》(雕像)。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五
本人承担了六(3)班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主要实施的措施有: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4、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6、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六
本学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期,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兴趣浓厚,这次考查成绩很好,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的印象,对知识理解较深,识记较好,对小学六年的生活也有全面回顾,对时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母校和老师同学的留恋也诉诸于笔端。回顾自己这一个学期的社会教学,总结如下:
一、品德与社会科目的外延非常丰富,教师备课的时候需要找许多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学生特别喜欢听一些与课本中联系密切的小故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如教学“合作”和“双赢”这个道理时,教师用“龟兔四次赛跑”的小故事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明白“合作”与“双赢”的道理。这样,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理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来学习。如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小组汇报活动,团队心理游戏活动等,学生上课能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尤其喜爱团队心理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理解深刻的道理。
三、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本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热爱和平》、第三单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第四单元《走进生活的舞台》的内容网络上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收集和课堂上能够展示的都还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在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来交流,课后再做拓展的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自己本期研究的对象,形成一个专题,期末的时候再将同一专题的同学集合起来召开发布交流会。这样,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许多资源都需要自己多方收集,在找寻与教授的过程中,教师也受益匪浅。
品德与社会教学,力求给学生展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同时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调适,要教好这一门课程,任重而又道远。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七
1.由于国家衰败,多少年来,中国人抬不起头,被外国人讥笑为东亚病夫。
2.衣、食、住、行是我们最基本的需要。
3.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
4.第23届奥运会,许海峰首夺奥运会金牌。
5.第28届奥运会刘翔在田径赛场上获得了第一枚金牌。
6.19,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在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7.亚洲论坛设在我国海南博鳌。
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11月10日。
9.12月3日,上海申办年世界博览会获得成功。
10.现在我们用占全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占全世界约21%人口的吃饭问题。
11.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12.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不仅食物的品种多,还讲究营养和环保。
13.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4.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出厂,从此,中国结束了自己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5.年10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
16.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们生产的商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走向了世界。
17.第28届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110米栏纪录,平了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子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赛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18.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19.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们生产的商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走向了世界。
20.我国与国外的交流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加深了相互间的理解,而且标志着中国已经融入了国际社会。
21.为让中西部人民过上富裕生活,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这将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
22.旧中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在奥运会上得到的是令人痛苦的屈辱和讥讽。
23.第23届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一声清脆的枪响,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这次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共赢得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
24.为了进一步方便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有关部门于1988年提出菜篮子工程工程,建立了很多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菜吃。25.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并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26.1932年,刘长春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独自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52年后,1984年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再次出现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赛场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赛场后首次全面参加奥运会。此次奥运会上,许海峰一声清脆的枪响,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这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赢得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
27.在第28届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110米栏纪录,并平了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28.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冠军。
29.邓亚萍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30.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
31.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在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32.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参与国际各项重大事务的讨论。
33.亚洲论坛设在我国海南博鳌,它是亚洲各国共同商讨和解决亚洲重要事务的场所。
34.截止到,中国已同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二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35.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它标志着中国被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正式接纳为成员,中国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之中。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八
这个学年,本人承担了六(4)班《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当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九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历史名人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历史名人之情。
动情用理,辩析导行。我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辩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学生争论很激烈,最后教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产物品的情感,引导学生澄清思想,统一看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十
1.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也经历了屈辱,享受过和平安定,也有过英勇的反抗。
2.回顾过去,中华民族蒙受了许多屈辱,我们的国土有的被外国列强强行租借,有的被他们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3.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4.我们的国土不仅香港被英国占领,澳门被葡萄牙占领,1925年爱国人士闻一多写的一组诗歌“七子之歌”中的七处失地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5.1840年,英国多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法、德、意、日、俄等国纷纷扑向中国,并先后强迫中国政府签定了一千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华民族饱受了外国侵略者的欺凌和蹂躏。
6.清末的一位爱国者在一幅时事图中用了“不言而喻”四个字,反映了当时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图中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7.1860年10月,侵略者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是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
8.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9.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长早的又一血腥惨案。
10.鸦片不仅会摧残人的健康,还会侵蚀人的意志。
11.1839年6月3日,爱国政治家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亲自指挥监督销毁鸦片,这一行动进行了二十多天。
12.中国人民自发组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斗是三元里抗英。
13.1894年,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14.1938年春,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台儿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会战,这次战役共消灭日军一万多,是抗战结束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
15.日本侵略者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6.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米的战役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17.康有为、梁启超、潭嗣同等提出变法,这次变法叫戊戌变法。
18.我们的国歌叫《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19.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20.19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终于推翻了清朝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21.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富国强兵。
2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它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3.长征是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把北平改为北京。
2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54门大炮打响了28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坚苦卓绝的斗争。
26.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27.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北平改名为北京,定为首都;五星红旗定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
28.1928年毛泽东和朱德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9.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这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让我们记住这一段惨痛的历史,齐心协力,振兴中华。
30.1919年5月1日,掀起了影响深远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
31.“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是革命志士秋瑾的诗句。
32.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
3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共走了两万五千里,历时2年。34.1894年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是其中最悲壮的一幕。
35.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国民党军队不断地进行“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进行长征。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十一
本学期,我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相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辩证把握课程目标。教学中,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内心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本学科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要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1、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了成绩良好,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生理素质。
3、使学生养成勤劳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得到提高。
5、教学中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道德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使学生萌生了崇高的道德情感。
6、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初步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的条件有限,不够主动,学习上显得有些被动。部分学生学习不够扎实,成绩不够理想。
1、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实验体会集体的涵义。
2、积极尝试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同时提高教学成绩。
3、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4、教学中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5、继续关注言行不良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从而校正学生错误的言行。
(精选5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相信大家在这段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感悟,来总结过去,展望充满期望的未来,写一份教学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篇十二
在这一学年中,我担任六年级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为了积累经验,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简要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4、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