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通用8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篇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含有极为丰富的道家思想,让人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多启发和感悟。下面我将结合我对道德经章节的理解,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道德经中的“道”的意义。道德经全书重点强调的的就是“道”,那么什么是“道”呢?《道德经·第一章》对“道”的解释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告诉我们,道是极为抽象和难以言说的,不能被界定。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感知到的,都只是偏离了此道的表象。只有深入此道,才能看清本质,抽离出一切万物的表象。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受到种种杂七杂八的影响,心情难以平静,而把“道”当成自己慢慢追寻的目标,持之以恒去追求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冷静,解决一切困扰。
第二段,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告诉我们,善与美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只能通过纯熟的“无为而治”的方法去处理事物。“无为而治”,就是不要去追求结果,不要让自己麻烦更多,而是要尊重自然,不与事物对抗,随时随地保持着一种平静的内心。这不仅能让我们处理事物更高效,还能够让我们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段,道德经中的“养生”的思想。徐坊对“养生”有着特别的讲解,他认为:“养生入道,入道纵使其本来状态无需调整,也会产生增强自我、内心沉淀等悟道效果。”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庄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如同烹制小鱼,必须有分寸,不能妄加干预。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同样需要这样的分寸和尊重。《道德经》中提出的许多方法,如饮食、运动、休息等,都是为了达到“身自而止”的目的。
第四段,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道德经中的无为不是指不做事,而是指没有“自我”的干预,去顺势而为。有时候,我们觉得某些事情要去追求,有时候又觉得某些事情不必去追求。如果我们能够适时的“无为而无不为”,就能够更好地遵循人生的规律,并应对生活中各种变化。同时,还能够让生活更加自然、流畅,不必强求。
第五段,总结。道德经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关于生活的哲学智慧,在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只要我们能够保持这种心态和状态,能够稳步前行,我们的内心就能够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富足。所以,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深入理解并遵循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绝非一件可或缺的事情。
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智慧的精髓,一直以来都对我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研读道德经,我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探索道德的力量,同时也更加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下面,我将分享我在研读道德经时所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道德经强调了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告诉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强求势力与权谋。这一观点深深触动了我,使我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过去,我常常把自己与环境对立起来,努力争取个人利益。可是,道德经告诉了我,只有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于是,我学会了关注他人的需求,关心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
第三段:道德经对个人修养有着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宽容。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也能够影响他人。我在修行道德经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内心与外界的和谐。通过反思、冥想和自我调整,我学会了宽恕他人的过失,保持平和的心态,从而更好地与人相处。这样的修养让我更加自信和镇定,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第四段:道德经对于社会治理也有着很大的价值。它强调了以德治国的理念,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注重人民的福祉,重视道德的教育,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的繁荣和国家的实力。对于现代社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只有通过道德的引领,才能够实现和谐的社会与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道德经所倡导的思想,用道德的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
第五段:综上所述,在研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思考。道德经教会了我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修养自己,以及如何提供对社会治理的建议。它为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使我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未来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道德经的实践者,为实现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篇三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1、[见]。
这一章非常重要,从观心角度而言,这是老子对他看见道时的直观感受的描述,这种描述远离大脑思维,而是当下最直接的体验,即直接对[道]的体证。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这一句的断句与常见的断句方式不同,之所以这样断句,笔者认为这样更符合以[观心之境]解读这一章的主旨。
冲,一般解读为空,但在观心之中,不仅仅为空,而是[动态的空],这个“动态”是指带有能量和活力的意思。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更明了了。
在[观心之境]中看见[道]的时候,[道]是什么样的呢?
冲而用之,有弗盈也!这个道啊,无形无相如同虚空却潜藏着无穷的能量与活力,其作用的发挥即体现为[有],而这个[有]是永远也无法穷尽的啊。
这样的一句话,就已经把[道]的本质揭示得清清楚楚。
一方面,道是空,是虚,但不是顽空,不是死寂般的空,而是[鲜活的空],当这种[鲜活的空]处于静寂状态时,就好像成了虚无,但只是好像而已。这有点像科学家说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任何物质,看似绝对空无,但实际上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我们所看到的无边无际的宇宙、星系、时间、空间,皆是从这看似虚无的“奇点”演变而来。
另一方面,当[鲜活的空]发生作用的时候,则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作用,所有人类知道和不知道的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这[鲜活的空]作用生起之展现,而且,没有例外。
有弗盈也,从[鲜活的空]产生的[有],是没有穷尽的。
那么在[观心之境]中看到的这[鲜活的空],与观心之人是什么关系呢?
这[鲜活的空]不是外在的,而是深藏于我们自己之内的。
而实际上,应该这样描述才是真相——你,或者我,真正的本来面目就是这[鲜活的空],我们自己所认为的你、我、他、生命、世界、时间、空间、宇宙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这[鲜活的空]作用的显现。
[观心]其实,是[鲜活的空]在[观照][鲜活的空]自己而已。
觉悟,是[鲜活的空]觉悟[鲜活的空]自己的真相而已。
[观照]本身,就是[鲜活的空]所本具的功能作用之一,即[有]的其中之一种。
但只有[观照],是[鲜活的空]认识自己真相、觉悟自己真相的唯一途径。
而所谓的[迷],就是[鲜活的空]对[映现]在自己之中的而且是由自己作用产生的[有],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而已。
什么样错误的认识呢?
这些[有]是[鲜活的空]自身作用的显现。而[鲜活的空]的作用是不断流动变化的,否则就不再是[鲜活的空]了,既然是鲜活的,那么作用的展现也是鲜活的,是一个瞬间接着一个瞬间不断更新的,而且,正是因为这相续不断的更新既相互联系又不断变化,就产生了[鲜活的影像世界]。
关键是,这[鲜活的空]是可以[看见]自己所产生的[鲜活的影像世界]。
这就像,你在虚拟现实当中看一部全方位的3d电影一样,除了电影,你根本找不到自己在何处。
你所见的一切,皆是鲜活的影像,而且其[真实]的程度足以令你忘记了这仅仅是[影像],而把这一切错误地当成了[真实]。特别是当这[影像]以图像、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感受、思想、情绪、情感.....直接被你所体验到的时候,你就已经分不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更加可悲的是,你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真身”是[鲜活的空],而把佩戴的虚拟现实设备以及在虚拟现实中的各种体验,当成了自己。
在不同的虚拟现实影片中,你对自己有不同的认知。有时,你认为自己是某个男人,有时,你认为自己是某个女人,有时你认为自己是个长着翅膀在空中飞的“飞人”。你总是在不停地变换着各种不同的身份,每一次都把新的身份当成真实的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无数次地把某种身份当成过自己。在每一个新的身份里,你都演得不亦乐乎,无怨无悔。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好演员。
但总会有厌倦的时候,总会有感觉不对劲的时候。
[鲜活的空]怎么会永远一直迷惑在由自己的运动作用所产生的如梦如幻的现象之中呢?
[鲜活的空]永远鲜活,导致的自然结果就是[现象]不可能永恒。
而[鲜活的空]却希望在[现象]里找到永恒。
当[鲜活的空]在某一天发现在[现象]里无论如何寻找都找不到永恒的时候,觉悟的路就开始了。
当[鲜活的空]不再去追逐自己生出的各种现象,而是去追寻能够[看见]这一切现象的[看见]之本源,终有一天,[鲜活的空]就会看见[鲜活的空]自身的真面目。
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篇四
学道德经,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世界思想史、哲学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在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开始注重内心的修养,进而学习道德经。而我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却是从一道政治考题中产生的。
第二段:初识道德经。
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我遇到了一道关于道德经的题目,原本采取猜测的策略,却没有想到却获得了50分的好成绩。自此,我对于道德经的兴趣大增,开始逐渐探寻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第三段:学习心得。
我发现,道德经所强调的“道”,实际上是一种宇宙万物的规律,而不是人类自己发明的概念。在这个规律中,道德不是一种规定,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我们要遵从自己内心中的直觉,把握人性的本质,从而找到自己的道路。
第四段:感悟人生。
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经常被社会的眼光左右,想要追求所谓的成功和幸福。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这些追求都不如心中的平静和自然的状态来的重要。因此,我开始尝试拥有更为轻松自在的态度,不被外界干扰,尽力做到忠诚、真诚而正直地对待他人。
第五段:结语。
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感受到了一种对于人生的不同理解。世界因为每个人的存在而不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道路。学习道德经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探寻自己内在的世界。因此,未来我也将会继续深耕此道,不断探寻自己的生命之路。
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篇五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定要继续追问,这[鲜活的空]从哪里来,就陷入了头脑的陷阱。
佛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我们为什么喜欢这么执着地问[从哪里来]呢?
是因为我们被一个现象欺骗了,什么现象呢?生、死。
我们认为生、死是真实的,所以所有的事物必然有一个出生的来源,都必然有一个死后的去处。
就像我们认为是我们的父母“生”出了我们一样,这[鲜活的空]也应该有一个父母。
我们身体的“出生”,从现象上说,这也没错,的确是这样。
但[鲜活的空]不属于任何现象,不在任何现象中。
相反,却是[鲜活的空]的灵明作用在演绎着无穷无尽的现象。
佛教中有个词,叫[无生法忍],忍,即坚定不移地接受、承认、确信之意。
坚定不移地接受、承认、确信什么呢?一切本自无生无灭。
而只有如老子、佛陀一样,真实地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才会明白自己的自性本心真的是无生无灭的。
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本心是无生无灭的,那么进一步就会明白,所有映现在自己本心之内的现象,本质上也没有真实的生灭,一切都只是本心的灵明作用随缘显现而已。
不自生:这里的[自]如果解读为自己的话,则为[不生自]的倒装句。
不生自:即不产生“自”这个念头。
这[鲜活的空]之所以能超越时空,是因为其不产生“自我”这个观念,所以能一直空寂灵明,灵明空寂。一旦这[鲜活的空]产生了“自”,则随之必将产生“他”,自他分别对立一产生,就开启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变之旅。
故能长生:因为这[鲜活的空]是无生的,所以也无灭,无生无灭,名为长生。因为这[鲜活]的空,只是保持着空寂灵明、灵明空寂,而不产生[自我]的想法,所以才能长久地空寂灵明,灵明空寂。
看来,如果一直放不下[自我]的执念,是很难见到[鲜活的空]的。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圣人,即与道合一之人,是破除了[自我]执念之人,后其身,将身体抛之脑后,身先,先,凸显、显现之意。要见到[鲜活的空]这个“真身”,就要破除对身体的执着,破除对自我的执着,将身体抛之脑后,将自我完全放下,而后,致虚极,守静笃,[鲜活的空]这个“真身”就显现出来了。身先,还代表着,已经见到了“真身”的人,从此都以“真身”为先,而以“假身”为后(包括肉身,包括自我),即时时刻刻安住于真心,远离颠倒妄想。
外其身而身存:外,置之度外,就算对于这个“真身”,也不要存有“自”、“身”的想法,要全然放下对“身”的执着,这个时候,才是[鲜活的空]当体显现,无生无灭,超越时空。
1)[鲜活的空](即每个人的真心),空寂灵明,灵明空寂,空灵一体,超越时空;。
2)[鲜活的空],不从己生,不从他生,不从缘生,性为无生;。
5)见到了[鲜活的空],也不要生起[我]、[真身]、[真心]的念头,要彻底放下一切念头,只是松静自然地安住于空寂灵明、灵明空寂即可。
6)正是因为破除了所有的执着,没有了任何的私心杂念,没有了任何的颠倒妄想,才能融入自己生命内在所本有的空寂灵明之中,彻底实现究竟的自由与解脱。
2、[修]。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首先在理上彻底理解道的真义、特征以及修道的路径、方法和要点。
实修时,则要彻底放下对身体的执着,对自我的执着,静下来专注地观照自己的内心。
观心法,属于极简主义修法,一切不论,唯观自心,只要足够地静定,然后不断深入地观照,一切真相都会在观照之下自然地显现出来。
修持静定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空寂境界的过程,修持观照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灵明境界的过程。
静定到如如不动,观照到了无疑惑,就有了自度的信心和力量。
可自度,即可度他,自度亦是度他,度他亦是自度,自他本一体,皆是道之心。
3、[行]。
在生活中修习静观自心,同时也可借助不同的环境锻炼自己的静定力、观照力;。
尊重他人,礼让他人,涉及利益先人后己,少考虑自己,多考虑他人,无私无我,精进于道业,自度度人。
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篇六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其中的第三节是关于无为而治的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读完这一节,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其智慧和实用性。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对道德经第三节进行感悟与体会,分享给读者。
首先,道德经中提到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会被层出不穷的事务所累,感到压力倍增。然而,通过“烹小鲜”的比喻,我们可以得知只有关注局部,才能获得整体的安稳。这种理念告诉我们要放下繁杂的事务,集中精力处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并且要从细节做起,逐步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前进。
其次,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欲望有所克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叫“欲速则不达”,就是想告诉我们通过忍耐与克制,才能更好地获得成功。道德经中的“制其兑,和其光,同其尘”同样针对了这一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被物质和功利所迷惑,而失去了本心。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无欲无求的心态,平心静气地面对外界的挑战,从而更好地处理事务。
第三,道德经中的“以无事治无事,事无大小,轻重,远近,是以不轻生”让我受益匪浅。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陷入了忙碌和焦虑的状态。然而,与其盲目地忙碌,不如通过“以无事治无事”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静。这样一来,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获得内心的安宁,把握事情的主动权,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另外,无为而治还让我意识到不要过度干涉他人,要尊重他人的选择与决策。在道德经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事皆有其道,我们不必过于干涉他人的选择和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并给予帮助与理解。只有保持对他人行动的尊重,才能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探讨了寡欲的哲学原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忽略了内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然而,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心灵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幸福。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我们应该珍惜已经拥有的,以心静为主,舍弃多余的欲望,从而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内心宁静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道德经第三节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研读这一节,我明白了要放下繁杂的事务,集中精力处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我也学会了对自己的欲望有所克制,通过无欲无求的心态面对外界的挑战;我体验到了通过“以无事治无事”的方式调整心态,获得内心的安宁;我明白了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动,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我意识到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真正的幸福。道德经的无为而治思想,不仅帮助我们应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困扰,也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使我们能够拥有更快乐、更有意义的人生。
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篇七
《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道家思想的总结和表达。其中的第五十章是一篇融合了道家思想的智慧,旨在引导人们的生活和行为。这一章以简洁深刻的文字,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本性和道德行为的真谛。
“道德经第五十”主要探讨了人们在实践道德行为时所应坚守的原则和准则。它强调了“约束欲望、克制私心”这一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无为而治来达到心灵的平静。这一章给予了人们深思的启示,引导他们追求道德的高尚和纯粹。
读完“道德经第五十”让我深思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我意识到修行道德是一种长期而艰辛的过程。我们常常被欲望所控制和迷惑,往往难以做到无为而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醒和自律,让道德伦理意识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
通过阅读“道德经第五十”,我开始明白“约束欲望、克制私心”这一道德修养的真谛。它告诉我们,只有放下私欲,不迷失在表面的物质诱惑中,我们才能顺应道义,实现自我的内在平衡和和谐。心灵的宁静和满足不是通过追逐物质财富和享乐来实现,而是通过自我约束以及对内心的探索和修炼。
“道德经第五十”深刻地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每个人都应该在行为中体现出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我们需要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自我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和谐与自由。
通过与“道德经第五十”的接触,我逐渐理解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和智慧。它教导我们如何从内心开始,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在这个物质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需要回归内心,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实践和努力将道德观念贯穿于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平衡。
总之,“道德经第五十”的智慧之光引导着我们追求道德与道义,提醒我们要在激情和欲望的控制下修行并探索内心的自我。在困惑和迷茫面前,我们可以借鉴“道德经第五十”的智慧指引,努力寻找自我修行的方向。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实现内心的和谐、真谛与自由。
道德经章感悟心得体会篇八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喜欢书中的道理。比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如果“道”可以用语言表达,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必须心神领会,因为它不是常“道”。《道德经》这部书讲了“道”,还讲了“德”。“道生之,德畜之”,老子认为,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没有具备“德”。
接下来,老子还讲了“无为”。什么是无为?老子强调,“无为而非不为”,无为反而是大作为。怎么理解?“无为”是指某个方面的“无为”,再空出这个空间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这就是“有为”,而且还是“大作为”。说白了,“无为”就是避开冲突,为自己的自在而做喜欢做的事。
“上善若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爱水,孔圣人亦爱水。“上善若水”是指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就好似水一样。“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此章里还有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尤。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什么过失。另外,道德经里的第七十八章也是讲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克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这一方面没有谁胜过他。有一个成语叫“无孔不入”,更是体现了水的威力。水往低处流,正是因为往低处流,所以威力十足,一有缝隙,便乘虚而入。
老子另外爱提“有”和“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人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被人们利用。这怎么说?举个例子,古时车子的轮子,是三十根辐条撑起一个空壳,空壳即是“无”,但若是“有”,不是“无”,那它就失去了车的用途,不再是车。再举个例,碗的中间是空的,即为“无”,倘若是“有”,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碗的用途,变成一个废物。有如,房屋是空心的,即为“无”,倘若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房屋的用途。总之,“有”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为人所用。另外,国画中如果说落过笔的地方为“有”,没有落过笔的地方为“无”,那么,便是“无”衬托着“有”,“有”衬托着“无”。“无”离不开“有”,“有”离不开“无”。总不可能一幅画里全部涂黑或全部空白吧?并且,美学观念上,画中的“无”是有用的,给人空灵的感觉,好似一篇文章中的“……”,有留白,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也是“无”。另外,“有”、“无”还有另一种含义:“有”代表着生,“无”代表着死。有无互相衬托,生死互相伴随。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无生则无死,无死何来生?一旦“生”,便代表着将来会“死”;而“死”便代表着将“生”。如此看来,“有”和“无”之间,是大有学问的。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巨著,以一部空前绝后的经典,它是自我阅读《弟子规》以来的第二部经典,给生命以启发。书中的道理,我感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理解的更深。
人生时间有限,我们应抓紧时间多阅读这种经典书籍,《道德经》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仔细咀嚼品味,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