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大全2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一
略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
1、学会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在模拟的过程中认识月相变化的本质。
圆纸片,剪刀,胶水,半明半暗(半黑半白)的球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猜谜游戏: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答:月亮(月球)
提问:从这则谜语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回答月亮的圆缺变化和位置变化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二、认识月相并给月相排序
1、出示几种不同的月相,认识一些月相的名称
2、学生能说出娥眉月与残月,上弦月与下弦月,上凸月与下凸月的区别。
3、小组(6人一小组)里每位学生在圆纸片上画一个月相(要求6位同学画的各不相同),并剪下来。
4、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5、6个同学把剪下来的月相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时间先后的排列,并贴到黑色卡纸上。
6、黑板上展示每个小组的月相排列,全班讨论并交流:哪些大家觉得可能正确?说说原因。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预设: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亮在绕地球做公转,公转的周期大致为一个月。)
3、进行模拟实验:
(1)小组里其中5位同学围圈而坐,背靠圆心,围成一个小圆。每一个同学的所坐的位置表示月亮在公转时候的一个对应位置:这里规定,1号同学坐的正前方面向黑板,既对应的是农历三十和初一(看不到月亮);2号同学正前方为月亮在初三初四时的位置(看到的月相为娥眉月),3号同学坐的位置为农历十一十二的位置(看到上凸月),4号同学前面为农历十五十六(看到满月),5号同学为二十二和二十三(看到下弦月)。
(2)把教室里的黑板模拟成太阳,用半黑半白的球当作月球,其中黑的部分表示暗面,白的部分表示亮面;一位同学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围绕着圆圈逆时针走一圈,5位同学把经过自己正前方的月相画到圆纸片上。
(3)每位同学将画好的月相剪下来,并按照顺序依次贴到黑色卡纸上。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
4、看黑板上每个小组的月相变化图,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8、对于我们得出的月相变化规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没有哪些地方是不妥的?
四、课外拓展:
(答: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张三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课外观察: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白天天空中的月相。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二
我的老家在蒙城,近几年来,家乡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随我看几组拍摄镜头。
拍摄地点一:马路
变化:原来的'马路其实根本不平坦,大量的石块突显在道路上,并且长年没有人去修,时间一久,就成了石子路。想开车过简直就是太困难了。而现在,“石子路”已经变成了又宽又平的柏油马路。走过和开车也方便多了。
拍摄地点二:大街
变化:因为以前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所以大街并不像现在一样繁华,只是几个小小的超市和零售店,生意并不红火,而且店面并不大。现在就有了大大的变化:街道两旁全是高楼大厦和百货商场,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大街上人山人海全是热闹的景象。
拍摄地点三:环境
变化:以前不管是哪里,环境都不好,树木依稀少许,根本就是一片灰色。到处都是垃圾堆,臭气熏天。而现在,马路旁便是一棵棵苍翠挺拔的大树。大街上还有清洁工人保持了卫生。人们还在路边建起来花坛,用来美化环境。
怎么样?现在的变化是不是很大呀?不多说了,我还要去拍摄其他的变化呢!
我的老家在蒙城,近几年来,家乡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随我看几组拍摄镜头。
拍摄地点一:马路
变化:原来的马路其实根本不平坦,大量的石块突显在道路上,并且长年没有人去修,时间一久,就成了石子路。想开车过简直就是太困难了。而现在,“石子路”已经变成了又宽又平的柏油马路。走过和开车也方便多了。
拍摄地点二:大街
变化:因为以前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所以大街并不像现在一样繁华,只是几个小小的超市和零售店,生意并不红火,而且店面并不大。现在就有了大大的变化:街道两旁全是高楼大厦和百货商场,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大街上人山人海全是热闹的景象。
拍摄地点三:环境
变化:以前不管是哪里,环境都不好,树木依稀少许,根本就是一片灰色。到处都是垃圾堆,臭气熏天。而现在,马路旁便是一棵棵苍翠挺拔的大树。大街上还有清洁工人保持了卫生。人们还在路边建起来花坛,用来美化环境。
怎么样?现在的变化是不是很大呀?不多说了,我还要去拍摄其他的变化呢!
《家乡的变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三
《表面积的变化》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2、情感目标: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乐趣,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价值目标:学生能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重点:表面积变化规律的探索。
难点:应用发现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四、全课小结
观察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提出问题:体积有没有变化?表面积有没有变化?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课件出示数据: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演示操作,提出问题: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完成填表,组织交流发现的规律。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分组拼一拼,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课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不仅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将数学和生活仅仅的连在了一起。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
(一)、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说一说,体会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到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猜想,操作探究,交流讨论,验证发现。
学生可能的发现: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二)、学生可能发现的规律: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同时结合思维活动,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b、通过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把关注点落到找寻规律上,能把表格中的数据综合起来看。通过这些引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培养。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者再带着学生到表格中再次体验规律,让规律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发现。
c、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了解三种拼法,增强体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中,提高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数学思考。)
(三)、学生 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3、可能出现几种摆法,就请同学们再在小组里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
(这一环节拼拼说说,是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学生前面的规律体验深刻,学生才能灵活运用。)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活动四的结果说明: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减少越多;两两相拼的次数多,减少的面积也多。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容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拼一拼、算一算,发现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新体形后的体积是原来小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体积之和,体积没有变化,而拼成的新体形的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规律是比原来单个的总面积减少了,重叠一次减少两个面。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安排了3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活动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将两个长方体形状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 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我马上安排了一个小练习:应用规律,让学生对这个刚发现的新规律深刻地烙在脑中。之后才进行长方体拼长方体的延伸学习,这样就使得难点突破得更快了,也为下面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在学了长方体的拼接之后我又给学生出示了更第二次练习,这样让学生将刚学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包装物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四
在第1课“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变化。本节课学生将用不同的力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探索声音强弱的变化;通过敲击装有多少不同的水的玻璃杯,以及拨动不同松紧的皮筋、粗细不同的琴弦、敲击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探索声音高低的不同。学生们通过对听到的不同声音的描述,将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音调就越低。
2、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1、利用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找出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利用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进行试验,找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1、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设计实验探究尺子长度和音调的关系。
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为每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尺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1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长短不同的3个铁钉、粗细不同的3根钢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3根铁管、1把六弦琴。
动画:尺子振动
一、引入
1、谁会敲鼓?听一听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2、提问:这些鼓发出的声音有哪些不同?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4、、出示一把钢尺(或塑料尺),提问: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提醒学生拨动尺子时要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5、怎样让尺子发出音量不同的声音?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出示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的要求:
用你们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记录下来。
重复做上面的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并能准确地进行描述。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开始实验活动,仔细倾听和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现象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并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交流观察结果。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一)、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每组发一张实验记录单。
学生对敲击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进行预测,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他们的预测。
2、实验方法:
按照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或从4号杯到1号杯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与小组的预测进行比较。
每个小组领取一组(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按要求开始实验。
3、与全班同学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二)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着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提问: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
3、分小组实验。
4、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皮筋绷紧时,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皮筋松时,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
(三)探究声音的高低与尺子振动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1、尺子怎样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尺子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2、是这样吗?我们先来预测一下,把预测结果天道记录表中。
3、交流预测情况,并说出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4、实验要求:要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能够清楚地听到声音的变化和观察到尺子振动频率的变化,还要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
6.整理数据
请各个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达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颜色,制成柱状图。
四、总结
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声音高;物体振动的慢,声音低。出示尺子振动的动画。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五
《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刘洪顺【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
1、发挥联想,选定课题
“家乡的变化”原本是语文课本上口语交际内容,如何使学生交流更有素材,更有感受和体验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收获多多?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何不把它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呢?师生觉得这是妙计,当即就定下了这一综合实践课题。
2、尊重主体,搜集信息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活动中,根据信息来源的途径不同,要求分成五个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组别,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搜集的主要内容。这样,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
3、综合智能,整理信息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搜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单一的,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要为我所用。学生有的画一画,有的写一写,有的制成图表,有的摄影,还有的摄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运用语文、数学、美术、自然、科学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多种智能来整理信息。
4、发展个性,交流信息
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各有所长,也各有特色。他们中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能说会道的,有挥毫泼墨的,有载歌载舞的,也有操作电脑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获得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张扬自己的个性。
5、情感升华,总结课题
这一课题贴近学生的世界,学生亲临现场,去看,去听,去想,去写,去画,去摄,感受全过程,这样的耳濡目染,切身体验,学生难以忘怀,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学生在知道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后,让他们展望辽阳的未来,描绘辽阳的蓝图,这时,作为一名小学生,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了解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努力为建设家乡而刻苦学习。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小组合作,处理信息,学会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活动过程】
一、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网络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的变化及通信设施、手段等方面的变迁。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他们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档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
网络组:通过上网的方式,下载一些关于本地发展变迁的信息。
3、时间:两周。
二、整理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的变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3、时间:一周
三、交流信息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三周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收集、整理了家乡变化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小组交流
・1、推选5个学生分别扮演来辽阳应聘的大学生、准备来辽阳发展的投资商、记者、外地游客、主管城市发展的政府官员。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邀请一位代表参加本小组的交流。
・要求:根据身份的不同,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2、小组交流。
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并接受代表的提问,在此基础上推荐一人参加全班交流,组内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三)、全班交流
&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操作,比较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现规律,学会分析。
教学准备:
1、 课前把全班同学合理分组,并明确分工,强调合作。
2、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准备8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以及10盒同样的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拼拼算算
1、 教师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
提问:体积有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可以计算、可以用肉眼观察)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小结:把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追问:把3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再次小结: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发生变化。
2、课件再次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
提问:表面积有没有发生?
让学生通过拼一拼,计算或观察的方法来发现,在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组织交流:a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发生变化了吗?
b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c那么具体减少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呢?(请学生指指摸摸)明确表面积减少了原来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即减少了2平方厘米。
3、深入探究:
课件演示操作要求:
(1)、如果用3个、4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排法要求是排成一排)
(学生自己猜想、操作、探究、验证)
提醒学生把相关数据及时填在表中。并交流填写结果。
(2)、当正方体增加到5个6个时,表面积会怎么变化呢?
学生先猜想,再通过拼一拼来验证。
(3)、发现规律:你能联系操作和填表的过程提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吗?
给予充分时间让学生讨论。
交流(可以有多种表述,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从最简单的体积变了,表面积变了,或每一种具体拼法减少了哪两个面的面积都是可以的。”
(1)、学生操作探究讨论。
交流:“体积没有变,表面积变了。”“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但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交流时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拼法)
(2)、你能看出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吗?(学生交流讨论)
(3)、怎么验证你的发现呢?(引导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
小结:不管怎样拼,每次都会减少两个长方形面的面积;而减少的面积越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二、拼拼说说
1、课件演示: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
问: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多少?
学生观察,并动手拼一拼,再体积讨论交流,交流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应用前面发现的规律,并通过对拼成的每个长方体的具体分析得出。)
2、拼10包火柴盒,包成一包有几种包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学生分组操作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种包装方法,并适当说明理由。
“怎样包装最省纸”就是什么最少?(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怎样拼最少呢?(5盒叠一起,并排两叠)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实践活动课,你知道了什么?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七
1、引领学生理解掌握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方法
2、指导学生了解想象作文分类,掌握假想类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
1、如何基于现实生活,大胆、合理地想象
2、如何确立明确的想象作文主旨、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为基础
3、语言表达如何力求朴实真挚而又充满童趣,引人入胜。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的选材,不偏离实际
2、表达想象要言之有理
四、教学流程
故事导入,激发想象o是什么?数学家说:“那是零,0点。”诗人说:“那是月亮。”运动员说:“那是环形跑道。”老农说:“那是烧饼。”儿童说:“那是鸡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对o有不同的认识,有无数个人就有无数个答案。
o是什么?o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过了山花烂漫莺歌燕舞的春就是夏,过了酷热难耐、草木旺盛的夏就是秋,过了硕果累累、稻谷飘香的秋就是冬,过了寒风刺骨、雪花飞舞的冬又是春。周而复始,四季轮回形成一个封闭的o。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八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实践等、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后边长与面积的变化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1,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48页上面的两个长方形
说明: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
(1)请同学们分别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写出对应的边长之比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比是():(),宽的比是():()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按比例放大后,它的面积发生变化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面积的变化”,板书课题。
(4)全班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2、出示教科书48页下面的一组图形
说明:下面的图形是上面相对应的图形放大后得到的。
(2)组织讨论:通过上面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说明: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的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缩小前的面积与缩小的面积比是1:n。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让学生选择第49页图中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计算它的实际占地面积。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按比例放大,算一算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看看是不是符合上面发现的规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块长方形运动场,长150米,宽80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50
五、小结:本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掌握了什么方法?
板书设计:
面积的变化
长:3:1宽:3:1
正方形3:1三角形2:1圆4:1
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放大后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1
缩小前的面积与缩小后的面积比是1:n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九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商变化规律,第二部分是商不变规律,商无规律的变化也得参与。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猜想、观察、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
2、结合教学过程、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并渗透“变与不变”、“对立与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探究学习法
1、填空:(出示课件)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除法,大家猜想一下,如果被除数或者除数发生变化,商有没有变化规律呢?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今天老师带大家进行快乐一课游,咱们一起去数学大世界的游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想去吗?但是大家要用自己的智慧赢得机会,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课件)
二、观察算式,找规律:课件出示:(体育用品店)
1、师:这是体育用品店,从这个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找图中的信息
2、学生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除数
商
师:看看这三个算式,哪些没变?哪些变了?当被除数没变的时候,除数和商是怎样变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的提示,完成导学单第一题出示提示:
1、从上往下观察,任选两个算式比比看,除数和商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下往上看,任选两个算式比较,除数和商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汇报交流。
变?谁变了?怎样变的?
在分组讨论中,教师深入小组,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是不是可以乘或除以任何数?
师:同学们表现好极了!第一关顺利通过。挑战第二关。出示课件:乘船问题
请一个学生读信息,师:你们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吗?学生列算式,算出结果
师:认真观察这三个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完成导学单第二题】
结合刚才的探究方法,先自己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伙伴探讨一下。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结合第一题的方法,有顺序的汇报。
师:谁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当除数不变时,被除数和商是怎么变化的?师:小结:当被除数不变时,商会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当除数不变时,商会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共同探究的内容板书:商的变化规律。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师:我们能把商的变化规律大声的告诉我吗?全班齐读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对自己或同学或老师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吗?
五、课后实践:
用今天学到的学习方法,思考以下题目有什么规律?
32÷4=8 16÷8=2 64÷2=32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
“面积的变化”是结合比例单元教学内容安排的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先让学生猜测——验证出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再研究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别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n2:1。
1.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比例尺的应用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探索发现平面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及发现规律的过程。
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故事导入,引发认知冲突
1.故事:租金扩大5倍,租地按3:1放大,引思:谁更划算?
(学生可能说出错误的理由,也可能说不出错误的理由,对此,教师都不作判断。)
2.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的变化。(板书课题)看看面积的比与长度比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
二、提供题材,引导探究。
1.出示:下图的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得到的。(图见课本第48页)
2.引导分步操作
(1)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2)写一写:对应边长的比。
(3)估一估:它们的面积比是几比几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生1:3:1生2:6:1生3:9:1生4:32:1
(4)验一验:究竟是多少呢?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
画一画:直接在大长方形中画出来。
(5)说一说: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9:1,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9倍。
3.设疑——猜测——验证
(1)师:把题中的小长方形按4:1比例放大,得到的大长方形的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又是多少呢?请先猜一猜,再通过算一算进行验证。
(3)提升
生: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是长度比的平方,即n2:1;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n2倍。
师:单凭一、两个例子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可能为时过早,我们还需要用一般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算一算,下图中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多少?
引导生请字母帮忙进行验证,也可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
5.回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发现的?
三、大胆推想,细心验证
师:如果阿凡提的地不是长方形的呢?你我们的结论就不一定成立了,怎么办?
生讨论:要找一些其它图形,按照研究长方形的面积变化方法,继续研究。
1.研究其它图形长度比与面积比的关系
(1)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以及它们放大后的图形”(见课本第48页中的3组图)。
(2)分组测量——计算——填表。(表见课本第49页)
小组里分工分别测量正方形的边长、三角形的底和高、圆的半径,并写出相应的比。
(3)交流发现。
观察那个表格,同组之间充分交流发现。你能说说为什么放大后的面积是放大前面积的n2倍吗?联系边的放大,与乘法结合律联系起来。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归纳
师:你能把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合起来说一说吗?
生: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放大,得到的大图形与小图形的面积比是长度比的平方板书:面积比=长度比2,即n2:1,也就是大图形的面积是小图形面积的n2倍。
四、分层作业,内化规律。
1.运用规律写答案。
(1)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5倍,宽也扩大5倍,放大后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3倍,面积缩小()倍。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4倍,高也扩大4倍,面积扩大()倍。
(4)有一个圆,现在的半径是原来的10倍,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
2.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算法)
(2)一个面积是314平方厘米的圆,按照2:1的比扩大后,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在比例尺为1:1000池塘图上面积5平方厘米,实际面积是多少?
六、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我们是怎样研究面积的变化的?从中发现了什么?
在解题中发现问题,从研究长方形面积的变化入手,通过猜测——验证——归类的方法,找到面积变化的规律。
2.拓展
把一个立体图形按n:1放大,得到的大立体图形与小立体图形的体积比是长度比的立方,即n3:1,也就是大图形的面积是小图形面积的n3倍。
3.研究
同学们,探索规律可以通过猜想,收集具体例子的数据,认真观察,比较,找出共同特点,归纳出其中蕴藏的规律。这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立体图形按比例放大后体积变化有没有规律,大家在课后也可以举例子,找数据,对照比较去研究,可能会有惊喜的发现。
面积的变化
对应边的比面积的比
3︰19︰1
4︰116︰1
n︰ln2︰1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1页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课件
一、复习旧知,巧导新课。
1.口答题:
(1)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
(2)把7扩大9倍是()
(3)把56缩小8倍是()
2.找规律写一写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444444444
——————————————
——————————————
为什么这样写呢?(第一个因数不变,第2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就是111111111的几倍?)从这个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乘法算式里积的变化是和谁有关系?(因数)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规律
(1)出示题目
6×2=
6×20=
6×200=
(2)先自己算算,再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交流你的发现,准备汇报。
(3)汇报:先说结果,哪小组愿意上来边指边说你们的发现?(不同的学生汇报)
师:能不能把你们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呢?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会怎样?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5,行吗?为什么?
(说明这两个“几”是一样的数。)
(4)出示题目
20×4=
10×4=
5×4=
算一算,比一比,这组题目又是怎么变化的?
(5)小组内交流,汇报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有没有想说的?除以0可以不?(板: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就除以几)
(孩子们我们数学追求的是准确,简练。你能不能把这两句话合并为一句呢?)先独立想,再汇报。
2.总结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4)这条规律是不是真的适用呢,你能用这个规律写一组算式吗?
要求:同桌合作,左边的同学写一个算式,右边的同学运用规律写一个算式。比一比谁做的快。
(5)汇报
三、巩固拓展,巧用规律。
1.根据8×50=400填空
16×50=()8×25=()
()×50=1×()=200
2.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4。()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倍。积扩大8倍。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4)两数相乘的积是20,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也扩大a倍,积就是20×a。()
3.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宽不变,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2)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3)一个因数不变,把其中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4.51页2题
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了什么?
4×6=245×10=50
(4÷2)×(6×2)=24(5÷5)×(10×5)=50
(4×2)×(6÷2)=24(5×5)×(10÷5)=50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在乘法算式里,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2倍,积会()。如果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会()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积______________因数
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二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屏幕显示:为九九重阳节开展的“走进敬老院,浓浓敬老请”活动我们全校学生都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一些物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花多少钱?40千克呢?200千克呢?(学生回答)
6╳2= 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6。
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
师 :观察得真仔细! 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
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 :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还可以怎样看?
生5:倒过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 :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
6×2= 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1)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和表达,可以把这组算式分别说成(1)式,(2)式,(3)式。
(2)引导学生分别用(2)式、(3)式与(1)式比,观察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出示18×2=36和30×2=60,还是与(1)式比较,观察因数和积分别又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变化。
师:怎样变化的?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 ,积也乘相同的数。
生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
2、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3、验证规律。
每位学生写3个算式,同桌互相检查和交流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汇报情况略)
师 :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谁来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
生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除以几。
师 :数学讲究简洁美,能把它说得再简单点吗?
生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 :说得太棒了!同学们,祝贺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愿意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
2、全社会各界朋友发起了向西藏教育捐赠和教师自愿者等活动,他们考虑着何种运输方式进入西藏。咱们也帮忙分析一下,一辆汽车在青藏公路上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使,4小时可以行( )千米。一列火车在青藏铁路上行驶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这列火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千米。
生 :一辆汽车4小时可以行驶240千米,用60乘4等于240千米。
师 :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计算?
生 :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师 :第二个问题呢?
生 :60×2×4=480千米,先算出火车速度,乘时间4小时等于路程。
师 :还有其它解法吗?
生 :240×2=480(千米),因为速度乘2就是一个因数乘2,时间不变就是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就是路程也要乘2等于480千米。
师 :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你的数学意识很强。同学们喜欢那种方法?
生 :喜欢第2种,只需一步计算。
师 :多关注已有信息,灵活运用规律能使解题思路更开阔。
……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 :在这节数学课上,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们找到了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
生2:我会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方便。
师:大家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聪明的大脑发现并运用了乘法规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学以致用,其乐无穷。先选择下面计算题中的一道算出积,然后直接写出其他各题的积。
18×30= 18×15= 18×5= 54×5=
生:为什么两个因数都变了,积却不变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
师:多么有价值的问题!下课后你们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去探究新的规律,老师祝你们成功!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三
教学目的: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定义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讲从全球来看人口的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但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增长除了受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了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处,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点拨:
时间迁出地区迁入地区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四川省主要在内地和边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内地省、自治区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点拨:
让学生讲解个人所在家庭的迁移经历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点拨:
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口迁出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迁入地来看,为东南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大量的人口对迁入地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重、甚至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如,一部分流动人口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很难找到合适的住处,他们私搭乱建各种“窝棚”,往往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承转:
我们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两方面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案例2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美国曾出现过的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
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四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屏幕显示:为九九重阳节开展的“走进敬老院,浓浓敬老请”活动我们全校学生都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一些物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花多少钱?40千克呢?200千克呢?(学生回答)
6╳2=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6。
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
师:观察得真仔细!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
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还可以怎样看?
生5:倒过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
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1)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和表达,可以把这组算式分别说成(1)式,(2)式,(3)式。
(2)引导学生分别用(2)式、(3)式与(1)式比,观察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出示18×2=36和30×2=60,还是与(1)式比较,观察因数和积分别又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变化。
师:怎样变化的?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也乘相同的数。
生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2、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3、验证规律。
每位学生写3个算式,同桌互相检查和交流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汇报情况略)
师: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谁来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师:数学讲究简洁美,能把它说得再简单点吗?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说得太棒了!同学们,祝贺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愿意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32×50=8×25=
2、全社会各界朋友发起了向西藏教育捐赠和教师自愿者等活动,他们考虑着何种运输方式进入西藏。咱们也帮忙分析一下,一辆汽车在青藏公路上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使,4小时可以行()千米。一列火车在青藏铁路上行驶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这列火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千米。
生:一辆汽车4小时可以行驶240千米,用60乘4等于240千米。
师: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计算?
生: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师:第二个问题呢?
生:60×2×4=480千米,先算出火车速度,乘时间4小时等于路程。
师:还有其它解法吗?
生:240×2=480(千米),因为速度乘2就是一个因数乘2,时间不变就是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就是路程也要乘2等于480千米。
师: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你的数学意识很强。同学们喜欢那种方法?
生:喜欢第2种,只需一步计算。
师:多关注已有信息,灵活运用规律能使解题思路更开阔。
……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在这节数学课上,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们找到了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生2:我会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方便。
师:大家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聪明的大脑发现并运用了乘法规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学以致用,其乐无穷。先选择下面计算题中的一道算出积,然后直接写出其他各题的积。
18×30=18×15=18×5=54×5=
师:比较18×15=270和54×5=270,你们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吗?
生:为什么两个因数都变了,积却不变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
师:多么有价值的问题!下课后你们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去探究新的规律,老师祝你们成功!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五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课标分析】把握本课标重在“举例”两字上,主要看学生是否能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应为运用水平,运用本地的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迁移特点,同时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这条课标的必要知识铺垫。
【教材分析】
本节就体例而言,与第一节有相似之处——即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举例来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表述我国和世界人口迁移的“事实”,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本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人口的迁移,第二部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材第一部分人口的迁移是“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的延续,也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另一重要因素。主要内容包括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分类,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首先通过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口迁移,并由此讨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点,这样引发学生对人口迁移原因的好奇,人口为什么会出现大量迁移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注意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概念的区别,引导学生读读图1.8总结我国人口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迁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原因。
第二部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教材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的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因素,其中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教材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案例,分析美国人口发生迁移的因素。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多举案例引导学生来分析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的基础上明白,就世界范围来看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但就一个地区或国家来说人口的迁移(人口的机械增长)也是其原因,而且人口迁移是很常见的社会现象,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兴趣浓厚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不同特点。
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
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2.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
1、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际)。
2、际人口迁移原因,特点和移民的流向。
3、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和移民的流向。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人口的迁移
注意区分概念:
1、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泛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如旅游、出差、购物等。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指的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人口迁移”这个概念中包括了三大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移动距离的长短并不能作为人口迁移的标准。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人口迁移的规模大小(或人口流动的流量大小)
(2)人口迁移的方向(或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分布)
(3)人口迁移方式(例如自发的,政府组织的,外力强迫等)
(4)人口迁移特点形成的原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
(5)人口迁移的意义(或作用),包括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作用。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读图思考
点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点拨:
让学生讲解个人所在家庭的迁移经历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点拨:
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口迁出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迁入地来看,为东南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大量的人口对迁入地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重、甚至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如,一部分流动人口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很难找到合适的住处,他们私搭乱建各种“窝棚”,往往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承转:
我们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两方面
二是政治因素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案例2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美国曾出现过的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
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案例3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古代人口的变迁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六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1、使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到计算中。
2、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建立知识结构,学会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5、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58页例4,59页练习九的内容。本课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上几(或除以几)积也乘上几(或除以几)的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到计算中。
掌握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直观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6×2=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
师: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6和2是什么?12又是什么?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为了方便把上面的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
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选代表来说一说。
(在汇报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
最后得出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具体应该怎样比?你的发现是什么?
学生自由来说,然后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谁能把刚才大家的研究总结一下?积的变化与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作最后的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三、质疑、巩固新知。
刚才我们找到的变化特点,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个特点哪?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哪?(我们可以找一些乘法算式的例子用刚才的比较方法研究,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具有这个特点。)
同桌相互出题,共同验证。(数大时可以用计算器帮忙。)
汇报验证结果。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出这节课的收获。
(师:你们说的太棒了!祝贺大家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愿意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那就跟我走吧!)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
8×150=
4×50=
2、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
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12345679×27=
81×12345679=
12345679×( )=444444444
12345679×( )=666666666
3、59页2题
4、59页5题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乘几 乘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积
除以几 除以几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口算、计算、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兴趣很高,交流得也很积极,但是让学生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而,我想到我们平时的课堂在学生的总结能力上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关注。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样,学生自然就敢于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另外,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学生对于基础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却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在选择练习时应该关注练习的广度和新鲜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七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3例题,p83-84“想想做做”。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4、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一、游戏引入:
用计算器玩游戏
要求:在1-9中任意选一个数,然后用计算器把这个数乘3,再乘127,算出结果。只要一报出结果,老师马上能知道,一开始在1-9中任意选择的是哪个数。
二、揭示课题:
1、刚才我们用计算器玩了个小游戏,今天课上我们还要用到计算器,我们要用它来探索规律。(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三、探索规律
(一)建立猜想
1、用计算器计算:36×30的积。
2、36、30在这个乘法算式中叫做什么?1080又叫做什么?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八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的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研究问题——归纳规律——验证规律,通过学习,学生不但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的变化规律》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一般现象中寻找规律,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内容提供必要的思维模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中,我注重开发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两组算式调整为一组乘法算式,但是,这一组算式是以能够体现我们课本所要传达的信息与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组算式去发现问题从而去经历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这四个层次的学习。在这四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将会通过观察、探索、交流、归纳等方式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体验发现规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自主思考探究,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先学后教(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再归纳总结)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表示欢迎啊?
生:鼓掌。
师:我们一分钟最多能鼓掌多少次呢?
通过学生猜测和实际尝试,得出学生一分钟鼓掌的次数,接着设问:2分钟、4分钟、8分钟、10分钟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设疑自探:
1、出示自探提示:(课件出示)【找学生读自探提示】
利用导学提纲自学课本51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题:第?题与第?题比较,第?题与第?题比较,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第二个因数乘了几?积怎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2)从上往下观察第二组题:第?题与第?题比较,第?题与第?题比较,第二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因数除了几?积怎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3)你能用一句话将两组题中已经发现的规律概括起来吗?
2、在学生自探时师板书课本例题:
例3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
6×2=12
6×20=120
6×200=1200
第二组:
20×4=80
10×4=40
5×4=20
3、根据自探提示,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三、解疑合探
32×50=?的得数,进一步归纳总结发现的规律,然后分小组讨论,自己当小老师出题验证发现的规律,最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
(课件出示第一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2×50=?的得数,进一步归纳总结发现的规律,然后分小组讨论,自己当小老师出题验证发现的规律,最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
(课件出示第二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3、通过观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已经发现的规律。学生总结不完整时,讨论这个问题得出结论:(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记忆)
四、运用拓展
1、先找出规律再填空:
12×8=96 40×21=840
12×16=192 40×7=210
12×32=384 20×21=420
12×64=768
2、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5。()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也一定扩大4倍。()
24÷8=3 560×3=168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680平方米。
五、质疑再探:
探究:
1、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乘几,积怎样变化?
2、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除以几,积怎样变化?
3、两个因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时积怎么变化?)学生提出问题,找学生来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一组:第二组:
6×2=1220×4=80
6×20=120 10×4=40
6×200=12005×4=20
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我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通过对算式的观察,让学生讨论自己的发现,然后引出新知,再让学生根据自探提示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主要是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这节课上下来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1、由于本课例题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通过口算就能直接算出答案,无需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这就给部分思维发散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假象,以至无法真正懂得该规律的应用。这在后面拓展应用知识时表现的尤为明显,部分学生还是用以前的老方法进行计算,而不是找到规律直接写得数。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思维慢一些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他们能更积极更有目标的去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要用好评价语言,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思考、探索、讨论、发言,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敢举手大胆的交流。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害怕自己说错了,让别的同学取笑。针对学生不敢发言,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学生鼓励,多给学生信心,以使学生畅所欲言。
3、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学生对于基本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就有些困难。因此,在选择练习时应关注练习的广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
4、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新课标教材编排的意图,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在主动观察、猜测、讨论、交流和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通过看、想、说、动手做、练的过程,顺利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并能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亲历性”,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初步感知规律后,引导学生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样相同的特点呢,再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九
1、通过欣赏《狮子》、《拉德茨基进行曲》等乐曲,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2、感受“渐强、渐弱”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所表现的效果,通过感受和分辨声音的“渐强、渐弱”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通过对两首不同风格乐曲的欣赏,了解和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能在乐曲分力度的“渐强、渐弱”
1、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上音乐课吗?好,现在请同学们用目来告诉老师你们对这节音乐课充满了期盼。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问好歌)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这段动画片中有两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看!他们来了。(课件)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那两只狗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生:答
2、过程
生:答
生:答
师:对了,刚才我们听到的海浪的声音是慢慢变强的,越来越强了,也就是声音一种特有的表现力,叫做“渐强”。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把海浪声模仿出来吗?
生:能
师:那么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模仿呢?
生:哗
师:那么你能用由弱到强,也就是渐强的力度把海浪的声音模仿出来吗?
生:模仿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你们看!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课件),他们是谁呀!
生:猫和老鼠
师:谁愿意来扮演一下猫和老鼠呢?
生:两位同学(头饰)
师:请同学们等一下,老师跟这两位同学说两句悄悄话(按老师鼓点声音的节奏和强弱去走)好了,可以了,为了这只小猫和这只小老鼠表演得更形象,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脚步的节奏和强弱自己选择一种表现方式为他们配上声音。
生:做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俩表演的好不好?
生:好
生:答
师:说的很正确,下面就请你拿起桌面上的打击乐器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声音“渐弱”的力度和感觉表现出来。可以前后四个同学讨论,研究一下,然后一名代表把你们讨论的结汇报一下(下去指导)
师:好,请同学们把打击乐放回桌面上,哪组同学能把你们创编的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
师:真不错,可以,我们请这组同学一起来按照他们的方法把渐弱的力度表现出来。
生:汇报
生:答
师:我闭上眼睛,请你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任意敲击一组表现声音“渐强”或“渐弱”的力度让我们来分辨。xx老师您现在可以开始了。
生:提问题
师: 这几位小老师出的问题可真难啊!看来我还是没有你们聪明。大家请坐好,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欣赏录像和自己创编表现声音力度“渐强、渐弱”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美丽的大自然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存在着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如果要想在一首乐曲中把丰富的感情表现出来,乐曲中的旋律就必须要有“渐强、渐弱”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音乐。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受尽情的表现出来。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乐曲中的“渐强、渐弱”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下面让我们在交响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再次感受音乐中“渐强、渐弱”那丰富的表现力,请同学们随着乐曲的节奏用你的掌声把它的“渐强、渐弱”表现出来。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二十
科学概念
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2、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3、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4、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5、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2、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饲养是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单、照片、图画、标本等。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蚕的生长变化
日期 体长(毫米) 吃食情况 排便情况 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