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模板1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一
一年级的美术课,是小朋友告别幼儿园后开始接触小学美术的开端,是学生形成关心学校、爱护集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关键时刻,也是培养学生了解生活、动脑动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笔者采用了各种学科相互整合的方法,更好地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随着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力的冲击,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学科整合,促进了美术教学模式的变革。
美术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欣赏,从以往单一的挂图、教科书欣赏到现在的海量图片搜索,利用信息技术已经有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强有了质的飞跃,对学生的美术欣赏提供了有效又快速的内容。
在美术课《窗花花》一课中,通过自己网络搜索,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了:1.每逢过年过节,人们总要用窗花把家装扮得喜气洋洋的情景;2.中国南方和北方窗花艺术的不同之处;3.窗花一般有动物、花草、人物等几个类别的内容;4.中国的阿姨在教外国友人剪窗花的动人场景。课的开始就把同学们带入过年喜庆的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剪窗花的兴趣,接着又用直观的图片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这比教师只用嘴巴述说的效果要好得多,网上还有外国人学剪纸的图片,从中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也对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而这些都是由信息技术,由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带给我们的。
美术课中融合了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信息的海洋里畅游,也改变了老师将教科书和大纲作为教学目标或任务的唯一来源。
美术作品中的点、线、面是数学几何知识的主要内容,因此数学和美术也就有了许多的不解之缘。美术课中融合了很多的数学内容。
1.《美丽的图案》。
记得第一节美术课,让孩子们领略美丽的图案,笔者向他们展示了各种图案,其中有许多的点,各种形状的线,还有学生们都认识的几个图形。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点、线、面的概念比较模糊,但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加上老师的示范和引领,他们能初步理解大点、小点、圆点、尖点,线有直线、曲线、折线,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梯形等。认识这些点、线、面是为了使孩子能有更好更丰富的图案创作的素材,其实也渗透了许多数学几何知识的内容。在随心所欲的创作中悄悄学习了数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2.《有形的世界》。
在上《有形的世界》这课的时候,又进一步巩固了数学中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又认识了很多新的图形,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我首先组织学生认识七巧板上的各种形状,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如拼成基本图形、创意拼图。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中学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又向孩子们展示了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椭圆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学生们很高兴能认识那么多的新图形,也为自己创作更有趣的作品提供了内容。
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道德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也让学生的作品充满着爱和温暖。
一年级美术有一节《色彩魔方》,主要学习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这十中基础色。对于不满十岁的孩子来说,毫无疑问会成为让他们头大的难题。为了使本课的内容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并能快速理解和消化颜色知识,我把这十种颜色分为彩色系列和黑白系列。我用“七色花”的故事引入,有一个勇敢的小女孩想要找到自己的爸爸,因为她的勇敢得到了一朵“七色花”,而七色花也帮助小女孩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如果你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七色花”,你必须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创作自己的七色花,如果你画得不是真正的七色花那很有可能变成黑白系列的花哦。带着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七色花”的心,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希望之旅。
笔者在平时的美术训练的过程别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爱惜纸张,不随地扔纸,妥善保管自己的用具,正确使用美术用具,不浪费,不损坏。好习惯不仅是学习的习惯,也会对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
小学的美术欣赏课中,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一直以来,老师在寻求着各种方式和方法上好欣赏课,在欣赏中结合音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窗花花》一课中,用一曲中国民族音乐《喜洋洋》作为背景音乐,体现出中国的优秀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放松心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美术和音乐可以做到“触类而旁通”,这样,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
在美术教育,如何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而且学得好,学得欢?在教学实践中,将课堂教学气氛轻松化、趣味化是实现美术教育目标的可行方法。其中游戏的融入更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为了使学生为将来继续学习计算机知识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共有四个班。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排除有小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甚至有个别学生基础仍然很差。另外,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好,学习兴趣较高,有少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更有个别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差。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是科学出版社的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非零起点),本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第二单元、家庭伙伴我介绍;第三单元、家庭电影我编辑;第四单元、欢乐家庭总动员。
二、教学目标。
2、在理解动画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利用flash软件制作简单动画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
4、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powerpoint集成各种素材进行创作;
6、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具体的措施和做法。
1、信息技术课是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学习的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程。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要具有不同的教学模式。首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将所有涉及的知识点吃透,并且多向有经验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另外,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主要的责任不是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尽量简短精练的语言讲解每节课堂的知识点,然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知识技能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指导,对多数学生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重点解决。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要将任务分解为基础、提高与扩展三个层次,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做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同学做提高甚至扩展任务,做到因人而异,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吻合。最后,信息技术课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操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活用信息技术等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贯穿这些信息。
2、选拔对计算机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培养不同兴趣的学生,并且挑选和辅导学生参加网上flash动画设计大赛等省市级比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三
紧张忙碌又非常充实的一个学年即将结束,本学年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的要求,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这一个学年里,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一年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班主任们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学期担任了六、七、八、九四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六年级3个班,七年级3个班,八年级四个班,九年级五个班,每班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每周15节的教学工作,外加三个辅导,共计18节课.
第二学期担任了六、七、八三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六年级3个班,七年级3个班,八年级四个班,每班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每周10节的教学工作,外加三个辅导,共计13节课.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本身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伙伴,通过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并充分运用于实践中。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使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班级人数过多,个别学生要两人一台机子,缺少操作的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能够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在这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担任了学校的网管工作,根据学校的现状,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微机室维护工作。
两个微机室因长久没有维护,已不能适应学校正常的教学,为此,对两个微机室进行了维护。
2.教师用机的维护。
学校教师用机的型号不同,性能也不一样.特别是教学楼的电脑,内存低,速度慢,出现问题较多。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为了使学生为将来继续学习计算机知识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共有四个班。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排除有小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甚至有个别学生基础仍然很差。另外,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好,学习兴趣较高,有少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更有个别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差。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是科学出版社的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非零起点),本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第二单元、家庭伙伴我介绍;第三单元、家庭电影我编辑;第四单元、欢乐家庭总动员。
二、教学目标。
2、在理解动画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利用flash软件制作简单动画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
4、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powerpoint集成各种素材进行创作;
6、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具体的措施和做法。
1、信息技术课是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学习的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程。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要具有不同的教学模式。首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将所有涉及的知识点吃透,并且多向有经验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另外,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主要的责任不是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尽量简短精练的语言讲解每节课堂的知识点,然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知识技能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指导,对多数学生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重点解决。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要将任务分解为基础、提高与扩展三个层次,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做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同学做提高甚至扩展任务,做到因人而异,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吻合。最后,信息技术课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操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活用信息技术等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贯穿这些信息。
2、选拔对计算机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培养不同兴趣的学生,并且挑选和辅导学生参加网上flash动画设计大赛等省市级比赛。
文档为doc格式。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五
展示excel20xx制作的表格冬令营日程表,及统计图。
1、启动excel20xx。
2、认识excel20xx。
3、单元格名称。
1、选中某一单元格。
方法一:用鼠标操作。
方法二:用光标移动键操作。
2、选中整行或整列单元格。
3、选中单元格区域。
(1)选中连续单元格。
方法一:用鼠标操作。
方法二:用鼠标+键盘操作。
(2)选中不连续区域。
4、选中工作表。
5、取消选中单元格。
1、输入数据。
2、编辑数据。
(1)在输入过程中进行修改。
(2)在输入后进行修改。
(3)恢复。
1、调整行高和列宽。
(1)鼠标搬运法。
(2)菜单命令法。
2、修饰文字。
3、添加框线。
(1)给单元格添加边框。
方法一:利用菜单添加边框。
方法二:利用工具按钮添加边框。
(2)给单元格添加斜线边框。
(3)取消边框。
4、设置底纹。
5、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六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为对象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并调整参数以及为对象调整叠放次序。
会调整自定义动画的播放顺序和开始方式。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欣赏蕴涵在运动中的美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终生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和自定义动画顺序的设置。
三、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通过教师演示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动画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学习本课内容的热情。让“小小电视台”里的角色都动起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演示文稿动画设置跃跃欲试,从而为本课的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情境。
(二)任务驱动,小试身手。
本部分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步步驱动,层层深入,直至把问题解决。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和小组协助完成4个任务,从而掌握设置自定义动画相关知识要点。
任务1:让太阳升起。
任务2:动画自动播放。
任务3:太阳从房后升起。
任务4:小鸟先飞过,太阳再升起。
教师抛砖引玉,由任务1提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利用任务1作品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质疑,从而进入任务2、任务3的探究学习。最后教师又因势利导通过设疑引出任务4,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三)知识拓展,锦上添花。
让学生通过创作交流,拓展知识,多元发展。教师设疑,学生答疑,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一步完善“小小电视台”的内容。
为此设置了两个问题:
1.演示文稿里都有哪些对象可以设置自定义动画?
(引导学生给“小小电视台”其它几张幻灯片里的对象加上适当的动画)。
2.想想看!
自定义动画都能实现哪些动画效果?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内容包括:初始因特网、网上浏览、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五章内容。其中第三章的。软件下载和第四章的收发电子邮件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计划把课程分成基础型和拓展型,并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主要是考虑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也考虑对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过程的系统性。在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不是简单的靠书本传授理论,而是首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收集、筛选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础型课程中,关于信息科技基础的内容采用以知识、技能体系为主的编排原则,应用软件则采用以合适的任务或活动串连相关知识、技能的方式,要防止将应用软件操作指南作为课程内容的简单做法,要注意能力提高的有序性。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因特网的概念和用途。
3、掌握登录网站和浏览网页的方法。
4、掌握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的方法。
5、学会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6、会在网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7、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仍以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为主。
六、教学进度安排。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八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通过书本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word应用文档的设计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
(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
(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
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设问、探究、演示、练习相结合。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启动excel的方法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
认识excel的窗口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课件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观看课件,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通过课件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提问:
1、什么是行、列?
2、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
3、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阅读课本,找出答案。通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录入和修改工作表数据布置任务一:
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2010年广州亚运会奖牌榜”,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
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
2、a1单元格中的文字输入时为什么会“跑”到b1,c1单元格中去?一个单元格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个字符?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录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方法。
调整表格列宽提问:
1.如果想单元格a1不“侵占”后面的单元格,那么该怎样操作呢?
如果学生发现了解决的方法,请学生演示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否则由教师演示。
2.如果要调整的是行高,该如何操作?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调整列宽与行高的操作。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
为便于识别,可给工作表标签改名。
布置任务二:
思考:你能发现有多少种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上机操作修改工作表标签名。通过比喻,促进学生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通过探究,发现和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
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综合练习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
1.在工作表sheet2中输入初一计算机成绩。
2.把工作表sheet2标签分别改为“初一计算机”。
3.把工作簿以文件名“计算机成绩表”存盘。上机操作。综合应用,巩固技能。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第一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课堂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的区别,工作表标签名的更改出现差错,这还有待改进。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九
通过课堂常规的学习,同学们接授来自老师的课堂规则的有关“信息”,帮助同学们初步理解“信息”的概念;接收并牢记老师的规则里所含有的“信息”;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同时;老师通过收集同学们有关于信息技术基本情况的一些“信息”,为因材施教作准备;明确任务,帮助同学们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联络师生感情;培养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学习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力求准确传递以上教学中所含有的“信息”。
有关于“信息”的概念。
关于信息技术老师的“信息”——自我介绍,并且引出信息一意。
来自课堂的规则“信息”——课堂常规。
1、进入计算机机房,举止要得体,言谈要文明。
2、用好计算机机房的设备等公物,保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c、爱护地板,爱护门窗,爱护桌椅等公共财物,禁止乱贴乱画。
3、进入计算机机房要注意卫生保洁工作。
a、进入计算机机房,禁止吃零食、饮料(包括矿泉水)等;
b、进入计算机机房,禁止随地吐痰、丢废纸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c、离开计算机机房之前,上课班级负责打扫教室内外清洁卫生,归整计算机、桌椅等,责任教师负责监督。
4、进入计算机机房的学生必须对号入座,认真填写上机登记薄。
三.来自同学们的“信息”——调查表。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
学习目标:
1、学会选定文本块;
2、掌握文字修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选定文本块;
2、掌握文字修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会选定文本块;
2、掌握文字修饰的方法。
教学过程:
在准确地输入一篇文章之后,小明发现全篇从头到尾文字大小、字体都是一样的,显得单调。他想用word提供的格式工具栏来美化文字。
一、选定内容。
选中《东方之珠》一文中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几个字:
1、将指针移动到“海洋公园举世闻名”的“海”字前面;
2、按下左键,拖动到“举世闻名”的“名”字后面,这几个字就呈反白显示,表示它们已被选中。
练一练:
使用选择条选中《东方之珠》第二段。
二、改变文字的字号、字体及颜色。
将《东方之珠》一文的标题设置成“黑体、二号、深红色”。
1、选中标题“东方之珠”;。
2、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框右端的下拉按钮,选择“黑体”;。
3、单击“字号”框右端的下拉按钮,选择“二号”;。
4、单击“字体颜色”框按钮,右端的下拉按钮,选择“深红”。
试一试:
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利用字体对话框设置文字的、字号及颜色。
三、简单修饰文字。
将《东方之珠》的最后一段文字设置成“加粗、倾斜、字符加框”。
1、选中文章的最后一段;
2、依次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加粗、倾斜、字符加框按钮;
练一练:
将《东方之珠》正文文字格式设置成“仿宋、深蓝色,并给最后一段加底纹。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一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1、掌握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掌握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1、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一)试听歌曲,确定朗诵内容的位置。
1、打开adobeaudition。
2、打开歌曲音乐。
3、标记朗诵内容。
(二)选取朗诵部分并删除。
1、删除朗诵内容。
2、试听。
(三)选择歌曲和伴奏。
1、打开伴奏。
2、复制歌曲。
3、链接歌曲和伴奏。
4、试听音乐。
5、保存文件。
如何将两个音频文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文件?
教材分析。
《画矩形》是江苏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内容。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应该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椭圆”工具了,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较容易掌握的。教材的第一、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使用“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画车身和车窗,因为有前面两课的知识的铺垫,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
对于如何画出正方形和圆角正方形,可以通知知识的迁移来解决,这样不但复习了画正圆的方法,而且解决了问题。
教材的第三部分,画车窗是对椭圆工具的复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使用先画出图形,再用“用颜色填充”工具进行填充的方法来画大卡车,就是完全可以的,教师应加以肯定。
综上分析,我们发现本课知识点较易,学生掌握应该不是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安排足够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学情分析。
尽管“矩形”和“圆角矩形”是本课新介绍的两种工具,但是由于学习通过前两节课已经熟练掌握了“椭圆”工具,本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师只需作少许概括总结即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可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让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帮助掌握得比较慢的同学。
教学目标。
1、学习“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3、通过画大卡车,让学生感受一个整体图形的完成过程。
4、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教学过程。
看,什么来了?是大卡车。
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辆大卡车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讨论。
师引入课题:画矩形。
1、大家看看这辆卡车主要有几部分构成?(车身、车头和车轮)。
2、车轮会画吗?用什么工具?为什么?
3、车身和车头可以看作什么形状呢?(课件分解出示)。
4、要画出这辆车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先车身和车头,再车轮)对,在画图中我们一般要注意画图的顺序。
1、学生自主画卡车,教师个别辅导。
2、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积极评价。
3、学生讲解其画卡车的顺序,并积极解释原因。
4、教授用上档键(shift)键可以画正方形。
5、填色时你们和他用的方法一样吗?(三种填充模式)。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画几个自己喜欢画的图形。
激发兴趣。
播放flash动画。
2、复习基本键位。
观看flash动画。
操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复习回顾。
学生尝试手指的按键。
和学生共同讨论上排键的指法。
激发学生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
演示操作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
归纳:
出示键盘字母和手指的连线的课件,并且让学生尝试手指的按键方法。
学生练习。
用卡通人物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自己动手的需要。
指出:“在练习上排键时,我们常把上排键和中排键相互结合起来,那么上排键上的字母q该对应的中排键上哪个字母?”
学生回顾,并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播放事先制作好的捉蝴蝶动画。
2、下面我们就边听故事边输入单词吧,每个单词输入一行。
3、回车键和退格键的运用。
学生综合练习,培养学生发现的能力。
学生先尝试一下,再让个别学生示范,文件名的命名以有意义为准则,可以教师和学生讨论决定,一旦确定全体应一致,以养成按要求保存的习惯。
个别学生示范。
共同讨论取名规则。
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让学生说说这样练习的体会或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以后有机会,再打印出来。
培养学生与父母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二
目标:
1、认识windows的基本界面,知道快捷方式、图标、桌面、任务、屏幕保护等概念。
2、学会调整电脑中的日期和时间,会修改桌面背景,能设置屏幕保护,设置个性化的windows界面。
教学重点:
认识桌面,调整显示器属性(改背景图和设置屏幕保护)。
教学难点:
理解任务和快捷方式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windows的基本界面是怎样的?可以分成哪几部分?明确任务栏、图标、快捷方式等概念。
1、任务栏:告诉我们电脑正在执行哪几项任务,它们分别是什么。如书本上的任务栏上显示电脑正在执行两个任务,它们分别是“写字板”和“计算器”。
a、任务间的切换:只要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相应的任务即可。
b、调整时间:用鼠标双击任务栏上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包括日历和时钟的窗口。
2、快捷方式:好像是电脑桌面上的特色菜,它使我们访问自己常用到的软件变得更方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时调整。启动时,只要双击该快捷方式即可。
练一练:数一数,你的电脑肯几个快捷方式图标。
二、桌面背景图案。
我们知道,windows桌面的背景图案是可以改变的,那么该怎么改呢?
1、单击[开始]按钮,选择[设置]中的[控制面板],双击[显示器],就可以看到“显示属性”窗口。
2、在“墙纸”列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墙纸。在窗口中的“显示器”上可以看到改变后的效果。
教你一招:在桌面的空白部分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可以直接弹出“显示属性”。
三、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1、在“显示属性”窗口中单击[屏幕保护程序]。
2、在“屏幕保护程序”下拉框中选择想要的屏幕保护程序。
3、在“等待”中设置时间,表示多少时间无人操作启动屏幕保护。
四、课堂练习。
1、把桌面换成自己喜欢的背景图案。
2、看一看各种屏幕保护的效果。
3、将电脑的时间换成自己的生日,然后恢复。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三
为了进一步唤起和发展学生对信息知识应用的稳定兴趣,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民展他们的信息技术才能,发展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力,以及培养他们一定的钻研能力。
一、教学措施。
1、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讲练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多做多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3、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能力。
4、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
5、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与操作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要求:
1、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学习。
2、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类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3、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各种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机会,如word20xx进行文字编辑,用excel20xx进行表格制作,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办、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教学进度。
略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四
本届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学校教材采用的是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本学期学习1三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信息的整理与展示,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三章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演示文稿的策划与准备、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添加多媒体和设置效果、演示文稿的打包与发布。
第二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电子表格的特点及应用、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电子表格的排版、数据处理、直观生动的图表。
第三单元中主要内容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论坛。
1、了解演示文稿的用途;掌握策划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根据需要合理地应用动画和切换效果;综合使用文档和演示文稿加工展示信息。
2、掌握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的编辑操作方法;合理调整电子表格的版面;掌握查找和替换、排序和筛选以及常用的函数;运用图表直观地表达数据的涵义。
3、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时通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工具;能够使用网络论坛资源促进学习与交流;了解网络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五
本届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学校教材采用的是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本学期学习1三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信息的整理与展示,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三章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演示文稿的策划与准备、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添加多媒体和设置效果、演示文稿的打包与发布。
第二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电子表格的特点及应用、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电子表格的排版、数据处理、直观生动的图表。
第三单元中主要内容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论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的用途;掌握策划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根据需要合理地应用动画和切换效果;综合使用文档和演示文稿加工展示信息。
2、掌握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的编辑操作方法;合理调整电子表格的版面;掌握查找和替换、排序和筛选以及常用的函数;运用图表直观地表达数据的涵义。
3、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时通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工具;能够使用网络论坛资源促进学习与交流;了解网络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四、教学进度安排。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六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
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c135~c136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只能采用1~2人分小组上机。经过走访交谈,对学生有了一些了解: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的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
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的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实验教科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
1、收集身边的信息。
3、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4、规范文件管理。
5、随心所欲画图画。
6、初识因特网。
7、网络基础知识。
8、文本处理。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out―look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重点掌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一周时间计划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新年贺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进行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
3、耐心辅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
4、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机任务。
5、寓教于乐,在学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
6、分组教学,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七
4、熟练地应用“录音机”录制和播放声音;
5、能够对声音进行简单的处理。
1、熟练地应用“录音机”录制和播放声音;
2、对声音进行简单的处理。
使用录音机对格式的声音文件进行编辑处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分别请两组同学上台进行游戏,根据所给的提示词,
第一组:一个人做动作,但不能说话,另一个猜。
师:通过这组同学的表演,我们知道了,用我们动作可以传递信息,但是除了动作以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给我们传递信息呢?请学生回答,引出媒体的分类和概念。
第二组:一个人做动作,可以说话提示,但不能说出题目中的字词,另一个猜(跳高)师:通过这组同学的游戏,我们发现,刚才第一组同学只用了动作,有时候很难去描述一样东西,或者会发很长时间去描述。但是在第二组同学进行游戏时,我们允许他们加入语言了。那么描述一样东西就相对简单,别人也更容易理解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同时用两种或者更多的媒体会比只用单一的媒体带来更大的好处。于是,多媒体就出现了。
1、老师讲解多媒体的概念。
请学生举一些身边的媒体的变化。
2、认识多媒体计算机师: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很重要的媒体之一,有没有人听说过多媒体计算机呢?它指的是什么?请学生回答。再次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多媒体。
3、了解媒体数字化。
师:目前还有一个词是很流行的,就是数字化,比如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数字电视,什么叫做数字化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计算机就很好地体现了数字化,在计算机中,任何的东西都是用“0”和“1”这两个数字通过不同的组合来代表的。讲解媒体数字化的概念。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图片中的录音机吗?
2、总结补充学生的答案。
3、引入知识点“使用录音机”。
(1)观察图片;(2)回答问题;(3)进入学习状态学生活动。
1、使用录音机。
2、安排学生自行录制声音,设置发现法、探究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小障碍(耳麦插口是否正确。麦克风选项是否被选中。)。
3、班级若有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则由学生暂时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如若没有,老师解答。
4、安排学生分组重新开始录制声音文件。
5、向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顺序。
2、引出知识点“混音音频文件”的制作。
3、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混音音频”文件的录制。
4、播放学生作品。
5、分组录制声音文件。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又掌握了一项新的电脑功能,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就会有新的收获。
课堂练习:打开资源库,为不同的古诗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完成配音。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十八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在学习上仍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充裕的时间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家中有电脑的学生,操作练习巩固的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三、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excel应用软件。
3、培养学生学习数据排序、分类及图表处理。
4、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初步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