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优质19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一
为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根据《xx市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x委办发〔〕号)和《xx市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x委办发〔〕号)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全镇为整体,以镇、村(社区)两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成,网格化管理,打通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理论宣讲、文体服务、科普服务、教育服务、网格服务五大平台,严格按照“五有标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路在安宁大地落地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共绘新时代秀美人文xx新画卷。
二、工作任务(一)完善机构设置1、镇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化志愿服务所,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郭仁伟担任实践所及志愿服务所组长,党委副书记xxx担任实践所副组长,党委副书记xxx担任志愿服务所副组长,成员由镇党政办公室和12个村(社区)书记组成,党政办主要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对主要内容、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让村(社区)负责人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五大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2.将12个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下设9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相应加强工作力量。结合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建好用好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要求统筹使用,协同运行。
2.融合网络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广电站统筹谋划、统筹建设、统筹运用,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注重运用“互联网+”创建微信群方式,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农民夜校教育等新载体、新技术和新应用,每月定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发布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和信息,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信息互通共享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3、采取“4+n”的模式(“4”指理论政策宣讲、身边人讲身边事、文化演出活动、志愿服务等4个规定动作,“n”指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生产技能传授、传统文化讲解、身边好人表彰等自选动作),结合传统节日、生活节点,围绕“讲、评、帮、乐、庆”工作内容,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村(社区)需定期对新增志愿者进行网报,并且,各村(社区)要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另一方面来自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
三、工作内容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2、优秀表彰宣讲感染。村(社区)可以将每次镇党委表彰的优秀人员事迹通过村会、农民夜校进行宣讲,让更多的村民有学习的榜样,共同宣讲学习“孝子、孝女、孝媳、孝婿”、“好人好事”、“巾帼创业”等涉及24字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事迹。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在家遵守家庭美德、处事遵守社会公德、务工遵守职业道德。建立完善礼遇帮扶道德模范的常态长效机制,树立好人好报、德行天下的主流价值导向。开辟红色墙、好人墙、乡贤榜、道德榜、笑脸墙,加强红色传统教育,倡导好人文化,提升人们幸福生活指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示范村、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星级文明信用户等创建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导向、引领作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3、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惠民音乐节”等主题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唱歌、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公益电影放映、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全面实现“广播村村通”,把农村广播打造成党和国家方略政策。
(四)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监督。各村(社区)党委书记为小组组长,并由包村领导抓起,在每月的党建月会中,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了解不足,提出对策方法。由党政办统筹协调安排,定期将各村(社区)情况汇总上报情况给副组长,并将每月考核情况纳入各村(社区)积分管理,年底进行拉通排名,切实做到对建设推进不力、运行效果不明显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二
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按照中央要求,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增加到28个,试点时间从20-年10月至20-年10月,为期一年,市被确定为28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根据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化拓展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方案精神,现制定《关于在市文旅系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方案》如下: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地提升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更好地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局党组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是文明实践所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抓好文明实践所建设,带头组织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
2、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在职党员文明实践服务参与率力争达到80%,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达到20小时。
3、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传播、政策宣讲、文体活动、移风易俗、特殊关爱等服务内容,紧密结合农民思想认识实际和生产生活需要,开展有主题、有特色、有内容的活动项目,既解决实际问题更解决思想问题,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创造性针对性实效性。
4、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构建具体组织开展全域志愿的工作平台,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
5、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报送所辖实践所工作情况。内容包括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和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等,重要情况可随时报送。
6、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日常工作原则上由局主管宣传工作同志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要达到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项目的标准,具备基本办公条件。
8、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体系。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同时,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定位,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文化思想阵地,动员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必须找准着力点和落脚点,把握关键点和突破点,统筹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以整合资源为前提,在搭建综合平台上下功夫。应整合市、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坚持点线面结合,打破部门壁垒,在统筹调配、盘活激活、联通共享上下功夫。紧贴群众需求,构筑“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逐步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平台就延伸到哪里”的建设目标。
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依托,在构建专业力量上下功夫。以志愿服务为主导形式,重点组建好以宣讲团、党校教师、业务骨干为支撑的专家队伍,以文化艺术人才、民间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致富能手等为主体的人才队伍,以科技人才、医务工作者等为主体的专业队伍,开展“点单式”志愿服务。组建百姓宣讲队伍,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文明洗礼,传扬文明乡风。
坚持以丰富载体为关键,在增强活动效果上下功夫。应探索推行村(社区)实践站“点单”、文明实践中心“派单”、相关服务单位“接单”、镇(街道)实践所“配套”、群众“点评”的模式,有效对接供需。积极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文明”的文明实践五送活动,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百姓大宣讲”等活动,广泛开展“立家规、亮家训、传家风”和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
坚持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在推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应强化领导机制,给予资金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完善督导机制,并完善考核机制,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特别是文明乡镇、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内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常态长效。
同时,应着力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提高实践内容针对性,增强文明实践吸引力。坚持“自下而上、以需定供”原则,通过线下问卷调查、线上依托“两微一端”、县区融媒体“点单”相结合的方式,依据群众需求制定实践方案,确保实践质量和效果;提高实践方式趣味性,增强文明实践感染力。结合时代要求和地方特色积极探索、扬优成势,借鉴发展“理论+文艺体育+互联网”模式,全方位开展文明实践,让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提高实践手段实用性,增强文明实践渗透力。既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适性文明实践活动,又针对基层特殊群众开展特殊性文明实践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获得感。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央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意见精神,现就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载体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xx高质量发展走在江苏沿海县域前列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2.建设阶段:2018年12月底前,县、镇、村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阵地载体,完善三级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和队伍,明确职责,形成方案,挂牌运作。
6.提升阶段:2019年8月以后,在巩固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提升志愿服务驿站功能,建立机关、学校、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形成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驿站上下贯通的组织架构、功能融合的平台资源、统一协调的志愿队伍和规范标准的活动要求。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e站、科普活动站、农家书屋等载体,建立创业科技平台。六是体育健康平台资源。由县卫计委、体育局牵头,建好用好县镇医疗卫生机构、村(居、社区)卫生室和体育场馆、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体育健康平台。七是平安法治平台资源。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建好用好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学校、法治宣传栏、法治图书角等法治宣传阵地,组织开展法治惠民服务,建立平安法治平台。
“三结合”教育网络,持续深化“神奇鹤乡·童声响亮”未成年人道德实践养成活动品牌。四是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分队。由县文广新局、文联牵头,以专业文艺团体、社会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等人群为主体,深入开展“四送”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等开展免费公益性文化服务。五是创业科技志愿服务分队。由县人社局、科技局、科协牵头,以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科学技术普及爱好者和工作人员等人群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创业、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六是体育健康志愿服务分队。由县卫计委、体育局牵头,以医生、体育活动爱好者等人群为主体,整合县内各类卫生、体育资源,常态化指导引导群众开展各类体育健康活动。七是平安法治志愿服务分队。由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法律工作者、平安法治志愿者,积极开展平安法治宣传、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助参与治安巡逻防范、重大活动安保、抢险救灾等活动。镇(区)、村(居、社区)分别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志愿服务队,由镇(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村(居、社区)“两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支队长、队长。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下基层。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冬训、“百姓名嘴”基层巡讲、“三下乡”等活动,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江苏大讲堂等资源,采取农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农村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农民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农村群众更真切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指导单位: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党校)。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生态环保、集中居住、“一全员四托底”民生保障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引导人们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指导单位:宣传部、人武部、农工办、党史办、农委、人社局、民政局、住建局、环保局)。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乡贤、最美xx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推选和“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建设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好用好道德讲堂,用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和可贵精神引导农村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入开展建设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农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指导单位:宣传部、政法委、文明办、教育局、司法局、团县委、妇联)。
百姓手头、送到老百姓眼前。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心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指导单位:县文广新局、农委、体育局)。
明办、农工办、财政局、民政局、公安局、文广新局)。
6.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文明村居、小区,组织农村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及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社会交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农村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指导单位:文明办、卫计委、住建局、公安局、环保局、城管局、水利局、文广新局、旅游局、团县委)。
1.加强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县委领导下进行,县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各级党组织要把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民政、卫计等部门的资源,以创成全域文明村居、小区为目标,在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上各尽其职、各展所长,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强机制建设。依托全县300个志愿服务驿站和党员干部“三创”志愿服务网上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立沟通顺畅、运行有序的机制。建立供需有效对接机制,群众需求和志愿服务资源由志愿服务驿站先集中汇总再分类对接。建立网上网下互动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网上资源和网下资源聚集叠加,活动开展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建立领导指导联系机制。明确县镇领导指导联系镇村文明实践所站,县镇领导自觉深入村(居、社区)基层一线,率先垂范开展志愿服务,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3.加强指导服务。县一级着力加强对文明实践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筹指导,着眼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统筹建立文明实践人才库,构建三级互联互动、专才优才集聚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组织编写文明实践教材,形成教育主题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体系。依托县委党校,加强文明实践理论研究。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基层亮点经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激励广大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5.加强考核监督。建立文明实践工作测评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察内容和考核督查范围。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公开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不定期对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组织、阵地、资源、队伍、活动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督查考核结果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美丽乡村考核的重要依据。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三
为进一步加强改进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经镇党委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落地生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目标。
以全镇为整体,以镇、村(社区)两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阵地”,传播党的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大课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大平台”,推动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工作原则。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加强文明实践内容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教育服务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服务群众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
3.注重求实务实,坚持目标效果导向。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健康服务、文化服务、农村电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一)完善机构设置。
镇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行政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相应加强工作力量。结合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二)整合盘活资源。
1.整合阵地资源。整合学校、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整合文化站、村史馆、农村电商、农家书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建好用好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
2.融合网络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广电站统筹谋划、统筹建设、统筹运用,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注重运用“互联网+”方式,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发布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和信息,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信息互通共享、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队长;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由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队长;各村(社区)要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队伍一方面来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的在职人员,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来自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基层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把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4.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5.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养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全面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活动,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重点整顿大操大办风气,遏制重殓厚葬陋习,打击农村赌博歪风,全面引导群众摒弃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持续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教育引导信教群众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镇宣传线牵头,成立贵台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联席会,与中小学校、司法所、文化站、广电站、工会、团市委、妇联、团委等联席协商,确保各部门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文明实践所平台各尽其责、各展所长,形成工作合力。
2.规范实践阵地建设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坚持“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固定场所即有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固定的场所阵地;有统一标识即统一悬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牌;有专人负责即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力量,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文明实践活动;有工作制度即建立健全活动开展、队伍培训、场所维护等规章制度;有活动项目即制定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菜单,配备通俗易懂的教材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视频等文明实践资料;有实际效果即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3.健全运行机制。把文明实践工作基点放在村(居、社区),把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实践时间安排要坚持机制化、常态化,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一月一次,同时根据传统节日、生活节点或季节性作灵活安排,使其逐步成为群众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日常性文明实践活动要通过进门入户、开展小型专项活动等,提供面对面的贴心服务,培植与群众的情感基础,提升文明实践活动人气,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
文明实践工作在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分4个阶段进行。3月上旬、中旬要检查验收。
第一阶段(2020年1-3月):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2020年3--5月):全面启动、分类指导。镇、村两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正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镇宣传委员加强分类指导、检查督导。
第三阶段(2020年5--7月):组织推进,阶段总结。在2019年7月底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推广优秀经验,推动工作稳步实施,提质升级。
第四阶段(2020年7--12月):总结提升,形成经验。接受区委对我镇工作的评估、验收,总结经验,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根据中央和省、市、县的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宣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阵地;是坚持“六个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宣讲各项方针政策、助推精准脱贫、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平台。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增强全镇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城乡群众生活品质和文明素养,引导广大群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文明实践、精神加油、人文关怀”的定位,在镇、村两级分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打造政策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科学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新风良俗、体育指导、医疗保健、社会治理等文明实践活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重点围绕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便民惠民、乐民育民文明实践活动,更好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1.突出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引领群众共同奋斗,推动城乡发展、乡村振兴,创造幸福生活。
2.坚持精准务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供需精准、供给有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把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各种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在群众心坎上。
3.加强资源整合。坚持党委主导、各方参与、群众互助,积极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与“六个高质量”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美乡村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相结合,与党员教育、科技推广、普法教育和移风易俗、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文化惠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融合。充分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阵地、项目活动,打破条块限制,合理调配,统筹利用,确保县域内所有资源在机构、人员、设施等权属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进行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供应长效化、效应发挥最大化。
4.保持常态长效。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把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城乡建设与管理、行业发展、基层党建、社区服务和群众日常生活之中,打通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机制,丰富拓展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内容,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与其它工作合力合拍、相互促进、整体联动,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和实践队伍常态化、制度化,把实践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
5.注重全面覆盖。采取“集中+分散”“线下+线上”“固定+流动”相结合原则,建立一批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弘扬新风良俗中升华境界、增强本领,在乡村振兴发展实践中创新创业、收获幸福。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1.科学理论学习实践工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农村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农民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群众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让他们更真切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责任单位:组织办、文广服务中心、各村(居)场)。
2.方针政策宣传宣讲工程。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集中居住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整合各条线资源,发挥和拓展相关部门服务职能,利用精准脱贫、普法宣传、科普大篷车、文化惠民、家门口就业工程等载体,广泛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岗位、送农资、送信息、送文化、送法律、送健康、送保障、送关爱等城乡结对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农村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扶贫办、文广服务中心、卫计服务中心、各村(居)场)。
3.主流价值培育践行工程。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建设。坚持创建惠民、创建育民,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等八项细胞工程创评,不断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广泛宣传践行《文明20条》2.0版、《村规民约》《文明诚信三字经》《县“乡风文明十提倡十反对”》等,常态开展道德讲堂、乡风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好人、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评比,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展示交流活动,大力培育新乡贤,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七五”普法和“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活动,引导农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责任单位:镇文广服务中心、司法所、各村(居)场)。
4.群众文化生活丰润工程。有效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大力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充分激发农民办文化的积极性,把活跃在农村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积极推进全民阅读行动,常态举办“三下乡”“幸福舞起来”“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群众性系列文化主题活动,提振广大群众的精气神。持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不断推出抒写伟大时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品,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广大群众眼前,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责任单位:文广服务中心、各村(居)场)。
5.文明风尚涵育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强管理服务,着力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黄赌毒等陈规陋习,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结合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及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生活方式,组织广大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推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广泛开展《文明20条》2.0版进乡村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社会交往、公共场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农村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化社会风气。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依法规范农村宗教事务,着力解决农村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互助组织关爱帮扶、精神慰藉作用,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责任单位:民政办、城建环卫服务中心、各村(居)场)。
按照《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的要求,夯实构筑实践载体,规范建立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活动阵地。
一是建立功能完善的实践场所。按照“标识统一、质量优良、设施完备、氛围浓厚、功能齐全”的建设标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2019年度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纳入改善农民集中居住规划,统一建设。结合推进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区、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配套建设科普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村史馆(室)等场所,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集学习培训、专题讲座、文化普及、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中心,满足群众对生态环境、品质生活、心灵享受和乡风文明的需要。要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应急广播体系,建立政策理论宣讲平台;打通中小学、职业学校、社区教育中心、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校外教育辅导站等,建立教育服务平台;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戏剧团等文艺团体、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群艺馆、影剧院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打通科技示范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室、科技信息站、益农信息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科普活动室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建立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打通县、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好用好体育场馆、各类健身活动场地,合理利用公园、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在镇、村层面按照“1个实践所+n个实践站+n个实践点”工作模式,分别建成高效农业、电商产业园、乡村旅游、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一批带动力强的实践基地和党员教育、科技普及、家风家训、道德讲堂、“一约四会”等一批示范性强的实践点。
二是建立为民敬业的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分级招募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大队,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支队长和大队长。坚持党员干部打头阵、当先锋,广泛发动各行业、各单位业务骨干,各类文化、医卫、农技等专家人才,“百姓名嘴”“乡贤读报团”成员,以及返乡创业人士、退休文化工作者、退休教师、典型模范人物等“新乡贤”走进实践现场,建立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固定实践志愿者队伍。
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方法。注重宣传教育与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真心服务群众又教育引导群众,实现教育与实践良性互动。通过编创文艺作品,利用政策“读”、小品“演”、快板“说”、诗歌“颂”、绘画“展”、共同“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群众语言,实现以文化人,增强实践服务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注重发挥好人榜样的引领作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依托好人主题公园(广场、馆)、善行义举榜、道德讲堂、好人角等阵地,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引导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增强实践服务的感染力和带动力;围绕群众需求,建立多维度服务配送机制,通过“派单+点单”“会场+现场”制定“文明实践”清单,以“菜单”的形式向基层配送资源和服务,增强实践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按照“到村进户见人走心”的要求,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贴近群众的工作方式和载体,开展政策宣传、经验介绍、讨论交流、知识竞答、技术比赛、上门拜访等活动,提高实践服务的参与性和可感受度;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微信群、网站等互联网手段,建设网上文明实践中心,开设微党课等实践栏目,定期更新实践内容,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推动实践活动更具时代感和便捷性。通过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好、留得住的方式和内容,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真正把群众“留下来”“融进来”“带起来”。
四是建立务实管用的实践制度。按照有明确阵地、有专职人员、有统一标识、有活动菜单、有规范制度及地方特色“六有”标准,充分整合、统筹调配各类阵地、人员、项目、活动,切实推进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建设。各乡镇(街道、场)、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年初有计划、月月有主题、旬旬有重点、周周有活动、节庆有安排、场场都精彩、常态不断线”的要求,细化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任务清单,排出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时间、地点、内容、受众范围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各实践所(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集中实践活动,并提前发布预告,便于群众知晓和志愿者报名参与。流动实践所(站)可建在生产生活一线,现场进行面对面实践活动。注重与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和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相结合,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单位和个人参与情况与基层评先推优挂钩,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由党委书记任中心主任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分管宣传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做好工作规划、队伍建设、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工作。建立1个乡镇实践所、17个村级实践站和若干实践基地(活动阵地),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所长,村(居)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探索采取调剂使用、购买服务、社工+志愿者等方式,按照实践所、站分别不少于2-3名和1名配齐工作人员,确保实践活动有人组织、常态开展。各乡镇(街道、场)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以明晰的工作思路、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推动实践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2.加强舆论宣传。深入挖掘工作中的鲜活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推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案例。充分调动实践所(站、点)、志愿服务队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实践所(站、点)成为群众“学习、实习、实践”的精神家园。
3.加强督查指导。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村居目标管理体系。对各单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常态督查,定期考核评估,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实践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实践工作取得实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五
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央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意见精神,现就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载体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xx高质量发展走在江苏沿海县域前列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2.建设阶段:2018年12月底前,县、镇、村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阵地载体,完善三级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和队伍,明确职责,形成方案,挂牌运作。
6.提升阶段:2019年8月以后,在巩固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提升志愿服务驿站功能,建立机关、学校、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形成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驿站上下贯通的组织架构、功能融合的平台资源、统一协调的志愿队伍和规范标准的活动要求。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e站、科普活动站、农家书屋等载体,建立创业科技平台。六是体育健康平台资源。由县卫计委、体育局牵头,建好用好县镇医疗卫生机构、村(居、社区)卫生室和体育场馆、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体育健康平台。七是平安法治平台资源。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建好用好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学校、法治宣传栏、法治图书角等法治宣传阵地,组织开展法治惠民服务,建立平安法治平台。
“三结合”教育网络,持续深化“神奇鹤乡·童声响亮”未成年人道德实践养成活动品牌。四是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分队。由县文广新局、文联牵头,以专业文艺团体、社会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等人群为主体,深入开展“四送”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等开展免费公益性文化服务。五是创业科技志愿服务分队。由县人社局、科技局、科协牵头,以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科学技术普及爱好者和工作人员等人群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创业、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六是体育健康志愿服务分队。由县卫计委、体育局牵头,以医生、体育活动爱好者等人群为主体,整合县内各类卫生、体育资源,常态化指导引导群众开展各类体育健康活动。七是平安法治志愿服务分队。由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法律工作者、平安法治志愿者,积极开展平安法治宣传、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助参与治安巡逻防范、重大活动安保、抢险救灾等活动。镇(区)、村(居、社区)分别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志愿服务队,由镇(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村(居、社区)“两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支队长、队长。
化实践活动。四有配套教材。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必须备有《***谈治国理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理论类、文化类、科普类、法制类等书籍,供广大干群阅读。同时鼓励各文明实践所、站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宣讲教材。五有档案台账。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要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视频图片等有关资料,分门别类进行规范整理归档留痕。六有实践成效。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选一批优秀志愿者,推出一批思想道德素质高、生产生活技能优的群众典型,表扬一批先进文明实践所、站。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持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下基层。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冬训、“百姓名嘴”基层巡讲、“三下乡”等活动,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江苏大讲堂等资源,采取农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农村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农民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农村群众更真切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指导单位: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党校)。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生态环保、集中居住、“一全员四托底”民生保障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引导人们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指导单位:宣传部、人武部、农工办、党史办、农委、人社局、民政局、住建局、环保局)。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乡贤、最美xx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推选和“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建设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好用好道德讲堂,用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和可贵精神引导农村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入开展建设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农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指导单位:宣传部、政法委、文明办、教育局、司法局、团县委、妇联)。
百姓手头、送到老百姓眼前。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心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指导单位:县文广新局、农委、体育局)。
明办、农工办、财政局、民政局、公安局、文广新局)。
6.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文明村居、小区,组织农村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及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社会交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农村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指导单位:文明办、卫计委、住建局、公安局、环保局、城管局、水利局、文广新局、旅游局、团县委)。
1.加强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县委领导下进行,县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各级党组织要把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民政、卫计等部门的资源,以创成全域文明村居、小区为目标,在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上各尽其职、各展所长,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强机制建设。依托全县300个志愿服务驿站和党员干部“三创”志愿服务网上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立沟通顺畅、运行有序的机制。建立供需有效对接机制,群众需求和志愿服务资源由志愿服务驿站先集中汇总再分类对接。建立网上网下互动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网上资源和网下资源聚集叠加,活动开展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建立领导指导联系机制。明确县镇领导指导联系镇村文明实践所站,县镇领导自觉深入村(居、社区)基层一线,率先垂范开展志愿服务,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3.加强指导服务。县一级着力加强对文明实践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筹指导,着眼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统筹建立文明实践人才库,构建三级互联互动、专才优才集聚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组织编写文明实践教材,形成教育主题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体系。依托县委党校,加强文明实践理论研究。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基层亮点经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激励广大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5.加强考核监督。建立文明实践工作测评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察内容和考核督查范围。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公开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不定期对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组织、阵地、资源、队伍、活动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督查考核结果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美丽乡村考核的重要依据。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六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厅字〔2018〕78号)和省文明委《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湘文明委〔2018〕9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以“强身、健脑、福民”为内涵,以镇、村(社区)、屋场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建立镇、村(社区)、屋场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力争2019年志愿者人数达到400人以上,年开展志愿服务5万小时,年志愿服务积分3万分。不断壮大志愿者规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4、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
(一)组建机构。
在全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三级机构,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
1、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党委书记任所长,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副所长: 李玉龙 洪 涛 谭 勇。
成员:郭建忠、龙永新、易 亮、陈志林、彭 旗、
刘 旺、刘 高、彭 勇、罗 慧、李 林、
蔡德军、江其武、陈 志、陈龙飞、陈晓旭、
陈湘东、王志敏、曹亚博、李跃其、肖雪云、
蔡建塘、刘会清、谢春元、张 杰、吴俊强、
夏耀宗、皮三乃、谢文革、何育文、贺金春、
汤德风、阳明德、廖泽南、周金华、罗正方、
廖三明、阳志勇、周国仔。
下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各村(社区)、门前三小服务点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资源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2、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社区)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书记任站长,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3、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各“门前三小”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二)建立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镇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镇党委书记过石基任队长,刘敏、李玉龙任常务副队长。服务队下设10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详见附件1)和14支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
10支志愿服务队队长由镇党政领导及各站办主要负责人担任,队伍组建、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等具体由新时代实践所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分队,由村(社区)书记担任队长,各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志愿服务小分队。
志愿者骨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镇政府机关干部、驻镇单位人员、村干部和党员组长;二是乡土文化人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志愿者所在村(社区)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
志愿服务通过终生积分管理、礼遇褒奖表彰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逐步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逐步实现由党委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动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好人好事在全镇蔚然成风。
(三)开展活动。
1、强身。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快乐生活、健康生活。送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中符合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的内涵,开展送巡演、电影、戏曲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广场舞、太极拳、军鼓等培训,组织舞龙、舞狮、腰鼓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体育竞赛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倡导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种文化。用好“门前三小”、村级服务中心等阵地,举办农村公益培训,培育一批理论、科技、文化、种养殖等方面的乡土能手,带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让石羊塘传统技艺、地名、美食发扬光大,增强老百姓情感认同,激发老百姓内生动力,自发自主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管文化。进一步落实文化市场属地管理制度,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中,遵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原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健脑。聚焦群众所盼所需,让老百姓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精神力量。理论宣讲。大力开展理论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价值引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宣传、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守望。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知识传授。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多种志愿服务,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3、福民。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打造新型农民,打破农业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壁垒,积极发展“六次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开展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辐射作用,带动发展一批产业。坚定不移“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丰富乡镇发展业态,优化返乡创业环境,激发群众爱乡情怀,催生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努力实现一村一貌。主动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门前三小)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和区域旅游的新景点。持续深化城乡环境治理,强力推进封山育林,统筹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
通过“强身、健脑、福民”,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让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让农村的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让农村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让农村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让石羊塘真正成为一方热土。
(四)组织评选。
开展各类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引领风气,形成导向,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2、优秀志愿者服务队。根据评选细则,在全镇志愿服务者服务队中评选10支队伍。
3、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根据评选细则,评选出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20人。
4、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个人。根据评选细则,在全镇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支部书记、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少年、好邻居若干名。
5、“五个一百”家庭。根据评选细则,开展100户“卫生清洁家庭”、100户“和睦邻里家庭”、100户“敬老孝亲家庭”、100户“诚信讲理家庭”、100户“脱贫致富家庭”评选活动。
1、统筹推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集聚功能,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意识形态、党建、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等工作。
2、整合资源。整合全镇各部门单位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阵地,将全镇14个村级服务中心、门前三小、乡贤馆等各类资源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3、志愿服务。要树立文明实践所、站、点就是志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就是志愿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各志愿服务队要有效采集群众各项需求,根据群众需求策划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用好门户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新技术,建立全镇志愿服务项目库,形成服务清单,同时,要加强志愿服务人员培训,落实终身积分礼遇褒奖激励措施,广泛带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示范带头。镇、村两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基层群众中去,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增强工作的感召力覆盖面。
5、管好网络。积极运用乡贤石羊塘公众号、信息门户网等资源,及时发布信息,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做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6、抓好重点。紧扣石羊塘作为劳务输出大镇的特点,高度关注农村留守群体,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当好“代理家长”、“代理儿女”,完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驻镇单位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
2.加强政策保障。财政将安排专项预算,用于实践所的建设和日常运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出台全镇志愿服务建设与激励褒奖制度。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实践站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扬。
3.加强督查考核。出台文明实践工作考核办法,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村干部政绩考核,相关内容纳入党建和乡贤文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按月按季通报各村文明实践活动情况。把志愿服务积分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参考条件之一,激励广大干部激情干事、干在实处。
4.加强宣传推介。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活动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镇村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向县、市主流媒体推介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七
(一)实践内容
(二)实践形式
三、队伍与阵地
(一)队伍建设
1.专家队伍。充分发挥讲师团职能部门和业务骨干的作用,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
(二)阵地建设
四、工作步骤
五、组织保障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八
为进一步加强改进我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央、省州和县委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及要求,经乡党委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剑邑大地落地生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绘新时代新新达麦的美好画卷。
(二)工作目标。
以全乡为整体,以乡、村两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大阵地”,传播党的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大课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大平台”,推动全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工作原则。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加强文明实践内容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教育服务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服务群众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
3.注重求实务实,坚持目标效果导向。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健康服务、文化服务、农村电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4.实施重点突破,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既加强对先进典型表彰和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又加强对工作薄弱环节、薄弱地方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两端发力、带动中间,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5.整合力量资源,坚持共建共融共享。统筹谋划、优化配置、共享使用现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资源,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等融合发展,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综合使用效益。
(一)完善机构设置。
1.乡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乡党委书记看布加同志担任实践所主任,党委副书记、乡镇道吉草同志兼任副主任,实践所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张新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村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对主要内容、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2.各行政村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党组织书记和包村领导担任站长,相应加强工作力量。结合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二)整合盘活资源。
1.整合阵地资源。在前期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将农民草根讲团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整合学校、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整合文化站、村史馆、农村电商、农家书屋、广播村村响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建好用好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要求统筹使用,协同运行。
2.融合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注重运用“互联网+”方式,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发布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和信息,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信息互通共享、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队长;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由村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队长;各村要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伍一方面来乡镇干部、事业单位学校的在职人员,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来自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
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尤其注重发挥好我乡草根宣讲团、学校及各类大讲堂的作用,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生动的理论讲生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1.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县委、乡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基层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把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2.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开展农村精神文明示范村、家风建设示范点、文明村、文明家庭和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在家遵守家庭美德、处事遵守社会公德、务工遵守职业道德。
3.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建好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农村祠堂升级改造,把传统祠堂改建成文化礼堂。编传村史家训,建立村史馆,促进乡风民风美,举办“传承好家风”故事大赛、演讲大赛等系列活动,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带乡风、以乡风促发展,致力提振群众精气神。
4.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养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全面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活动,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重点整顿大操大办风气,遏制重殓厚葬陋习,打击农村赌博歪风,全面引导群众摒弃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
5.助推秀美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致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邓建设内容,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实施、连线连片推进”的思路,打造“一村一品”生态农牧业,建有一个以上特色农旅产业,建设一批有特色、有韵味、有活力的亮点村和景点村。
文明实践工作在2019年10月至12月期间实施,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9年10月30日):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2019年11月1日-10日):全面启动、分类指导。乡、村两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正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乡办公室加强分类指导、检查督导。
第三阶段(2019年11月11日-12月12日):组织推进,阶段总结。在20日前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推广优秀经验,推动工作稳步实施,提质升级。
第四阶段(2019年12月21日-31日):总结提升,形成经验。接受县上工作的评估、验收,总结经验,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乡党委负总责、分管领导抓推进、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在乡党委领导下进行,负责牵头组织、督促落实及监督考核。统筹协调全乡各类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志愿服务队队长,要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
加强指导服务。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筹指导。挂点乡包村领导负责本村的指导工作。学校、宣讲团要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深入乡、村开展活动。乡农民讲师团在带头理论宣讲、带头文明实践的同时,要抓好文明实践队伍培训。
加强考核监督。将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纳入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特别是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推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营造良好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基层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九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检察职能,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建设人民精神家园,有效地激励广大群众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宗旨,坚持为民利民惠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结合时代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4、坚持志愿服务。以志愿者为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坚持实践创新。大胆创新文明实践工作的领导方式、实践内容、活动模式和教育方法,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参与相结合,着力提升城乡整体文明水平。
6、坚持常态长效。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定期督查考核通报,巩固日常活动成果,及时总结提升,努力提高文明实践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
1、宣讲法律,形成法治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本院自媒体及摆摊设点等,以宣传板报、影像、案例分析、典型案件公布、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方式,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知法、学法、懂法、用法,从而达到以法治理念达成共识,以法治手段推动发展,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2、宣传政策,提振百姓信心。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广大群众和农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党的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宣讲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帮助群众了解政策、学习政策、掌握政策、会用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倡导文明,弘扬时代新风。结合走访群众和办案调查,积极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论,培养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规范人际交往礼仪和公共场所行为举止,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1、法律宣传:利用“检察开放日”、“宪法日”以及日常应用较多的重要法律的修改,采取街头摆摊设点等方式,以宣传板报、宣传车、影像及发放宣传资料、法律咨询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义务开展法律宣传。与此同时,在广大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时代新风尚。
2、法制讲座:组织院领导、中层骨干、业务尖子,成立法制宣讲团,深入学校、机关单位及乡村社区,结合检察办案工作,开展犯罪预防等法制讲座;特别是深入中少学校,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和青少年权益维护。
3、上门走访:结合精准扶贫和党员进社区,组织全体干警和党员,到精准扶贫联系的乡村,到机关座落所在地的社区,开展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和困难学生,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困难学生重返校园。
4、关爱帮扶:对犯罪的青少年和受犯罪侵害的青少年,实行一对一的帮扶,防止犯罪的青少年再犯罪,帮助受侵害的青少年走出阴影,送上关爱,开启新生活。
5、志愿服务:成立并组织好县检察院志愿服务队,认真开展好学雷锋做好事、交通劝导、义务献血、环境保护、“四城同创”、社区巡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
1、加强领导。院成立“衡阳县人民检察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检察长阳发云任主任,其它班子成员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由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罗友顺任办公室主任,由政工科长刘光会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院办公室、政工科以及各业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2、强化保障。一是院财务要拨付专项经费,确保“实践中心”各项活动正常开展。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检察工作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的关系,特别是要确保开展活动时的人员要到位,且要保证各项活动的效果。
3、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本院在开展“实践中心”活动时的好经验好作法;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把本院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向社会推介,同时大力宣传全县开展实践活动的盛况,从而营造浓厚氛围,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
4、总结提高: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发现不足,整改完善;查漏补缺,巩固提高。自觉接受县“实践中心”领导小组的检查督查和验收考核,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意见》(x字〔20**〕**号)和省文明委《**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x文明委〔20**〕x号)精神,结合**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凝心聚力,民心向党”。
以“强身、健脑、富民”为内涵,以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为单元,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规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成为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4.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一)组建机构。
1.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县规划展览馆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详见附件1),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志愿服务组。中心实行专题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
2.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街道)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社区)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书记任站长,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4.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各“门前三小”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二)建立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为志愿服务。县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苏涛任总队长。总队下设**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支镇(街道)志愿服务队。
**支志愿服务队队长由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队伍组建和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组织实施。
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分队,由村(社区)书记担任队长,各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志愿服务小分队。
志愿者骨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全县党员;二是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创业人员等,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
志愿服务通过终身积分管理、礼遇褒奖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逐步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逐步实现由党委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动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好人好事在**县蔚然成风。
(三)开展活动。
1.强身。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快乐生活、健康生活。送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中符合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的内涵,开展巡演、送电影、送戏曲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培训,组织龙舟、舞龙、舞狮、腰鼓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体育竞赛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倡导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种文化。用好“门前三小”等阵地,举办农村公益培训,培育一批理论、科技、文化、种养殖等方面的乡土专家,带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让**县技艺、**县地名、**县美食增强群众情感认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自发自主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管文化。进一步落实文化市场属地管理制度,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中,遵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原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健脑。聚焦群众所盼所需,让群众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精神力量。理论宣讲。大力开展理论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价值引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宣传、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守望。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知识传授。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多种志愿服务,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3.富民。立足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让群众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大力开展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发展一批产业。大力倡导“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激发群众爱乡情怀,催生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努力实现一村一貌。主动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推进移风易俗,让“门前三小”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在“门前三小”植入本土文化和互动项目,做热人气,成为全域旅游的新景点。
通过“强身、健脑、富民”,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让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让农村的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让农村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让农村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让**县真正成为一方热土。
(四)组织评选。
开展“双十双百”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引领风气,形成导向,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1.十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
2.十佳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志愿服务项目中评选**个品牌项目。
3.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个人。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十佳共产党员、十佳支部书记、十佳青年、十佳巾帼英雄、十佳创业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少年、好邻居。
4.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根据评选细则,评选出年度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2020年继续建成**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门前三小”),以后逐年递增,力争达到****个以上。
1.统筹推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聚功能,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意识形态、党建、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2.整合资源。整合各部门单位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阵地,将全县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普法、社会实践、产业发展、公益场馆等各类资源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3.坚持志愿服务。要树立文明实践中心就是志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就是志愿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各志愿服务队要有效采集群众各项需求,根据群众需求策划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建成用好“****”app、网页版、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新技术,建立全县志愿服务项目库,形成服务清单。同时,要加强志愿服务人员培训,落实终身积分礼遇褒奖激励措施,广泛带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党员干部带头。全县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农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增强感召力,扩大覆盖面。
5.用好管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资源,建好县融媒体中心,运用电视台、电台、**手机台、网站、**发布等新技术新运用,运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做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6.要抓好重点。紧扣**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的特点,高度关注农村留守群体,鼓励乡村干部带头当好“代理家长”、“代理儿女”,完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
2.加强政策保障。县财政要安排专项预算,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和日常运转。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实践点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褒扬。
3.加强督查考核。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办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关内容纳入党建和城乡同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按月按季通报各单位文明实践活动情况。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参考条件之一,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前置条件之一,激励广大干部激情干事、干在实处。
4.加强宣传推介。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向省、市主流媒体推介各单位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一
实施计划是指对某项工作在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和工作步骤等方面作出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明创建”实践活动相关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积极作用,我校将组织学生开展“文明劝导”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文明素质,以实际行动来号召长沙市民,加强自身文明建设,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在七月中旬,连续几天进行上街活动,主要向市民宣传文明知识,针对交通协管、行人走斑马线和随地乱吐滥扔三大现象进行文明劝导,力图通过此项活动,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习惯养成的明确目标,特拟定以下活动方案。
20xx年7.10日---7月15日,上午7:30--9:30在荷花路与马王堆路相交十字路口、校门外东路段100米、路口超市处,进行文明宣讲、劝导活动。
1、广泛宣传交通法规常识,增强市民交通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在全市倡导文明交通新风尚。
2、开展交通劝导,引导市民从基本的“红灯停,绿灯行”做起,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养成文明出行习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3、通过本次学生上街文明劝导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文明安全知识,提高市民文明安全意识,促进市民文明出行,文明待人文明处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组长:x校长。
副组长:x副校长。
总协调:x(教导处教育主任)x(团委书记)。
带队行政及老师:x。
各班班主任校医。
活动用品:x(总务处)百事可乐公司。
一小组成员:1001班5人1002班5人。
二小组成员:1003班5人1004班5人。
三小组成员:1005班5人1006班5人。
四小组成员:1007班5人1008班5人。
五小组成员;1009班5人1010班5人。
1、在马王堆路口人人乐超市设立长郡蓉芙中学文明宣讲台,学生以快板、文明歌、小品等形式宣讲文明知识。
2、学生发挥书法特长,书写文明提示语,向过往市民发放手写宣传单。
3、在荷花路与马王堆路口向行人进行安全文明劝导活动。
4、在长郡蓉芙中学校门外100米路段进行卫生劝导及保洁活动。
1、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活动地点;与路口超市联系,在超市门口设立文明宣讲台。
3、以家庭作业形式将此项活动告知参加文明劝导活动的学生家长,请家长签字;与带队老师签订活动安全责任状,建立活动学生通讯录。
4、教导处、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准备好学校校旗、活动标语、学生文明劝导标识。
5、学生做好活动准备:文明宣讲台学生准备文明宣传节目、文明标语、书写标语的纸、笔、墨等;卫生文明劝导员准备好一次性手套、火钳等。
6、7月9日召开活动动员会,由教导处组织、各班班主任与参加文明劝导活动的学生参加,向学生介绍劝导方法、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强调学生个人安全。
7、7月10日----7月15日上午7:30--9:30,初一50名学生参加上街文明劝导活动,活动主场设在人人乐超市,进行文明宣讲、分发文明传单;马王堆路与荷花路路口人行横道为交通文明劝导员,劝导市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扶老人过马路;在长郡蓉芙中学校门外100米路段进行卫生劝导及保洁活动。
8、活动中及时做好小结和宣传,并注意留取活动资料。
1、学生参加活动要注意路途安全,活动结束后马上回家,不要在外逗留。
2、分小组活动,参与交通安全文明劝导的学生要注意个人安全,站在安全岛上;不要与被劝导人员发生争执。
3、参与卫生文明习惯劝导学生要备好口罩、手套、筷子,在劝导过程中,注意来往车辆.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湖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根据《浙江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决定在我区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现就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为南湖区以奔跑的状态奋力推进“首善之区”建设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鲜明一条红色主线,凸显“城乡一体、智慧治理”两大特色,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网络,打造“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践点”四级服务阵地,开展“新思想筑红色高地、新素质铸红色力量、新文化强红色基因、新风尚展红色形象、新关爱扬红色风采”“五新五红”文明实践内容。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阵地打造成为面向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宣教服务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突出红色主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坚持需求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接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突出志愿服务功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资源整合。按照“党委主导、各方参与、群众互助”的模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聚焦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提档升级,突出“城乡一体”协同推进,打造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
——坚持实践育人。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坚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建设模式、内容形式、管理方式上,鼓励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目标是建一个成一个,发挥作用一个,不搞一刀切。
(一)构建“三级”联动网络。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上下协同、齐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其中,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区委书记任主任,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第一副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副主任,实践中心成员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详见附件1);中心下设秘书处,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培训教材、志愿队伍建设、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工作。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党群副书记任副所长,宣传委员任秘书长;做好向上对接、向下传导,负责对辖区文明实践活动和村、社区级文明实践站的规划建设、统筹指导、人员培训、活动开展、日常运转等工作。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负责人,文化专管员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需求,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特色活动。
(二)打造“四级”服务阵地。按照“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践点”四级体系架构,全区层面建设实体化运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街道)依托本地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等设施,统筹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礼堂(文化家园)中,结合实际打造亮点;依托党员先锋站、文明单位、创业基地等阵地,广泛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串点成线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三)培育“5+x”志愿队伍。区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负责整合各部门志愿服务组织资源,制定全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和其它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训辅导镇(街道)、村(社区)志愿者,下设红色南湖同心支队、惠民南湖连心支队、文化南湖明心支队、风尚南湖正心支队、幸福南湖暖心支队等5个支队,每个支队中再设多支分队,每支分队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详见附件2)。各镇(街道)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结合本地实际成立志愿服务分队,定期征集、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做好供需对接。各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成立以民主协商议事会、文化礼堂理事会、乡风民风评议会、文体活动展演队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小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四)搭建“e智慧”互动平台。依托智慧治理大联动平台,开设“e志愿”和“e网络”智慧互动平台,形成“文明实践清单”和“信息数据库”,实时呈现各类工作要求、信息、志愿活动互动、传播。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发挥96345志愿者联盟和大学生志愿者联盟作用,激活民间志愿力量,实现服务资源从“小综合”向“大综合”转变,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配置志愿者自助兑换机,联通“志愿汇”益币兑换系统,做好对志愿者的嘉许反馈工作。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新思想聚人,筑红色高地。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党校、党员电教中心、南湖论坛、道德讲堂、人文讲堂等,建立新思想引领平台。
1.打造红色阵地。做实做强红船旁南湖论坛三级讲学体系、南湖人文讲堂、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和基层党校、红廉馆等红色阵地建设;持续开展南湖读书月活动,依托图书分馆、农家书屋等阵地,打造基层读书品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群众、推动工作,让党的旗帜在红船圣地高高飘扬。
2.丰富宣讲形式。打造“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培育“宣讲名师”“百姓名嘴”,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红船精神、形势政策宣讲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等活动。以“主题党日”“微型党课”等载体,普及党的理论政策,广泛宣讲党史、地方史,唤起乡愁记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3.加强网络传播。开通“南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网,融合推进“南湖新闻网”“南湖文明”等传统网站建设,不断拓展“南湖声音”app、“南湖发布”“红廉南湖”“南湖先锋”等“两微一端”新媒体网络阵地建设,巩固拓展网络宣传宣讲阵地,提升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使用效率,进一步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4.弘扬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弘扬红船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
5.推行道德教化。深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主题宣传活动,结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行业标兵、乡村典型等遴选,推选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性强的“道德标杆”。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会”“百户家庭讲最美”等活动,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红黑榜”“道德点评台”等载体,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引导群众“评好人、议好人、学好人、当好人”。
6.提升综合素质。依托智立方、法治教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各类平台,整合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力量下基层开展专题宣传,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综合运用基层走亲、现场咨询、广场活动、点单服务等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环保、农业、保健、科学知识。深化“平安南湖”大宣传,推动禁毒禁赌、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普及。
(三)新文化育人,强红色基因。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文化馆、非遗馆、图书分馆、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中小学校等,建立新文化培育平台。
7.根植传统文化。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用好非遗馆、家风馆、乡贤馆等场所设施,多渠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耕读文化、慈孝文化和乡贤文化。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传统工艺、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落等保护与利用。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注重现实题材文艺创作。
8.拓展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送”“种”“赛”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南湖合唱节、城乡文体十大联赛、365天天欢乐大舞台、一镇(街)一品(节)、我们的村晚、我们的礼仪、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培育扶持基层文艺骨干、业余文体团队和民间文艺社团,形成“以团带团、以团管团”团队化管理模式。推进村(社区)文化结对走亲,增强农村文化的内生动力。
9.培植体育文化。结合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城市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等文化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基层体育健身场馆,推动公共文体场馆和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为市民日常健身锻炼提供更多可选场地。注重发挥体育赛事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本土品牌体育赛事,举办千人毅行、全民运动会等赛事,引导广大群众自发参与全民健身。
(四)新风尚化人,展红色形象。打通三治会堂、道德讲堂、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等,建立新风尚传扬平台。
10.涵育文明素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养犬等知识,开展垃圾分类、巡河治水等行动,倡导绿色节约生活理念。开展以“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文明行动,推进文明小区、文明小巷、文明楼幢、文明街路、文明窗口等特色文明细胞创建活动。
11.传承家风家训。挖掘、整理、编写好家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让好家训好家风代代相传。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优美庭院等创建,选树一批“好女儿”、“好媳妇”、“好婆婆”等系列典型,组织开展“家风榜”“家风廊”等活动,建设村(社区)级特色家风馆,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12.深化移风易俗。把“反对铺张浪费、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美丽乡村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道德评判团、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鼓励和引导村民到文化礼堂举办宴席,推广“流程规约制、标准菜单制、金牌厨师制”,遏止铺张浪费。
(五)新关爱暖人,扬红色风采。打通96345志愿者联盟、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红立方、“红管家”平安志愿者工作站、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建立新关爱惠民平台。
13.聚力志在南湖。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网络,发挥96345志愿者联盟、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等作用,壮大各类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做优做强“红船领航志在南湖”志愿服务品牌,全力打造红色志愿之城。力争到2020年,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700个以上,注册志愿者超15万人,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0场次以上。
14.发挥网格优势。深化网、组、片联系机制,发挥“全科网格”建设优势,在完善固化网格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志愿者的便利优势,落实骨干党员志愿者联系农户制度,收集上报基层群众对于文明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和相关诉求。利用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实现信息实时上报、实时交互、实时处理。
15.实施暖心工程。把志愿服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组织各级志愿服务团队及志愿者参加美丽乡村建设、邻里守望、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精准扶贫等活动,高标准实施“暖心工程”。注重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功能作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持续实施“春泥计划”,加强对农村困难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救助保护,组织开展学业辅导、特长教育、亲情连线等志愿服务。
(一)启动阶段(2018年12月底至2019年2月底)。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研,制定《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合理规划,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任务,成立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召开动员部署会议。
(二)实施阶段(2019年3月至5月)。完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嘉兴科技城、湘家荡、新丰镇、余新镇、凤桥镇、东栅街道、新兴街道、南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各镇、街道各打造2个)的硬件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志愿服务资源,使全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9年6月以后)。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经验,完成试点任务,做好实施评估,迎接上级部门对我区试点工作的验收。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评选表彰优秀志愿组织和个人,延伸拓展基层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于年底前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推动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各级志愿服务队伍、各类社工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加强规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员单位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面对面的服务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计划、有项目、有活动,有记录、有培训、有成效”“9个有”的标准持续推进工作。各镇、街道要大胆探索,在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阵地的精细化管理运作、人文关怀的长效提质等方面探索创新,创造各有特色的“9+”运作模式。
(三)加强考核监督。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镇(街道)、区级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窗口、文明家庭测评标准中,引导全域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秘书处要组织力量对各地各部门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四)加强氛围营造。综合运用各类宣传阵地和载体,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广大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检察职能,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建设人民精神家园,有效地激励广大群众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宗旨,坚持为民利民惠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结合时代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4、坚持志愿服务。以志愿者为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坚持实践创新。大胆创新文明实践工作的领导方式、实践内容、活动模式和教育方法,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参与相结合,着力提升城乡整体文明水平。
6、坚持常态长效。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定期督查考核通报,巩固日常活动成果,及时总结提升,努力提高文明实践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
1、宣讲法律,形成法治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本院自媒体及摆摊设点等,以宣传板报、影像、案例分析、典型案件公布、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方式,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知法、学法、懂法、用法,从而达到以法治理念达成共识,以法治手段推动发展,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2、宣传政策,提振百姓信心。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广大群众和农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党的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宣讲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帮助群众了解政策、学习政策、掌握政策、会用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倡导文明,弘扬时代新风。结合走访群众和办案调查,积极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论,培养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规范人际交往礼仪和公共场所行为举止,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1、法律宣传:利用“检察开放日”、“宪法日”以及日常应用较多的重要法律的修改,采取街头摆摊设点等方式,以宣传板报、宣传车、影像及发放宣传资料、法律咨询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义务开展法律宣传。与此同时,在广大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时代新风尚。
2、法制讲座:组织院领导、中层骨干、业务尖子,成立法制宣讲团,深入学校、机关单位及乡村社区,结合检察办案工作,开展犯罪预防等法制讲座;特别是深入中少学校,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和青少年权益维护。
3、上门走访:结合精准扶贫和党员进社区,组织全体干警和党员,到精准扶贫联系的乡村,到机关座落所在地的社区,开展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和困难学生,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困难学生重返校园。
4、关爱帮扶:对犯罪的青少年和受犯罪侵害的青少年,实行一对一的帮扶,防止犯罪的青少年再犯罪,帮助受侵害的青少年走出阴影,送上关爱,开启新生活。
5、志愿服务:成立并组织好县检察院志愿服务队,认真开展好学雷锋做好事、交通劝导、义务献血、环境保护、“四城同创”、社区巡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
1、加强领导。院成立“衡阳县人民检察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检察长阳发云任主任,其它班子成员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由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罗友顺任办公室主任,由政工科长刘光会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院办公室、政工科以及各业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2、强化保障。一是院财务要拨付专项经费,确保“实践中心”各项活动正常开展。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检察工作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的关系,特别是要确保开展活动时的人员要到位,且要保证各项活动的效果。
3、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本院在开展“实践中心”活动时的好经验好作法;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把本院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向社会推介,同时大力宣传全县开展实践活动的盛况,从而营造浓厚氛围,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
4、总结提高: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发现不足,整改完善;查漏补缺,巩固提高。自觉接受县“实践中心”领导小组的检查督查和验收考核,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意见》(x字〔20xx〕xx号)和省文明委《xx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x文明委〔20xx〕x号)精神,结合xx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凝心聚力,民心向党”。
以“强身、健脑、富民”为内涵,以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为单元,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规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4.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一)组建机构。
1.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县规划展览馆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详见附件1),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志愿服务组。中心实行专题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
2.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街道)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社区)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书记任站长,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4.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各“门前三小”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二)建立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为志愿服务。县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苏涛任总队长。总队下设xx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xx支镇(街道)志愿服务队。
xx支志愿服务队队长由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队伍组建和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组织实施。
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分队,由村(社区)书记担任队长,各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志愿服务小分队。
志愿者骨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全县党员;二是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创业人员等,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
志愿服务通过终身积分管理、礼遇褒奖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逐步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逐步实现由党委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动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好人好事在xx县蔚然成风。
(三)开展活动。
1.强身。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快乐生活、健康生活。送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中符合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的内涵,开展巡演、送电影、送戏曲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培训,组织龙舟、舞龙、舞狮、腰鼓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体育竞赛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倡导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种文化。用好“门前三小”等阵地,举办农村公益培训,培育一批理论、科技、文化、种养殖等方面的乡土专家,带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让xx县技艺、xx县地名、xx县美食增强群众情感认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自发自主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管文化。进一步落实文化市场属地管理制度,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中,遵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原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健脑。聚焦群众所盼所需,让群众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精神力量。理论宣讲。大力开展理论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价值引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宣传、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守望。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知识传授。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多种志愿服务,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3.富民。立足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让群众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大力开展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发展一批产业。大力倡导“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激发群众爱乡情怀,催生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努力实现一村一貌。主动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推进移风易俗,让“门前三小”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在“门前三小”植入本土文化和互动项目,做热人气,成为全域旅游的新景点。
通过“强身、健脑、富民”,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让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让农村的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让农村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让农村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让xx县真正成为一方热土。
(四)组织评选。
开展“双十双百”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引领风气,形成导向,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1.十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x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
2.十佳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志愿服务项目中评选xx个品牌项目。
3.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个人。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十佳共产党员、十佳支部书记、十佳青年、十佳巾帼英雄、十佳创业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少年、好邻居。
4.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根据评选细则,评选出年度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2020年继续建成xx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门前三小”),以后逐年递增,力争达到xxxx个以上。
1.统筹推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聚功能,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意识形态、党建、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2.整合资源。整合各部门单位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阵地,将全县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普法、社会实践、产业发展、公益场馆等各类资源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3.坚持志愿服务。要树立文明实践中心就是志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就是志愿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各志愿服务队要有效采集群众各项需求,根据群众需求策划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建成用好“xxxx”app、网页版、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新技术,建立全县志愿服务项目库,形成服务清单。同时,要加强志愿服务人员培训,落实终身积分礼遇褒奖激励措施,广泛带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党员干部带头。全县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农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增强感召力,扩大覆盖面。
5.用好管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资源,建好县融媒体中心,运用电视台、电台、xx手机台、网站、xx发布等新技术新运用,运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做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6.要抓好重点。紧扣xx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的特点,高度关注农村留守群体,鼓励乡村干部带头当好“代理家长”、“代理儿女”,完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
2.加强政策保障。县财政要安排专项预算,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和日常运转。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实践点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褒扬。
3.加强督查考核。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办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关内容纳入党建和城乡同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按月按季通报各单位文明实践活动情况。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参考条件之一,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前置条件之一,激励广大干部激情干事、干在实处。
4.加强宣传推介。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向省、市主流媒体推介各单位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湖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根据《浙江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决定在我区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现就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为南湖区以奔跑的状态奋力推进“首善之区”建设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鲜明一条红色主线,凸显“城乡一体、智慧治理”两大特色,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网络,打造“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践点”四级服务阵地,开展“新思想筑红色高地、新素质铸红色力量、新文化强红色基因、新风尚展红色形象、新关爱扬红色风采”“五新五红”文明实践内容。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阵地打造成为面向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宣教服务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突出红色主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坚持需求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接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突出志愿服务功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资源整合。按照“党委主导、各方参与、群众互助”的模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聚焦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提档升级,突出“城乡一体”协同推进,打造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
——坚持实践育人。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坚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建设模式、内容形式、管理方式上,鼓励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目标是建一个成一个,发挥作用一个,不搞一刀切。
(一)构建“三级”联动网络。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上下协同、齐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其中,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区委书记任主任,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第一副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副主任,实践中心成员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详见附件1);中心下设秘书处,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培训教材、志愿队伍建设、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工作。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党群副书记任副所长,宣传委员任秘书长;做好向上对接、向下传导,负责对辖区文明实践活动和村、社区级文明实践站的规划建设、统筹指导、人员培训、活动开展、日常运转等工作。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负责人,文化专管员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需求,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特色活动。
(二)打造“四级”服务阵地。按照“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践点”四级体系架构,全区层面建设实体化运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街道)依托本地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等设施,统筹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礼堂(文化家园)中,结合实际打造亮点;依托党员先锋站、文明单位、创业基地等阵地,广泛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串点成线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三)培育“5+x”志愿队伍。区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负责整合各部门志愿服务组织资源,制定全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和其它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训辅导镇(街道)、村(社区)志愿者,下设红色南湖同心支队、惠民南湖连心支队、文化南湖明心支队、风尚南湖正心支队、幸福南湖暖心支队等5个支队,每个支队中再设多支分队,每支分队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详见附件2)。各镇(街道)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结合本地实际成立志愿服务分队,定期征集、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做好供需对接。各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成立以民主协商议事会、文化礼堂理事会、乡风民风评议会、文体活动展演队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小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四)搭建“e智慧”互动平台。依托智慧治理大联动平台,开设“e志愿”和“e网络”智慧互动平台,形成“文明实践清单”和“信息数据库”,实时呈现各类工作要求、信息、志愿活动互动、传播。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发挥96345志愿者联盟和大学生志愿者联盟作用,激活民间志愿力量,实现服务资源从“小综合”向“大综合”转变,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配置志愿者自助兑换机,联通“志愿汇”益币兑换系统,做好对志愿者的嘉许反馈工作。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新思想聚人,筑红色高地。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党校、党员电教中心、南湖论坛、道德讲堂、人文讲堂等,建立新思想引领平台。
1.打造红色阵地。做实做强红船旁南湖论坛三级讲学体系、南湖人文讲堂、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和基层党校、红廉馆等红色阵地建设;持续开展南湖读书月活动,依托图书分馆、农家书屋等阵地,打造基层读书品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群众、推动工作,让党的旗帜在红船圣地高高飘扬。
2.丰富宣讲形式。打造“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培育“宣讲名师”“百姓名嘴”,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红船精神、形势政策宣讲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等活动。以“主题党日”“微型党课”等载体,普及党的理论政策,广泛宣讲党史、地方史,唤起乡愁记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3.加强网络传播。开通“南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网,融合推进“南湖新闻网”“南湖文明”等传统网站建设,不断拓展“南湖声音”app、“南湖发布”“红廉南湖”“南湖先锋”等“两微一端”新媒体网络阵地建设,巩固拓展网络宣传宣讲阵地,提升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使用效率,进一步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4.弘扬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弘扬红船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
5.推行道德教化。深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主题宣传活动,结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行业标兵、乡村典型等遴选,推选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性强的“道德标杆”。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会”“百户家庭讲最美”等活动,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红黑榜”“道德点评台”等载体,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引导群众“评好人、议好人、学好人、当好人”。
6.提升综合素质。依托智立方、法治教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各类平台,整合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力量下基层开展专题宣传,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综合运用基层走亲、现场咨询、广场活动、点单服务等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环保、农业、保健、科学知识。深化“平安南湖”大宣传,推动禁毒禁赌、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普及。
(三)新文化育人,强红色基因。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文化馆、非遗馆、图书分馆、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中小学校等,建立新文化培育平台。
7.根植传统文化。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用好非遗馆、家风馆、乡贤馆等场所设施,多渠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耕读文化、慈孝文化和乡贤文化。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传统工艺、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落等保护与利用。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注重现实题材文艺创作。
8.拓展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送”“种”“赛”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南湖合唱节、城乡文体十大联赛、365天天欢乐大舞台、一镇(街)一品(节)、我们的村晚、我们的礼仪、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培育扶持基层文艺骨干、业余文体团队和民间文艺社团,形成“以团带团、以团管团”团队化管理模式。推进村(社区)文化结对走亲,增强农村文化的内生动力。
9.培植体育文化。结合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城市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等文化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基层体育健身场馆,推动公共文体场馆和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为市民日常健身锻炼提供更多可选场地。注重发挥体育赛事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本土品牌体育赛事,举办千人毅行、全民运动会等赛事,引导广大群众自发参与全民健身。
(四)新风尚化人,展红色形象。打通三治会堂、道德讲堂、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等,建立新风尚传扬平台。
10.涵育文明素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养犬等知识,开展垃圾分类、巡河治水等行动,倡导绿色节约生活理念。开展以“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文明行动,推进文明小区、文明小巷、文明楼幢、文明街路、文明窗口等特色文明细胞创建活动。
11.传承家风家训。挖掘、整理、编写好家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让好家训好家风代代相传。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优美庭院等创建,选树一批“好女儿”、“好媳妇”、“好婆婆”等系列典型,组织开展“家风榜”“家风廊”等活动,建设村(社区)级特色家风馆,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12.深化移风易俗。把“反对铺张浪费、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美丽乡村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道德评判团、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鼓励和引导村民到文化礼堂举办宴席,推广“流程规约制、标准菜单制、金牌厨师制”,遏止铺张浪费。
(五)新关爱暖人,扬红色风采。打通96345志愿者联盟、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红立方、“红管家”平安志愿者工作站、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建立新关爱惠民平台。
13.聚力志在南湖。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网络,发挥96345志愿者联盟、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等作用,壮大各类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做优做强“红船领航志在南湖”志愿服务品牌,全力打造红色志愿之城。力争到2020年,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700个以上,注册志愿者超15万人,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0场次以上。
14.发挥网格优势。深化网、组、片联系机制,发挥“全科网格”建设优势,在完善固化网格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志愿者的便利优势,落实骨干党员志愿者联系农户制度,收集上报基层群众对于文明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和相关诉求。利用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实现信息实时上报、实时交互、实时处理。
15.实施暖心工程。把志愿服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组织各级志愿服务团队及志愿者参加美丽乡村建设、邻里守望、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精准扶贫等活动,高标准实施“暖心工程”。注重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功能作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持续实施“春泥计划”,加强对农村困难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救助保护,组织开展学业辅导、特长教育、亲情连线等志愿服务。
(一)启动阶段(2018年12月底至2019年2月底)。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研,制定《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合理规划,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任务,成立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召开动员部署会议。
(二)实施阶段(2019年3月至5月)。完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嘉兴科技城、湘家荡、新丰镇、余新镇、凤桥镇、东栅街道、新兴街道、南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各镇、街道各打造2个)的硬件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志愿服务资源,使全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9年6月以后)。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经验,完成试点任务,做好实施评估,迎接上级部门对我区试点工作的验收。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评选表彰优秀志愿组织和个人,延伸拓展基层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于年底前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推动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各级志愿服务队伍、各类社工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加强规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员单位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面对面的服务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计划、有项目、有活动,有记录、有培训、有成效”“9个有”的标准持续推进工作。各镇、街道要大胆探索,在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阵地的精细化管理运作、人文关怀的长效提质等方面探索创新,创造各有特色的“9+”运作模式。
(三)加强考核监督。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镇(街道)、区级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窗口、文明家庭测评标准中,引导全域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秘书处要组织力量对各地各部门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四)加强氛围营造。综合运用各类宣传阵地和载体,加强对新。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二
(一)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市级抓协调、县级抓推进、乡级抓落实、村级抓服务”的工作机制推进落实。市委负责具体指导和督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负责牵头组织推进、督促落实,各县(市)区党委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负责统筹规划中心(所、站)建设和实践工作开展,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委一把手要分别担任三级文明实践机构的负责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工作指导。市委宣传部要加强指导,按照“强三性”、“增四力”要求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党委要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专人负责。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制定和审核把关,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和力量,推进活动开展,建立活动档案。
(三)加强经费保障。各县(市)区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及活动开展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保障。因平台整合和工作需要,原各级财政拨付的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专项经费自动划转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制定具体的资金使用管理考核办法,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协调统筹县(市)区文明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文明实践。
(四)严格考核监督。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对各县(市)区和相关单位进行定期督查和考核。
(五)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市)区要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两微一端、宣传栏、党务政务公开栏等载体,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围绕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整合资源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立运行机制、政策支持保障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文明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xx经验、打造xx样板,引导全市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三
该计划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如果该方法是在案例之前提出的,则为“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根据《xx市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x委办发〔〕号)和《xx市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x委办发〔〕号)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全镇为整体,以镇、村(社区)两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成,网格化管理,打通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理论宣讲、文体服务、科普服务、教育服务、网格服务五大平台,严格按照“五有标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路在安宁大地落地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共绘新时代秀美人文xx新画卷。
二、工作任务(一)完善机构设置1、镇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化志愿服务所,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郭仁伟担任实践所及志愿服务所组长,党委副书记xxx担任实践所副组长,党委副书记xxx担任志愿服务所副组长,成员由镇党政办公室和12个村(社区)书记组成,党政办主要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对主要内容、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让村(社区)负责人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五大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2.将12个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下设9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相应加强工作力量。结合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建好用好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要求统筹使用,协同运行。
2.融合网络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广电站统筹谋划、统筹建设、统筹运用,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注重运用“互联网+”创建微信群方式,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农民夜校教育等新载体、新技术和新应用,每月定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发布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和信息,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信息互通共享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3、采取“4+n”的模式(“4”指理论政策宣讲、身边人讲身边事、文化演出活动、志愿服务等4个规定动作,“n”指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生产技能传授、传统文化讲解、身边好人表彰等自选动作),结合传统节日、生活节点,围绕“讲、评、帮、乐、庆”工作内容,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村(社区)需定期对新增志愿者进行网报,并且,各村(社区)要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另一方面来自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
三、工作内容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2、优秀表彰宣讲感染。村(社区)可以将每次镇党委表彰的优秀人员事迹通过村会、农民夜校进行宣讲,让更多的村民有学习的榜样,共同宣讲学习“孝子、孝女、孝媳、孝婿”、“好人好事”、“巾帼创业”等涉及24字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事迹。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在家遵守家庭美德、处事遵守社会公德、务工遵守职业道德。建立完善礼遇帮扶道德模范的常态长效机制,树立好人好报、德行天下的主流价值导向。开辟红色墙、好人墙、乡贤榜、道德榜、笑脸墙,加强红色传统教育,倡导好人文化,提升人们幸福生活指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示范村、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星级文明信用户等创建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导向、引领作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3、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惠民音乐节”等主题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唱歌、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公益电影放映、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全面实现“广播村村通”,把农村广播打造成党和国家方略政策。
(四)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监督。各村(社区)党委书记为小组组长,并由包村领导抓起,在每月的党建月会中,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了解不足,提出对策方法。由党政办统筹协调安排,定期将各村(社区)情况汇总上报情况给副组长,并将每月考核情况纳入各村(社区)积分管理,年底进行拉通排名,切实做到对建设推进不力、运行效果不明显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央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意见精神,现就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载体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xx高质量发展走在江苏沿海县域前列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2.建设阶段:2018年12月底前,县、镇、村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阵地载体,完善三级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和队伍,明确职责,形成方案,挂牌运作。
5.迎评阶段:2019年7月—8月,迎接省市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评估、总结。
6.提升阶段:2019年8月以后,在巩固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提升志愿服务驿站功能,建立机关、学校、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形成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驿站上下贯通的组织架构、功能融合的平台资源、统一协调的志愿队伍和规范标准的活动要求。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e站、科普活动站、农家书屋等载体,建立创业科技平台。六是体育健康平台资源。由县卫计委、体育局牵头,建好用好县镇医疗卫生机构、村(居、社区)卫生室和体育场馆、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体育健康平台。七是平安法治平台资源。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建好用好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学校、法治宣传栏、法治图书角等法治宣传阵地,组织开展法治惠民服务,建立平安法治平台。
“三结合”教育网络,持续深化“神奇鹤乡·童声响亮”未成年人道德实践养成活动品牌。四是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分队。由县文广新局、文联牵头,以专业文艺团体、社会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等人群为主体,深入开展“四送”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等开展免费公益性文化服务。五是创业科技志愿服务分队。由县人社局、科技局、科协牵头,以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科学技术普及爱好者和工作人员等人群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创业、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六是体育健康志愿服务分队。由县卫计委、体育局牵头,以医生、体育活动爱好者等人群为主体,整合县内各类卫生、体育资源,常态化指导引导群众开展各类体育健康活动。七是平安法治志愿服务分队。由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法律工作者、平安法治志愿者,积极开展平安法治宣传、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助参与治安巡逻防范、重大活动安保、抢险救灾等活动。镇(区)、村(居、社区)分别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志愿服务队,由镇(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村(居、社区)“两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支队长、队长。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下基层。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冬训、“百姓名嘴”基层巡讲、“三下乡”等活动,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江苏大讲堂等资源,采取农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农村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农民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农村群众更真切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指导单位: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党校)。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生态环保、集中居住、“一全员四托底”民生保障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引导人们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指导单位:宣传部、人武部、农工办、党史办、农委、人社局、民政局、住建局、环保局)。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乡贤、最美xx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推选和“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建设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好用好道德讲堂,用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和可贵精神引导农村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入开展建设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农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指导单位:宣传部、政法委、文明办、教育局、司法局、团县委、妇联)。
百姓手头、送到老百姓眼前。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心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指导单位:县文广新局、农委、体育局)。
明办、农工办、财政局、民政局、公安局、文广新局)。
6.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文明村居、小区,组织农村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及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社会交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农村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指导单位:文明办、卫计委、住建局、公安局、环保局、城管局、水利局、文广新局、旅游局、团县委)。
1.加强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县委领导下进行,县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各级党组织要把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民政、卫计等部门的资源,以创成全域文明村居、小区为目标,在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上各尽其职、各展所长,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强机制建设。依托全县300个志愿服务驿站和党员干部“三创”志愿服务网上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立沟通顺畅、运行有序的机制。建立供需有效对接机制,群众需求和志愿服务资源由志愿服务驿站先集中汇总再分类对接。建立网上网下互动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网上资源和网下资源聚集叠加,活动开展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建立领导指导联系机制。明确县镇领导指导联系镇村文明实践所站,县镇领导自觉深入村(居、社区)基层一线,率先垂范开展志愿服务,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3.加强指导服务。县一级着力加强对文明实践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筹指导,着眼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统筹建立文明实践人才库,构建三级互联互动、专才优才集聚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组织编写文明实践教材,形成教育主题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体系。依托县委党校,加强文明实践理论研究。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基层亮点经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激励广大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5.加强考核监督。建立文明实践工作测评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察内容和考核督查范围。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公开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不定期对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组织、阵地、资源、队伍、活动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督查考核结果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美丽乡村考核的重要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意见》(x字〔20xx〕xx号)和省文明委《xx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x文明委〔20xx〕x号)精神,结合xx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凝心聚力,民心向党”。
以“强身、健脑、富民”为内涵,以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为单元,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规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4.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一)组建机构。
1.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县规划展览馆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详见附件1),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志愿服务组。中心实行专题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
2.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街道)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社区)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书记任站长,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4.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各“门前三小”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二)建立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为志愿服务。县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苏涛任总队长。总队下设xx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xx支镇(街道)志愿服务队。
xx支志愿服务队队长由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队伍组建和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组织实施。
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分队,由村(社区)书记担任队长,各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志愿服务小分队。
志愿者骨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全县党员;二是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创业人员等,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
志愿服务通过终身积分管理、礼遇褒奖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逐步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逐步实现由党委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动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好人好事在xx县蔚然成风。
(三)开展活动。
1.强身。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快乐生活、健康生活。送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中符合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的内涵,开展巡演、送电影、送戏曲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培训,组织龙舟、舞龙、舞狮、腰鼓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体育竞赛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倡导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种文化。用好“门前三小”等阵地,举办农村公益培训,培育一批理论、科技、文化、种养殖等方面的乡土专家,带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让xx县技艺、xx县地名、xx县美食增强群众情感认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自发自主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管文化。进一步落实文化市场属地管理制度,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中,遵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原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健脑。聚焦群众所盼所需,让群众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精神力量。理论宣讲。大力开展理论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价值引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宣传、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守望。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知识传授。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多种志愿服务,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3.富民。立足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让群众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大力开展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发展一批产业。大力倡导“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激发群众爱乡情怀,催生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努力实现一村一貌。主动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推进移风易俗,让“门前三小”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在“门前三小”植入本土文化和互动项目,做热人气,成为全域旅游的新景点。
通过“强身、健脑、富民”,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让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让农村的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让农村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让农村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让xx县真正成为一方热土。
(四)组织评选。
开展“双十双百”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引领风气,形成导向,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1.十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x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
2.十佳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志愿服务项目中评选xx个品牌项目。
3.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个人。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十佳共产党员、十佳支部书记、十佳青年、十佳巾帼英雄、十佳创业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少年、好邻居。
4.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根据评选细则,评选出年度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2020年继续建成xx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门前三小”),以后逐年递增,力争达到xxxx个以上。
1.统筹推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聚功能,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意识形态、党建、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2.整合资源。整合各部门单位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阵地,将全县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普法、社会实践、产业发展、公益场馆等各类资源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3.坚持志愿服务。要树立文明实践中心就是志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就是志愿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各志愿服务队要有效采集群众各项需求,根据群众需求策划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建成用好“xxxx”app、网页版、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新技术,建立全县志愿服务项目库,形成服务清单。同时,要加强志愿服务人员培训,落实终身积分礼遇褒奖激励措施,广泛带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党员干部带头。全县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农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增强感召力,扩大覆盖面。
5.用好管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资源,建好县融媒体中心,运用电视台、电台、xx手机台、网站、xx发布等新技术新运用,运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做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6.要抓好重点。紧扣xx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的特点,高度关注农村留守群体,鼓励乡村干部带头当好“代理家长”、“代理儿女”,完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
2.加强政策保障。县财政要安排专项预算,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和日常运转。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实践点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褒扬。
3.加强督查考核。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办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关内容纳入党建和城乡同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按月按季通报各单位文明实践活动情况。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参考条件之一,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前置条件之一,激励广大干部激情干事、干在实处。
4.加强宣传推介。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向省、市主流媒体推介各单位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根据我市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以乡镇为主体,城乡统筹推进,以市、乡镇(街、区)、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大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其作为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解决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志愿者为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建设重心放在村(社区),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功能,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务求实效,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力戒形式主义。
4.坚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在盘活用好上下功夫,推动资源统筹使用、协同运行、集约高效。
构建“市级实践中心—乡镇实践中心—实践站”三级组织体系,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力。
1.市级层面。成立邓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在市文明办。由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任主任,市文明办主要领导任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及市文明办各科室长任成员。
2.乡镇层面。成立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挂牌在乡镇综合办、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或其他合适的地方。由乡镇党委书记任主任,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任副主任,宣传、文化、科技、卫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3.村级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可挂牌在村支部办公室、为民服务中心或其他合适的地方,方便服务群众,开展各种活动。由村支部书记任站长、村居委会主任任副站长、村小组组长任成员。
4.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层面。所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必须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可挂牌在综合办或其他合适的地方。由“一把手”任站长,分管宣传的领导任副站长,各科室长任成员。其他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既要规范统一,又要讲究实际、突出特色,做到“五有”,即有统一标识、有活动场所、有管理制度,有氛围营造,有活动展示。
1.统一标识。全市统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标识标牌,均采用60cm×40cm不锈钢材质银地红字牌子,上面为月牙形红色字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或站,中间为金色党徽、下面为黑色字样的乡镇、单位、村(社区)名称。
基层党校、文化站或其他合适的场馆)要有一套多媒体影音设备、学习资料架(柜),添置思想文化、理论政策、科技、三农等类型精品图书。活动场所由各镇(街道)、村(社区)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包括室内的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茶馆、乡村学校少年宫、图书室等,室外的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健身场地等,为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传播提供有效载体。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层面:要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办公室,讲堂与活动场地则根据单位现有场地情况,灵活布局、综合运用。
3.管理制度。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办公室要上墙组织管理架构图,明确机构负责人和成员,并确定一名日常联络员,公布联系电话,同时,要上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日常管理制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工作制度》。
4.氛围营造。各乡镇(街、区)、村(社区)要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围绕学习宣传新思想,布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名言金句等,突出主题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可结合本乡镇本村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以文化墙绘、公益广告、实物展示等方式打造一个受群众欢迎、赏心悦目的实践活动环境。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则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5.活动展示。各乡镇(街、区)要统一设计发放可更新、可更换的活动展示栏,方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集中展示文明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内容每季度要更新一次。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也必须设计活动展示栏。
1.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乡镇(街、区)、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定期将市四大志愿服务平台的优秀资源下沉到基层,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指导、内容支撑和人才保障。
2.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4.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引领,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理论学习、文明评创、志愿服务等活动,助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
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综合运用好“讲、评、帮、乐、庆”等形式,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1、立足“讲”提高群众理论文化水平。组织志愿实践队伍,以讲堂或入户的方式,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讲法治、讲道德、讲技能等,提高人们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
2、广泛“评”引领农村良好道德风尚。组织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3、精准“帮”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组织志愿服务队伍采取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面对面、心连心,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4、寓教“乐”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培育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文化生活和人际交往需求,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
5、做活“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计划地举行节日庆典活动,为群众婚丧嫁娶、成人升学等人生节点举办仪式,培育文明礼仪,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涉农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人社部门、卫生部门、科技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学校、党校的在职人员打造理论宣讲、社会保障、文化文艺、科技卫生四大志愿服务平台。同时,要组织和引导全市志愿者组建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由市文明办主要领导担任队长。
2.乡镇层面。各乡镇(街、区)组织本乡镇宣传、文化、民政、人社、科技、卫生等相关部门成立宣传教育组、社会保障组、文化文艺组、文明评创组、科技卫生组五个专项工作组,定期谋划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同时,组织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成立乡镇志愿服务队伍,由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任队长,为四个志愿服务组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层面。要根据本单位(部门)工作实际,成立的志愿服务小队,经常性,常态化的到基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具体由市文明办组织实施。各级党组织要把实践中心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推动文明实践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作用,下移工作重心,更好服务基层群众。
2.考核监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3.氛围营造。市新闻中心、是广电中心要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要及时总结推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意见》(x字〔20xx〕号)和省文明委《xx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x文明委〔20xx〕x号)精神,结合xx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凝心聚力,民心向党”。
以“强身、健脑、富民”为内涵,以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为单元,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规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4.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一)组建机构。
1.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县规划展览馆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详见附件1),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志愿服务组。中心实行专题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
2.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街道)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社区)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书记任站长,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4.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各“门前三小”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二)建立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为志愿服务。县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苏涛任总队长。总队下设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支镇(街道)志愿服务队。
支志愿服务队队长由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队伍组建和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组织实施。
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分队,由村(社区)书记担任队长,各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志愿服务小分队。
志愿者骨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全县党员;二是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创业人员等,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
志愿服务通过终身积分管理、礼遇褒奖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逐步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逐步实现由党委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动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好人好事在xx县蔚然成风。
(三)开展活动。
1.强身。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快乐生活、健康生活。送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中符合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的内涵,开展巡演、送电影、送戏曲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培训,组织龙舟、舞龙、舞狮、腰鼓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体育竞赛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倡导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种文化。用好“门前三小”等阵地,举办农村公益培训,培育一批理论、科技、文化、种养殖等方面的乡土专家,带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让xx县技艺、xx县地名、xx县美食增强群众情感认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自发自主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管文化。进一步落实文化市场属地管理制度,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中,遵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原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健脑。聚焦群众所盼所需,让群众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精神力量。理论宣讲。大力开展理论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价值引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宣传、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守望。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知识传授。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多种志愿服务,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3.富民。立足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让群众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大力开展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发展一批产业。大力倡导“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激发群众爱乡情怀,催生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努力实现一村一貌。主动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推进移风易俗,让“门前三小”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在“门前三小”植入本土文化和互动项目,做热人气,成为全域旅游的新景点。
通过“强身、健脑、富民”,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让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让农村的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让农村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让农村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让xx县真正成为一方热土。
(四)组织评选。
开展“双十双百”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引领风气,形成导向,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1.十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x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
2.十佳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志愿服务项目中评选xx个品牌项目。
3.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个人。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十佳共产党员、十佳支部书记、十佳青年、十佳巾帼英雄、十佳创业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少年、好邻居。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四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意见》(x字〔20xx〕xx号)和省文明委《xx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x文明委〔20xx〕x号)精神,结合xx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凝心聚力,民心向党”。
二、工作目标。
以“强身、健脑、富民”为内涵,以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为单元,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规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4.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四、工作内容。
(一)组建机构。
1.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县规划展览馆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详见附件1),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志愿服务组。中心实行专题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
2.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街道)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社区)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书记任站长,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4.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各“门前三小”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二)建立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为志愿服务。县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苏涛任总队长。总队下设xx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xx支镇(街道)志愿服务队。
xx支志愿服务队队长由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队伍组建和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组织实施。
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分队,由村(社区)书记担任队长,各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志愿服务小分队。
志愿者骨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全县党员;二是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创业人员等,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
志愿服务通过终身积分管理、礼遇褒奖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逐步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逐步实现由党委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动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好人好事在xx县蔚然成风。
(三)开展活动。
1.强身。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快乐生活、健康生活。送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中符合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的内涵,开展巡演、送电影、送戏曲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培训,组织龙舟、舞龙、舞狮、腰鼓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体育竞赛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倡导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种文化。用好“门前三小”等阵地,举办农村公益培训,培育一批理论、科技、文化、种养殖等方面的乡土专家,带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让xx县技艺、xx县地名、xx县美食增强群众情感认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自发自主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管文化。进一步落实文化市场属地管理制度,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中,遵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原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健脑。聚焦群众所盼所需,让群众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精神力量。理论宣讲。大力开展理论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价值引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宣传、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守望。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知识传授。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多种志愿服务,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3.富民。立足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让群众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大力开展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发展一批产业。大力倡导“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激发群众爱乡情怀,催生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努力实现一村一貌。主动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推进移风易俗,让“门前三小”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在“门前三小”植入本土文化和互动项目,做热人气,成为全域旅游的新景点。
通过“强身、健脑、富民”,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让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让农村的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让农村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让农村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让xx县真正成为一方热土。
(四)组织评选。
开展“双十双百”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引领风气,形成导向,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1.十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x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
2.十佳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志愿服务项目中评选xx个品牌项目。
3.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个人。根据评选细则,在全县评选十佳共产党员、十佳支部书记、十佳青年、十佳巾帼英雄、十佳创业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少年、好邻居。
4.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根据评选细则,评选出年度百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五、工作步骤。
20xx年继续建成xx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门前三小”),以后逐年递增,力争达到xxxx个以上。
六、工作要求。
1.统筹推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聚功能,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意识形态、党建、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2.整合资源。整合各部门单位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阵地,将全县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普法、社会实践、产业发展、公益场馆等各类资源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3.坚持志愿服务。要树立文明实践中心就是志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就是志愿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各志愿服务队要有效采集群众各项需求,根据群众需求策划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建成用好“xxxx”app、网页版、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新技术,建立全县志愿服务项目库,形成服务清单。同时,要加强志愿服务人员培训,落实终身积分礼遇褒奖激励措施,广泛带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党员干部带头。全县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农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增强感召力,扩大覆盖面。
5.用好管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资源,建好县融媒体中心,运用电视台、电台、xx手机台、网站、xx发布等新技术新运用,运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做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6.要抓好重点。紧扣xx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的特点,高度关注农村留守群体,鼓励乡村干部带头当好“代理家长”、“代理儿女”,完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
2.加强政策保障。县财政要安排专项预算,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和日常运转。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实践点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褒扬。
3.加强督查考核。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办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关内容纳入党建和城乡同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按月按季通报各单位文明实践活动情况。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参考条件之一,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前置条件之一,激励广大干部激情干事、干在实处。
4.加强宣传推介。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向省、市主流媒体推介各单位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五
实施计划是指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和工作步骤等方面对某项工作作出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进一步加强改进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经镇党委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落地生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目标。
以全镇为整体,以镇、村(社区)两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阵地”,传播党的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大课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大平台”,推动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工作原则。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加强文明实践内容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教育服务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服务群众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
3.注重求实务实,坚持目标效果导向。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健康服务、文化服务、农村电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一)完善机构设置。
镇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行政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相应加强工作力量。结合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二)整合盘活资源。
1.整合阵地资源。整合学校、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整合文化站、村史馆、农村电商、农家书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建好用好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
2.融合网络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广电站统筹谋划、统筹建设、统筹运用,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注重运用“互联网+”方式,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发布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和信息,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信息互通共享、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队长;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由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队长;各村(社区)要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队伍一方面来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的在职人员,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来自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基层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把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4.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5.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养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全面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活动,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重点整顿大操大办风气,遏制重殓厚葬陋习,打击农村赌博歪风,全面引导群众摒弃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持续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教育引导信教群众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镇宣传线牵头,成立贵台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联席会,与中小学校、司法所、文化站、广电站、工会、团市委、妇联、团委等联席协商,确保各部门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文明实践所平台各尽其责、各展所长,形成工作合力。
2.规范实践阵地建设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坚持“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固定场所即有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固定的场所阵地;有统一标识即统一悬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牌;有专人负责即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力量,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文明实践活动;有工作制度即建立健全活动开展、队伍培训、场所维护等规章制度;有活动项目即制定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菜单,配备通俗易懂的教材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视频等文明实践资料;有实际效果即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3.健全运行机制。把文明实践工作基点放在村(居、社区),把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实践时间安排要坚持机制化、常态化,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一月一次,同时根据传统节日、生活节点或季节性作灵活安排,使其逐步成为群众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日常性文明实践活动要通过进门入户、开展小型专项活动等,提供面对面的贴心服务,培植与群众的情感基础,提升文明实践活动人气,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
文明实践工作在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分4个阶段进行。3月上旬、中旬要检查验收。
第一阶段(2020年1-3月):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2020年3--5月):全面启动、分类指导。镇、村两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正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镇宣传委员加强分类指导、检查督导。
第三阶段(2020年5--7月):组织推进,阶段总结。在2019年7月底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推广优秀经验,推动工作稳步实施,提质升级。
第四阶段(2020年7--12月):总结提升,形成经验。接受区委对我镇工作的评估、验收,总结经验,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根据中央和省、市、县的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宣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阵地;是坚持“六个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宣讲各项方针政策、助推精准脱贫、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平台。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增强全镇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城乡群众生活品质和文明素养,引导广大群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文明实践、精神加油、人文关怀”的定位,在镇、村两级分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打造政策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科学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新风良俗、体育指导、医疗保健、社会治理等文明实践活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重点围绕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便民惠民、乐民育民文明实践活动,更好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1.突出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引领群众共同奋斗,推动城乡发展、乡村振兴,创造幸福生活。
2.坚持精准务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供需精准、供给有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把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各种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在群众心坎上。
3.加强资源整合。坚持党委主导、各方参与、群众互助,积极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与“六个高质量”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美乡村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相结合,与党员教育、科技推广、普法教育和移风易俗、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文化惠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融合。充分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阵地、项目活动,打破条块限制,合理调配,统筹利用,确保县域内所有资源在机构、人员、设施等权属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进行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供应长效化、效应发挥最大化。
4.保持常态长效。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把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城乡建设与管理、行业发展、基层党建、社区服务和群众日常生活之中,打通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机制,丰富拓展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内容,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与其它工作合力合拍、相互促进、整体联动,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和实践队伍常态化、制度化,把实践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
5.注重全面覆盖。采取“集中+分散”“线下+线上”“固定+流动”相结合原则,建立一批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弘扬新风良俗中升华境界、增强本领,在乡村振兴发展实践中创新创业、收获幸福。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1.科学理论学习实践工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农村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农民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群众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让他们更真切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责任单位:组织办、文广服务中心、各村(居)场)。
2.方针政策宣传宣讲工程。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集中居住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整合各条线资源,发挥和拓展相关部门服务职能,利用精准脱贫、普法宣传、科普大篷车、文化惠民、家门口就业工程等载体,广泛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岗位、送农资、送信息、送文化、送法律、送健康、送保障、送关爱等城乡结对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农村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扶贫办、文广服务中心、卫计服务中心、各村(居)场)。
3.主流价值培育践行工程。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建设。坚持创建惠民、创建育民,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等八项细胞工程创评,不断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广泛宣传践行《文明20条》2.0版、《村规民约》《文明诚信三字经》《县“乡风文明十提倡十反对”》等,常态开展道德讲堂、乡风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好人、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评比,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展示交流活动,大力培育新乡贤,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七五”普法和“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活动,引导农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责任单位:镇文广服务中心、司法所、各村(居)场)。
4.群众文化生活丰润工程。有效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大力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充分激发农民办文化的积极性,把活跃在农村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积极推进全民阅读行动,常态举办“三下乡”“幸福舞起来”“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群众性系列文化主题活动,提振广大群众的精气神。持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不断推出抒写伟大时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品,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广大群众眼前,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责任单位:文广服务中心、各村(居)场)。
5.文明风尚涵育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强管理服务,着力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黄赌毒等陈规陋习,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结合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及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生活方式,组织广大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推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广泛开展《文明20条》2.0版进乡村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社会交往、公共场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农村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化社会风气。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依法规范农村宗教事务,着力解决农村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互助组织关爱帮扶、精神慰藉作用,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责任单位:民政办、城建环卫服务中心、各村(居)场)。
按照《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的要求,夯实构筑实践载体,规范建立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活动阵地。
一是建立功能完善的实践场所。按照“标识统一、质量优良、设施完备、氛围浓厚、功能齐全”的建设标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2019年度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纳入改善农民集中居住规划,统一建设。结合推进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区、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配套建设科普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村史馆(室)等场所,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集学习培训、专题讲座、文化普及、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中心,满足群众对生态环境、品质生活、心灵享受和乡风文明的需要。要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应急广播体系,建立政策理论宣讲平台;打通中小学、职业学校、社区教育中心、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校外教育辅导站等,建立教育服务平台;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戏剧团等文艺团体、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群艺馆、影剧院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打通科技示范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室、科技信息站、益农信息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科普活动室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建立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打通县、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好用好体育场馆、各类健身活动场地,合理利用公园、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在镇、村层面按照“1个实践所+n个实践站+n个实践点”工作模式,分别建成高效农业、电商产业园、乡村旅游、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一批带动力强的实践基地和党员教育、科技普及、家风家训、道德讲堂、“一约四会”等一批示范性强的实践点。
二是建立为民敬业的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分级招募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大队,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支队长和大队长。坚持党员干部打头阵、当先锋,广泛发动各行业、各单位业务骨干,各类文化、医卫、农技等专家人才,“百姓名嘴”“乡贤读报团”成员,以及返乡创业人士、退休文化工作者、退休教师、典型模范人物等“新乡贤”走进实践现场,建立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固定实践志愿者队伍。
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方法。注重宣传教育与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真心服务群众又教育引导群众,实现教育与实践良性互动。通过编创文艺作品,利用政策“读”、小品“演”、快板“说”、诗歌“颂”、绘画“展”、共同“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群众语言,实现以文化人,增强实践服务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注重发挥好人榜样的引领作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依托好人主题公园(广场、馆)、善行义举榜、道德讲堂、好人角等阵地,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引导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增强实践服务的感染力和带动力;围绕群众需求,建立多维度服务配送机制,通过“派单+点单”“会场+现场”制定“文明实践”清单,以“菜单”的形式向基层配送资源和服务,增强实践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按照“到村进户见人走心”的要求,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贴近群众的工作方式和载体,开展政策宣传、经验介绍、讨论交流、知识竞答、技术比赛、上门拜访等活动,提高实践服务的参与性和可感受度;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微信群、网站等互联网手段,建设网上文明实践中心,开设微党课等实践栏目,定期更新实践内容,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推动实践活动更具时代感和便捷性。通过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好、留得住的方式和内容,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真正把群众“留下来”“融进来”“带起来”。
四是建立务实管用的实践制度。按照有明确阵地、有专职人员、有统一标识、有活动菜单、有规范制度及地方特色“六有”标准,充分整合、统筹调配各类阵地、人员、项目、活动,切实推进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建设。各乡镇(街道、场)、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年初有计划、月月有主题、旬旬有重点、周周有活动、节庆有安排、场场都精彩、常态不断线”的要求,细化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任务清单,排出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时间、地点、内容、受众范围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各实践所(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集中实践活动,并提前发布预告,便于群众知晓和志愿者报名参与。流动实践所(站)可建在生产生活一线,现场进行面对面实践活动。注重与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和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相结合,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单位和个人参与情况与基层评先推优挂钩,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由党委书记任中心主任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分管宣传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做好工作规划、队伍建设、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工作。建立1个乡镇实践所、17个村级实践站和若干实践基地(活动阵地),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所长,村(居)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探索采取调剂使用、购买服务、社工+志愿者等方式,按照实践所、站分别不少于2-3名和1名配齐工作人员,确保实践活动有人组织、常态开展。各乡镇(街道、场)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以明晰的工作思路、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推动实践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2.加强舆论宣传。深入挖掘工作中的鲜活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推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案例。充分调动实践所(站、点)、志愿服务队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实践所(站、点)成为群众“学习、实习、实践”的精神家园。
3.加强督查指导。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村居目标管理体系。对各单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常态督查,定期考核评估,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实践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实践工作取得实效。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8﹞78号)要求及省、市、区委工作部署,结合我村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设置加岗村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践机构,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成立加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支部书记王雪生担任站长,村支部委员尤有成、加拥锋和村委员张勤勤为成员,尤有成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村党群服务中心。
(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日常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收集上报本村群众的需求信息,承接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本地资源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指导文明实践站开展工作;承接区、镇文明实践中心(所)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评选文明户,引导乡风文明。同时,在镇直公共服务窗口,如劳动服务大厅、卫生院、银行、学校、派出所等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加强志愿服务工作。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一)强化理论实践学习。组织全村支部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深刻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平台,理论宣讲、百姓宣讲平台,联系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宣讲活动,让他们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二)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和科技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楷模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文明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四)丰富活跃文体活动。加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民文化乐园、特色文化展、群众大舞台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以民间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主体,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常性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乡村广场舞、体育比赛、全民阅读、文艺培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五)培育涵养文明乡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注重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移风易俗示范村培育、移风易俗好人评选、集体婚礼倡导、文化育新风等为抓手,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文明乡风。
(六)全面普及科学知识。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广泛普及农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农村群众致富本领;普及实用科普知识,帮助农村群众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提升农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法制观念。
(一)构建村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支队,村书记王雪生担任志愿服务支队队长;各村民小组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各组组长担任队长,负责统筹协调本组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组建五类主体志愿服务队伍。一是以理论宣讲员、百姓宣讲员为主体,组建各具特色的宣讲志愿服务队。二是以道德模范、楷模人物、身边好人为主体,组建核心价值观引领志愿服务队。三是以文艺、文化、体育工作者为主体,组建文体教育志愿服务队。四是以科技、法治、环保、医疗工作者为主体,组建专业性强的时代新风志愿服务队。五是以企业家、社会工作者、扶贫工作者、义工协会等为主体,组建关爱帮扶志愿服务队。
本村根据实际情况可成立一支或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各类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活动(月度或季度、年度)计划,有活动资料(活动方案、通知、签到表、活动内容、讲话主持词发言材料、活动照片、等),形成“一月一主题”“一队一特色”,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三)有效融入乡村建设主体,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融入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大革命(厕所、污水、垃圾)、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用党员活动室、文化礼堂、微信平台等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能人、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应用党员大会、道德讲堂、宣传讲座、文化活动、技术培训、音影观赏等方式,开展七帮(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等活动,形成各村(社区)活动品牌。
(四)实施点单服务工作机制。探索运用“基层群众点单、中心站制单、层层派单”的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长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站一方面自下而上收集农村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紧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设计贴合农村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9年8月31前)。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选址和人员配备,并从文化小康专项资金中划拨建设资金,同时组建志愿服务支队,制定实践服务菜单,出台联席会议制度。完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
(二)试点打造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2月)。依托“志愿服务”app平台,做好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科学编组,形成村级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由村文明实践站指导并重点打造,及时总结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全村完成建设任务。
(三)深入推进阶段(2020年1月—2020年6月)。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和项目平台建设。
(四)总结推广阶段(2020年7月—2020年8月)。接受镇级对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考核验收;评选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队伍、实践项目、传习员等;从组织架构、日常运作、常态管理、评价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总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对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宣传推介。
1.加强组织领导。全村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意义,把文明实践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年终考核,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按照“八有”(有场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标识、有菜单、有经费、有活动)的标准,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加强工作保障。一是加强工作经费保障。要健全激励政策,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好的志愿服务队伍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奖。二是加强工作力量保障。要大力下沉志愿服务等工作资源,向基层派送志愿服务,弥补基层公共服务资源不足。三是加强结对帮扶力量。建立共建机制,统筹省级文明单位和各成员单位,与文明实践站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共建活动。
3.营造良好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同时,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定位,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文化思想阵地,动员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必须找准着力点和落脚点,把握关键点和突破点,统筹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以整合资源为前提,在搭建综合平台上下功夫。应整合市、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坚持点线面结合,打破部门壁垒,在统筹调配、盘活激活、联通共享上下功夫。紧贴群众需求,构筑“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逐步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平台就延伸到哪里”的建设目标。
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依托,在构建专业力量上下功夫。以志愿服务为主导形式,重点组建好以宣讲团、党校教师、业务骨干为支撑的专家队伍,以文化艺术人才、民间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致富能手等为主体的人才队伍,以科技人才、医务工作者等为主体的专业队伍,开展“点单式”志愿服务。组建百姓宣讲队伍,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文明洗礼,传扬文明乡风。
坚持以丰富载体为关键,在增强活动效果上下功夫。应探索推行村(社区)实践站“点单”、文明实践中心“派单”、相关服务单位“接单”、镇(街道)实践所“配套”、群众“点评”的模式,有效对接供需。积极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文明”的文明实践五送活动,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百姓大宣讲”等活动,广泛开展“立家规、亮家训、传家风”和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
坚持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在推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应强化领导机制,给予资金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完善督导机制,并完善考核机制,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特别是文明乡镇、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内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常态长效。
同时,应着力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提高实践内容针对性,增强文明实践吸引力。坚持“自下而上、以需定供”原则,通过线下问卷调查、线上依托“两微一端”、县区融媒体“点单”相结合的方式,依据群众需求制定实践方案,确保实践质量和效果;提高实践方式趣味性,增强文明实践感染力。结合时代要求和地方特色积极探索、扬优成势,借鉴发展“理论+文艺体育+互联网”模式,全方位开展文明实践,让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提高实践手段实用性,增强文明实践渗透力。既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适性文明实践活动,又针对基层特殊群众开展特殊性文明实践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获得感。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湖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根据《浙江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决定在我区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现就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为南湖区以奔跑的状态奋力推进“首善之区”建设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鲜明一条红色主线,凸显“城乡一体、智慧治理”两大特色,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网络,打造“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践点”四级服务阵地,开展“新思想筑红色高地、新素质铸红色力量、新文化强红色基因、新风尚展红色形象、新关爱扬红色风采”“五新五红”文明实践内容。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阵地打造成为面向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宣教服务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突出红色主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坚持需求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接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突出志愿服务功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资源整合。按照“党委主导、各方参与、群众互助”的模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聚焦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提档升级,突出“城乡一体”协同推进,打造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
——坚持实践育人。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坚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建设模式、内容形式、管理方式上,鼓励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目标是建一个成一个,发挥作用一个,不搞一刀切。
(一)构建“三级”联动网络。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上下协同、齐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其中,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区委书记任主任,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第一副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副主任,实践中心成员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详见附件1);中心下设秘书处,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培训教材、志愿队伍建设、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工作。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党群副书记任副所长,宣传委员任秘书长;做好向上对接、向下传导,负责对辖区文明实践活动和村、社区级文明实践站的规划建设、统筹指导、人员培训、活动开展、日常运转等工作。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负责人,文化专管员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需求,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特色活动。
(二)打造“四级”服务阵地。按照“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践点”四级体系架构,全区层面建设实体化运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街道)依托本地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等设施,统筹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礼堂(文化家园)中,结合实际打造亮点;依托党员先锋站、文明单位、创业基地等阵地,广泛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串点成线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三)培育“5+x”志愿队伍。区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负责整合各部门志愿服务组织资源,制定全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和其它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训辅导镇(街道)、村(社区)志愿者,下设红色南湖同心支队、惠民南湖连心支队、文化南湖明心支队、风尚南湖正心支队、幸福南湖暖心支队等5个支队,每个支队中再设多支分队,每支分队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详见附件2)。各镇(街道)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结合本地实际成立志愿服务分队,定期征集、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做好供需对接。各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成立以民主协商议事会、文化礼堂理事会、乡风民风评议会、文体活动展演队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小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四)搭建“e智慧”互动平台。依托智慧治理大联动平台,开设“e志愿”和“e网络”智慧互动平台,形成“文明实践清单”和“信息数据库”,实时呈现各类工作要求、信息、志愿活动互动、传播。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发挥96345志愿者联盟和大学生志愿者联盟作用,激活民间志愿力量,实现服务资源从“小综合”向“大综合”转变,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配置志愿者自助兑换机,联通“志愿汇”益币兑换系统,做好对志愿者的嘉许反馈工作。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新思想聚人,筑红色高地。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党校、党员电教中心、南湖论坛、道德讲堂、人文讲堂等,建立新思想引领平台。
1.打造红色阵地。做实做强红船旁南湖论坛三级讲学体系、南湖人文讲堂、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和基层党校、红廉馆等红色阵地建设;持续开展南湖读书月活动,依托图书分馆、农家书屋等阵地,打造基层读书品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群众、推动工作,让党的旗帜在红船圣地高高飘扬。
2.丰富宣讲形式。打造“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培育“宣讲名师”“百姓名嘴”,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红船精神、形势政策宣讲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等活动。以“主题党日”“微型党课”等载体,普及党的理论政策,广泛宣讲党史、地方史,唤起乡愁记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3.加强网络传播。开通“南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网,融合推进“南湖新闻网”“南湖文明”等传统网站建设,不断拓展“南湖声音”app、“南湖发布”“红廉南湖”“南湖先锋”等“两微一端”新媒体网络阵地建设,巩固拓展网络宣传宣讲阵地,提升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使用效率,进一步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4.弘扬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弘扬红船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
5.推行道德教化。深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主题宣传活动,结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行业标兵、乡村典型等遴选,推选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性强的“道德标杆”。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会”“百户家庭讲最美”等活动,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红黑榜”“道德点评台”等载体,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引导群众“评好人、议好人、学好人、当好人”。
6.提升综合素质。依托智立方、法治教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各类平台,整合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力量下基层开展专题宣传,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综合运用基层走亲、现场咨询、广场活动、点单服务等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环保、农业、保健、科学知识。深化“平安南湖”大宣传,推动禁毒禁赌、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普及。
(三)新文化育人,强红色基因。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文化馆、非遗馆、图书分馆、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中小学校等,建立新文化培育平台。
7.根植传统文化。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用好非遗馆、家风馆、乡贤馆等场所设施,多渠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耕读文化、慈孝文化和乡贤文化。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传统工艺、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落等保护与利用。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注重现实题材文艺创作。
8.拓展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送”“种”“赛”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南湖合唱节、城乡文体十大联赛、365天天欢乐大舞台、一镇(街)一品(节)、我们的村晚、我们的礼仪、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培育扶持基层文艺骨干、业余文体团队和民间文艺社团,形成“以团带团、以团管团”团队化管理模式。推进村(社区)文化结对走亲,增强农村文化的内生动力。
9.培植体育文化。结合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城市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等文化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基层体育健身场馆,推动公共文体场馆和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为市民日常健身锻炼提供更多可选场地。注重发挥体育赛事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本土品牌体育赛事,举办千人毅行、全民运动会等赛事,引导广大群众自发参与全民健身。
(四)新风尚化人,展红色形象。打通三治会堂、道德讲堂、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等,建立新风尚传扬平台。
10.涵育文明素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养犬等知识,开展垃圾分类、巡河治水等行动,倡导绿色节约生活理念。开展以“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文明行动,推进文明小区、文明小巷、文明楼幢、文明街路、文明窗口等特色文明细胞创建活动。
11.传承家风家训。挖掘、整理、编写好家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让好家训好家风代代相传。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优美庭院等创建,选树一批“好女儿”、“好媳妇”、“好婆婆”等系列典型,组织开展“家风榜”“家风廊”等活动,建设村(社区)级特色家风馆,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12.深化移风易俗。把“反对铺张浪费、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美丽乡村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道德评判团、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鼓励和引导村民到文化礼堂举办宴席,推广“流程规约制、标准菜单制、金牌厨师制”,遏止铺张浪费。
(五)新关爱暖人,扬红色风采。打通96345志愿者联盟、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红立方、“红管家”平安志愿者工作站、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建立新关爱惠民平台。
13.聚力志在南湖。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网络,发挥96345志愿者联盟、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等作用,壮大各类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做优做强“红船领航志在南湖”志愿服务品牌,全力打造红色志愿之城。力争到2020年,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700个以上,注册志愿者超15万人,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0场次以上。
14.发挥网格优势。深化网、组、片联系机制,发挥“全科网格”建设优势,在完善固化网格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志愿者的便利优势,落实骨干党员志愿者联系农户制度,收集上报基层群众对于文明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和相关诉求。利用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实现信息实时上报、实时交互、实时处理。
15.实施暖心工程。把志愿服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组织各级志愿服务团队及志愿者参加美丽乡村建设、邻里守望、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精准扶贫等活动,高标准实施“暖心工程”。注重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功能作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持续实施“春泥计划”,加强对农村困难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救助保护,组织开展学业辅导、特长教育、亲情连线等志愿服务。
(一)启动阶段(2018年12月底至2019年2月底)。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研,制定《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合理规划,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任务,成立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召开动员部署会议。
(二)实施阶段(2019年3月至5月)。完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嘉兴科技城、湘家荡、新丰镇、余新镇、凤桥镇、东栅街道、新兴街道、南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各镇、街道各打造2个)的硬件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志愿服务资源,使全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9年6月以后)。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经验,完成试点任务,做好实施评估,迎接上级部门对我区试点工作的验收。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评选表彰优秀志愿组织和个人,延伸拓展基层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于年底前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推动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各级志愿服务队伍、各类社工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加强规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员单位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面对面的服务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计划、有项目、有活动,有记录、有培训、有成效”“9个有”的标准持续推进工作。各镇、街道要大胆探索,在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阵地的精细化管理运作、人文关怀的长效提质等方面探索创新,创造各有特色的“9+”运作模式。
(三)加强考核监督。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镇(街道)、区级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窗口、文明家庭测评标准中,引导全域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秘书处要组织力量对各地各部门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四)加强氛围营造。综合运用各类宣传阵地和载体,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广大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改进我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央、省州和县委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及要求,经乡党委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剑邑大地落地生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绘新时代新新达麦的美好画卷。
(二)工作目标。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六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区市党委有关部署,现就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七
该计划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深入贯彻落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根据我市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以乡镇为主体,城乡统筹推进,以市、乡镇(街、区)、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大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其作为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解决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志愿者为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建设重心放在村(社区),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功能,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务求实效,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力戒形式主义。
4.坚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在盘活用好上下功夫,推动资源统筹使用、协同运行、集约高效。
构建“市级实践中心—乡镇实践中心—实践站”三级组织体系,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力。
1.市级层面。成立邓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在市文明办。由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任主任,市文明办主要领导任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及市文明办各科室长任成员。
2.乡镇层面。成立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挂牌在乡镇综合办、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或其他合适的地方。由乡镇党委书记任主任,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任副主任,宣传、文化、科技、卫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3.村级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可挂牌在村支部办公室、为民服务中心或其他合适的地方,方便服务群众,开展各种活动。由村支部书记任站长、村居委会主任任副站长、村小组组长任成员。
4.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层面。所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必须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可挂牌在综合办或其他合适的地方。由“一把手”任站长,分管宣传的领导任副站长,各科室长任成员。其他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既要规范统一,又要讲究实际、突出特色,做到“五有”,即有统一标识、有活动场所、有管理制度,有氛围营造,有活动展示。
1.统一标识。全市统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标识标牌,均采用60cm×40cm不锈钢材质银地红字牌子,上面为月牙形红色字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或站,中间为金色党徽、下面为黑色字样的乡镇、单位、村(社区)名称。
基层党校、文化站或其他合适的场馆)要有一套多媒体影音设备、学习资料架(柜),添置思想文化、理论政策、科技、三农等类型精品图书。活动场所由各镇(街道)、村(社区)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包括室内的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茶馆、乡村学校少年宫、图书室等,室外的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健身场地等,为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传播提供有效载体。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层面:要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办公室,讲堂与活动场地则根据单位现有场地情况,灵活布局、综合运用。
3.管理制度。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办公室要上墙组织管理架构图,明确机构负责人和成员,并确定一名日常联络员,公布联系电话,同时,要上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日常管理制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工作制度》。
4.氛围营造。各乡镇(街、区)、村(社区)要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围绕学习宣传新思想,布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名言金句等,突出主题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可结合本乡镇本村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以文化墙绘、公益广告、实物展示等方式打造一个受群众欢迎、赏心悦目的实践活动环境。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则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5.活动展示。各乡镇(街、区)要统一设计发放可更新、可更换的活动展示栏,方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集中展示文明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内容每季度要更新一次。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也必须设计活动展示栏。
1.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乡镇(街、区)、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定期将市四大志愿服务平台的优秀资源下沉到基层,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指导、内容支撑和人才保障。
2.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4.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引领,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理论学习、文明评创、志愿服务等活动,助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
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综合运用好“讲、评、帮、乐、庆”等形式,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1、立足“讲”提高群众理论文化水平。组织志愿实践队伍,以讲堂或入户的方式,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讲法治、讲道德、讲技能等,提高人们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
2、广泛“评”引领农村良好道德风尚。组织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3、精准“帮”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组织志愿服务队伍采取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面对面、心连心,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4、寓教“乐”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培育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文化生活和人际交往需求,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
5、做活“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计划地举行节日庆典活动,为群众婚丧嫁娶、成人升学等人生节点举办仪式,培育文明礼仪,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涉农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人社部门、卫生部门、科技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学校、党校的在职人员打造理论宣讲、社会保障、文化文艺、科技卫生四大志愿服务平台。同时,要组织和引导全市志愿者组建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由市文明办主要领导担任队长。
2.乡镇层面。各乡镇(街、区)组织本乡镇宣传、文化、民政、人社、科技、卫生等相关部门成立宣传教育组、社会保障组、文化文艺组、文明评创组、科技卫生组五个专项工作组,定期谋划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同时,组织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成立乡镇志愿服务队伍,由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任队长,为四个志愿服务组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层面。要根据本单位(部门)工作实际,成立的志愿服务小队,经常性,常态化的到基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具体由市文明办组织实施。各级党组织要把实践中心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推动文明实践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作用,下移工作重心,更好服务基层群众。
2.考核监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3.氛围营造。市新闻中心、是广电中心要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要及时总结推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检察职能,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建设人民精神家园,有效地激励广大群众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宗旨,坚持为民利民惠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结合时代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4、坚持志愿服务。以志愿者为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坚持实践创新。大胆创新文明实践工作的领导方式、实践内容、活动模式和教育方法,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参与相结合,着力提升城乡整体文明水平。
6、坚持常态长效。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定期督查考核通报,巩固日常活动成果,及时总结提升,努力提高文明实践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
1、宣讲法律,形成法治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本院自媒体及摆摊设点等,以宣传板报、影像、案例分析、典型案件公布、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方式,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知法、学法、懂法、用法,从而达到以法治理念达成共识,以法治手段推动发展,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2、宣传政策,提振百姓信心。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广大群众和农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党的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宣讲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帮助群众了解政策、学习政策、掌握政策、会用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倡导文明,弘扬时代新风。结合走访群众和办案调查,积极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论,培养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规范人际交往礼仪和公共场所行为举止,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1、法律宣传:利用“检察开放日”、“宪法日”以及日常应用较多的重要法律的修改,采取街头摆摊设点等方式,以宣传板报、宣传车、影像及发放宣传资料、法律咨询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义务开展法律宣传。与此同时,在广大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时代新风尚。
2、法制讲座:组织院领导、中层骨干、业务尖子,成立法制宣讲团,深入学校、机关单位及乡村社区,结合检察办案工作,开展犯罪预防等法制讲座;特别是深入中少学校,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和青少年权益维护。
3、上门走访:结合精准扶贫和党员进社区,组织全体干警和党员,到精准扶贫联系的乡村,到机关座落所在地的社区,开展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和困难学生,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困难学生重返校园。
4、关爱帮扶:对犯罪的青少年和受犯罪侵害的青少年,实行一对一的帮扶,防止犯罪的青少年再犯罪,帮助受侵害的青少年走出阴影,送上关爱,开启新生活。
5、志愿服务:成立并组织好县检察院志愿服务队,认真开展好学雷锋做好事、交通劝导、义务献血、环境保护、“四城同创”、社区巡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
1、加强领导。院成立“衡阳县人民检察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检察长阳发云任主任,其它班子成员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由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罗友顺任办公室主任,由政工科长刘光会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院办公室、政工科以及各业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2、强化保障。一是院财务要拨付专项经费,确保“实践中心”各项活动正常开展。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检察工作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的关系,特别是要确保开展活动时的人员要到位,且要保证各项活动的效果。
3、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本院在开展“实践中心”活动时的好经验好作法;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把本院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向社会推介,同时大力宣传全县开展实践活动的盛况,从而营造浓厚氛围,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
4、总结提高: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发现不足,整改完善;查漏补缺,巩固提高。自觉接受县“实践中心”领导小组的检查督查和验收考核,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8﹞78号)要求及省、市、区委工作部署,结合我村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设置加岗村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践机构,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成立加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支部书记王雪生担任站长,村支部委员尤有成、加拥锋和村委员张勤勤为成员,尤有成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村党群服务中心。
(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日常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收集上报本村群众的需求信息,承接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本地资源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指导文明实践站开展工作;承接区、镇文明实践中心(所)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评选文明户,引导乡风文明。同时,在镇直公共服务窗口,如劳动服务大厅、卫生院、银行、学校、派出所等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加强志愿服务工作。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一)强化理论实践学习。组织全村支部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深刻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平台,理论宣讲、百姓宣讲平台,联系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宣讲活动,让他们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二)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和科技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楷模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文明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四)丰富活跃文体活动。加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民文化乐园、特色文化展、群众大舞台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以民间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主体,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常性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乡村广场舞、体育比赛、全民阅读、文艺培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五)培育涵养文明乡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注重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移风易俗示范村培育、移风易俗好人评选、集体婚礼倡导、文化育新风等为抓手,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文明乡风。
(六)全面普及科学知识。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广泛普及农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农村群众致富本领;普及实用科普知识,帮助农村群众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提升农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法制观念。
(一)构建村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支队,村书记王雪生担任志愿服务支队队长;各村民小组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各组组长担任队长,负责统筹协调本组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组建五类主体志愿服务队伍。一是以理论宣讲员、百姓宣讲员为主体,组建各具特色的宣讲志愿服务队。二是以道德模范、楷模人物、身边好人为主体,组建核心价值观引领志愿服务队。三是以文艺、文化、体育工作者为主体,组建文体教育志愿服务队。四是以科技、法治、环保、医疗工作者为主体,组建专业性强的时代新风志愿服务队。五是以企业家、社会工作者、扶贫工作者、义工协会等为主体,组建关爱帮扶志愿服务队。
本村根据实际情况可成立一支或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各类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活动(月度或季度、年度)计划,有活动资料(活动方案、通知、签到表、活动内容、讲话主持词发言材料、活动照片、等),形成“一月一主题”“一队一特色”,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三)有效融入乡村建设主体,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融入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大革命(厕所、污水、垃圾)、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用党员活动室、文化礼堂、微信平台等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能人、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应用党员大会、道德讲堂、宣传讲座、文化活动、技术培训、音影观赏等方式,开展七帮(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等活动,形成各村(社区)活动品牌。
(四)实施点单服务工作机制。探索运用“基层群众点单、中心站制单、层层派单”的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长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站一方面自下而上收集农村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紧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设计贴合农村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9年8月31前)。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选址和人员配备,并从文化小康专项资金中划拨建设资金,同时组建志愿服务支队,制定实践服务菜单,出台联席会议制度。完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
(二)试点打造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2月)。依托“志愿服务”app平台,做好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科学编组,形成村级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由村文明实践站指导并重点打造,及时总结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全村完成建设任务。
(三)深入推进阶段(2020年1月—2020年6月)。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和项目平台建设。
(四)总结推广阶段(2020年7月—2020年8月)。接受镇级对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考核验收;评选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队伍、实践项目、传习员等;从组织架构、日常运作、常态管理、评价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总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对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宣传推介。
1.加强组织领导。全村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意义,把文明实践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年终考核,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按照“八有”(有场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标识、有菜单、有经费、有活动)的标准,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加强工作保障。一是加强工作经费保障。要健全激励政策,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好的志愿服务队伍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奖。二是加强工作力量保障。要大力下沉志愿服务等工作资源,向基层派送志愿服务,弥补基层公共服务资源不足。三是加强结对帮扶力量。建立共建机制,统筹省级文明单位和各成员单位,与文明实践站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共建活动。
3.营造良好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改进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经镇党委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落地生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目标。
以全镇为整体,以镇、村(社区)两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阵地”,传播党的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大课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大平台”,推动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工作原则。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加强文明实践内容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教育服务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服务群众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
3.注重求实务实,坚持目标效果导向。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健康服务、文化服务、农村电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一)完善机构设置。
镇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行政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相应加强工作力量。结合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二)整合盘活资源。
1.整合阵地资源。整合学校、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整合文化站、村史馆、农村电商、农家书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建好用好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
2.融合网络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广电站统筹谋划、统筹建设、统筹运用,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注重运用“互联网+”方式,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发布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和信息,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信息互通共享、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队长;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由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队长;各村(社区)要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队伍一方面来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的在职人员,志愿者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来自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基层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把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4.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5.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养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全面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活动,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重点整顿大操大办风气,遏制重殓厚葬陋习,打击农村赌博歪风,全面引导群众摒弃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持续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教育引导信教群众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镇宣传线牵头,成立贵台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联席会,与中小学校、司法所、文化站、广电站、工会、团市委、妇联、团委等联席协商,确保各部门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文明实践所平台各尽其责、各展所长,形成工作合力。
2.规范实践阵地建设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坚持“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固定场所即有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固定的场所阵地;有统一标识即统一悬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牌;有专人负责即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力量,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文明实践活动;有工作制度即建立健全活动开展、队伍培训、场所维护等规章制度;有活动项目即制定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菜单,配备通俗易懂的教材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视频等文明实践资料;有实际效果即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3.健全运行机制。把文明实践工作基点放在村(居、社区),把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实践时间安排要坚持机制化、常态化,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一月一次,同时根据传统节日、生活节点或季节性作灵活安排,使其逐步成为群众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日常性文明实践活动要通过进门入户、开展小型专项活动等,提供面对面的贴心服务,培植与群众的情感基础,提升文明实践活动人气,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
文明实践工作在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分4个阶段进行。3月上旬、中旬要检查验收。
第一阶段(2020年1-3月):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2020年3--5月):全面启动、分类指导。镇、村两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正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镇宣传委员加强分类指导、检查督导。
第三阶段(2020年5--7月):组织推进,阶段总结。在2019年7月底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推广优秀经验,推动工作稳步实施,提质升级。
第四阶段(2020年7--12月):总结提升,形成经验。接受区委对我镇工作的评估、验收,总结经验,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厅字〔2018〕78号)和省文明委《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湘文明委〔2018〕9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凝心聚力,民心向党”。
以“强身、健脑、福民”为内涵,以镇、村(社区)、屋场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建立镇、村(社区)、屋场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力争2019年志愿者人数达到400人以上,年开展志愿服务5万小时,年志愿服务积分3万分。不断壮大志愿者规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4、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一)组建机构。
在全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三级机构,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
1、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党委书记任所长,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文刚罗悦刘健。
成员:郭建忠、龙永新、易亮、陈志林、彭旗、
刘旺、刘高、彭勇、罗慧、李林、
蔡德军、江其武、陈志、陈龙飞、陈晓旭、
陈湘东、王志敏、曹亚博、李跃其、肖雪云、
蔡建塘、刘会清、谢春元、张杰、吴俊强、
夏耀宗、皮三乃、谢文革、何育文、贺金春、
汤德风、阳明德、廖泽南、周金华、罗正方、
廖三明、阳志勇、周国仔。
下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各村(社区)、门前三小服务点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计划并具体实施,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资源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2、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社区)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书记任站长,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3、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各“门前三小”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二)建立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镇级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镇党委书记过石基任队长,刘敏、李玉龙任常务副队长。服务队下设10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详见附件1)和14支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
10支志愿服务队队长由镇党政领导及各站办主要负责人担任,队伍组建、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等具体由新时代实践所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分队,由村(社区)书记担任队长,各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志愿服务小分队。
志愿者骨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镇政府机关干部、驻镇单位人员、村干部和党员组长;二是乡土文化人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志愿者所在村(社区)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志愿者开展活动。
志愿服务通过终生积分管理、礼遇褒奖表彰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逐步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逐步实现由党委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动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好人好事在全镇蔚然成风。
(三)开展活动。
1、强身。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快乐生活、健康生活。送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中符合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的内涵,开展送巡演、电影、戏曲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广场舞、太极拳、军鼓等培训,组织舞龙、舞狮、腰鼓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体育竞赛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倡导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种文化。用好“门前三小”、村级服务中心等阵地,举办农村公益培训,培育一批理论、科技、文化、种养殖等方面的乡土能手,带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让石羊塘传统技艺、地名、美食发扬光大,增强老百姓情感认同,激发老百姓内生动力,自发自主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管文化。进一步落实文化市场属地管理制度,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中,遵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原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健脑。聚焦群众所盼所需,让老百姓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精神力量。理论宣讲。大力开展理论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价值引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宣传、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守望。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知识传授。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多种志愿服务,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3、福民。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打造新型农民,打破农业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壁垒,积极发展“六次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开展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辐射作用,带动发展一批产业。坚定不移“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丰富乡镇发展业态,优化返乡创业环境,激发群众爱乡情怀,催生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努力实现一村一貌。主动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门前三小)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和区域旅游的新景点。持续深化城乡环境治理,强力推进封山育林,统筹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
通过“强身、健脑、福民”,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让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让农村的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让农村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让农村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让石羊塘真正成为一方热土。
(四)组织评选。
开展各类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引领风气,形成导向,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1、先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根据评选细则,在全镇评选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
2、优秀志愿者服务队。根据评选细则,在全镇志愿服务者服务队中评选10支队伍。
3、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根据评选细则,评选出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20人。
4、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个人。根据评选细则,在全镇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支部书记、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少年、好邻居若干名。
5、“五个一百”家庭。根据评选细则,开展100户“卫生清洁家庭”、100户“和睦邻里家庭”、100户“敬老孝亲家庭”、100户“诚信讲理家庭”、100户“脱贫致富家庭”评选活动。
1、统筹推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集聚功能,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意识形态、党建、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等工作。
2、整合资源。整合全镇各部门单位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阵地,将全镇14个村级服务中心、门前三小、乡贤馆等各类资源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3、志愿服务。要树立文明实践所、站、点就是志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就是志愿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各志愿服务队要有效采集群众各项需求,根据群众需求策划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用好门户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新技术,建立全镇志愿服务项目库,形成服务清单,同时,要加强志愿服务人员培训,落实终身积分礼遇褒奖激励措施,广泛带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示范带头。镇、村两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基层群众中去,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增强工作的感召力覆盖面。
5、管好网络。积极运用乡贤石羊塘公众号、信息门户网等资源,及时发布信息,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做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6、抓好重点。紧扣石羊塘作为劳务输出大镇的特点,高度关注农村留守群体,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当好“代理家长”、“代理儿女”,完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驻镇单位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
2.加强政策保障。财政将安排专项预算,用于实践所的建设和日常运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出台全镇志愿服务建设与激励褒奖制度。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实践站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扬。
3.加强督查考核。出台文明实践工作考核办法,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村干部政绩考核,相关内容纳入党建和乡贤文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按月按季通报各村文明实践活动情况。把志愿服务积分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参考条件之一,激励广大干部激情干事、干在实处。
4.加强宣传推介。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活动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镇村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向县、市主流媒体推介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八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x月)。各县(市)区召开专题会议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开展工作调研,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
(二)试点工作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在xx区已列入自治区试点的基础上,将xx县作为全市试点县,在xx区、xx县挂牌成立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其他县(市)区可根据实际,参照xx区和xx县的做法,因地制宜的推进相关工作。20xx年x月,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拿出样板。
(三)全面推广阶段(20xx年x月)。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市所有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实施方案篇十九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为着眼点,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2.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组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
站,将其作为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为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3.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推动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把基层干部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贴近群众需求。聚焦基层。
站思。
站想。
站盼,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从具体事情入手,一件接着一件办,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真心服务群众又教育引导群众,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的主体力量。通过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村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乡土人才队伍、品牌活动载体等优势,用好移动互联网、智慧云平台等新技术新手段,在扩大参与率覆盖面、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上不断探索创新,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富活力。
站配备2名、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以上工作人员,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有人组织、扎实开展。
2、队伍建设。依托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组建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打造一支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文明实践主力军。重点组建“五支队伍”:一是专家队伍。重点用好以理论宣讲团、党校教师、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为支撑的专家队伍,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二是专业队伍。重点用好文化艺术人才、民间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致富能手以及优秀法律从业者、科技人才、医务工作者等各类专家人才,做好传文化、传技能、传知识等工作。三是村志愿者队伍。重点发挥好返乡党员干部、退休职工、社会能人、调解员等作用,组建村志愿者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传树文明乡风。四是五老队伍。重点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志愿者队伍关爱帮扶未成年人的作用,做好学校文明实践工作。五是百姓宣讲队伍。组织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系列人物等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文明洗礼,体会“身边的感动”。
站
建设既要规范统一,又要讲究实际、突出特色,做到。
“五有”,即:有固定场。
站、有专人管理、有活动模式、有鲜明主题、有制度机制。要设立固定的办公场。
站和活动阵地,统筹运用现有资源,广泛灵活设点布局,线上线下呼应互动,为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传播提供有效载体。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结合基层党员冬训、“百姓名嘴”基层巡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采取组合式、嵌入式、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的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的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市、经开区为民惠民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引导人们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推广“五联育人”工作机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好道德讲堂活动,用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和可贵精神引导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支持率。深入开展宪法学习教育和“七五”普法,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基层群众、融入日常生活。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引导群众强化规则意识和律己意识。
4.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推广马庄经验做法,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传承传统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激发群众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持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充满正能量、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手头、送到老百姓眼前。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经常性组织开展广场舞比赛、地方戏曲会演、戏曲进乡村、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基层群众的精气神。
5.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倡导绿色生活,结合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组织农民群众从生活垃圾治理等身边小事做起,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庭院和公共空间。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着力解决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关爱帮扶、精神慰藉作用,多做解疑释惑、教育引导的工作,多做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多做解难帮困,温暖人心的工作。强化农村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推动“扫黄法非”深入基层,持续净化文化环境。
(一)试点建设阶段(2019年6月底前)。
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完善工作实施方案,组建志愿服务队、梳理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专题培训。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明确工作职责、试点安排和相关要求。完成工作组织架构搭建,合理配置各类资源,结合建设进度,适时组织观摩学习推广。
(二)全面建设阶段(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
完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适时举行揭牌仪式。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9年12月)。
根据经开区考核要求,对新时代文明实践。
站
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总结,进一步调整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满足群众需求。
建设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直接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2.加强指导服务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3.加强工作保障。村支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活动运转、人员培训、办公经费等保障性工作和志愿者人身意外保险等必要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