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汇总8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一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
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
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
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
《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
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
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
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二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和别竺豪夫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初的俄罗斯历史,描绘了各阶层的生活,是一部恢复当时社会风貌的宏伟史诗。
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雄伟、宏大、复杂的结构和严谨有序的布局。托尔斯泰以一天的才华,在战争与和平、心理与社会、历史与哲学、婚姻与宗教之间游刃有余,主次分明,独具匠心。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刻画准确细腻,风景如眼前。虽然是19世纪的小说,但流传至今却没有隔阂感,流露出对人性的同情心,穿越时空背景依然动人心。
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和回味,比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争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和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走出窗外,看见皮埃尔穿着邋遢匆匆走过,便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地说了几句话,皮埃尔看起来很粗心,因为他痴迷于娜塔莎,研究了自己的处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告别:“明天,不!再见,再见。然后停下脚步,落在马车后面。娜塔莎把头伸出窗外好一段时间,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种异常感动了我。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很平淡,几乎没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但我仍然能感受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尤其是皮埃尔说:“明天,不!再见,再见。”更有价值。他似乎觉得这种分离永远不会再见到娜塔莎,战争会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他说了这样一句看似不经意却极其痛苦的话。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三
在这个九月我看了一本托尔斯泰写的书,这本书的名字相信大家必须耳熟能详,那就是《战争与和平》。书中写了许多人物,其中有很多大家肯定都不太明白,可是有一个人物大家必须十分熟悉,那就是波拿巴。大家肯定会说,这个人是谁?听都没听说过,其实这就是拿破仑。托尔斯泰在书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个个色彩鲜明,个性突出。他们多属于鲍尔康斯基公爵、罗斯托夫伯爵、别祖霍夫伯爵、库拉金公爵这四大家族。别祖霍夫伯爵死后,在新一代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安德烈公爵和皮埃尔伯爵。安德烈公爵身材不高,面貌英俊,表情严肃冷漠,对上流社会生活感到厌倦,在这一点上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夫有些相似。皮埃尔伯爵是老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他为人正直、善良,喜欢进行思考,可是意志薄弱,缺乏办事本事。经过对他们的生活经历,一个危机四伏的旧俄罗斯上流社会清晰地展此刻我的面前,比如为了老别祖霍夫伯爵的财产,有许多人千方百计地想害皮埃尔。
之所以说它是哲学之经典,是因为它同时具有历史小说、社会心理小说、家庭纪事小说和哲理小说的特点,是全面反映了俄国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具有史诗性的历史小说,这个看法大多俄罗斯学者都认同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虽然也貌似通读了这本恢弘巨著,但所获得的感受与体会必定是很浅薄的,以后随着年龄及学识的增长能再多看几遍得的话,那体会与认识必须会逐渐深刻。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四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撰写的.《战争与和平》,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以儿女情长衬托出法俄战争,生动地描述了1805至18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社会领域,十分值得回味,我怀着崇敬的心境,拜读了这部著作。
小说描述的是:俄罗斯的罗斯泰尔伯爵的女儿娜塔沙美若天仙,在一次舞会上和一位年轻的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相爱。可是,不久后法俄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最终负伤身亡。娜塔沙悲痛欲绝,在别人的劝说下无奈改嫁。此时,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俄国有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本书充分地表现出俄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
读了《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我感触异常深刻:主人公安德烈忠心报国,最终为国捐躯,他的爱国情怀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安德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放弃了自我的幸福,终身长眠于九泉之下,守护着自我的祖国。娜塔沙天真善良,十分纯洁。彼埃尔善良真诚,凭着继承的遗产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可他并不像其他贵族,坚强作斗争……这本书真是把那时候的俄国人的思想感情描述的淋漓尽致。
读完这本书,我衷心祝愿人世间不在发生战争,和谐永在!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五
《战争与和平》一书主要以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为中心过对几个贵族家庭的详细描述,反映了从1805年到12月___历史时期的俄罗斯生活在起义前夕。
1805年,拿破仑集结军队继续向西前进。俄罗斯受到威胁,因此与奥地利签订了联盟合同,以抵抗法国军队。
虽然到处都是恐慌,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贵族们仍然举行盛大的舞会来接待客人,仍然和朋友聊天。在莫斯科,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而库图佐夫则带领军队抵抗法军的入侵。皮埃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俄罗斯首富。女孩们对他有不同的看法;安德烈公爵参军了。公爵夫人为他生了一个胖男孩,但公爵夫人死了;尼古拉斯一直在追求索丽娅。不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但娜塔莎同时爱上了阿纳托里。过了一会儿,战争来到莫斯科,人们纷纷离开,逃到别处。战争非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安德烈也在战斗中牺牲。拿破仑似乎有胜算。1812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俄军胜利了。从此,生活恢复了平静。娜塔莎和皮埃尔结婚生子,玛丽亚和尼古拉也结婚了,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从文章中,我体会到了俄罗斯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力量。人民愿意参军为国家牺牲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不怕死亡,随时随地准备战斗。只要国家能用他们,他们即使死了也要完成任务。文章中很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都有这种精神:朴实英勇,鄙视死亡,都很英雄。库图佐夫在文章中冷静冷静,头脑灵活,每一步思考都非常详细周到,是人民智慧的体现。俄罗斯在战争中能以少胜多,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安德烈公爵、皮埃尔和尼古拉公爵,三位优秀的贵族青年,都英勇投身卫国战争的前线。安德烈公爵不仅是库图佐夫的好助手,也是人们心目中的勇士。他为国捐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现在人们的好日子是用勇敢的勇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不容易!战场上的每一分钟,士兵们都冒着生命危险战斗。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退缩,只想着如何赢,让子孙幸福地生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那些被法国军队逮捕的囚犯,即使死了也不屈服,也不背叛国家和人民。与胆小怕死、傲慢自负的拿破仑相比,他们是多么伟大高贵。虽然他们很普通,但他们所做的是尊重和爱。我们应该向他们、勇敢的将军、士兵、指挥官等人致敬,感谢他们付出的一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六
在这个九月我看了一本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书,这本书的名字相信大家必须耳熟能详,那就是《战争与和平》。书中写了许多人物,其中有很多大家肯定都不太明白,可是有一个人物大家必须十分熟悉,那就是波拿巴。大家肯定会说,这个人是谁?听都没听说过,其实这就是拿破仑。托尔斯泰在书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个个色彩鲜明,个性突出。他们多属于鲍尔康斯基公爵、罗斯托夫伯爵、别祖霍夫伯爵、库拉金公爵这四大家族。别祖霍夫伯爵死后,在新一代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安德烈公爵和皮埃尔伯爵。安德烈公爵身材不高,面貌英俊,表情严肃冷漠,对上流社会生活感到厌倦,在这一点上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夫有些相似。皮埃尔伯爵是老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他为人正直、善良,喜欢进行思考,可是意志薄弱,缺乏办事本事。经过对他们的生活经历,一个危机四伏的旧俄罗斯上流社会清晰地展此刻我的面前,比如为了老别祖霍夫伯爵的财产,有许多人千方百计地想害皮埃尔。
之所以说它是哲学之经典,是因为它同时具有历史小说、社会心理小说、家庭纪事小说和哲理小说的特点,是全面反映了俄国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具有史诗性的'历史小说,这个看法大多俄罗斯学者都认同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虽然也貌似通读了这本恢弘巨著,但所获得的感受与体会必定是很浅薄的,以后随着年龄及学识的增长能再多看几遍得的话,那体会与认识必须会逐渐深刻。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七
茶余饭后、空闲之余,我读了一本《战争与和平》的压缩版。它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伟大作品,更是世界文学罕见的长篇小说。
本书以十九世纪初俄罗斯人民的历史大事件为舞台,以拿破仑入侵和败退作背景,将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俄罗斯主要贵族生活的种种情景等人物数百人,描写得栩栩如生。
书中人物众多,庞而不杂、纷而不乱、巧夺天工,如法军的暴行、俄军的游击战等。同时,对贵族社会的腐败、堕落与精神面貌;男女青年在动乱中的缘于爱、战斗里的情与恋,以及洛斯托夫伯爵家族从盛到衰,由衰转盛的变化等都进行了深刻地描述。
女主人翁娜塔莎无微不至、持之以恒照顾在反法战争中负伤的'安德烈公爵。他们原是一对恋人,但爱情早已破裂。为了照料受伤的战士,娜塔莎激发起了爱国热情,改过自新,精心照顾,十分难得,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安德烈公爵在许多次战斗中,处处都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就连贵族大资本家皮埃尔,因刺杀拿破仑未果,作了俘虏,依然镇定自若。
正义是永恒的。俄罗斯人民的抵抗是正义。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卓绝、敢于捐躯的精神是值得宣扬的。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拿破仑的克罗米亚战争因非正义而宣告失败,最终被赶出了俄国,俄罗斯人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和平。
正由于这样,罗斯托夫家族最后才又如此地兴旺起来,皮埃尔和娜塔莎、玛丽亚和安德烈最后成了幸福的两对。
今天,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仍然有战争,如伊拉克、阿富汗、加沙等地区。那里的国家和人民渴望和平,需要生存,盼望发展;每个人都需要尊严,每个孩子都需要和我们一样上学,每个家庭都期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反对战争,反对恐怖主义,反对以任何借口或形式的国家恐怖行为;热爱和平,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这正是我从《战争与和平》中所想到的。
《战争与和平》真不愧为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作品!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八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著,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