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罗玮微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
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我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朗读方式是多样的,有个别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还有配乐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课里,教师尽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问难。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鱼的外形练习说话。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这一切,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此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论坛发帖子,让学生在课后交流读后感,这是我们运用的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既重课堂、又超课堂的教学策略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贯彻课改精神的又一收获。
第二,正确运用了阅读教学的规律。在实现上述四要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老师没有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没有形式主义地运用信息技术。这首先表现在师生对阅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视和朗读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重视语感训练、语言积累和“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此案例说明,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读为本,加强语感训练和语言的初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幻灯片中所出示的课文中的生字,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增强语感。读思结合,读中语情,让学生陶醉在美丽的画面中,陶醉在美丽的语言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充分借助幻灯片感受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
南沙群岛的美丽既是自然风光的客观呈现,又是作者对自然风光的主观感悟;课文《南沙群岛》之美既体现在作者的优美语言上,更体现在学生对作者优美语言的感悟上。如何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领略到南沙群岛的美丽景观,又让学生通过南沙群岛的美丽景观感悟出作者语言的优美呢?语感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相关段落,在具体形象的幻灯片中感受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2.结合幻灯片中有关南沙群岛的照片以及课文相关词语和段落,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预习、针对学困重点指导、关键生字的书写以及抄写感兴趣的语段、结合生活体验谈体会、说句子等方式评价字词、读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书写习惯的落实情况。
2.通过默读、圈画、简单写感受、同位互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态度。
3.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品味香港是“东方之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等方式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能力。
4.通过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这一课堂练笔检验学生围绕中心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具体生动的表达方法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南沙群岛的资料,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个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的大国。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我们祖国的最南端——南沙群岛去旅游,去感受南沙群岛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3、再读课文,想想南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细读课文,感悟南沙的美丽富饶。
1、看幻灯片,整体感知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南沙的地理状况。(相机学习课文第一段)。
通过看幻灯片,说说南沙给你留下的印象。
引导学生归纳出南沙的两个特点:美丽富饶。
2、课文中也是这样描写南沙群岛的。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南沙的富饶?相机学习课文第二段。
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南沙的富饶。
抓住重点句子: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理解宝库,并讨论这宝库中都有什么?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总结:(并板书)。
1)海洋生物难以计数珍贵。
第一文库网片。
2)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引导学生理解“极为丰富”,并发挥学生想象都有哪些矿产资源?
学生交流并讨论。师播放有关矿产资源的幻灯片。
3)海洋动力用之不竭。
引导学生理解“用之不竭”,并发挥学生想象都有哪些海洋动力?
学生交流并讨论。师播放有关海洋动力的幻灯片。
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激发情感:此时,如果你是小记者,当你采访了这么富饶的南沙群岛,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交流讨论。
再次朗读,读出南沙的富饶,读出自己的自豪之情。
3、南沙群岛不仅富饶,还是美丽的,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向我们描述了一副壮美的图画,想不想看看?先到文章中欣赏。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一句概括描述了南沙的美丽?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
2)课文中哪些地方又具体描绘了南沙的美丽呢?学生边读画出相关的段落,并加以想象。
想象“翡翠和蓝玉合璧的壮观景象”
找出课文中采用打比方的句子,体会。作者为什么把天比作蓝玉,把海比作翡翠?学生交流讨论。
想象水天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的壮观景象。观看幻灯片,具体感知。
3)、感受“五彩缤纷”的画面。
南沙中都有哪些景物组成了“五彩缤纷”的图画?在课本上画出相关的景物。观察插图,进行感知。
4)感受浪花之美。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浪花之美。“洁白”、“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的花束”感受浪花的活泼与美丽。
指导朗读,读出浪花的美丽,读出浪花的活泼。
4、南沙群岛一直以来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那里一直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得地方。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南沙的美丽与富饶吧。
再次朗读课文,感受南沙的美丽与富饶。
5、我们这次旅游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舍得离开吗?说说此时的心理话吧!
四、感情升华。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南沙的美丽与富饶肯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2)像南沙这样的地方仅仅是我们祖国的一个角落,美丽富饶的祖国还有许多南沙这样美丽的地方,我们应该因此而骄傲。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建议:同学们长大以后可以到其他的地方去旅游,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2、学习课文中总分的句式,以“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六)板书设计:
难以计数。
物产丰富极为丰富。
用之不竭。
美丽的南沙群岛蔚为壮观。
景色迷人心旷神怡。
旅游胜地。
(七)教学反思:
《美丽的南沙群岛》是苏教版小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色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的物产。细细读来,仿佛在观赏南沙群岛的优美风光,了解南沙群岛的愿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由然而生。
教材的重点、学生学习的盲点、讨论交流的热点,从而在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中真正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我注重在美文诵读上多花时间,让《美丽的南沙群岛》中的人美、景美、物美、情美、语言文字美,走近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真正实现文本的价值。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三
参与教学的是本校三年级电脑实验班的学生。从9月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电脑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速度快的学生每分钟可打10个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
生:“不是。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第二,我很喜欢鱼,很想把他们抓回来养在自己家里,不过我知道他们在海里生活更幸福,因为它们在那里有许多朋友;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课后的.拓展】。
运用校园网发帖子,交流读后感。
40分钟的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鼓励他们课后利用校园网发帖子,在网上尽情地抒发自己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的感受,并在网上互相对话和交流。现摘录部分帖子如下:
李文盛:今天,我们学了22课,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谢言:太美了,太美了,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海底有那么多的奇异漂亮的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妈妈正好在海南学习,我多么希望妈妈能代替我去看看西沙群岛的鱼呀!
宋心舟:今天,我在课堂上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龟,真是太奇妙了。我从网上查阅到,一只海龟有几百公斤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四
1、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3、4两段,知道各段并列地写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第4段中的两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加深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3、进一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目标1。
目标2、3。
2、课文哪句话概括了它的特点?齐读总起句。
(一)整体感知。
1、看录像。
2、看后问: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先来美美地读第3自然段。
2、这一段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说后上来板书。
3、理解内容。
(1)珊瑚。
珊瑚哪些地方吸引你?(美丽、可爱、形状多、颜色多)。
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珊瑚的美丽与你的喜欢。
(2)海参。
海参什么地方吸引你?
“蠕动”什么意思?哪些动物是蠕动的?(蚯蚓、小虫等)。
海参怎样地蠕动?
“懒洋洋”什么意思?(没有力气、没有精神、无精打采)。
我们什么时候懒洋洋的?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海参的怎么样?哪里看出多?(到处都是)。
指导有感情朗读。
(3)大龙虾。
大龙虾为什么吸引你?
你见过哪些“威武”的动物或人?(将军、老虎、狮子、螃蟹等)。
大龙虾怎么威武?找出有关词语。
指导有感情朗读。
(4)鱼。
说说鱼哪些地方吸引你?
哪些地方说明鱼的美丽与可爱?读有关句子。
哪些句子说明鱼的多?朗读有关句子。
齐读写鱼的几个句子,说说这是按什么方法写的。(总分总)。
4、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哪些地方吸引你。
2、学生回答并板书(贝壳、海龟)。
3、学习写贝壳的内容。
(1)读写贝壳的句子,想想句子后藏着什么字?(多、美)。
(2)哪些方面多与美?(大小、颜色、形状)。
(3)哪一个词最能写出贝壳的多?(无所不有)。
你能用另一个词来换吗?
(4)有感情朗读写贝壳的句子。
4、学习写海龟的内容。
(1)读第2-4句。
(2)写海龟写了一个什么词?(有趣)。
你觉得文哪里最能说明海龟的有趣?
理解“四脚朝天”,想象海龟的滑稽样子。
理解“寸步难移”,一寸有多少?(就是一点也不能动。)。
(3)课文还写了海龟的什么?(多、成群)。
(4)有感情朗读写海龟的句子。
5、理解与巩固并列段落的写法。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有什么方法写的。
(2)回忆并列段落的学习方法。
(3)练习:
课文第4段先写海滩上的,再写海滩上的,
中间用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
6、拓展练习。
(1)课文第3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2)练习:
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廘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着。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三)齐读第3、4两段,看板书小结。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五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罗玮微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
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我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朗读方式是多样的,有个别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还有配乐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课里,教师尽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问难。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鱼的外形练习说话。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这一切,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此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论坛发帖子,让学生在课后交流读后感,这是我们运用的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既重课堂、又超课堂的教学策略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贯彻课改精神的又一收获。
第二,正确运用了阅读教学的规律。在实现上述四要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老师没有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没有形式主义地运用信息技术。这首先表现在师生对阅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视和朗读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重视语感训练、语言积累和“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此案例说明,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读为本,加强语感训练和语言的初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六
(浙义教六年制第六册17课)。
教学目标:
1、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3、4两段,知道各段并列地写了哪些资料,每个资料是怎样写的,第4段中的两个资料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加深明白资料,提高朗读潜质,培养语感。
3、进一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3。
一、复习导入。
2、课文哪句话概括了它的特点?齐读总起句。
二、学习课文3、4两段。
(一)整体感知。
1、看录像。
2、看后问:你此刻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先来美美地读第3自然段。
2、这一段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说后上来板书。
3、明白资料。
(1)珊瑚。
珊瑚哪些地方吸引你?(美丽、可爱、形状多、颜色多)。
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珊瑚的美丽与你的喜爱。
(2)海参。
海参什么地方吸引你?
“蠕动”什么意思?哪些动物是蠕动的?(蚯蚓、小虫等)。
海参怎样地蠕动?
“懒洋洋”什么意思?(没有力气、没有精神、无精打采)。
我们什么时候懒洋洋的?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海参的怎样样?哪里看出多?(到处都是)。
指导有感情朗读。
(3)大龙虾。
大龙虾为什么吸引你?
你见过哪些“威武”的动物或人?(将军、老虎、狮子、螃蟹等)。
大龙虾怎样威武?找出有关词语。
指导有感情朗读。
(4)鱼。
说说鱼哪些地方吸引你?
哪些地方说明鱼的美丽与可爱?读有关句子。
哪些句子说明鱼的多?朗读有关句子。
齐读写鱼的几个句子,说说这是按什么方法写的。(总分总)。
4、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哪些地方吸引你。
2、学生回答并板书(贝壳、海龟)。
3、学习写贝壳的资料。
(1)读写贝壳的句子,想想句子后藏着什么字?(多、美)。
(2)哪些方面多与美?(大小、颜色、形状)。
(3)哪一个词最能写出贝壳的多?(无所不有)。
你能用另一个词来换吗?
(4)有感情朗读写贝壳的句子。
4、学习写海龟的资料。
(1)读第2-4句。
(2)写海龟写了一个什么词?(搞笑)。
你觉得文哪里最能说明海龟的搞笑?
明白“四脚朝天”,想象海龟的滑稽样貌。
明白“寸步难移”,一寸有多少?(就是一点也不能动。)。
(3)课文还写了海龟的什么?(多、成群)。
(4)有感情朗读写海龟的句子。
5、明白与巩固并列段落的写法。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有什么方法写的。
(2)回忆并列段落的学习方法。
(3)练习:
课文第4段先写海滩上的,再写海滩上的,
中间用把这两个资料连起来。
6、拓展练习。
(1)课文第3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2)练习:
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l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着。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貌挺威武。
(三)齐读第3、4两段,看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略)。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七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从整篇布局来看,篇幅较长,但语句描写优美,富有感染力。
张老师的这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由于篇幅较长,他有选择、有重点地节选了海水和海底作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张老师以其特有的方式,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进西沙群岛,逐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理解定不会停留在华丽的言语间,那漂亮的珊瑚、蠕动的海参、成群结队的鱼都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在我看来,这堂课是一堂出色的课,它有这么几大亮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对于语文课堂的导入,我们也力求新颖,独特。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真。在本堂课中,张老师的导入很简洁,却不得不让你拍手称赞。张老师以一组与海水相关的词语作为见面礼,引出大海,继而在黑板上画出了海底、海面的简略图。在解说的时候,张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小块四面环海的陆地,这叫什么呀?大的就叫岛,小的就叫屿,总称叫“岛屿”。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一群岛屿又叫什么呢?就叫“群岛。”在此基础上,教师直接引出本课课题。寥寥几语,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岛屿,对西沙群岛的陌生感也会就此消弭。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教师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在词语教学上,张老师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把词语单独拎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而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对西沙群岛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地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朗读、表演、想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做到了“寓学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像鹿角一样的珊瑚、懒洋洋的蠕动的海参,以及威武的龙虾的样子。
在课堂初始,教师形象的像学生解释了西沙群岛。但西沙群岛对这群孩子来说,依然是比较模糊的。针对此点,张老师在解释“群岛”引导课题时,就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祖国地图,展示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通过画一画,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接着此举为后面的研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再如对珊瑚、海参、大龙虾这样的海底生物,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对此,张老师并没有畏惧,而是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它们的形状、样子。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叹声中,我相信学生一定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再如教学第四段时,老师抓住了“有的……有的……”,运用多媒体出示了更多的鱼种,对文本进行了补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然而张老师并没有止于此,而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写一段话,无形中让学生感受谴词造句的艺术。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我看来,这节课同样也有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某些环节,张老师的预设可能过强。如:在初读后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试图让学生主动的读完第三段,然后出示词语进行教学。但学生并没有如师愿,故而在此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我认为,如果真的想顺着自己的教案来上,也可以在学生读出本段中的其他句子时,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去读这一段,从而有序教学。
当然,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的课堂永远是下一堂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慢慢地走出属于自己的教育路!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八
1、读通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概况,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学会“饶、岛、屿、划、威、武”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懒洋洋”、“威武”、“盛开”等词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各种物产,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述。
4、了解并列段式和“总分总”的段式。
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找出“总分总”段落的中心句。
cai。
一、课前谈话,揭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五一”节快到了,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游玩?
1、生自由说。
3、师简介在西沙群岛所见,激发学生兴趣。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录像,欣赏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看后说说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自学课文,要求:
(2)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读一读,随机正音。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情境导入:根据咱们的游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1、自由读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3、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填空:(课件出示)。
海底有()的珊瑚、()的海参、()的大龙虾、()的鱼。
5、具体了解海底的物产。
(1)珊瑚。
(2)海参:
(3)大龙虾:
(4)鱼:
7、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师: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可丰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xxxxx,有的xxxxx、有的xxxxx。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xxxxxxx。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xxxxxx,样子xxxxxx。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xxxxx。有的xxxxxxx,有的'xxxxxxx,有的xxxxxx,鼓起气来,xxxxxx。各种各样的鱼,多得xxxxxxx。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xxxxxxx,xxxxxxx。
8、明确并列段式。
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9、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介绍时,你可以看着课文说,也可以看着刚才老师在海底拍摄的录像说,当然,如果你在海底游览时,看得特别认真,仔细的,已经把自己所看到记在脑海中了,你完全可以凭着记忆说。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今天,我们一块领略了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们还将去领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滩上捡贝壳,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好了,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把你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所学到的新知识,见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