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读后感(汇总8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诗词读后感篇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现。
诗词读后感篇二
暑假看了一两期《中国诗词大会》,本来是冲着董卿的口才去看的,结果节目中的百人团和选手中藏龙卧虎,无论是比我年幼的小学生,还是在社会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他们的的诗词水平都让我大吃一惊。这个节目让我发现原来自己的诗词水平还只是停留在学校书本教授的冰山一角上,于是就去网购了好几本著名诗人的诗词集,其中就以李清照为例说说我的感受吧。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她的父亲李格是苏轼的学生,官任礼部员外郎,擅长写文章。她的母亲也出生在书香世家,很有文学修养。受到父母的影响,李清照从小就工诗善词。这么一个有家庭背景有才学的女子年轻时自然是无忧无虑,从她这首早期词作中可以看出她年少时的快乐生活。十八岁那年她嫁进了当时位高权重的赵家,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婚后两人相互砥砺,共同创作,感情深厚。在丈夫在外做官期间,她作为闺妇的寂寞与惆怅在《醉花阴》中表现出来。李清照人生中后期生活艰辛,父亲被流放,丈夫去世,再婚遭遇婚变,金兵南侵,逃命途中与丈夫创作的书籍文物先后被金兵烧毁,贼人盗走。这种经历无疑是悲痛的,但恰恰也促成了李清照成为词坛天后,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回看李清照一生,她曾无忧无虑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常去溪亭玩耍,沉醉美景忘记回家的路,乘舟误进入莲池深处,小舟拨开莲花时惊起了一群鸥鹭。这样随心随性的生活确实让人向往,李清照早期作品大多是就是这样的,悠闲随性的,无忧无虑的,赞美大自然美景的。
她曾青涩过,“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坐完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这时还有一点“薄汗轻衣透”。看到有人来了,害羞的立刻往家的方向跑去,但是到了家门口,却又忍不住回头看看来人,低嗅着青梅,词间流露出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待字闺中时的羞涩可爱。
她曾新婚幸福过,与丈夫赵明诚在一起的日子,她无疑是温暖幸福快乐的。她与丈夫趣味相投,互相鼓励,一同创作。在其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中二人的夫妻感情便可见一斑了。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位卷帘人便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了,而借“海棠依旧”“绿肥红瘦”的自然美景来说明丈夫认为妻子的面容依旧美丽,从而写出了二人婚后的深厚感情。
她曾孤独惆怅过,在丈夫外地做官期间,她从一个婚姻宠儿变成了一个闺中怨妇,对丈夫的日思夜想在中期词作中表现的很明显。“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中李清照用黄花比人的瘦,说明自己的的独居之苦,相思之苦。
她曾遭遇婚变过,在丈夫赵明诚逝世之后,李清照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孤独无依,身心交瘁,不久就嫁给了张汝舟,张汝舟表面上彬彬有礼,实际上也只是想得到李清照与丈夫多年创作的心血结晶。在识破他的真面目后,她宁愿坐牢也不愿与这个伪君子再相处下去。她给友人的信中写到“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就是这样一个不随便凑合的人,宁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
她曾反讽当权者过,以一首《夏日绝句》中项羽的宁死不屈来嘲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把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对统治者的极度不满表达的酣畅淋漓,从中也可以看出李清照的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她曾独处异乡过,国家破亡之后,她被迫远离家乡辗转流落异地。在此期间,我仿佛看到了她的艰辛,无奈与孤独,“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抒发的是飘零之痛和家国之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寄托的是自己思恋故国故乡故人之怀。这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所体会吧。
她最终是孤独绝望的,身为一个女子,她关心着文学创作,国家命运,却被世人看作怪人。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城,到头来终究还是无人懂她的才华和内心。她绝望的走在落叶黄花中,低吟一首浓缩其一生酸楚与落寞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愁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中的愁来的更加绝望,恐怕世间除了李清照自己再无人能懂这愁!
读完这本词,我仿佛穿越到李清照身边,陪她一起经历年少时的快乐,青春时的羞涩和对生活的憧憬,但更多的是经历人世间的种种磨难痛苦。她的词感染力很大,读她的词让我仿佛也在经历着她的人生,让我感慨她的坚强,也让我不得不佩服这位不向命运屈服的女词后。她的后半生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大概就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诗词的美妙之处,它能不受时空的限制,将各个时代的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读一本诗词,其实我觉得与小说一样,会为主人公的遭遇或同情或唏嘘。与诗词有约,我不曾悔过!
诗词读后感篇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是含蓄的诗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是悲怆的楚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是悲壮的唐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是缠绵的宋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是苍凉的元曲。悠悠五千年文明古国,雄文巨著,汗牛充栋,因此诗坛高手如云、词界大家荟萃,骚人墨客,数不胜数,可谓英才辈出,群星闪烁,流光溢彩。
在这闪耀着智慧与灵性的文学世界里,一代伟人横空出世,浪漫、现实、婉约、豪放,他都驾驭得游刃有余,他就是毛泽东。苏东坡有气势恢宏的大江东去,岳飞有慷慨激昂的满江红,这些古典文学史上的奇卉异葩令我敬仰,但是我更喜欢的是毛泽东的诗词。
毛泽东青年时代就志存高远,离家读书时他给父亲留书:“孩儿立志出乡关,不成功名誓不还。”读书时他更是以天下为己任,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怀天下”,他自己亦赋诗“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豪情壮志溢于言表。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我心中曾经只是一位神圣的领袖,当我读了他的诗词后,才明白毛主席是那样坚毅,那样豪放,那样睿智,从他的诗词中我感受到了一个伟人的人格魅力。
“久有凌云志,重在井冈山”,“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这是怎样的豪情壮志啊!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是怎样深刻的人生感悟啊!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头俏”,“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怎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啊!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怎样一往如前的坚定信念啊!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是怎样的磅礴气势啊!
在人们眼里,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但是他更是一位有着真性情的诗人。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让我们看到了他朴实铿锵的'战友情谊。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让我们看到了他洋洋洒洒的夫妻情谊。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让我们看到了他落叶归根的思乡之情。
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逆境重重,风云变幻,但他却能在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境况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同时还创作了这么多震古烁今,美妙绝伦的诗词。陈毅元帅评价毛泽东诗词说:“诗词大国推盟主。”作家徐迟称自己“诗从毛主席,文崇马克思。”柳亚子先生则盛赞为:“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诗。”
若是推敲毛泽东诗词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该是历史使然吧。历史成就了他的旷世伟业,成就了他的精妙诗词,同时他也成就了历史。
诗词读后感篇四
在最近的这些天里,我学习了许多古诗词,其中有婉转动人的《洛神赋》,有雄浑壮阔的《离骚》;由毛泽东震撼人心的《满江红·与郭沫若同志》,也有范仲淹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古诗词读后感。
然而,其中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屈原的《离骚》了。在一千多字的长篇史诗中,屈原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受尽屈辱,流离失所,却依彭咸之遗则,为了使国君醒悟,屈原不顾谗言咒骂,毅然站在了皇帝的面前。
在充满变诈与残酷的仕途生涯中,屈原坚决不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为了国家存亡,虽身处高位,却不畏生死,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怀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崇高思想,坚持到了最后。
《离骚》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屈原对国家的热爱,也写出了屈原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体现出了屈原深深的人格魅力,读后感《古诗词读后感》。同时《离骚》也是中国诗词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离骚》只是屈原诗词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类似《天问》,《九歌》都是诗中经典,这不仅是对诗词巧妙的体现,更是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
诗词不但是对个人修养的体现,同时也能陶冶人的情操,所以,我们应该多读古诗词,细细品味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诗词读后感。”苏轼虽被贬到密州,却不以己悲,在铁沟、黄茅冈尽显雄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氤氲于苏轼胸中,厚积薄发,彰显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决心,不禁令人慨叹。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苏轼驾驭铁骑,马儿嘶鸣,疾驰而去,且学天骄弯弓射大雕。这,是洒脱的快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又被贬入了万丈深渊。把酒独饮,岂能自甘颓废耶?此乃苏轼也,虽屈于偏远之地,岂可自弃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进宫与贬谪,苏轼选择了释怀。心中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那是在乡间修来的气度。忘却宫中的阿谀奉承、权权相争,忘却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忘却当年的乌台诗案,只待闲看时,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过眼烟云的浮华万千之下的超然的快乐!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读后感《苏轼诗词读后感》。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诗词读后感篇五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诗词读后感篇六
诗词。
充满诗情画意最美。这么美的古诗词读者是如何解读的?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古诗词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静夜思》,诗中李白尽管身在异地,但他的心却一直思念着、向往着故乡。夜色笼罩下,天边挂着的那轮月,那洒下的如霜般的月光,将李白带到了思想的情怀中。
是啊!故乡是多么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啊!大家一定能理解在远方思恋家乡的感觉。想想啊,李白思念着家乡却不能回到故乡是多么的伤感啊!相信大家身在他乡也一定会像李白一样思乡的。故乡,这个亲切的词,它像一棵古老的藤,承载着对时光的眷恋,贮藏着对往事的缠绵。故乡情,像永远斩不断的根,让人们永远心系着故乡。
曾听人抱怨过故乡的偏僻和落后,但他们是否听过故乡的鸟儿清晨悦耳的鸣叫;是否看过故乡人最淳朴的笑脸;是否触摸过故乡那秀丽的山水呢?或不知在春天故乡带着播种的希望;夏天携着似火的骄阳;秋天留着摇曳的芬芳;冬天领着雪花的绽放……故乡,那个让游子辗转反侧的地方,氤氲着爱的气息。
如今,我身在故乡,这片静卧在青通河畔的这座小城,思绪万千。故乡是我们永远的根,它不曾离我而去,始终在我身旁奉献着。
夕阳的余晖伴着鸟归巢时的鸣叫,我静静的吟诵着《静夜思》,心中独留下一句话--故乡,我爱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透露出他内心多少凄楚和无奈!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深怀念。“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在这里发出的岂止是深沉的叹息,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呼号。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九字句,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这最后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应,流走自如的地步。
作为国君,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作为词人,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首《虞美人》便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篇。词作经过精心结构的,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体。在李煜之前,还没有任何词人能在结构艺术方面达到这样高的成就。所以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惟李后主降来后之作及水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可见李煜的艺术成就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感之深,故能发之深,是感情本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词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这个特色在这首《虞美人》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夜》)李煜《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
诗词读后感篇七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诗词读后感。”苏轼虽被贬到密州,却不以己悲,在铁沟、黄茅冈尽显雄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氤氲于苏轼胸中,厚积薄发,彰显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决心,不禁令人慨叹。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苏轼驾驭铁骑,马儿嘶鸣,疾驰而去,且学天骄弯弓射大雕。这,是洒脱的快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又被贬入了万丈深渊。把酒独饮,岂能自甘颓废耶?此乃苏轼也,虽屈于偏远之地,岂可自弃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进宫与贬谪,苏轼选择了释怀。心中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那是在乡间修来的气度。忘却宫中的阿谀奉承、权权相争,忘却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忘却当年的乌台诗案,只待闲看时,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过眼烟云的浮华万千之下的超然的快乐!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读后感《苏轼诗词读后感》。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诗词读后感篇八
今天的春节期间,央视的一档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这档节目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一时间神州大地似乎都被诗意所沁透,重温最美。是啊,诗意原本就写在中国人的基因中,一切的风花雪月都能够唤醒我们血脉中千年积淀的离骚。而学者于丹在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中,将这种藏在华夏民族身上深深的诗情叫做“蛰伏着的诗意”。
借着“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丝丝暖风,随着“随风潜入夜”的滴滴雨声,我打开了这本于丹著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作者于丹以她的人生感悟和角度,将她认为最美的古诗词按照原诗内容分成了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冠以四字题目来对这些古诗词进行分类。“春风飞扬”到“秋思浩荡”、“明月千古”到“斜阳晚钟”、“田园林泉”到“登临况味”、“剑啸长虹”到“诗酒流连”,从四季到日月,从田园到山林,从豪放到婉约,作者以自己的诗意在书卷中刀刻出了所谓的“诗者,天地之心”。
不论你是初学者才刚刚开始窥探诗词海洋的浩瀚,还是学有所成的诗词达人已经满腹经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能让你在不同的切入点感受到那些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佼佼者们所有的悲天悯人的意识、对大自然无限的深情和他们看待人生的艺术眼光,从而唤醒我们心中的诗意。
作者在旁征博引的基础上更用她优美精炼的语言,串联起了那一首首诗词,将它们近距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更贴近了现代社会的理解,就作者说在这个不用仗剑的时代里,倘若剑气不泯,也许会化成风骨,流露在一个人的眉宇之间,昂扬、潇洒。而当激情被唤起,当我们的心意不吐不快时,便是诗意的苏醒。
“年华有限,但诗意无穷。在有限生命中,享受天地之间回荡着的这些诗意,那么我们也就成全了自己最美的人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