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模板14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一
20xx年,市供销合作社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导旗市区联合社努力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经济形式,紧密结合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基本属性和业务特点,围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消费帮扶和推进基层组织示范建设等工作内容,积极推动目标任务落实,取得了较好效果。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市供销合作社积极落实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规定,学习领会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先后组织2次集体学习,带领机关干部职工深入思考供销合作社如何发挥职能优势,主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好推动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落实职责任务。
(二)稳步推进基层组织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市供销合作社第一时间传达区社《关于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指导旗市区供销合作社充分认识做好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引导系统内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加大农畜产品收购销售力度,拓展多样化服务,切实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稳步推进供销基层网络体系建设,引导系统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服务辖区及周边农牧户开展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农牧业生产服务,持续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系统社会化服务面积稳步增长,达到46万亩。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等耕地集中连片地区,重点打造为农服务中心、庄稼医院等生产性服务平台,辐射辖区农户产前、产中服务,为实现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全系统为农服务中心数量达到21个,庄稼医院达到36个,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范围、服务品质全面提升。
(三)积极落实消费帮扶工作任务。
一是积极拓宽脱贫地区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引导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社有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与脱贫地区积极开展产销地接活动,初步建立了较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扎兰屯市、鄂伦春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海拉尔区供销合作社做到与属地农牧业局协调联动,组织系统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参与“丰收节”产销对接活动,设置供销社消费扶贫产品展区,推介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取得了较好效果。市供销合作社指导6个脱贫旗市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社有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经营门店及网络销售平台设立消费扶贫专柜、专区,集中销售脱贫地区特色产品,将本地区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纳入国家社会扶贫产品名录,有效提升产品知名度,截至目前已纳入中国社会扶贫网扶贫名录产品35个,累计销售额近4000万元。为促进农畜产品销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积极推动系统内各级联合社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消费帮扶。市供销合作社持续开展脱贫地区农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各级联合社利用职工工会经费通过“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畜产品。年初以来市社机关通过扶贫“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畜产品1.4万元。鄂伦春旗供销合作社组织开展乡村滞销农畜产品信息摸底调查,协调地方政府以文件形式督促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乡村滞销的农畜产品,帮助农户实现应销尽销。
(四)持续发挥示范创建引领作用。
市供销合作社高度重视培育基层组织示范创建工作,结合全市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制定并下发评定参考标准,指导各地有章可遁。结合自治区恢复空白苏木乡镇基层社建设及改造提升基层社建设,重点引领一批基础好、有发展前景的基层社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创建基层社标杆社,实现每年评定自治区级基层社标杆社5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对系统内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提升,支持各地领办创办带动农牧民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区域型农牧民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推进自治区级、国家级示范社推荐评定,充分发挥示范社典型示范作用,实现每年评定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个,自治区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个。
一是推动地区产业多元化发展。深入挖掘各旗市区优势资源,引导带动农牧民发展品牌农牧业、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推进基层经济组织产业多元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特色产业与物流和市场建设融合发展。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等基层社发展较好的地区,尝试开展产业多元化发展试点,帮助基层社增加服务内容、拓展经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以示范带动全市基层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是培育示范典型,发挥引领作用。持续培育呼伦贝尔市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制定并下发评定参考标准,指导各地有章可遁,同时,注重自治区级、国家级示范社推荐评定,充分发挥示范社典型示范作用。重点引领一部分基础好、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持续强化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切实提升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
三是积极参与乡村绿色生态服务。带领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系统基层组织建设与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定位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旗市区供销社积极承接当地政府再生资源市场、垃圾回收处理厂建设,在基层组织网点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积极开展农膜回收工作,探索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试点,着力参与乡村振兴绿色生态服务。积极响应国家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根据农牧民种植结构,推广水溶肥、生物有机肥的使用,生产销售针对性强的靶向肥,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补贴,实现绿色生产和效益双丰收、双促进。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二
叶县地处中原腹地,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当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的扶持下发生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为实地了解叶县乡村振兴的实施情况,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专项调研队深入叶县开展了为期10天的调研活动。
在进行调研之前,团队首先来到了乡政府,与政府人员进行交流对接,乡长很热情的招待了我们。进入乡政府的庭院,一个悬挂“乡村振兴局”的房间映入眼帘,队员们不由得感到好奇。在和乡长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建立“乡村振兴局”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帮扶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与此同时,乡长还说:“为了度过五年过度时期,我们安排了专人负责,一方面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稳固的提升机制,保证脱贫成效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国家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我们苦一些累一些不重要,看到农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就满足了”。乡长的话虽然质朴,但却道出了工作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心声。听了乡长的话,队员们信心十足,迫不及待地想要展开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成就。
在乡长的引领下,队员们经过了大片的土地,乡长介绍说:“我们根据我们这里的各种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规模种植,这一块是村民们的葡萄园,每年夏天葡萄就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们种植的葡萄纯天然无污染,使用农家肥,废物利用,葡萄长势良好,味道甘甜,在附近的村庄小有名气,成熟期间每天都有很多外村人来采购,明年我们乡准备扩大种植面积,争取成为我们乡的代表。我们前面还种植有莴笋,现在不仅向我们村超市供应,附近村还有县城我们都是供应商嘞!”
乡长的语调里透露着骄傲与自豪,更让我们志愿者对接下来的调研充满信心!热心的乡长还摘了葡萄送给我们调研的队员,正如乡长所说,在过去的精准扶贫与现在的乡村振兴中,因地制宜,不随波逐流,很多时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去往许庄村的路上,队员们看到路边园圃刚刚用白色的小篱笆围好,在群山环绕之中一片山清水秀,一行人到旁边的民宿。调研结束后,民宿老板和我们闲聊,告诉说:“以前这一片环境很好,山清水秀的,但就是很少有人来观光,这我们闲着也是闲着,想着把在这一片都修剪修剪,增加点娱乐设施,又在山下这一片盖了民宿,弄成了个小型的旅游景点。”
队员们了解到,通过乡里帮助宣传,现在这个小型旅游景点在附近也算比较有名的,每年节假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住上三四天,孩子们在这玩的开心,家长们也在这得到了放松。可能以前很少有人想着不走寻常路,但近几年来政策好,支持也到位,这种创新的模式在村里面有很多,村民们很多都不走以前的老路了,进步发展很大。而这种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致富之路,有力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走访的过程中,曾为贫困户的吴文贵向我们吐露:“我原来是贫困户,这几年,国家的政策好,乡里的扶持力度大,亲戚朋友都鼓励我说,脱贫还得靠着自己。我一想也有道理,刚开始养了几只鸡,下的鸡蛋我去卖,这天天收入也有。后来开始养了鸭,鸳鸯,再后来养了猪,村里面定期来给猪打疫苗,这一年下来收入很可观,我也顺利走出贫困。看新闻说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很有感触,这些是当国家为人民做实事,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以前的时候村里的贫困户们都不愿意自己干点啥,一心想着政府给我办,我饿不着冻不着,不用操心,其实我自己走出贫困之后,才觉着过去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想法得改变,得让农户们自己有动力,不去等、靠、要,自己的责任自己担,只有这样,乡村振兴的脚步才能更快。”
吴文贵的一番话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很多时候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有自己内心有动力,才想真出力。而在后续的调研中,队员们很开心地发现有这样思想的农户有很多,他们逐渐摸索出来了致富之路,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天的调研很快结束了,晚上队员们在总结工作的时候都对叶县的乡村振兴赞不绝口。可见,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叶县的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三
20__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
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
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__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__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我暂别了大学中舒适悠闲的生活,和同学一起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也有了许多的感悟。
我们这次调查的主题是有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的经历,所以我并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因此我更想要看看我能否很好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任务。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调查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能否胜任面向社会的工作。想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从这次的调查活动中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把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动脑的同时也要会动手。如果没有了实践,理论将会是一纸空文,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了实践,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就不会再有发展。因此我非常重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检验和巩固我所学的知识。
社会是一所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投身到社会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就恰好给我们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的良好机会,这也能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聪明才智,为以后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调查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社会实践调查并不像我们最初想象的简单,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的,但我们选择了坚持。在短短的几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收获,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做完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后,我更加了解到我们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还是能在我们自己身上找到一些不足。社会是日新月异的,所以机遇无处不在。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把握好机遇,不要好高骛远错失良机。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同社会、同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心社会的最新动向,千万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紧跟社会的动向,了解社会现实,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次假期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抱着提高自己社会工作能力的目标,努力完成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同时也从调查活动中检验自己的工作能力。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__县、__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四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6篇【篇一】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进行有机衔接,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一、基本情况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祥地,是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深圳市福田区、重庆市北部新区对口帮扶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贵州的10个贫困县之一,是贵州省13个同步小康发展困难县之一,同时也是贵州取消gdp考核的10个贫困县之一。赫章县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456个行政村,总人口8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87万人,占93.56%。现有扶贫开发重点乡镇8个、贫困村287个、农村贫困人口13.4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7.92%。
调减低效传统玉米种植16.7万亩;
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876元/年以上,儿童之家覆盖50%的村(居);
森林覆盖率达54.84%。
三、调研发现的问题今年以来,我深入到27个乡镇(街道)75个村(居)进行走访调研,参加县级领导带队集体调研活动8次,发现全县总体贫困程度较深,农业产业结构参差不齐,农村安全饮水严重不足,道路、院坝硬化资金缺口较大,部分村寨基层组织弱化,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水塘堡乡彬木箐村总人口702人,其中贫困人口469人,贫困发生率为66.81%;
铁匠乡处卓村总人口1209人,贫困人口630人,贫困发生率为52.11%。
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如达依乡、罗州镇、雉街乡、威奢乡、妈姑镇、哲庄镇、德卓镇等绝大多数乡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破碎,农业产业供水资源缺乏,难以推广现代高效农业和规模化产业。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和传统农业的影响,扶贫产业链延伸不够,虽然农产品产量较大,但由于农产品加工滞后,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容易造成价格下跌、产品季节性滞销,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但我县农村水利历史欠账多,发展基础差,缺口资金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资金10亿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缺口资金2.25亿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缺口资金7.5亿元,恒大帮扶援建产业供水设施建设项目缺口资金0.25亿元。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全县部分乡镇农村安全饮水还不能完全保障群众对生产生活的需要。如、双河街道大桥村、妈姑镇的马鞍山村、财神镇的营山村和双龙村、雉街乡的雉街村和大凉山村、双坪乡的红卫村、铁匠乡的共同村等,这些村寨若按国家标准实现贫困脱贫退出,还达不到指标要求。
可乐乡需求串户路350户,院坝硬化376户;
德卓镇需求串户路268户,院坝硬化179户;
院坝硬化36万平方米。
在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方面。主要体现在产业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领域中,表现为贫困农户劳动致富的意愿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等方面,如铁匠乡河山村、妈姑镇平原村等民族聚居村寨,面对帮扶干部定期上门走访、政策宣讲等行为,有不搭理、不配合等行为,有装穷装病,躺坐等吃政策饭的类型。部分“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尝到政策甜头后,行为也越学越精,以装病、装穷的方式主动向镇、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开口索要项目、资金、低保、兜底名额等现象。
四、亮点工作今年“春风行动”以来,通过实践“五步工作法”,切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年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聚焦“八要素”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成玉米调减16.69万亩,实现核桃补植补造10万亩,完成中药材种植10万亩、牧草10万亩、蔬菜16.36万亩、经果林12.22万亩,有效突破全县产业结构调整“5个10万亩”工程。
20xx项目共805个1405公里,累计完成路基1327公里、路面840公里、投资39451万元,形象进度70.17%。
20xx年实施的3782户19182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78户17688人),规划建设安置点2个,新建安置住房4377套。目前已开工1383套,占建房任务的31.60%。
四是教育精准扶贫惠及民生。发放贫困学生资助资金5208.52万元,资助学生71828人,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5所,完成春季中职招生2012人,对227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进行督导评估,开展辍学学生家访、劝返13718人次,劝返覆盖率100%,已劝返辍学学生共319人。
补偿贫困人口住院11470人次,费用4325.80万元,补偿城乡居民医保3458.63万元。
六是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加强。解决4683户库存危房户,目前已启动危改3165户、竣工1151户,“三改”竣工1151户。
七是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跟踪到位。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6821个,安置贫困户1341人,落实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5850人,开展技能培训5103人,实现就业3490人,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培训7767户38012人,新增就业3803人,发放创业贷款100万元,各类补贴35万元,开展招聘会27场,入户走访企业30家、贫困户610户,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输送就为岗位20000余个。
八是大扶贫宣传格局初步形成。制定下发了《赫章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工作成效宣传实施方案》,向贵州《微扶贫》《多彩贵州网》《毕节日报》《毕节微扶贫》《赫章日报》等媒体申请发表经验典型文章36篇,被采用26篇,采用率为72.2%。
九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得到有效治理。2014—20xx年,我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5.584亿元,省级资金4612.47万元,市级资金3502.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6422.3万元。实施项目1222个,竣工项目1154个,项目竣工率为94%,使用资金5.77亿元,资金使用率82%。
补齐农业产业结构参差不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给不足、补齐项目资金报账率滞后、农村基层组织弱化等“四块短板”,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两者之间的结合。以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农产富县、文旅兴县“五大战略”为引领,持续深入推进“一棵树、一根葱、一只鸡、一个蛋、一头猪”五大产业向纵深发展,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按国家标准“减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强化漏评错评、错退治理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建档立卡工作,提高精准识别质量,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剔除不合条件的人口,及时纳入符合条件但遗漏在外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确保应扶尽扶。抓紧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端口对接、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户籍、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险、住房、银行、农村低保、残疾人等信息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有效对接,逐步形成指标统一、项目规范的贫困监测体系,为脱贫攻坚决策和工作指导等提供可靠手段和支撑。
(二)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攻坚战。全面深入实施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对照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质量效益,让所有参与产业革命的农户都能增收脱贫致富。按照“五线一重点”规划布局,实施“六个十万亩工程”,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以市场为导向,打好点面兼顾、长短结合、大小并举“组合拳”,大力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重点发展核桃等经果林、养牛、食用菌、高山冷凉蔬菜、生态家禽、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到2020年累计带动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实现增收脱贫。
(三)织牢易地扶贫搬迁保障网。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结合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大决战,按照“通不了就搬、搬不了就通”的原则,严格建设标准,加快推广落实“五个三”经验,对搬迁安置群众后续发展进行跟踪调查,有针对性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及时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计划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20xx年带动脱贫退出3.68万人以上。
(四)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硬仗。坚持把教育、医疗、住房保障作为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六大工程”,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全面突破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着力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让贫困学子安心就学,不让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继续全面深化“政策叠加、三管齐下、全面覆盖”医疗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减少生病,从根本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合作医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在90%以上。严格按照“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精准脱贫和新一轮“六个小康”行动计划要求,着力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三改”工作。
(五)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帮扶政策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能力。弘扬中华民族劳动光荣、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孝亲敬老等传统美德,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双手光荣脱贫、勤劳致富、服务社会。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着力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宣传推广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讲述脱贫攻坚好故事、弘扬脱贫攻坚正能量、奏响脱贫攻坚主旋律,逐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引领群众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宽裕”的振兴道路,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篇二】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贫困地区来讲,首要的事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为乡村振兴实施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对澄城县村集体经济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按性质分,流动资产3743万元,固定资产13.7亿元。经营性资产100万以上的村40个,50-100万的村38个,20-50万的村46个,10-20万的村12个,1-10万的村17个,无经营性资产的村9个。20xx年底,有经营收入的村共97个,占行政村总数61%,其中,收入10-50万元的村2个,占1.3%,5-10万元的村45个,占28.1%,5万元以下的村50个,占31.2%。
村集体+企业合作经营的村12个,占7.5%;
以养殖业为主的村7个,占4.5%;
以种养结合为主的村3个,占2%;
以机井、果库等其他形式的村7个,占4.5%。
监事长由监委会主任兼任的村66个,村书记兼任的村5个;
村主任兼任的村6个,其他人员担任的村14个。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一)发展集体经济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陕西省贫困退出“577”标准指出,对于“村出列”要有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澄城在村出列的时候,主要依托的是互助资金组织。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和成效考核,反馈给陕西的问题就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是做好巡视考核问题整改、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事情。
(二)发展集体经济是基层党组织执政的重要保障。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是靠好的带头人和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现在在农村,一些党员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所削弱。穷家难当,不能给群众提供必要的服务,更不要说带领群众致富增收。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三个要素,农村党支部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要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抓好集体经济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
(三)发展集体经济是引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税费改革后,农村党组织同群众之间利益链接越来越少,村级集体经济是集体所有、村民共有,是党群之间最好的利益链接点。有了集体经济,村级才能更好地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才能确保不让一个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引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解决好村集体没钱办事的问题,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三、发展集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澄城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村民的参与度不高。联产承包制实行30多年来,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已形成定势。长期以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分的很彻底,统的很弱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户的认识还不到位,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畏难情绪。一些农户心存顾虑,缺乏参与市场、股份合作的积极性,对通过村集体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不足。
二是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从实际情况来看,澄城大部分行政村“家底”不厚,除村活动场所、学校等公益性资产外,能用于经营获得收入的就是少量保留下来的集体土地,集体“存款”基本没有,导致发展集体经济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地理位置偏僻,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的村,发展集体经济更是困难重重。
三是发展集体经济人才紧缺。目前农村普遍面临很多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的现实,多数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老经验用不上,新知识学不懂,有资源条件不会用,有集体经济不会管。多数村对后期发展扶贫产业园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长远规划,抓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高,村级集体经济后劲不足。
四是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村集体、企业、合作社、群众的分红机制缺乏书面约定,各自之间职责不清,权利、义务不明,必要的财务管理、收益分配、内部监督等制度缺失。产业园的收入支出公开透明度不高,村民关注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往往存在“村上干,村民看”的现象。
四、措施和建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需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
(一)加快组织设立步伐。抓住陕西省被列为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机遇,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压茬推进,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相关手续并顺利运行,尽快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
(二)规范集体运行机制。指导村级完善农村财务各项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农村集体资产台账和农村集体财务账,严格规定集体资金的使用原则,管好用好集体资金 ,防止集体资产被侵占,保障集体经济所有成员利益。根据各村产业园实际情况,指导制定园区管理、股权设置、收益分配、内部监督等相关制度,规范园区的运营管理,确保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三)持续加强政策支持。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定期排名通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用考核手段倒逼集体经济发展。加大支持力度,整合相关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协同推进、合力发展”的原则,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重点向村级集体经济倾斜。
(四)管好用活资源资产。利用清产核资成果,进一步挖潜开源,鼓励村集体充分挖掘、整合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各类集体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实现集体资产效益最大化。强化监督管理。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五)加大引智引才力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注重加大引智引才力度,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招聘、引进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引导其依法参选进入村集体经济组织任职。发挥乡情纽带,宣传政策红利,鼓励和吸引在外能人、退休干部、工商人士返乡,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投身村集体经济事业发展。
【篇三】市委、市政府: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市“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20xx年度协商工作计划》(高办发〔20xx〕18号)要求,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主要问题(一)乡村人口流失严重。目前,我市农村最大的问题是人丁不兴旺,直接导致产业不兴旺,更谈不上乡村振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学校撤并和儿童进城上学,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镇,留守农村的多为老人。现在乡村人口比以前大幅下降,一些村的常住人口不足户籍人口的一半,号称“老人村”、“光棍村”、“空巢村”。农民少、农民老,致使乡村冷落、产业凋敝、经济衰退,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撂荒”现象。人口的流失必然造成人才的流失。据调查统计,我市每年考入各类二本b类以上大学2000多人,而能回乡就业的不足千人,从名牌大学回来的更是凤毛麟角。全市青壮年乡土实用人才严重短缺。
(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交通方面,全市乡村道路总长达1067.2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6.3公里、三级公路322.7公里、四级公路668.2公里,分别占到总里程的7.2%、30.2%和62.6%,低等级公路占比较大,安全和防护性能差,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一些偏远山村缺少公交,出行不便。
二是饮水方面,全市445个行政村有310个村存在饮水困难,有130个村饮水问题严重。
四是人居环境方面,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时有发生,垃圾填埋场所不足,分类处理不到位。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设施,大量废污水直接排到附近沟渠、河道和农田之中。农业面源污染也较为严重。
(三)乡村公共服务不到位。
一是教育方面,缺乏教师、缺乏学生、学校撤并,现有的乡村已经满足不了农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二是医疗卫生方面,1.农村缺医少药,群众看病不方便;
2.乡村医生缺少技术过硬人才,整体素质差,有的病人看不了;
3.报销比例偏低,农民看不起病。
三是养老方面,孤寡老人多、养老机构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乡村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等也较为落后。
(四)乡村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一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传统农业还是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玉米为主,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占到粮田面积的80%以上,经济效益不高,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现代农业方面,全市正在打造的生猪、蔬菜、黄梨、丝绸四大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多不强,精深加工程度低,产业关联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引领作用不大。
三是农产品品牌杂乱,规模小,营销手段落后,质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四是产业转型方面,作为资源型地区,随着煤矿整合和环保整治,大量传统企业纷纷关闭,而新的高科技项目和企业又未能接续上来,实现转型升级还有较大差距,使乡村居民就业日趋困难,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五)乡村基层组织后劲不足。
突出表现为:一是干部老化。全市支、村“两委”干部中,46—60岁的占到62.3%,年轻后备干部严重短缺。
二是作用发挥不够。农村缺乏带头人、领头雁。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出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出来,不能胜任带领群众实现乡村振兴。
此外,我市尚未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组和有权威的工作机构。农委牵头力度不够,其他单位仍是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
二、意见和建议(一)促进人的振兴。农村要振兴,首先是人的振兴,必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生活的便利、舒适,才愿意回到农村、留在农村。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对农村水、气、暖等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张峰供水东延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重点发展连片集中供暖,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
二是推进乡村公路建养一体化,以长晋高速神农互通、高沁高速马村互通、高陵高速北诗互通和旅游路的连接联通为节点,加快“太行一号”国家风景线高平段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生活圈”。为偏远村庄增设小型公交,构建便捷的交通体系。
三是推进农村有线宽带、网络电视、无线信号等信息网络建设,合理布设便民超市、银行网点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
2.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要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千人以上的中心村规划建设一所标准化小学和幼儿园,确保农村儿童能够就地就近上学。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市人民医院集团的作用,改善乡村卫生设施条件,推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加强基层家庭医生能力培训,确保普通疾病可以在村内完成诊疗。
三是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充分利用乡镇卫生院资源,构建养老、康复、医疗一体化机制,采取日间照料、医养结合、抱团养老等多种方式,实现老有所养。
四是加大土地政策扶持力度,集体土地不仅能用于出租房,还可以用于旅游和康养服务,为发展“农林文旅康”、特色小镇匹配建设用地,满足外来人口“吃住行游购娱”。
3.加强生态建设。
一是推进“厕所革命”。以改水改厕为重点,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推动乡村全域旅游发展。
二是推行“统一下水道”工程。规划好上水、下水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加大生态环保建设投入,避免河道成为排污道,减轻丹河污水处理负担。
三是推进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加强垃圾中转站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三年攻坚行动。
4.加强文化建设。
一是建设文化阵地。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建设好、维护好乡村健身器材、农村书屋、文化站等健身娱乐设施场所。
二是支持群众自主开展。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发展,开展具有高平地域特色的“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等乡村文化活动,力求每个行政村建立一支人员比较稳定、经常开展活动的群众文艺团队。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或捐助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设备、资助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促进产业的振兴。
一是推进产业化。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打造生猪、黄梨、丝绸、蔬菜四条全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继续搞好农林文旅康示范区建设和整体推进工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一体化经营。
二是推进品牌化。打造“神农”这个龙头品牌,将本地特产“四明山”和“侯庄”苹果、“朱门红薯”、“铁炉贡梨”、“高平大黄梨”、“玉露香韩梨”“神农氏小杂粮”等品牌整合到“神农”这个龙头品牌下,叫响叫亮,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推进特色化。利用我市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开发建设红薯、蔬菜、小杂粮等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全市功能农业发展。
四是推进信息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养电商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在全市加快形成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新格局。
(三)促进组织的振兴。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要贯彻中央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尽快成立市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组,成立相关工作机构,抽调精兵强将,强化综合协调,科学制定规划,认真落实责任,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二是提高干部能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将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规划,分级分类对村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建立村干部示范教育基地,开展网络直播教学,加强外出学习,提升“领头雁”致富能力。
三是培养年轻干部。加强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派驻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按照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标准,打破个人身份、职业的界限,注重从大学生村官、村民组长、复员退伍军人、农村致富青年中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四是培育乡土人才。要通过设立“土专家”人才库,把散落在农村各行各业的“田秀才”、“土专家”找出来、培养好、用到位,把在外从事经营、管理、销售、电商等各类人才吸引回来,鼓励他们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
【篇四】根据总队农业处“乡村振兴之路”调研部署,5月份,新昌调查队抽选了羽林街道青山头村和镜岭镇下潘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农户等方式,对上述两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归纳其发展的经验,查找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并以此为蓝本,为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措施。
一、基本情况(一)经济发展较快村—青山头村。羽林街道青山头村,位于县城东部,交通便利,104国道贯村而过。全村现有常住人口1802人,其中外来人口1214人。青山头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属于新昌工业园区的核心区域,驻有华佳热电、中财管道、超力轴承等大中型企业,以及个私企业60余家。
增收致富方面:根据大样本轮换摸底调查数据,20xx年该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345元。居民增收途径主要分成外出务工和房屋出租两块,其中,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县内大中型企业,主要从事轴承、制药、冷配等制造业企业生产。房屋出租收入主要分成两块:一是村民自有房屋出租。2007年,该村通过集资建房的方式,以70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向全村每户家庭划拨104国道沿街套房和店面房各1套,可以为全村每户家庭带来了4-5万/年的租金收入。二是村集体经济分红。村里成立了新昌县青都置业有限公司和新昌县盛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房地产9.3亩,建成92套商品房和16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以1.5万/股、总计600股的规模,向全体村民招股,并承诺按照“集体、村民三七开”的比例分配利润。
新农村建设方面:近年来,青山头村面貌变化很大,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首先,村内道路基本铺设了水泥路,干净整洁、宽敞方便。现在拥有私家车的农民越来越多,道路条件的改善,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次,车辆违章乱停现象得到有效整治。2016年,村两委班子通过“先告知-后规劝-再强制”的方式,联合街道办事处和辖区派出所,顶住外省人员抱团冲击的压力,对货车违停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并铺设了停车位地锁90多个,在巩固整治成效的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创造9万/年的收入。三是,20xx年收回村老办公室租权(1.2万/年),改建成老年活动室,村民休闲娱乐有了新去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四是,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环境卫生有专门的保洁员定时、定点清理,村委还规定了每月5日的“全民清洁日”和15日的“党员活动日”开展卫生大扫除,村容村貌较之从前都有很大改善。四是,土地资源极度短缺。新昌县工业快速发展产生的用地需求,使得青山头村的平整土地几乎被园区全部征用,导致村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由于土地资源短缺,村办公大楼尚蜗居在居民楼中,文化礼堂建设更无从谈起。
社会民生方面:建成5家农村综合超市(含农村淘宝店)和1家村卫生室,让群众不出村即享受到了便捷的服务。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面不断扩大,失土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多方筹集资金对村中唯一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尿毒症患者,夫妻离异),加快农村危旧平房改造,推广高效燃气清洁炉具等。
(二)经济发展滞后村—下潘村。镜岭镇下潘村位于新昌县城西南32公里处,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属磐安县大盘山脉与新昌县鞍顶山脉的交接地段,村内没有历史人文遗迹和显著自然风光。全村有土地面积1790亩,其中耕地521亩、林地951亩,现有常住人口957人,其中外嫁入村中少数民族妇女32人。
另一方面,下潘村把加快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积极组织村民参与县人社局和镜岭镇开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截止到20xx年年底,全村共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00余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举家外出130户,占全村总户籍的34.5%,呈现出明显的“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趋势。
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积极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河塘清洁、道路干净,原先脏乱废弃的小空地,改建成了整洁美丽的党建公园,村口新建了景观标识,整个村庄呈现出新面貌。二是,村中违建建筑基本清理完毕。20xx年6月,镜岭镇联合县公安局、国土局、行政执法局等多个部门,组成了100余人的联合执法队伍,对下潘村违建房屋进行拆除,共计拆除违建房屋近50处,总面积10000余平方米。三是,村中主干道破损不堪。新镜线二期改建工程开工以来,转载建筑垃圾的重型卡车,均保持在60吨至70吨的超重运载,导致村中主干道严重受损,影响村民正常出行,并带来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虽然村两委与施工单位协调过多次,但该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社会民生方面:建有1家农村综合超市和1家村卫生室,拥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以上。村中有低保户4-5人,主要依靠政府低保补贴生活,其中1人为盲人,生活较为困难。村中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积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调解信访等工作,共同维护村庄稳定。
二、对制订“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政策的两点启示启示一:坚持乡村振兴的农民主体地位。农民是乡村振兴具体工作的主要建设者和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振兴乡村要满足他们的需要,更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村两委班子无疑起到了“领头雁”作用。如青山头村的村主任认为:乡村振兴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推进道路、房屋和设施建设,还要重视产业兴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及村庄治理、文明乡风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近年来,青山头村在稳步推进“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强化党建对农村发展的引领作用的同时,还成立梁氏文化研究会,修订《梁氏族谱》,共邀县内及省内丽水、温州,上海的梁氏同仁,出资出力支持青山头村发展,甚至连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特区首长梁振英也寄来捐款。
20xx年完成村集体开发的投资项目和村民招股;
2020年建成村办公大楼和文化礼堂。每年一个小目标,“小步缓走、稳打稳扎”的方式,不仅使得青山头村的发展游刃有余,而且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带头人。村干部特别是主职干部,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更需要大力打造和激励。
启示二:坚持乡村有机振兴、特色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扎实有序;
但如果是“人财凋敝”的下潘村,盲目投入资金和力量,不仅最终难以实现目标,还可能形成政策误导,导致支持对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甚至丧失自我发展意识,会给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应该看到,乡村振兴不等于地域空间上所有村的振兴。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人口和经济布局的适度集中化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部分乡村的萎缩或消亡,可以为另一部分乡村更好地振兴创造条件。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村的客观情况,实现政策制定与措施实施的精细化和精准化。
【篇五】由南江政协党组牵头,由县住建局、县农委、挡案局、文物局共同组成的调研组冒雨于20xx年7月5日上午驱车来到兴马乡罗岗村村委会,听取了乡政府和罗岗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乡村文化建设情况的介绍,影像观摩,实地走访调查任家大院的保护现状。之前还分别对金碑村,白坪村等进行了调研,对金碑村史馆、农耕文化建设,贡茶产业的培育,白坪村民宅的修复改告,马家祠堂的修善启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由各级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协作,我县古村落古文化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此次调研目的:进一步通过实地调查任家大院古村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深入了解该大院的历史与发展,追溯古村落的文化渊源。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由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了解当代人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意识情况,并借鉴金碑、白坪老宅的保护措施,为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可行性措施。
古银杏树4株,直径均在1米以上,特别有一颗迎客松,矗立在罗岗村的最高处,守望着全村的每一个角落,招呼着过往的每一位客人,这些古树均已纳入国家挂牌保护。水泥路通村,泥碎路通户,已建平房51座,重建川斗结构房11座。目前,南江县住建局已完成申报传统文化村落保护项目的资料编制工作。
我县象罗岗任家大院古村落现有数量已经不多了,且分布范围分散。但保存基本完整、特色鲜明、历史文化价值高等特点,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县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主要还处于探索阶段和对少数村庄的扶持,发展不平衡,差距大,起点低,建设与文化脱轨等,这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保护古村落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升新农村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质量,成为我县新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大环境下,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古村落,开展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对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次对罗岗村任家大院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文化发展的调研,分析古村落基础设施现状与文化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修复保护,开发利用及参观旅游等问题,并提出建议思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古村落的保护与有效的旅游开发问题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下不可回避的问题。基于此,以我县兴马罗岗古村为例,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对任家大院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进行考察,对古村落、古墓群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优势实地调研.为古村落文化振兴提供了难逢的发展机遇。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由于在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一些古村落传统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古村落正面临着瓦解甚至消亡的危险。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的古村落一旦毁坏,便意味着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消失,这种巨大的精神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因此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拥有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是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问题.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必须以当地村民为主体参与其中。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如春风吹拂大地,正焕发起广袤乡村的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文化引领促进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勾绘出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小康的美丽画卷,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之奋斗的目标。
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既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调研思考,共同感到,抓好乡村文化振兴,应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多方筹措资金,高标准重点打造。有鉴于此,调研组对我县古村落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一)聚焦文化民生,着力创建“有文化品质”的新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小康坚持从规划入手,产建结合,设施配套,村史馆是乡村文化的缩影,具备条件的一定要建设好。为此,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文化与产业嫁接,广开收入来源,发展乡村旅游,古村落,古墓碑是最佳文化载体。让老百姓记住乡愁,获得感稳当,幸福感踏实。
(二)聚焦乡风文明,着力创建“有文明风尚”的新乡村。乡村文化振兴是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发挥人文精神支撑和引领作用。
1发挥好文化对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乡风活动,乡村建设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历史文化内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镇是执行的主体,在决策中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接轨。如开办夜校道德讲堂、建好文明劝导服务队伍、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建好文化宣传墙、开展创评活动,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
2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
在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转化的同时,广泛开展“寻找新乡贤、学习新乡贤”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和构建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围绕传承乡贤文化,积极谋划农村现实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量。
(三)聚焦传承保护,着力创建“有历史文化灵魂”的新乡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把当地古村落文化保护,古墓群作为提升文化内涵的灵魂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让乡村更具魅力。建议县文物局将全县象罗岗村有价值的古墓碑群申报为省重点文物或县文物保护单位。
1在规划中保护好乡村风貌。
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把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县文物局与住建局、农委等保持勾通,合作利用好文化遗产。尤其是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发掘每个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
2在建设中延续好乡村文脉。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整合资金,尊重历史记忆,保护好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民宅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请专家团队来规划,让当地村民积极献策建议,参与管理。在民居外部改造上严格按照地方风格和特色进行打造,使其与乡村建设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充分彰显文化魅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
3在传承中发展好乡村技艺。
扎实开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支持开展非遗申报、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各级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四)聚焦产业发展,着力创建“有内生活力”的新乡村。我县乡村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县域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及田园风光都为发展全县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牢固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文化旅游发展观,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1依托田园生态风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紧紧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满足游客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果园游憩、品尝农家饭菜、采摘绿色菜果、享受乡土文化等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依托乡土文化培育特色品牌。
结合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等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手工艺、文艺和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一点一打造,一点一策,用艺术的眼光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特色文化乡村。
3依托全县旅游壮大文化业态。
将文化与旅游、农业、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联系起来,培育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精心打造多元“文化+”综合体,形成一院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县大美格局。把文化投入当作硬实力来对待,列入规划,将文化之魂植入到乡村建设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为此,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上来,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
【篇六】根据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年度重点协商计划,4月至6月,市政协副主席沈伟、彭少鸣、杨林秀带队围绕“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课题,先后深入宣州、广德、泾县、旌德实地调研,召开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农业部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338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并赴成都、天长学习考察。现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改革的总体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统筹谋划综合改革,狠抓关键环节突破,突出重点任务落实,基本确立改革主体框架,创造了许多鲜活经验。通过农村改革的实践探索,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激活了发展动能,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问卷调查表明,80%以上受众对我市实现乡村振兴有信心,对“三农”工作的综合满意率达70%以上。
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交易57宗1557万元;
31个农民合作社开展土地股份试点,入股农户2724户、土地面积1.3万亩。省级、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分别达44家、252家,省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140个、378个。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已达767个,托管服务总面积53.36万亩,14.26万户农户受益。
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有力。坚持全面部署,整市推进。截至今年5月底,502个村完成改革,占60%。量化经营性资产33.48亿元,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28.93万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502个。完成产权改革的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分红386.7万元,集体经济“空壳村”消除,774个村经营收益超过5万元。旌德县被农业部和中农办确定为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xx年共有65个村实现分红206.66万元。
入股农户32221户,投入资金560万元、土地12029.2亩;
财政资金及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投入7229.2万元;
村集体入股收益2948.06万元,农户入股收益590.99万元。涌现出宣州棋盘村、郎溪新和村、广德焦村、宁国甲路村、泾县九峰村、绩溪梧川村、旌德路西村等改革典型。
宁国市率先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旌德县已颁发四例12本“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书,其中1本不动产权证成功贷款10万元。
二、当前农村改革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三农”工作点多面广,农村改革错综复杂。从调研情况看,推进农村改革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深入剖解难题,认真研究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部分县级实施责任和乡镇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改革路径不够明晰,统筹推进不够有力,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进展较慢。
有的村缺乏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集体资产资源运营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营性资产总量较大的城中村、城郊村及经济发达村矛盾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任务艰巨。
(四)深化农村改革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财政“三农”供给相对不足。涉农项目资金有限,在实际操作中资金整合也缺乏制度支撑,资金使用效益不高。20xx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23.3亿元,与滁州市53亿元的支出差距很大。金融保险服务比较滞后。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与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并存,“三变”改革中股权估值与抵押率设定难、信贷抵押资产处置难,支持“三变”改革信贷产品少,需求满足率低。农业保险品种单一、覆盖面窄、赔付标准低的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农业科技支撑较为薄弱。我市现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创新体系、示范推广体系和产业开发体系还不健全,示范带动作用还不突出。超过60%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对农业科技重要性认识不足,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容错机制尚未建立。作为农村改革的具体操作者、探索者承担着各种压力,特别是在当前各种巡视、审计等问题导向背景下,担心顾虑多。如在探索“村集体+社会资本+村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如果市场运营出现亏损,是否会追责。
三、深化农村改革的意见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当前我市农村改革已经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广泛动员、形成共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更加注重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有效释放改革红利,破解发展难题,打造农村改革的“宣城样板”,激活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
既要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也要把改革先锋请上讲台现身说法,进一步激发农村改革的内生动力,汇聚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要层层检查验收,通过分组检查、随机抽查、座谈走访、测评评议等方式,对农村改革工作进行督导规范,确保改革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推动改革工作抓实见效。
(二)把握实质、明确重点,聚焦农村改革的关键领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重大改革,要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运营机制。对于集体经营性资产少的村,重点是摸清家底、界定成员,规范村集体的财务管理,建立起产权明晰的集体产权制度,为后续改革奠定扎实基础。对于经营性资产大的村,尤其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要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开展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分配、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试点,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
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关键在于放活经营。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五
目前,医疗卫生行业过分医疗、商业贿赂和收受“红包”等行业不正之风,已经成为了行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纪检监察部门,应不负重托,切记使命,从大局出发,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和时俱进,开拓创新。
目前,着力转职能、转方法和转作风“三转”之际,为深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本身建设水平,推进纪检监察干部在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最大程度地发挥监督职能和保障作用,紧密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现将调研情况汇报以下:
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基础情况。
现在,我院现有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总数1个,由院长任组长,配置了纪委委员4名。
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存在问题。
学习不深入。有些同志对理论学习不感爱好,学习爱好淡化,造成理论水平不高;还有干部学习不够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不在用心领会精神实质、研读理论原著上下功夫,造成思想水平不高,理论功底不深,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业务知识上只能靠吃老本。三是业务素质不够高。有些同志政策水平不高,办案技巧掌握不够;有口头表示、文字基础功还不够强,对党纪条规等业务知识还不够熟,存在着业务能力“偏低”问题;有掌握知识不够全方面,对经济发展政策、相关法律知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各级部门对纪检监察干部组织业务培训机会仍然不多,个人又不愿主动性钻研业务,造成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普遍比较窄,政策理论水平、工作思绪、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三是自我约束较差。有纪检监察干部混同于通常一般群众,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行为举止不端,存在不率先遵守院规院纪,偶有工作状态涣散现象;在工作中不重视坚持标准,偶有“送人情”现象发生,这些问题存在全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开展。
(二)部门监管职能需深入发挥。第首先是体制和制度原因制约。就是对下级部门监督也要受到很多原因影响。如监察处行政职级等同于同级职能部门,对于同级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工作不好开展。如医院让党办牵头调查处理很多上级部门转办、包含到其它职能部门业务投诉上访件时。第二方面是责任心不强。有在处理多种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困难时,常感能力不济,效果不佳。有平时忙于中心工作,放弃本职“责任田”,对本职员作虚以应付,问题发觉不了,案件查办不了,即使查办案件也存在经验不足、质量不高现象,既不能在理论上有提升,又不能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对纪检监察工作使命感、责任感不够强,对上级指示照搬照抄,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纪检监察工作关键性认识还不足,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极难主动去考虑抓纪检监察工作。第三方面为平时专职纪检监察人职员作任务繁重,有些人员认为本身工作就是得罪人伤感情,还要面临被管理人员测评或选举,所从事工作往往是“挨累不讨好”,部分秉公执纪、清廉自律纪检监察干部还常被调查对象埋怨,甚至被亲戚好友们所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心理落差,造成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主动性不高。第四方面为部门职能外事务性工作任务较多,偶有没有法专注做好好本职员作情况。第五方面自我要求不严。第六方面工作开展有顾虑。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关键表现为: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验、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既担心得不到领导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工作和本身发展;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怕管严了、限制多了,影响干部工作主动性,于是对可查可不查事件便不了了之。
(三)工作方法方法需深入提升。一是思想认识模糊。部分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身处执纪执法要害部门,享受监督惩处她人权利,平时不重视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培养和提升,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关键性缺乏足够认识。二是畏难情绪需要消除。总体处理工作关系时存在人情心理。在部分同志看来,纪检监察工作是“得罪人”工作,有时为了处理好上级领导、同事、熟人、好友等诸方面关系,做纪检监察工作就“不可不认真,也不可太认真”,处理工作关系时看人脸、讲人情,不安心本职员作。
三是工作上有待创新。伴随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却满足现实状况,固步自封,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仍凭过去习惯、经验开展工作,裹足不前,不思进取,有同志因为业务不精,对碰到新问题怎样处理更是束手无策。四是处理方法过于简单。一部分纪检监察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工作就是“管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注意工作方法现象。五是缺乏工作主动性。对纪检监察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存在有等、靠思想。大部分纪检监察干部普遍存在布署工作时习惯于开会安排部署工作就算完事,不能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不准基层真实情况,没有集中精力静下心来思索部分深层次存在问题,对出现问题提不出有针对性对策,甚至带着框框搞调查,缺乏实际效果。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做法。
(一)重视学习教育先导作用,提升业务能力整体素质。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工作,包含到多个领域,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学习,提升本身素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政治理论不放松,努力提升本身理论修养和水平。根据学习计划,党委关键领导上台讲廉政课;坚持每个月学习一次,组织纪检委员和纪检干事系统学习了关键讲话精神,有针对性地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键文章和叙述。不停改善学习方法,改变了主持人唱“独角戏”枯燥单调学习方法,实施了“中心讲话人”制度,切实做到每组织一次学习,全部明确一个专题,联络一次实际,在思想作风上受到一次启迪。一是抓好政治理论培训。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为根本,以培养正确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关键,大力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切实处理好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敏感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使纪检干部能一直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二是抓好综合知识培训。要对现有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培训,建立干部定时培训机制,不仅要加强对基层纪检干部业务知识培训,还要加强对干部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培训,确保每个在职干部每十二个月就能有一次业务培训机会。三是狠抓学习优异经典不放松,激发工作主动性和主动性。在抓队伍建设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楷模力量是无穷,用优异经典事迹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是加强队伍建设一个关键手段。为此,我们对各个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优异经典,尤其是纪检监察战线优异经典,立即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认真讨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
(二)加强学风作风思想建设,弘扬执纪监督清风正气。打铁需要本身硬。纪检监察干部既是执法者又是监督者,这就需要我们作风愈加过硬,随时随地经得起检验,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所以,必需加强纪监察干部作风建设,尤其要针对纪检监察干部在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认真加以整改。一要改善学风。要立足学以致用,从工作实际出发,不停拓展学习领域,改善学习方法,提升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同时要在创新中学习,以创新观念、发展思绪、科学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二要改善工作作风。要克服形式主义,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基层出计划策、排忧解难;要从医院具体实际出发,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出实招、求实效;要严格实施各项纪律制度,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勇于叫真、勇于碰硬,做到违纪必究、有案必查、一查到底。三要改善领导作风。好作风能够带出好队伍、好风气。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为干部职员树立起良好楷模;要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关心困难群众疾苦;要顾全大局、令行严禁,确保医院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落实。
(三)依靠执纪监督管理载体,拓展干部队伍建设层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成效活动,是推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有效载体。今年初,我们精心设计载体,把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作为加强队伍建设关键举措。一是以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为根本,前后开展了“管理责任区定时入驻轮岗制”、“监督效能绩效目标考评制”等活动。二是依据纪检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需要,采取培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学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相结合方法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业务建设。三是经过“行风日查房”深入临床一线、走科室入病房,和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听取她们热点、难点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缩短了纪检监察干部和群众之间距离,亲密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深入开展。
(四)加强本身工作能力建设,树立执纪监督良好形象。首先必需坚持标准依法办事。其次要提升修养,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形象。要慎权、慎独、慎欲、慎交、慎危。要管住自己嘴,不该吃不吃;管住自己手,不准拿不拿;管住自己腿,不该去地方不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处事,扎扎实实工作。再次就必需要牢靠树立依纪依法办案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办案规律,严格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停提升依法执纪能力和水平,确保有案必查、违纪必究。最终要提升构建友好社会能力。要针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改变情况,努力提升化解社会矛盾能力、处理群众诉求能力、维护社会稳定能力,主动帮助院党总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各自正当权益作出贡献。
(五)强化纪检机关保障力度,确保公平公正执纪监督。一是合理配置人员。选拔党性好、作风正、能力强、威信高干部进入纪检监察部门,优化组员年纪、知识和专业结构,增强部门整体功效和协力。二是对相关部门行风服务和廉政建设实施严格奖罚机制。
面对目前纪检监察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纪检监察干部必需和时俱进提升本身工作能力,才能担当起反腐倡廉重担。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强化队伍本身作风建设,是我们处理纪检监察队伍存在问题必需路径。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本身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正人先正己”,把“严”字一直贯穿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之中,严格落实中央各项要求和要求,清清白白做人,干洁净净干事,一直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可亲、可敬、可信”良好形象,真正建设成为一支医疗卫生行业中规范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六
以长林社区、元宝社区为例 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起到了活跃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建立安定团结、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使广大居民的体育意识得到增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得到改善,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日益高涨。
柳州市作为西南的工业重镇,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算很低,在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中,其又将如何开展社区体育工作?在一天的走访过程中,对于柳州市部分地区和部分发展较好的社区的社区体育有了一定的了解。
元宝社区原是柳钢管理的企业型社区,在08年由柳北区政府管理,实行社会化管理。社区内共有81栋居民楼,8169人,以柳钢职工家属为主。拥有健身房、文化广场、阅览室、骑牌室、乒乓球室及卫生医疗服务站。从03年开始,社区成立了党总支,成功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社建促党建”的路子。而长林社区则是由四十多个单位组成的一个较大的社区。体育场所分散在各个小区,成立有体育协会等。
2.1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区的体育活动点主要在八类活动场所中进行,在就近的公园、街道居委会场地和街头巷尾活动的活动点居前3位。匮乏的资源,难以满足需要,就不得不利用公园、空地作为补充,活动场所非正规化、属地化。而且在社区中走访的过程中很少看到或者说是几乎没有看到社区中有自己的体育场馆。目前的体育场馆多集中在学校和单位,社会上的场馆多数追求豪华型,超过普通群众的消费能力,场馆的类型多为篮、足、排球,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要。
2.2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
在社区人员介绍社区活动的时候,可以清晰的知道由于受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社区体育的活动内容以走(跑)步、气功、健身操、交谊舞、武术、气排球等内容为主,非竞技化、韵律化、传统化、文体一体化特点十分明显。
2.3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
虽然社区的体育活动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但由于中青年人迫于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受到限制,因此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这以长林社区的情况较为明显,而元宝社区由于多是柳钢的家属,企业的组织性较强,所以情况相对较好。
2.4专业性的人才还是较少
长林社区在社区体育指导员这块做的还是相对较好的,他们有部分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而元宝社区在这一块则做得不够,负责人在介绍的过程中也说到社区现在缺少新的、年轻的血液,十分需要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
2.5经费不足,来源多于单一
长林社区与元宝社区虽然是柳州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相对较好的社区,但他们同样面临着经费的问题,更多的是辖区单位的赞助和社区自筹。但是单位赞助一两次可以,每年社区不可能只举行一两次活动,像我们所获得的元宝社区的资料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社区每个月的活动都不止一两次。如何解决经费的问题也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体育发展提供新机遇
3.1.1现在运动休闲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席勒说:“只有当人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吁人性的回归,人的多样性需求得到综合的考虑。现代人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更需要轻松愉悦的心情,而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自觉的追求。人们从过去更多的注意如何去赚钱发财,现在发生了转变,人们纷纷背起行囊,走出户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放飞快乐的心情,享受运动的快感,运动休闲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
3.1.2 个人参与体育的条件改善
进入小康社会后,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再为求生计忙忙碌碌,有了一些自己的休闲的时间,再加上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种条件支持下,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将有更大的能力进行健康投资。
3.1.3 体育休闲更加受到重视
20xx年国家将体育产业与文化和娱乐业一起组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说明体育休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体育的层次也得到了提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鉴于此,党的十六大首次将“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体育提升到很重要的地位。社区的休闲体育可以有效地形成一个全民健身的体系,在休闲娱乐中群众可以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和熏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3.2 新时期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供需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人们体育意识也逐渐的增强,体育人口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多,需要更多的更好的体育服务,但目前已存在的体育资源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并且在一些地方仍存在着挤占、挪用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虽然国家要求开放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给社区居民使用,但对越来越多的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近几年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很低。
3.2.2 体育活动更加不容易组织
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更加多样,出现了许多以前不存在的新的运动项目,同时,现代社是一个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人们工作、闲暇的时间安排也不尽相同,显示出个性化的趋势,并且这种现象也会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发展而更加明显。像长林社区,现在辖区内有四十多个单位,这样在时间安排上能把绝大多数人调动起来是很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都渐渐失去作用,由于体育兴趣各异、时间安排不同,社区体育活动更难组织。
3.2.3 管理的难度更大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口不断流动的社会,人口的频繁流动使社区体育管理面临一个新的难题。如同长林社区辖区内有四十多个单位,元宝社区辖区内有6个驻区单位,共81栋居民楼,如果还像过去我国传统的社区体育一样依靠一两个比较有影响、比较有权威的大爷或大娘就可以管理的有条不紊,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加深,需要社区体育的管理更加规范,而现在社区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4.1 大力提倡“三位一体”的学区体育
长林社区与元宝社区辖区内都有学校,而社区内的家庭也有部分让自己的孩子在辖区内的学校学习。如果我们把社区、学校和家庭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孩子带动家长、学生教会居民,使体育融入生活,这样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结合,有效利用了有限的体育场地设施,居民有了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家庭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社区体育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从学生中选拔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者,还能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可谓是一举多得。
4.2 建设健全社区内体育场地
长林社区内有很多的体育场地,但过于分散,同时也多是单位的场地,元宝社区也是差不多的情况。社区体育要发展要建设部分较正规化、具有属地化的体育场地,像这两个社区的情况,很少用到体育馆吧!可以建一些简易的馆型场地,最简单的就是直接搭个高顶棚就行了。长林社区还利用空地画出一些简易的气排球场地,这些都可以为丰富社区体育运动提供便捷。
4.3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七
20__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
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
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__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__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我暂别了大学中舒适悠闲的生活,和同学一起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也有了许多的感悟。
我们这次调查的主题是有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的经历,所以我并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因此我更想要看看我能否很好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任务。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调查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能否胜任面向社会的工作。想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从这次的调查活动中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把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动脑的同时也要会动手。如果没有了实践,理论将会是一纸空文,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了实践,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就不会再有发展。因此我非常重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检验和巩固我所学的知识。
社会是一所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投身到社会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就恰好给我们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的良好机会,这也能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聪明才智,为以后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调查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社会实践调查并不像我们最初想象的简单,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的,但我们选择了坚持。在短短的几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收获,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做完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后,我更加了解到我们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还是能在我们自己身上找到一些不足。社会是日新月异的,所以机遇无处不在。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把握好机遇,不要好高骛远错失良机。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同社会、同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心社会的最新动向,千万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紧跟社会的动向,了解社会现实,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次假期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抱着提高自己社会工作能力的目标,努力完成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同时也从调查活动中检验自己的工作能力。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__县、__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曾经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潜能,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农村面貌。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化和减少,农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产出低效化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并逐步滞后于现代农业的要求,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坎。近年来围绕落实农业农村改革部署,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经营体制的方式,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及难题。
街道村地处街道北面,距离城区2.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9户,农业人口1781人,现有耕地面积1947亩,人均耕地约1.09亩。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将耕地分级搭配,整田整土划割为若干小块分到农户,导致每家每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零散分布。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留守农户”接手耕种承包地,使地块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组其中一户农民3.5亩旱地被划分成10余块,最小的一块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是难以进行机械作业,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
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
五是对外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协商一致;
六是地块分割产生了较多不能耕作的边界,浪费了耕地资源。
围绕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通过承包权入股、土地预流转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耕地的“团聚”和适度规模经营,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益也相应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构想。
在村调研发现,虽然群众意识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种弊端,也有将土地“集零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具体路径,缺乏组织者。如农户间相互可以进行土地调换,但各怀心思,效果有限;外部业主整体流转集约经营因农户意见不一难以达成。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试点的构想:以生产社为单位,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农户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对农田进行集中整理,引进专合社、龙头企业进行成片经营。在具体探索过程中,我们分别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经营试点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流转协议》等,组织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动员并与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情况下,以书面协议形式,每户农民将所有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和村集体资产公司完善入股相关手续,实现土地标准化整理和规模化经营。
三、土地股份制的实践和成效。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街道以村为试点村,通过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吸引民间投资,以村集体资产公司为主要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互利共赢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血橙基地,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一)落实三权分置。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后,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坚持推进“三权”分置并行,落实好集体所有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这是开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实践中,稳定农户承包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推行由农民一次性出租让渡土地经营权向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共享土地经营权方式转变,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
(二)规范资源管理。
街道村20__年注册成立市区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现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级公益性房屋等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通过回收分散的集体资产,对村级“三资”开展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对村集体经济共有人进行确认,为下一步村集体收益分配提供依据。按照“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公司,集体公司聘请专合社和农村经纪人负责生产经营,通过把村集体资源资产折股量化组建村集体公司,并整合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吸收民间资金,实现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赢。
(三)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以区大规模绿化行动项目(混交林)为支撑,通过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规范化种植塔罗科血橙1000亩。注入社会化资本,完成“伙儿山牌”血橙商标注册,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前期市场拓展、销售。
二是林下种植蔬菜、芽菜等,并与公司签订蔬菜订单收购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发展特色水产和肉牛生态养殖,利用嘉隆竹木专业合作社竹笋加工废料为牛饲料,牛的粪便作为种植血橙有机肥,实现种养结合、种养循环。四是培育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结合血橙、蔬菜种植、有机草莓等产业,融合新村发展和七洞湖休闲体验,打造村田园综合体品牌,建立1——2家农家乐、农业公园,形成轻纺园区和南观路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优化利益机制。
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对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村集体公司争取区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90万元投入血橙种植项目,专合社吸收民间资金和技术,通过采取“村集体资产公司+专合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农户、村集体公司和参与“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和合作机制,确定村集体与合作社共占4成、入股农户占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拟实施经营收益二次返利,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股东权益。同时,聘请本村种植大户、贫困户进行长期或临时性工作,以工资收入的形式回馈种植大户和农户。
(五)开展新村建设。
加快“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实施农村房屋改造、风貌改造、环境整治、洁净亮化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示范区内农房、道路及沿线人居环境改善逐步提升,适度统一,彰显特色;推进乡风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完善“一约三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反黑会),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户、文明院落等评比,开展法律明白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八
明确镇党委书记是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镇村全体党员干部具体抓落实。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锚紧责任链。压实村两委的主体责任,结合工作实际,谋划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确保工作具体到点、落实到人;压实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协助村两委做好产业项目谋划、实施,引导已脱贫人口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的产业;动员和组织已脱贫人口参与村道、农田水利、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压实帮扶干部责任,贫困户脱贫后坚持每季度走访帮扶对象户不少于1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帮扶对象的沟通联络,及时掌握帮扶对象的最新动态,帮助解决帮扶对象的合理诉求。
1、扎实推进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工作。不定期对所有已脱贫户和一般农户开展全面摸排,了解掌握“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充分发挥村民组长、村两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等力量,对低收入人口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对农村常住居民进行排查、识别。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帮扶。重点关注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建立了镇村排查、县级审核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经排查截至5月底全镇农村低保对象1793户2375人、特困人口662户674人、边缘易致贫户27户83人、脱贫户567户1753人。
2、资金项目和扶贫资产管理有序。完成了xx年项目库建设任务,首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50万元的双丰村蔬菜大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8月上旬建成发挥效益。3月底前,完成了20xx年度形成的扶贫资产核查清算和确权工作;及时公告公示扶贫资产运营、收益分配、处置等情况,落实了管护责任,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3、完成总结和档案整理工作。委托档案整理第三方公司,扎实推进镇村脱贫攻坚档案规范整理,目前镇级档案已经基本完成,村级档案分村推进。
1、金融扶贫。全镇现有存量贷款408.7万元,使用合规,无逾期现象。同时加大对已贷出的扶贫小额贷款的监管和到期预警,确保了资金安全,到期能够及时收回。
2、光伏扶贫。加大对全镇10个光伏扶贫电站的现场管护,定期登录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系统,实时排查解决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告警、低效运行、故障损毁等问题,保障光伏扶贫电站正常运行,稳定发挥效益。
3、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扶贫专干等人员力量,通过微信、电话、上门走访等形式,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摸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返乡回流”、稳岗留工、务工就业状态、务工就业地点、务工就业意愿、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促进稳岗就业。持续做好外出务工脱贫人口的跟踪监测工作,实行台账管理,及时录入国办系统。截至5月底全镇脱贫人口外出务工882人、边缘易致贫人口外出18人。外出务工和本地就业总人数高于去年水平,确保应就业尽就业。
4、公益岗开发。为了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全镇利用光伏、人社、林业等资金,开发保洁、宣传、巡逻等公益岗233个,其中光伏公益岗199个、人社公益岗7个、林业公益岗17个、乡村综合财力公益岗10个。
1、加强全面排查。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进村入户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的拉网式大排查。
2、持续跟踪监测。动员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户为重点,持续开展跟踪监测,重点监测家庭收入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并与相关部门站所加强对接联系和数据比对,对因自然灾害、意外变故等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救助帮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帮扶。
3、强化精准帮扶。一是对于因病或因意外事故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的,及时纳入低收入人口监测和帮扶范围。二是针对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家庭现状、发展能力、实际需求和真实意愿,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制定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及时安排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面落实“五防”机制,坚持提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坚决防止出现返贫致贫现象。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基本概况。
杨市村位于枞阳县白荡湖东北稍,境内省级、县级四条公路贯通,交通便捷,是金社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55个脱贫帮扶村之一。全村区域面积6.3平方公里,辖53个村民小组,33个自然村庄,1个街道,人口5700余人(含城镇居民),耕地面积3367亩(其中水田2597亩,旱地770亩)人均耕地0.6亩,山林面积801亩,有三个圩口。今年以来,该村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力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二)经济状况。
1、人口、劳动力、在外务工人员等情况。
目前全村现有农村总户数1548户,农村总人口5350人,全村劳动力约3870人,在外务工人员有3120人,其中脱贫户外出507人。
2、脱贫攻坚及巩固脱贫成果情况。
该村2014年有建档立卡279户,人口1016人,贫困发生率19.80%。2014年脱贫48户215人,2015年脱贫19户78人,2016年脱贫25户109人,2017年脱贫61户244人,2018年脱贫65户250人,2019年脱贫63户12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7%,贫困村顺利出列。2020年脱贫1户4人,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零。目前该村易致贫边缘户5户,人口数16人,脱贫监测户14户,人口数42人。
3、村集体经济情况。
该村利用集体资源,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想方设法扩展增收渠道,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3.4万元到2020年24.0997万元,主要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圩田、和水面流转、光伏收益和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分红收益,集体经济状况薄弱。
(三)村两委班子情况。
村两委干部职数有10人,,其中党委5人,村委会委员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后备干部1人,扶贫专干1人女性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村民代表81人,村民组长36人,组织机构健全。
(四)村容村貌。
该村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落实了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使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保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五)近年来扶贫专项资金、帮扶单位扶持资金支持的项目情况。
2019年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实施了5条乡村公路硬化、水利兴修12万元用于4个塘口清淤,村级发展专项20万元入股枞阳县富民粮食加工有限公司、中央财政发展资金10万元入股枞金羊业养殖合作社,20万元行业资金实施“万千工程”入股乌金白茶生态有限公司,铜陵市总工会、枞阳县总工会提供帮扶资金37万元新建村为民服务大厅,2020年扶贫19.5万元进行楼庄小套泵站建设,扶贫专项资金72万元实施老茶园改造和新建钢构厂房。
(六)今后发展方向的几点建议:
1、坚持党建统领发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使之社会活力弱化。表现为村庄内生组织乏力和公共生活退化;
房屋闲置老化。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阻碍了乡村振兴建设的步伐。呈现”断壁残垣、破败无序、人畜混杂”等脏乱差现象,既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又影响了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格格不入。村两委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国家政策,主动对接县政府乡村振兴局、交通、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力争把改造“空心村”落到实处。将农村危房改造、清洁工程、通村公路、美丽乡村创建、农村环境整治结合在一起,可以用补偿金弥补或规划兴建安置房,这样一来,农户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村集体实际掌握了土地使用权,农地的整治可以增加土地的增减指标挂钩,村集体可以增加较多的收入。
3、铺筑返乡人才创业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亲的人更有信心,让愿意返乡创业的能人更有决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七)、当前村集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0年度,县政府安排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2万元。根据规划,村集体新建800平方米(造价成本:900元/每平米)钢构厂房一幢,根据预算,附属工程围墙、水泥地坪、排水沟、简易绿化、公厕等尚有资金缺口45万元。目前帮扶单位中:铜陵市总工会承诺支持20万元,枞阳县总工会承诺支持15万元,缺口资金大约10万元。
因村集体经济困难,迫切需要有关单位给予帮扶支持,目前钢构产房项目已在线上挂网拍租,浙江义乌市老板已经有意向合作,主要生产玩具。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村集体研究决定对厂区水、电、路、通讯、土地平整及附属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截止目前,水、电、路土地平整、通讯设施已基本完成,尚有公厕和简易绿化等尚未完成。此外,该项目的实施,可使脱贫群体28户收益,解决就业岗位78人,人均每年可以获得3万多元稳定收入。
建议对接获得我行项目贷款支持的县投发、县建投、县农投等相关企业,共同解决杨市村钢构厂房的10万元资金缺口,力争村办企业早日开工投产发挥效益。
杨市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海清。
2021年10月28日。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十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的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__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__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增强领导农村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前所未有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农村实际,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所进步。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几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了。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织。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曾经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潜能,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农村面貌。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化和减少,农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产出低效化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并逐步滞后于现代农业的要求,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坎。近年来围绕落实农业农村改革部署,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经营体制的方式,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及难题。
街道村地处街道北面,距离城区2.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9户,农业人口1781人,现有耕地面积1947亩,人均耕地约1.09亩。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将耕地分级搭配,整田整土划割为若干小块分到农户,导致每家每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零散分布。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留守农户”接手耕种承包地,使地块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组其中一户农民3.5亩旱地被划分成10余块,最小的一块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是难以进行机械作业,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
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
五是对外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协商一致;。
六是地块分割产生了较多不能耕作的边界,浪费了耕地资源。
围绕这一难题,近年来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通过承包权入股、土地预流转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耕地的“团聚”和适度规模经营,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益也相应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构想。
在村调研发现,虽然群众意识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种弊端,也有将土地“集零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具体路径,缺乏组织者。如农户间相互可以进行土地调换,但各怀心思,效果有限;外部业主整体流转集约经营因农户意见不一难以达成。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试点的构想:以生产社为单位,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农户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对农田进行集中整理,引进专合社、龙头企业进行成片经营。在具体探索过程中,我们分别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经营试点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流转协议》等,组织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动员并与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情况下,以书面协议形式,每户农民将所有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和村集体资产公司完善入股相关手续,实现土地标准化整理和规模化经营。
三、土地股份制的实践和成效。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街道以村为试点村,通过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吸引民间投资,以村集体资产公司为主要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互利共赢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血橙基地,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一)落实三权分置。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后,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坚持推进“三权”分置并行,落实好集体所有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这是开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实践中,稳定农户承包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推行由农民一次性出租让渡土地经营权向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共享土地经营权方式转变,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
(二)规范资源管理。
街道村20__年注册成立市区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现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级公益性房屋等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通过回收分散的集体资产,对村级“三资”开展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对村集体经济共有人进行确认,为下一步村集体收益分配提供依据。按照“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公司,集体公司聘请专合社和农村经纪人负责生产经营,通过把村集体资源资产折股量化组建村集体公司,并整合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吸收民间资金,实现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赢。
(三)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以区大规模绿化行动项目(混交林)为支撑,通过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规范化种植塔罗科血橙1000亩。注入社会化资本,完成“伙儿山牌”血橙商标注册,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前期市场拓展、销售。
二是林下种植蔬菜、芽菜等,并与公司签订蔬菜订单收购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发展特色水产和肉牛生态养殖,利用嘉隆竹木专业合作社竹笋加工废料为牛饲料,牛的粪便作为种植血橙有机肥,实现种养结合、种养循环。四是培育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结合血橙、蔬菜种植、有机草莓等产业,融合新村发展和七洞湖休闲体验,打造村田园综合体品牌,建立1——2家星级农家乐、农业公园,形成轻纺园区和南观路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优化利益机制。
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对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村集体公司争取区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90万元投入血橙种植项目,专合社吸收民间资金和技术,通过采取“村集体资产公司+专合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农户、村集体公司和参与“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和合作机制,确定村集体与合作社共占4成、入股农户占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拟实施经营收益二次返利,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股东权益。同时,聘请本村种植大户、贫困户进行长期或临时性工作,以工资收入的形式回馈种植大户和农户。
(五)开展新村建设。
加快“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实施农村房屋改造、风貌改造、环境整治、洁净亮化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示范区内农房、道路及沿线人居环境改善逐步提升,适度统一,彰显特色;推进乡风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完善“一约三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反黑会),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院落等评比,开展法律明白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增强领导农村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前所未有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农村实际,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十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更好地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通过参观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园林基地、采摘基地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该村党建引领、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的详细介绍。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层党建,巩固振兴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和命运共同体。选派街道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常驻基层支部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发挥党小组长基石作用,选优配强中坚力量,构建更为稳固的组织框架和后备梯队,培养一批懂基层、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二、着力把脉定向,带头振兴示范。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党员干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每个干部在埋首案头、山间挖土、走访宣讲之间自然交替,让党员干部带头成为“乡村振兴”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服务群众最有力的回应。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发振兴活力。
做好“城乡融合、以城带乡”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态”等旅游资源,开发自耕园艺、家庭自助厨房、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农业延伸特色服务,探索城乡共享菜园建设模式,提升本地农副产品附加值。结合实际,建立党员群众讲习所,讲习内容涵盖党课、农业技术等各方面专题,大力培育有担当、勤作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成立新乡贤委员会,推选堪担表率、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乡贤,积极参与村民矛盾调解,构建村风淳朴、村民自治的和谐乡村文化。按照就地取材、就地造景、节约资源、不大拆不建的要求,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及房屋资源,引导并规范村民发展农家乐、茶馆、小超市等家庭经营,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样本。
突出党建引领,找准乡村振兴着入点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始终将加强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以农村党组织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依托,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建强组织作保障,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所进步。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几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了。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织。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__县、__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__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贫富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カ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生态振兴是根本。“録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能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前些年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须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十二
20__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__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__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__县、__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的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__年创建的村办企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__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__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所进步。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几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了。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织。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十三
为深入了解我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情况,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了由李秀侠副主任担任组长的调研组,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采取了实地查看、入户走访、查阅资料和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的工作。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出要高规格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使其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动力。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县发改委和县住建局分别牵头组织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府采购程序,最终确定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公司中标我县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和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在县直有关部门和各镇的积极配合下,编制单位收集了较为系统的基础性资料,并深入镇村实地走访,全面了解各镇村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潜力,为科学编制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两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交流合作,着力做好优质小麦和大豆种子繁育推广、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与此同时,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着力打造百善镇柳孜文化园、柳孜运河码头遗址、老城石板街,韩村镇小李家红色旅游景区、双堆集镇红色教育基地等一批休闲旅游地,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环境治理,提升农村生态品质。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突出做好“垃圾、污水、厕所”革命,切实改变过去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并出台相关文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三是加强文化宣传,培育文明乡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创新平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活动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四是依托村民自治,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以基层党建为核心,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振兴。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开放式党校向镇村延伸,压实党建工作责任,统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干部及群众的教育培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增强乡村治理引领能力。同时,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五是统筹城乡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县人民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重点实施了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同时,紧抓脱贫攻坚工作不放松,坚持精准施策,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强化思想扶贫,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志气和本领,逐步消除精神贫困。
二、存在问题。
整体看来,我县实施乡村振兴工作开局良好,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工作推进缓慢,统筹协调能力不足。
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协调,部分项目资金使用不够科学,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服务三农健康发展能力不足。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县人民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齐心协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二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规范项目资金投入,切实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国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机遇,积极储备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好项目。
三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推进村庄布点规划调整与实施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南部次中心、刘桥新城等集中区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0__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一、基本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__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胡陈乡农业比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至关重要。为此,特围绕胡陈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专题调研。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资金问题成乡村振兴“拦路虎”
一方面,乡村振兴需要庞大资金,而胡陈乡财政薄弱,难以长期支撑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出于物流等因素的考虑,好项目、大企业一般优先落户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地带,胡陈乡由于先天的地理劣势,在招商引资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
(二)创新不足制约乡村振兴推进。
目前,胡陈乡由于创新不足,发展模式僵化,导致原有优势不显、发展后劲不足,最终拖慢乡村振兴进度。以旅游工作为例,胡陈旅游具有“点多、面广、环境好”的特点,并且拥有农事节庆、休闲农业、户外运动等三大资源要素,优势突出。但是,由于创新不足,胡陈绿水青山等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随着周边乡镇对乡村旅游的日渐重视,胡陈旅游的优势日益减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今年胡陈桃花节外来游客人数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中流失的大部分游客前往其他乡镇街道参加模式更新的樱花节、油菜花节。
(三)群众观念有待提升。
一方面,受传统“小农思维”影响,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抱地养老”、“抱房养老”的程度,农村一些闲置土地、房产难以通过集中流转、整村入股等形式得到合理利用,最终导致花卉经济、民宿经济、观光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遇土地瓶颈。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业主因现代经营理念欠缺,产品服务比较单一,难以吸引中高收入人群用餐入住,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综合价值相对有限。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资金管理,强化招商引资。
一方面,加强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审核,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全乡道路交通建设网络,完善全域绿道功能,实现盛宁线力洋至胡陈段建成通车,争取沿海高速互通连接线立项动工,推进乡客运场站规划建设,扭转地理劣势,强化招商引资竞争力。
(二)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发展后劲。
一方面,积极组织乡工作人员、村干部、党员、妇女代表等人员前往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乡镇进行考察学习,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充分把握胡陈乡现有优势,通过改革试点等方式,“老瓶装新酒”,积极探索胡陈乡村振兴新模式。
(三)改善群众观念,推进全民共建。
一方面,通过村民说事、聊天长廊等平台进行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观念,激活群众主人翁意识,鼓励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另一方面,借助光点小聚等活动,加强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者之间的交流,并安排相应的经营技能培训,提高经营者经营水准,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本次对调查过程中农民朋友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作了必须的探讨和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农田断水频繁,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更为严重。
2、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不是很完善,农民的出行很不方便。另外,由于公路等的不完善给当地的经济也带来了必须的影响。
3、农产品的价格较低,农产品给农民带来的收入甚微。虽然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有所上扬,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也在不停的上涨,与农业》投资相比,农产品的价格较为低迷,长此以往将对农民不利。关于问题的分析根据当地政府的基本状况而言,由于在该地区设立的工厂和企业较少,所以税收来源就不多了,另外又加之中央实施的税费改革,对农业税的免除,政府的财政收入就存在必须的问题。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的问题在全国的范围内都普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众多,这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的供大于求的情形出现,从而出现“谷贱伤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地方政府如果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话,可能性不大,效果可能也不会很明显,毕竟地方政府的管辖范围有限,调控潜力也有限。对于贴合实际状况的经济发展之路,有下列几个:花大力气招商引资对那些拥有丰富的资源的地区,农民本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家致富,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无力投资而使得资源无法很好的开发,为了很好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招商引资当为首选。
另外,招商引资的另一个较大的项目是对农产品的生加工等方面。该地区的农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产生多大的附加值,然而,该地的农产品质忧、产量佳,所以如果再对其进行生加工,则会有很大的潜力。政府应当制定必须的优惠政策,力争建立几个龙头企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用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用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增收注入活力。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为农服务的作用。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并致力于组建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潜力。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我们要把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结合起来,用心引导,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要以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开展产销联合,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协会、信息协会、流通协会为重点,透过这些市场中介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政府要适当引导农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尽快调整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抓好品种、质量的结构调整,使农业由市场决定产量、需求决定品种质量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同时也应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务必强化市场第一的观念,下大气力研究市场信息、市场动态、市场容量和供求关系,超前预测,科学分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利用时间差、地区差,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扩大农产品集散量。突出优质抓特色,狠抓调整促增效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有特色,才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一)抓高效特色种植业。
(二)抓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农产品经营队伍发展壮大农产品经营队伍,一个产业能不能持续持久活力,还得看产品的销路是否畅通。农业产品销售要有超多的农产品经纪人,政府要针对本地区的具体状况,培养农产品经纪人,扩大流通渠道。随着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防止恶意哄抬农资物价,使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防患于未然发展农商经济合作社现阶段,土地全部承包到户,在土地不能大规模集约经营的状况下,另辟途径,透过农商合作社,关键要让农民参与和经营,把一个个单一个体有组织的联合起来,使某一特色产品构成规模、在规模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经营,才能尽量降低市场风险,在产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蔬菜、、生猪、家禽、等都能够透过合作形式构成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只有到达产业化、规模化,才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品牌农业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另外,在某一产品到达必须规模、知名度后,政府要引导树立名优品牌,进行注册保护,以品牌开辟市场、拓展销路。总结农村的繁荣,经济发展刻不容缓。“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增收”,这一重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也作了超多的工作已改善农民收入。我就本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所调查的资料作了必须的总结和归纳,针对我地的实际状况做出了发展经济的几看法:
1、花大力气招商引资;
2、用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4、突出优质抓特色,狠抓调整促增效;
5、发展壮大农产品经营队伍;
6、发展农商经济合作社;期望能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尽一番力!
这次早已已结束,但它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经济还不够发达,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十分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所进步。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几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了。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织。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大学生篇十四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__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__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潜力,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减少,农村土地碎片化和碎片化、土地产出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渐凸显,逐渐落后于现代农业的要求,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坎。近年来,我们围绕实施农业农村改革,正确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通过土地权利分离、承包经营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管理体制等方式,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现状与问题。
街村位于街道北侧,距市区2.5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519户,农业人口1781人。现有耕地面积1947亩,人均耕地约1.09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对耕地进行了分等配建,将整块土地切割成若干小块分给农民,导致每户承包的耕地分散分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家里的“留守农民”接管了承包地的耕种,使得土地分配更加分散。比如5组村一个农户的3.5亩旱地分成10多块地,最小的一块地只密集种植3株柑橘。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是难以进行机械化作业,耕作效率低;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难度;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相互制约;
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
五是外地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达成共识;
第六,土地分割产生了更多未开垦的边界,浪费了耕地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我们在街道村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通过承包权入股和土地预流转的方式,有效实现了耕地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团圆”,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率也相应提高。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与构想。
对村里的调查发现,群众虽然意识到承包地碎片化的种种弊端,有“整地”的愿望,但缺乏系统的解决办法、具体的路径和组织者。比如,农民可以互相交换土地,但想法不同,结果有限;由于农民的意见不同,外部所有者的整体流通和集约化管理很难实现。有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三权分置、以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的思路:以生产社会为单位,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农民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耕地集中,引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分片经营。在具体探索过程中,我们分别制定了《村耕地试点经营管理办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流转协议》,组织街道、村干部成立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动员与村民达成共识,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以书面协议形式将土地经营权全部委托给所属村民小组,村民小组、村集体资产公司完善持股相关程序,实现土地规范化整理、规模化经营。
三。土地股份制的实践和成效。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街道将该村作为试点村。通过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吸引民间投资,以村集体资产公司为主要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血橙基地,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一)实行三权分立。农村承包地确权发证后,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必须坚持推进“三权分立并行”,实行集体所有制,坚持农村土地不可动摇的集体所有制,这是进行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实践中,应稳定农民的承包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用益物权。放开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将土地经营权由农民一次性租赁流转为股份制经营、合作经营等土地经营权入股,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种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
(二)规范资源管理。__年,街岛村注册成立城市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现有的山坪塘、渠道、灌溉站、村道、村级公益房等集体资源进行资产核实,通过回收零散集体资产,对村级“三资”进行集约化、规范化管理。确认村集体经济共有人,为下一步村集体收入分配提供依据。按照“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农户入股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村集体公司,集体公司聘请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负责生产经营。通过村集体资源资产转股,定量成立村集体公司,整合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吸纳民间资金,实现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互利共赢。
(3)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以区内大型绿化行动项目(混交林)为支撑,通过新苗、嫁接等方式,标准化种植1000亩塔罗科。注入社会资本,完成“霍尔山牌”血橙商标注册,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前期市场拓展和销售。
二是种植蔬菜、芽菜等。林下,并与公司签订蔬菜收购合同,在城郊城市培育平价蔬菜基地。
三是发展特色水产品和肉牛生态养殖,利用嘉龙竹木合作社竹笋加工废弃物作为牛饲料,利用牛粪作为有机肥料种植血橙,实现种养结合、种养循环。四是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主业,结合血橙、蔬菜种植、有机草莓等产业,融合新农村发展和启东湖休闲体验,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品牌,建立1-2个星级农家乐和农业园区,形成纺织园区和南关路农业旅游示范点。
(4)优化利益机制。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对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村集体公司争取90万元试点项目资金用于区集体经济发展投资血橙种植项目,专业合作社吸纳民间资本和技术。通过采取“村集体资产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参与“三改”改革的农户、村集体公司和新型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合作机制,确定村集体、合作社占40%、入股农户占60%的初始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计划实施经营性收益二次返利,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权益。同时,村里的大种植园主和贫困户被雇佣长期或临时工作,并以工资收入的形式回馈给大种植园主和农民。
(五)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重点实施农房改造、景观整治、环境整治、清洁照明工程;开展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逐步改善示范区沿线农村房屋、道路和人居环境,适度统一和突出特色;推进乡村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一约三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议事会、禁赌扫黑会),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庭院等评价。,开展依法识人、依法进农村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生活;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弘扬自强扶贫传统美德,振奋贫困群众精神。
20__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四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聚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创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为主线,加快推进“四城”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基本信息。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各村的底子情况,包括人口、住房、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规民约制定、境外人才、矛盾纠纷、村霸贼子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活动。
首先,这个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开展“致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富裕产业。每个村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个或多个村,确定一个能增加收入、增加群众收入的产业项目。
2.培养一套致富的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养殖和工作知识培训班等。,可以确保培养的有劳动能力的群众达到90%以上,培养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村庄帮助留守人员接触手工业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使家庭收入最大化。
3.探索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金融信贷单位将为发展项目缺乏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大学生设立项目,帮助落实贷款计划,最大限度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性。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通过落实前三项保障、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生活习惯和爱护环境意识。,从而保证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期整洁。坚持“要尽可能绿,但要尽可能绿”的原则,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提亮,用竹篱、栅栏将屋前围起来,并在屋前屋后种植瓜果、绿植,在全村形成“天然植物、浓郁乡土气息”的景观。
2.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镇内8个示范村:西溪池、前柳黄、芦荟、西河洼、东家下坡、马家亭、梯门、楼阁。
3.加快城镇化。镇驻村和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到乡镇和社区居住。
第三,乡村文明。开展“倡导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建设好青年”“培育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等方式大张旗鼓宣传先进佳能,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聚集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石堆共有117名女子标兵、121名女子标兵、92名青年入选。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在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婚丧嫁娶和解、远离陋习的意识。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夏季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览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在每个村打造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知识,让村民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接受教育,引导思想,让大家感受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趋势。
四是有效治理。
1.开展“街面安全”活动。每个村配备一名警务助理,每个村配备一个警务巡逻队。警务助理带头进行警务巡逻、收集信息和解决冲突。每个村都建有一套“天网”监控系统,与派出所的治安监控平台相连。各村成立警民微信交流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例和安全防范,随时随地与群众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个社区将聘请一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使法律咨询服务成为常态。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入选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每个村将设立“听证室”,对家长时间短、邻里吵架等简单矛盾纠纷进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农村干部规范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知识、医疗保健等知识,丰富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吸引力。要求村“两委”成员确定一个纯收入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下大力气盘活资源、吸引投资、流转土地,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创建示范点和开展典型驾驶。重点打造四大示范点: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高效农业示范园、沃琪文冠果主题公园。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建成1500余亩,是集观光、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耕体验、延伸加工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步云已有楼宇、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个休闲农场和一个赛鸽文化交流中心。在园区示范带动下,开发种植大樱桃、草莓、蔬菜高效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金梨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现已建成1100亩,已开发百会紫苏庄园、东顺大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天硕洋葱种植基地、梦格有机蔬菜合作种植基地5个。亭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琪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和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集文冠果种植、养殖、高产示范、配送、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国家级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种植文冠果210亩。项目建成后将用工300余人,年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多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不足,尤其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目前,大多数工业项目主要是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的。通过引导大众产业结构调整来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是非常困难的。
(二)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升级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纯依靠县、镇、村财力难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缺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没有吸引力,大学生和高层次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创业。只有回来的人才能去村里当村干部。
三。建议。
(1)建议加大对群众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建议加大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开发建设乡村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建设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
(4)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多种支持,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__镇是我县典型的山区边远小镇,离县城52公里,道路弯曲狭窄,交通十分不便利,信息不灵通。而且是县城食水源,省级高坪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不能发展养殖业和工业,耕地也不多,除了茶叶产业、竹木产业外,没有什么成规模的产业项目。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屏颈。
下面我就__镇的实际情况,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我觉得__这条路要搞通,要加快106国道马岭至高坪村改道工程,拓宽改直通往__的主干道。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很多老板想到__发展种植产业,进去一趟后都打退樘鼓,没有了下文,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曾经我带了一个老板去考察青迳反季节萝卜种植项目,后面他说:照__现在这个交通状况,连辆大货车都难进,就算你不用成本,送几十吨萝卜给我,我拉到珠三角去卖都会亏本,何况我还要投入一笔资金。这个生意做不了。
还有就是__至乐昌、至城口的主要道路如果能够改造成为7米宽道路,对__的发展来说,都是很大帮助的,也是群众盼望实现的目标。
其次,__不能搞养殖业和工业,那我们就要发展特色种植业。__目前主要种植产业是茶叶,但茶叶主要分布在鱼皇、烟竹、小楣水村等几个村,并不是每个村都适合种植茶叶。有几个海拨较高的如青迳、中山、前洞、新白等村种植茶叶产量不高,也有人偿试过,鱼皇这边已经摘了一趟茶叶了,上面才开始摘,海拨高,天气冷,发芽慢。
为了寻找适合这几个村的产业,我们也不断寻求更多产业项目,如目前在中山试种了40亩弥猴桃,在前洞种植了77亩何首乌,在青迳试种了60亩山楂,在新白试种了50亩蕃薯等,这些都是为了寻找更适合__气候的种植产业项目。
目前,我们也正在与佛山商会旗下的一个农业公司合作,准备创建一个农业种植示范基地,计划在__建设一个农产品深加工厂,把生态环保的农产品通过商会直接销往香港、珠三角等地。带动当地种植产业发展。
第三是可以结合城口红色小镇,打造__红色旅游项目。当年红军经过__三天三夜,还在新白村一个村小组住了一晚,目前拥有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墓、红军桥等红色文物。我们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打造更多旅游景观,吸引更多游客到__来,促进当地经济繁荣。
总之,我觉得产业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现在正进行新农村建设才有意义,否则,只见新村新面貌,不见实惠好生活也是达不到乡村振兴的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