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读书笔记(优质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一
一个足以让世人震撼的爱情故事,一本作者唯一的小说就足可以奠定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希思克里夫对凯瑟琳生前死后的那份爱情至深至真,作者的文笔和想象力对这份爱以及由爱而生出来的恨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包含作者的深情和心血。我尽管对希思克里夫那些报复手段以及所作所为不齿,却不得不感叹他对一份爱情一生如此执着坚守。
书中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粗旷的美,少见的执着,少见的粗暴,少见倔强…
书中很多句子也是让人相当的震撼。比如:
当我忘了你的时候,我也就忘了我自己。
别把我留住没有你的地狱。
“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多么好,它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是一个孤魂野鬼。”
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强的思念。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就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不会像是它的一部分。
我对林顿的爱像林中的树叶,时光会改变它的,我很清楚,就像冬天改变了树木。我对希斯克厉夫的爱好似树底下恒久不变的岩石,给出一丁点儿可见的快乐,然而是必不可少的快乐。奈莉,我就是希斯克厉夫!他总是,总是在我心里,不是作为一种愉悦,一点也不胜似我自得其乐,而是作为我自己的存在。所以别再讲我们分离,这是不可能的。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二
愿你的偏执终换来安稳的爱情,愿你的爱情终换来长相厮守。偏执如你,希斯克利夫。
当你第一次走进呼啸山庄,你的一生注定不再安稳。面对所有人的排斥,你沉默;面对辛德雷的欺辱,你沉默;面对残忍的疾病,你沉默;面对老恩萧的疼爱,你依然沉默。你的眼里充满忧郁,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毫不相干,你的偏执仿佛与生俱来,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愿不惜一切代价。是的,你的沉默是真的,你的忍耐也是真的,可你的承受,却是仇恨的堆积,总有一天,会全部释放。
凯瑟琳,你最忠实的伙伴,到后来成为你深爱的人。那时你们并不知道,有些故事一旦开始,唱的就是曲终人散。年少幼稚的她草率地答应了林顿的求婚,当时一无所有的你偏执地选择离开,没有人知道那段日子你经历了什么,只知返回呼啸山庄的你功成名就,拥有财富。岁月无情,你同她都不再是曾经的少年,你能看出她的欣喜和对你的依赖,却再也无法挽回两人故事的结局。她走了。世界是她的遗嘱,而你是她唯一的遗物。
复仇,是你最成功的事业。一步步操控,一步步毁灭,一步步得到。你用你的偏执书写出最精彩的篇章,你那狂暴的恨终于得到释放。看着辛德雷的堕落,看着呼啸山庄的落寞,看着自己的产业渐渐壮大,看着两个家族的衰败,你笑了,儿时受过的种种伤害,林顿夺走心爱的人带来的巨大苦痛,似乎得到了偿还。你偏执地以为复仇就能拥有一切,你偏执地以为自己的复仇是那样圆满,可最终你还是错了。
偏执如你,用发烫的眼眸,固执的臂弯囚禁凯瑟琳。偏执如你,让辛德雷的儿子看起来一无是处,却格外尊敬你。偏执如你,却放弃阻止凯蒂与哈里顿的爱情。偏执如你,却在复仇成功后选择与世长辞追随凯瑟琳。偏执而又专一,你的人生只需两个词语即可概括——复仇与爱情。你偏执地爱凯瑟琳,偏执地复仇,偏执地葬送青春与生命。偏执如你,却又不得不存留那份真心,在这里,你是那样无私和善良。社会造就了你,命运造就了你,时代造就了你,和你的偏执。
若是今天,你依然存在,依然拥有你的偏执,或许,你不必至此。你拥有勃勃的野心,能够凭借它成就一番事业,你拥有赤诚的真心,能够在平等地位下获得凯瑟琳的青睐。在今天,童年的你不必接受欺辱,在今天,没人因你的肤色而对你加以摒弃,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用你偏执的真心与凯瑟琳共度一生,用你精明的头脑赢得宝贵的财富。只是生不逢时,你遭受了种种苦难,却还是失去了心上人,走上了复仇的路。
多少人见过你锐利的双眼,又有几人见过那眼中的深情;多少人见过你得意的模样,又有几人见过暗夜里你的忧伤;多少人道你是恶魔,又有几人是真正了解你。希斯克利夫,愿来生你能守得一人心,愿来生你放下仇恨,不再偏执。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三
《呼啸山庄》以前看的时候是英文版的不过短而精。没有这么多的体会但严格的说这是部残酷的小说。
短暂的欢乐只是永恒痛苦的回光返照人生爱恋的迷狂和仇恨的暴虐在书里奇怪的集合。披着山林野气的凯瑟琳心于浑身黝黑顽固不化的希刺克历夫却又听凭一点点的虚荣似的与上流社会的林少爷定婚招惹出几代人都无法偿还的灵魂债。
希刺克历夫一个恶魔式的英雄一种顽强力量的象征。他全部的坚毅勇猛和不屈不挠都附诸在对凯瑟琳无望的爱以及对阻碍爱的现实的一切有关联者的疯狂的报复上。他所有的动机和行为出于他生命本质的需要。可以说他的生命永远以自我为轴心按照充足的个性化自由运转:就像是他得不到凯瑟琳的爱就要付出一切来报复破坏他们爱情的人。在书上是这样描述到:“两个词可以概括我的未来——死亡或者地狱失去她后生存将是地狱”!希刺克历夫生命的本能在爱的名义下被扭曲而死亡这种自毁力量接替而上…。
我想悲剧大约是基于对灾难的反抗希刺克历夫在辛德雷的摧残和凯瑟琳的背弃后在不能实现爱的欲望下对于他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复仇。
看到这里有种心寒《呼啸山庄》至此已被他建筑成了充满阴郁 凶残气氛的非人性 给理性的世界。在他身上更深切的让我感受到的是灵魂和肉体被伤害被后的扭曲。
整个文学在当年席卷欧洲整整一个世纪的忧郁的情调凯瑟琳是一个典型忧郁的精灵她在爱的狂喜和巨大的激动中由于而终并保持贯穿一生充满无法挣脱的精神冲突。尽管这个冲突出自她自我的选择结果…。
忽然我的内心中由然而生:自己和某人格人也是…。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四
长久以来勃朗特姐妹的盛名以夏洛蒂。勃朗特为主流,她写的《简。爱》很多人也读过。不过令我读后有千滋百味萦绕心头的确是她的妹妹,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二。《呼啸山庄》是她一生中唯一一部小说,但就是这部著作奠定了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外,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令人惊讶的是有过如此多杰出作品的她竟一生未婚。
读完《呼啸山庄》的第一个奇怪感受便是:希思克里夫那么残忍和暴戾,可是为什么读到最后反而对他心生同情?他是一个复仇之路上的疯子,但同样,他也是一个心中只有凯瑟琳的傻瓜。身为孤儿,得到偏爱的他被嫉恨,老主人死后,他的生活也像呼啸山庄旁的荒原一般寒冷刺骨。童年的阴影给他的心埋上扭曲变态的复仇种子,凯瑟琳是他生活中唯一的阳光。偏偏这两个人都同样骄傲自负,同时倔强无比。凯瑟琳同仆人内莉说:“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内莉,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而林敦的和我们就截然不同了,就像月光跟闪电,冰霜跟火焰。”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虽然时时闹别扭,但他们到像是活成一个人似的,彼此都了解对方,以至于生出一种热烈并无可遏制的感情。
就像《呼啸山庄》之名,总是要有狂风骤雨时刻不停的情节,才能合衬这样的书名。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生长得犹如野草一般生命力旺盛,又带有未被驯化的野蛮。时过境迁,他们也不再是天真的孩子。凯瑟琳爱上了彬彬有礼的林敦,开始嫌弃并厌恶希思克里夫身上那种粗俗野蛮的活力。她隐藏心中的真实自己,同时将自己包装得和懂得礼节的大小姐别无二致。在一次和仆人的谈话中,她先是表达了对希思克里夫的尖刻嘲弄,而后才是真情告白。可惜希思克里夫只听到了前半部分,然后愤然离去,外面电闪雷鸣,希思克里夫也从此三年没有音讯。
后来凯瑟琳嫁给了林敦,过着自认为平静闲适的生活。她是一只鸟,被围困在幸福的烟瘴中,希思克里夫就是那阵狂风,只等吹来迷蒙,然后他们飞向自由的太阳。将原始真我的饱满激情,充斥头脑与内心,炸裂成灰,烟消云散。希思克里夫的归来,唤醒凯瑟琳心中的矛盾和纠结。她一方面[]渴望全身心投入的激烈的爱情,渴望自由的天性,注定了她只会爱上希思克里夫这种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阶层的差异,凯瑟琳又会屈服于嫁给林敦,过安稳的幸福生活。她的死,是因为过度的纠结与不知所措。
希思克里夫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他折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两家的后代,得到地产,得到钱财。他快乐吗?他一点也不。凯瑟琳死后他用复仇来满足自己的快感,一种变态又扭曲的心态如参天大树般折磨他,也折磨他人。我相信他本性是善的。只是爱太重,他没有和凯瑟琳在一起成为心中永远的芥蒂,凯瑟琳一死,爱便成了恨。这种爱极端饱满,并且无法自控。最后结局还算美好,希思克里夫放下仇恨,然后在自己的幻觉之中死去,以死回归人性,他的一生也成为别人口中不厌其烦讲述的故事。
以恨之名呼啸,以爱之名归宁。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五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
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因此,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艾米莉·勃朗特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六
这个故事是一个悲剧,既恐怖,又神秘。它讲述了主人公——残暴的希刺克厉夫悲惨的童年与破败的感情生活。
他,希刺克厉夫,是个弃婴,在呼啸山庄内长大。由于不是亲生的,却处处得爱护的缘故,从小他就受尽了大哥辛德雷拳头的压迫,可又得到了恩萧先生的特别关爱。恩萧先生总是偏袒着他,不准任何人欺负他,促使了他的骄傲和乖戾。但是,希刺克厉夫却对恩萧先生的女儿——凯迪十分爱慕。可最后,在希刺克厉夫和画眉山庄埃德加中,她选择了埃德加。导致希刺克厉夫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怨念。渐渐地,一座昔日鸟语花香的庄园变得阴森恐怖,破落了。仇恨掌控了希刺克厉夫的心,他只想着向凯迪复仇,而忽略了其他的任何东西。他出卖了一切,所有能向凯迪复仇的一切。最后,他在孤独与仇恨中死去了。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人的心态能成就很多,也可以毁掉许多。一种事情可以有一千种做法,看了《呼啸山庄》我明白不能让一时的仇恨与愤怒操纵自我,不要在愤恨中迷失,伤害了自己,可对他人的伤害更多。
读读《呼啸山庄》,在心中筑起一道防火墙:别让愤怒冲昏了头脑,做出错误的事情,幡然悔悟时已为时已晚。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人。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七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英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其它十九世纪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样,充满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派,弥漫着浪漫温馨的庄园气息,带着典雅和小资品位,展示着俊男靓女的谈清说爱。这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传递着绅士和淑女理应准循的感情原则。象奥斯丁,象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完美而幽雅,但或多或少,我觉得有那么一点乏味。
可是,《呼啸山庄》却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说,它不仅仅超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和欣赏水平,即使在今日,评论家也将它作为蕴藏着无数谜团,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纪经典。
它完全不一样于十九世纪初的大众文学,在《呼啸山庄》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阳光、草坪、洋伞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体举止,也无法领略英国贵族特有的典雅气质。相反,你只看到狂风肆虐下的荒凉原野,只看到因压迫和虐待导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活力,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堕落和冰冻……。
这就是《呼啸山庄》,爱和恨极端对立,又统一和谐;这就是《呼啸山庄》,象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质。
关于这样一部作品,能够领悟地实在是太多太多,可是,正如一名翻译家所言,许多人在看过第一遍后,就再也没有勇气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阅读,都会害怕深陷活力而无法自拔,害怕被那源于生命、连死亡都无法宽恕的爱燃烧殆尽。
这就是小说最奇特、最神秘、最激动人心的内核——爱与恨的纠缠反复。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爱到彼此的灵魂合二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欢欣,承担彼此的灵魂和生命;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恨,恨到宁愿死后也不得安宁,在彼此纠缠、彼此折磨中期待团聚。
很难想象一个十九世纪终身未婚,保守、内向、沉默寡言的女性会写下如此惊世骇俗的感情宣言。难怪自小说问世以来就倍受争议:在女作家活着的时候,恶评如潮、骂声不绝;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却被评论界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小说之所以被不断争论的关键,就在于男主人公克厉夫的主角定位。这是一个内心阴暗狂野,耍尽手段报复世界的魔鬼。
他从出场就是个被欧肖家收养的,没有来历的街边叫花子,在老主人去世后受到凯瑟琳兄长亨得利的长期虐待和压迫,性格扭曲变态,仇视人类,甚至仇视世界。在他得知深爱的凯瑟琳嫌弃他而选择嫁给富有贵族林顿后,愤然离家出走,三年后重返呼啸山庄,开始了邪恶的复仇计划。最终,他用龌龊卑鄙的手段毁灭了两个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惩罚下一代的生活,在这片野风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
用原著中一句话来形容克厉夫的人格最为贴切:“克厉夫先生他可是个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疯了?如果不是,他可是个魔鬼?”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二十):
这是我很早以前读的一本书了。可是到了此刻,我依然印象深刻。印象深刻不是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多么引人入胜,而是因为全书都透露着一种令人窒息的仇恨。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爱与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希斯克利夫的弃儿,他被恩萧先生收养,在恩萧先生死后,受到恩萧先生儿子亨得利德长期虐待和压迫,所以性格扭曲。可是恩萧的女儿凯瑟琳跟希斯克利夫青梅竹马,他们相恋了。
可是最终凯瑟琳嫁给了富有贵族林顿,希斯克利夫愤而离家出走,三年后他回来了,展开了他的复仇计划,他用卑鄙的手段毁灭了两个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惩罚下一代。在《呼啸山庄》中,我们看不到阳光,看不到浪漫,只看到了仇恨和人性的阴暗。可是到了故事的结尾,这一切仇恨都随着希斯克利夫的死而划上了句号,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回归,看到了爱的完美。
关于这样一部作品,能够领悟的是在太多太多。虽然整个故事里大多都是在冷酷无情之中进行着的,可我们仍然能够从这样的生活中看到人类不灭的期望与爱缠绕在人们的四周,让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景下都不可也不能忘记那份爱的真切与重要。
希斯克利夫的结局是很凄凉与悲哀的,但同时也是一种解脱,对他是一种没有痛苦的结局,他能够无忧地与自我所爱的人长久地呆在一齐了,没有任何人的打扰与烦恼,是一种人们都向往的生活,虽然他没有看到自我胜利的结局,可是如果他真的看到了自我所期望的那样的结局的话那么他的内心会舒服吗?会得到欣慰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仅有这样的结局对他才是公平的,才是完美的。
有的人因为爱与恨而做出了让自我悔恨终生的事,而有的人却是因为爱与恨而得到了更大的收获,其实爱与恨只是一念之隔,至于你怎样看待爱与恨都是在于自我是如何想的,不要因为爱而忘记了别人,也不要因为恨而输掉了自我的人生,人生常存善念会让自我活得更加精彩与美丽,同时在自我没有本事给“敌人”回报的时候就要学会忍耐,学会理解对方,但在自我有了本事回击的时候也要给对方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对方更强大的机会,仅有这样自我才会在挫折中不断地提高,其实遇到挫折与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丧失心志任由事态的发展而不去努力丰富自我阻止事态更严重地发展下去。
人生正因为有了挫折才会显得更加完美,正因为有了挫折才会使我们生长得更快,正因为有了挫折才会让我们有生的欲望,正因为有了挫折才会使我们感到彼此的珍贵,更因为有了挫折才会让我们更加努力地丰富自我,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弃自我放弃期望,也不要因为“敌人”的打击而永远活在恨之中,其实人都是在挫折中长大与生存的,正是因为这些挫折才会让我们感到生活有太多的乐趣,在我们的心中并没有完全的敌人,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我们自我。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八
第二代人的爱,抛开了第一代人的粗鲁和莽撞,显得文明,而且可喜可贺,最终有了好的结局。小凯瑟琳并没有希斯克利夫记仇,她只日思夜想回到画眉山庄,她教育哈里顿使哈里顿最终摆脱愚昧和粗野,终于双双回到了象征文明的画眉山庄。当然有评论家认为这个幸福的结局其实并非艾米丽本意,只是囿于当时的流行手法,从俗一下,用小团圆来结局,省的整个故事太过压抑。当然也许还有别的考虑。总之对艾米丽而言,这个结局被深信是无奈的举措,是痛苦的抉择。
而让《呼啸山庄》成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除了它极尽爱恨情仇的两代人的爱恋,还在于它创作的结构奇巧,手法独特,在细节和语言描写上也有独到之处。比如对两个庄园细致鲜明的描写,使得读者根据艾米丽的描写就可以轻易在脑海里就勾勒出两个山庄的画面。而作者设置叙述这整个故事的人,也非常巧妙。出了一个和读者处于同等地位的局外人洛克伍德外,主要是以原来女仆的口吻。她从小住在呼啸山庄,是整个呼啸山庄盛衰的见证者。虽然是个普通的女仆人,但是她有文化,既是旁观者,有事不少事情的经历者。所以她的叙述完全可信。而且后来参与叙述的还有凯瑟琳、伊萨贝拉、林敦、小凯瑟琳等等,采用多视角叙述,也是一种超越和创新。作者使用的语言质朴、生动、流畅、不事雕琢,但又遒劲有力、凝练、简洁,加上艾米丽丰富出彩的想象力,使得作品更加富有诗意,加强了深度和力度。
当我合上书本,静静的想艾米丽为我们描写的爱恨情仇的故事的时候,我不得不说那样浓烈的爱情实在是“人间最宏伟的情爱”。凯瑟琳对于希斯克利夫的爱,不是流于表面的`爱,是渗透骨髓的爱。希斯克利夫就是另一个凯瑟琳,有谁不爱自己?能够在偌大的世界找到另一个自己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人总会长大,接触了社会,就会慢慢明白自己要的不止是爱情,如果没有面包,怎么会有永久的爱情?凯瑟琳转而爱上了富家子弟埃德加。而这个时候对于同样深爱凯瑟琳的希斯克利夫,这样的打击是致命的。他发誓要奋斗,三年后终于实现了发财的梦想,但是此时的凯瑟琳已是别人的妻子。这让希斯克利夫穷凶极恶,开始了疯狂的报复。他曾说过:“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也许这样的残忍让人感觉毛骨悚然,但是仔细想想,这也不是他对凯瑟琳爱得深沉的体现吗?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多恨就证明有多爱。他对凯瑟琳的爱虽然极端,却是超越了生命的。想想我们现在的社会,年轻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实在是太过轻蔑,用爱情来形容这种关系,简直是玷污了这两个字。其实书中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也是很常见的,女孩子和男孩子青梅竹马,但是长大了,失去了小时候的天真后,最终喜欢上一个富二代,独留男孩子一个人孤苦终老。对这样的女孩子,我想说,请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再慎重权衡一下金钱和感情的重要性。金钱买不到真情,但有爱就会有一切!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疯狂报复,也许现代社会极少这样的例子,因为现在的人也越来越世俗,越来越轻蔑爱情,觉得没有谁是非爱不可的。一方面,若真有像希斯克利夫这样的人,我想说,若真爱,就请选择文明的方式,请放手。相信看见她幸福你也会幸福的。希斯克利夫最后报复成功也没有体会到报复后的快感,也是苦练而死的。对于对爱情不屑一顾的人而言,我觉得要知道真情的可贵,不要对感情这么不负责任。如果真爱,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用真心把她感化回到你的身边。但是也不要单恋一枝花,如果别人放手了,委屈是可以的,但是最后还要向前看,要相信世上终会有与你情投意合的女子在某一个地方一直等着你。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九
《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这是一场交织复杂的爱情故事,在这人性与仇恨的冲突中,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就这样上演。从希斯克历夫的懵懂童年到他生出爱情萌芽再后来悲剧的发生以及复仇的焰火吞噬他的灵魂后又重新唤醒了心中的的那一点良知。故事曲折纠缠,人物性格复杂,感情纠结多变,在那佣人迪恩太太的口中故事一点一点慢慢展开。
当年少的`希斯克历夫被外出的老厄恩肖先生捡回家中,故事便慢慢开始,在希斯克历夫刚到家中便被呼啸山庄整庄人所不喜之时,悲剧的发生便早已埋下了伏笔,正如作者所说,“收下他,哪管他黑的就像从魔鬼那边过来。”老厄恩肖对希斯克历夫的宠爱引起了一家人的反感,从佣人到少爷俱都对希斯克历夫产生了浓浓的厌恶感,也因此买下了希斯克历夫心底仇恨的种子。少年懵懂的希斯克历夫饱受欺凌,最终在老厄恩肖死后被亨德雷赶出家门时,点燃了心中那抹复仇的火焰。而小时与凯瑟琳小姐的懵懂爱情也在那虚荣与无知中彻底葬送了希斯克历夫心中的最后一点理智,一心复仇的他走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多年后的希斯克历夫不知在何处赚到了一大笔钱后回到了呼啸山庄,被仇恨遮蔽双眼的他不顾一切对当年肆意欺凌他侮辱他的亨德雷展开了一系列人性扭曲的折磨。带坏了亨德雷的儿子小林顿后慢慢蚕食了呼啸山庄的同时也骗取了画眉山庄的财产,他把林顿家的掌上明珠娶回家后却又频施家暴,在后悔与无奈中郁郁而终,他把对凯瑟琳的爱与对亨德雷的恨意施加在他们的后代身上,最终希斯克历夫在临死前放弃了自己的复仇,带着自己对凯瑟琳的爱与那最后复苏的一点人性走向了黄泉。在凯蒂与哈里顿的爱情中他看到了当年自己与凯瑟琳的影子,在那最后复苏的一点人性中,他为自己的复仇行为感到了一丝后悔,放弃了对下一代人的折磨,放下了自己多年的心结,在一切都烟消云散知识带着那对凯瑟琳一如既往痛彻心扉的爱意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步。
希斯克历夫一生由爱而恨,由悲而悔,说不清我们对他到底应该同情还是痛恨,他的一生可悲也同样可恨,在自己纠结的复仇与悔恨的心理中不停地折磨着别人也同样在折磨着自己,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小说的结尾美丽的让人沉醉,那一片湛蓝的天空下又有谁不能安眠?人性扭曲也罢疯狂复仇也罢,希斯克历夫的一生让我们在纠结中思考在痛苦中体味,在那失而复得的人性中慢慢领悟着人生。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十
短暂的欢乐只是永恒痛苦的回光返照人生爱恋的迷狂和仇恨的暴虐在书里奇怪的集合。披着山林野气的凯瑟琳心于浑身黝黑顽固不化的希刺克历夫却又听凭一点点的虚荣似的与上流社会的林少爷定婚招惹出几代人都无法偿还的灵魂债。
希刺克历夫一个恶魔式的英雄一种顽强力量的象征。他全部的坚毅勇猛和不屈不挠都附诸在对凯瑟琳无望的爱以及对阻碍爱的现实的一切有关联者的疯狂的.报复上。他所有的动机和行为出于他生命本质的需要。可以说他的生命永远以自我为轴心按照充足的个性化自由运转:就像是他得不到凯瑟琳的爱就要付出一切来报复破坏他们爱情的人。在书上是这样描述到:“两个词可以概括我的未来——死亡或者地狱失去她后生存将是地狱”!希刺克历夫生命的本能在爱的名义下被扭曲而死亡这种自毁力量接替而上…。
我想悲剧大约是基于对灾难的反抗希刺克历夫在辛德雷的摧残和凯瑟琳的背弃后在不能实现爱的欲望下对于他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复仇。
看到这里有种心寒《呼啸山庄》至此已被他建筑成了充满阴郁 凶残气氛的非人性 给理性的世界。在他身上更深切的让我感受到的是灵魂和肉体被伤害被凌辱后的扭曲。
整个文学在当年席卷欧洲整整一个世纪的忧郁的情调凯瑟琳是一个典型忧郁的精灵她在爱的狂喜和巨大的激动中由于而终并保持贯穿一生充满无法挣脱的精神冲突。尽管这个冲突出自她自我的选择结果…。
忽然我的内心中由然而生:自己和某人格人也是…。
不可否认这一篇小说涵盖的东西远远超越了爱情的本身它赞扬了人的美德抨击了人心的黑暗用世俗的生活画卷了他们对美好的追求。我们从中学到的是如何把自我与他人对照来发现自己的缺点洗却心灵的肮脏同时也教给我们如何面对世界如何以自己的爱来换取世界的光明。这样我们在迈向文明生活和爱情社会的路上看到的正式新生命的不屈再生。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十一
读完《呼啸山庄》,合上书本,心生一种感慨:心怀仇恨的人是永远得不到快乐的'。
对于希刺克厉夫,到底是应该怀着一颗怎样的心来读他呢?是可怜,可恶,还是可气?可怜的是他这样一个吉卜赛的弃儿在呼啸山庄里备受冷眼和唾弃,就连唯一和他相恋的凯瑟琳最后也要离他而去。我觉得,造成希刺克厉夫那种阴险、冷峻性格的原因,和他从小所处的那种毫无人情味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可恶的是当他外出支付再次回到山庄时,他去对周围的人开展一连串的报复,令人不寒而栗。他对凯瑟琳极端的爱转变为极端的恨,他恨林惇,恨辛德雷,他想尽一切办法是他们遭受痛苦,甚至无辜的凯蒂也要卷入这场可怕的无休止的复仇中来,成为希刺克厉夫复仇的工具。可气的是希刺克厉夫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没有尽到一丝做父亲的责任。他只是把小林惇当成自己豢养的小兽,得到了画眉山庄之后,他爱的人或许只有他自己,又或许,他连自己也不爱。他的一生,只是活在无休止的仇恨当中。他的残酷与执著换来的只有孤独终老这个结果。希刺克厉夫死了,他和凯瑟琳的灵魂终于不再孤独,而在黑夜的旷野上,山岩下散步。
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在凯瑟琳的身上,我看到了她的踌躇和疯狂。面对希刺克厉夫和埃德加,究竟是选择带给她无尽快乐和烦恼的他?还是选择文雅沉静的他?我觉得凯瑟琳最终的选择是对的,希刺克厉夫的性格过于阴险冷酷,他极强的自尊心下面掩盖的是可怕的自卑。他不容许任何人和他分享凯瑟琳。但是,凯瑟琳不属于任何人,她是一个完完整整属于自己的人。所以,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悲剧的结尾像一杯烈酒,而埃德加则更像一杯醇厚的茶。他的性格要平和许多,我觉得只有他才能包容凯瑟琳飞扬跋扈的性格,而且,他们俩的社会地位,所接触的人和事、对事物的看法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只有这样,爱情才能走得更远。
凯蒂在埃德加的呵护下健康的成长,在她的身上,同样具有凯瑟琳那种敢爱敢恨、反压迫、争幸福的精神,她是一只自由不羁的野马。敢于追逐自己想要的幸福,喜爱林惇,她就想尽一切办法和他见面、通信。当发现胆小懦弱、永远寄生在父亲的温室中的林惇并不适合她时,便勇敢的放手。她小小年纪便遭遇那么多的变故:父亲离世、被迫嫁给林惇。画眉山庄也被希刺克厉夫抢走,随后林惇也死去,但这些遭遇并没有将她打垮,她仍然坚强乐观的活着,认真过好每一天。最后,她和质朴善良的哈里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在女仆的回忆中开始,又在回忆中落下帷幕。只要我们乐观坚强的过好每一天,相信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结局。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十二
看完整本书,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不禁想问,有什么东西能毁灭一段最美的爱情?金钱?利益?这些不过是表面的推辞,最大的凶手就是那颗被当时封建社会毒害的虚荣心。虚荣心是可怕的隐形敌人,它无处不在,它悄悄地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人们潜意识认为,它一点也不可怕,就忽视了它的存在,但事实很坚定地告诉我们,它,不容忽视。
事实说,在封建的社会,在名与利面前,爱情不过是过眼云烟,不过是可以肆意挥霍的一样物品罢了。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十三
每每写的日志不是心情就是歌词摘录,今天想提一下:我已将《呼啸山庄》这本书读完。只是觉得它值得提一下,也许是我今天很安静的缘故,不知是书影响了我,还是我在这种状态下特别想写些什么感言。
大学的图书馆虽然早有所闻,藏书白卷,名家大师什么的,可总是在我的生活圈之外,虽然大一时偶尔去过几次,大多和同学一起,不过借它的桌子自习罢了。直到大二,劳霜之手借来两本书。我向来是个不爱读书的人,除了课本,也就偶尔看些短小的文章,厚厚的书本对我来说可谓避之不及,心里难免有些抵触。霜带回来的一本是鲁迅写的各种小短文,虽然我喜欢短小的,甚至不惜把它带回家慢慢看,可终究没能抓住我的兴趣,末了大部分文章未曾翻阅不说,看过什么也记不清了,所以也记不得它的书名,只留下封面一个鲁迅先生的画像和黑龙江什么出版社的印象罢了。
第二本是我很想提的,因为它到现在还在吸引着我,他的内容原本就不错,是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应该是合订本但是分册的吧,有些记不清了,之说以说它到现在还吸引着我是因为它是一套丛书,很有感觉的包装,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的,硬纸板深蓝色的外皮,纸张很白,文字很清晰,但如果我仅仅是因为它的包装抓住了我的心,那我岂不太浅薄了?起初霜递给我时,我深感其厚重,觉得一定读不完,也不想读,束之高阁了很久后,不知是什么样的契机我翻开了它,后来自是被吸引了,像这样的名著名书,大家之作内容自是不必说,这本书,不,因该说这套书,我看到这套书中都一个不错的序,提纲挈领,这本是序的作用,可后来当我真正怀着热情去图书馆寻觅时,不得不说,还没有发现哪一本同类型的书有如此精髓的序言,所以我开始了这种寻找它“兄弟”的猎书行动。还要一提的是从内容的用词描述可以感受到译者的细心揣摩,于是乎,自是爱不释手。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十四
恨的冲突中,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就这样上演。从希斯克历夫的懵懂童年到他生出爱情萌芽再后来悲剧的发生以及复仇的焰火吞噬他的灵魂后又重新唤醒了心中的的那一点良知。故事曲折纠缠,人物性格复杂,感情纠结多变,在那佣人迪恩太太的口中故事一点一点慢慢展开。
当年少的希斯克历夫被外出的老厄恩肖先生捡回家中,故事便慢慢开始,在希斯克历夫刚到家中便被呼啸山庄整庄人所不喜之时,悲剧的发生便早已埋下了伏笔,正如作者所说,“收下他,哪管他黑的就像从魔鬼那边过来。”老厄恩肖对希斯克历夫的宠爱引起了一家人的反感,从佣人到少爷俱都对希斯克历夫产生了浓浓的厌恶感,也因此买下了希斯克历夫心底仇恨的种子。少年懵懂的希斯克历夫饱受欺凌,最终在老厄恩肖死后被亨德雷赶出家门时,点燃了心中那抹复仇的火焰。而小时与凯瑟琳小姐的懵懂爱情也在那虚荣与无知中彻底葬送了希斯克历夫心中的最后一点理智,一心复仇的他走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多年后的希斯克历夫不知在何处赚到了一大笔钱后回到了呼啸山庄,被仇恨遮蔽双眼的他不顾一切对当年肆意欺凌他侮辱他的亨德雷展开了一系列人性扭曲的折磨。带坏了亨德雷的儿子小林顿后慢慢蚕食了呼啸山庄的同时也骗取了画眉山庄的财产,他把林顿家的掌上明珠娶回家后却又频施家暴,在后悔与无奈中郁郁而终,他把对凯瑟琳的爱与对亨德雷的恨意施加在他们的后代身上,最终希斯克历夫在临死前放弃了自己的复仇,带着自己对凯瑟琳的爱与那最后复苏的一点人性走向了黄泉。在凯蒂与哈里顿的爱情中他看到了当年自己与凯瑟琳的影子,在那最后复苏的一点人性中,他为自己的复仇行为感到了一丝后悔,放弃了对下一代人的折磨,放下了自己多年的心结,在一切都烟消云散知识带着那对凯瑟琳一如既往痛彻心扉的爱意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步。
希斯克历夫一生由爱而恨,由悲而悔,说不清我们对他到底应该同情还是痛恨,他的一生可悲也同样可恨,在自己纠结的复仇与悔恨的心理中不停地折磨着别人也同样在折磨着自己,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小说的结尾美丽的让人沉醉,那一片湛蓝的天空下又有谁不能安眠?人性扭曲也罢疯狂复仇也罢,希斯克历夫的一生让我们在纠结中思考在痛苦中体味,在那失而复得的人性中慢慢领悟着人生。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篇十五
放在我眼前的这一部《呼啸山庄》显得与众不同:
它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源自于人物“爱”与“恨”的极端的冲突而在希克厉和凯瑟琳这对旷世情侣身上极度的爱中混合着极度的恨失去凯瑟琳使希克厉成为一个复仇狂。加之作者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个山庄和开放的大自然——荒原之中整个小说的情境就格外地“戏剧化”阴冷而暴力神秘怪烈又隐含着神圣的温情。
其次女作家放弃了那种从头说起原原本本的叙事手法19世纪的女作家像她姐姐写《简·爱》奥斯丁写《傲慢与偏见》都采用的是这样一种易于为大众接受的传统手法艾米莉则为了讲清楚发生在两代人身上的复杂故事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当时少见的“戏剧性结构”借用了一位闯入呼啸山庄的陌生人洛克乌先生之耳目从故事的中间切入这时候女主人公凯瑟琳已死去希克厉正处于极度暴虐地惩罚两家族的.第二代的时候这就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使读者急于追索事情的前因又时时关注着人物未来的命运。当然对于当时读惯古典小说的人们来说接受这种叙事系统是有些吃力的以致于有人指责此书“七拼八凑不成体统”。